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机械设备维修维护

煤矿机械设备维修维护
煤矿机械设备维修维护

试论煤矿机械设备的維修与维护

摘要:煤炭是中国的第一大能源,煤炭的安全有效生产能否得以保证,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利益。在煤矿企业电除了大量的采煤工人,煤矿机械设备是保证煤炭生产的必备条件,并且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煤矿的机械化程度将日益提高。实践证明,在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故障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煤炭的有效生产。因此,对机械设备进行必要的维修和维护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煤矿机械维护维修

1、引言

随着我国煤矿机械化水平的大幅提高,机械设备的维修与管理成为了影响生产的主要因素,逐步改善装备的技术素质,提高生产率,促进技术进步,是应当提倡的,但不能单纯地追新求高。煤矿生产设备的现代化水平、自动化程度,并不像机加工设备那样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煤矿机械设备的维护与维修更是煤矿生产的很大一部分投入,因此,煤矿机械的维修和维护在煤矿生产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2、煤矿机械维修维护的措施

2.1维修要从多角度入手

要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应当从使用,维修、管理等多方面入手在使用方面,操作人员除了按规程操作之外,还应当熟知设备的性能、参数及内部结构,否則,将很难用好设备,误操作是损坏设备

设备维修保养的基本内容

设备维修可分为计划性预防维修,从保证设备安全运行角度来说,更应强调预防性维修。计划性维修是根据设备磨损规律和设备故障规律,制定设备的维修保养和维修方式。根据维修的作用不同,维修方式可分为保养、针对性修理、计划修理、项目修理、改造维修等,选择确定维修方式的依据主要是设备及其零部件的磨损程度、性能、精度劣化以及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1.三难保养制 设备维护保养工作,依据工作量大小和难易程度,分为日常保养、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所形成的维护保养制度称为“三级保养制”。 (1)日常保养 是操作工人每班必须进行的设备保养工作,其内容包括:清扫、加油、调整、更换个别零件、检查润滑、异音、安全以及损伤等情况。日常保养配合日常点检进行,是一种不单独占据工时的设备保养方式。 (2)一级保养 是以定期检查为主,辅以维护性检修的一种间接预防性维修形式。其主要工作内容是:检查、清扫、调整各设备的零部件;检查污水泵的叶轮、密封,离心泵的叶轮、密封、注油;检查配电柜线路、除尘、紧固;发现故障隐患和异常,要予以排除,并排除泄漏现象等。设备经一级保养后要求达到:外观清洁、明亮;无尘土;操作灵活,运转正常;安全防护、指示仪表齐全、可靠。保养人员应将保养的主要内容、保养过程中发现和排除的隐患、异常、试运转结果、运行性能等,以及存在的问题做好记录。一级保养以操作工为主,专业维修人员配合并指导。 (3)二级保养 是以维持设备的技术状况为主的检修形式、二级保养的工作量介于修理和小修理的部分工作,又要完成中修理的一部分,主要针对设备易损零部件的磨损与损坏进行修复或更换。二级保养要完成一级保养的全部工作,还要求润滑部位全部清洗,结合换油周期检查润滑油质,进行清洗换油。检查设备的动态技术状况与主要精度(噪音、震动、温升、表面粗糙度等),调整安装水平,更换或修复零部件,清洗或更换电机轴承,测量绝缘电阻等。经二级保养后要求精度和性能达到工艺要求,无漏油、漏气、漏电现象,声响、震动、压力、温升等符合标准。二级保养前后应对设备进行动、静技术状况测定,并认真做好保养记录。二级保养以专业维修人员为主,操作工参加。 (4)设备三级保养制的制订 为了使设备三级保养规范化,应根据设备各零部件的磨损情况、性能、精度劣化程度以及故障发生的可能性等,制订出各零部件的保养周期、保养内容和保养类别计划表,作为设备运行保养的依据。设备保养计划例表如表1所示,表中“Ο”表示保养检查。由于不同周期的保养类别和内容不同,在实际中可用不同符号来表示不同的保养类别,如“Ο”表

煤矿机电设备检修周期教学文稿

煤矿机电设备检修周期 表一:电气检查、检修、试验周期表 序号检查调整项目检查周期备注 1 使用中的防爆电气设备防爆性能检查 每月一次 指机电科组织的互查(工区班班检查) 2 配电系统继电保护装置检查核定 每3个月一次 井上下由各使用单位检查并上报,技术组负责监督 3 高压电缆的泄露和耐压试验 每年一次 电工班负责,保存试验记录 4 主要电气设备绝缘电阻的 检查,现场开盖详细检查 每6个月一次 1、所有井上下变电所、机房(采掘工作面配电点)高低压设备,地面固定设备电气设备均按主要电气设备进行管理; 2、责任工区负责,并建立台帐,逐月上报检查结果; 3、井上下设备由设备组负责督促落实。 5 固定敷设电缆绝缘和外部 检查、电话接线装置检查 每3个月一次 责任工区负责,并建立台帐。 井上下设备由设备组负责督促落实,逐月上报检修结果。 6 移动电气设备和橡套电缆的绝缘和外部检查 每月一次 责任工区负责,并做记录,逐月上报检修结果。 设备组负责督促落实。 7 接地电网接地电阻测定 每3个月一次 电工班进行,并记录备查。 8 新安装的电气设备绝缘电 阻和接地电阻的测定 新装时 绝缘电阻由工区进行,接地电阻由工区进行,设备组 配合和监督,投入使用前上报。 9 开掘队用风机及相关联电气设备升井大修 每6个月一次 责任单位负责,并做记录,设备组负责监督落实,逐月上报大修(或安装)时间。 10 井下低压供电系统图及设备布置图绘制 每月更新一次 机电工区绘制、技术组负责监督

