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西小说中幽默的语言风格

合集下载

小说中语言风格特点答题模板遣词之美,修辞之美

小说中语言风格特点答题模板遣词之美,修辞之美

小说中语言风格特点答题模板遣词之美,修辞之美(一)鉴赏语言的具体鉴赏角度
遣词之美:包括用词、句式,如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的选用、整句散句、长短句等
修辞之美: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语言的特色与风格:如平时自然,华美绚丽等
语体之美:书面语与口语,普通用语与口语
情感之美:善于体味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露出来的情感,或含蓄、或直露、或奔放、或细腻等
(二)语言的特色与风格:
平实自然:(语言朴素,不事夸张,但于平淡之中蕴涵深意):亲切自然。

华美绚丽(使用较多整句句式,修饰性辞藻丰富):文采飞扬,具有感染力。

口语化/方言特色:生动活泼、亲切自然。

生动形象(运用较多修辞手法):语言富有感染力,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幽默讽刺:(幽默:语言风趣、诙谐;讽刺:嘲讽、揭露的语言,较多使用反语):一针见血,语言富有感染力,强化讽刺效果。

含蓄深沉(抒情或叙事不直接写出,而是通过它物或对比委婉表达内心情感):容易引起读者的感情共鸣。

准确简练(意思表达明确,用语简单):短促有力,语言富于感染力。

典雅优美(较多引用古典诗文):语言具有古典的美感,丰富文章的内涵。

论《西游记》滑稽诙谐的艺术风格

论《西游记》滑稽诙谐的艺术风格

论《西游记》滑稽诙谐的艺术风格四百多年前,我国著名的古典作家吴承恩用他手下那支生花妙笔,倾心撰就了一部堂皇巨著《西游记》。

作者充分发挥了浪漫主义的艺术特点,大胆地张开艺术的想象翅膀,用纵横驰骋的绚丽幻象,曲折有趣的故事情节,宏大的结构和壮阔的场景,加上离奇优美的笔致,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完整生动、琦玮璀璨、神奇莫测的神话世界,曲折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社会生活图景。

由此《西游记》成为了我国最伟大的一部神话小说,并名列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又被称为我国明代小说的“奇书”。

多少年来,人们对《西游记》的研究可谓详尽矣!从小说来源及作者的考证,小说的社会意义,小说的主题,到小说的艺术成就,小说的人物形象,小说的情节结构,一直到小说的神魔结构,小说的世俗化,小说的幻想艺术,小说的宗教色彩等,可谓形形色色、林林总总,从各方面对《西游记》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但作品给笔者留下较深印象并想提出来分析的,却是小说滑稽诙谐的艺术风格。

很多人对小说中体现出的“亦谐亦谑,寓嘲寓讽”的风格并不大重视,例如胡适。

他经过考证和研究,认为:“《西游记》里种种神话都带着一点诙谐意味,能使人开口一笑”,“至多不过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滑稽小说、神话小说;它并没有什么微妙的意思,它至多不过有一点爱骂人的玩世主义”。

“全文以诙谐滑稽为宗旨”。

①这种看法诚然有它的一定道理,但却有失偏颇。

在今天看来,玩世主义并不一定是《西游记》诙谐滑稽的准确概括。

因为,玩世主义是以消极的态度轻蔑世事、游戏人生的,而《西游记》的社会态度和人生哲学却是积极向上的。

它不只是对社会生活作旁观的、不负责任的挖苦和批评,而且对理想人物进行了热情的歌颂。

实际上,《西游记》的诙谐性是一大特色。

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具有诙谐意味的作品并不少见,但诙谐性表现得最深重、最突出,风趣笔墨运用得最集中、最成功的当推《西游记》。

明代陈元之《<西游记>序》就曾赞誉它为“意近滑稽之雄”。

诙谐性是《西游记》所特有的重要艺术特色。

韩寒文学作品语言风格分析

韩寒文学作品语言风格分析

韩寒文学作品语言风格分析韩寒是我国文学界“80后”的代表人物,其文学作品名数量虽然比较少,但是文学影响力却很大。

在阅读韩寒文学作品时,对其语言风格进行分析,不仅可以更好的理解韩寒文学作品的内涵,同时还可以促进我们文学素养的提升,这对于我们综合发展有极大帮助。

对此,下面就韩寒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进行全面探究。

标签:韩寒;文学作品;语言风格前言文学是语言艺术的高度凝练,就如建筑物无法离开最基本的建筑材料一样,文学作品如果脱离了语言,就不复存在。

有很多学者认为,在探讨文学作品时,首先在于文学中语言的特殊性,语言风格是研究文学作品语言的重要内容,其可以充分揭示出语言规律,有助于读者更好的感知文学作品的魅力。

