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幼儿文学阅读与指导课件第四章 幼儿童话

合集下载

学前教育幼儿文学阅读与指导ppt课件第六章-幼儿散文

学前教育幼儿文学阅读与指导ppt课件第六章-幼儿散文

三、幼儿写景散文
幼儿写景散文侧重描绘优美的自然风景、四季变化及 其季节特征。它可以写一山一水的某一特点,也可以写某 一处的景物。不管写什么景,它都注重把孩子们隐约感知 到的自然美显现出来,让孩子们受到美感熏陶。引起他们 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四、幼儿游记散文
幼儿游记散文着重描述中外名胜风光、山水人情,以 及儿童在旅途中的见闻感受。它只要求把旅游地某一具体 景物的主要特征向儿童介绍清楚就行了,线索单纯,绝没 有成人游记中的旁征博引、浮想联翩。这类散文可以让儿 童感知到世界的辽阔、美好。
二、幼儿散文赏析的具体作品
【作者简介】滕毓旭(1937—),辽宁省大连人。中国作 家协会会员、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会员、辽宁省儿童文学学会 常务理事。曾获全国首届低幼读物优秀作品奖、陈伯吹儿童文 学奖、冰心儿童图书新作奖等。主要作品有《绿色的梦》等儿 童诗集21本,科学文艺《兽国大力士》等4本,长篇科学童话 《瘸腿狮子阿古》等。
二、幼儿散文赏析的具体作品
【作者简介】江日(1930—),原名郑鸿模。著有童诗集 《小吉他》《绿色的小手》《淡蓝色的小花》《会唱歌的蒲公 英》,歌词集《牧笛声声》,散文集《故乡月》《帆影》,诗 文集《野山秋》等。代表作有《川江儿女》《半个爸爸》《大 气球》等。
【作品赏析】这是一篇以抒情为主的幼儿散文。作者从妈 妈的眼睛着笔,叙写了幼儿无时不刻感受到来自妈妈充盈的爱 意,引导幼儿去感受母爱是快乐和幸福的源泉。文章章法结构 独具匠心,作者精心选取了“清晨”“太阳下山”及“炎热的 夏天”“飘着雪花的冬天”这些有代表性的时间节点展开描写, 并把“母爱”这一情感贯穿全文,叙写了母爱日复一日、年复 一年陪伴幼儿成长,概括性强,又具体形象。文章最后把“
学 积累并掌握幼儿散文的基本知识。

第四章 幼儿童话done

第四章 幼儿童话done

三、童话与寓言的区别
(1)从读者对象看:童话是专为儿童 创作和编写的,所以描绘的生活、表 现的内容接近儿童生活,以表现儿童 生活为主;而寓言不专属于儿童,它 所表现的社会生活要广阔得多。 (2)从篇幅上看:童话情节多变,结构也 更复杂,篇幅相对较长;寓言情节简单, 篇幅短小,通常只有几十字,几百字。
(3)从幻想方式看:童话创作要求幻想植 根于生活,力求真幻虚实的结合自然和谐 ,更符合儿童爱幻想的心理;而寓言则以 表述教训、哲理为目的,幻想程度较浅, 它只要求在幻想事物与现实事物之间找到 一种联系。
幼儿童话作品的鉴赏与创编
学会鉴赏与创编幼儿散文
幼儿童话作品的鉴赏
一、幼儿童话作品的鉴赏 一、幼儿童话的鉴赏鉴赏
(一)幼稚性 (二)夸张性
(三)荒诞性
幼儿童话作品的创编
二、幼儿童话的创编
(一)幻想与现实的巧妙结合
“任何童话都有现实的成分。”(列宁《关于战争 与和平问题的报告》)童话同样是现实生活的表现, 并且是真实的表现。
(二)构思新奇
每一个幼儿都喜欢童话故事,童话故事以构思的 新奇捕获了幼儿的好奇心。
• (三)语言浅近、生动、口语化 • 幼儿童话在语言表达上,存在着以下三个 方面的要求: • (1)遣词造句要尽量有表现力; • (2)用语简单、形象; • (3)要尽量做到最适合于幼儿儿童的阅读 欣赏。
(二)类型化的人物性格 传统童话的作者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各类 人群,作品反映的是一种群体意识。童 话的主人公常常是泛指的,没有准确的 时代特征,人物的刻画也不着眼于个体 生命的存在状态,而是表现集体生命的 共存状态,这使童话中的形象成了某一 类人的代表。
一、传统童话的文学特征
(三)鲜明的社会道德主题 传统童话鲜明的社会道德主题主要 表现在惩恶扬善、赏勤罚懒、褒智 贬愚上,表现方式往往是极端或对 立的,以假、丑、恶反衬真、善、 美。

