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氏骨折课件PPT

合集下载

孟氏骨折诊断与治疗PPT

孟氏骨折诊断与治疗PPT
MRI检查:了解骨折周围软组织损伤情况
超声检查:了解骨折周围软组织损伤情况,判断骨折类型 和程度
核素扫描:了解骨折愈合情况
实验室检查:了解患者身体状况,评估手术风险
手法复位原理:通过手法将骨折部位复位到正常位置 手法复位方法:包括牵引、旋转、推挤等手法 手法复位适应症:适用于无明显移位、无明显软组织损伤的骨折 手法复位注意事项:操作轻柔,避免加重损伤,注意保护周围软组织
石膏固定是孟氏骨折非手术治疗的主要方法 石膏固定可以减轻疼痛,防止骨折移位 石膏固定需要定期更换,以保持石膏的干燥和清洁 石膏固定后,患者需要适当活动,以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支具类型:包括石膏、夹板、支 具等
固定时间:根据骨折类型和严重 程度而定,一般为4-6周
固定目的:保持骨折部位稳定, 促进骨折愈合
CT检查可以评估治疗效果
原理: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对骨折部位进行扫描 优点:无辐射,对软组织损伤有较好的显示效果 适应症:适用于骨折、关节损伤、软组织损伤等疾病的诊断 注意事项:检查前需去除金属物品,避免影响成像效果
X线检查:观察骨折部位、类型和程度
CT检查:了解骨折细节,判断骨折类型和程度
康复目标:恢复骨折部位的功能,减少并发症 康复计划: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运动、理疗、营养等 康复训练: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如肌肉力量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等 康复注意事项:避免过度运动,注意保护骨折部位,定期复查
避免过度运动和剧烈运动,保持适当的运动量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等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疾病 加强肌肉力量和柔韧性训练,提高关节稳定性和灵活性
检查方法:拍摄X线片,观 察骨折线、骨折碎片和移位 情况
检查目的:确定骨折部位、 类型和程度

孟氏骨折PPT课件

孟氏骨折PPT课件
第17页/共74页
第18页/共74页
3、内收型
发生率占20% 幼儿多见。 跌倒时手掌着地,身体向患侧倾斜,肘 关节处于内收位,传达暴力由掌心传向外上 方,先造成尺骨冠状突下方纵行劈裂或横断 骨折,骨折断端向桡侧成角,继而迫使桡骨 头向外侧脱出。 受伤体位:肘伸直内收位,前臂旋前。 骨折机理:先造成尺骨冠状突下方纵行 劈裂或横断骨折,骨折移位较少,或仅向桡 成角,折端推挤和暴力的继续作用便使桡骨 头脱位(向外)。
——Korner J, Lill H, Josten C. Monteggiaverletzungen. In: Josten
C , L i l l H , e d s . E l l e n b o g e n v e r l e t z u n g e n . D a r m s t a d t : St e i n k o p f f, D a r m s t a d t ,
节炎等病变。
第1页/共74页
• 1814年Monteggia首先描述了这种骨折类型,是指尺骨上1/3 骨折合并桡骨头向前脱位的一种联合损伤 。
• 1967年Bado进一步完善 Monteggia's骨折的概念,即任何部 位的尺骨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
• 后来随着人们对这种损伤机制的进一步研究.使该损伤概念的 范围逐渐扩大.将桡骨头各方向脱位合并不同水平的尺骨骨折 或尺、桡骨双骨折都列入住。
机器绞轧或
重物击伤亦可造 成。
4.特殊型
第22页/共74页
Type 4 Monteggia fracture 特殊型
Mechanism of injury
• 多数学者认为,其损伤机制与伸直 型骨折相同,但又合并桡骨骨折, 可能在桡骨头脱位后,桡骨又受到 第二次创伤所致。5%