1.幽默的语言风格幽默主要是通过语言中的各种组成要素,如修辞、语法、词汇等,达到引人发笑的效果。

在文学领域中,幽默是一种妙趣横生、轻松诙谐的语言特色,其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引人发笑、深含意蕴、带有讽刺。

在韩寒的文学作品中,幽默的语言风格主要表现在:(1)词语的变异。

词语变异是组成幽默表现风格的常用手段,其通过对常规进行变通,从而将违反逻辑规律的内容表现出来。

在韩寒的文学作品中词语变异主要是通过词义变异的方式体现出来,其不提倡改变词语本身的形式,而是改变词语的使用环境,赋予词语新的含义,从而增添审美情趣。

在韩寒的文学作品中,往往会赋予词语临时语境意义,使得词语本身的意义与临时意义形成比较大的反差,构建出一个幽默的氛围。

(2)理性意义的变异。

这种变异主要是打破已约定俗成词义在人们心中的态势,产生一种轻松、幽默的氛围,使得表达更加具有直观性。

例如在《长安乱》中:但是,就是逐城的县管,极度的聪慧,他将自己的银票和下人专门模仿的形似的监银的签名微微浸入水中,签字变化开,笔锋便无迹可寻,然后说是下雨时候淋到了。

这种方法后来慢慢流传,民间称之为“洗钱”。

这里的“洗钱”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含义是将非法得来的钱财,通过存入银行,改变名义、性质的方式,将其变为合法收入。

论老舍小说中的“幽默”味

论老舍小说中的“幽默”味

091[摘 要] 幽默感是老舍小说的一个鲜明特色。

老舍之所以能够被誉为世界级的幽默大师,原因在于老舍的文学作品来源于日常生活,在引发读者笑的同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老舍的文学作品为我国现代文学开辟了全新的写作话题和范围。

在他的小说中彰显了民俗民风,字字透出一股浓郁的“京味”;他的文学作品中讽刺运用得当,一句句诙谐话语背后,都体现着鲜明的幽默感特征,人们常形容“老舍最大的长处乃是善于捉到人类的幽默而老老实实写出来”。

主要分析老舍小说的“幽默味”,从老舍作品的幽默风格着手,深入研究了老舍小说中幽默的表达方式,进一步提炼和深化了老舍作品的幽默感特点,从而理解老舍作品幽默风格背后的深意。

[关 键 词] 老舍;小说;幽默风格;现实生活;讽刺论老舍小说中的“幽默”味王 茜老舍先生的文字极富诙谐感与幽默感,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取材,用朴素生动又活泼的语言表现日常生活。

经他的手写的文字,生动有趣、诙谐幽默却又引人深思,使人印象深刻。

每个文学家都有着自身的语言风格特色,在老舍的文字中,尤为突出的是语言的幽默感。

幽默感在写作中并不少见,但是老舍小说的幽默感来源于他独特的描绘方式和鲜明的语言风格。

在老舍的小说中,他并不着重于描写上层社会和大人物,相反,在他的笔下多是对社会底层为了生存奔波,挣扎于生存线上的小人物的刻画。

他的文章更接近实际生活与市井生活,描绘的人物形象突出,个性特点突出,创作手法生动活泼却又朴实无华,有着强烈的亲和力与幽默感。

这是因为老舍明白,在社会生活中,普通人是占大多数的,是社会的主导,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与前进,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当时社会发展的状况。

这些特点决定了老舍的小说受众广泛,很受读者欢迎。

一、老舍生平简介老舍,本名舒庆春,字舍予。

他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一生共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1924年应聘到英国伦敦大学东方书院当教师,同时开始进行文学写作。