幼儿文学

幼儿文学

第二章:幼儿诗
第一节:幼儿诗概说
2、幼儿诗与儿歌的异同 a思想内容上,儿歌比较单纯、直率,幼儿诗比较具体含蓄
b在写法上,儿歌往往以叙述、白描、说明等方式描述事物现象,偏 重于明白的展示,追求生动、幽默、机警的谐趣,有“俗味” ,而幼 儿诗更注重情感的抒发、意境的创造和表达的含蓄,多一些“稚趣”。
C在题材上,儿歌多从日常生活中取材,有较强的实用性,而幼儿诗题材广阔, 内容也更丰富深厚。 d.在篇幅上,儿歌短小、结构简单,更适合中、小班的孩子诵读,幼儿诗 可长可段、结构较复杂,更适合年龄稍大的孩子听赏,诵读 e.在韵律上,儿歌的语言运用讲求顺口、音律和谐,注重语音外在表现 形式上的音乐感,被称为半格律诗,靠听觉的成分多:幼儿诗的格式、 与雅安韵律则可以跟更灵活自由,音乐美体现于诗意之上,人称自由体, 靠联想思考的成分多。
2、学前儿童文学的特点
(1)学前儿童文学的文体特点 语言应浅显易懂 情节应生动有趣 结构应条理清楚
(语言应该浅显明白,多用动词、名词等有具体形象内容的 词语,且是短句。) (故事性强的文学作品。例如:幼儿童话和幼儿故事) (一条线索贯穿到底,不应穿插多条线,避免倒叙,插叙。)
主题应具有教育性 (有益于儿童德、智、体、美、劳的发展。)
小胖变皮球
பைடு நூலகம்
小胖听见隔壁的姐姐说过:“人身上长的东西要是一直不用,它就会退化。” 小胖问:“什么叫退化。” 姐姐说:“退化就是变没啦!” “真的?”小胖歪着脑袋,想着。 有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天可冷了,小胖躲在被窝里不肯起来。 奶奶来叫他:“快睁开眼看看,天都大亮了!” 小胖紧闭着眼,不肯睁开,他说:“我的眼睁不开!”他把眼睛闭着,闭着,眼睛就再也睁不开了。 奶奶说:“小胖,小胖!你听窗外鸟儿叫得多好听,快起来锻炼身体吧!” 小胖说:“谁爱听,老叽叽喳喳的。外面多冷,锻炼身体要伤风的。” 奶奶还在说,小胖捂住两只耳朵不听,捂着,捂着,两只耳朵缩进头里去了。 奶奶说:“小胖快起来穿衣服!” 小胖想:穿衣服要动手,多麻烦,我才不高兴呢。小胖的两只手缩进身子里去了。 奶奶说:“时候不早了,快起来,奶奶带你出去玩玩吧!” 小胖想:出去玩,还得走路,那多累呀,我才不高兴呢。 小胖的两只脚也缩进身子里去了。 小胖不肯起床,奶奶生气地走了。 小胖躺着,一动也不动,脖子和脑袋都缩进身子里去了。 这时候,小灵来找小胖玩,他叫着:“小胖,小胖!”没人答应。他跑进房里,掀开被窝一看,小胖不见了,被 窝里只有一个大皮球。 小灵说:“咦,哪来的大皮球呀?一定是小胖藏在这儿的。”说着抱起皮球就向院子里跑。小胖大声喊:“我 不去,我不去!”可是,小胖在皮球里面说话,小灵听不见。 小灵跑到院子里,叫院子里的小朋友都来踢皮球玩。 小朋友们分成两队,这个一脚,那个一脚,把球踢来踢去,痛得小胖哇哇叫,可是,大家都听不见呀! 小灵一脚踢得太高了,把皮球踢出院墙外,落在阴沟里。阴沟里又臭又脏,皮球身上都是泥。小胖大叫起来: “臭死了!脏死了!” 正巧有个大哥哥经过,他把皮球捡起来,朝院子里踢去。院子里的孩子看见皮球回来了,都大声叫“好!” 皮球落在院子里的地上,又弹起来,哐的一声把玻璃窗打碎了,皮球落在床上。 小胖睁眼一看,自己卷着身子躺在被窝里,小灵正在打他的屁股,嘴里还在叫着:“小胖再不起来,要变成个 大皮球了!” 小胖怕自己真的变成大皮球,就连忙起来了

