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制备和观察

合集下载

果蝇唾腺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与观察实验报告

果蝇唾腺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与观察实验报告

果蝇唾腺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与观察实验报告果蝇唾腺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与观察实验报告一、实验原理双翅目昆虫(摇蚊、果蝇等)幼虫期的唾腺细胞很大,其中的染色体称为唾腺染色体。

这种染色体比普通染色体大得多,宽约5um,长约400um,相当于普通染色体的100—150倍,因而又称为巨大染色体。

唾腺染色体处于体细胞染色体联会配对状态。

并且唾腺染色体经过多次复制而并不分开,每条染色体大约有1000—4000根染色体丝的拷贝,所以又称多线染色体。

多线染色体经染色后,出现深浅不同、密疏各别的横纹,这些横纹的数目和位置往往是恒定的,代表着果蝇等昆虫的种的特征;如染色体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等,很容易在唾腺染色体上识别出来。

各染色体的异染色质的着丝粒部分互相靠拢形成染色中心;横纹有深浅、疏密的不同,各自对应排列,这意味着基因的排列。

唾腺染色体广泛应用于细胞遗传学、发生遗传学、进化遗传学及分子遗传学的研究中。

二、实验材料果蝇的三龄幼虫三、实验器材双目解剖镜,生物显微镜,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滤纸条,废物缸,托盘等。

四、实验试剂生理盐水,盐酸,蒸馏水,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液等。

五、实验步骤1.剥离唾腺:在一干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选择行动迟缓、肥大、爬在瓶壁上即将化蛹的三龄幼虫,或者选择经低温处理的果蝇三龄幼虫置于载玻片上。

每只手各持一个解剖针,在解剖镜下进行操作。

由于果蝇的唾腺位于幼虫体前1/3-1/4处,所以左手持解剖针按压住虫体前端三分之一的部位,固定幼虫,右手持解剖针扎住幼虫头部口器部位,适当用力向右拉唾腺腺体随之而出。

剔除脂肪体并弃除无关物质。

2.解离:加一滴45%乙酸溶液于腺体上,作用5-7s。

用滤纸吸干溶液。

在唾腺组织上滴一滴1mol/lLHCl,解离30-40s,以松软组织,利于染色体的分散。

3.吸去 HCl,用水冲洗2-3次.4.染色:滴加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30min,染色时间不可过长,否则背景也着色。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制备与观察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制备与观察
药品 改良苯酚品红等



实验方法

把载玻片置于解剖镜下。载玻片上滴水一滴, 取三龄幼虫放在其中,操作者两手各握一枚解 剖针,左手的解剖针压住幼虫后端1/3处, 固定幼虫。右手解剖针按住幼虫头部,用力向 右拉,把头部从身体拉开,唾腺随之而出,唾 腺是一对透明的棒状腺体
在载玻片上除去幼虫其他组织部分,还要把 唾腺周围的白色脂肪剥离干净,再滴上改良 苯酚品红染色。

4.横纹结构:每条染色体的染色线在不同的 区段螺旋化程度不一,出现一系列宽窄不 同、染色深浅不一或明暗相间的横纹。

5.Puff结构:幼虫 的不同发育期,浓 缩的染色质纤维会 成群解旋、松开, 形成泡状松散结构, 这种泡状结构称 Puff结构,亦称染 色体的疏松。
三、实验用品

实验材料 果蝇的三龄幼虫 用品 解剖镜、显微镜、镊子、解剖针、载玻片、 盖玻片、吸水纸等

������

普通果蝇(2n=8)唾腺染色体的形态:各染色体 着丝点附近异染色质区相互结合形成染色很深的 染色中心,第Ⅱ、Ⅲ对染色体呈V形(中着丝 粒),各有两臂,X染色体呈棒状,第Ⅳ对染色 体呈粒状,观察时可见五条臂由染色中心向外蜿 蜒伸展。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特点:

1.巨大染色体:这种染色体比普通染色体大 得多,宽约5μm,长约400μm,相当于普通 染色体的100—150倍,因而又称为巨大染色 体。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制 备与观察
一、实验目的