试论老舍小说作品中独特的幽默表现方式

试论老舍小说作品中独特的幽默表现方式

试论老舍小说作品中独特的幽默表现方式姓名:张旺学号:2008136021188摘要:老舍以鲜明的创作个性与独特的艺术风格,尤其是他的幽默艺术,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宝库。

老舍小说采用了独特的“自然”和“智慧”两种幽默表现方式。

前者是指作者将观察到的生活中的矛盾可笑之处,如实地写下来。

后者是指在深入观察生活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想象,调动各种艺术手段,以取得幽默的效果。

关键词:生活矛盾“自然”的幽默“智慧”的幽默老舍具有鲜明的创作个性与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某些方面为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宝库。

其中,老舍最为突出的特点是他的幽默艺术。

有人称老舍先生为幽默大师,对于这一美誉他是当之无愧的。

将幽默笔法广泛地运用于小说创作中。

幽默在他的创作个性与艺术风格中,在他的小说创作中,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老舍将生活中的幽默以敏锐的观察力提炼出来,并进行加工,发掘出世事中的可笑之处,而后巧妙地表现出来。

我们可以把老舍的幽默表现方式大致分为两类:一、“自然”的幽默表现方式在老舍小说作品中,一类是作者将凭借观察力所获取到生活中的矛盾可笑之处,如实写下来的幽默,我们称之为“自然”的幽默。

生活中人物性格的发展历史,都蕴藏着丰富的矛盾性。

这些矛盾性本身就是可笑的,一旦诉诸作品,就构成了自然的幽默。

“自然”的幽默是幽默的基础和根本,因为它是客观生活矛盾性的直接真实的反映。

老舍很善于掌握幽默形象语言和行动上带有喜剧色彩的矛盾性,一旦活画出来,就意趣盎然。

老舍不仅能将敏锐的幽默目光深入到生活里,发掘世界中包含的各种笑料,而且能透视人物的心灵,找出主观世界中复杂的矛盾性。

由于各自的阶级地位、文化水平、道德修养、社会环境的等等不同,每个人的心理活动内容和方式都是不同的。

思维是存在的反映,有的人的思维是符合客观事实及事物发展规律的,所以是正常的合理的,有的则是违反常理。

老舍是心理描写的高手,尤其善于捕捉心理活动中的乖谬之点。

在《四世同堂》中,老舍大量地描写了汉奸们的心理活动,当女汉奸大赤包作为牺牲品被日本人投入监狱,死神已经扣响她生命大门的时候,她还想入非非,企望因祸得福。

论王小波小说的黑色幽默

论王小波小说的黑色幽默

论王小波小说的黑色幽默当谈到中国当代文学时,王小波的名字和他的作品始终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存在。

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黑色幽默风格,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探讨王小波小说中的黑色幽默及其意义。

黑色幽默是一种文学流派,通常以幽默的方式处理痛苦或荒诞的题材,从而引发读者的反思和情感共鸣。

在王小波的小说中,黑色幽默的特点体现得尤为明显。

他常常用荒诞的情节、反讽的语言和夸张的人物形象来描绘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和人性弱点。

在王小波的小说中,黑色幽默的独特叙事方式尤为引人注目。

他常常通过戏谑、调侃的语气来描绘悲剧性的题材,从而将痛苦和荒诞转化为幽默和讽刺。

这种叙事方式既能够减轻故事的压抑氛围,又能够让读者在笑声中领略到故事的真实内涵。

王小波还善于运用象征和隐喻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哲学思考寓于具体的故事情节之中,从而让读者在愉悦的阅读过程中思考人生的真谛。

王小波小说的黑色幽默及其意义是他在文学界的独特贡献。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而且对中国当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黑色幽默风格让读者重新审视生活中的荒诞性和人性的弱点,并引发了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和思考。

他以幽默的方式处理痛苦题材,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也为当代文学注入了一种新的元素。

王小波小说的黑色幽默是其作品独特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哲学思考,让读者在欢笑中领略到故事的真实内涵和人生的真谛。

他的作品为中国当代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对读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黑色幽默在王小波的小说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让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得愉悦的感受,更能在思考中体会到其深刻的哲理。

这种独特的风格也为其他作家提供了借鉴和启示,使黑色幽默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得到了更广泛的运用和发展。