表二:设备定期检查检修周期表 一、电机车 序号检查调整项检查周期备注 1 走行装置三个月一次 2 司控器及电气线路半月一次 3 制动装置每班一次 4 撒砂装置每班一次 5 司控器及电气二周一次 6 空气制动系统储气罐 6个月一次 7 电源装置每班一次 二、矿车平巷人车 序号检查调整项目检查检修周期备注 1 连接装置每班一次由挂钩工检查 2 轮对三个月一次 3 人车体及防护链每班一次信号工检查 三、主提升绞车 序号检修内容检查检修周期 1 齿轮连轴器检查与注油日检一次 2 各部连接螺丝检查每班一次 3 减速器各部分检查日检一次 4 润滑系统及润滑情况检查班检一次 5 检查制动系统各部件班检一次 6 检查深度指示器及各保护装置班检一次 7 检查钢丝绳磨损情况班检一次 8 安全制动闸检查日检一次 9 减速机齿轮间隙测定每季一次 10 调整制动闸月检一次 11检查压力调节器日检一次 12 检查盘形闸班检一次 13 检查蓄压器漏油半年一次 14 各部传动连杆检查日检一次 四、主扇风机 序号检修内容检查检修周期 1 检查扇风机各部连接件及开口销钉护罩仪表每班一次 2 机壳叶轮、传动部分检查倒风机盘车一次 3 电动机开关柜接地装置检查每半月一次 4 检查主轴承清洗换油对轮尺寸测量间隙每季一次 5 电机轴承换油每季一次 6 检查风叶、紧固、检查风轮每月一次 7 轴承温度试验每季一次

浅谈煤矿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管理

浅谈煤矿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管理 发表时间:2018-09-29T10:35:39.90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作者:马玉春 [导读] 本文介绍了影响煤矿企业机械设备维修费用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从人员观念、技术水平、配件质量、日常检查、保养以及加强技术状态检测等几种方面措施来降低机械设备维修费用。 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集团上湾煤矿鄂尔多斯市 017209 摘要:随着煤矿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机械设备的维修与管理成为了影响生产的主要因素,机械设备维护和管理是设备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设备的整体经济效益。本文介绍了影响煤矿企业机械设备维修费用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从人员观念、技术水平、配件质量、日常检查、保养以及加强技术状态检测等几种方面措施来降低机械设备维修费用。 关键词:机械设备;使用维护;管理作用 随着我国煤矿机械化水平的大幅提高,机械设备的维修与管理成为了影响生产的主要因素,逐步改善装备的技术素质,提高生产率,促进技术进步,是应当提倡的,但不能单纯地追新求高。当设备出现故障时所带来的影响程度也明显增大,有时不仅仅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往往还会带来灾难性的事故,其后果十分严重。因此,发展机械故障诊断,并进行有效、合理的实施,对于掌握设备的状态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防事故于未然,消灭事故在萌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另外,在降低机械设备的使用成本中,以降低设备的维修费用,作为降低企业成本的一个重要手段,已经成为各企业共同努力的方向。尤其是对于设备日益老化的工程养护单位,机械设备维修费用的降低对生产成本的影响更是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如何降低机械设备维修费用,是设备管理者所面对的一个现实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 1 煤矿机械设备的特点和现状 煤矿开采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大型机械设备,作业环境的特殊性,使得煤矿机械设备具有其特殊性,主要是:(1)井下施工环境比较恶劣,机械设备要受到不同程度的振动和冲击,很容易造成机器的磨损或者故障;(2)井下作业环境中湿度、温度较高,并有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对机械设备造成腐蚀;(3)机械设备长时间连续工作状态易引起机械故障。这些特殊性是造成煤矿机械设备故障发生率比较高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对煤矿机械设备进行故障诊断,并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从而延长煤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近些年,我国的煤矿机械设备得到了快速发展,无论是在功能方面还是在性能方面都得到很大提高。但是,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煤矿机械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还比较低,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此外,我国在研究和开发煤矿机械设备时,由于没有系统全面的开发体系,加上政府和企业对机械设备的投资力度不够,以及相关的科研人员严重缺乏,从而导致煤矿机械设备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一定程度上也阻碍着煤矿机械设备的进一步发展 2 煤矿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煤矿企业领导不重视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 很多煤矿企业的管理制度不规范也不到位,企业领导为提高经济效益和降低成本,不舍得为机械设备的改造投入资金,从而导致煤矿机械设备非常陈旧和老化,诱发安全事故,威胁着煤矿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2.2 企业的煤矿机械设备工作逐步弱化 (1)管理人员将生产和安全放在首要位置,而对机械设备的正确保养和维修缺乏重视,并认为该项工作没有必要;(2)很多煤矿企业缺乏具备专业技能和管理协调能力的综合型人才;(3)当前管理能力和专业素质强的企业大多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从而使设备的管理工作不断弱化。 2.3 工人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使设备管理的难度增加 有的煤矿企业的工作人员多是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的劳务工或者临时工,这些人员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对设备的保养、维护以及性能不了解,更不用说在使用中的具体操作,从而使设备的管理和保养工作只能停留在表面上,使设备管理的难度增加。 3 煤矿机械设备的故障分析和诊断 3.1煤矿机械设备的故障分析 随着煤矿机械设备的大量使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煤矿生产中会使用各种各样机械设备,根据设备的工作环境不同,设备出现故障的形式也是不同的,根据故障产生的原因和程度,一般分为断裂、烧油、变形和压痕等损坏性故障;异常磨损、剥落和老化等退化性故障;松动、脱落等松脱型故障;压力过高或者过低、间隙过大或者过小等失调型故障、堵塞故障以及功能失效等各种故障。造成煤矿机械设备故障的原因比较复杂,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在实际解决中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2煤矿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方法 (1)油液分析诊断法。对于机械设备的油液进行分析诊断,主要采用光谱分析技术,通过观察和检验油液中的磨屑颗粒状态来评估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看其是否完好无损,能够正常运转。 (2)机械设备无损检测诊断法。对机械设备不构成损伤的诊断方法和检测技术是现在煤矿企业检测机械设备的最常见的方法,而且在机械设备的诊断中应用最广泛。机械设备在进行诊断和检测时应该首先对诊断技术和方法进行明确,要对要进行诊断的机械设备的加工程序、材质以及质量安全问题做到科学分析。 (3)振动检测机械设备的诊断法。振动技术主要是根据煤矿机械设备运行中产生的振动信号来判断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 (4)温度测量诊断机械设备法。如果煤矿机械设备一直持续运转,那么温度就会随着升高而损坏机械设备,这样不仅会影响机械设备,而且还会由于高温而影响相关部位材料的损坏。因此,通过温度测量方法来诊断机械设备的故障,通过温度传感装置来诊断设备故障,这也是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 4 有效降低机械维修费用的措施 4.1转变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加强科学的管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强调机械管理作用;完善数据统计系统,对大小故障建档备案;对机械人员作到奖罚分明,明确责任;对采购、加工配件等工作加大监管力度。 4.2提高干部对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管理的认识(1)由机电科组织各生产单位的领导进行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管理知识的培训,让他们都认识到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干部对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认识。(2)各区队对该报废的材料应该报废,不能

