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英国责任内阁制

合集下载

第7课 修改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第7课 修改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练习:
英国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你认为:
A 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 赞同。集体负责,共同进退。 B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布莱尔会不会为此而撤兵? 为什么? 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
C 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
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 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总结:
资产阶级在建立自身统治的过程中,民 主与专制之间的斗争异常激烈,民主制度的 确立几经曲折和反复。英国是现代议会制度 的发源地,有“议会之母”的称誉,而议会制 度的真正确立却是在“光荣革命”之后,以 《权利法案》的颁布为标志。英国君主立宪 制和政党政治的形成对其他国家民主政治的 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阅读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的内容,共同解决下面问题: 英国内阁怎样来的? 内阁的职责是什么? 内阁制又怎样形成的? 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谁?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行政权力转移于内阁) 1、形成:内阁cabinet(密室),原是国王召集的 咨询行政机构。光荣革命后摆脱王室,独立行 事,成为专对议会负责的行政机构。英王的国 家元首成为虚衔“统而不治”,改由责任内阁 行使行政权。(1721年第一任内阁首相华尔波尔) 2、职能:政府行政首脑是首相,由议会选出对 议会负责。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集体负责,并 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若遭到议会不信任案, 就得集体辞职。 3、发展---两党制形成:首相与内阁从多数党中 选出。两党轮番执政,互相监督,互相促进。
上院

(司法权)
请思考:在责任内阁制下,议会与政府的关 系是如何体现的?
18世纪前期,内阁制开始形成。根据英 国君主立宪制,下院议员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 产生,由国王任命在下议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 党领袖为首相,由首相提出内阁成员和政府成 员名单,送交国王批准,组成责任制内阁,即 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或首相负责 的“责任制政府”。 首相即政府首脑,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 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第7课知识点

第7课知识点

第7课知识点一、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13世纪,贵族在反对国王约翰的过程中,出台了《大宪章》,在英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以法律形式限制王权的现象。

(不久,英国形成了议会,形成了上下两院。

上院由贵族和教士组成,下院由乡绅和平民组成。

按照传统,国王征税需要经过议会的同意。

最初掌握权力的是上院。

随着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权力逐渐转移到下院。

议会成立之初,由于上下两院追求的利益不同,而且国王觉得议会的存在有碍专制集权,议会很长时间都不曾召开。

)1640年,由于国王查理一世征服苏格兰人民起义的需要,被迫召开议会,企图通过议会征税,被议会拒绝。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了革命,将查理一世推上了断头台。

(此后掌握权力的是克伦威尔,他上台后解散了议会,建立了共和国,实际上成为了军事独裁者。

)在克伦威尔死后,议会迎回了查理二世。

查理二世和其继任者詹姆士二世在英国推行反动统治,于是1688年又爆发了不流血的光荣革命。

议会将荷兰执政威廉和玛丽请到英国执政,詹姆士二世逃亡,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取得了胜利。

为了从法律上限制王权,1689年议会出台了《权利法案》。

《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国王与议会集体统治,由人治转向法治;使英国走向了平稳发展的道路;为近现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树立了榜样。

二、责任制内阁的形成最初,国王经常召集大臣在一个小密室里面商量国家大事,形成了内阁。

后来,由于国王不再参加内阁会议,开始由一位位高权重的大臣(后来被称为首相)来主持这种会议,这就形成了责任内阁制。

沃尔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首相。

这样,国王越来越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责任制内阁不断发展,到后来形成了这种特点:内阁大臣在国家大事上必须保持一致意见,与首相共进退;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议会如果通过对内阁的不信任案,内阁必须下台或者宣布解散原有议会,组织新议会)。

在大选中下议院获得多数学位的党派掌握政权,其首领担任首相(第一任首相:沃尔波尔),上台组阁。

第七课责任制内阁的教案

第七课责任制内阁的教案

《责任制内阁的形成》教案(第三单元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三维目标】【教学重点】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和运作。