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是中国当代文学的杰出作品,其中的“黑色幽默"风格更是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从“黑色幽默”的角度,对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进行探讨。

试论老舍小说的幽默艺术

试论老舍小说的幽默艺术

试论老舍小说的幽默艺术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其小说中所运用的幽默艺术具有独特的魅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结合具体作品,深入探讨老舍小说的幽默创作特点及其表现手法,以期更好地理解这位文学大师的艺术风格和人文情怀。

幽默是一种文学修辞手法,它通过诙谐、戏谑的语言和荒诞、滑稽的情节,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品味到人生的酸甜苦辣。

在小说中,幽默往往被用来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同时也能表达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批评和讽刺。

幽默在老舍的小说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为作品增色不少。

老舍小说的幽默艺术体现在多个方面。

老舍擅长运用讽刺手法来展现人物的矛盾与荒谬。

在《骆驼祥子》中,作者通过描写祥子与虎妞的婚姻生活,暴露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

祥子身陷婚姻的枷锁,却又幻想通过婚姻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作者用戏谑的笔触揭示了这一矛盾,使读者在捧腹之余,也能深入思考社会的现实问题。

老舍小说中的幽默还体现在诙谐的语言上。

他常常运用轻松幽默的对话和生动形象的比喻来增加作品的趣味性。

在《猫猫神和喇叭花》中,作者用“拦路抢劫”来形容两位老妇人争夺一只鸡的情景,使人忍俊不禁。

这种诙谐的语言为紧张的情节注入了轻松的氛围,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既能感受到乐趣,又能在轻松的语境中体味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老舍还运用滑稽手法来表现小说的幽默艺术。

他常常刻画一些荒诞滑稽的人物形象,使之成为作品中的“笑点”。

在《小坡的生日》中,小坡的妹妹把自己打扮成“女皇”,摆出一副神气十足的架子,而小坡则扮演“臣子”,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

作者通过这种荒诞的情节设计,以滑稽的手法展现出人物形象的童真与憨态,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忍俊不禁。

老舍小说的幽默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他的作品常常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品味到人生的酸甜苦辣,使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愉悦和享受。

作者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批评和讽刺,也使人们在欢笑之余能够受到启发和教育。

老舍的幽默艺术既具有娱乐性,又具有思考性,为读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精神享受。

文学作品中幽默手法的表现方式

文学作品中幽默手法的表现方式

文学作品中幽默手法的表现方式幽默的写作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起源于英国戏剧作家琼生, 他以幽默诙谐的手法创作的戏剧受到的大众追捧,其后幽默诙谐的写作手法被广泛应用到文学作品中。

幽默的写作风格就是通过委婉含蓄的写作手法结合滑稽可笑的故事情节,表现出意味深长的文章主题。

具有这种写作风格的作品往往通过滑稽可笑的语言、似乎不符合常规逻辑的情节等来吸引读者,而通过文章所揭示的深刻主题或思想使读者回味无穷。

特别注重学生对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社会或全球问题的反思或者批判,这种问题往往是严肃的,如何传达作品中严肃的主题,是考试中常常考察的问题。

幽默诙谐的手法则是传达严肃主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L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作者的主题是严肃的,以严肃而认真的语言表达,未免有些太过沉重。

幽默的语言可以塑造滑稽、令人哭笑不得的人物形象,使故事内容滑稽可笑、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毫不枯燥。

读者无不对文中的人物和故事印象深刻,久久不忘,无论历经多少岁月,作品依然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中国著名剧作家丁西林笔下的众多人物和故事就是通过幽默诙谐的手法描绘出来,至今仍被读者熟知、讨论。

比如丁西林的《压迫》、《一只马蜂》等独幕戏剧都塑造了主人公机智幽默的形象,故事幽默有趣。

本文主要写幽默的表现方式,以上作品就不展开赘述To2.对现实进行有力的批判,深刻犀利而具温情与善意幽默诙谐常常与讽刺联系起来,文学作品亦如是。

作品中幽默的语言、滑稽可笑的人物、荒诞的故事情节都是作者对现实有力的讽刺与批判、深刻且犀利,增添作品的厚度,令读者反思。

作者批判得一针见血,但在这锋芒背后,却是作者对社会、人群热切的关爱。

一如鲁迅先生当年批判“国民性”所呈现给我们的。

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

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上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这段话非常具有讽刺意味,在乱世时期,群雄争霸,割据一方,谁的实力最强,谁就能成为最后的霸主,说白了就是“人吃人”的游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⑤王庆生主编:《中国当代文学》(下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6页。

