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增强扫描联合超声成像对腺性膀胱炎的诊断价值探讨(附18例)

合集下载

腺性膀胱炎的影像诊断2例

腺性膀胱炎的影像诊断2例

检查

患者

1 ,B
超 表 现 为膀 胱 三 角 区 偏

左 侧 后 壁 可 见 菜 花 样 占位病 变 边 缘 毛 糙 内 部 回 声 均 匀 基

为腺 性 膀 胱 炎 镜 下 见 粘 膜 上 皮 下 多 数 的 腺 巢 部 分 腺 巢 中


底 宽 截 面 大小 约


3 2c

m
X
1 3c

m
BS
a

e
t
l a

M R I i n f e ta l
:12 2
n e c r o l~s
y [J
] J o u rn
异 常 数 据 资 料 分析 [ J ]
74


中 国 医 学 科 学 院学 报
2 0 0 8 ,3 0
:6 9

f Ma gn
e
tic
]: ~
Oi l a lf c e l
Im
g i n g 2 0 0 6 ,2 4
2
例 膀 胱 镜检 分

例 均行

B
超 及 膀胱 镜下 取 病理 行 细胞 学 检查
MR
1
例行
别 表 现 膀 胱 粘 膜 弥 漫 性 分 布 的 水 肿 与 滤 泡样 改 变 病 灶 呈 菜
花 样 或结 节 样 突 起 周 围 黏 膜 正 常 ;膀 胱 镜 下 活 检 病 理 诊 断

CT
检查
1
例行

左 肾及 左 侧 输 尿 管 内多 发
央有 腺 腔 形 成 被 覆

膀胱肿瘤的声像图分析及超声诊断价值

膀胱肿瘤的声像图分析及超声诊断价值
部位 更应 注意 观察 。 2例均 无进 行腔 内超声 检查 , 此
故 凡 肿瘤 直 径 小 于 1 5mm者 及 临 床 可 疑 膀 胱肿 瘤
超声 未有 发现 者 , 可行 腔 内超 声 检查 , 均 以弥 补体 表 超 声 检查 的不 足 , 高膀 胱肿 瘤超 声诊 断 显示 率㈣, 提
或菜花状 3 O例 , 节 状 7例 , 漫 性 1 ; 蒂 2 结 弥 例 有
作者 简介 : 陈泽梅 (9 2 , , 17 一)女 广东省茂 名市人 , 大学本科 , 治医 主 师, 从事腹部超声 、 彩色多普勒超声 、 内超声工作 。 腔
例, 基底 宽 3 2例 , 膀胱壁 中断 4例 。 本组 所见 肿 瘤 内血 流情 况 :6例瘤 体 内血 流 信 2
按 T 肿 瘤 本身 ) ( 分期 。 浅 型 : 表 肿瘤 局 限于 黏膜 或表 浅层 , 层未受侵犯 , 肌 声像 图 表 现 为 带 蒂 的 乳 头 状 肿 物 。浸 润 型 : 据膀 胱 肿瘤 浸 润 深度 分 为 : , 依 T、 、 T
前壁 、 顶部及 颈部 的肿 瘤均 容易 漏诊 , 检查 时对这 些
【 摘要 】 目的
通过分 析膀胱肿 瘤的声像 图表现 , 探讨 超声 显像在诊断膀胱肿瘤 中的应 用价值 。方法
回 性分析 3 例膀胱 顾 9
肿瘤 的声像 图表现 , 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 DF) C I及腔 内超声 ( 经直肠或经 阴道 ) 技术 , 与膀胱镜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 对照。结果 3 5例为恶性 , 4例为 良性 , 例漏诊 , 例误诊 , 1 1 超声诊断 阳性率 9 .%, 74 准确率 9 .%, 49 误漏诊率 51 .%。结论 超声 对膀 胱肿瘤的早期 诊断具有重要 的临床应用价值 , 彩色多普勒及腔 内超声可作为膀胱肿瘤 的有效补充检查方法 。

