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科大学生理学
生理学名词解释

生理学·名词解释记在前面的话:教研室新编名解共180个,期末考出5题,每题2分,共计10分,是生理考试必得之分。
因为我是在期末考当天早上才拿出来名解并作简单记忆的,深感时间不足,故特意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望大家在平日里或期末考前较长时间内就能做好准备。
此处所有的解释基本上源于课本和郭老师编著的《生理学课堂笔记及自测题》,并有本人的稍稍改动以及少数创新。
因时间匆忙,定有错误,请学弟学妹们不断更新修改并加以补充。
第一临床医学院2013级临床(8)班程长第一章·绪论1.稳态(homeostasis)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温度、pH、渗透压)及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现也指机体所有生理活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旁分泌(paracrine)指组织细胞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不经血液运输,而是在组织液间扩散,作用于邻旁细胞的分泌方式。
3.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指内外环境变化时,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而产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4.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
(有“滞后性”和“波动性”的特点,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方式。
)5.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
(使某一生理过程很快达到高潮并发挥最大效应。
)6.前馈(feed-forward)在自动控制系统中,控制部分在反馈信息到达前已接受前馈信息的影响,及时纠正其指令可能出现的偏差。
(快速且具有预见性,但可能引起失误。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7.经载体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via carrier)水溶性小分子物质在载体蛋白介导下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转运,属于载体介导的被动转运。
温医专升本生理学简答题

简答题1.举例说明何为原发性主动转运与继发性主动转运?答:原发性主动转运:细胞直接利用代谢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差或逆电位差转运的过程称为原发主动转运。
如:当细胞内Na离子浓度升高或细胞外K离子浓度降低时,Na泵被激活,α亚单位上结合的ATP分解为ADP,ATP分解释放的能量用于将3个Na转运到细胞外,2K离子转到细胞内。
继发性主动转运:有些物质主动转运所需的能量不是直接由ATP分解供给,而是利用原发性主动转运建立的离子浓度差,在离子浓度差扩散的同时将其他物质逆浓度差或电化学差进行的跨膜转运,这种间接利用ATP能量的主动转运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
如:小肠上皮细胞的Na——葡萄糖联合转运、心肌细胞的Na——Ca交换。
2.用哇巴因抑制钠泵活动后,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动作电位有何变化,为什么?答:静息电位变小,动作电位幅度变小,钠泵工作时排除三个钠进入二个钾,总共产生一个负电荷,抑制时则增加一个正电荷,故静息变小,钠内流驱动力变小,动作电位变小3.试比较神经纤维生物电的类型、产生的机制、特点及其生理学意义?答:无髓神经纤维与有髓神经纤维无髓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在无髓神经纤维上依次传导,兴奋部位与邻近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局部电流。
有髓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在有髓神经纤维上跳跃式传导,兴奋的郎飞结与相邻的安静梁飞结之间形成局部电流。
有髓神经纤维的传导只发生在郎飞结,不仅提高了传导速度,而且减少了能量消耗。
4.细胞外K或Na离子浓度的改变对单根神经纤维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各有何影响?答:静息电位的形成与K离子外流有关,K离子外流的动力为膜两侧K离子的浓度差,阻力为膜两侧的电位差。
如果膜外Na离子浓度降低,电位差降低,K离子外流阻力降低,K平衡电位会增大,静息电位绝对值升高。
动作电与Na离子内流有关,膜外Na离子降低,内流动力降低,动作电位的降低。
细胞外Na 离子浓度升高:静息电位值降低,动作电位峰值变大。
降低:静息电位值升高,动作电位峰值降低。
温州医科大学2017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第一批)

103437123201554 孙程程 69 103437133032508 曾新新 57 103437142112367 毕叶 58
103437133012388 金宇婷 59 103437121071370 李有莉 65 103437133051420 莫一啸 59 103437133032278 曾珊珊 66 103437122062214 陈瑞瑶 55 103437133030812 白俊杰 58 103437133030859 叶文静 62 103357000913502 王月媛 71 103357000903542 张翃 69
温州医科大学2017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第一批)
考生编号 姓名 外国 政治理 语成 论成绩 绩 73 70 79 67 61 71 73 65 62 62 63 70 55 75 70 50 72 61 81 54 72 56 60 69 63 68 68 69 65 70 68 72 77 70 62 68 68 65 62 70 67 业务科 业务科 初试 1成绩 2成绩 总分 206 182 185 185 202 202 210 202 209 224 220 167 210 215 215 217 188 196 185 220 243 193 195 178 192 173 204 203 197 195 174 189 166 202 213 169 171 173 217 177 188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43 309 326 321 334 334 355 333 343 349 352 299 334 356 349 324 328 321 322 343 372 307 314 312 314 307 327 330 324 336 311 318 298 334 340 298 303 302 339 296 319 面试 成绩 90 84 83 88 85 85 92 89 89 86 87 87 88 88 91 88 89 90 88 88 89 73 89 87 87 91 87 89 92 85 88 91 89 89 88 86 85 89 93 92 88 综合 拟录取专业 成绩 75 71 69 70 71 73 78 73 75 74 72 68 73 78 76 73 72 73 71 70 76 66 67 70 67 72 70 74 75 70 69 73 70 72 73 66 65 70 75 67 74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儿科学 培养类型 学习方式 专业型 专业型 专业型 专业型 专业型 专业型 专业型 专业型 专业型 专业型 专业型 专业型 专业型 专业型 专业型 专业型 专业型 专业型 专业型 专业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学术型 专业型 学术型 学术型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温州医科大学《生理学》神经9 王庭槐ppt课件