⑥王安忆、陈思和:《两个69届初中生的即兴对话》,《上海文学》,1988年第3期第78页。

⑦王安忆:《重建象牙塔》,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9月第一版,第198页。

参考文献:[1]夏之放.《文学意象论》,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叶朗.《中国小说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12月第1版。

[3]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年2月版。

[4]刘达临.《性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王晓明主编.《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学分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6][捷]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孟湄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

论东西小说中幽默的语言风格□河池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罗传清摘要:幽默是东西小说语言主要的表现风格,本文从语言手段、审美效果、审美价值等方面来探讨东西小说中幽默的语言风格。

关键词:东西;小说;语言风格;幽默作家的语言风格是其创作风格的外在表现,它是在语言上呈现出的一种气质和格调,是语言体系本身的特点和语言运用中各种特点的综合表现。

在东西的小说中,妙趣横生的幽默言语片断俯拾皆是。

这些言语片断或是离奇变异,或是机警反套,或是荒唐悖境,或是有意歧解,它们通过屠言要素的刻意变异,通过各种修辞方式的创造性运用,构成了浓郁的幽默氛围,在貌似调侃、俏皮的背后,透出一种发人深省的凝重,形成了独特的幽默语言风格。

因此,有评论家称,东西的作品是“升级版的王朔”。

一、东西小说中幽默语言风格的建构手段1.以语言的变异来营造幽默语言变异是幽默言语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

语言本身具有很强的规定性,又具有相当程度的变异性。

变异性即破坏正常语法规范,打破正常的思维惯性,借助异于常规的语法结构的张力。

正如艾略特所说的:“语言永远作微小的变动,而词永远并置于新的、突兀的结合之中”。

所有的超常规的语言组合结构是语言幽默氛围的骨架,幽默语言不是老老实实的文字。

东西在其小说中就充分运用词语超常搭配、语词的降用、语序的颠倒、语体的变异等等语言变异手段来营造出俏皮、幽默的语言氛围。

如:(1)但是人流匆匆,没有谁舍得把目光落到我们身上,他们的目光十分有限,他们没有富余的目光。

(《耳光响亮》)(2)由此我得出一个真理:不怕你有权改姓名,就怕我们不执行。

(《慢慢成长》)(3)一声锐利的尖叫从她的嘴里吐出来,那声音锐利了好久,才变成淅淅沥沥的哭声。

(《耳光响亮》)2.以语境的错位来营造幽默语言的使用离不开语境,幽默更离不开语境,因为任何幽默都是一定语境中的产物。

正常的言语交际,语言形式必须适应特定的语境,即特定的场合、对象、时间、地点及上下文等因素相适应。

言语形式与语境相一致,表达效果才能和谐得体。

东西在其为了造成特有的幽默表达效果,常常有意地将语言形式与语境相悖。

如:(1)母亲用手在我头上摸了摸,说坚强一点,邱少云被火烧了还一动不动,黄继光敢拿自己的胸口去堵敌人的枪眼,董存瑞敢手举炸药包炸敌人的桥,你守一下家有什么好怕的?如果你真的害怕了,就不停地念毛主席的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在毛主席语录的鼓舞下,我向母亲坚强地点了点头。