木工机器使用保养和维护说明书

机器使用保养和维护 机器是车间的主要生产力,不能正常运转直接影响到加工进度,对机器的保养和维护十分重要,对以下机器车间设立专人专管责任到人。 机器有:推台锯、单片锯、平刨、单面压刨、立铣、地镂、吊镂、立砂、冷压机、封边机、排孔钻、砂光机、吸尘机、空压机、排风扇、喷漆泵。 使用要做到:1 看,2 听,3 做工的原则。 1、看电线,电闸,机器是不是正常,如有异常不要开机,处理好再开机。 2、合闸后听机器的运转声音,是不是正常,如有异常声音或有杂音,立即停机叫 机修检查处理后方可再开机。 3、看正常,听无杂音进行做工。在做工中人离开及其两分钟以上必须停机离开 维护保养: 1、每天工作结束下班前,进行对机器清理打扫,清理打扫完后检查确认机器上无有杂物粉尘,气泵放水总闸已关方可下班。 2、休息下班前,要对每台机器,进行全面的除尘除污清理,清完后进行注油。需加机油的加机油,需注黄油的用黄油枪注黄油,完成后检查好,填写维护保养记录下班。 3、大型机器和高速机器,每年都要厂家来检修一次,更换易埙件和轴承,保证来年机器的正常运转。 由生产部门具体实施执行,每日记录责任到人。 附:《机器维护保养记录表》 推台锯的保养维护 1、开机前先看电闸电线有没有异常,螺丝有没有松动的,锯片有没有松动变形,锯齿是不是完整,如果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机修处理。 2、锯齿是不是锋利,不锋利及时更换,推拉几下推台是不是流畅,推料手柄是不在台面上。 3、以上无问题进行开机,开机后听听声音有没有异常,如果有异常声音立即关机叫机修检查维修。 4、每日工作结束下班前,先用灰尘枪把台面、推台面、滑轨、电机、开关箱吹干净锯末和灰尘,再进行清扫。

机械设备检修保养内容汇总

施工现场主要机械设备检修保养常规内容 一、需保养的机械设备: 芜湖宇旺食品有限公司待宰车间、副产品加工车间工程将使用的设备,主要有塔吊、砼搅拌机、砂浆机、钢筋机械、木工机械、一二级配电箱、测量仪器等。 二、维修保养计划:大型设备(电梯、塔吊)维护保养1次/月,小型设备次/季,测量仪器等1次/年。 三、机械设备的保养修理制度 1、机械设备的保养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其作业内容以“十字作业”即:清洁、调整、紧固、润滑、防腐为主;修理实行定检维修制度,即:以机械设备的实际技术状态为基础的修理制度。 设备发生故障,应进行项目修理;(即哪部分发生故障,即修理哪部分)。 2、机械设备维修保养要求: 设备的维护保养,是通过擦拭、清扫、润滑、调整等一般方法对设备进行护理,以维持和保护设备的性能和技术状况,称为设备维护保养。设备维护保养的要求主要有四项: (1) 清洁:设备内外整洁,各滑动面、丝杠、齿条、齿轮箱、油孔等处无油污,各部位不漏油、不漏气,设备周围的切屑、杂物、脏物要清扫干净; (2) 整齐:工具、附件、工件(产品) 要放置整齐,管道、线路要有条理;

(3) 润滑良好:按时加油或换油,不断油,无干摩现象,油压正常,油标明亮,油路畅通,油质符合要求,油枪、油杯、油毡清洁; (4) 安全: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超负荷使用设备,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可靠,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 四、各类机械日常维修保养内容 1、钢挂的保养,要定期清洁和油漆以防腐蚀,并经常检查各焊点和联接点。 2、塔吊的保养:要经常检查各主要焊接点,有否开焊,各支撑杆螺栓有否松动,在标准节上滑动的滑轮是否要调整和滑润。吊笼上各限位开关等电气设备有否异常。 3、对驱动机械的保养要求: (1)电动机和蜗轮变速箱在固定板上各连接螺栓是否牢固。 (2)联轴节上各橡胶圈视其磨损情况进行更换,同时检查电动机,与变速箱轴的同心。 (3)检查变速箱油位及是否漏油。 (4)检查电磁制动器状况及运行状况。 4、对标准节保养要求

