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温州高铁事故惨不忍睹】温州高铁事故的心得体会.doc
[“7 23”动车特大事故安全大反思] 动车特大事故
![[“7 23”动车特大事故安全大反思] 动车特大事故](https://img.taocdn.com/s3/m/97711b1b168884868762d6ce.png)
[“7 23”动车特大事故安全大反思] 动车特大事故“7.23”动车特大事故安全大反思“7.23”甬温线旅客列车特别重大事故,是我们铁路人终生难忘的日子。
惨痛的一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料,它不仅给国家和人民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而且也给予我们娇之自豪的高铁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它向我们再一次敲响了安全的警钟。
面对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严峻形势和艰巨任务,血淋淋的教训告诉我们:“安全责任大如天,安全工作压倒一切,要把客运安全特别是高铁安全摆在重中之重”,否则是别无选择的。
___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畅通?我们该怎样做?我的认识是必须吸取教训,深刻反思;必须脚踏实地,忘我工作;必须鼓舞志气,从头再来。
“7.23”动车特大事故安全大反思,按照中央领导讲话精神,特别是对盛部长三句话讲话深刻内涵的理解,自己从安全管理方面,特别是安全措施的落实、安全关键的卡控、干部作风,以及现场作业、职工两纪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深感自身的安全责任、安全履责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安全第一的思想还没有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较薄弱,主动参加安全教育积极性不高,对事关安全的问题不够敏感。
深入发动、安全宣传力度不够。
对局、段要求记名式传达、学习的文件电报、典型事故案例时有传达不到位,结合实际,查找自身存在的安全隐患不 ___。
2、对规章制度以及相关安全、业务知识还不能完全掌握。
平常自己学习安全规章比较少,对现场作业中的安全不能真正理解,使自己的安全防范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
有时候出现无法发现不安全因素的情况,对上级检查发现的问题,整改措施制定的不细化,敷衍了事,没有深层次的剖析发生“两违”的原因,存在着怕麻烦,简化程序思想。
“7.23”动车特大事故安全大反思。
3、干部作风务实下沉不到位。
工作中是不敢碰硬,好人主义思想严重,局限于量化指标的完成,对“两违”人员采取批评教育得多,硬性考核得少,搞下不为例多,叫真分析少。
温州动车事故调查报告(共3篇)

温州动车事故调查报告(共3篇)温州动车事故调查报告(共3篇)第1篇:温州动车事故温州动车事故解飞李彪王体伟一背景年7月23日19时30分左右,雷击温州南站沿线铁路牵引供电接触网或附近大地,通过大地在信号电缆上产生浪涌电压,在多次雷击浪涌电压和直流电流共同作用下,LKD2-T1型的保险管F2熔断。
熔断前温州南站列控中心管辖区间的轨道无车占用,因温州南站列控中心设备的严重缺陷,导致后续时段实际有车占用时,列控中心设备仍按照熔断前无车占用状态进行控制输出,致使温州南站列控中心设备控制的区间信号机错误升级保持绿灯状态。
雷击还造成5829AG轨道电路与列控中心的通信出现故障,造成5829AG轨道电路发码异常,在无码、检测码、绿黄码间无规律变化,在温州南站计算机联锁终端显示永嘉站至温州南站下行线三接近(以下简称下行三接近,即5829AG区段)红光带。
19时39分,温州南站车站值班员臧凯看到红光带故障后,立即通过电话向上海铁路局调度所列车调度员张华汇报了红光带故障情况,并通知电务、工务人员检查维修。
瓯海信号工区温州南站电务应急值守人员滕安赐接到故障通知后,于19时40分赶到行车室,确认设备故障属实后,在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运统-46)上登记,并立即向杭州电务段安全生产指挥中心进行了汇报。
19时45分左右,滕安赐进入机械室,发现6号移频柜有数个轨道电路出现报警红灯。
19时55分左右,接到通知的温州电务车间工程师陈旭军、车间党支部书记王晓、预备工班长丁良余3人到达温州南站机械室,进入机械室检查,发现移频柜内轨道电路大面积出现报警红灯。
20时15分左右,陈旭军通过询问在行车室内的滕安赐,得知红光带已消除,即叫滕安赐准备销记。
滕安赐正准备销记,此时5829AG红光带再次出现,王晓立即通知滕安赐不要销记。
随后重新检查一下其他设备。
至事故发生时,杭州电务段瓯海工区电务人员未对温州南站至瓯海站上行线和永嘉站至温州南站下行线故障处理情况进行销记。
对温州动车事故的分析及感想 (4)

对温州动车事故的分析及感想 (4)2021年7月23日,发生在温州的动车事故,让整个国家都为之震惊。
为什么现代化的世界里,仍然会发生这样的事故?这件事情给我们敲响了什么警钟?在本文中,我将从多个方面对温州动车事故进行分析及感想。
首先,我们要明确事故原因。
根据目前的调查报告,该事故是由于暴雨引起山体滑坡,导致路基失稳,致使铁路沿线的塌方过程中掉落石块,将G1743次列车击中和破坏所致。
这一事件暴露出来的是铁路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缺陷和漏洞。