我说人在阵地在,我在家在,妈妈你放心。

(《耳光响亮》)(2)牛青松一拍脑袋,说我没有头发。

姑娘们看着牛青松光亮的头皮发笑。

她们说没有头发也得洗,你的三轮车把我们的手硌痛了,我们只收你半价。

洗不洗是态度问题,有没有头发是水平问题。

(《耳光响亮》)3.以语义的模糊制造幽默幽默语言是理解上的模糊语言。

正因为幽默语言的模糊性,交际双方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语义理解。

但是这里的模糊语言同模糊语言学中所讨论的既有原形、又有边缘情况的模糊语言是不同的。

幽默语言的模糊性更多地表现在巧妙地利用语言手段产生交际双方不同的语义理解,它的基础是歧义、含糊。

东西在他的小说中经常采用有意歧解这种手段,构成了或深刻隽永、韵味无穷,或风趣诙谐、俏皮活泼的表达效果。

(1)王家宽显得很高兴,他用手不停地扭动朱灵胸前的扣子,说你开我的收音机,我开你的收音机。

(《没有语言的生活》)(2)双手抓住牛红梅头发的那个人,双手依然抓住牛红梅的头发。

他说他们犯法了?母亲说他们犯什么法?那个人69的眼珠转了几转,很自豪地说中央有文件,主席逝世期间,停止一切娱乐活动。

(《耳光响亮》)(3)他在日记里写道:我为什么在欢乐的时刻,忘记了隐患。

我是个不懂得爱妻子疼孩子的畜生。

我是流氓我是地痞,应该千刀万剐,天该诛我,地应灭我……(《耳光响亮》)例(1)是通过对词语“收音机”的有意歧解来产生幽默;例(2)、例(3)是利用词语的字面上与其在语境中的两种不同的语义指向来生成幽默。

4.以语调的反常来制造幽默一般情况下,叙述者的叙述语调与所表达情感是一致的,与人们公认的价值评判、伦理规范是一致的。

而东西在他的小说中往往在语言叙述中采用反常的语调使之与人们的思维惯性、长理规范相悖逆,并通过语调的变形、反差、冲突来制造出幽默的效果。

如:(1)我们想品行端正言行一致胆小如鼠的牛正国,绝对失踪不了,他那么热爱这个世界,何况他的妻子何碧雪风韵犹存,那么美丽动人,更何况他的三个孩子,也就是我们,那么出类拔萃。

(《耳光响亮》)(2)真倒霉呀!那雨说来就来,也不商量一下。

逃命的人在雨里奔跑。

那么多雨滴一起敲打我身上的玻璃,好像在敲打一件乐器。

我没感到痛,反而觉得雨打玻璃的声音很好听。

就是到了现在,我都还佩服那时的勇气。

(《你不知道她有多美》)(3)现在说出来可能你以为我是吹牛,但是我向你保证我没说谎。

我是一个政治的早熟者,不像现在的年轻人一点也不关心政治,没什么前途。

(《后悔录》)在上述例句以自嘲、调侃,故作轻松或故作深沉的反常地语调来来实现其可笑的特征,达到幽默的效果。

5.语用的反差来生成幽默从预设的角度来看,幽默地本质来自于预设意义与实际意义之间的反差。

如:(1)我把手指抠进窗缝,轻轻地拉,窗门很配合,没发出一点声音就打开了。

我伸手去摸靠门边的窗条,摸到了,轻轻地抽,窗条也像是自己人,没反抗就滑了出来。

这时我拿掉黑布,把头伸进去,扭开门锁,门锁非常理解,一点也没吵闹。

我轻轻地推门,那门就像内奸,无声地闪开一条缝欢迎我。

进入张闹的宿舍,我没有遇到半点阻力,那些窗呀锁呀门呀好像商量好了似的,合伙起来收拾我,竟然没给熟睡中的张闹一点暗示。

(《后悔录》)例(1)是以经验与现实的反差而造成的阴差阳错的后果,冷人啼笑皆非;例(2)则期望与结果的错位造成强烈的反讽效果,让人忍俊不禁。

6.以辞格的妙用来生成幽默东西小说中的幽默语言,除了上述建构手段外,还经常借助各种辞格来构成,巧妙的比喻、离奇的夸张、暧昧的戏仿等等都是制造幽默的重要手段。

如:牛红梅像见到亲生父亲一样扑到田教授的怀里,嘴巴发出哭声,眼睛流出泪水,她的哭声穿行于发黄的先秦两汉的文学书籍。

田教授……他像党的组织突然接纳了失散多年的党员,但心里却在担心这个党员叛没叛变,会不会带来什么危险。

(《耳光响亮》)二、幽默语言风格在东西小说中的审美效果幽默的语言风格不是某一位作家所独有的,但在不同作家的作品中,其产生的审美效果往往是不一样的。

幽默的语言钱钟书的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率真与睿智;在鲁迅那里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冷嘲热讽的尖利;在老舍那里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寓庄于谐轻松、善意的笑;王朔的幽默则以嘲谑与调侃的方式形成对深沉与严肃的不屑与讥讽,带着一种粗俗的痞气。