神经肽Y (NPY)---不能直接收缩输精管,但可抑制 突触前NE的释放量
生理教研室 lixu
生理学课件
(4)神经调质的概念 神经调质的作用是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调节
和改变原有的突触传递效能,并不直接引起突触 后电位。
神经肽
生理教研室 lixu
生理学课件
2.中枢主要的神经递质
①功能性作用:N元通过传导AP→递质释放→调控所支配组织的功能
活动;
②营养性作用:N元合成、轴浆运输、末梢经常性释放某些营养性因子,
持续地调整所支配组织的内在代谢活动。
如切:断运动N→所支配的肌肉内糖原合成↓、蛋白质分解↑,肌肉逐渐萎缩;
将N缝合,经N再生→所支配的肌肉内糖原与蛋白质合成↑,肌肉逐渐恢复。
(四)神经递质与受体 1.神经递质概述 (1)确定标准:
⑴ 突触前神经元内具有合成该神经递质的物质及酶系统,
⑵ 递质从突触前终末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应受体发 挥特定的生理效应。
⑶ 实验将适当浓度的该物质施加到突触后膜,能产生与刺 激突触前膜相同的反应。
⑷ 存在能使该递质失活的酶或其它环节(如重摄取)。
意义:使神经元 的活动能及时终止, 同一中枢许多神经元 的活动步调一致。
甘氨酸受体拮抗剂士的宁 或破伤风毒素破坏 Renshaw’s 细 胞 的 功 能 → 强烈的肌痉挛。
生理教研室 lixu
生理学课件
2) 突触前抑制
抑制发生在突触前膜,结构基础为轴-轴-胞体的串联式突触,一般 存在于感觉传入系统中。
生理学课件生理教研室lixu89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和易化区对肌紧张的调节网状结构背外侧部包括中脑背盖网状结构内侧尾部前庭核小脑前叶两侧与易化区构成易化系统大脑皮层运动区纹状体小脑前叶引部与抑制区构成抑制系统上级中枢下传通路正常情况下活动较强在肌紧张的平衡调节中占优势正常情况下活动较弱网状脊髓束肌紧张和肌运动网状脊髓束肌紧张和肌运动生理学课件生理教研室lixu90去大脑僵直产生的机理易化区延髓网状结构的背外侧部分中脑的中央灰质及被盖下丘脑和丘脑中线核群等部位抑制区抑制区延髓网状结构的腹内侧部分前庭核小脑前叶两侧部切断大脑皮层和纹状体等部位与网状结构的功能联系抑制区和易化区间活动失衡易化区活动明显占优势去大脑僵直大脑皮层运动区纹状体小脑前叶蚓部脑干网状结构脊髓运动神经元肌紧张肌紧张生理学课件生理教研室lixu91临床上蝶鞍上囊肿阻断皮层与皮层下联系引起去皮层僵直
生理学专业大学排名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北京大学
A+
5
浙江大学
A
9
中山大学
A
2
中国农业大学
A+
6
山西医科大学
A
10
河北医科大学
A
3
复旦大学
A+Biblioteka 7华东师范大学A
11
哈尔滨医科大学
A
4
中南大学
A
8
华中科技大学
A
12
大连医科大学
A
B+等(19个):青岛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医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延边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福建医科大学、东北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B等(19个):武汉科技大学、重庆医科大学、昆明医学院、石河子大学、南京大学、安徽医科大学、辽宁医学院、泸州医学院、新疆医科大学、内蒙古医学院、南华大学、兰州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汕头大学、清华大学、江苏大学、潍坊医学院、暨南大学、温州医学院
C等(13个):名单略
生理学试卷和答案 温州医学院

