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及营养障碍性疾病
5 营养与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5

第三节 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
• 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 (一)疾病概要
• 3、治疗原则 早发现,早治疗,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包括祛除病 因,治疗原发病;调整饮食,补充营养物质;控制继 发感染;促进消化和改善代谢功能;治疗并发症。
高等教育出版社 儿童护理 第2版
第三节 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
• 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第二节 小儿喂养与膳食安排
• 二、儿童、少年的膳食安排 – (二)学龄前小儿膳食
• 学龄前小儿膳食与成人饮食接近,但需做到粗、细 粮交替,荤、素食搭配,避免食用坚硬、油腻、辛 辣的食品。食品制作尽量多样化。培养小儿良好的 饮食习惯。
高等教育出版社 儿童护理 第2版
第二节 小儿喂养与膳食安排
• 二、儿童、少年的膳食安排 – (三)学龄儿童膳食
高等教育出版社 儿童护理 第2版
第三节 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
• 二、单纯性肥胖 – (二)护理评估
• 1、健康史 • 2、身体状况 • 3、社会心理状况 • 4、辅助检查
高等教育出版社 儿童护理 第2版
第三节 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
• 二、单纯性肥胖 – (三)护理诊断/问题 • 1.营养失调:高于机体需要量与摄人高能 量食物过多和(或)运动过少有关。 • 2.社交障碍 与肥胖造成的心理障碍有关。 • 3.自我形象紊乱与肥胖引起自身形体改变 有关。 • 4.知识缺乏 与患儿及家长缺乏合理营养 的知识有关。
• 1.向家长介绍蛋白质一能量营养不良的原因及预防 措施。
• 2.指导家长学会科学喂养及合理饮食搭配的方法。 • 3.纠正小儿不良的饮食习惯。 • 4.预防各种传染性疾病,对先天畸形患儿应及时进
行手术治疗。
高等教育出版社 儿童护理 第2版
三基培训考试儿科学营养及营养障碍性疾病

三基培训考试儿科学营养及营养障碍性疾病(总分:79.00,做题时间:60分钟)一、第三章儿内科基础知识与基础理论(总题数:1,分数:0.00)二、名词解释(总题数:4,分数:4.00)1.人工喂养(分数:1.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人工喂养:由于各种原因,母亲不能亲自喂养低于6个月的婴儿时,采用其他动物乳如牛乳、羊乳、马乳等喂养婴儿的方法。
)解析:2.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分数:1.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由于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
主要见于小于3岁婴幼儿,除体重明显减轻、皮下脂肪减少和皮下水肿以外,常伴有各种器官的功能紊乱。
临床上分为:以能量供应不足为主的消瘦型;以蛋白质供应不足为主的浮肿型;介于两者之间的消瘦-浮肿型。
)解析: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分数:1.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由于体内维生素D不足致使钙、磷代谢失常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
) 解析:4.小儿肥胖症(分数:1.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小儿肥胖症:体重高于同身高、同年龄小儿正常标准的20%为肥胖,20%~29%为轻度肥胖,30%~39%为中度肥胖,40%~59%为重度肥胖,>60%为极度肥胖。
儿科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思维导图复习资料

4. 肥胖症
注意:严重肥胖症由于脂肪的过度堆积限制了胸廓和膈肌运动,使肺通气量不足、呼吸浅快,故肺泡 换气量减少,造成低氧血症、气急、发绀、RBC 增多、心脏扩大或出现 CHF,称肥胖-换氧不良综合征 (Pickwickian syndrome)。
② 添加的食物为“支离破碎”(汁、泥、 末、碎)
The above pictures derived form textbook for eight-year MD program.
3.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 PEM:由于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主要见于 3 岁以下婴幼儿。
5. 营养性维生素 D 缺乏佝偻病 营养性 VitD 缺乏是引起佝偻病的最主要的原因,VitD 不足→钙磷代谢紊乱→长骨干骺端生长板及骨 基质矿化不全→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慢性营养性疾病
维生素 D 缺乏手足抽搐症 VitD 缺乏性佝偻病伴随症状之一,多见于 6 个月以内的婴儿。
Warning: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肥胖症、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
五、第五章 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
1. 营养学基础 儿童所需的总能量来自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这三大宏量营养素。 总能量的消耗包括以下 5 个方面。
2. 婴儿喂养 母乳喂养:
The above pictures derived form textbook for eight-year MD program.
