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的四种理论
报刊的四种理论

报刊的四种理论世界各国的新闻传播制度与其社会政治制度是一脉相承的,本书作者认为: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种。
即: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苏联的共产主义理论。
本书详细介绍了上述四种理论。
下面是作者为您整理的作文,期望对您有所帮助。
报刊的四种理论报刊的四种理论分别指中央集权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和苏联共产主义理论四种模式。
这四个模型都来自于伊利诺伊大学出版社1956年出版的《新闻的四个理论》一书。
人们普遍认为,这本书是比较新闻学的开端,以其特殊的标题弥补了大众传播文学的空白,揭示了新闻媒体与社会的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翻译的《报刊学四种理论》在1980年出版后,遭到了出版界学者的广泛关注。
虽然学者们都知道这部作品明显带有冷战思维,但其历史成绩不容忽视。
许多学者认为这四个理论是一个最有价值的文档在新闻理论研究的历史,但随着时期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理论的批评和修正是提高日复一日,不断排除其经典地位。
结果是:就全部社会环境而言,这本书是在冷战期间出版的。
当时,美国社会充斥着美苏及其盟国之间的意识形状对抗,冷战思维的二分法和红色惧怕的情绪,影响了美国对国际问题和国际关系的看法。
施拉姆对苏共报刊理论的论述,成为后来传媒业和新闻工作者批评的焦点。
据信,这部分由威尔伯S.施拉姆写有很强的意识形状偏见。
作者与政府和媒体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一作者希伯特的经历反应了新闻教育与媒体之间的密切关系。
它的一些学术研究一直是由美国报业大亨资助的。
与新闻界的良好关系使本书代表了传媒业的一些观点。
施拉姆的学术生涯显示了他与美国政治的深厚关系。
对记者来说,社会和责任是模糊的。
不同社会和意识形状的记者对社会责任有不同的知道。
即便在相同的社会形状下,在社会责任理论中也很难明确记者的责任对象。
记者的社会责任是什么?对什么?如果,至少在理论上,他要对他所报道的新闻的公道性和正确性负责,那么谁应当对此负责呢?这些问题在四种理论中都没有得到明确的论述。
第四讲 传媒的四种理论

四种理论”的评价 对“四种理论 的评价 四种理论 的评价——历史贡献 历史贡献
(1) 探究不同社会制度与报刊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 对西方新闻学研究产生了影响; (2)对各种报刊体系差异所作的哲学根源上的探究 提升了新闻学的理论层次; (3)“四种理论”模式一直影响着甚至左右着后来的 媒介理论; (4) 西方推崇的“社会责任理论”经过该书的系统 阐发得以广泛传播。
4、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
发源:
产生于前苏联
思想源泉:
马克思列宁主义
主要目的:
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做贡献,特别要服从政党的专政
媒介使用者:
接受党的领导的社会成员
媒介控制:
政府采取政治手段来监督并控制其经济命脉
媒介禁忌:
批评党的目标
媒介所有权:
公有
主要区别:
国有并被严格控制,媒介只作为国家工具而存在
私有或公有
主要区别:
虽说不一定为政府所有,但一定是执行政府政策的工具
2、自由至上主义理论 、
发展沿革:
1644年,为英美采用,后影响其他地方
思想源泉:
弥尔顿、洛克、米尔等人的启蒙思想著作;理性主义和自然权利 的基本哲学思想
主要目的:
提供信息、娱乐,进行销售,但主要用于了解真相、监督政府
媒介使用者:
任何有经济力量可以使用媒介的人
2、自由至上主义理论 、
媒介控制:
依靠“观点的公开市场”实现“真理的自我修正过程”,依 靠法庭
媒介禁忌:
诽谤、亵渎、无礼,战时煽动叛乱
媒介所有权:
主要为私有
主要区别:
监督政府的工具,也满足其他社会需要
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的负面影响: 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的负面影响:
媒介的四种理论知识

媒介的四种理论知识媒介理论是研究媒介对社会和个体产生影响的学科,其核心是探究媒介如何影响信息传播、意识形态、社会结构和个体行为等方面。
以下是媒介理论中的四种重要知识:1. 传统媒介理论:传统媒介理论主要关注传统媒介对大众传播的影响。
其中最著名的理论是传播学中的"魔力针"理论。
该理论认为,媒介通过选择和筛选信息,引导大众选择欣赏和接受某些观点和观念,从而对他们的观点、信念和行为产生影响。
传统媒介理论强调媒介制作和传播的力量,以及大众对信息的被动接受。
2. 社会影响理论:社会影响理论关注媒介对社会结构和社会行为的影响。
该理论认为媒介通过传播特定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可以改变社会的态度、信仰和行为。
著名的社会影响理论包括"媒介扭曲"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媒介扭曲理论认为,媒介通过选择和强调某些事件和信息,可以扭曲大众对现实的认知。
社会学习理论则指出,媒介可以通过建立角色模型和提供社会认同,对个体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影响。
3. 跨文化媒介理论:跨文化媒介理论关注媒介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异同和影响。
该理论强调不同文化中对媒介的解读和使用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媒介影响也会因文化差异而有所不同。
跨文化媒介理论强调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间的媒介差异,对跨文化沟通和多元化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 新媒介理论:新媒介理论关注媒介技术的发展对社会和个体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介理论探讨了数字化媒介的特性、变革和社会影响。
例如,网络媒介理论提出了网络互动、社交媒体和网络用户生成内容等新媒介特点对社会结构、信息产生、传播和接受的影响。
新媒介理论强调媒介技术的变革对社会和个体的影响具有革命性的重要性。
通过了解和应用媒介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媒介对社会和个体的影响,有助于媒介从业者更好地选择和制作信息,也有助于个体对媒介信息的辨别和接受。
媒介理论为我们认识和理解媒介的作用和影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
媒介理论与社会理论