煤矿机械设备电气自动化技术探讨

煤矿机械设备电气自动化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18-10-18T14:50:11.13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7期作者:秦佳丽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煤矿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技术的更新,在越来越多的煤矿企业中开始引入自动化的机械设备,不仅为煤矿企业注入了新的技术力量,还降低了煤矿在工作中的危险性,大大的节约了人力物力,提高了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所以,在未来煤矿企业机械设备自动化必将是一个大的趋势。 (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常州 213000) 摘要:随着我国煤矿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技术的更新,在越来越多的煤矿企业中开始引入自动化的机械设备,不仅为煤矿企业注入了新的技术力量,还降低了煤矿在工作中的危险性,大大的节约了人力物力,提高了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所以,在未来煤矿企业机械设备自动化必将是一个大的趋势。基于此,本文首先对注重煤矿机械设备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分析的必要性进行了概述,详细探讨了机械设备自动化在煤矿企业中的应用,旨在保证煤矿企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煤矿;机械设备;电气自动化;技术;探讨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煤矿机械设备也逐步实现集成化与多元化发展,机械设备当中的自动化技术要求必须实现精细化与智能化,二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在煤矿开挖过程中,假如不具备完善的机械开采设备,不能有效组合在一起,不能发挥整体优势那么煤矿电气自动化技术本身的优越性就不能充分显现,煤矿机械设备中的自动化技术就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假如各个煤矿企业当前应用的机械设备不能及时更新,就会与时代发展相脱节,过去长时期内使用的机械设备不能引入新技术,只有及时引进新型设备才能促进新技术的发展。煤矿机械设备要想引入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就需结合时代发展需求,在企业发展中及时引进最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将其应用于实际生产当中,推动煤矿企业的健康发展。 1 注重煤矿机械设备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分析的必要性 (1)有利于提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优化机械设备电气性能。在煤矿生产作业开展中,受到复杂环境条件的影响,使得其生产风险加大,给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了较大的威胁,影响着煤矿机械设备的实践应用效果。针对这种情况,若能注重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煤矿机械设备方面的应用分析,则能够在煤矿采掘作业、运输作业等不同作业过程中实现对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减少机械设备应用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而提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在此基础上,有利于优化煤矿机械设备电气性能。 (2)有利于保持机械设备运行高效性,降低其故障发生率。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作用下,能够实现对煤矿机械设备运行过程的实时监控,使得其中存在的影响因素得以高效处理,改善煤矿机械设备运行工况的同时保持其运行高效性。长此以往,有利于降低煤矿机械设备故障发生率,实现对煤矿生产成本的科学控制。 (3)有利于增加机械设备运行中的技术含量,增加煤矿企业生产效益。实践中若能注重煤矿机械设备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则有利于提升这类机械设备运行中的监控水平,使得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优势能够在煤矿机械设备运行中得以充分发挥,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增加某些机械设备运行中的技术含量,从而使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益也能逐渐增加。 2 机械设备自动化在煤矿企业中的应用 2.1机械设备自动化在煤矿掘进中的应用 掘进是开采煤矿最基础的工作,因为其直接影响着后面整个煤矿的开采工作,在掘进工作中应用的机械设备自动化技术,最主要的就是使用掘进机,掘进机执行掘进工作的主要是液压系统,同时掘进机还配备了控制操作箱、远程控制系统等,将这些系统与液压系统配合,就可以实现掘进工作的自动化,从而提高了掘进工作的效率,也为后面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机械设备自动化在采煤生产中的应用 煤矿的主要任务就是采煤,所以,在机械设备方面使用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大大的提高采煤的效率,还保证了采煤工作人员的安全。在采煤过程中,最常使用的自动化机械设备就是电牵引采煤机。电牵引采煤机可以在没有任何人操作的情况下,依靠预先在机器中设定的程序进行采煤操作,而且其工作效率还非常高;另外,电牵引采煤机在设计和结构上也比较简单,升级其控制的程序也很方便,这也是在煤矿采煤过程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个原因,即使在复杂环境中也能很好的完成采煤工作。 2.3机械设备自动化在矿井提升中的应用 所谓矿井提升就是指将开采出来的煤矿从井下提升到地面的过程,过去在这个过程,基本上都是采用的人力进行完成,不仅效率低,而且还有很大的危险性。所以使用机械设备自动化技术,利用矿机提升机来完成煤矿从井下到地面的过程,不仅节约了人力,提高了效率,而且减少了工作过程中的安全事故。 2.4机械设备自动化在煤矿输送中的应用 在煤矿的输送中实现自动化,主要就是利用自动化系统控制的皮带式输送带,将开采出的煤矿输送到规定的地方或者运输设备上,然后再利用自动化的输送设备,将煤矿输送出去,这样就实现了整个输送过程的无人化。在输送过程中利用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技术不仅使输送的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还降低了其参与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机械化设备能够连续不断的工作,对于煤矿的开采能力以及转运能力都是一个质的提升,从而能够最大化的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3 机械设备自动化技术在煤矿企业中的发展前景 煤矿行业一直以来都是高危行业,尤其是在井下的工作,由于井下的环境复杂,所以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然还是避免不了一些事故的发生,所以,在一些安全生产的重点岗位上以及必须连续工作的环节中实现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是很有必要的,既能够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事故,确保工作人员的人生安全,也能大大的提高的企业的生产能力,降低企业的投入成本,从而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此外,煤矿企业中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技术还应当积极的与其他先进的自动化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比如引进先进的遥感技术、定位技术等,通过这样,在自动开采过程中的远程操作人员就能够及时准确的掌握作业中情况,从而保证工作能够正常进行。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气自动化技术作为机械设备的重要部分,对煤矿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在工业化生产快速发展的今天,为了推动生产效益,必须不断加强科研力度,进行电气自动化技术创新,然后才能更好的应用到机械设备中,实现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推动现代

