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城市总体规划
宝鸡的大城市规划思路

宝鸡的大城市规划思路一、引言宝鸡作为陕西省的重要城市,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
为了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大城市规划思路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城市发展目标、空间布局、交通规划、生态环境、公共设施等方面,详细阐述宝鸡的大城市规划思路。
二、城市发展目标1. 经济发展目标:以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核心,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2. 人口发展目标:合理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水平,实现人口结构优化。
3. 城市空间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城市空间布局的合理化和优化。
三、空间布局1. 中心城区:以宝鸡市政府所在地为核心,建设现代化的商业中心、文化中心和行政中心。
2. 城市副中心:合理规划城市副中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商务金融等,分担中心城区的功能压力。
3. 城市扩展区:合理划定城市扩展区,引导城市向周边发展,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
4. 乡村振兴:注重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农业产业,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四、交通规划1. 城市道路网:建设高效便捷的城市道路网,合理规划主干道和支路,提高交通流动性和通行效率。
2. 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地铁、轻轨、公交等,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3. 环城高速公路:规划建设环城高速公路,提高城市的交通联通性和区域交通便利性。
4. 绿色出行:鼓励和支持绿色出行方式,如步行、骑行等,减少机动车的使用,改善交通环境。
五、生态环境1. 生态保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好宝鸡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资源,提高城市的生态品质。
2. 绿化建设:大力推进城市绿化建设,增加绿地面积,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3. 水资源管理: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合理规划水源地和水生态系统。
六、公共设施1. 教育设施:合理规划学校布局,提高教育资源的均衡性和覆盖面,满足市民对教育的需求。
宝鸡市关于加强城市规划管理的若干规定(试行)

宝鸡市关于加强城市规划管理的若干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宝鸡市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及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的需要,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和生态园林宜居特大城市,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科学、规范、有序推进,前瞻性、高水平引领城市科学发展,解决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陕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宝鸡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等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结合宝鸡市城市规划建设实际,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凡在宝鸡市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除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国家机关的规范性文件、标准等规定外,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二章规划管理规定第一节建设用地管理第三条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控制指标严格执行陕西省住建厅《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规定》、《陕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相关规定。
第四条建筑基地面积未达到《陕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最低限值要求的零散用地不得单独开发建设,小于500平方米的零散用地宜作为公共绿地、广场等公共开放空间和停车场、社区管理用房、公厕、垃圾收集和中转、配电所、雨水泵站等社会公共设施用地。
第五条依法批准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建设用地,用地规划条件执行控制性详细规划。
暂未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块,用地规划条件按照《陕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和本规定的要求执行。
第二节建筑间距管理第六条建筑间距是指两栋建筑物或构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距离。
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新建民用建筑日照应满足大寒日不低于2小时的标准,旧城区(中山路地区、新建路地区、宝福路地区、群众路地区、宝十路地区、宏文路地区和陈仓区旧城区)改造新建住宅,确因现状用地条件限制,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1小时的标准。
第七条低层、多层正南北向条式民用建筑日照间距系数不小于1.36,旧城区改造新建住宅,间距系数不小于1.32。
宝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宝鸡市城市规划区民房建设规划管理办法的通知

宝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宝鸡市城市规划区民房建设规划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宝鸡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4.26•【字号】宝政发〔2013〕18号•【施行日期】2013.06.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宝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宝鸡市城市规划区民房建设规划管理办法的通知金台区、渭滨区、陈仓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宝鸡市城市规划区民房建设规划管理办法》已经2013年4月9日市政府第6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宝鸡市人民政府2013年4月26日宝鸡市城市规划区民房建设规划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城市规划区民房建设规划管理,保证城市总体规划的顺利实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陕西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宝鸡市城市规划区民房建设规划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第二条本市城市规划区的民房建设规划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具体范围由城市总体规划确定。
本办法所称民房是指城市规划区内,独立拥有土地使用权属证件的居民个人(家庭)投资,新建、改建、翻建、维修仅供其本人(家庭)居住生活的低层建筑,包括新建、改建、翻建、维修现有住房的围墙、大门、楼梯等附属构筑物或设施。
新建:指在宅基空地上建设房屋。
改建:指在现有宅基地范围,拆除现状建筑,变更原建筑结构或四址重新建设房屋或在原建筑基础上加层、加高。
翻建:指原有建筑拆除后,按原基础、原结构、原面积、原高度建设房屋。
维修:指对原有房屋局部进行墙体加固、整饰或屋面维修维护。
本办法所称居民,是指在城市规划区内具有城市户口的居民和农业户口的村民。
第三条市城乡建设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城市规划区民房建设规划管理工作,委托金台区、渭滨区、陈仓区、高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规划区民房建设规划许可工作。
02-宝鸡市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专题报告-091202