腺性膀胱炎影像学表现有哪些

腺性膀胱炎影像学表现有哪些

腺性膀胱炎影像学表现有哪些
一般来说患有膀胱炎是比较难以发现的,等待症状表示的严重了才会感觉到,比如说出现了尿频尿急,排尿困难,而且在检查的过程当中很容易会被误诊出,出现了泌尿综合症,其实呢,很有可能就是患有腺性膀胱炎,那么对于腺性膀胱炎影像学表现是怎样的呢?如何来进行检查。

疾病诊断
1.急性膀胱炎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常规见大量脓细胞、红细胞。

膀胱镜检查和黏膜活检可资鉴别。

2.间质性膀胱炎为痛性膀胱炎,表现有日夜尿频,在膀胱充盈时有剧痛,排尿后减轻为其特征性症状。

耻骨上、膀胱区有明显疼痛,触及饱满的膀胱,并有压痛,膀胱镜检查和黏膜活组织检查可鉴别。

检查方法
实验室检查:
尿液化验可发现白细胞或脓细胞、红细胞和蛋白。

中段尿培养有大肠埃希杆菌或其他细菌生长。

其他辅助检查:
1.B超检查表现为膀胱壁增厚或膀胱内占位性病变,但难以与膀胱肿瘤鉴别。

2.膀胱镜检查及活检对明确诊断有重要的作用。

膀胱镜下的特点为:①好发于膀胱颈口、三角区,膀胱颈口以3~9点处为主。

②乳头状物表面光滑。

几乎无血管长入。

③不呈浸润性生长。

3.静脉肾盂造影少数病人显示肾输尿管积水。

在上面的文章当中我们了解到了腺性膀胱炎影像学表现以及检查的方式,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发现症状尽早治疗,以免会造成病情更加危害更加严重,朋友们要多注意了。

CT诊断腺性膀胱炎的影像学表现分析

CT诊断腺性膀胱炎的影像学表现分析

CT诊断腺性膀胱炎的影像学表现分析发表时间:2018-08-20T12:12:04.220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10期作者:艾珺佼[导读] 结论CT检查操作简单、快捷,无创,能够对病灶进行多角度观察,对早期腺性膀胱炎的发现有重要作用,其特征性表现是一定程度上可以做到明确诊断。

(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湖南永州 425000)摘要:目的分析CT诊断腺性膀胱炎的影像学表现。

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之间收治的腺性膀胱炎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术前进行超声与CT检查的影像学表现与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超声和CT在患者病灶表现上,比较相似,但CT对病灶形态的判断上,显著优于超声(P<0.05),超声检查 80.0%(32/40)病灶乏血液供应,增强CT检查93.3%(28/30)轻度强化。

超声、CT 及超声联合CT 诊断符合率分别为 42.9%、38.1%、47.6%,各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CT检查操作简单、快捷,无创,能够对病灶进行多角度观察,对早期腺性膀胱炎的发现有重要作用,其特征性表现是一定程度上可以做到明确诊断。

关键词:CT诊断;腺性膀胱炎;影像学表现腺性膀胱炎属于一种不多见的粘膜增生性病变,可能会发展成为膀胱癌,现代化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病理科医生对腺性膀胱炎这一疾病也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而社会上这一疾病的发病率呈增加趋势,通过CT对腺性膀胱炎进行诊断同时对膀胱癌进行鉴别、诊断能够起到重要的应用作用[1]。

本文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之间收治的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腺性膀胱炎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CT诊断的影像学表现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之间收治的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腺性膀胱炎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年龄在29-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2±2.1)岁,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尿急、尿频、血尿、排尿困难等症状,偶尔可见患者尿液中产生尿液样的物质。

膀胱炎彩超报告

膀胱炎彩超报告

膀胱炎彩超报告
患者信息:
姓名:XXX
年龄:XX岁
性别:女
检查时间:XXXX年XX月XX日
检查结果:
经彩超检查,患者膀胱区域存在以下异常情况:
1. 膀胱壁局部增厚,最大测值0.6cm。

2. 膀胱内见点状异常回声,大小约为3mm,数量约为12枚。

诊断分析:
以上检查结果提示患者存在膀胱炎的可能性。

膀胱壁的局部增厚和膀胱内点状异常回声可能是由于炎症引起的。

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如尿液分析和细菌培养等,以确定诊断和治疗方案。

建议:
1. 请患者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2.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避免过辛辣、刺激性食物。

