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改善案例
实验室6s改善提案案例大全

实验室6s改善提案案例大全
1. 生产线改善,某公司生产线上存在着杂乱无章的情况,导致生产效率低下,错误率高。
通过实施6s改善提案,对生产线进行重新布局,标准化工具和材料的摆放位置,实施定期清理和维护,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2. 仓库管理改善,某仓库存在着货物堆放混乱、无法快速找到所需物品的问题。
通过实施6s改善提案,对仓库进行重新规划,制定标准化的货物分类和标识方法,实施定期清理和整理,提高了仓库的物流效率和工作效率。
3. 办公环境改善,某公司办公室存在着文件堆积、办公用品混乱的情况,员工工作效率低下。
通过实施6s改善提案,制定办公室整理规范,建立文件归档和标识制度,实施定期清理和整理,提高了办公效率和员工工作舒适度。
4. 设备维护改善,某工厂存在着设备维护不到位、工具杂乱无章的情况,影响了设备的正常运行。
通过实施6s改善提案,建立设备维护标准和计划,规范工具摆放和使用方法,实施定期清理和检查,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以上是一些可能的实验室6s改善提案案例,每个案例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通过实施6s改善提案,都取得了较好的改善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希望这些案例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持续改善案例分析

持续改善案例分析[编辑]案例一:持续改善方法在汽车制造企业分析[1]以某汽车制造企业的代表性案例来讨论导入Kaizen的工作方法和收益。
案例一:总装交替式物流Kaizen 持续改善。
改善行动的步骤如下:1.第一步,环境审视到2006 年,本领域已经陆续成功导入了TQM、TPM、JIT、PD、Proposal 和QC等管理体系并已在实践中持续应用,导入Kaizen 具备了环境基础。
2.第二步,确定任务和把握现状。
2006 年,物流领域实施了以改善物流配送方式优化总装工位布局为主题的“APOLO”改善行动。
总装线边物流配送方式实现了“交替式物流”的转变,年收益8 万元。
但总装工位布局的改善尚未全面展开。
3.第三步,数据分析通过经济分析,当总装工位改善实施后,将会带来年收益28 万。
通过总装工位和物流配送的集成改善,投资回收期将会缩短到0.9 年。
如下图所示。
通过对2007 年全年运行情况的工时分析,2008 年建立了交替式物流改善行动项目。
项目目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物流综合成本;目标是物流资源比2007 年节省10%、总装1的绿色工位实现70%、创建物流持续改善的工作机制。
按照线边配送流程,现场分析针对收获、理货和和线边供货等3 个环节展开。
(1)收货:收货区由直送零件、KD 件、动力总成件和同步件等4 个区域组成。
影响效率的问题集中在到货卡车不均衡、叉车操作面积不够、站台区人车混流、操作区域布置不合理和空容器返空管理薄弱等方面。
(2)理货:理货方式有同步配送和动力总成件叉车理货、高消耗件叉车理货、低消耗件手动搬运车理货和大体积件地面理货等4 种方式。
影响效率的问题集中在不按标准规程操作、超市内零件摆放不规范等两个方面。
(3)线边供货:线边供货采用小件牵引列车式、成捆件牵引列车式、大件牵引列车式和大件叉车式等4 种线边供货方式。
影响效率的问题集中在不执行操作规范、牵引列车上的零件位置与线边布置不符、随意移动线边工位器具的位置等三个方面。
设备维修经典案例分析

唐山分公司一厂设备部设备管理典型案例一、案例正文和案例分析1.一线篦冷机液压管路改造:原篦冷机液压管路使用已到寿命,经常发生液压主管路焊口裂缝漏油现象,2013年累计漏油3.5吨以上,停窑次数达到5次以上,增加较多油耗损失并严重影响窑运转率利用2013年底大修期间,进行一线篦冷机整体管路改造,将主管路改到风室外部,出现问题不用停机条件下可在外面操作修复,同时可避免二次污染;液压缸各支管路增加阀门,可快速有效排查工作异常液压缸;液压管路整体布局重新敷设,减少弯头数量,降低压力损失;泵站出口管路改为高压软管,较少液压冲击引起的振动。
为了进一步避免一二线篦冷机液压油管坏后造成油箱大量跑油。
将一二线篦冷机油箱液位控制改为模拟量带数显液位计,中控室上位画面添加液位显示,液位曲线与液位报警报警。