不宜哺乳的情况 母亲感染 HIV、患有严重疾病(如慢性肾炎、糖尿病、恶性肿瘤、精神疾病、癫痫等)、应停止哺乳。 容易被误认为禁忌证的常见疾病: ① 乳母患急性传染病:乳汁挤出,消毒后喂养 ② HBVsAg+:婴儿常规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可以母乳喂养 ③ 丙型肝炎感染者母乳喂养不是禁忌
营养障碍性疾病

病因:营养摄入 不足、吸收不良、 过度消耗等
发病机制:营养 物质代谢异常、 免疫系统紊乱、 氧化应激等
临床表现:营养 障碍性疾病的症 状因疾病类型和 严重程度而异可 能包括体重减轻、 疲劳、消化问题
等。
诊断方法:医生 通常会根据患者 的症状、体征和 实验室检查结果 进行诊断包括血 液检查、尿液检 查和影像学检查
社会融入: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会 活动融入社会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和 社会适应能力。
家庭护理:提供心理支持监督药物 治疗定期监测病情
定期复查:按照医生建议定期到医 院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自我管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避 免过度劳累
预防复发:在治愈后仍需注意预防 避免再次接触致病因素
,
汇报人:
01 02 03 04 05
06
Prt One
Prt Two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营养障碍性疾病是指由于营养摄入 不足、过多或不平衡所导致的疾病
特点: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密 切相关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分类:肥胖症、营养不良、维生素 缺乏症等
预防和治疗:调整饮食结构、增加 运动量、补充必要的营养素等
添加标题
合理饮食:保持均衡营养避免过度 摄入或缺乏
心理调适: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面对 康复过程
汇报人:
原因:营养障碍导 致心肌收缩力下降
诊断:心电图、心 脏超声等检查
治疗:补充营养、 改善心肌代谢等
智力低下 语言发育迟缓 运动发育落后 肌张力异常
肌肉无力:疲劳、 肌肉萎缩、关节疼 痛
骨密度异常:骨质 疏松、骨折
儿科“三基”试题 第三章 第二节营养及营养障碍性疾病

第三章第二节营养及营养障碍性疾病(总分79,考试时间600分钟)第三章儿内科基础知识与基础理论  第二节营养及营养障碍性疾病一、名词解释1. 人工喂养2.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3.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4. 小儿肥胖症二、填空题1. 小儿的能量需求主要包括: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五个方面。
2. 机体新陈代谢和体温调节活动都必须有水的参与才能完成。
每日需水量,婴儿_________ml/kg,以后每3岁减去_________ ml/kg,9岁时_________ ml/kg,成人_________ ml/kg。
3. 轻度营养不良体重比正常减轻_________ ;腹壁皮下脂肪厚度为_________ 。
4. 中度营养不良体重比正常减轻_________ ;腹壁皮下脂肪厚度为_________ 。
5. 体重高于同身高、同年龄小儿正常标准的_________ 为肥胖,_________ 为轻度肥胖,_________ 为中度肥胖,_________ 为重度肥胖,_________ 为极度肥胖。
6.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
7.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显性症状是: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隐性体征是: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
8. 小儿肥胖症的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_________ 和_________ 。
9.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活动期的临床特征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
10.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治疗目的是:_________ ,_________ 。
儿科学儿童营养和营养障碍性疾病

儿科学儿童营养和营养障碍性疾病一、儿童营养基础(一)能量来源:三大营养素氧化供能——糖、脂肪、蛋白质;每克营养素可供能量:糖——4kcal(16.74kJ)脂肪——9kcal(37.66kJ)蛋白质——4kcal(16.74kJ)1kcal=4.184kJ;1kJ=0.239kcal每日总能量=以上5部分之和;1岁以内婴儿平均每日每千克体重所需能量:95~100kcal;年龄越小,相对总能量需要越多;1岁以后每3岁减少10kcal,15岁达成人需要量。
(二)营养物质的需要1.宏量营养素:糖、脂肪、蛋白质糖类:儿童膳食中,糖类所供给的能量比例,婴儿期一般占总能量的40%~50%,2岁以上应占总能量的55%~65%。
脂类:脂肪供能占总能量的比例:6个月以下婴儿为45%~50%,6个月~2岁为35%~40%,2~7岁为30%~35%,7岁以上为25%~30%。