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缺乏对山体滑坡的风险评估和削弱措施。
此外,当地铁路运营当局对于天气预警的反应也存在问题。
其次,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应对措施。
在目前的救援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到灾区各级政府和志愿者的无私帮助和努力。
他们穿过泥泞的山路,用力挖掘,救出了被滞留在列车上的乘客,这是我们应该向他们致以敬意,表达我们的感激。
然而,我们也必须承认,这样的事件仍然需要更好的应对措施。
此次事故中,由于灾情比较严重且地理位置偏远,对救援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加强地方应急机制的建设,以及如何更好地响应突发事件。
此外,在这次事件中,我们还看到了新媒体的力量。
现在人们在互联网上发布的消息和视频,可以在第一时间内迅速传播至全国各地。
这无疑让救援工作变得更加快速、更有针对性。
同时,这也让我们意识到,在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时,如何利用好新媒体平台,向社会公众提供合理、准确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关于公共交通安全的问题。
公共交通是人们日常出行中最为普遍的方式,关系广大群众的安全。
在这起事故中,我们看到的是,虽然中国的铁路运输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是绝不能因此掉以轻心。
我们应该持续地加强铁路的安全管理,提高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并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尽可能地减少交通事故对人们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总结而言,温州动车事故的发生,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警示。
在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时,我们的制度、应对措施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等方面,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
对温州动车追尾事故的思考_650字

对温州动车追尾事故的思考_650字2011年7月23日20时34分,在温州发生了动车追尾事故。
第二天,几乎所有的新闻都开始报道此事件。
在新闻中,有很多的人自发地去组织献血。
这一举动感动了我。
他们是在网上微博中看到的消息,就立马赶到了医院,医院的鲜血处早就开始排起了几条长龙。
鲜血者大多是青年男子。
这一种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上网查找着关于这次事故的照片。
列车的残骸就如一块块废铁一样,从前看到的那个精美,开得飞快的动车让人很难再想起它以前的模样,大型的机械把列车埋入旁边的一个池塘,在那节列车上还能看到“和谐号”三个字。
有遇难者家属前来认尸的照片。
家属看到自己的亲人安安静静的躺着都痛苦欲绝,还有差点要晕过去的,许多都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他们的悲痛我们都能理解。
希望他们能在以后的日子里坚强的活着,生活依旧灿烂。
还有解放军救人的照片,他们轮流休息,和衣睡觉。
每当发现一位幸存者时,他们就像是吃了兴奋剂似的,全身充满着力气。
他们顶着酷暑救人,丝毫没有一点怠慢。
这次的事故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小伊伊(项炜伊)。
她是一个生命的奇迹。
她是事故发生约21小时候后,救援人员在损毁的车厢里发现的。
她只有年仅2岁半。
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她的父母都离开了她。
项炜伊是跟着父母到杭州外婆家玩,乘动车返回温州,不幸遭遇此劫。
在网上也有她两张截然不同的照片:一张是她面带微笑的拿着奶瓶,坐在位子上,眼中充满着欢乐;另一张是她被发现时的照片,毛巾遮盖着她的半张脸,小手上还有鲜血……我也为这个可怜而坚强的小女孩感到难过。
她在被发现的时候,鲜血淋漓,在场的群众都有激动地连呼:“孩子,加油。
”让我们为这个可怜而坚强的孩子祈福,祝福她一生平安!这次事件的发生,让许许多多的人悲痛欲绝,我只是希望同样的悲剧不再重演。
7.23反思材料

7.23事故反思上海局甬温线7.23动车特重大事故的发生,再次的让我感到做为一名铁路职工,一名运输安全主要管理者身上的责任是多么重大。
我们的工作质量关系到成千上万广大旅客和货主的切身利益,我们的安全生产对他们是一件息息相关的大事,我们在安全上的重大失误就是对他们在物质或身心上造成巨大的伤害。
透过7.23事故,让我深刻的认识到自己不能有半点松懈,在思想认识上要与上级保持高度一致,在行动上积极的参入到当前全路范围内开展的安全生产大反思活动中去,并且要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要以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安全摆在最重要的位置,时刻都不能放松警惕,以车站安全稳定为已任,以车站运输安全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运输安全管理工作中,认真踏实做好每一件工作。