原来为液位继电器控制,低位报警与低位停车相差100mm,高位报警与停车值相差450mm。
改完后油位显示809mm。
将高位报警设为815mm,低位报警设为790mm ,低位停车设为780mm,延时5秒停篦床改造后液位控制更加精确,液压油管漏油后跑油量由原来的10cm,变为2cm,每次减少跑油量300公斤。
改造后运转良好,未出现漏油现象,管路整体振动较原先有明显好转。
2.二线水泥A磨1#选粉机变频器改造:电机型号TIM-FCKTW-FW-6 380V 90KW该电机型号老,水电阻调速落后,不节能启动有冲击,且滑环碳刷维护量大价格高。
测速机故障较频繁,调速范围小,调速精度差调速不平滑。
调节范围有限选粉细度对水泥质量有影响,更换变频器型号AB-ACS800。
改造后效果:1、电耗大幅度下降,原电机额定电流为180A,现改造后电机实际运行电流平均为50A左右,电能利用率大幅提高。
2、设备运行状况大为改善,调速精度提高,平滑调速运转,设备启动冲击减小。
3、水泥细度调节更加有效,更大范围内调节细度,有利于水泥生产质量。
该风机原每小时耗电量为90KW\H,项目建成后每小时可节电约30 KW\H,按年运转率为73%计算可节电:平均电价为0.5元计, 每年可节省9万元。
自动化设备改善案例

以下是几个自动化设备改善的案例:
自动浸锡机构:该机构通过开发一个六边形旋转盘,将部件手工插入旋转盘上,插满后旋转盘进行旋转。
由气缸将高温锡水金属盒子顶起,与部件底部接触,均匀浸锡。
当旋转到左侧时由气缸将旋转盘上的部件推出到容器里。
这个机构实现了自动浸锡和自动下料,减少了安全隐患和品质隐患,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
省力注油机构:该机构是为了减少安全隐患和开发省力辅助机构而设计的。
操作员提起油壶进行注油,每天要注24次,油壶重20kg,劳动强度大。
在注油的过程中由于劳累很容易将油倒出设备容器以外,洒落在地上,导致安全隐患和现场油污及浪费。
通过自动化设备改善,可以大大减轻操作员的劳动强度,减少安全隐患和浪费。
LCIA自动上料回箱工装:该工装通过简单的重力原理实现自动送料和空置容器自动回收的作用,人流物流不交叉,不影响操作员作业,大大的减少了员工操作疲劳度。
LCIA跨工位传递工装:该工装是实现跨工位物料与工位之间的衔接来提高工作效率与空间利用率。
避免了跨工位工序的物流人流交叉,造成了不必要的动作浪费,大大的提升了作业效率。
LCIA防呆防错工装:该工装主要是针对物料小,需要集中拿取,重复频率高的场景,平常难免会出现误拿错拿,这就会造成产品工艺的不良品的概率增大,很有必要改善成防呆防错工装,错拿误拿的情况下,工装自带的报警器就会报警,减少了错拿误拿的情况发生。
以上案例显示了自动化设备在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员工满意度方面的巨大潜力。
自动化设备改善案例

自动化设备改善案例
以下是一些自动化设备改善案例:
1. 制造业:许多制造业公司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例如,汽车制造商使用机器人进行油漆工作和装配线的其他任务,这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并减少了工人的工作量。
2. 仓储和物流:自动化设备,如自动仓库系统和无人驾驶车辆,可以提高仓储和物流的效率,减少人工错误,并降低劳动力成本。
3. 农业:农业自动化设备,如无人驾驶拖拉机和使用无人机进行播种和喷洒农药,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人工劳动,并提高农作物质量。
4. 医疗保健:在医疗保健领域,自动化设备,如机器人手术系统和自动化药房,可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少人工错误,并降低医疗成本。
5. 零售业:零售商使用自动化设备,如自助结账系统和无人驾驶推车,可以提高客户服务,减少人工错误,并提高销售效率。
以上只是一些自动化设备改善案例,具体的效果可能会因行业和公司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高效生产设备的工艺改进与应用案例

高效生产设备的工艺改进与应用案例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制造业环境中,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提升产品质量是企业追求的核心目标。