媒介理论与社会理论一、媒介、社会与文化:联系与冲突社会文化关系类型表述。
(见书P73页图)相互依赖:意味着大众媒介与社会不断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把大众媒介作为一种文化产业)。
媒介对社会在信息和娱乐方面的需求作出反映,同时也刺激了革新,促使社会文化氛围的变化,这又引起了新的传播需求。
唯物主义:即认为大众媒介是社会的一个层面,文化依附于社会经济与权力结构,无论谁拥有或控制了媒介,谁就可以选择或限制他们的作为。
唯心主义:认为媒介主要就是本身的内容,文化因素较强。
假定认为媒介具有潜在的强大影响力,不过,媒介所传递的特定观念和价值,才是造成社会变革的主要原因。
同时,还认为媒介形式和技术的变迁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人们获取经验的方式,甚至改变与其他人的关系。
EG麦克卢汉的理论。
自主的关系:社会和大众媒介能相互独立地变化到一定的程度。
有时在文化上非常相似的社会,会产生出不同的媒介体系。
自主论的立场认为媒介文化是表面的,并不一定和地方文化发生联系。
二、作为一种广泛社会过程的大众传播:社会关系的中介中介的概念。
第一,它代表了那些我们无法直接亲自观察的事件与情况的二手的或三手的传递;第二,指社会中的其他参与者和机构出于他们自己的目的与我们联系的各种努力。
中介指我们对我们身外的集团和文化形成认识的间接方式。
三、媒介与社会联系的参考架构媒介有时候是根据需求,有时候根据自身的目的(赢利或影响力),有时候追随其他社会机构的目的向受众提供信息、形象、新闻和印象,可以看出,中介并非一个中立的过程。
同时,体验也并非完全由大众媒介来作为中介的,还有一些直接接触社会机构的渠道。
媒介与社会关系理论的类型。
四、媒介理论的主要议题(1)权力与不平等(议题1-3考点)支配媒介模式:媒介组织似乎是被少数势力强大的利益集团拥有或控制,它们传播由统治集团决定的关于世界的有限、一致的观点。
受众被迫要接受所提供的对世界的看法,结果对现存的权力结构产生强化和合法化的作用,同时过滤不同的声音而阻止变化。
西方新闻史-《传媒的四种理论》读书笔记

西方新闻思想史题目:《传媒的四种理论》读书笔记与思考《传媒的四种理论》读书笔记与思考在看郭庆光的《传播学概论》和刘海龙的《大众传播的范式与流派》两本书中,涉及到了传播学的五大研究领域,其中“控制研究”则是其中之一。
传播学的控制研究可以分为微观、中观、宏观三个不同层次进行研究,从中发现影响传播内容生产的制约因素有哪些。
当中宏观层次既是对传播制度的研究,其中“传媒的四种理论”便是其理论基础。
赛伯特提出的“权威主义”、“自由之上主义”两种媒介制度理论虽然以英美的大众媒介历史为分析对象,仍被我们运用,去思考我国的大众传媒历史以及作为我国媒介体制的建设问题。
芮必峰赞誉《传媒的四种理论》的历史功绩在于:(1)探究不同社会制度与报刊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对西方新闻学研究产生了影响;(2)对各种报刊体系差异所作的哲学根源上的探究,提升了新闻学的理论层次;(3)“四种理论”模式一直影响甚至左右着后来的媒介理论;(4)西方推崇的“社会责任理论”经过该书的系统阐发得以广泛传播。
⑷这些赞誉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四种理论》在世界范围内生成为新闻传播界的经典著作。
一、绪论笔记:在绪论中,作者指出书中的“报刊”是指一切公众通讯工具。
全书主观点:“报刊总是带有它所属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形式和色彩,特别是报刊返映一种调节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社会控制的方式。
”作者在绪论当中重点解释“press”“libertarian”“authoritarian & totalitarian”和四种理论的关系。
1.press:此处的press应是包括广播、报纸、电影、杂志和图书等所有媒介的总称,即(mass)media。
Mass media一词出现于1920-1925年间,在作者出书时media此次尚未普及,而press 已经拥有800年历史,词汇衍变为:压机—印压机—印刷品—报刊—新闻界,etc。
所以,报刊的四种理论实质上应该是媒介的四种理论,or新闻界的四种理论。
四种最一般的传播理论如下