3. 增加水分摄入量,多饮水、多排尿,帮助身体排出细菌和炎症。

注意事项:
1. 宜遵守医生嘱咐,按时服药。

2. 待病情稳定后,应定期复查,以了解病情的变化。

ECT联合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结节性病变中的诊断应用价值分析

ECT联合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结节性病变中的诊断应用价值分析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临 床 资 料 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 月 于我院就
诊治疗的 184 例 甲 状 腺 结 节 性 病 患 者 作 为 研 究 对 象,其中男86例,女 98 例,年 龄 为 24~72 岁,平 均 年 龄 (49.86±2.36)岁 。
纳入标 准:(1)所 有 患 者 均 符 合 临 床 上 甲 状 腺 良/恶性结节性疾 病 明 确 诊 断 标 准[4];(2)所 有 患 者 均行 ECT 和超声检查;(3)同时行 ECT 和 B 超检查
作 者 简 介 :李 冉 (1974-),女 ,汉 族 ,河 南 新 乡 人 ,本 科 ,主 治 医 师 ,E-mail:lr2000rjp@163.com。 △通 讯作者:张凯(1963-),男,回族,河南新乡人,本科,副主任医师,E-mail:zhangkai336@163.com。
第3期
李冉等,ECT 联合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结节性病变中的诊断应用价值分析
73
本研究 数 据 采 用 SPSS20.0 软 件 包 进 行 处 理。 断12例为恶性,其中乳头状腺癌7例,滤泡状腺癌3













,<0.05 为 差 异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例和未 分 化 癌 2 例;超 声 检 查 术 前 诊 断 51 例 为 恶 性,术后病理诊断 仅 16 例 为 恶 性,其 中 乳 头 状 腺 癌
第 27 卷 第 3 期 2019 年 9 月
四川解剖学杂志 SICHUAN JOURNAL OF ANATOMY
doi:10.3969/j.issn.1005-1457.2019.03.032

膀胱壁增厚性病变的诊断思维

膀胱壁增厚性病变的诊断思维

膀胱壁增厚性病变的诊断思维王奕乔;贾玉琳;姜慧杰;王天佐;梁宗辉【期刊名称】《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年(卷),期】2018(027)003【总页数】3页(P246-248)【关键词】影像诊断;膀胱实性肿物;腺性膀胱【作者】王奕乔;贾玉琳;姜慧杰;王天佐;梁宗辉【作者单位】150001 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影像科;150001 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150001 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影像科;150001 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影像科;200040 上海,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静安分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病例资料患者,女,44岁,4个月前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在当地医院行泌尿系彩超检查示:膀胱壁增厚,后回家静点消炎药治疗(具体药物不详),效果一般。

近十天尿频加重,无腰痛、血尿,无发热、盗汗,无消瘦、乏力。

为进一步诊治以膀胱肿物收治入院,随后行CT平扫及尿路造影(CT urography,CTU)检查。

影像表现:膀胱充盈不良,膀胱三角区壁弥漫性增厚,最厚处约20 mm,其表面尚规整,膀胱腔内可见充盈缺损区,其内可见囊性低密度灶,囊壁清晰,膀胱周围脂肪间隙清晰;双侧肾盂、输尿管无扩张,其内对比剂充盈良好(图1~8)。

手术经过:镜下见膀胱颈1周、膀胱三角区多发黏膜隆起,双侧输尿管口清晰,膀胱其他部位无新生物、无结石,将上述肿物分层、分块电切除至浅肌层,止血,冲洗膀胱,检查膀胱:肿物切除彻底,无出血,双侧输尿管口清晰,拔镜,留置F18三腔尿管,气囊注水20 ml,膀胱冲洗液清亮。

病理表现:病理图HE染色,镜下见表面黏膜上皮正常,黏膜下可见多个巢团状结构,巢团内细胞呈卵圆形梭形排列,其间可见筛状腺体样结构。

显微镜下见巢团内细胞形态温和,核呈卵圆形梭形,异型性不明显,呈典型的筛状腺样排列(图 9,10)。

《腹部超声入门与进阶指南》出版: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联合CT增强扫描对腺性膀胱炎的诊断价值