蛋白质:婴儿期需要量约为1.5~3g/(kg·d)。
2.微量营养素:矿物质、维生素;3.膳食纤维4.水(三)水的需要婴儿体内水分占其体重的70%~75%,较成人(60%~65%)为高。
年龄越小相对需水量越大。
婴儿期平均需要量为150ml/(kg·d)以后按每3岁减少25ml/(kg·d)推算12岁后及成人约为50ml/(kg·d)【例题】新陈代谢所必需的能量中,属于小儿所特有的是A.基础代谢B.生长发育所需C.食物特殊动力作用D.活动所需E.排泄损失能量[答疑编号700349040101]【答案】B【例题】一岁以内婴儿每日每公斤所需要的总能量约为A. 70kcalB. 90kcalC. 100kcalD. 120kcalE. 150kcal[答疑编号700349040102]【答案】C(四)小儿液体疗法1.小儿液体平衡特点(1)小儿体液总量及其分布:不同年龄小儿体液总量及分布(占体重的%)年龄细胞內液量细胞外液合计体液总量间质液量血浆量足月新生儿35 37 6 43 781岁婴儿40 25 5 30 702~14岁40 20 5 25 65成人40~45 10~15 5 15~20 55~60(2)体液的电解质组成:①细胞外液:以Na+、Cl﹣、HC03﹣为主,其中Na+占外液阳离子总量90%以上;②细胞内液:以K+、Mg2+、HPO42﹣和蛋白质等离子为主,K+处于离解状态,体内总钾量的98%在细胞内。
皖医大儿科学习题及答案03营养和营养障碍性疾病

第三章营养和营养障碍性疾病【A】型题】1.小儿营养需要与成人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A.基础代谢B.生长发育C.食物特殊动力作用D.活动所需E.排泄损失能量2.婴儿对蛋白质需要量比成人相对高的原因是A.婴儿以乳类食品为主要食品B.氨基酸在体内并非全部吸收C.由于生长发育需要正氮平衡D.婴儿对蛋白质消化吸收功能差E.婴儿利用蛋白质的能力差3.正常小儿每日每公斤体重所需热卡的简单计算方法是A.1岁以内IlOKcaI,以后每增加3岁减去IOKcaIB.1岁以内IOOKcal,以后每增加2岁减去I5KcalCl岁以内IOOKcab以后每增加3岁减去IOKcaID.1岁以内120Kcal,以后每增加2岁减去15KcalE.1岁以内115Kcal,以后每增加4岁减去25KCal4.体重6Kg的婴儿,每天需要牛奶和水量是A.8%糖牛奶550ml,水24OmlB.8%糖牛奶660ml,水24OmlC.8%糖牛奶900ml,不必再加水D.8%糖牛奶750ml,水15OmlE.8%糖牛奶86OmL水24Oml5.全脂奶粉稀释成全乳时标准配制方法是按重量按体积A.1:81:4B.1:61:4C.1:81:6D.1:41:8E.1:41:66.母乳喂养的断奶时间一般选择何时为宜A.出生后4—5个月B.出生后6—9个月C.出生后10—12个月D.出生后13-15个月E.出生后18个月7.母乳中含大量免疫物质,哪一项可抑制念珠菌生长A.分泌型IgAB.免疫活性细菌C.溶菌酶D.乳铁蛋白E.乙型乳糖8.中度营养不良,体重是低于正常体重的A.15%以下B.20%以下C.15%~25%D∙25%-40%E.40%以上9.营养不良最常见的病因是A.喂养不当B.先天不足C.疾病影响D.免疫缺陷E.缺少锻炼10.将牛奶稀释的主要目的是A.调整维生素含量B.降低脂肪的浓度C.降低酪蛋白的浓度D.调整钙磷比例E.调整铁的含量11.每日维生素D的生理需要量是A.200IUB.400~800IUC.800~1000IUD.1000~12001UE.>I2OOIU12.佝偻病初期的表现是A易激惹、多汗等神经精神症状B.各种骨骼畸型C.手镯征D.肌张下低下E.出牙延迟13.佝偻病激期主要表现是A.睡眠不安夜惊B.烦燥多哭、多汗C.骨骼系统改变D.突然抽搐E.喉痉挛14.佝偻病初期长骨X线表现为A.骨雕软骨明显增宽B.干册端临时钙化带消失C.骨质普遍稀疏D.无明显变化E.骨干弯曲15.哪项符合佝偻病激期改变A.血清Ca离子正常B.血清P离子增高C.钙磷乘积大多高于30D.碱性磷酸酶增高E.长骨X线检查骨质密度增高1.3--6个月佝偻病患儿多见的骨骼系统改变是A.方颅B.胸廓畸形C.手镯、脚镯征D.颅骨软化E.下肢畸形17.哪项是佝偻病时骨样组织堆积的表现A肋缘外翻B.0形腿C.手镯征D肋膈沟E颅骨软化18.佝偻病后遗症期尚未恢复正常的是A血液生化改变BX线检查C神经精神症状D肌肉松弛E方颅19.小儿总能量的50〜60%来自:A蛋白质B脂肪C碳水化和物D维生素E矿物质20.婴儿总能量的需要是:A90kcal∕kg日B95kcal∕kg日C1OOkcaIZkg日D105kcal∕kg日E11OkcalZkg日21.婴儿体内水份占体重的:A30~35%B40~45%C50-55%D60~65%E70-75%22.婴儿每日水的需要量是:A120ml∕kgB130ml∕kgC140ml∕kgD150ml∕kgE160ml∕kg23.母乳喂养的特点是:A蛋白质总量高B白蛋白少C含饱和脂肪酸的脂肪高D乳糖量少E含微量元素较多24.佝偻病的最主要病因是:A缺铁B缺乏维生素DC甲状旁腺功能不全D缺钙E婴儿生长速度快25早产儿易发生佝偻病,主要是由于:A肝肾功能较差B胃肠道对维生素D吸收不良C胃肠道对钙、磷吸收不良D易发生胃肠道功能紊乱E体内储钙不足,生长发育快26.可靠的早期诊断佝偻病的指标是:A多汗,喂养困难B血磷增高C血浆中CAMP水平降低D25(OH)D3降低E骨骼X线片27.维生素D治疗佝偻病的剂量应为:A依病情不同而剂量不同B不同病期,剂量相同C先用小剂量逐渐加大剂量D剂量越大越好E剂量越小越安全28.口服维生素D治疗佝偻病,需用多久:A用至痊愈B用至3岁C用至血生化完全正常D用3~6个月E用1个月29.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主要是由于:A血钙迅速转移至骨骼B甲状旁腺反应迟钝C骨钙不能游离入血D血磷增加E以上都是30.