最新幼儿文学——幼儿童话PPT课件

最新幼儿文学——幼儿童话PPT课件
如:《白雪公主》中能够回答恶毒王后 问题的魔镜;《灰姑娘》中把南瓜变成四轮 马车的仙女等等。
超人体童话形象通常 是作为推动童话情节 发展或衔接人物关系 的中介出现的,它们 使童话情节变得曲折 生动
(2)拟人体童话
这一类童话形象是童话中最普遍的,它 们指的是除人类以外的各种有生命或无生命 的人格化的事物,具有人的思想、情感、以 及人的性格。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童话是是一种以幻想、夸张、拟人为表现特征
的儿童文学样式,是一种儿童乐于接受的带有浓厚
幻想和夸张色彩的虚构故事。具体来说,是指将现 实生活逻辑中绝对不可能有的事情,依照“幻想逻
辑”来编写的适合儿童欣赏的故事。 通常将通话中语言浅显、篇幅简短、内容和情
节较为简单,并且适合幼儿听赏的作品称为——幼 儿童话
(三)字斟句酌,反复修改,精益求精
童话的创作也需要反复修改、字斟句酌
原作: “忽然有了两只活活泼泼的小蝌蚪,它们把小小
的身子愉快地扭动着,睁着两只黑晶晶的眼睛,打 量着四周黑灰色的岩壁” 修改稿改写为:
“忽然来了两只小蝌蚪,身子一扭一扭,尾巴一 摆一摆,游过来又游过去。”
(四)富有童真童趣的童话形象
(三)语言生动
原译文
许多年以前,有一位皇帝,他非常喜欢好看的新衣服。 为了要穿得漂亮,他不惜把他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 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一 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正如人们一提到皇帝时 不免要说“他在会议室里”一样,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说 :“皇上在更衣室里。”
真正体现童话从民间童话到文学童话演 进的是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作品。
安徒生早期的一些作品也取材于民间童 话,如《打火匣》、《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 》、《海的女儿》、《丑小鸭》、《小意达 的花儿》、《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4 幼儿文学第四章幼儿童话练习题

4  幼儿文学第四章幼儿童话练习题

《幼儿童话》练习题(第四章)一、填空题1.童话的发展经历了童话和童话(或称创作童话)两个阶段。

2.古印度的《》和阿拉伯的《》都是世界著名的民间童话集。

法国夏尔·贝洛的著名作品是《》,《格林童话》中比较著名的童话故事有《》、《》、《》、《》等。

3.真正体现童话从民间童话到文学童话演进的是丹麦童话大师的作品。

他的童话作品有《》、《》、《》、《》、《》、《》等,他是文学童话的奠基人,被称为“”,他的童话标志着的诞生。

4.童话按其表现形态的不同,可分为、、三种童话形象类型。

二、选择题1.下列对童话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童话起源于民间的口头创作,最初与神话、传说几乎无法完全分开。

B.民间童话的语言大都轻松、浅显、幽默,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流传于我国民间的《田螺姑娘》、《狼外婆》、《蛇狼》都是优秀的创作童话。