练习取出果蝇幼虫唾腺的技术和制作唾腺 染色体标本的方法;������
了解体细胞染色体联会现象,观察果蝇唾 腺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并根据唾腺染色体 上横纹的形态和排列,识别不同的染色体 识别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细胞学表现。 练习绘制多线染色体图Βιβλιοθήκη 二、实验原理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制片与观察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制片与观察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制片与观察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制片与观察
第1页
一、试验目标
1.了解唾腺CS特点 2. 学习分离唾腺技术 3. 掌握唾腺CS制片方法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制片与观察
第2页
二、试验原理
• 永久间期CS • 复制而不分开 与观察
第3页
果蝇唾腺染色体特点:
• 剥离唾腺置载片中央,加一滴HCl,解离23
• 吸去HCl,冲洗23次,吸干;加1d染液,染色5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制片与观察
第18页
4. 压片及观察
• 载片置平整处,加盖 片,轻敲;压片
• 低倍至高倍镜检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制片与观察
第19页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制片与观察
第20页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制片与观察
第21页
五、注意事项
1. 水不可太多,不然幼虫会漂浮而且活跃 2. 一定加生理盐水,不然唾腺易干 3. 将脂肪组织去除洁净 4. 吸水时勿将唾腺一起吸走 5. 染色时间不可过长,不然背景也着色 6. 压片时要揉,用力要均匀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制片与观察
第22页
六、作业
1. 制效果很好唾腺CS暂时片1-2张 2. 真实绘制观察到唾腺CS绘图 3. 思索题P66 1-2
4.Puff结构:幼虫不一样发育期,浓缩染色质纤维会成群解 旋、松开,形成泡状涣散结构,使对应基因得以表示,这 种泡状结构称Puff结构,亦称染色体疏松。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制片与观察
第7页
三、试验材料、器具、药品试剂
• 大果蝇(D. virilis)活体三龄幼虫 • 解剖镜,显微镜,培养箱;培养瓶,
1.巨大染色体:这种染色体比普通染色体大得多,宽约5um, 长约400um,相当于普通染色体100—150倍,因而又称为巨 大染色体。

遗传学实验实验九果蝇唾腺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与观察

遗传学实验实验九果蝇唾腺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与观察

将涂片放入盛有胃酶的 容器中,用吸管或滴管 滴加适量的胃酶溶液, 使涂片完全浸没在溶液 中。在适宜的温度下处 理一定时间,使唾腺细 胞分离。
将经过胃酶处理的涂片 取出,用吸管或滴管滴 加适量的胰酶溶液,再 次放入适宜温度下处理 一定时间,使染色体逐 渐分离出来。
将涂片用清水冲洗干净 ,用吸水纸吸干水分, 然后进行染色。
通过观察果蝇唾腺染色体标本的次级 结构,可以发现染色体的精细结构, 如染色粒、染色带等特征,有助于研 究染色体的功能和基因定位。
染色体交叉互换
在某些情况下,果蝇唾腺染色体标本 中可能会出现染色体交叉互换的现象 ,这种现象可能与基因重组和遗传变 异有关。
05
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总结
成功制备了果蝇唾腺 染色体标本,观察到 了清晰的染色体结构。
掌握果蝇唾腺染色体的观察技术
学习并掌握显微镜观察技术,包括显 微镜的基本操作、调节焦距、观察视 野等。
学习并掌握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和染色 技术,了解其原理和方法步骤。
分析果蝇唾腺染色体的特点
观察并记录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形 态、大小、着丝粒位置等信息,
分析其特点。
比较不同种类的果蝇唾腺染色体 的差异,分析其与物种进化的关
3. 准备载玻片和盖玻片
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安全须知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直接接触染色液和化学试 剂,如需使用手套等防护措施。
唾腺染色体的制备
制备涂片
胃酶处理
胰酶处理
冲洗涂片
安全须知
用镊子小心地从果蝇头 部取下唾腺,将其放在 干净的载玻片上,用另 一片载玻片将其轻轻压 平,形成一层均匀的涂 片。
通过实验,深入了解 了果蝇唾腺染色体的 形态和结构特点。