机械设备维护检修程序

选煤厂机械设备维护检修程序 一、胶带输送机维护检修程序 选煤厂胶带输送机维护检修分为:每日维护保养、每周维护保养、每月维护保养、每季维护检修、每半年维护检修、每年维护检修共六个维护检修级别,每运转一年重复循环以上维护检修程序。 1.每日维护保养项目 1.1检查传动装置及各转动部件的运转情况。 1.2检查各部件的坚固情况。 1.3检查胶带的跑偏、打滑及撒料情况。 1.4检查胶带机托辊的运转情况。 1.5检查重段、空段清扫器工作及坚固情况。 1.6检查导料槽挡料橡胶板坚固情况。 1.7检查电力液压推杆制动器的工作情况。 1.8检查附属犁式卸料器取样机及前后溜槽的工作及完好情况。 2.每周维护保养项目 2.1检查各转动部件的轴承温度及有无异常响声. 2.2检查各部位坚固件有无松动现象,必要时处理。 2.3检查胶带机托辊转动是否灵活,必要时更换。 2.4检查制动器动作是否灵活,各交接处注润滑油。 2.5检查各减速器油箱外部有无漏油现象。 2.6检查电动滚筒、制动器油缸及液力偶合器有无漏油现象。 2.7检查防护罩及卡子有无损坏及松动现象,必要时处理。 2.8检查传动减速器的油位,不足时加润滑油。 2.9检查液力偶合器的油量,不足时加液压油。 2.10检查电动滚筒的油量,不足时加注润滑油。 2.11检查制动器油缸的油量,不足时加液压油。

3.每月维护保养项目 3.1检查胶带有无损伤现象。 3.2检查制动器闸瓦衬垫厚度及液压推杆剩余行程。 3.3检查联轴器的运转情况,是否坚固。 3.4检查逆止器动作是否准确,是否坚固。 3.5检查托辊的连接组件是否连接坚固。 3.6检查机头、机尾坚固钢件、绳卡子是否坚固。 3.7检查拉紧装置坚固件是否坚固。 4.每季维护检修项目 4.1检查制动器拉杆、销子、弹簧及其它构件有无损坏现象,必要时处理。 4.2检查各部位轴承润滑脂存量,并注润滑脂。 4.3检查胶带的张紧程度,必要时调整。 4.4检查拉紧装置中丝杠及滑道的润滑,并注润滑脂。 4.5检查调心托辊转动是否灵活,并注润滑脂。 4.6检查挡料橡胶板有无磨损及撕裂现象,必要时更换。 4.7检查胶带有无磨损及撕裂现象,接头处是否良好。 4.8检查传动滚筒及改向滚筒包胶层的磨损情况。 4.9检查联轴器、逆止器磨损情况。 4.10检查拉紧钢丝绳的磨损情况。 4.11检查清扫器橡胶板的磨损及坚固情况。 5.每半年维护检修项目 5.1检查制动器闸瓦间隙是否均匀,动作是否灵活,检查制动器所有构件有无裂纹、磨损、弯曲严重现象,必要时更换。 5.2清洗各部位的轴承,检查轴承的磨损情况,并更换润滑脂。 5.3检查各减速器及电动滚筒的油质老化情况,必要时更换润滑油。 5.4检查液力偶合器及制动器油缸的油质老化情况,必要时更换液压油。5.5检查偶合器弹性块及弹性盘的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整改措施(新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整改措 施(新版)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整改措施(新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是指利用企业管理的理论对煤炭企业机电系统的人、财、物和事进行科学管理,使之发挥最高经济效益的全部活动。 就我国煤炭系统来讲,一般都拥有从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压气到采掘、钻探、通讯、洗选等一整套机械设备及与之相应的电气设备,而且都有着一支操作、维修、管理这些设备的队伍,并且还有为之服务的机电设备修理厂等。这些一般被称为煤矿机电系统,而机电设备管理作为煤矿机电系统中的一个重要体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煤炭企业要发展,管理是关键。目前,我国一些较为成熟的煤矿开采已经逐渐转入深部开采、矿井的延伸开采,对煤矿机电设备的性能和管理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煤矿系统工作的同行都清楚,煤矿生产中的煤炭开采、运输、提升多种环节都需要依靠机电设备与机电设备管理人员来完成。由于煤炭行业的特殊性,给煤矿机电设备管理造成了诸多困难。笔者长期在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岗位上工作,积累了一些管理工作经验,经过对口专业进修及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

机械设备安装及检修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机械设备安装及检修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机械设备安装及检修操作规程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参加检修各工种,应严格遵照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操 作。较大维修项目,必须由项目负责人统一指挥,设安全 负责人,监督检查,互相配合,工作前必须检查所用工 具,起吊设备的可靠性,严禁超负荷带病运转。 2.设备在检修时,必须严格执行断电挂牌制度,(不准 用电话联系)。工作人员如因工作需要,进入机器内部 时,必须设专人在外监护,必要时还应将断电装置加锁, 然后由进入设备内部的工作人员带好钥匙,一切工作准备 完成后,方可进入设备内进行工作。 3.设备检修完工后,应清理工作现场,不得将杂物或工 具遗留在设备内,经检查确认无错后,方可通知有关部门 送电试车。

4.检修钳工操作规程 (1)检修工作中,拆下的零部件应妥善放置,不得丢失,检修机械零部件的结合面时,应将吊起部件部份整稳,手不得伸入其间,检查设备内部,应用行灯或手电筒,不得用明火照明,检查容易倾倒的部件时,必须支撑牢固。 (2)使用扳手时,扳手与螺帽接触部份,不得粘有油脂,接触紧密,不可在扳手上加套筒用力,也不可用扳手当锤使用。 (3)钳工使用手锤、扁铲、锉刀、刮刀、虎钳等专用工具时,应严格遵守各工具的操作规程,以免发生事故。 5.起重工作规程 (1)起重工作前,应认真检查工作场地,以及所用工具,设备的性能是否良好、可靠。 (2)多人操作时,应由一人负责指挥,起重工均应熟悉