D.民间童话中的角色大多是神魔鬼怪,也可以是世间凡人,还有许多自然界的动植物。

2.下列童话作品中,不是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的优秀童话的是()A.金斯莱的《水孩子》B.卡罗尔的《艾丽斯漫游奇境记》C.夏尔·贝洛《鹅妈妈的故事》D.科罗迪的《木偶奇遇记》3.我国第一位自觉进行童话创作的作家是()A.叶圣陶B.矛盾C.柯岩D.鲁迅4.被鲁迅评价为“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道路”的我国第一部创作童话集是()A.《大林和小林》B.《稻草人》C.《一粒种子》D.《野葡萄》5.我国第一部长篇童话是()A.《大林和小林》B.《稻草人》C.《小鲤鱼跳龙门》D.《神笔马良》6.下列童话形象不属于超人体童话形象的是()A.《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的金鱼B.《皇帝的新装》中的皇帝C.《白雪公主》中的魔镜D.《灰姑娘》中的仙女7.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是下列童话形象中的()A.超人体童话形象B.常人体童话形象C.拟人体童话形象8.童话的基本特征是()A.想象B.拟人C.荒诞D.幻想9.童话中使用最多的变现手法是()A.拟人B.对比C.夸张D.变形10.下列哪种不是幼儿童话常用的结构形式()A.三段式B.循环式C.转折式D.对照式11.下列童话运用三段式结构的是()A.方轶群的《萝卜回来了》B.《格林童话》中的《灰姑娘》C.贝洛的《仙女》D.王尔德的《巨人的花园》12.下面不是童话表现手法的是()A.拟人B.夸张C.象征D.类比13.下列国家不是寓言三大发祥地的是()A.美国B.印度C.中国D.希腊14.被誉为“西方寓言的始祖”的是()A.《五卷书》B.《伊索寓言》C.《一千零一夜》D.《寓言三卷集》三、名词解释1.童话2.超人体童话形象3.拟人体童话形象4.常人体童话形象5.幼儿童话6.寓言四、简答题1.按照不同的标准,给童话进行分类。

幼儿文学第四章讲解

幼儿文学第四章讲解
第四章 幼儿童话
第一节 童话概说
一、童话的概念和起源 童话是指儿童为对象、贴近儿童心理、带有浓 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当遇到挫折或难以解决的 问题时,便脱离实际,想入非非,把自己放到想象 的世界中,企图以虚构的方式应付挫折,获得满足。 白日梦便是一种幻想,白日梦者往往超越现实,打 破时间空间的界限,满足某些需要,伴有一定的欣 快感。有时,白日梦可以推动人们追求某种目标。 若是白日梦代替了有意义的行动,就会成为逃避现 实的手段,可能成为心理变态的征兆。
幻想自然是幼儿童话的基本特征。幼儿童话
幻想内容的特殊形态在于它与现实生活中幼 儿特殊的心理、特殊的情感和思维方式是相 互一致和协调的。
正如鲁迅所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
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 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 蚁穴……”而且,幼儿常常区分不清想象中的 事物和现实中的事物。这种无处不在、无所 不能的想象,带有明显的幼稚性和夸张性, 它们是幼儿童话的核心和灵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它源于民间的口头创作最初与神话、传说几乎无法 完全分开。比如我国神话“盘古开天辟地”,表现 对宇宙的解释,对生命产生所作的说明。神话的人 物是神,将神的活动,传说中的人物有神,但更多 的是人。 神话传说演变而来的民间故事 ,是具有虚构和假象 的内容、以散文的形式存在的口头文学作品。



二、童话的发展概况 童话的发展经历民间童话和文学童话两个历史阶 段。民间童话式童话发展的早期阶段。最早是作为 口头文学出现的,在民间口耳相传,时空没有限定。 19世纪初,德国著名语言学家格林兄弟根据民间口 述材料整理了《格林童话集》,《灰姑娘 》、《白 雪公主》等作品享誉世界。 欣赏《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