果蝇唾液腺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与观察

果蝇唾液腺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与观察

果蝇唾液腺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与观察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制片方法,了解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形态结构特点并练习解剖果蝇幼虫的技术。

二.实验原理唾腺染色体是一类存在于双翅目昆虫的幼虫唾液腺内的巨大染色体。

果蝇的唾腺染色体是典型的巨大染色体,它的巨大性的成因是核内有丝分裂造成的。

由于其染色体DNA经过多次复制(可达210~215次),但并未发生细胞核分裂,同时唾腺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是处在配对状态即体细胞联会,重复复制后的染色体聚集在一起,所以在显微镜下看到唾腺染色体要比一般的染色体大得多,又称多线染色体。

三.实验用品1.实验材料:普通果蝇的三龄幼虫、生理盐水2.实验器材和试剂:双筒解剖镜、显微镜、解剖针、改良苯酚品红溶液、HCI四.实验方法和步骤1. 幼虫的培养为了在解剖镜下便于操作,使用的幼虫应发育充分而且个体较大。

在实验中,人们通常采用两个措施控制幼虫的生长。

A.良好的培养基提供了果蝇生长发育的必需营养,因此在培养瓶内放置的亲本不易过多,否则将产生过多的卵而造成养分不足。

B.培养果蝇的环境温度应比正常培养时略低一些,一般可控制在16~20℃范围内,低温下生长的果蝇个体较大。

果蝇属于完全变态的昆虫,成虫交尾后将卵产在培养基内。

在适宜的温度下,卵发育为幼虫并经过一、二龄幼虫的发育后,三龄幼虫要爬到瓶壁上化蛹,为了能够在实验时获得较多的幼虫,可以分批将亲本放入培养瓶。

实验时从培养瓶的瓶壁上挑选那些发育良好的、个体较大的幼虫。

2. 剖取唾腺用解剖针从培养瓶内挑取1只三龄幼虫置于载片上,并滴加1滴生理盐水。

将载片放在载物台上,用解剖镜进行观察。

首先将幼虫的头尾分清,果蝇的头部有一黑点(口器),头部不断作伸缩状。

解剖时,双手各持一个解剖针,一支针先压在幼虫身体的前1/3处,另一支针压住果蝇头部并向前轻轻移动,即可将头部与身体拉开,仔细观察可看见一对透明做白的囊状体即为唾腺。

在唾腺前端各伸出一条细管在前面汇合成一总管。

实验二、果蝇唾液腺染色体的制备与观察

实验二、果蝇唾液腺染色体的制备与观察

实验二:果蝇唾液腺染色体的制备与观察一、实验目的1、练习果蝇唾液腺的分离方法2、掌握唾液腺染色体的制片技术3、观察了解果蝇唾液腺染色体的形态特征二、实验原理1、双翅目昆虫(果蝇)幼虫期的唾液腺细胞很大,其中的染色体称唾液腺染色体,相当于一般普通染色体的100-150倍,又称巨大染色体。

2、在幼虫发育过程中,唾液腺染色体仍进行复制,但细胞只生长不分裂,从而产生多线染色体。

多线染色体经染色后,出现深浅不一、宽窄不同的横纹,这些横纹的数目和位置是恒定的,代表着果蝇等昆虫的种的特征。

如果染色体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等结构变异时,很容易在唾腺染色体上识别出来。

3、多线染色体的特征:a 巨大;b体细胞配对,所以染色体只有半数(n=4);c 各染色体的异染色质多份额着丝粒部分相互靠拢形成染色中心;d 横纹有深浅、疏密的不同,各自相应排列,这意味着基因的排列。

三、实验材料和用品实验材料:黑腹果蝇的三龄幼虫(选择行动迟缓、肥大、爬上管壁、就要化蛹了的三龄幼虫观察最佳)实验用品:显微镜、镊子、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滤纸。