E.长时间CO2潴留使中枢化学感受器对CO2的刺激作用发生了适应
19.关于氧离曲线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PO2为60~100mmHg之间时氧饱和度变化较小
B.血液pH值降低时,氧离曲线右移
C.血液温度降低时,氧离曲线左移
D.曲线下段的坡度很陡,表明PO2稍有降低,氧饱和度便会明显减
少
E.氧离曲线的上段代表O2的储备
D.唾液分泌
E.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39.优势半球占优势的是
A.重量
B.运动功能
C.感觉功能
D.语言活动功能 E.皮层沟回数
40.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
A.瞳孔缩小
B.逼尿肌收缩
C.消化道括约肌舒张
D.汗腺分泌
E.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41.呆小症是由于
A.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少
B.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
C.婴幼儿甲状腺功能不足
E. 血小板减少
44. 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患者下列哪种激素的分泌会增加?
A.TSH B.T4 C.T3 D.r-T3 E.上述均是
45.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加速蛋白质的合成 B.促进脂肪的合成 C.升高血糖
D.生理水平可加强葡萄糖的利用
E.过量时可抑制葡萄糖的
利用
46.对卵巢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心率加快,外周阻力增大,血压升高
B.心率加快,外周阻力降低,血压升高
C.心率加快,外周阻力降低,血压降低
D.心率减慢,外周阻力降低,血压降低
E.心率减慢,外周阻力增大,血压升高
17.设某人的肺通气量是7500ml/分,呼吸频率为20次/分,无效腔容量
为125ml,每分心输出量为5升,他的通气/血流比值应是
《视觉神经生理学》教学大纲

温州医学院《视觉神经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温州医学院教务处编2011年4月课程负责人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日期:2011.4.20 日期:《视觉神经电生理》课程教学大纲(Visual neurophysiology)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 NN102421 课程总学时36(理论总学时30/实践总学时6)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 2 学分 2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眼视光学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下表):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视觉神经生理学是眼视光学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宗旨是帮助学生理解视觉的特殊现象和熟悉视觉的形成机制。
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神经生理学主要研究方法;掌握视觉形成的视网膜机制和中枢机制、掌握颜色视觉理论、视觉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的概念以及分析视觉现象;掌握视野、临床视觉电生理的检查方法,临床应用等。
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本课程与《眼科学》联系紧密,需《眼科学》先期或同期教学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教材: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视觉神经生理学》参考书:科学出版社《临床视觉电生理学》(吴乐正、吴德正)5、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考试6、实践教学内容安排:视网膜电图、图形视网膜电图、多焦视网膜电图——3课时视诱发电位、眼电图——3课时第一章概论一、目标与要求(一)掌握视觉心理物理学和视觉神经生物学的概念(二)掌握神经生物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三)熟悉视知觉的主要研究方法。
二、教学(一)详细讲解神经细胞的生理学特性、神经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神经细胞的信号和突触传递、感受野。
(二)详细讲解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剖学研究法(Golgi银染法),生理学研究方法(细胞外记录,细胞内记录膜片钳技术),分子生物学方法(重组DNA技术,应用单克隆抗体和细胞遗传技术)。
(三)重点讲解视知觉的经典研究方法、改良研究方法第二章视网膜的神经机制一、目的要求(一) 掌握视网膜神经元的分类及各类的形态和功能特点。
温州医科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分专业计划