煤矿机械设备故障及维修与养护研究

煤矿机械设备故障及维修与养护研究 发表时间:2018-12-18T10:33:37.9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作者:李霞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的总体工业化水平提升,社会对煤炭资源的需求总量也在持续扩大,当前形式各异的机械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煤炭生产行业,开采效率也有了显著提升。 山西杰鼎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的总体工业化水平提升,社会对煤炭资源的需求总量也在持续扩大,当前形式各异的机械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煤炭生产行业,开采效率也有了显著提升。然而由于对煤矿机械设备维修及养护工作的忽视,致使故各类故障频发,不仅降低了煤炭开采效率,也影响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本文简述了煤矿机械设备常见的故障类型,然后针对维修保养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维修保养方案。 关键词:煤矿机械设备;故障类型;维修方案;养护措施 现阶段,煤炭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均离不开先进的煤矿机械设备。煤矿机械设备不仅全面提升了煤炭的开采效率,也给煤矿企业乃至整个社会都来了巨大经济效益。由于煤矿公司生产规模的持续扩大,总体机械化水平也在持续提升。但是在煤矿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必定会受到周遭环境、使用方式以及维修保养水平等多方因素的制约,随之便会出现形变、断裂以及损耗等各种问题,不仅降低了机械的使用性能,也给煤矿的生产工作埋下了安全隐患。因此针对煤矿机械设备制定科学的维修及养护措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煤矿机械设备常见的故障类型 生产煤炭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资源以及作业工具。随着生产的持续进行,各类煤矿机械设备多多少少都会出现相应的磨损,致使损耗的程度存在差异。当损耗累积至一定标准时,机械便会出现故障。而且在不一样的环境下,煤矿机械设备的故障程度以及故障类型也有所不同。 1.1以故障原因为划分依据 若是以故障的出现原因作为划分依据,那么则可以将煤矿机械设备的故障分为五种类型。其一是损坏类故障,该类故障是由于机械出现断裂、形变以及压痕现象所导致的。其二是退化类故障,此类故障的发生原因是机械剥弱、老化或是非正常损耗。其三是失调类故障,主要是源于机械压力的失衡。其四是松脱类故障,一般是煤矿机械设备中的零点出现的松动或者是脱落情况。最后一种则是功能类故障,通常是因为在机械生产环节发生了机械堵塞、泄露现象,致使功能丧失的一类机械故障[1]。 1.2以故障程度为划分依据 若以故障程度作为划分依据,那么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即早期故障期、偶发故障期以及耗费故障期。故障的程度有损耗的时间长短而定,换言之,故障程度即阶段性故障。首先是早期故障期,也就是机械设备的磨合阶段,在这时所产生的故障通常源自于机械设计与制造的漏洞。其次是偶发故障期,此时出现的故障存在损坏程度深和偶然性的特征,属于机械作业环节的正常现象。最后是耗费故障期,这是机械设备故障程度最高的时期,同时也是设备应用的晚期,故障率极高且机械的老化速度非常快。 2煤矿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未对前期养护给予高度重视 在使用煤矿机械设备的过程之中,很多人员仅仅是重视后期的维修工作,没有对前期的保养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尚未制定科学规范的机械使用细则,致使在煤矿机械设备的使用时间及使用方法上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损耗程度逐渐扩大,大大延缓了煤炭生产进度。以往我国因为经济层面及技术层面的限制,设备落后且数量不足,而如今这些情况均有了显著改善,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也在减小,然而却因为缺乏对养护工作的重视,致使煤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缩短,难以达到理想的利用效率。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也是对设备资源的一种严重浪费。比方说有些设施的轴承在运作过程之中,存在时间以及温度方面的要求,然而很多施工人员却对这些因素视而不见,胡乱使用,加深了对设备的损坏程度[2]。 2.2维修力度及维修技术有待提升 纵观我国煤矿机械设备的维修现状,发现在维修过程当中主要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缺乏足够的维修力度;现阶段绝大部分煤炭公司都没有对煤矿机械设备的维修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因为落后的观念,致使其认为对设备进行维修不仅会提升施工经济成本,还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只有在机器彻底损坏乃至无法正常运作时才会考虑维修。而且在维修时存在很多短期行为,致使机械设备出现了极大程度的磨损,严重降低了使用的寿命。另一方面则是维修技术过于老套;许多煤矿公司在维修煤矿机械设备的过程中,未贯彻与时俱进的原则,没有灵活运用现代科学高端的维修技术,致使设备燃料的消耗总量超标,设备效率持续低迷。而且检测技术水平也有待提升,很多维修工人仅仅是根据以往的经验或者是个人的直觉进行修理,故障未得到有效解决。此外,在一般情况下,煤矿施工皆位于偏远山区,交通不方便,所以采购维修零件较为困难,修理进度往往会被推后。与此同时,因为维修的环境过于恶劣且工作量巨大,所以煤矿机械设备的零部件的清洗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3煤矿机械设备的主要维修方案 3.1灵活运用现代科学高端的维修技术 现阶段,煤矿机械设备的维修工作者必须充分掌握煤矿机械设备的核心设计理念,灵活运用现代科学高端的维修技术,让维修工作的效率更上一层楼。首先,在维修时应当严格遵循设备使用的安全规范及管理规范,避免发生操作事故。维修工作不仅需要高超的技术水平,而且还需从诱发设备故障的主要因素来进行深入分析,进而制定进一步的维修方案。其次,维修人员还需借助于自身的维修经验,在相关仪器的帮助下展开辅助检查,若发现安全隐患必须及时处理。除此之外,还需要立足于煤矿机械设备各零部件的使用期限,制定科学有效的维修模式,防止由于设备机械老化因素而导致的安全事故[3]。 3.2做好事后的维修应对措施 倘若煤矿机械设备在出现故障之后,缺乏科学有效的维修计划,就会延长机械维修的时间,随之而来的便是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对于煤矿机械设备,还需要做好事后的维修应对措施。所谓的事后维修,就是在发现机械故障之后,立刻进行相应的处理,隶属于非计划性设备故障维修的范畴。维修人员应当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维修方式,在煤矿机械设备的运行过程中,运用动态化的修复方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综合安全、效率等多方面因素,以确定修复的手段。此外,还需尽快构建完备的煤矿机械设备管理规范以及可行性强的管理标准,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相应的监督检查,充分把握设备检测维修标准,打造系统化的煤矿机械设备维修模式。