孟氏骨折讲课PPT课件

孟氏骨折讲课PPT课件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主要与间接暴力有 关,常见于跌倒时手掌着地
孟氏骨折是由于尺骨上1/3 处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所 致
暴力通过腕关节传导至尺骨 上段,导致尺骨斜形骨折
桡骨头随暴力传导而脱位, 通常向桡侧、背侧脱位
临床表现
疼痛:骨折部位Leabharlann 痛剧烈,活动时加重 肿胀:骨折部位周围肿胀,皮肤发红 功能障碍:骨折部位活动受限,无法正常活动 畸形:骨折部位出现畸形,如成角、缩短、旋转等
病例一:患者年龄45岁,因交通 事故导致右侧孟氏骨折,经过手 术治疗后恢复良好
病例三:患者年龄60岁,因工作 时不慎被重物砸伤导致右侧孟氏 骨折,经过手术治疗后恢复良好
病例二:患者年龄15岁,因运动 时不慎摔伤导致左侧孟氏骨折, 经过保守治疗后恢复良好
病例四:患者年龄30岁,因交通 事故导致左侧孟氏骨折,经过手 术治疗后恢复良好
加强临床研究, 提高孟氏骨折的 诊断和治疗水平, 降低并发症的发 生率。
探索新的手术技 术和方法,提高 手术效果和患者 生活质量。
开展康复训练和 康复治疗的研究 ,促进患者的康 复和功能恢复。
对听众的期望与寄语
希望听众能够 认真对待孟氏 骨折的诊治, 不断提高自己 的诊疗水平。
希望听众能够 积极开展孟氏 骨折相关研究, 为患者提供更 好的治疗手段。
注意事项
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促进 骨骼健康
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预防 骨质疏松
避免长期卧床休息,适当进 行功能锻炼
保持良好姿势,避免长时间 久坐或久站
总结与展望
总结重点内容
孟氏骨折的分类与诊断标 准
孟氏骨折的治疗方法与手 术指征
孟氏骨折的康复训练与预 后评估
预防措施与日常注意事项

儿童孟氏骨折-PPT文档资料

儿童孟氏骨折-PPT文档资料
——不能完全恢复对位对线,肘屈伸,特别是前 臂旋转受限。
陈旧性孟氏骨折手术指征
12岁以内,无继发桡骨头改变或过度生长, 一般病史在3年内。
1、进行性肱桡关节半脱位或脱位 2、进行性肘外 翻 3、前臂旋转受限 4、肱桡或上尺桡关节因关系异常有疼痛 对于无症状、功能尚好的陈旧病例,是否手
术治疗存在争议。
Ⅳ型
Ⅰ型骨折+桡骨干骨折
儿童孟氏骨折第Ⅴ型损伤
Dormanns和Mercer Rang 1996年报道:桡骨头 旋转不稳定——旋前脱位,旋后复位。
儿童孟氏机制下的类同损伤
1、单纯桡骨头脱位(Lincoln 证实为Ⅰ型损伤的 变异类型)
2、尺骨骨折+桡骨头骺分离
鉴别诊断
1、先天性桡骨头脱位:起病早,双侧。 X线表现肱骨远端和桡骨头颈发育异常。
如何避免错漏诊
1、摔伤病史+尺骨、桡骨头压痛 2、肘关节屈伸或前臂旋转,主动/被动均诱发或加重
疼痛 3、拍片要求:投照中心在肘关节,包含前臂全长,
必要时拍对比片 4、肱桡关系的判断:
正位——桡骨头颈轴线不偏出肱骨小头骨化中心 的中外1/3交界区
侧位——无论肘关节在屈曲多少度位、桡骨头颈 轴线均应穿过肱骨小头中心。
制动3周后开始屈肘练习。
II型治疗
III型(外侧脱位)占23%
常因环状韧带嵌入上尺桡关节使桡骨头不能复位。 骨间背侧神经损伤较多见。
III型损伤机制(Wright)
伸肘内翻应力——先发生尺骨近端青枝骨折,然 后桡骨头向外侧或前外侧脱位。
III型治疗
肘关节过伸稳定尺骨鹰嘴,肘外翻应力纠正尺骨 成角,向内按压桡骨头使其复位。
如何避免错漏诊
5、可疑病例:应积极治疗,按相应孟氏骨折处 理。2周后去石膏再次评估,决定是否继续制动。 理由:儿童关节闭合复位上限时间为2周。