童话的起源与发展

童话的起源与发展

《得而复失篇》
中心故事是猴子和海怪互相帮助,结下友 谊,但海怪的妻子心怀嫉妒,提出要吃猴 子心,迫使海怪诱骗猴子,但猴子在危急 关头终于施计脱险,共串联了11个子故事。
《轻举妄动篇》
中心故事是关于商主 摩尼婆多罗的,讲述 一个理发师由于贪图 四个婆罗门的财宝而 鲁莽行动,最终难逃 死罪,共串联了11个 子故事。
《绝交篇》
中心讲述的是森林中的狮子和公牛结成好友, 大臣豺狼如何挑拨离间,破坏狮子和牛的友谊。
共串联了30个子故事。
《结交篇》
中心故事是乌鸦、老鼠和鹿结为朋友,共同御 敌,不仅躲过了猎人的捕杀,还从猎人手中救 出乌龟,共串联了9个子故事。
《鸦枭篇》
中心故事是乌鸦和猫头鹰交战,乌鸦族一只老 奸巨猾的乌鸦施展苦肉计,打入猫头鹰巢穴, 通过里应外合,用火消灭了猫头鹰家族,共串 联了17个子故事。
现实性较强的故事 → 民间生活故事、民间笑话
幻想性较强的故事 →
民间童话: 动物故事→老虎外婆 神仙故事→董永和七仙女 魔法故事→阿拉丁神灯
神话和传说的许多艺术手法都很符合童话幻想 的基本特点,因此,童话是民间口头文学发展 的产物。
(二)世界童话的发展历程
(1)代表作品: 古印度的《五卷书》:梵音缭绕的童话故乡 《伊索寓言》:智慧之果的别样芬芳 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阿拉伯魔毯上的神
是最早、影响最大的一部 《绝交篇》30个
寓言童话故事集。相传是
公元前1世纪由一个叫毗 湿奴沙门的婆罗门创作的。
《结交篇》9个
收有83个故事。
总框架是婆罗门老师以动 物寓言的方式教育三个愚 笨无能的王子,使国王摆 脱了困境的故事,是世界 最早的童话故事集。