浅谈煤矿机械设备润滑及管理

浅谈煤矿机械设备润滑及管理 p设备润滑管理的基本任务概括起来是:保证润滑系统正常,提高设备生产效率,减少摩擦阻力和机件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节能,防止设备事故发生。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建立煤矿企业设备润滑管理的机构和制度,制定各级润滑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和工作细则。(2)编制设备的润滑卡片和润滑图表,收集润滑技术资料,指导操作者、维修人员正确合理地搞好润滑工作。(3)检查润滑和冷却材料质量,做好油品及进口设备油样的化验工作,正确选择精、大设备和进口设备代用润滑油。(4)核定煤矿企业每台设备的润滑材料及消耗定额,按时向供应部门提出年、季、月度润滑材料订购计划,并按期统计实际消耗数量。(5)编制设备的年、季、月度清洗换油计划,并组织废油回收和再生,拟定节油措施。(6)贯彻设备润滑的“五定”实现科学管理。五定是指;定点:确定每台设备的润滑部位和润滑点,每个润滑工和操作者都必须熟悉这些供油部位;定质:按照润滑图表规定的油、脂牌号,正确选用油品,确保油品质量。润滑装置和容器必须保持清洁;定量:在确保设备良好润滑的基础上,实行定量消耗。如及时发现超额时,必须查明原因,以便修改定量杜绝浪费;定期:按照润滑卡片和图表规定时间,结合实际情况做好添加油和清洗换油工作并做好记录,保证设备及时良好润滑;定人:明确设备润滑工作人员(润滑工、操作工、维修工)的责任,规定每台设备润滑部位的责任者。(7)监督润滑器具的清洁合理使用。(8)总结和推广设备润滑工作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提高润滑管理工作的经济效益。(9)搞好设备防漏和治漏,落实节能和环保工作。(10)重视并组织执行润滑技术业务培训工作,提高煤矿企业各级润滑工作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2、煤矿机械设备的特点和润滑要求 由于煤矿生产的特殊性,井下环境相对恶劣,因此说搞好煤矿井下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就显得尤为重要。采用正确的科学维修和保养不仅能提高设备的生茶效率,还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1 煤矿机械设备的特点 (1)由于井下空间狭窄,煤矿机械设备摆放比较拥挤,因而机械设备的轴承和齿轮承受的压力和负荷较大。(2)因工作的需要,井下煤矿设备经常搬迁,工作条件多变,负荷变化大。(3)因煤矿设备的费用较高,多数设备常常超负荷工作,启动频繁,并经常承受启动、停机时的冲击负荷,设备齿间的瞬间压力大。(4)煤矿环境复杂、恶劣、潮湿、有煤尘及瓦斯和有毒气体并存如,二氧化硫、硫化氢,因此煤矿设备要面临防火、防爆、防锈和防腐蚀等问题。(5)由于矿井空间狭小,机器的维修比较困哪,因此要求煤矿机械设备经久耐用,便于维修。 2.2 煤矿机械设备的润滑要求 (1)因煤矿设备的体积和油箱的容积较小,所装润滑油的容量也少,工作时油温较高,这就要求润滑油必须要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抗氧化安定性,有较长的使用周期。(2)因煤矿的环境恶劣,煤尘、岩尘、水分较多,润滑油难免受到这些杂质的污染,所以要求润滑油要有较好的防锈、抗腐蚀、抗乳化性能;要求润滑油当受到污染时,其性能变化不会太大,即对污染的敏感性要小,最大限度地延长换油周期、减少设备机械零部件的磨损,从而降低维护保养费用。(3)对于某些机械设备,特别在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环境中使用的一些机械设备,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论文

浅谈煤矿机电运输及设备管理论文 摘要 煤矿机电运输事故是矿井生产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遍布矿井的每个角落,同时也是矿井发展的因素之一。通过对煤矿机电运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事故进行分析和提出防治措施,将会大大降低煤矿机电运输事故,为煤矿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煤矿机电运输是矿井生产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了矿井的各个生产环节,战线长,涉及面广,特殊工种多,技术性强。随着采掘的深入,生产能力的提高,机电运输系统的战线逐渐加长,一旦矿井机电运输系统发生事故,不仅影响煤矿生产,而且会严重威胁矿井及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认真分析当前机电运输事故多发的原因,探讨在新的用工体制下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吸取教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关键词:煤矿机电运输事故、隐患、、措施、防排水装置、风机装置、设施管理。

一、煤矿机电运事故的原因剖析与控制煤矿机运事故对策 (一)、煤矿机运事故的原因剖析 1、安全基础工作薄弱,安全可靠性差:一是安全投入不足,考核不严,机运标准化工作难以到位;二是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不够,特别是用人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并岗之后,职工都在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状态下工作,有的岗位还打破了8小时工作制做连班,要抽出人员进行脱产培训的确很难。因业务培训难以组织或组织成效不大,从而使工人不能得到很好的培训,技术素质得不到提高。 2、安全制度不严,遗留安全隐患:一是岗责任制不健全,对某些工作相互扯皮,隐患得不到及时整改落实;二是安全制度执行不严,对安全考核不够严厉,安全奖惩不及时兑现,影响了管理人员反“三违”的积极性;三是对事故处理未严格按:“三不放过”原则分析处理,处罚太轻甚至层层保护,不严肃追究责任,职工受不到教育,防范措施不到位,结果是事故重复发生。 3、指令性的临时工顶替:由于待岗人员顶替时间短,对顶替工种操作熟练程度差,缺乏顶岗前的安全培训,产生违章指挥和盲目操作双重不安全因素。 4、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违反了“三大规程”及有关安全规定,违规指挥、违规操作时有发生。 5、特种作业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掌握特种作业技术不娴:据统计,17起机运事故中当事人小学文化程度的占了40%。对技术工