《腹部超声入门与进阶指南》出版: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联合CT增强扫描对腺性膀胱炎的诊断价值

《腹部超声入门与进阶指南》出版: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联合CT增强扫描对腺性膀胱炎的诊断价值
王军屏;赵沙沙
【期刊名称】《介入放射学杂志》
【年(卷),期】2022(31)11
【摘要】书名:《腹部超声入门与进阶指南》作者:霍尔德·布洛克(德)、王文平(译)出版社: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ISBN:9787543339446腺性膀胱炎是一种潜在的癌前病变,主要临床症状为会阴不适、血尿、尿急、尿频、尿痛等,且临床症状会反复发作,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

目前的研究认为腺性膀胱炎在某些危险因子的刺激下会发展为膀胱癌,因此,应及早诊断并治疗腺性膀胱炎,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预后水平,促使患者恢复健康。

【总页数】1页(PI0006)
【作者】王军屏;赵沙沙
【作者单位】保定市儿童医院功能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联合CT增强扫描对腺性膀胱炎的诊断价值探讨
2.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主动脉夹层价值探讨
3.比较分析CT动态增强扫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价值
4.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增强
扫描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诊断价值比较5.磁共振胰胆管成像与弥散加权成像联合CT增强扫描对恶性胆道梗阻的诊断价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4层容积CT尿路造影(VCTU)对泌尿系统先天畸形的诊断价值唐翠松李宝平沈永菊刘勇汤光宇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摘要】目的探讨64层容积CT尿路造影(VCTU)对泌尿系统先天畸形的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 66例经手术、输尿管镜或临床证实的泌尿系统先天畸形患者行VCTU检查,并行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及曲面重组(CPR)后处理,获得尿路重建图像。

结果 66例患者中(2例为多发畸形),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32例,马蹄肾7例,肾旋转不良6例,肾盏憩室5例,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5例,先天性巨输尿管1例,输尿管开口异位1例,腔静脉后输尿管1例,输尿管囊肿3例,膀胱憩室7例。

VCTU 图像清晰、立体感强,可多角度观察尿路,诊断正确率达100%。

结论 VCTU通过VR、MIP、MPR、CPR图像能准确显示泌尿系统先天畸形及其伴发病变,提高了病变检出率和诊断正确率,可作为诊断泌尿系统先天畸形的首选方法。

CT增强扫描联合超声成像对腺性膀胱炎的诊断价值探讨(附18例)唐栋王晓嫚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摘要] 目的通过对腺性膀胱炎的螺旋CT及超声征象分析,探讨二者联合应用对于进一步提高腺性膀胱炎的诊断价值,以减少误诊。

方法搜集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6月-2012年4月收治的18例腺性膀胱炎患者,分别经CT三期增强扫描及超声检查发现病变,后均由膀胱镜病理活检或手术后病理证实为腺性膀胱炎,回顾分析其CT及超声征象,分别由笔者所在科室两位具有多年诊断经验的CT及超声诊断医师在未知病理结果的前提下做出各自的初步诊断,后再将两种不同检查的影像征象联合探讨进行综合性分析得出结论,最后与病理结果对照。

结果 CT及超声下18病灶形态大致表现为膀胱壁结节或弥漫型增厚,主要有三种分型:扁球结节型,后壁型,二者混合型。

CT单独诊断对病变的特异性50.3%,准确性77.8%;B超单独诊断的,特异性55.3%,准确性72.2;两者联合评估的特异性68.3%,准确性88.9%。

结论腺性膀胱炎CT及超声具有一定的特征,但部分病灶类型影像表现特异性不高,CT增强扫描联合超声检查可相互提供有利的诊断依据,进而提高腺性膀胱炎定性诊断的准确性。

关键词:腺性膀胱炎;CT,超声腺性膀胱炎(cystitis glandularis,CG)是一种膀胱粘膜增生性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病变。