学前教育幼儿文学阅读与指导课件第八章 幼儿戏剧

学前教育幼儿文学阅读与指导课件第八章 幼儿戏剧

二、幼儿戏剧赏析的具体作品
1.“妙乎”回春(童话剧) ● 方园
牛 哞—,随便说说?我差点儿没让你用菜刀宰了! 兔 嘿,我差点儿没把红药水吃掉! 鹅 (笑)吭吭吭,他俩没病,你倒是真有病啊! 妙 (又紧张起来)怎么办? 鹅 小兔小牛帮个忙。(拿出一根细绳,在墙上一个铁
环中穿过,一头交给小兔、牛,另一头拿着)来, “妙乎回春”大夫,把胡须结在这一头,拉它七七 四十九次,胡须掉下来就好啦! 妙 不疼吗? 鹅 有一点儿,可是要病好哪。(用绳子扎住他的胡须) 兔、牛(开心地用力拉)嗨哟,哞—
二、幼儿戏剧赏析的具体作品
人物
时间 场景
1.“妙乎”回春(童话剧) ● 方园
猫大夫(著名的动物医生) 小猫“妙乎”(猫大夫的儿子) 小兔 小牛 小鹅 早晨 “动物医疗站”。一间芭蕉叶盖的房子。墙上挂着 写有“妙手回春”的锦旗,椅子像只倒放的灯笼 辣椒,病员坐的是扁豆荚形的长凳。床、桌等各 有特色。 [幕启时,只见小屋外戴眼镜的猫大夫在打太极拳 。远处公鸡叫,一会儿,他侧耳听听屋里,见没 有动静,摇摇头,向树林跑去。不一会儿,躺着的 小猫“妙乎”翻过身蒙头大睡。猫大夫回来,敲窗 。]
妙 爸爸,(摸摸胡须羞愧地)我今后一定老老实实学 习,不吹牛了!
鹅 到时候啊,我送你一面锦旗,就写上“妙乎回春” 四个大字! (众笑。幕落。)
二、幼儿戏剧赏析的具体作品
【作者简介】方园(1947—),原名方选之,安徽桐城人。 主要作品有长篇童话《蟋蟀国历险记》《圣诞小人历险记》, 小说《带箭的康娜》和童话剧《“妙乎”回春》《红房子》等, 作品曾获得冰心儿童图书奖等多项奖励。
第一,要充分认识戏剧冲突的主要特征。 第二,抓住戏剧冲突的表现形态。 第三,把第一,要掌握戏剧结构的类型。 第二,要善于剖析戏剧结构。 第三,要弄懂戏剧结构中的主要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王只好又问:“第三个问题是:永恒有多少秒钟?”牧 童回答:“在后波美拉尼亚有座钻石山,这座山有两英里高, 两英里宽,两英里深;每隔一百年有一只鸟飞来,用它的嘴来 啄山,等整个山都被啄掉时,永恒的第一秒就结束了。”
国王说:“你像智者一样解答了我的三个问题,从今以后, 你可以住在宫中了,我会像亲生儿子一样来待你的。”
二、寓言与童话的区别
(六)寓言和童话的最大区别
寓言重理重智,童话重事重情;寓言集中体现哲理美, 童话则集中表现幻想美。在寓言简明扼要的情节变化中, 以确凿的现象证实着生活中的种种道德教训,浓缩着生活 的智慧,焕发着令人信服的真理的力量,它播撒在儿童心 田的,是真理的种子。童话则通过人物、环境、情节等极 度的夸张与幻想,塑造出鲜明的形象,表达作者的思想感 情并以这种感情去感染儿童,陶冶他们的情操,丰富他们 的心灵,童话播撒在儿童心田的是情感的种子。
二、主题单纯,叙事明快
在主题进行改造上,要把原作深刻、含蓄、难以被幼 儿理解的主题简化、改浅,使之变得单一明朗,使叙事变 得明快。
三、结构紧凑,脉络清晰
改编时还要注意作品的结构,要将原作中不适合幼儿 的结构方式尽量改得单纯紧凑,事件的逻辑关系要简单, 脉络清晰。过多的枝节会使叙述断断续续,幼儿难于领会。 我们改编时就要注意删去枝蔓,使童话线索单纯,篇幅缩 短,往往一个童话就是一个小故事。
一、极度的夸张 (一)童话的夸张是强烈、极度的夸张 (二)童话的夸张是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的夸张
二、美妙的象征 (一)具象象征 (二)总体象征
三、突出的拟人
童话突出的表现手法是拟人,大多数的童话都运用了 拟人的手法。拟人是指把非人类的东西加以人格化,赋予 他们以人类的思想感情、行动和语言能力。
四、有意的颠倒
了解幼儿童话的概念、特征、分类、主