当血钙低于哪个数值时可引起手足搐搦:A血总钙<2.2〜2.35mmol∕L B血总钙<2.0〜2.45mmol∕LC血离子钙<1.88〜2.2mmol∕LD血离子钙<1.75〜1.88mmol∕LE血总钙vl.75~L88mmol∕L31.婴儿手足搐搦症,主要死亡原因是:A脑水肿B心力衰竭C喉痉挛D呼吸衰竭E吸入性肺炎32.哪项是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表现:A惊厥B昏迷C手足徐动D前因张力增高E肌阵挛33.隐性手足搐搦症可有以下体征:A克氏征阳性B巴氏征阳性C布氏征阳性D面神经征阳性E霍夫曼征阳性34.营养不良的最初症状是:A智力发育呆滞B肌肉张力低下C运动机能发育迟缓D身长低于正常E体重不增或下降35.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消失的顺序是:A面颊-胸背-腹部-臀部-四肢B胸背-腹部-臀部-四肢-面颊C腹部-胸背-臀部-四肢-面颊D臀部-四肢-面颊-胸背-腹部E腹部-胸背-四肢-面颊-臀部36.营养不良合并维生素缺乏症,最常见的是:A维生素D缺乏B维生素B缺乏C维生素C缺乏D维生素A缺乏E维生素E缺乏37.营养不良合并贫血,最多见的是:A缺乏VitBl2所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B缺乏叶酸所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C溶血性贫血D营养性缺铁性贫血E以上都不是38.营养不良小儿,治疗原则主要为:A抗生素预防感染B加强锻炼C调整饮食和改进喂养方法D注射丙种球蛋白E补充各种维生素39.治疗营养不良患儿时,食物选择的原则为:A选择适合患儿消化能力和营养需要的食物B尽可能选用高糖、高热量的食物C食物量应根据食欲来增加,不必加以限制D营养不良程度越重,食物添加速度越快E轻~中重营养不良,不必补充各种维生素40.营养不良,出现水肿的原因是:A大量蛋白尿B低血糖C血清蛋白降低D缺锌E心力衰竭【A2型题】41、关于婴儿喂养,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婴儿所需总能量为460.24kJ∕kg・dB∙婴儿牛奶加糖5〜8%C.婴儿生后3个月起喂全奶D.婴儿水分需要量为120〜150ml∕418∙4kJE.婴儿总能量供给蛋白质、脂肪、糖所占能量之比分别为15%、35%、50%42、关于人乳,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人乳中蛋白质以乳蛋白为主B.人乳中钙璘比例为2:1C.人乳中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比牛奶多D,人乳中蛋白质的含量比牛奶高E.人乳有预防感染的作用43、下列哪项不是人乳喂养的优点?A.蛋白质、糖、脂肪的比例适当,且易被消化吸收B.含饱和脂肪酸较多,供给丰富的必需脂肪酸C.乳糖量多,又以乙型乳糖为主,促进肠道乳酸杆菌生长D.含锌、铜、碘较多,含消化酶也多E.钙磷比例为2:1,较少发生低血钙症44、关于牛奶的成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牛奶蛋白质含量较人乳为高B.牛奶含饱和脂肪酸较多而不饱和脂肪酸较少C.锌、铜含量较少D.无溶脂酶E.含铁量与人乳相仿,吸收率为后者的1/245、小儿添加辅食的原则应除外:A.从少到多B.从稀到稠C.从一种到多种D.从细到粗E.随时都可添加46、关于营养不良的药物治疗,下列哪项不必要?A.胃蛋白酶、胰酶B.各种维生素C.抗生素D.苯丙酸诺龙E.胰岛素葡萄糖疗法47、营养不良的诊断依据应除外:A.皮下脂肪减少B,体重低于正常均值10%以上C.智力低下D.有喂养不当史E.各器官功能低下48、5个月婴儿患活动性佝偻病的主要临床诊断依据是:A.夜啼B.多汗C.枕秃D.颅骨软化E.方颅49、2岁小儿,多汗,烦躁,前囱未闭,方颅,鸡胸,“O”形腿,血清钙、磷低于正常。
c4-营养及营养障碍疾病

c4-营养及营养障碍疾病C4-营养及营养障碍疾病 A1 型题 1.哪种食物成分是机体供能的最主要来源:A.蛋白质 B.脂肪 C.矿物质 D.糖类E.维生素 2.小儿饮食中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化合物所供给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百分比为:蛋白质脂肪糖类A. 12%~15% 50%~60% 30%~35%B. 50%~60% 12%~15% 30%~35%C. 30%~35% 50%~60% 12%~15%D. 12%~15% 30%~35% 50%~60%E. 50%~60% 30%~35% 12%~15% 3.母乳喂养的优点,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A.初乳含较多的分泌型 IgA B.含乳糖量多,且乙型乳糖为主 C.钙磷比例(2:1)适宜 D.缓冲力小,对胃酸中和作用弱 E.初乳含较多的 IgG 4.母乳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的原因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含白蛋白多而酪蛋白少,在胃内的凝块少 B.脂肪颗粒小,且富有解脂酶 C.含较多的消化酶,有利于消化 D.含钙磷比牛乳高,较少发生低钙血症 E.含铁与牛乳相同,但吸收率高1/ 245.母乳喂养的方法中,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母亲取坐位哺乳 B.哺乳时只将母亲乳头送入婴儿口中即可 C.先给小儿换尿布,然后清洗母亲双手和乳头 D.吸空一侧乳房再吸另一侧 E.哺乳完毕后将小儿抱直并轻拍后背让吸入空气排出 6.母乳喂养的小儿断奶时间一般选择在何时为宜:A.生后 4~5 个月 B.生后 6~8 个月 C.生后 10~12 个月 D.生后 15~18 个月 E.生后 18~24 个月7.