1.1 范围界定.........................................................................................................................1 1.1.1 宝鸡市域 ............................................................................................................1 1.1.2 宝鸡中心城区 ....................................................................................................1
2.3 宝鸡市人口发展趋势...................................................................................................18 2.3.1 已迎来第四次人口生育高峰,2020 年前后进入户籍人口自然负增长 ......18 2.3.2 市域的净流入人口将逐步增加.......................................................................19 2.3.3 人口机械增长和内部流动加大,重点集中在城镇密集区...........................20
宝鸡高新区虢磻桥南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

2
二、区位分析
规划基地
规划区域位于宝鸡市最东端,其中有陇海线和西宝高速穿过,可作为宝鸡联系东部的 门户。其地处陈仓区南部,渭河以南,秦岭北侧,处在陈仓组团的边缘地带。其东临天王 镇,西邻八鱼镇,北临虢镇。
3
三、高新区发展条件分析
渭河 办公 高新西区 高新大道 东区一期 东区二期 三期西 片区
商业 居住
14
六、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 83-99) 《陕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 《宝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
科技新城:面积35.3 平方公里。科技创新、 高科技产业、居住商 务、文化教育、文娱 会展、行政服务 (2010年)
宝鸡高新区规划建设沿高新大道依次向前推进,先后规划建设了高新西片区、 高新东片区一期、高新东片区二期和高新东片区三期。由此形成了自西向东的发 展趋势。
4
四、上层次规划分析
宝鸡市城市总体规划图
未来的 宝鸡高新区…… 城中高科积聚处 市上商贸活跃中 梦想实现之地 创意汇聚之处 悠然栖居之家
宝鸡高新区虢磻桥南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
1
一、项目概况
宝鸡高新区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科技创业园和新区两部 分。伴随着城市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城区内居住和工业类用地开始向外迁移,城市边缘 大规模拓展新区,主要为居住区和工业区。同时老城区局部地段也开始进行旧城改造,城市 内部出现了大量现代化商贸设施,城区的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多中心组团城市结构初步显现。 在最新版总规指导下,城市建设重点开始东扩南移,先后发展建设了高新西区,高新东 一期,高新东二期,形成了宝鸡城区向东发展的趋势。
宝鸡市城市规划管理若干规定

第三十条建筑亮化景观应在《宝鸡城市照明规划》的成果内容指导下进行设计、实施。
渭河沿岸及经二路沿线建筑亮化景观应在《经二路、渭河两岸城市照明详细规划》的成果内容指导下进行设计、实施。
第三十一条建筑外立面建设实行批后跟踪管理制度,并作为规划验收的规定内容。
第二十八条城市重要节点位置的建设项目、用地规模在3公顷以上的住宅项目、沿城市主次干道的18层以上的住宅项目、建筑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项目以及城市景观需要重点控制的建设项目,应视其规模及重要程度,委托乙级以上资质设计单位对群体、单体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多方案比选或方案竞赛、招标,择优确定实施方案。特别重要的建设项目建筑设计方案应报市规划委员会审定。
第四十一条建设单位在管线设施敷设前,须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进行规划验线,办理市政管线工程规划验线合格证后,方可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四十二条市政管线工程竣工后,由建设单位组织进行竣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到城市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未经规划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城市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办理竣工验收备案,管线工程不得投入使用。
第二十线、连霍高速公路、平汉高速公路、规划机场高速公路、310国道、二类工业用地集中布局的工业区、高压走廊两侧防护绿地宽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城市规划要求执行。
第六节建筑工程景观管理
第二十七条规划3栋以上(包括3栋)建筑的建设项目,应在建筑方案设计工作开展之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群体设计。群体设计内容为:项目规划范围内建筑的平、立、剖面设计,幼儿园、社区、停车库等公益配套设施的平、立、剖面设计,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公共空间环境、小品设计,建筑主要立面及鸟瞰渲染效果图。
城市总体规划中人口规模预测的实证研究——以宝鸡市为例