而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之一,在于对生产设备的工艺进行持续改进,并将成功的改进案例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本文将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探讨高效生产设备工艺改进所带来的显著成果。
一、案例一:汽车零部件生产线的优化在一家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中,生产线上的某一关键设备——冲压机,存在着生产效率低下和废品率较高的问题。
经过深入分析,发现问题主要出在模具的设计和冲压工艺参数的设置上。
首先,技术团队对模具进行了重新设计。
通过采用更先进的CAD/CAE 软件进行模拟分析,优化了模具的结构,使其在冲压过程中受力更加均匀,减少了模具的磨损和变形。
其次,对冲压工艺参数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优化。
调整了冲压速度、压力、行程等参数,找到了最佳的组合,从而大大提高了冲压件的成型质量和生产效率。
经过这一系列的工艺改进,该冲压机的生产效率提高了 30%,废品率从原来的 5%降低到了 2%,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案例二:电子设备组装线的自动化升级在一家电子设备制造企业,组装线的人工操作环节较多,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且产品质量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决定对组装线进行自动化升级。
引入了先进的机器人手臂和自动化输送系统,实现了零部件的自动上料、组装和检测。
同时,通过优化组装工艺,将原来分散的工序进行整合,减少了中间环节的物料搬运和等待时间。
在软件方面,开发了一套智能化的生产管理系统,能够实时监控生产线上设备的运行状态、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实现了对生产过程的精准控制。
通过这次自动化升级,组装线的生产效率提高了 50%,产品合格率从 95%提升到了 98%,并且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了工作环境。
三、案例三:食品加工设备的节能改造在一家食品加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一直是一个较大的成本支出。
生产车间改善提案案例

生产车间改善提案案例生产车间提案案例——设备维护改善为了提高生产车间的设备维护水平和效率,特别针对设备维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提案,具体如下:问题描述:1. 目前设备维护计划安排较为混乱,无明确的时间表和责任人,导致设备维护工作常常推迟或遗漏。
2. 设备维护记录不完整,无法准确追踪设备维修历史和问题原因。
3. 维修人员对设备性能了解不够,维修过程常常比较漫无目的。
4. 维修备件管理混乱,备件库存不清晰,无法及时补充和使用。
5. 设备维修方式单一,无法综合利用维修经验,提高维修效率。
改善方案:1. 设立设备维护管理岗位,负责设备维护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明确维护时间和责任人,并与生产计划进行协调。
2. 建立设备维护记录表格,要求每次维护都有详细记录,包括维修时间、维修人员、维修内容、问题原因等信息,以便于后期统计和分析。
3. 组织维修人员参加设备性能培训,增加他们对设备的了解,提高维修效率和质量。
4. 设立专门的备件管理岗位,负责备件库存的管理和补充,确保备件的及时使用和更新。
5. 推行维修经验分享制度,定期召开维修经验交流会,让维修人员分享经验和技巧,并将有价值的维修经验纳入维修手册,供参考使用。
实施计划:1. 第一周:成立设备维护管理岗位,并制定设备维护计划模板。
2. 第二周:组织维修人员参加设备性能培训,并撰写培训总结和笔记。
3. 第三周:建立设备维护记录表格,确定记录要求和填写流程。
4. 第四周:成立备件管理岗位,对备件进行清理和分类,建立备件库存和补充计划。
5. 第五周:召开维修经验交流会,以后每个月定期召开一次。
6. 第六周开始按计划执行设备维护计划和维修记录填写。