幽默在东西小说产生的审美效果概括起来,那就是略带感伤的意绪。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1.在轻松调侃背后隐藏着冷峻的思索幽默语言在东西小说决不仅仅是为了博得读者的一笑,透过其轻松、调侃的语言表面,我们看到往往是他对社会、人生的冷峻思索。

母亲蓬头垢面一只裤脚高一只裤脚低地站在我们面前,好像是刚刚经受了沉重的打击,仿佛被人强奸或者遭人打劫。

大姑牛慧站在母亲的身后,她淡红色的连衣裙一尘不染。

她用未婚女青年特有的喜悦的目光,望着我们,似乎是希望我们给她一个较为完满的答案。

但是我们并不幼稚,我们争先恐后地对牛慧说,爸爸死了,他留下一张遗嘱,被派出所的拿走了,他们还拿走了爸爸的三本日记。

(《耳光响亮》)东西在这里对母亲及牛慧的描写,貌似轻松、调侃,但细细体味之后,其隐藏于幽默语言背后的意蕴逐渐显露出来,让人看到他对人性透视与思考。

2.在对狂欢、戏谑的话语中表达出无奈的情绪东西非常善于以一种故作轻松和故作深沉的口吻去讲述沉重或滑稽的事情,从而产生调侃、戏谑的效果,引人发笑。

但笑过之后,读者并没有获得轻松愉悦的感觉,反而产生某种复杂的意绪。

如:你不要惊讶,也不要不理解,当时强奸罪是重罪,情节严重的还会挨枪毙,就是强奸未遂也会被判个五年六年的,哪像现在这么宽容、自由,哪像现在这样不在乎处不处女。

你能戴这么粗的项链,穿这么簿的衣服,开这么低的领口,挺这么高的胸膛,穿这么短的裙子,得感谢社会的进步。

我真羡慕你!(《后悔录》)这段谈话,实际上是东西运用反常的语调形成了对严肃与权威的消解。

然而,在幽默的氛围里我们感觉到的是隐藏在语言背后那份无奈与酸涩。

3.在变形与夸张描述中透露出生活的真实东西常常以漫画式的手法,对描述对象采取变形、夸张地叙写,尽显其滑稽、荒诞的效果。

但当读者把这种荒诞放在现实的背景中去观照的时候,蓦然发现荒诞里面的真实。

如:等待者们都心情复杂野心勃勃。

她们大都是女性,大都是考场里男人们的妻子。

校园有限的铁门把这群充满无限欲望的妇女挡在外面。

她们站在铁门外默默地祈求自己的丈夫官运亨通。

很快从考场里出来一副担架,第一个昏倒在考场里的考生被抬出来,人群发生了骚乱……70这段文字,作者以漫画的笔法对人物进行了变形与夸张地描述,尽显了滑稽、荒诞本色,然而透过滑稽、荒诞的表层,我们看到的现实生活的底色。

三、东西小说中幽默语言风格的审美价值1.幽默的语言拉近了东西与读者的距离在小说的读者在极速地萎缩的今天,如何挽留读者是每一位作家们都面对的问题。

东西坦言自己在相当程度上重视作品的可读性、大众化和作品的市场。

他说,我进城,因为我有一个观点,我认为作家主要靠的是城市,现在读小说最多的人还是城市人,所以,出于一个写作策略的需要,我就把写作的背景移到城市里边来了,同时,我更注意小说的可读性问题。

基于这样的认识,东西在其小说创作中非常注意甚至故意构造新鲜的语言,运用夸张、反讽、笑谑等手法制造各种滑稽与可笑性,,以达到吸引日益挑剔的读者的目的。

也恰恰是这样的语言策略,让我们感觉到东西在写小说的时候没有高高在上优越感。

2.幽默的语言风格体现了东西的写作智慧谢有顺这样评价东西:“应该说,东西是一个真正对任何事物都‘不失好玩之心’的作家,他的作品也通过一种‘善意’和‘幽默’,写出了生命自身的厚度和韧性;他写了悲伤,但不绝望;写了善恶,但没是非之心;写了欢乐,但欢乐中常常有辛酸的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