名中医治帕金森氏病(震颤麻痹)四个秘方
帕金森综合征,不用怕!咱老百姓有验方

帕金森综合征,不用怕!咱老百姓有验方帕金森特别好发于晚年,可怕程度毫不亚于老年痴呆,这种病发展到最后基本上等于废了,吃喝拉撒都需要别人照顾,折磨自己也折磨家人,生不如死。
这种病是世界疑难杂症,西医至今也没有研究出来得这种病的具体原因,西药也只是短暂性压制。
这个病后期真的很难治,所以预防远远大于治疗,尤其是症状初期的时候用中药调理是很关键的,初期千万别用西药。
帕金森综合征在中医中叫做颤震,病因从中医五行学说来讲,肾属水,肝属木,水可养木,也就是说肾精去滋养肝木,当肾精不足时,肝脏就会出现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的情况,从而导致肢体震颤或者强直。
※《证治准绳》云:“颤者摇也,振者动也。
”※《内经》中称为“瘈疭”,是抽筋的意思国医大师任继学认为帕金森的主因是:心肾亏虚、七情所伤、痰饮为患、劳逸失当。
治疗方向是调畅肝气、健脾祛痰、补益肾气。
帕金森的常见中医证型:1、阴虚内动2、气血不足3、血瘀阻络4、痰浊阻滞帕金森氏综合征的治疗1、医案:振颤(帕金森氏综合征)张某,女,49岁,于1989年12月6日初诊患者一身颤动已2年余,西医诊断为帕金森氏综合征,曾服用中药、西药,疗效不显。
刻诊时,患者精神呆滞,少言音低,振颤以上肢以及头部尤甚,伴有心烦梦多,纳食不香,舌红苔白,脉濡滑且数。
证属血虚肝热,络脉失和。
治拟清泻肝热,养血和络。
药用:蝉衣6克,僵蚕10克,片姜黄6克,柴胡6克,黄芩6克,川楝子6克,木瓜10克,钩藤10克,赤白芍各10克,桑枝10克,丝瓜络10克。
服药14剂颤动已减;余症见轻,舌红苔白,脉濡软,沉取细弦,用疏调气机,养血育阴方法。
药用:蝉衣6克,僵蚕10克,片姜黄6克,钩藤10克,木瓜10克,元胡6克,赤白芍各10克,香附10克,川楝子10克,旱连草10克,女贞子10克,阿胶珠10克(烊化)服药7剂,精神好转,颤动已止,二便正常,用养血育阴,疏调木土方法。
药用:柴胡6克,黄芩6克,川楝子6克,蝉衣6克,僵蚕10克,片姜黄6克,香附10克,木香6克,白芍10克,炙甘草10克,生牡蛎30克,再服7剂,以巩固疗效〔按〕:本病案以振颤为主症,曾用不少中药,多以平肝潜阳,安神镇惊,祛风活络为主西医曾用过左旋多巴等药,疗效均不明显。
帕金森病治疗方剂

帕金森病治疗方剂治帕金森病(肝肾阴虚)方:处方:怀牛膝、生赭石各30克,生麦芽、茵陈、川楝子各6克,生龙骨、生牡蛎、生龟版、生白芍、玄参、天冬各15克,甘草4.5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镇肝熄风,滋阴潜阳。
用于治疗帕金森病,中医辨证属肝肾阴虚型。
症见眩晕欲扑,头摇而痛,项强肢颤,语言蹇涩,手足麻木,步履不正,苔白腻,脉弦。
治帕金森病(风痰阻络)方:处方:白附子、胆南星、白僵蚕、全蝎、川芎、独活、当归、白芍各10克,秦艽15克,羌活、防风、白芷、黄芩、白术、茯苓、生地、熟地、甘草各6克,细辛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祛风化痰通络。
用于治疗帕金森病,中医辨证属风痰阻络型。
症见主要表现为胸闷,语言蹇涩,手足麻木,苔白腻,脉滑。
治帕金森病(气虚血瘀)方:处方:生黄芪30克,赤芍10克,当归尾、地龙、川芎、红花、桃仁各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补气活血。
用于治疗帕金森病,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型。
症见除震颤等主症外,还可见面色淡白或晦滞,身倦乏力,少气懒言,唇紫暗,舌淡暗或有紫斑,脉沉涩。
帕金森病属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帕金森病患者逐渐增多。
那么,帕金森病有中草药可以治疗吗?有效吗?用中草药处方治疗,一般常用平肝潜阳的方法,代表方如羚角钩藤汤、镇肝熄风汤;还有人应用调补气血的方法治疗,如十全大补汤、补中益气汤等;也有人用用汗、吐、下法配合,攻伐痰热,如定振丸方或防风通圣散方。
不少医生在门诊的治疗过程中都有自己的独特思路和经验。
目前发现川朴、枳壳对僵直有一定的疗效,真珠母、羚羊角、牡砺对震颤有一定的作用。
具有麻醉作用的中药如洋金花也症状改善作用。
当然,这是中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如药不对症,服用后并不会产生很好效果,还会加重患者的不适。
帕金森的治疗方法(肝肾阴虚) 处方:天麻、玄参、生地、桑寄生、茯神各12克,石决明18克,钩藤、代赭石、夜交藤、龟版各20克,生龙骨、生牡蛎各25克,白芍、天冬、怀牛膝、杜仲、黄芩、栀子各10克。
帕金森综合征中医治疗方法