全脂奶粉配成全牛奶按体积比为:A. 1:3 B. 1:4 C. 1:5 D. 1:6 E. 1:7 8.人工喂养儿体重 7 kg,每日能量需要量正确的是:A.每日给总热量 3221. 68 kJ(770kcal) B.每日给总热量 770mL C.每日给 5%糖牛奶 770mL D.每日加 1 个鸡蛋 E.每日加肉末少许 9.正常婴儿开始添加辅食及完全断奶的时间为:A. 1~2 个月加辅食, 18 个月断奶 B. 3~4 个月加辅食, 1 岁断奶 C. l~2 个月加辅食, 10 个月断奶D. 3~4 个月加辅食, 2 岁断奶 E. 6 个月加辅食, 1. 5 岁断奶 10.营养不良患儿最早出现的症状是:A.皮下脂肪减少或消失 B.身长低于正常 C.体重不增或减轻 D.肌张力低下 E.智力发育呆滞 11.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最先减少的部位是:A.躯干 B.四肢 C.臀部 D.小腿E.腹部 12.中度营养不良的表现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体重减轻 40%以上 B.全身皮下脂肪消失 C.皮肤弹性差、面色苍白 D.肌肉萎缩 E.烦躁与抑制交替13.营养不良患儿有时突然发生面色苍白、体温不升、神志不清、呼吸暂停,应首先考虑:A.低血糖症 B 低钠血症 C.败血症 D.低钙血症 E.心力衰竭 14.营养不良早期诊断的最灵敏而可靠的指标是:A.血浆类胰岛素生长因子 B.血浆转轶蛋白 C.血浆甲腺素结合前白蛋白 D.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 E.血浆蛋白 15.下列维生素 D 中哪种活性最强:A.胆骨化醇 B. 25-羟胆骨化醇 C. l, 25-二羟胆骨化醇 D. 24, 25-二羟化醇 E.以上都不是16.维生素 D 的作用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 B.促进旧骨的骨盐溶解C.促进新骨的骨盐沉积 D.过量的维生素 D 能引起中毒E.抑制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 17.佝偻病的发病机制,下述哪项3/ 24是错误的:A.维生素 D 缺乏B.甲状旁腺反应迟钝C.血钙降低 D.肠道钙磷吸收减少 E.血磷降低 18.佝偻病颅骨软化多发生于下述年龄小儿:A. 3 个月以内 B. 3~6 个月 C. 6~9 个月D. 9~12 个月 E. 12 个月以上 19. 4 个月婴儿患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的特异体征是:A.枕秃 B.前囟增大 C.方颅 D.多汗E.以上均不是 20.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发病的最主要病因是: A.维生素 D 摄入不足 B.日光照射不足 C.食物中钙、磷含量过低 D.维生素 D 的需要量增加 E.疾病影响 21.佝偻病初期的主要临床表现是:(A) A.神经精神症状,多汗 B.血钙正常,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增高 C.骨骼系统改变 D.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模糊 E.以上都不是 22.佝偻病激期骨骼 X 线改变哪项是错误的:A.骨骺软骨增宽 B.骨干弯曲 C.骨质疏松D.干骺端临时钙化带增宽 E.骨骺与干骺端的距离加大23.佝偻病激期的血生化改变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血钙正常或稍低 B.血磷明显降低 C.血钙、磷乘积小于 30 D.碱性磷酸酶明显增高 E.以上均不是24.佝偻病激期的主要临床表现是:A.睡眠不安,易惊 B.全身肌肉松弛 C.多汗 D.骨骼系统改变 E.语言发育迟缓 25.对于下列佝偻病的叙述哪项是不正确的:A.低血磷抗维生素 D 佝偻病是由于肾小管再吸收磷及肠道吸收磷的原发性缺陷所致 B.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是由远曲小管泌氢不足,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而产生佝偻病 C.维生素依赖性佝偻病是由于肾脏 l 一羟化酶缺陷或靶器官受体缺陷所致D.肾性佝偻病是由于肾脏对维生素 D 无反应所致 E.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 D 缺乏所致 26.维生素 D 依赖性佝偻病与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的区别是:A.血磷低 B.血钙低 C. 25-羟维生素 D3正常或升高 D.碱性磷酸酶增高 E.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27.维生素 D 缺乏性佝楼病早期诊断的灵敏指标是:A.血磷降低 B.碱性磷酸酶增高 C.血钙降低D. 25-(OH) D3降低 E.甲状旁腺素增高 28.维生素 D 缺乏可引起手足搐搦主要是由于:A.血钙迅速转移至骨骼 B 甲状旁腺反应迟钝 C.食物中含钙量低 D.血钙磷乘积小于 30 E.尿钙排出过多29.当血钙低于哪个数值时,可引起手足搐搦:A. 1. 75~1. 88mmo1/ L(7~7. 5mg/ dl) B. 1. 5mmol / L(6. 0mg/ dl) C. 1. 6mmol/ L(6. 5mg/ dl)5/ 24D. 1. 4mmol/ L(5. 5mg/ dl) E. 2mmol/ L(8mg / dl)30.婴儿手足搐搦症下列哪项症状最常见:A.震颤 B.喉痉挛 C.手足搐搦症 D.易惊E.惊厥 31.佝偻病性手足搐搦症的治疗步骤正确的是:A.止痉一补钙一维生素 D B.补钙一止癌一维生素 D C.