设备维修保养的基本内容

设备维修保养方式的确定 设备维修可分为计划性预防维修,从保证设备安全运行角度来说,更应强调预防性维修。计划性维修是根据设备磨损规律和设备故障规律,制定设备的维修保养和维修方式。根据维修的作用不同,维修方式可分为保养、针对性修理、计划修理、项目修理、改造维修等,选择确定维修方式的依据主要是设备及其零部件的磨损程度、性能、精度劣化以及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1.三难保养制 设备维护保养工作,依据工作量大小和难易程度,分为日常保养、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所形成的维护保养制度称为“三级保养制”。 (1)日常保养 是操作工人每班必须进行的设备保养工作,其内容包括:清扫、加油、调整、更换个别零件、检查润滑、异音、安全以及损伤等情况。日常保养配合日常点检进行,是一种不单独占据工时的设备保养方式。 (2)一级保养 是以定期检查为主,辅以维护性检修的一种间接预防性维修形式。其主要工作内容是:检查、清扫、调整各设备的零部件;检查污水泵的叶轮、密封,离心泵的叶轮、密封、注油;检查配电柜线路、除尘、紧固;发现故障隐患和异常,要予以排除,并排除泄漏现象等。设备经一级保养后要求达到:外观清洁、明亮;无尘土;操作灵活,运转正常;安全防护、指示仪表齐全、可靠。保养人员应将保养的主要内容、保养过程中发现和排除的隐患、异常、试运转结果、运行性能等,以及存在的问题做好记录。一级保养以操作工为主,专业维修人员配合并指导。 (3)二级保养 是以维持设备的技术状况为主的检修形式、二级保养的工作量介于修理和小修理的部分工作,又要完成中修理的一部分,主要针对设备易损零部件的磨损与损坏进行修复或更换。二级保养要完成一级保养的全部工作,还要求润滑部位全部清洗,结合换油周期检查润滑油质,进行清洗换油。检查设备的动态技术状况与主要精度(噪音、震动、温升、表面粗糙度等),调整安装水平,更换或修复零部件,清洗或更换电机轴承,测量绝缘电阻等。经二级保养后要求精度和性能达到工艺要求,无漏油、漏气、漏电现象,声响、震动、压力、温升等符合标准。二级保养前后应对设备进行动、静技术状况测定,并认真做好保养记录。二级保养以专业维修人员为主,操作工参加。 (4)设备三级保养制的制订 为了使设备三级保养规范化,应根据设备各零部件的磨损情况、性能、精度劣化程度以及故障发生的可能性等,制订出各零部件的保养周期、保养内容和保养类别计划表,作为设备运行保养的依据。设备保养计划例表如表1所示,表中“Ο”表示保养检查。由于不同周期的保养类别和内容不同,在实际中可用不同符号来表示不同的保养类别,如“Ο”表示日常维护保养,“△”表示一级保养,“◇”表示二级保养等。 表1机械设备零部件保养计划例表

设备维修保养规程

设备维修保养规程 一.目的:实现设备使用、保养和维修的程序管理 建立一个设备使用、保养和维修的管理程序,以指导设备的正确使用、预防性维修和合理保养,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防止事故的发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二.职责 生产部负责本规程的制定,设备检修人员、操作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修,各工段长、组长负责本规程执行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三.适用范围 本厂所有生产设备和其服务、辅助设备。 四.内容 1.设备的使用 ⑴设备的使用要实施设备操作人员负责制,要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所有的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构造,掌握设备的操作技能,了解常见的故障类型和解决办法,保证能正确的使用设备;单人使用的设备由操作人员负责,多人操作的设备由本岗位的组长负责,设备的操作人员应保持相对稳定,在设备的操作人员因事不能上岗进行操作时,应由受过相应培训的人员替代。 ⑵所有的设备都要制定操作规程,要求操作规程的内容要详细、清楚、符合生产工艺对设备操作的要求。 ⑶主要设备要统计故障率、停机时间,便于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 ⑷设备的运载负荷是设备的参数之一,不可任意更改设备的技术参数,严谨设备超负荷运转,严谨设备带病运转。

2.设备的保养 设备的维修保养应贯彻预防性维修为主的方针,通过日常保养加计划检修的制度加以实施,即在设备故障发生之前按照检修计划或相应的技术规定进行维修保养。机修工对设备负有维修的责任,定时和经常检查设备的运转情况并经常向操作工了解设备运转的状况,发现隐忧及时予以消除。 ⑴设备的日常保养 ①设备的日常保养的目的是维护设备的正常使用状态,它是设备维护的基础,是预防事故发生的积极措施,是由设备的操作负责人实施的。 ②设备的日常保养通常是在设备使用结束后,在下班前的一定时间里由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具体要求有:设备的清洁,设备的检查,必要的设备润滑等,使设备处于整齐、清洁、安全、润滑良好的状态。 ③设备的保养原则为:设备完好,部件和零件完整。 ④具体保养要求:a. 运转设备使用前先进行空转,确认设备声音正常,润滑良好,方可进行操作。b. 检查螺栓的紧固程度,对松的螺栓进行紧固处理,以防在使用中脱落。c. 对各个传动部件进行润滑加油,检查传动系统各操作手柄、电器开关位置正确无松动,操作灵活可靠。 ⑵一级保养(运行300h) 机械部分:①清洁各部位及死角②检查三角带、皮带有无裂缝,如有损坏及时更换③清洗自动放泄过滤器④各仪表是否正常,有损坏的及时修理或更换⑤上死点停止位置的确认⑥离合器、制动器有无异常声音。电气部分:①减速器油量是否充足②各部位给油是否充分③检查润滑管路各连接头有无泄漏。 ⑶二级保养(运行3600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