现在我认真结合自己的工作,对我个人工作情况进行自我反思和分析,认真查找自己存在的一些问题:1、“安全第一”的思想入脑入心,安全生产管理“细节意识”还需加强。
我们天天都在喊安全,月月也在抓安全教育,大会小会讲安全,布置运输生产任务以安全为重点。
可是在实现工作中,对现场作业的盯控,往往忽视一些看似安全的人和事,对安全管理细节缺乏重视。
2、盯安全控违章力度还需要加强。
车站当前安全形势比较稳定,但不能说没有问题,如职工两违较多,特别是一些惯性违章违纪,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在我深入现场盯控安全时,能明确工作重点,能盯住安全关键,但由于工作一忙起来就放松了标准降低了要求,落实安全措施态度不坚决使违章问题有空子可钻。
3、敬业精神尚可,但运输安全管理工作主动性还需要加强。
为车站安全稳定,运输畅通,我能做到兢兢业业,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开拓创新意识和动力较足,但有时对工作多了一些按部就班,因循守旧的习性,如在提高车站运输效率方面,有时把重点放在厂矿企业装卸车组织上,而忽视了对站内装卸车效率和安全的盯控。
对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只是将重点放在每一班的任务完成情况上,对车站一段时期内的运输组织情况少了一些全盘掌握,少了一些主动性了解市场变化情况。
723事故心得体会

7 23事故心得体会7.23事故心得体会面对7.23动车脱轨重大事故,这两天反复看着新闻看着评论,不断思考这件事情的发生,过程和结果。
感觉浑身寒毛直竖和恐慌。
这类交通事故,历史上不多见,一方面平安检查中这是重要的一环,另一方面这应该是技术上完全能防止的事故。
就在三天前活生生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知道这件事的时候,我真的无法相信。
没法相信这样现代化高度开展的时代会出现这类追尾事件,而且造成了如此严重的事故后果。
不懂这方面的技术,不能乱说。
但就凭我的个人常识判断,这样的追尾事件应该是极少发生并且能在控制上防止的。
对于此件事情的处理,温州地区民众的行为,让人感动和体会到了人间真情。
百姓们夜里通宵排队献血,事故发生地周围居民自发赶到现场进展救援。
看到这些报道的时候,心中是充满了澎湃的感动。
希望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希望生活在平静安宁的社会生活之中,为遇难者缅怀,为在世者祈福。
在“7.23动车事故”中,由于列控中心设备存在严重设计隐患,造成了死伤200多人的重大平安事故,造成了多少妻离子散,家庭破裂,给国家、人民造成了宏大的损失。
而作为一名信贷员,我充分认识加强信贷产品质量和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应牢固树立平安开展理念,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意识,全面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在工作中严格树立合规操作的意识,按流程办事,按标准办事。
搞好信贷根底资料的记载、收集、管理,是信贷工作重要的工作之一,这项工作即繁琐又重要,需要经常加班加点来完成。
我坚持做到了当天账务当天处理完毕,全部核对从不过夜。
除了列控中心设备存在的严重设计缺陷,也存在铁道部把关不严,上海铁路局应急不力,一部分人存在麻痹大意的思想,对铁路系统工作的危险性认识不到位的严重问题。
而我自己所从事的银行业更是一个来不得一点马虎的行业,在工作中一定要牢记银行业的风险性,通过“7.23动车事故”的'学习,我清醒的认识到:事故的发生与自我平安意识薄弱、违反操作规章等因素有关,一次次的事故,正是因为参与工作的人存在麻痹大意的思想,以为事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就与自己无关,总是存在这样的幸运心理。
铁路事故案例心得体会10篇

铁路事故案例心得体会10篇铁路事故案例心得体会篇一近日,我阅读了一篇关于铁路事故的案例分析报告,这篇报告详细地描述了一起严重的铁路事故,并对事故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读完这篇报告,我深有感触,对铁路安全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首先,我从报告中了解到,这起铁路事故是由于一系列的人为失误和设备故障共同导致的。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铁路安全不仅仅是设备问题,更关键的是人的因素。
我们必须提高铁路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加强他们的专业技能培训,确保他们在工作中能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人为失误。
其次,报告中对事故原因的分析也让我明白,任何一起事故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而是各种因素长期积累的结果。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日常的安全生产工作,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对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防止事故的发生。