本病由Stoerok与1899年首次提出,近年发病率有增加趋势,本病临床症状缺少特异性,不易与膀胱肿瘤区分,不少学者认为其是癌前病变。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搜集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6月-2012年4月收治的18例腺性膀胱炎患者,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33-75岁,中位年龄52.2岁,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11例;表现为血尿8例,其中肉眼血尿4例,终末血尿1例,镜下血尿3例;表现为排尿困难6例;分别行CT三期增强扫描及超声检查,18例患者中12例行膀胱镜病理活检证实,另6例患者行膀胱电切术后病理证实。

1.2 检查方法采用Aloka4000型、5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2.5-3.5MHZ。

检查时患者保持膀肌充盈,经腹部检查发现膀肌病变后,观察病变的位置、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及病变与膀胱壁的关系。

将其声像图表现进行分型,并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观察病变边缘及内部的血流分布。

经超声检查发现病变得出结论后,采用SIEMENS 高档螺旋CT机,扫描条件:130KV,150mAs,扫描层厚及层距5mm,病变部位3mm。

扫描范围:自两侧髂骨上缘至耻骨联合下缘,均采取静脉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行三期增强扫描。

2 结果2.1 影像学印象本组18例患者中10例位于膀胱壁三角区及尿道内口周围,其中累及输尿管膀胱入口者6例,可见远端输尿管扩张;病变位于膀胱右侧壁者3例,位于左侧壁者2例,发生于前壁者1例,累及全膀胱壁者2例。

18例患者中超声表现可分为两类:局限性壁增厚型、弥漫性壁增厚型。

病变区影像表现主要为膀胱壁的结节状、扁球状隆起,亦可表现为膀胱壁弥漫型增厚,病灶大多边缘光整,少数可呈“菜花状”改变。

2.2 超声表现 18例患者中局限型壁增厚型13例,表现为实性结节9例,其中7例表现为膀胱壁局限型扁丘结节样稍高回声,向膀胱腔隆起,以宽基底与膀胱壁相连,1例基底部可见少量条状血流信号,邻近膀胱壁回声杂乱,另有2例表现为实体息肉状或乳头状,突向膀胱腔内,基底部较窄,1例可见少许点状血流信号。

13例壁增厚型患者中超声表现为囊性结节4例,特征为膀胱壁局限性多房小囊状结节,突向膀胱腔,囊性内部为无回声区,基底部囊壁较厚。

18例患者中弥漫性壁增厚型5例,其中3例为部分弥漫型,表现为膀胱壁一侧或节段性弥漫增厚,另有2例表现为全膀胱壁弥漫性增厚,边缘尚光整,增厚的膀胱壁较厚处直径可达1.6cm,较正常膀胱壁回声增强、回声不均。

18例腺性膀胱炎超声诊断13例符合,准确率72.2%,另有5例误诊为膀胱癌及膀胱乳头状瘤。

2.3 CT表现本组病例CT扫描对病灶的形态、大小、部位等表现与超声基本相仿,平扫均表现为结节状、扁丘状、乳头状、弥漫性增厚等软组织密度影,边缘光整或不光整,部分可见病灶内囊状改变,其另一重要征象在于三期增强扫描后有13例表现为相对膀胱壁轻度强化,另5例无明显异常强化,表现为与膀胱壁密度一致,通过增强扫描可与大部分膀胱肿瘤相区别。

除此,本组病例中有7例通过CT增强可进一步对病灶的范围、侵犯深度做出有意义的评估。

本组18例腺性膀胱炎CT诊断13例符合,准确率77.8%,另有4例误诊。

3 讨论3.1 腺性膀胱炎的病因及病理学腺性膀胱炎(CG)是一种膀胱粘膜增生性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病变。

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多数学者认为,膀胱黏膜上皮组织长期受炎症、尿液毒素、结石等慢性刺激,而形成上皮化生的结果。

其机制大致为:膀胱尿路上皮受长期慢性刺激——膀胱壁黏膜上皮芽形成——上皮芽增殖到黏膜固有层——形成移行上皮巢——巢腔内柱状上皮化生或巢内组织退化呈囊腔——腺性膀胱炎或囊性膀胱炎。

可见囊性膀胱炎与腺性膀胱炎为同一发病机制后期的不同阶段,因此大部分学者将其与腺性膀胱炎归为一类。

另外,尚有少数学者认为CG为胚胎发育时期的残余遗留,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腺体化生而形成。