要表现手法等。
习 掌握幼儿童话的改编、创编方法。 目
标 懂得幼儿寓言的相关知识及与幼儿童话
的区别。
一、幼儿童话的含义 第二一、节幼幼儿儿童童话话的的特含征义及其特征
一、幼儿童话的含义
幼儿童话是指适合3—6岁幼儿听赏的童话,用独特的 艺术形式来传达与幼儿的心理、生理相适应的知识,其丰 富的内容有助于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培养幼儿的情感, 陶冶幼儿的情操。
1.豌豆上的公主 ● 安徒生
“是的,这点我们马上就可以弄清楚。”老皇后心里想, 可是她什么也没说。她走进卧房,把所有的被褥都搬开,在床 榻上放了一粒豌豆。于是她取出二十床垫子,把它们压在豌豆 上。随后,她又在这些垫子上放了二十床鸭绒被。
这位公主夜里就睡在这些东西上面。 早晨,大家问她昨晚睡得怎样。 “啊,不舒服极了!”公主说,“我差不多整夜没有合上 眼!天晓得我床上有件什么东西?有一粒很硬的东西硌着我, 弄得我全身发青发紫,这真怕人!”
幼儿文学阅读与指导
内容目录
➢第一章 幼儿文学概说 ➢第二章 儿歌 ➢第三章 幼儿诗 ➢第四章 幼儿童话 ➢第五章 幼儿故事 ➢第六章 幼儿散文 ➢第七章 幼儿绘本 ➢第八章 幼儿戏剧 ➢第九章 幼儿影视 ➢第十章 幼儿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第四章 幼儿童话
第一节 幼儿童话的含义及其特征 第二节 幼儿童话的分类 第三节 幼儿童话的表现手法 第四节 幼儿童话的改编 第五节 幼儿童话的创作 第六节 幼儿寓言 第七节 幼儿童话阅读赏析
三、寓言改编成幼儿童话的方法 (一)精心选材,明确主题 (二)理清脉络,扩展情节 (三)修改语言,便于听赏
一、幼儿童话赏析指导 第二七、节幼幼儿儿童童话话赏阅析读的赏具析体作品
一、幼儿童话赏析指导
(一)从心理分析看童话故事 (二)从叙事话语分析童话 (三)从幽默、隐喻等表现手法分析童话
1.幽默 2.隐喻
请注意,这是一个真的故事。
二、幼儿童话赏析的具体作品
【作者简介】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1805— 1875),通称安徒生,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 学童话创始人,最著名的童话故事包括《冰雪女王》《拇 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作品赏析】《豌豆上的公主》是安徒生笔下的一篇 非常有名的童话。故事讲述一位公主经历风吹雨打,变得 很难看,但老皇后用一粒豌豆作试验,确定她是真正的公 主,最后公主与王子结了婚。这篇故事主题有多个解读的 角度。根据幼儿听赏能力,我们可以从“金子总会闪光” 这个角度来引导孩子要坚强面对困难,不要被暂时困难的 表面现象所蒙蔽,要像公主一样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其 他的理解角度,如有人认为它是一篇讽刺文学,嘲笑了贵 族们娇生惯养、弱不禁风的金枝玉叶之躯;也有人认为是 封建统治者对“门当户对”思想的宣扬等。
颠倒就是有意识地违反既定的现实逻辑关系。在童话 世界里我们随处可以看到很多与现实逻辑相违背的现象, 有黑白颠倒、是非混淆的假话国,制服狮子、摆弄大象的 兔子,捉弄钓鱼人的小水怪等。
五、出色的荒诞
奇异与荒诞是童话最重要的审美品质。这里所指的 “荒诞”概念是一种美学意义上荒诞感、荒诞性,概念较 为宽泛,与现实生活中所指的荒诞一词有所区别。它涵盖 幻想、奇异、怪异、稀奇、善变、荒诞可笑、无稽之谈、 难以置信等多种含义。
二、幼儿童话赏析的具体作品
1.豌豆上的公主 ● 安徒生
从前有一位王子,他想找一位公主结婚,但是她必须是一 位真正的公主。所以他就走遍了全世界,想寻到这样的一位公 主。可是无论他到什么地方,他总是碰到一些障碍。公主倒有 的是,不过他没有办法断定她们究竟是不是真正的公主。她们 总是有些地方不大对头。结果,他只好回家来,心中很不快活, 因为他是那么渴望得到一位真正的公主。
二、幼儿童话赏析的具体作品
2.聪明的小牧童 ● 格林童话
从前有个小牧童,由于别人无论问什么,他都能给出个聪 明的回答,因而名声远扬。