较后,报告中对事故后果的描述也让我深感震撼。
一起铁路事故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会对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把安全工作做实做细做好。
总的来说,这次阅读铁路事故案例分析报告的经历,让我对铁路安全有了更深的认识。
我将以此为鉴,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更加注重安全生产,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为保障铁路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铁路事故案例心得体会篇二较近,我观看了一些关于铁路事故的案例分析,这些案例让我深刻认识到铁路安全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应该遵守的安全规则。
在这些案例中,有的是因为人为因素导致的,比如操作失误、违章作业等;有的是因为设备故障导致的,比如信号系统故障、车辆故障等。
这些事故的发生,不仅给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威胁,也给铁路部门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从这些案例中,我深刻认识到,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则,不能有任何的侥幸心理。
同时,我们也需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此外,我还认识到,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和安全意识,这样才能在面对突发情况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置。
7.2事故反思

通过这次的7.23温州特大交通事故等案例分析学习,对照自己在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查找和分析,使自己深感自身的安全行为离“安全第一”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
通过对日常工作的分析,我认为自己还存在以下问题:(1)安全第一的思想还没有牢固树立。
实践证明,安全意识不牢,真正解决干部职工“我要保安全”的问题,让每个人都能做到懂法守法,遵章守纪,敬业爱岗,尽职尽责,还需要加强日常教育,付出艰苦的努力。
(2)规章制度还不能完全掌握。
每一起事故教训,都是由一系列的违章造成的。
纵观近年来铁路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故,客观的因素少,设备的因素少,绝大部分是人为因素。
有的是应知不知、应会不会,反映出职工业务素质的问题;有的是知道了、也会了,就是不按标准干,反映出职工思想素质的问题;这些现象,都可以在一些事故中找到影子。
在日常工作中,由于没有自觉地、经常性的学习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和作业制度,造成日常作业中对规章制度的掌握还不够,还不能很好的应用到实际作业中,还没有完全达到用规章指挥作业的目的,造成了安全问题时有发生。
(3)作业中不能完全落实标准化。
在日常作业中,自己不能完全按照作业标准执行,还存在作业忙乱抢的问题,给人身安全带来了严重隐患,这些问题,都需要今后坚决改正。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今后我在安全上要努力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安全意识。
安全稳定事关改革发展的大局,事关每名职工的切身利益,所以安全意识树立不牢,必然给行车造成隐患。
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加强安全规章、法律法规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确保作业安全,保证车站安全生产的稳定有序。
二是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安全水平。
今后工作中要加强业务知识和各类规章制度的学习,掌握现场安全作业方法,并不断加以应用,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水平。
三是落实安全责任,做好各项工作。
今后,在实际作业中,要严格按照作业标准执行。
努力做到班前做好预想,提前掌握当班作业量和注意事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简历范文】
7月23日晚9点多才得知约一小时前列车追尾事故的消息.就发生在我前几日去宁波经过的甬温线上,翻开电脑,场面着实让我惊讶.强烈的撞击和现场的情况让人震憾.顿时众多疑问在内心盘旋.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动车组列车常客。
事故过去了两天。
却迟迟没有事故真正原因的消息公布,为坐不住。
但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公民,我只能在这MOP里一道我的感慨。