3.2 腺性膀胱炎的临床表现CG属少见病种,发病率约为0.1-1.9%,目前尚无明显男女差异报道,本病临床表现为尿频、排尿困难、耻骨上区疼痛、血尿等多种类似与膀胱炎及膀胱肿瘤症状,缺少特异性,易与膀胱癌混淆,很多学者认为CG为癌前病变。

Esenberg等提出腺性膀胱炎和肿瘤的关系有3种可能:(1)粘膜增生性改变先于肿瘤存在。

(2)肿瘤发生于粘膜增生性改变之间。

(3)两者同时发生。

本病可发生于膀胱任何部位,以膀胱三角区、膀胱颈部机输尿管开口区为多。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检查手段的提高及膀胱镜的广泛开展,本病的发现日趋增多,最终诊断尚需病理明确。

3.3 腺性膀胱炎的影像学检查策略3.31 超声诊断评价:目前对于腺性膀胱炎的诊断,超声仍作为发现本病的首选检查方法,亦有学者提出超声可作为筛查病灶的辅助检查手段。

超声可发现膀胱壁异常增厚,表现为结节状、扁丘状、乳头状、分房囊状、弥漫壁增厚状等不同形态病灶,其回声敏感,分别率高,独具的CDFI功能亦可区分CG与其它富血供膀胱肿瘤(如膀胱癌)相鉴别,但有时亦会误导,例如本组病理中2例局限性壁增厚型,因CDFI检测到结节基底部血流信号而误诊为膀胱癌。

笔者分析其血流原因可能与病变区基底部长期炎性刺激而导致包括新生杂乱小血管在内的肉芽组织增生而形成,3.32 CT诊断评价:本组病例CT诊断的准确率77.8%,与超声72.2%的准确率相比较,在诊断的优势上并没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有文献报道:部分CG在CT平扫上可见到蛋壳样钙化,本组资料并未发现。

笔者认为,CT诊断的优势在于。

CT增强前后图像的对比对提高病灶的显示范围、周围组织结构、侵犯深度有着良好的评估作用。

3.33 CT增强扫描联合超声诊断价值:超声作为本病的首选检查方法,在膀胱病变的领域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其价格优廉、检查方便,结合CDFI血流信号的显示,可对较多CG做出准确诊断,本组病例诊断准确性可达72.2%。

但对于部分以孤立乳头状、结节状为特征的病灶,尤其发生于膀胱三角、累及输尿管入口等区域,且因肉芽组织增生而出现异常血流的情况,单一的检查手段由于其局限性易产生误诊。

而CT三期增强扫描的优势在于提高病灶的范围、周围组织结构、侵犯深度的显示,尤其是增强后病灶的强化特征有助于对膀胱肿瘤进行鉴别。

本组病例中,行CT三期增强扫描联合超声的诊断策略,18例CG中16例符合,2例误诊,诊断结果准确性高达88.9%,其特异性异有所提高。

3.4 鉴别诊断由于腺性膀胱炎在影像上常表现为膀胱壁的增厚或隆起性病变,又被认为是癌前病变,故需与膀胱肿瘤病变相鉴别。

另外,CG还应与某些典型膀胱炎(如:肉芽肿性膀胱炎、间质性膀胱炎、气肿性膀胱炎等)相鉴别(表一至四)。

表(一)表(二)表(三)表(四)综上所述,CG缺少一定的临床特异性,当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排尿困难的症状时,若影像学出现膀胱壁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或结节样腔内突起时,若病灶边缘光整、血流并不丰富时,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性。

腺性膀胱炎CT及超声具有一定的特征,但部分病灶类型影像表现特异性不高,CT增强扫描联合超声检查可相互提供有利的诊断依据,进而提高腺性膀胱炎定性诊断的准确性。

CT增强扫描联合超声成像对腺性膀胱炎的诊断价值探讨(附18例)作者:唐栋, 王晓嫚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引用本文格式:唐栋.王晓嫚CT增强扫描联合超声成像对腺性膀胱炎的诊断价值探讨(附18例)[会议论文] 2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