心血管病 肾病 血液病 呼吸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内分泌 风湿病 传染病
儿内科 小儿外科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普外科
骨外科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泌尿外科 100211 100212 100213 100214 100215 100217 100218 100300 100400 100600 100700 107200 100800 101100 120400 045400 085230 105101 105101 105101 105101 105101 105101 105101 105101 105102 105102 105104 105105 105106 105107 105108 105109 105109 105109 105109 105109 105110
方向
学习形式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非全日制 非全日制 非全日制 非全日制
类型 专业型 专业型 专业型 专业型 专业型 专业型 专业型 专业型 专业型 专业型 专业型 专业型 专业型 专业型 专业型 专业型
总计 普通招 推免生 长学制 划 考 107 8 17 11 18 8 3 2 14 12 11 50 1 2 3 3 1191 42 8 17 11 18 8 3 2 14 12 10 50 1 2 3 3 1104 22 65 1 65
方向
学习形式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全日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电波的记忆
口诀:
α波(8-13Hz)是人在安静,清醒,闭目时出现
β波每秒14-30次,当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或亢奋时出现此波。
θ波每秒4-7次,成年人在意愿受到挫折和抑郁,还有疲倦是出现。
但此波为少年(10-17岁)的脑电图中的主要成分。
δ波每秒1-3次,当人在婴儿期或智力发育不成熟、成年人在极度疲劳和昏睡状态下,可出现这种波段。
可以这样理解:
一个人在早上起来时安静,清醒,闭目所以是α波。
(脑袋躺在枕头上,所以产生部位是枕部)起来以后要紧张的工作,于是产生了β波(要工作了需要用额部和顶部来思考问题了产生)紧张工作了一上午,到了中午有些疲倦了,于是是θ波(人一困喜欢揉自己的太阳穴,所以是颞部,和顶部产生)晚上下班了,要睡觉所以出现了δ波(睡觉的时候有侧睡和仰面睡觉,所以是颞部和枕部产生)
第一章数据
细胞内液是百分之四十,因为内是四画
血浆占外液百分之五,因为blood就是5个字
体液为百分之60,因为一提人体重最爱说60kg,是不是?
也可以用1,3,5 2,4,6来记,不过这个不是偶的创意,哈哈
1代表一个5%(血浆),3个5代表组织液(15%)
2是细胞外液(20%),4就是细胞内液(40%),6就是体液(60%)
两个基底神经节疾病
文武:新纹状体病变
舞蹈病(不自主的上肢和头部舞蹈样动作,伴肌张力降低)
系多巴胺能系统相对亢进,故利血平(可耗竭多巴胺)可治疗;
怕黑:双侧黑质病变
帕金森病(全身肌紧张增高,肌肉强直,随意运动减少,动作缓慢,面部表情呆板常伴静止性震颤)系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受损,可用左旋多巴治疗。
有关促胰岛素分泌的因子
关于促进胰岛素分泌有二促一缩一抑
即二促促胰液素、促胃泌素
一缩缩胆囊素
一抑抑胃肽
除抑胃肽是胰岛素的依赖因子。
其他三个是通过间接升高血糖引起胰岛素分泌的
视锥细胞与视杆细胞
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小结(想像记忆)
视锥细胞圆锥形,由于针尖很小,如果均匀分布就要在视网膜中心,因为中心一般处于统治地位,所以含3种色素,而且能力很强感受强光,有色视觉,又由于中心只有一个,所以视锥细胞数量少,相反的就是视杆细胞
:
杆状
视网膜周边1种色素,能力差,感受弱光,无色视觉,但数量多九局下半
胰腺细胞分泌记忆
说明"胰脏由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两部分组成。
外分泌部的分泌物(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对事物有重要的水解消化作用。
内分泌部的分泌物(激素)参与调节体内的糖代谢。
外分泌部包括腺泡和导管,腺细胞顶部含嗜酸性酶原颗粒,基底胞质含RNA,具强嗜碱性,主要分泌胰液。
内分泌部位于外分泌部的腺泡之间,为大小不等的腺细胞团组成的胰岛,胰岛主要由几种细胞组成的:
1.A细胞:分泌胰腺高血糖素(glucagon),可促进糖原分解,升高血糖。
2.B细胞:分泌胰岛素,可以将血糖转变为肝糖,降低血糖的浓度。
当胰岛素缺乏时,发生糖尿病。
3.C细胞:功能不明,认为A细胞和B细胞的前细胞。
4.D细胞:分泌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因子,作用是抑制A细胞B细胞的分泌功能。
"
记忆:: 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字母A是最大了所以地位最高就是"高"
PP细胞分泌胰多肽_PP共两个字母所以就"多"点可以
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__英文"Depress"有"抑制"的意思
B细胞分泌胰岛素--这个就不要说了
D1细胞分泌VIP--D1有个特殊的阿拉伯数字1所以就特殊分泌VI
交感神经对所支配部位作用
小缩冠张强心跳(皮肤及内脏小血管收缩,冠状动脉舒张,心跳增强也可以理解为正性的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
支舒瞳扩抑排尿(支气管平滑肌舒张,瞳孔扩大,排尿量减少)
汗腺分泌唾液少(汗液分泌增加,唾液及其它消化液分泌量减少) (转)谐音记忆法:
(1)."怕黑"-----"帕"金森综合症是"黑质"的病变. (2)."能文能武"-----"舞"蹈病是纹状体的病变“机密”——“G”细胞分泌胃“泌”素。
“煮”鸡“蛋”——“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
“锥”子的尖在“中”央——视“锥”细胞分布于“中心”部。
心室肌细胞的电活动特点与机制
01234,钠钾钙钾原,内外内外泵
解释:心室肌动作电位分为五期即0期(除极相)和1、2、3、4期(复极相),0期钠内流,1期钾外流,2期钙内流(和钾外流),3期钾外流,4期依靠Na+_K+泵活动复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