帕金森综合征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帕金森综合征属于肝肾不足、气血虚弱、经络阻滞等因素
引起。
因此,中医治疗帕金森综合征的重点在于调理肝肾、补益气血、舒
经活络。
首先是调理肝肾。
中医认为,帕金森综合征与肝肾不足密切相关,因
此需要通过调节肝肾功能来改善病情。
常用的中药有续断鳖甲、川羌活等,可以起到补肾益肝的作用。
其次是补益气血。
中医认为,帕金森综合征患者气血不足,需要通过
补益气血来改善病情。
常用的中药有人参、黄芪、当归等,可以起到补益
气血的作用。
再次是舒经活络。
中医认为,帕金森综合征是由于经络阻滞引起的,
需要通过舒经活络来改善病情。
常用的中药有川芎、天麻等,可以起到舒
经活络的作用。
除了中药治疗,中医还可以通过针灸、推拿等手段来治疗帕金森综合征。
针灸可以通过调理气血、舒经活络的作用来改善病情。
推拿可以通过
按摩和推拿来舒缓肌肉紧张,改善病情。
此外,中医还注重调整患者的饮食习惯。
中医认为,帕金森综合征患
者应该多吃一些滋补肝肾、益气血的食物,如瘦肉、鸡蛋、豆腐等。
同时,应该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食用油腻和难以消化的食物,以免影响肝
肾功能和消化系统。
总的来说,中医治疗帕金森综合征主要依据中医的理论和方法,通过
调整肝肾、补益气血、舒经活络等手段来改善病情。
中药、针灸、推拿和
合理饮食都可以作为治疗的手段,但疗效因人而异,需要根据个体情况来
确定具体的治疗方案。
同时,中医治疗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并长期坚持。
震颤麻痹症的中药治疗

震颤麻痹症的中药治疗作者:来源:《老友》2009年第01期震颤麻痹症又称为帕金森氏病。
本病以震颤、肌强直、运动徐缓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归属于中医学“颤振”范畴。
病因多为年老肝血不足,加之抑郁伤肝,郁而生痰,化热动风而发病。
病机为血虚肝郁、痰热生风。
一、辨证论治专方1、大定风味:白芍18克,阿胶9克,生龟板12克,干地黄18克,麻仁6克,五味子6克,生牡蛎12克,麦冬18克,炙甘草12克,鸡子黄2枚、鳖甲12克。
水煎服,每日1剂。
功用为滋阴熄风。
2、定振丸加减方:熟地、生地、当归、川芎、白芍、钩藤、制首乌、枸杞子各15克,黄芪24克,白术、天麻、防风、威灵仙各10克,全蝎6克,蜈蚣2条。
水煎服,每日1剂。
功用:调达脏腑,舒筋荣脉,止颤。
3、五虫散:蝉蜕6克,地龙5克,僵蚕5克,土鳖虫5克,全蝎3克。
共研细末,每日6克,分2次,以汤药送服。
功用:行气通络散结,熄风化痰止咳。
4、复方养血熄风汤:白芍、钩藤各16克,山萸肉10克,全蝎、鹿角胶(烊化)各8克,枸杞子、生地、白附子、当归各12克,蜈蚣(焙干研末冲服)1条,甘草6克。
隔日1剂,水煎服。
同时用95%的乙醇1000毫升,盛在密闭的容器中,浸泡鸭蛋5~6个,待浸泡48小时后备用。
每天清晨取1枚浸泡过的鸭蛋打入开水中煮熟,空腹吃蛋喝汤。
3个月为1个疗程。
功用:养血熄风。
5、脑通胶囊:水蛭、全蝎、地龙各10克,黄芪30克,人参、丹参各15克,何首乌30克,参三七15克,巴戟天、淫羊藿各30克,研末做成胶囊,每丸0.5克,含生药3克,成人每日服3次,每次4~5丸,3个月为1个疗程。
功用:补肾养血熄风。
二、辨证论治评述本病病机关键为血虚、肝郁、痰热动风。
故治疗上当养血、解郁、化痰、清热、熄风。
方1以滋阴血为主而达熄风之功,故适于阴虚患者;方2调达脏腑,舒筋荣脉而止颤;方3则以五虫熄风通络为主兼化痰;方4以养血为主而奏熄风之效;方5补肾养血的同时熄风通络。
各方同中有异,临证时须详辨。
帕金森病的中医治疗