“四种最一般的传播理论如下:1.结构功能主义(柏拉图的《理想国》、杜克海姆、默顿、帕森斯):这种理论认为社会的组织和结构提供了社会的稳定性,因此,媒介和大众传播的形式依赖于社会,并促成社会的均衡。
2.进化论的观点(达尔文、斯宾塞):这种理论认为社会的变化遵从于一组自然法则,大众传播系统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决策者的传播需求的增长而发展。
3.社会冲突论(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这种理论认为,需求和目标互相对立的群体之间存在着斗争。
在冲突的大多数领域,大众传媒都积极参与斗争。
例如,作为不受政府控制的守望犬(watchdog)。
4.符号交换理论(库利--环境胜过遗传基因,米德--集体和个人生活的语言符号):这种理论认为传媒对现实结构的描述只提供了来源有限的信息,并创造了个人和集体所建构的现实。
这些一般的理论是社会学的范式(假设的集合或信念的体系)。
能够与之争鸣的心理学理论通常作为一种单独的框架,主要原因是上述四种理论为大众传播研究中集体行为及其效果的探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但是在个体传播效果方面,我们必须求助于心理学范式。
心理学框架内有好几种独立的方法。
第一种是神经生物学方法,它关注传播对于神经和大脑的效果;第二种是比较研究法,它关注传播对于人和其他生物的不同效果;第三种是行为主义方法,它来源于刺激-反应理论,并同前两种方法联系紧密;第四种是精神分析法,它关注潜意识的反应;第五种取向是认知心理学方法,它关注伴随着知觉输入的人类行为。
这就是大众传播效果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
以下是两种一般的说服模式:1.社会文化模式:这种模式试图说明社会文化变量使特定的个体可以解释或表达现实和大众传媒中的现实。
2.心理动力学模式:这种模式的基础是认知心理学范式,它研究一则有效的讯息如何使人做出传播者希望发生的行为(发出外在可见的反应)--效果。
从这种模式派生出来一种很有价值的理论,鲍尔-罗基奇(Ball-Rokeach)的价值观改变理论。
《传媒的四种理论》经典笔记

《传媒的四种理论》专题笔记韦尔伯·施拉姆、弗雷德·赛伯特和奥多·彼德森三位学者合著的《报刊的四种理论》主要分五个部分,即绪论、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报刊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它分析了报刊的四种理论的具体内涵、理论来源、基本原则和基本措施等方面的内容,并采用比较的研究方法着重分析四种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书考研复习建议(非常重要)该书是传播学中的经典之作,也是南开传播学考研中传播学实务要考的书目,是考试的重中之重。
一般来说,这本书一般会考一个大题,如简答题或者论述题(很可能是论述题)。
建议可着重从两方面去复习:1.一定要熟悉弄清四种理论的产生背景,理论假设,基本观点,对其评价,如何解决这5方面。
尤其是集权主义报刊理论,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社会责任报刊理论这三种理论。
考试可以直接出题考察某一理论,也可以结合新闻事件间接考察这些理论。
例如10年考研在实务一科中考察到一道论述题和简答题:试述西方自由主义传播理论中有关大众传播的地位和功能的论述,并以2008年中国国内重大新闻的报道及政府相应举措为例,谈谈这些论述对中国传媒工作的借鉴意义;再比如:美国的新闻自由委员会提出的社会对传媒行为的要求有哪些?2.因为本书是开新闻传播学中比较新闻学先河的论著,所以弄清楚四种理论之间的相互区别和联系,对其进行相互比较也尤为重要。
当然也不排除考试会涉及填空题,比如10年曾考,威权主义理论认为,控制媒体的三种方法是什么?所以,复习的时候对书中重要的话,概念性,陈述性的语句也要留心。
比如,了解各种不同传媒制度以及各种制度之间的联系所基于的基本假设有:人的本质,社会和国家的本质,人与国家的关系,知识和真理的本质另外,本书最好结合《传播学教程》一书中第八章重点复习。
本书复习难点和疑惑我们在复习这本书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深奥,难理解,书中用语太抽象。
实质上我认为书中很多东西是不必要去识记的,因为很多的篇幅大多都是在论证一个观点而已,我们需要做的只是从两个大方面去准备就可以了。
传播学经典 报刊的四种理论

传播学经典报刊的四种理论
1. 传播效果理论:指媒介在传递信息时,对受众产生的影响和效果,例如知识传播、态度变化、观念影响等。
2. 媒介依存理论:指人类依赖媒介获取信息和知识,因此媒介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该理论着重强调媒介的普及和使用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影响。
3. 社会责任理论:指媒介作为社会重要的信息传递载体,应该承担起公共利益的责任和义务,保证传递的信息准确、客观、公正,遵守道德和法律规范。
4. 视听野心理论:指媒介在传播过程中,受众的见识、兴趣、态度及行为会受到媒介所呈现的内容和视听效果的影响。
媒介的视听效果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