维生素 D 一补钙一止痉 D.维生素 D 一止痉一补钙E.止痉一维生素 D 一补钙 32.关于牛奶和人奶,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人奶的蛋白质含量比牛奶高 B.人奶中钙、磷比例适当 C.人奶中蛋白质以乳白蛋白为主 D.人奶中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比牛奶多 E.人奶有预防感染的作用 33.正常小儿的喂养,开始加辅食的适宜年龄是:A. l~2 个月 B. 3~4 个月 C. 5~6 个月 D. 7~8 个月 E. 9~10 个月 34.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初乳是指分娩后头几天分泌的乳汁 B.初乳比成熟乳含较多的蛋白质 C.初乳含有多种抗体 D.初乳几乎不含钠E.初乳含免疫活性细胞 35.将牛奶进行稀释的主要目的是:A.减少热量 B.降低脂肪的浓度 C.降低酪蛋白与电解质的浓度 D.减少热量与降低脂肪的浓度 E.以上都不是 36.开始添加蛋黄的月龄是:A. 1~2 个月 B. 2~3 个月 C. 4~6 个月D. 6~9 个月 E. 10~12 个月 37.下列哪项不是维生素 B1缺乏的症状与体征:A.运动和感觉神经炎 B.水肿 C.心脏扩大 D.贫血 E.少尿 38.小儿特有的能量需求方面是: A.生长发育 B.基础代谢 C.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D.活动所需 E.排泄损失能量 39.小儿总能量的50%~60%来自:A.蛋白质 B.脂肪 C.碳水化合物 D.维生素 E.矿物质 40.婴儿总能量的需要是:A. 376kJ(90kcal)/ kg d B. 396kJ(95kcal)/kg d C. 418kJ(100kcal)/ kg d D. 439kJ(105kcal)/ kg d E. 460kJ( 110kcal)/ kg d 41.婴儿体内水分占体重的:A. 30%~35% B. 40%~45% C. 50 %~55%D. 60%~65% E. 70%~75% 42.婴儿每日水的需求量是:A. 120mL / kg B. 130mL/ kg C. 140mL/ kg D. 150mL/ kg E. 160mL/ kg 43.对能量的需要,基础代谢所占比例最高的时期是:A.婴儿期 B.幼儿期 C.学龄前期 D.学龄期E.青春期 44.婴儿对蛋白质需要量比成人相对高的原因是:A.婴儿以乳类食品为主要食品 B 由于生长发育需要正氮平衡 C.氨基酸在体内并非全部吸收 D.婴儿对蛋白质消7/ 24化吸收功能差 E.婴儿利用蛋白质的能力差 45.正常小儿每日每公斤体重所需热卡的简单计算方法是:A. 1 岁以内 460kJ(110kcal),以后每增加 3 岁减去42kJ(10kcal) B. 1 岁以内 418kJ(100kcal),以后每增加 2 岁减去 63kJ(15kcal) C. 1 岁以内 418kJ(100 kcal),以后每增加 3 岁减去 42 kJ(10 kcal) D. 1 岁以内 502kJ ( 120 kcal),以后每增加 2 岁减去 63kJ(15 kcal) E. 1 岁以内 481kJ(115 kca1),以后每增加 4 岁减去 105kJ(25 kcal)46.体重 6kg 的婴儿,每天需要牛奶和水量是:A. 8%糖牛奶 550mL,水 240mL B. 8%糖牛奶 660mL,水240mL C. 8%糖牛奶 900mL,不必再加水 D. 8%糖牛奶 750mL,水 150mL E. 8%糖牛奶 860mL,水 240mL 47.全脂奶粉稀释成全乳时标准配制方法是:按重量按体积 A. 1:8 1:4 B. 1:6 1:4 C. 1:8 1:6 D. 1:4 1:8 E. 1:4 1:6 48.母乳中含大量免疫物质,哪一种可抑制念珠菌生长:A.分泌型 IgA B.乳铁蛋白 C.溶菌酶 D.免疫活性细菌 E.乙型乳糖 49.甲状旁腺代偿机能增强出现于:A.佝偻病活动期 B.高血钙 C.佝偻病后遗症期D.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E.维生素 D 中毒时 50. X 型腿程度判定是两膝关节靠拢,测两踝关节距离,哪项正确:轻度重度 A.<2cm >2cm B.<3cm >3cm C.<4cm >4cm D.<5cm >5 cm E.<6 cm > 6 cm 51.发热、感染和饥饿时易引发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发生,其原因是:A.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 B.组织细胞分解释放磷,使血磷升高,血钙离子下降 C.血糖下降 D.脑细胞代谢异常E.代谢性酸中毒使血钙离子下降 52.不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是:A.维生素 A B.维生素 K C.维生素 D D.维生素 E E.维生素 B 53.除了哪一项,在佝偻病后遗症期都已恢复正常:A.方颅 B. X 线检查 C.神经精神症状 D.肌肉松弛 E.血液生化改变 54.关于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哪项不正确:A.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 B.血中钙离子降低 C.缺乏9/ 24维生素 D D.多见于 4 个月至 3 岁的婴幼儿 E.出现全身惊厥、手足搐搦及喉痉挛等 55.羊乳喂养的唯一缺点是:A.羊乳中蛋白质含量较牛乳多 B.羊乳中脂肪多且脂肪球少 C.羊乳中叶酸与维生素 B12含量少 D.羊乳中矿物质含量与牛奶相仿 E.每 100mL 羊乳的热卡与牛奶相仿 56.添加辅食的年龄,哪项是不正确的 A.鱼肝油 1~3 个月B.蛋黄 2~3 个月 C.水果汁 1~3 个月 D.