0.9%生理盐水、1%醋酸洋红。

四、实验步骤1、载玻片置于显微镜下,上面滴加一滴生理盐水,放上果蝇幼虫(有一钝尾和带黑色口器的尖头,可根据其在盐水中爬行方向确定头部),两手各拿一枚解剖针,左手解剖针按住幼虫的后端1/3, 右手解剖针按住头部(尽量靠近口器)用力后拉,把头部从身体拉出,唾液腺随之而出。

(一对双叉形透明的囊状腺体)。

2、除去幼虫其他组织部分,把唾液腺周围脂肪组织(不透明)剥离干净,然后将多余生理盐水吸走,滴一滴醋酸洋红在载玻片上。

3、染色10 分钟,盖上盖玻片,用滤纸轻压一下吸去多余的染色液,然后平放在桌子上,用大拇指适当均匀用力压住,并横向揉几次(勿使盖玻片移动,用力和揉动是一个方向,不能来回揉!)。

4、显微镜观察,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分散好的染色体图像,再高倍镜观察。

用显微镜可以看到四对染色体,第一对染色体(X-)组成一个长条,第二和第三对各自组成了具有左右两臂的染色体对,它们都以中部的着丝区聚集,而第四对染色体很小,分布在着丝区呈点状或盘状。

果蝇唾液腺染色体制片与观察

果蝇唾液腺染色体制片与观察

同源染色体的两条臂紧密结合,自由伸展。因 此唾液腺细胞染色体数看不出2n的染色体数, 只能观察到从染色中心向空间伸展的染色体臂。 与其它细胞染色体相比的另一个特点是,唾液 腺染色体上有深浅不同、宽窄不一的带纹,这 些带纹的数目和位置是恒定的,代表着种的特 征和一些基因的位置。
由于这些带纹的存在,染色体上发生缺失、重 复、倒位、易位等很容易在唾液腺染色体上识 别出来。
三、实验材料

野生果蝇
四、实验步骤

1、剥离果蝇幼虫的唾液腺
取一洁净的载玻片,滴上1滴0.75%生理盐水。在瓶壁 上挑选肥大的充分发育的三龄幼虫放在的生理盐水中,唾 液腺位于幼虫食道的两侧,长度约占身体总长的1/3—— 1/4左右。
解剖时把载玻片放在解剖镜或放大镜下,一手用解剖针压住头部 (外型似一个黑色小点),压住的地方越小越好,同时,用镊子夹住幼 虫身体1/2处, 轻轻地将幼虫的头部自身体拉开。唾液腺随同内脏一 起拉出。如果头部拉断,腺体没有拉出,可以用解剖针从镊子附近的腹 部缓缓地向头端挤压,也可压出唾液腺。然后在镜下细心分离,理出双 叉形半透明的囊状腺体即为唾液腺,在生理盐水中无论怎样触动它都 不会发生形状改变。
在显微镜下观察,由单层细胞构成,细胞形状不规则,细胞轮廓 清晰,细胞大,细胞核也大,甚至可以看清细胞核是由染色体卷缩在 一起形成的。唾液腺拉出后,剔除腺体周围乳白色的脂肪组织和身体 的残留部分,只留唾液腺在载玻片上。


2、解离 用滤纸条吸净唾液腺周围的其它物质,然后将唾 液腺放入1N HCl,解离2—3分钟,以松软组织利于 细胞破裂,使染色体散开。 3、水洗 解离后的唾液腺用蒸馏水洗3—4次(或0.4%的 生理盐水),水洗时要注意不要把唾液腺弄丢,水洗 要彻底,目的是洗去盐酸,以免影响染色效果。另外 水洗过程也是细胞低渗过程,使唾液腺细胞膨胀。