【教学难点】本课中出现的知识点概念性较强,对于高一学生来讲,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诸如“责任制内阁”“代议制政府”等概念是本课的难点。

此外,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理解责任制内阁的运作机制是本课的重难点。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八分钟【导入新课】同学们,上一个框题我们学习了英国的光荣革命和《权利法案》两个重要知识点,了解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国王原有的立法权和司法权被过渡到了议会。

那么国家的行政权又掌握在手里呢?我们看一下下边的这两张图片,请同学们思考下,是女王还是首相掌握国家的行政权?对!答案是首相。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首相的权利从何而来,以及首相领导的责任制内阁是如何形成和运作的。

【讲授新课】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提问:什么是责任制内阁?学生思考回答。

一、含义内阁由议会产生,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二、形成过程【学习探究】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又是如何形成的?学生阅读教材归纳。

教师放幻灯总结:①“光荣革命”前,国王有一个最高的咨询机构——枢密院。

②“光荣革命”后,内阁逐渐取代了枢密院,成了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

(起源)③乔治一世不出席内阁会议,内阁会议无人主持(惯例)。

④1721年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成了实际上的首相,创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并逐渐形成一些惯例。

(开始形成)⑤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

(逐步完善)三、内阁的组成内阁首脑是首相,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

【学习探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戴维·卡梅伦是英国保守党的政治明星,2001年成为英国下议院议员,2005年在年仅39岁时成为英国保守党领袖,2010年5月11日起成为英国第53任首相。

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度

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度

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度1. 简介责任内阁制度是英国政府的核心决策机构,起源于17世纪。

它是一种集体决策机制,由首相领导,包括内阁成员和其他高级政府官员。

责任内阁制度在英国政治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政府的决策制定和执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内阁成员的组成英国内阁成员由首相任命,通常来自执政党的高级政治家。