稀粥 5~6 个月 E.肉末 7~9 个月 57.为了提高母乳喂养率,胎儿娩出后应:A.尽早哺乳 B. 2~4 小时后哺乳 C. 5~6 小时后哺乳 D. 8~10 小时后哺乳 E. 12~24 小时后哺乳 58.婴儿添加辅食应从:A.2~3 个月开始B.4~5 个月开始C. 6~7 个月开始 D. 8~9 个月开始 E. 10 个月以后开始 59.幼儿全日热量分配,其中中餐可占:A. 20%~25% B. 25%~30% C. 30%~35%D. 35%~40% E. 40%~45%. 60.牛乳含糖量低,用时可加糖:A. 2%~4% B. 5%~8% C. 9%~10%D. 12%~14% E. 15%~20% 61.幼儿全日热量分配其晚餐占:A. 10%~15% B. 15%~20% C. 20%~25%D. 25%~30% E. 30%~35% 62.幼儿全日热量除早中晚供给外,还应在上、下午各安排 1 次点心,两次点心共占热量为:A.小于10%B.10%~15%C.15%~20%D. 20%~25% E. 25%~30% 63.婴儿每日每公斤体重需水量约为:A. 125mL B. 130mL C. 140mL D. 150mL E. 160mL 64.小儿需水量随年龄增长而减少,每增长 3 岁每日每公斤体重减少水量约为:A.20mL B.25mL C.30mL D.35mL E. 40mL 65.婴儿每日每公斤体重需要热量约为:A. 300~350kJ B. 350~400kJ C. 400~460kJ D. 450~500kJ E. 500~550kJ 66.小儿需要热量随年龄增长而减少,每增长 3 岁,每日每公斤体重减少热量约为:A. 30kJ B. 35kJ C. 42kJ D. 45kJ E. 50kJ 67.婴儿手足抽搐症主要死亡原因是:A.脑水肿 B.心力衰竭 C.吸入性肺炎D.呼吸衰竭 E.喉痉挛 68.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开始维生素 D 治疗时出现手足抽搐症是由于:A 补钙不及时 B.维生素 D 剂量过大 C.甲状旁腺反应不足,血钙下降 D.血磷迅速下降 E.维生素 D 剂量过小 69.婴儿手足抽搐症惊厥发生时的紧急处理是:11/ 24A. 10%葡萄糖酸钙静注+维生素 D3肌注 B. 10%葡萄糖酸钙静注+脱水剂C.静注10%葡萄糖酸钙D. 10%葡萄糖酸钙静注+吸氧 E.苯巴比妥+10%葡萄糖酸钙静注 70. 2 度营养不良,体重低于正常的:A. 20%以下 B. 20%~24% C. 25%~40%D. 15%~25% E. 40%以上 71.人体维生素 D 的主要来源是:A.蛋类食物提供 B.肝类食物提供日 1000 单位 C.蔬菜类食物 D.海产类食物 E.紫外线照射皮肤而获得 72. 3 度度营养不良,体重低于正常的:A. 25% B. 30% C. 35% D. 40%E. 40%以上 73.维生素 A 缺乏的症状与体征包括:A.夜盲、皮肤干燥和视神经萎缩 B.夜盲、皮肤干燥和白内障 C.夜盲、皮肤干燥和角膜软化 D.皮肤干燥和视网膜变性 E.以上都不是 74.佝偻病与手足抽搐症的根本区别是:A.血磷升高 B.血钙降低 C.碱性磷酸酶升高 D.血钙、血磷均降低 E.甲状旁腺反应迟钝75.生长儿锌缺乏的主要病因是:A.生长发育快,需要量增加 B.挑食、偏食、摄入不足 C.慢性消化道疾病,吸收利用障碍 D.感染性疾病,需要量增加 E.肾脏疾病,大量丢失 76.哪项不是乳量不足的表现:A.哺乳前乳房不胀 B.哺乳时间过短 C.哺乳后睡眠时间短而不安 D.每月增长体重 0. 5~0. 7 kg E.每次哺乳时间约为 30 分钟 77.冬季出生小儿,生后 1 个月,给予维生素 D 预防佝偻病,其预防量应是:A.每日 400IU B.每日 1000IU C.每日 1500IU D.每日 2000IU E.每日 3000IU 78.添加辅食原则,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由少至多 B.由稀至稠 C.由细到粗 D.由一种至多种 E.为了营养全面每天换一种 A2 型题79. 1 岁男婴,因食欲差来门诊,母乳少,长期以米糊稀饭喂养,未添加其他辅食,诊为轻度营养不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营养及营养障碍性疾病
第一节小儿营养基础
合理的营养(nutrition)是维持小儿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对于今后的健康和长寿也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能量:是人体维持生命和一切活动的基础,依靠碳水化合同物、脂肪和蛋白质三大生热营养素供给。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在体内的实际产能量分别为:16.8Kj(4kcal)/g、16.8Kj(4kcal)/g和
37.8Kj(9kcal)/g。
小儿对能量的需要包括五个方面:
1、基础代谢:基础代谢是机体维持生命最基本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能量,是在清醒、静卧、情绪平静,餐后10~14小时,于室温20~25℃环境中测定的能量消耗,可因年龄、性别、体重、气候和遗传等因素不同而异。
婴儿基础代谢的能量需要约占总能量的60%。
如果用单位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小儿较成年人高。
2、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三大生热营养素中以蛋白质的特殊动力作用大。
3、活动所需
4、生长所需:这部份能量为小儿所特需,其需要量与小儿的生长速度成正比。
5、排泄的消耗:摄入正常食物的婴幼儿此项损失通常在10%以内。
上述五项能量的总和即是能量需要的总量。
1岁以内婴儿为