帕金森病的中医治疗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缓慢发生的选择性的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丧失和纹状体多巴胺含量减少,导致锥体外系的一系列症状,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徐缓、体位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外伤和强烈的精神刺激为常见的诱发因素。
此病好发于50~60岁之间的老龄人,男性多于女性,少年发病少见。
大多缓慢发病,渐渐发展。
病程可逾数年甚至数十年。
1 阴虚动风滋阴熄风。
大定风珠加减。
干地黄15g,白芍20g,麦冬10g,五味子10g,甘草6g,麻仁10g,生龟板20g,生牡蛎30g(先煎),生鳖甲10g,阿胶15g(烊化),鸡子黄1枚。
方中以阿胶、鸡子黄滋养阴液熄内风,生白芍、干地黄、麦冬以滋阴柔肝,壮水涵木;生龟板、鳖甲滋阴潜阳,牡蛎平肝潜阳,麻仁生养阴润燥,五味子味酸收敛真阴,与炙甘草相配,又酸甘化阴。
若五心烦热、舌红,脉细数,可加黄柏、丹皮以清热降火;若震颤重者可加钩藤、天麻、僵蚕、全蝎平肝熄风;兼有血滞者加桃仁、红花、赤芍、地龙祛瘀通络。
2 血虚动风养血熄风。
四物汤合止痉散加减。
川芎15g,丹参15g,当归20g,熟地黄15g,白芍20g,阿胶15g(烊化),全蝎10g,蜈蚣2条。
方中熟地黄、阿胶滋阴养血,当归补血养肝,白芍养血柔肝,川芎、丹参活血养血;全蝎、蜈蚣熄风通络。
震颤甚者,可酌加白僵蚕、天麻,以平肝熄风;失眠者加生龙齿、炒枣仁,远志以养血安神;大便干结者可加肉苁蓉,当归、首乌,以养血润肠通便;如舌边见瘀斑者,可酌加赤芍,红花以活血化瘀。
3 肝阳化风平肝熄风。
天麻钩藤饮加减。
石决明30g,钩藤15g,杜仲20g,天麻15g,川牛膝20g,栀子15g,夜交藤20g,朱茯神15g,僵蚕10g,全蝎10g,竹沥15g,胆南星10g。
方中天麻、钩藤平肝熄风,生石决明平肝潜阳,以加强熄风之效;僵蚕、全蝎、胆南星熄风止痉;川牛膝引血下行;栀子清热泻火,使肝经之热不致上扰;杜仲补肝肾;夜交藤、朱茯神安神定志;竹沥清热化痰。
帕金森治疗奇方,仅供参考。

帕金森治疗奇方,仅供参考。
杨某,男,72岁,石膏矿退休工人,住逍遥城,患荡漾、震颤3年零7个月,百治不效。
曾在某院神经内科诊为帕金森氏综合征,内科会诊后认为与老年脑、骨髓系统退化病变有关。
其症,整日如乘车坐船,荡漾不止,头摇不停,手抖不停,手抖不能持箸,脚膝酸软,一日数次跌扑,步态蹒跚前冲。
自觉头重脚轻,脚下如踏棉絮。
头晕、耳鸣、夜不能寐,每至夜半即口中无津,舌干不能转动。
脉大按虚,舌绛而干患者年逾古稀,肾气大衰,肾阴匮乏,任督空虚。
精气不能上达,故头眩、耳鸣,舌干无津;阴虚不能抱阳,虚阳化风妄动,故见荡漾、震颤诸恙;心肾不能交济,故不寐。
现代医学谓:老年人多数平衡不稳,形成头重脚轻局面。
此与《内经》在两千多年前已论证之“上盛下虚”病机一致。
治法宜血肉有情之品,填补水督,育阴息风。
选大定风珠合黄连阿胶鸡子黄,加虫类息风、肾四味鼓舞肾气龟鳖二胶(化人),生龙牡(捣,先煎)、磁石(先煎)、白芍、肾四味、定风丹g,阿胶(化入),麦冬,五味子,黄连、油桂,炙甘草,葛根,全虫、蜈蚣,研末冲服,远志,鸡子黄(分冲)
11月26日二诊:上药连服15剂,荡漾感消失,震颤、头晕消失,手已不抖,可以正常进餐。
脉已敛,舌红润,夜半已不渴。
唯稍有激动或过劳(仍参与田间劳作)时,仍有发现。
原方加河车粉、鹿茸粉,冲服,又服15剂痊愈。
制颤汤——主治震颤麻痹(帕金森病)组成:...