内阁成员通常是国会议员,但也可以是外界的专家或贵族。

内阁成员的数量通常在20至25人之间,他们负责各个政府部门的管理和政策制定。

3. 内阁成员的职责内阁成员负责制定政府的政策和决策,并负责向国会和公众解释和辩护政府的政策。

他们还负责监督各个政府部门的运作,并在内阁会议上讨论和决定政府的重大事务。

内阁成员通常被分配到特定的政府部门担任部长职位,例如财政部、外交部、内政部等。

他们负责制定和执行该部门的政策,并向首相和内阁报告工作进展。

4. 内阁会议内阁会议是内阁成员定期召开的会议,通常每周一次。

会议由首相主持,讨论和决定政府的重大事务。

内阁会议是保密的,成员在会后不得透露会议内容。

内阁会议是英国政府的核心决策机构,所有政府的重大政策和决策都需要在内阁会议上得到讨论和批准。

内阁成员在会议上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并通过投票方式进行决策。

5. 首相的角色首相是责任内阁制度的核心,他是内阁的领导者和政府的首要决策者。

首相由执政党的党魁担任,通常是国会议员。

首相负责领导内阁,协调内阁成员之间的合作,制定政府的政策和决策。

他还代表政府与国内外的其他政府和组织进行交流和协商。

6. 内阁制度的优势责任内阁制度具有以下优势:•高效决策:内阁会议可以集中讨论和决策政府的重大事务,避免了决策过程的繁琐和拖延。

•集体智慧:内阁成员来自不同的领域和背景,可以提供多元化的观点和建议,有利于制定更全面和有效的政策。

•责任和透明度:内阁成员负有对国会和公众负责的义务,政府的政策和决策需要在内阁会议上得到讨论和批准,增加了政府的责任和透明度。

2014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同步课件:必修1第3单元第7课 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2014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同步课件:必修1第3单元第7课 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三、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运作
首相
均由国王形式 任命,但共同 对议会负责, 在政治上共进 退
议会下院
对议会集体负责 监督内阁,从而控制行政
内阁(政府)
英国责任内阁制 一、责任内阁制的含义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三、责任内阁制的运作
“历史概念解读”微课系列
湖州中学
孙丽丽
英国议会 上议院 下议院
内阁
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英国责任内阁制
一、含义 责任内阁制是指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 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
英国责任内阁制
二、形成过程 1.内阁的形成 威廉三世时经常在王宫的密室召集 枢密院的部分亲信,共商国是,由此 形成内阁。内阁逐渐成为国王直辖的 最高行政机关。
责任的到位与完善 思考:首相(内阁)受到了下
责任的演化 时间
院的反对时,为什么截然相反 事件 的两种做法能同时存在呢?
乔治一世以外国人的身份入主英国。
无责任
有责任
1714年 开创国王不出席内阁的先例。
首相
责任的 完善
君主立宪 制最终形 成
辉格党领袖沃波尔成为事实首相。 1721年 开创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阁的先例。 沃波尔失去议会多数的信任,于是集体辞职。 议会下院 1742年 开创了一旦首相(内阁)受到下院反对, 首相率领内阁集体辞职向议会谢罪的先例。 小皮特提请国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结 选民 1784年 果新选出的下院支持小皮特,小皮特内阁 得以留任。 开创了首相(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时解散 下院的先例。 ,由新的下院决定内致用 具备什么条件?
材料:2010年4月6日,英国宣布解散议会,提 前大选。在5月6日举行的英国大选中,没有一 首相的产生方式:下议院多数党的领袖 个政党在议会赢得半数以上的议席,从而形成 了自1974年以来第一个“无多数议会”。虽然 ⒈保守党必须在下院大选中获胜成为多数党; 保守党获得306个议席成为议会第一大党,但也 ⒉必须是保守党领袖; 没有达到在议会拥有多数党地位所需的326个席 ⒊由国王任命。 位。工党和自民党分获258个和57个议席。最终 最关键的是赢得选民的广泛支持,获得选举 保守党与自民党结成联盟。英国保守党领袖卡 的胜利。 梅伦11日晚接任首相职务,他应女王伊丽莎白 二世的要求着手组建新一届政府。

高中历史必修1《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268人教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1《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268人教PPT课件
代议制的主要特点及其对其他国家政治制度的影响。
一、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1、形成过程:
①起 源: 16-18世纪王室枢密院中的外交委员会
②开始形成: 18世纪早期由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
实际上成为第一任内阁首相
③进一步完善:18C后期-1英9C国上最半期高行政机构。 2、内阁职权: 英国现代政治权力核心
①制定(政策)
②行使最高行政权(执行政策)
③协调(政府职权) ④紧急状态下紧急行动 ⑤必要时宣布提前大选
3、组阁程序 及运行机制:
首相? 阁员? 集体对议会负责
首相的三重身份?
政府首脑; 议会领袖; 政党领袖;
现任英国首相 ——卡梅伦 英国200年来 最年轻的首相
首相的职权?
制定执行政策、 行政权、 领导内阁权、 任免权、 立法权(实际掌握)
其领袖担任内阁首相,组织内阁。 执政党不仅掌握行政权,也掌握立法权。
二、英国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 (行政权)
(国家象征 统而不治)
①间接民主;(内具有阁较高的形式行任政命 效率君主)
②更多的弹性负、包容组 多性、自由度; 任

内数

(君主制、贵族制、民阁 党主制三者的混合物)
下③院在继承中创新组。成议会
上院
议选会限王权的传统(权力议中会心的性立质法权)
(大贵族)
举 政治制度基本框架
国家权力中心(国王——下院(内阁))
选民
扩大人民权利司 法 独 立
2、影响: ① ② ③
(司法权)
4
唐宁街10号 (No. 10 Downing Street) 建于1680年,18 世纪以来为英国历届首相官邸和办 公处。唐宁街为17世纪后半叶由唐 宁爵士开发建筑的私人住宅街道, 后来保留了四所住宅。1733年,英 国将10号辟为首相官邸。11号现为 财政大臣官邸,12号是财政大臣的 办公室。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7课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7课