效益预期:1. 设备维护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将有效解决维护时间混乱和责任模糊的问题,确保设备维修按时进行,提高生产线稳定性。
2. 设备维护记录的完善,将有利于问题的追踪和原因分析,减少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3. 维修人员的培训和了解度提高,将使维修过程更加专业和高效,减少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工厂设备改善案例

22
装箱机改善1架限位保护
24
5.5线灌装机堵瓶解决方案
• 5线灌装机出口没有堵瓶检测停机装置, 经常会造成出口输送带堵瓶,灌装机 无法及时停机。造成大量废瓶和水。 • 据统计,每班平均有10多个以上废瓶。 • 每次处理废瓶需15分钟左右时间,假 设每班影响2次生产,影响效率8%左 右。
11
码垛机改造前程序
12
码垛机改造后程序
13
3.4线灌装机改善
对灌装机主要做了两个改善: 1.加装了模拟量输出模块,给水处理提供灌装机液 位信号,满足水处理自动控制比例阀进行PID调 节,实现恒水位供水。 2.原PLC的CPU自带模拟量输入模块已损坏,没有 液位和灌装机速度信号输入,根据公司现有模块, 将原有两位模拟量输入模块更换为8位模拟量模块, 满足生产需求,为公司节约一个CPU费用,大约 一万多元。
7
无压力增加程序1
8
无压力增加程序2
9
无压力增加程序3
10
2.4线码垛机改善
• 对码垛机的改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 (1)原码垛机600ml为6层。我们根据物流 要求,改为7层码垛。刚开始采用人工修改 层数,后经过分析原程序,修改为自动码7 层,无需人工调整。(具体程序见后) • (2)更换继电器,解决拖箱板减速不准问 题。
1
龙门生产线电气介绍
• 龙门5条生产线,电气控制方面大部分采用德国西门 子s7-300PLC控制系统,全冠机采用日本三菱FX2N 系列PLC,SIDEL和3线吹瓶机采用s7-400PLC。 • 目前全厂共有s7-300PLC 40台,s7-200PLC 5台, s7-400PLC 2台,三菱PLC15台,欧姆龙PLC4台, 施耐德PLC 2台。共计使用PLC大约70多台左右。使 用变频器、伺服驱动器共计300多台。 • 系统控制方面,既有单一控制系统,还有以太网控制 系统,ASI总线控制系统,Profibus总线控制系统, MPI总线控制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锅炉改善前
水处理设施
二、针对问题提出改善方案
• 针对燃煤锅炉存在的问题,需要进行适当
改造才能解决,因此提出了燃煤锅炉实行 煤改气,从节能方面提高供热效率。从减 排方面大大降低空气污染。同时,改造后 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节约能源,折合 标煤每年1607吨,节约水资源10万吨。减 标煤每年1607吨,节约水资源10万吨。减 少废气排放,符合新的环保指标要求。为 企业降本增效打下良好的基础。
锅炉改善后
水处理改善后
五、精益改善成效
• 通过对锅炉的改造使用后,锅炉的热效率达到
95%以上,与燃煤锅炉相比,锅炉保有水量少, 95%以上,与燃煤锅炉相比,锅炉保有水量少, 起蒸时间短,起蒸时间约10分钟,节约锅炉启动 起蒸时间短,起蒸时间约10分钟,节约锅炉启动 燃料,采用比例式燃烧机,它可以随着外界负荷 的变动自动调节燃烧量,起到减少启动、停止次 数,同时起到保持锅炉压力稳定的效果,而且锅 炉的热效应不会随着燃烧比例的变化而降低,节 省了无谓的燃料消耗。加装汽水分离器提高蒸汽 品质。配备自动点火程序控制系统和熄火保护装 置,运行安全,质量稳定可靠,降低故障率。
¥ 90 , 0 00 . 0 0 ¥ 80 , 0 00 . 0 0 ¥ 70 , 0 00 . 0 0 ¥ 60 , 0 00 . 0 0 ¥ 50 , 0 00 . 0 0 ¥ 40 , 0 00 . 0 0 ¥ 30 , 0 00 . 0 0 ¥ 20 , 0 00 . 0 0 ¥ 10 , 0 00 . 0 0 ¥0 . 0 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每吨汽理论费用
SZL6 DZL6 LSS3
理论效率
数据对比表
• 以DZL6燃煤锅炉与LSS3燃气锅炉进行对比 DZL6燃煤锅炉与LSS3燃气锅炉进行对比
(以去年9月同今年9 (以去年9月同今年9月燃气锅炉正式使用后 比较),详细数据见下表:
数据对比表
时间 水 电 煤 天然气 产 汽 量
吨
总 费 用
金额
单 价