遗传学实验-果蝇唾腺染色体

遗传学实验-果蝇唾腺染色体
七、绘图
绘制你所观察到的清晰的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图像。
利用果蝇唾腺染色体可以进行哪些遗传学研究?
制备果蝇唾腺染色体需注意哪几个关键步骤?
根据实验的观察可以确定果蝇的染色体数目吗?
C
B
A
八、实验分析与讨论
张贵友,普通遗传学实验指导,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014
卢龙斗、常重杰,遗传学实验技术,
唾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互相靠拢呈现联会状态-体联会;
各染色体的异染色质多的着丝粒部分互相靠拢形成染色中心(chromocenter);
如果染色体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等畸变,很容易在唾腺染色体上识别出来,因此唾腺染色体是研究染色体畸变的好材料。
黑腹果蝇的三龄幼虫 为了得到更好的染色体标本,需要在20—25℃和营养良好的条件下饲养幼虫。选择行动迟缓、肥大,爬上管壁的三龄幼虫(化蛹之前)做标本最佳。
三龄幼虫照片
1
2
三、实验材料
器具: 双筒体视解剖镜、显微镜、镊子、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吸水纸等。
试剂: 改良苯酚品红溶液、生理盐水、1N盐酸。
01
02
四、实验仪器与试剂
五、实验步骤
(点击图片观察放大图)
实验前知识准备: 果蝇三龄幼虫的唾腺位于幼虫的头部附近,可以看看显微照片中的位置
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制备与观察
单击添加副标题
遗传学实验二
一、实验目的
单击添加副标题
1.练习剖取果蝇三龄幼虫唾腺的方法; 2.掌握制作果蝇唾腺染色体标本的技术; 3.观察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双翅类昆虫(摇蚊、果蝇等)幼虫期的唾腺细胞很大,其中的染色体称为唾腺染色体(salivary chromosom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肥大、爬在瓶壁上即将化蛹的三龄幼虫,或者选择经低温 处理的果蝇三龄幼虫置于载玻片上。
每只手各持一个解剖针,在解剖镜下进行操作。果蝇 的唾腺位于幼虫体前1/3-1/4处,左手持解剖针按压住虫体 后端三分之一的部位,固定幼虫,右手持解剖针扎住幼虫 头部口器部位,适当用力向右拉唾腺腺体随之而出。
唾腺是一对透明的棒状腺体,外有白色的脂肪组织 (不透明)。去除幼虫其它组织部分,并把唾腺周围的白 色脂肪剥离干净。
果蝇唾腺剥离示意图
四、实验步骤(2)
(2)染色: 吸去生理盐水,注意操作时要边观察边吸湿, 最好用解剖针轻压,防止连同唾腺一起吸走;滴加胭 脂红染色液,染色20-30min
(3)压片: 染色完成后,盖上干净的盖片,并覆一层滤纸。 将片子放在实验台上,用大拇指均匀用力压片。(注 意不要使盖片移动。)
一、实验目的
1. 练习分离果蝇幼虫唾腺的技术,学习唾腺染 色体的制片方法
2. 观察了解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形态学及遗传学 特征
二、实验原理
果蝇是双翅目昆虫,幼虫期具有很大的唾腺细胞,其 中的染色体是巨大的唾液腺染色体
唾液腺染色体不断地进行自我复制而不分开,经过许 多次的复制形成约1000~4000拷贝的染色体丝,合起 来达5mm宽,400mm长,比普通中期相染色体大得多 (约100~150倍),所以又称为多线染色体
画出所制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并标出明显的横纹特 点。
果 蝇 的 唾 腺 染 色 体
唾液腺染色体具有许多重要特征,为遗传学研究的许 多方面,如染色体结构、化学组成、基因差别表达等 提供了独特的研究材%生理盐水 • 胭脂红染色液 • 解剖镜 解剖针 吸水纸
四、实验步骤(1)
(1)剥离唾腺 在一干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选择行动迟缓、
五、注意事项
1. 一定加生理盐水,否则唾腺易干。 2. 将脂肪组织清除干净 3. 水不可太多,否则幼虫会漂浮而且活跃 4. 染色时间不可过长,否则背景也着色 5. 压片时要揉,用力要均匀 6. 染色完以后,将旧的染色液吸去,加新的染色
液,再压片 7. 吸水时勿将唾腺一起吸走
六、实验结果观察
检查你制作的制片,寻找形态良好、分散适中的图象 仔细观察各条臂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