之前,在我通过媒体所知的正面消息几乎都是动车的安全系统及动车的稳定性.包括安全行驶多少万公里无一事故及近完美的交通工具的报道.也曾在国际媒体上看到关于中国的动车对于安全性、舒适性、稳定性的一系列报道。
从坐动车开始,我就体会到,车厢干净、服务周到、运行相对较稳定、速度快的近乎完美感觉。
如今,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在中国运行的所谓安全系数极高的动车组却不很太平,相信铁路工作人员应该也时常因从多的压力而加班加点困惑不堪。
京沪的问题还没有完全给国人一个交待,却又是这样一起重大事故发生在甬温线上。
35死210伤,真真实实地在我们的中国安全高铁史上划上一道伤口。
中国铁路,你伤得起我们这些可爱的国人吗?我们是何等地相信你们,我们是用最热情的心态迎接中国的高速载客运输的。
而你们交给我们的答卷总是让人失而望之。
相信所有网友都曾为中国短短几年内四通八达的高速铁路载客运输而感觉到自豪。
更相信在频频看到老外在车厢内穿梭的身影时,我们那一刻的心情是无比满足的。
中国拥了自行技术研发的动车组高速列车,作为国人,在我们的铁路载客技术走在世界的前端,我们引领着世界高速铁路的方向在前进的同时。
这些,都令我满足,这些都令我为MADE IN CHINA 感到自豪。
而如今,在京沪开行的短短两天,在厦门往杭州的线路开行的一年多以来却如此地不安静。
中国,你在迅速腾飞,铁路也在迅速发展。
需要的是一层又一层的一丝不苟,需要的是精准的数据,才能完全保障公民的出行安全。
在中国,你们会看到经常性的大型交通事故报道,因为网络的发达,网络的普及,所有的信息会在第一时间曝光于网络,展现给国人。
相信铁路会给我们最大的知情权,也会最真实地报道事故的原因。
我们只有选择相信,我们也只能再一次相信。
我最信任的交通工具,只因我看到的听到的都是正面的。
我最引以为傲的中国一项为民巨大工程,也因我感受到的,接触到的也是近乎完美的一面。
如今,在世界的眼中,它将是让人怀疑的。
中国铁路,你曾经在大肆宣传的安全,超音速的速度。
敢问,你能安全飞多久。
你在众多正面报道的同时,你关注过隐患吗?你了解过内情吗?作为国人,我无比痛心。
也许是杞人忧天,在天朝,我们的担心往往是多余的。
因为,天朝官最大,天朝民无权。
无意间在关注这起事故的时候搜索到了一些中国自认为相当先进的技术,包括最先进的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管理信息系统。
虽然我不知道有多先进,但是我知道它会导致两列车追尾。
虽然我不确定它真正追尾的原因,但我知道,是用最先进的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管理信息系统,它追尾了。
我们的国人用鲜血去体验了最先进的铁路运输高度指挥管理信息系统。
国人用活生生的生命去尝试它的先进。
不是所有的事故都是天灾,不是所有的事故都因天气。
既然中国的高铁这么经不住闪电的袭击,那么暴雨天的开行不是在玩旅客的性命吗?既然是完美的,为什么在研发的时候无法考虑到天气的因素呢?耗资巨大的京沪高铁停车数小时事故全是天气,今天的甬温线还是天气。
中国的天气真的是太恶劣了,恶劣到专门针对号称世界技术含量超前的中国和谐号动车组,纵然有天气的因素,却为什么无法以人为的方式制止事态持续严重发展。
气象部门的设备与仪器,最先进的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管理信息系统,最"一丝不苟"的调度人员,如今发达的通信设备。
这些都完全没有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事故完全可以避免,而在一层又一层的松懈,怠慢,不以为然中引发了这场可悲的灾难。
我相信中国人的团结心,更相信中国人的爱心。
在事故发生后涌现出大批的自愿者与献血者。
武警官兵,消防队,医疗队都能最及时赶到,但,再努力,事故还是发生了,血还是淌了,遇难者永远也无法重新复活,伤者还是伤了,纵然再多的补救都将是微乎其乎的。
大家想想,谁愿无端流血,来换得社会人士的关爱。
谁愿放弃家里温暖的床而躺在医院的病床。
如果事故不发生,它将多么美好,它将为社会节省多少物资和人力。
一场无情的事故又演绎在我们所有国人的面前。
多少户人家,多少伤者家属及遇难家属沉痛的心情。
平心而论,中国铁路,你如何给这些人交待,你如何能抚平他们内心的伤痛。
他们失去最亲爱的人,他们用最真诚的眼泪不得不与亲人告别。
他们永远无法原谅玩忽职守的中国铁路事故造成者,他们永远不会忘记723中国高速铁路的第一起重大伤亡事故。
723事故遇难者,你们一路走好,特别是在最紧急的关头英勇地拉动紧急制动导致操纵杆穿透身体的D301列车司机潘一恒同志。
全中国的国人为你致敬,你的坚定拉动,减少了更多的伤亡。
你用你年轻的生命换来了更多人的幸福生活。
你的名字将记在中国铁路的史册上,你的姓名将会被所有的国人所铭记。
与其造成事故的玩忽职守的部分人员来讲,你显得多么地可爱与伟大。
年轻的你能有如此高尚的品德与英勇的献身精神,值得我们所有国人学习。
让我代表全中国人,代表在事故中幸免于难的所有旅客及亲属向你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另外特别献给所有在此次事故中从未被提及到的列车上的工作人员及乘务员们最崇高的敬意。
你们辛苦了,你们默默无闻地,容易被人忽略,但,你们的生命同样重要,不管是遇难还是受伤你们也将是奋战在铁路一线的最可爱的人。
事故发生了,生命无法挽回。
留给中国人伤痛,留给中国铁路,留给中国铁路的高官们的教训。
也许,你们会因为国人献出的血和生命,唤醒你们的良知,真的应该好好工作了。
你们的每一分第一秒都关乎着活生生的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