试点论坛shi dian lun tan322城市总体规划中人口规模预测的实证研究——以宝鸡市为例◎梁德时 何疆 李欣渺 丁洲平摘要:以宝鸡市为例,实证研究宝鸡市2008-2020年的人口规模变化。
发现宝鸡市在这段时间人口规模增长远小于预测人口。
分析原因是宝鸡市出现收缩型城市的特征,人口预测时忽视了城市吸引力的影响,预测方法较为单一,高估了人口增长和净流入人口。
提出由于长期城市人口规模预测的复杂性,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应提高远期人口规模的弹性,增强近期人口规模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力。
关注城市产业结构发展趋势与城市吸引力对人口流动的影响。
对于老工业城市,应利用城市产业结构的特点积极应对,提高城市居住质量,转变城市发展模式。
关键词:宝鸡市;人口预测;工业城市;收缩型城市;人口流动一、绪论(一)引言长期以来,我们都把城市的总体规划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它合理分配了城市的公共资源,对城市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做出一些具体安排和总体部署。
而城市人口规模的预测是城市规划中重要的一环。
城市人口规模决定了未来城市用地规模与基础设施配置。
人口规模与结构数据往往服务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制定发展政策、实施社会项目。
获得及时、准确的人口数据需要依赖于对人口变化的监测,而制定发展战略和评估发展目标需要依赖于对未来人口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行估计与预测[1] 。
目前的城市人口预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人口规模预测的方法有很多,但是至今尚无一种成熟方法可以令人信服地预测城市规模[2] 。
在我国目前的城市人口规模预测中,市域的总人口预测常偏差过大[3]。
而对于一些中小城市特别是对外来人口吸引力较弱的城市来说,净流入人口减少,人口规模的预测往往比现状的人口偏大。
使得城市规划中城市公共资源和基础设施无法充分利用,城市用地规模扩张了,人口密度却在减少。
本文从人口预测规模入手,以宝鸡市为例,研究2010-2019年间人口变化,用实证分析与方法比较来探究人口规模预测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增强人口规模预测可行性的一些建议。
宝鸡市陈仓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陈仓区绿色陈仓建设三期总体规划(2017年-2021年)》的通知