那国的国王听说了,不相信他有这么厉害,便把牧童召进 了宫。国王对他说:“如果你能回答我所提出的三个问题,我 就认你做我的儿子,让你和我一起住在宫里。”
牧童问:“是什么问题呢?”国王说:“第一个是:大海 里有多少滴水?”小牧童回答:“我尊敬的陛下,请你下令把 世界上所有的河流都堵起来,不让一滴水流进大海,一直等我 数完才放水,我将告诉你大海里有多少滴水珠。”
二、幼儿童话赏析的具体作品
1.豌豆上的公主 ● 安徒生
现在大家就看出来了,她是一位真正的公主,因为压在这 二十床垫子和二十床鸭绒被下面的一粒豌豆,她居然还能感觉 得出来。除了真正的公主以外,任何人都不会有这么嫩的皮肤 的。
因此那位王子就选她为妻子了,因为现在他知道他得到了 一位真正的公主。这粒豌豆因此也就被送进了博物馆。如果没 有人把它拿走的话,人们现在还可以在那儿看到它呢。
二、幼儿童话赏析的具体作品
2.聪明的小牧童 ● 格林童话
国王又说:“第二个问题是:天上有多少星星?”牧童回 答:“给我一张大白纸。”于是他用笔在上面戳了许多细点, 细得几乎看不出来,更无法数清。任何人要盯着看,准会眼花 缭乱。随后牧童说:“天上的星星跟我这纸上的点儿一样多, 请数数吧。”但无人能数得清。
【作品赏析】故事通过写聪明的小牧童从不同角度机 智回答了国王对他提出的三个问题,告诉幼儿要学会从不 同角度看问题,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思路,再难的问题也 会迎刃而解。故事情节由国王三个问题和小牧童的三个回 答构成,非常简单,线索清晰,不蔓不枝。国王的三个问 题符合幼儿认知特点,能激发幼儿听赏兴趣,并启发幼儿 思考。故事以人物对话为主,语言比较平实,没有任何修 饰成分,但人物形象却跃然纸上。
四、情节简练,语言浅近
幼儿童话的情节,总是只作单纯的线性展开,情节生 动有趣,但不复杂;可以曲折变化,但条理要清楚;可以 有悬念,但不悬置太长。
一、编织离奇的童话故事
二、创设奇异的童话境界 第三五、节塑幼造儿丰童满话的的童创话作形象
一、编织离奇的童话故事 (一)寻常结合,有机统一 (二)异常结合,巧妙统一 (三)反常结合,奇特统一
一、谨慎选材,熟读原文 二、主题单纯,叙事明快 第三四、节结幼构儿紧童凑话,的脉改络编清晰 四、情节简练,语言浅近
一、谨慎选材,熟读原文
童话的改编,首先要熟读原文,准确把握原文的主旨 和特色,谨慎选材。童话的内容很丰富,有的过于艰深, 难以让幼儿理解,就不宜选为改编的对象。同时,要把握 好选材的主题,要在童话中传达给幼儿正确的价值观,特 别在社会道德价值方面,要多传达人类的基本美德,如诚 信、勇敢、善良、合作、宽容等,这对培养儿童树立正确 的道德观念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幼儿童话赏析的具体作品
【作者简介】格林兄弟,雅科布·格林(1785— 1863),威廉·格林(1786—1859)。《格林童话》是德 国格林兄弟在19世纪初搜集、整理的德国古老传说和民间 故事。共收入童话200多篇,是欧洲各国中搜集、编写最 早,篇幅最长,系统性最强的一部童话集。其中的《灰姑 娘》《白雪公主》《小红帽》等名篇,在全世界家喻户晓。
寓言是一种把讽喻意义隐藏于其中的简短故事。“寓” 是寄托的意思,“言”是故事语言,“寓言”也就是寄托 之言。
二、寓言与童话的区别
(一)从创作目的和对象看
童话的主要对象是儿童,它描写的内容,表现的生活, 都照顾到儿童的知识范围和心理特点,所运用的语言也易 为儿童接受;而寓言虽然也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重要体裁, 但它并不是儿童文学专有的样式。
二、幼儿童话的特征 (一)融进儿童心理特点的艺术幻想 (二)自由和广泛的人物形象 (三)严格的童话逻辑性 (四)单纯有趣的叙事
一、根据童话的形成过程和作者分 二、根据童话的人物形象分 第三二、节根幼据儿童童话话的的体分裁类分 四、从童话的篇幅长短分
一、根据童话的形成过程和作者分 (一)民间童话 (二)创作童话
二、寓言与童话的区别
(二)从作品的篇幅和情节看
寓言的篇幅一般较为短小,情节不枝不蔓,结构简单, 直逼寓意;而童话的结构比较曲折,情节更丰富、更多变 化、更生动有趣,结构也较寓言复杂。因此,童话的篇幅 较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