金额
吨
金额
度
金额
吨
金额
立 方
金额
DLZ6
2010.9 5000 12000 7050 6345 187 1832 60 1186 2016 05 170
LSS3
2011.9
167
400
440
396
137 41
3160 4
503
3269 5
65
数据对比表
¥9 0 , 0 0 0 . 0 ¥8 0 , 0 0 0 . 0 ¥7 0 , 0 0 0 . 0 ¥6 0 , 0 0 0 . 0 ¥5 0 , 0 0 0 . 0 ¥4 0 , 0 0 0 . 0 ¥3 0 , 0 0 0 . 0 ¥2 0 , 0 0 0 . 0 ¥1 0 , 0 0 0 . 0 ¥-
水 电 煤/气
DLZ6 DLZ 6 燃煤
180. ¥ 180 . 00 160. ¥ 160 . 00
•
¥ 140.00 140. 120. ¥ 120 . 00 100. ¥ 100 . 00 80. ¥ 80 . 00 60. ¥ 60 . 00 40. ¥ 40 . 00 20. ¥ 20 . 00 ¥ 0 . 00 DLZ6 LSS3 每吨汽成本
500吨总费用 产 500 吨总费用
DLZ6
LSS3
改善成果
• 改造后减少人了员编制,降低了人工成本 改造后减少人了员编制,
原岗位配置为15人 现配置人员为6 (原岗位配置为15人,现配置人员为6 )。原来的人工操作现在改造为电脑全 人)。原来的人工操作现在改造为电脑全 自动控制,大大的降低了人工成本。 自动控制,大大的降低了人工成本。就此 一项为公司一年节约人工成本约27万元 万元。 一项为公司一年节约人工成本约27万元。
四、改善后使用状况
• 通过燃气锅炉改善后所取得成效。可以根
据外界负荷的变化迅速调整锅炉的热效率。 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燃料的消耗量和电能 的消耗量。同时,也使安全系数大幅度提 高。以下是改善后燃气锅炉和改善前燃煤 锅炉能耗对比表:
数据对比表( 数据对比表(
型号 SZL-1.25SZL-1.25-A DZL6-1.25-A DZL6-1.25LSS3-1.0-Q LSS3-1.0名称 额定蒸发量 燃料 理论效率 实际效率 理论每吨汽费用 实际每吨汽费用 (含水、电)
设备改善案例 锅炉房燃气锅炉的改造
动力工具管理部 2011.8
一、改善前状况
• 从2002年底脱险搬迁至今,现有两台燃煤锅炉SZL6-1.252002年底脱险搬迁至今,现有两台燃煤锅炉SZL6-1.25-
A使用年限分别已有9年和14年之久,存在燃煤效率低,对 使用年限分别已有9年和14年之久,存在燃煤效率低,对 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排放的废气指标不能满足新的环保 要求,当地环保部门要求企业停止使用燃煤锅炉。最主要 的原因是:锅炉本体及各种辅机已老化,燃料消耗高,每 小时达950Kg煤,锅炉效率偏低,最低达76.30%。故障增 小时达950Kg煤,锅炉效率偏低,最低达76.30%。故障增 多,每年维修费用6万元,用水量108000吨费用25万元; 多,每年维修费用6万元,用水量108000吨费用25万元; 用电是90000度,费用8.1万元;用煤量3000吨,费用240 用电是90000度,费用8.1万元;用煤量3000吨,费用240 万元;辅料费(盐)1.5万元,每年总费用为278.6万元, 万元;辅料费(盐)1.5万元,每年总费用为278.6万元, 燃煤锅炉造成了企业生产运营成本偏高。
6T/h 烟煤 81.2% 45% 211元 211元 299
6T/h 烟煤 76.3% 42% 227元 227元 318
3T/h 天然气 90.50% 90.50% 178元 178元 110
备注:煤980元 吨、电0.9元 度、水2.4元 吨、汽2.3元 备注:煤980元/吨、电0.9元/度、水2.4元/吨、汽2.3元/立方
三、改善方案评估分析
• 采用Lss3—1,O—Q型立式燃气水管锅炉,燃气 采用Lss3—
采用比例燃烧— 采用比例燃烧—风量调整。锅炉负荷在 25%~100%之间任意调节控制,节省燃料且负荷 25%~100%之间任意调节控制,节省燃料且负荷 稳定。控制系统,微电脑智能化控制、安全可靠, 采用蒸汽压力传感器控制燃烧。自动基础投入, 药业注入贮存,连续排污量补助。蒸发量、排污 量、蒸汽压力、热效率等用负荷累计数据一览表 进行图示功能。对锅炉启停操作、点检信息、异 常信息等表示时处置进行直观指导。在屏幕上显 示锅炉操作顺序,定期检查提示、异常提示及处 理方法。具有炉水自动检测及自动排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