制颤汤——主治震颤麻痹(帕金森病)组成:...
制颤汤——主治震颤麻痹(帕金森病)
组成:润玄参,生熟地,杭白芍,水蛭,土鳖虫,广地龙,巴戟天,黄芪,鸡血藤,制胆星,石菖蒲,炒枳实,大黄,炒竹茹,甘草,生龙牡,僵蚕,全蝎,蜈蚣。
功效:益气活血,熄风止颤。
主治:震颤麻痹。
方病述略:
震颤麻痹,又名帕金森病,多发于50岁以上男性,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变性疾病。
震颤麻痹中医将其列为'肝风','颤振',范畴。
多由内风动摇,之所以内风动摇,必有虚处也必有实处,虚,无非肝肾阴虚或精血不足;实,不外瘀浊痰滯湿毒。
制颤汤,玄参,生地补肾阴,白芍滋肝阴,熟地补精,鸡血藤补血,水蛭,土鳖虫,地龙化瘀,胆星,菖蒲,枳实,竹茹化痰,重用甘草解毒,本病毕竞脑神有伤,神从气生,乃用黄芪补气,龙牝介属以潜之,用以安神定魄;再加全蝎,蜈蚣,僵蚕以增强熄风之力。
诸药并用,共奏益气活血,熄风止颤之功。
湘医仁:本方系雍履平方。
如果您觉得这些能帮助到更多人,请分享转发,并在中医专业人士指导下使用,不懂之处亦可咨询@湘医仁周亚军中医,我们将为您进行专业分析。
帕金森综合症偏方

帕金森综合症偏方
一、处方与用法:黄芪30克,川芎、全蝎、当归、地龙各10克,巴戟天、天麻、赤勺各15克,红花6克,蜈蚣6条,丹参20克,木瓜18克。
水煎服,每日1剂,30天为1个疗程。
功效:补气活血,养血通络,主治老年人帕金森综合征,手脚颤抖,或伴局部疼痛等。
二、天麻10克,猪脑1个,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炖1小时左右,调味后喝汤食猪脑,每日1次或隔日1次。
三、天麻炖鱼头可缓解“抖抖病”
天麻25克、川芎10克、鳙鱼头1个(约400克)。
将天麻、川芎切薄片,与鱼头一起放入沙锅内,加葱姜和清水,入蒸锅蒸炖。
食肉喝汤,隔日一剂,可缓解“抖抖病”(西医称之帕金森氏综合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中医治帕金森氏病(震颤麻痹)四个秘方治帕金森氏病(震颤麻痹)秘方(4首)
39.1二白丹参汤
【来源】高辉远,《湖北中医》(6)1993年
【组成】玉竹、白芍、白术、丹参、葛根、山药、天麻、法半夏各10克,木瓜、龙骨
(先煎)、牡蛎(先煎)各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两次,早、晚分服。
【功用】滋阴柔肝,熄风止颤。
【主治】帕金森氏病。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甚佳。
【附记】方名为笔者拟加。
笔者临床验证有效。
39.2醒脑复聪汤
【来源】李辅仁,《名医名方录》第四辑
【组成】当归、远志、桑椹、天麻、茺蔚子、石菖蒲、钩藤、川芎、菊花各10克,何
首乌、枣仁各20克,白蒺藜15克,珍珠母30克(先煎)。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用】平肝潜阳,醒脑复聪。
【主治】帕金森氏病。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颇好。
39.3白石龙牡汤
【来源】周仲瑛,《中医杂志》(11)1996年
【组成】生地、石斛、肉苁蓉、川断、白蒺藜、海藻、鳖甲各15克,白芍、石决明(先
煎)各30克,天麻、煅龙骨、煅牡蛎(龙牡先煎)各20克,穿山甲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用】滋补肝肾,重镇潜阳。
【主治】震颤麻痹(帕金森氏病)。
【疗效】屡用屡验,效佳。
【附记】方名为笔者拟加。
本方切合病机,用之有效。
39.4黄龙定颤汤
【来源】张沛虬,《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黄芪、地龙各15克,当归、川芎、天麻、生地、熟地各10克,炙僵蚕15克,
防风、秦艽、威灵仙各10克,炙全蝎5克(研吞),炙蜈蚣3克(研吞)。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
【功用】养血熄风,活血化瘀。
【主治】震颤麻痹及震颤麻痹综合征。
【加减】血压增高加钩藤、桑寄生;失眠加炒枣仁、夜交藤;心悸加炙远志、枸杞子
仁;便秘加瓜蒌仁、火麻仁;口干舌红加石斛、元参。
【疗效】多年应用,常获佳效,一般服5剂,即可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