宝鸡市陈仓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陈仓区绿色陈仓建设三期总体规划(2017年-2021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宝鸡市陈仓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06.15•【字号】宝陈政发〔2017〕38号•【施行日期】2017.06.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宝鸡市陈仓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陈仓区绿色陈仓建设三期总体规划(2017年-2021年)》的通知宝陈政发〔2017〕38号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工作部门:《陈仓区绿色陈仓建设三期总体规划(2017年-2021年)》已经区政府第八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宝鸡市陈仓区人民政府2017年6月15日目录第一章概况 (1)一、自然状况 (1)二、社会经济状况 (1)三、现状分析 (2)四、取得的成就 (2)五、存在的问题 (3)第二章总体规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一、必要性 (4)二、可行性 (7)第三章规划的依据、范围、期限 (9)一、规划依据 (9)二、规划范围 (9)三、建设期限 (10)第四章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 (10)一、指导思想 (10)二、原则 (10)三、总体目标 (12)第五章总体布局 (12)一、一轴 (12)二、两廊 (13)三、三区 (14)四、多点 (15)第六章重点工程规划 (15)一、城市森林化 (15)二、城镇园林化 (17)三、村庄林荫化 (18)四、路渠林带化 (19)五、农田林网化 (20)六、河流湿地生态景观化 (20)七、出入境口绿化美化 (22)八、荒山荒坡全面绿化 (22)第七章保护规划 (24)一、现状分析 (24)二、保护规划 (25)三、森林资源管护投资概算 (28)第八章种苗规划 (28)一、种苗需要量及年度安排 (28)二、种苗培育目标任务 (28)三、技术要求 (29)第九章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 (29)一、投资概算 (29)二、效益分析 (30)第十章保障措施 (32)一、加强组织领导 (32)二、全面动员宣传 (32)三、坚持科技支撑 (33)四、加强工程管理 (33)五、拓宽融资渠道 (34)六、完善管理机制 (34)七、强化抚育管护 (35)第一章概况一、自然状况陈仓区位于关中平原西端,东与岐山县相连,西沿渭水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清水县隔河相望,南依秦岭与太白县、凤县毗邻,北靠陇山余脉与陇县、千阳县、凤翔县接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鸡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0-2020年)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宝鸡市规划设计院
一、项目背景 二、技术路线 三、主要内容和创新 四、实施效果
一、项目背景
2003年,国务院批准调整宝鸡市行政区划,宝鸡城市发展空间和 腹地得到较大拓展。
调整前
调整后
区域发展新格局的形成,使宝鸡城市地位和职能不断提升。
网络化、开放式、生长型的城镇密集区远景空间发展 构想
市域中部城镇密集地区远景发展构想
空间发展模式
城市发展方向与策略:向东适度延伸,向北突破跨越, 向一带一轴五组团”
(四)近期实施操作性和远期发展适应 性并重
近期建设侧重重点地区和重点项目安排
远期发展在总体空间格局下预留备用发展空间
城市性质
城市性质是反映该城市在国家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 位和主要职能。 根据宝鸡在国家、区域和市域不同层面承担的城市职能, 确定城市性质为: 关中-天水经济区副中心城市 全国重要的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西部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文化名城和生态宜居城市
城市规模
市域城镇化水平和城镇人口规模:
——2015年市域总人口为 41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 56%, 城镇人口为230万人; ——2020年市域总人口为 425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 62%, 城镇人口为265万人。 中心城区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
——2015 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为 115 万人,建设用地规模为 120平方公里; ——2020 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为 130 万人,建设用地规模为 143平方公里。
四、实施效果
2010年12月4日《宝鸡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经陕西 省人民政府批复,由宝鸡市人民政府组织实施。规划确定的目标、 策略已在相关规划和下层次规划中贯彻落实。
汇报完毕,谢谢
关中-天水经济区空间结构图
城市职能
国家层面 国家新材料研发和生产基地 我国西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 区域层面 关中-天水经济区副中心城市 陕甘宁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和综合交通枢纽 陕西省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服务基地 秦岭北麓文化名城和生态宜居城市 市域层面 宝鸡市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城市发展战略
战略一:融入区域、提升职能的区域发展战略
城市发展战略
战略二:壮大集群、强化创新的产业发展战略
城市发展战略
战略三:优化结构、跨越发展的空间发展战略
市域中部城镇密集地区远景发展构想
城市发展战略
战略四:整合设施、构筑枢纽的交通发展战略
交通发展模式图 市域综合交通规划图
城市发展战略
目前宝鸡市已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发展面临 新的挑战,上版城市总体规划已难以满足发展需要。
中心城区用地现状图
二、技术路线
城市发展战略
区域发展战略
上版总体规划实施评估 综合发展条件分析 关中-天水经济区副中心城市 产业发展战略 空间发展战略 交通发展战略 城市特色战略
城市定位
全国重要的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战略五:彰显特色、宜业宜居的城市特色发展战略
(二)坚持以资源环境保护作为城乡发 展前提条件,明确不同规划层次的刚性 保护要求
市域空间管制和历史文化资源保护
规划区“四区”划定
中心城区用地综合评价和蓝线、绿线控制
(三)构建开放式的城市空间格局,推 动城市跨越发展
河谷带形城市发展空间拓展规律
重大问题专题研究
西部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文化名城和生态宜居城市
城镇体系规划 城市用地布局 内涵
空间布局
公共服务设施
交通基础设施 市政基础设施 市 域 规 划 区 中 心 城 区 层次
三、主要内容和创新
(一)以区域视角认识和研究城市,探 索新背景下的城市定位和城市发展战略
规划通过分析不同层次区域发展态势,明确宝鸡城市职能和城市 性质,确定合理的城市规模,提出城市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