议会>王权
《权利法案》颁布的意义:
①否定了君权神授,君主权力由法律赋予,受到法律严 格制约。 ②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 (核心思想) ③国王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标志君主立宪制 确立起来。
议会选举权不断扩大
1689年:拥有一定地产的成年男性才有资格当选为议员 渐变1:1832年议会改革: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 渐变2:19世纪后半期,英国又进行了两次议会改革, 成年男子获得了普选权。 渐变3:20世纪初,非贵族出身议员在下院中首次超过 半数,民主化的又一里程碑。 渐变4:1918年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30岁以上有 一定财产的妇女首次获得选举权。 渐变5:1928年法律赋予成年女子和男子拥有一样的选 举权。 渐变N: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多数党
选民普选
情景二:假设苏格兰独立公投成功,英国首 相卡梅伦决定出兵苏格兰,用武力强留苏格 兰在英国。那么:
A、 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
赞同。集体负责,共同进退。
B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卡梅伦必须要改 变主意么?为什么?
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
C 、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
三、一场革命显曙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为什么会建立君主立宪制?
(1)阅读课本P36历史纵横,归纳英国历史传统上国王与议会 有什么关系? (2)阅读P36第一段,英国当时爆发革命的经济原因是什么? (3)请结合下面图片和P36最后一段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 过程。
1、历史传统: 早期英国议会的存在及其对王权的制约。
(威廉三世)有独立的行政权,是实实在在的 行政首脑,他有权遴选政府大臣,并亲自主掌国务 大事。大臣们只对国王负责,而且以个人身份接受 国王领导,大臣之间不存在横向联系,也不需要协 商一致„„他(指威廉)把内阁看成是国王的仆从 „„ ——钱乘旦《英国通史》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及运行机制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及运行机制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及运行机制本段微课主要介绍:一、责任内阁制特点1、内阁与下院互相牵制、抗衡和监督。

①质询②辩论③批准立法④倒阁解散下院是内阁控制议会最有力的手段,决定一经作出,下院只得服从,不能拒绝。

2、决策权既集中、又分散。

3、集体负责制与个人负责制相结合。

4、重视政策、财政等方面的协调和调解。

二、内阁的作用1.决策作用2.立法作用3.对政府的政策进行监督4.作为政党的领导内阁制的基本原则是责任政府(responsible government)不但个别之阁员需对议会负责,内阁整体亦需对议会负责。

如果议会对某位阁员或整体内阁不信任,个别阁员或整体内阁便需要辞职以示负责。

教师总结归纳:一、行政、立法合一,而非明显之三权分立,而且无总统制式的制衡机制。

二、国家元首与行政首长分由两人担任。

三、行政首长的产生是建立在议会的同意之上,并对议会负责。

四、元首发布命令时,需经行政首长或有关阁员副署(countersigning或countersignature),以明权责,其责任则由副署者承担。

无副署者,则元首之政令不生效力。

五、国家元首平常主要承担仪式性任务。

但是当国家发生紧急危难,得超越党派,任命新的行政首长,或宣布行使紧急权力,保护国家渡过危难。

因此国家元首虽然不经常行使权利,却仍拥有象徵性权力(*symbolic power)或保留之权力(reserved power)。

六、行政首长系由间接方式产生。

通常系由人民选举国会议员,再由国会议员选举产生行政首长。

至於国家元首产生方式,则多系以君主继承(立宪君主国家),或间接选举(共和体制国家)方式产生,但亦有采取直接选举者。

七、议会通常有『倒阁权』,内阁通常也有『国会解散权』,但亦有特例。

此二权限使议会内阁制下的议员党性较犟,党纪亦较易维持,因为如果执政党议员对内阁决策不表赞同,导致『倒阁』,议员即需重新面对大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