460kJ(110kcal)/kg,以后每增加3岁减去42kJ(10kcal)/kg。
人乳、配方乳喂养及平衡饮食时,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三种生热营养素供能比例分别为:9%~15%、45%~55%和35%~45%;
(二)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和组织的基本成分,也是维持人体一切生理功能的基础。
不同年龄的人,体内蛋白质合成率不同,新生儿的合成率最高,1岁时为20%。
除了蛋白质需要量外,婴幼儿每公斤体重对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及种类也多于成人。
蛋白质的质量取决于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比例。
婴儿蛋白质需要量为每日2~4g/kg。
故牛乳喂养者需3.5g/kg。
(三)脂肪:脂肪是一种高能量的营养物质及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和主要储存形式。
具有保护脏器、组织和体温的作用。
婴儿每日需要脂肪约4g/kg,>6岁的儿童约需2.5~3g/kg,必需脂肪酸提供的能量至少不应低于总能量的1%,最适为总能量的4%~5%。
(四)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主要供能营养素,碳水化合物主要以糖原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但不超过体重的1%,婴幼儿每日所需要碳水化合物量较成人多:1岁以内婴儿每日约需12g/kg,2岁以上约需
10g/kg。
(五)维生素和矿物质
1、维生素: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大类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1)脂溶性的有维生素A、D、E、K。
(2)水溶性的有维生素B族(B1、B2、B6、B12、PP、叶酸)和维生素C。
2、矿物质:人体中含有许多种不同的矿物质,其人有21种已被证
明为人类营养所必需。
(六)水:是一种宏量营养素,没有任何一种营养素比水在维持生命方面更重要。
每日水的需要量与年龄、能量消耗食物中蛋白质和矿物质浓度、不显性失水、肾浓缩功能等因素有关,婴儿为150ml/kg,以后每3岁减去25ml/kg。
(七)膳食纤维
第二节婴儿喂养
一、母乳喂养
(一)母乳喂养的优点
1、人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和饮料,能满足婴儿生后前4~6个月生长所需要。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为1:3:6。
、蛋白质乳清蛋白凝块小。
、糖为乙型乳糖,利于双岐杆菌、乳酸杆菌生长。
、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利于脑发育及消化。
、酸、磷比例适当(2:1)。
、各种矿物质吸收率高。
2、人乳中含有丰富的抗体、活性细胞和其他免疫活性物质,可增强婴儿抗感染能力。
含各种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酸及细胞成分。
3、人乳温度及泌乳速度适宜,新鲜无细菌污染,经济方便。
4、母乳喂养可密切母亲和子女的感情。
5、母亲产后哺乳可刺激子宫收缩,促进母亲早日恢复;还能减少乳母患乳腺癌和卵巢肿瘤的可能性。
(二)哺乳要点
1、产前准备:宣传和增强信心的教育;孕妇应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妊娠后期就注意加强对乳房的保护。
2、正常哺乳的建立:尽早开奶。
新生儿娩出10分钟内,母亲就可在产房把婴儿抱在怀中进行第1次吸吮。
优点:哺乳成功率高,减少低血糖,核黄疸。
一般开始时1~2h哺乳1次,以后2~3h喂1次,逐渐延长到2~4h1次。
一般宜采用坐位,哺乳一侧的脚稍搁高,有利于母亲脚休息。
每次哺乳不宜起过15~20分钟。
哺乳完毕后用食指轻压婴儿下颏,将乳头轻轻拔出;然后将婴儿竖直、头部紧靠在母亲肩上,用手掌轻拉婴儿背部以帮助其胃内空气呃出。
哺乳后一般应将婴儿保持于右侧卧位。
⑦两次乳房的先后应交替进行。
3、不宜哺乳的情况:HIV感染;严重肝肾疾病;其它传染性疾病。
(三)断乳
主张8~12个月是完全断乳的适当时期。
二、部分母乳喂养:
1、补授法;
2、代授法。
因母乳不足或因其他原因加用牛乳、羊乳或配方乳补充,即为部分母乳喂养。
三、人工喂养
由于各种原因母亲不能喂哺婴儿时,可选用牛、羊乳等,或其他代乳品喂养,称为人工喂养。
(一)牛乳
1、奶方的配制
(1)稀释
(2)加糖:每100ml可加5~8g。
(3)消毒:巴氏灭菌法;蒸汽消毒;水浴法。
2、奶量的计算;婴儿每日牛奶需要量个体差异较大,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减。
一般按每天所需的总能量和总液量来计算奶量。
(二)牛乳制品
1、全脂奶粉
2、配方奶粉
(三)鲜羊乳
(四)黄豆制品
四、婴儿辅助食品
(一)添加辅助食品的原则:从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天气炎热和婴儿患病时,应暂缓添加新品种。
(二)添加辅食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表4-6添加辅食的顺序
月龄添加的辅食
1~3个月4~6个月7~9个月10~12个月鲜果汁、菜汤
米糊、稀粥、蛋黄、豆腐、动物血、鱼泥、菜泥、水果泥粥、烂面、烤馒头片、饼干、鱼、全蛋、肝泥、肉末
厚粥、软饭、面条、馒头、碎菜、碎肉、豆制品、带馅食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