《儿童孟氏骨折》课件

《儿童孟氏骨折》课件

手术方法:切开 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切开 皮肤、肌肉、骨 膜,显露骨折部 位,复位骨折, 固定骨折,缝合 伤口
术后护理:保持 伤口清洁,避免 感染,定期复查, 进行功能锻炼
06
孟氏骨折的预防与 康复
预防措施
加强儿童安全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避免儿童进行危险活动,如攀爬、跳跃等 加强儿童运动训练,提高身体素质 定期进行儿童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骨骼发育异常
开放性孟氏骨折:骨折伴有皮肤 损伤,骨折端暴露于体外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部分性孟氏骨折:骨折线未通过 干骺端,导致干骺端部分分离
闭合性孟氏骨折:骨折未伴有皮 肤损伤,骨折端未暴露于体外
03
孟氏骨折的病因
直接暴力
外力撞击:如摔倒、碰撞等
运动损伤:如打篮球、踢足球等运 动中受伤
交通事故:如汽车、摩托车等交通 事故
肌肉牵拉
孟氏骨折的主要 原因是肌肉牵拉
肌肉牵拉可能导 致骨骼移位或骨 折
肌肉牵拉可能发 生在运动、摔倒 或外力作用下
肌肉牵拉可能导 致孟氏骨折的发 生
病理因素
外力作用:如摔倒、撞击等外力 导致骨折
肌肉力量不足:如肌肉力量不足 导致骨骼承受压力过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骨骼发育不良:如骨质疏松、骨 密度低等
发病机制
孟氏骨折是儿童最常见的骨折类型之 一
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
骨折原因:通常是由于儿童在玩耍或运 动时摔倒,导致肘关节受到直接或间接 的暴力冲击
骨折部位:通常发生在肘关节的桡骨和 尺骨之间,也可能发生在肱骨和桡骨之 间
骨折类型:可分为简单骨折和复杂骨折, 复杂骨折包括开放性骨折、粉碎性骨折 等

孟氏骨折课件

孟氏骨折课件

《孟氏骨折课件》xx年xx月xx日•孟氏骨折概述•孟氏骨折的诊断•孟氏骨折的治疗方法目录•孟氏骨折的康复与护理•孟氏骨折的预防与展望01孟氏骨折概述孟氏骨折是指桡骨头关节面骨折合并尺骨上段骨折和移位,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骨折。

定义孟氏骨折的特点是桡骨头关节面骨折同时合并尺骨上段骨折和移位,通常是由于肘关节处于半屈或伸直位时,手掌着地受伤所致。

特点定义与特点1孟氏骨折的类型23桡骨头关节面骨折合并尺骨上段骨折,无桡骨远端移位。

Ⅰ型桡骨头关节面骨折合并尺骨上段骨折,同时伴有桡骨远端移位。

Ⅱ型桡骨头关节面骨折合并尺骨上段骨折,同时伴有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Ⅲ型直接暴力肘关节处于半屈或伸直位时,手掌着地受伤所致。

间接暴力肘关节处于半屈或伸直位时,手臂着地受伤所致。

孟氏骨折的发病机制02孟氏骨折的诊断临床表现孟氏骨折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肘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局部肿胀、关节畸形等。

其中,桡骨头或桡骨颈骨折时,可出现前臂旋转受限;尺骨鹰嘴骨折时,可出现“银叉”畸形。

诊断标准孟氏骨折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其中,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等)可以明确骨折的类型、移位程度和关节脱位的情况,对于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X线检查X线检查是诊断孟氏骨折的基础手段,可以显示骨折的类型、移位程度和关节脱位的情况。

常规拍摄包括肘关节正侧位片,必要时可加拍斜位片以排除交叉韧带损伤。

影像学检查与诊断CT检查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骨折的细节和移位程度,同时可以评估关节面受损的情况,对于制定手术方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MRI检查对于合并韧带损伤的孟氏骨折,MRI检查可以帮助评估韧带损伤的部位和程度,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鉴别诊断与其他损伤的区分肘关节脱位01肘关节脱位常表现为肘部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与孟氏骨折相似。

但肘关节脱位时肘后三角关系发生改变,可据此进行鉴别。

肱骨外上髁骨折02肱骨外上髁骨折常导致肘部外侧疼痛和压痛,但一般无前臂旋转受限。

儿童孟氏骨折 PPT课件

儿童孟氏骨折 PPT课件
尺骨解剖复位:恢复长度,去成角 屈肘同时向后直接按压桡骨头 石膏固定在屈肘110度——120度,前臂旋后 制动时间4——6周,前2周每周拍片观察位置
30
Ⅰ型治疗:纠正尺骨向前成角
31
Ⅰ型治疗:桡骨头复位
32
Ⅱ型(后脱位)占6%,儿童少见
损伤机制(Penrose):沿前臂长轴向近端传导的 应力,在肘关节半屈位时,引起尺骨后侧皮质断 裂,在鹰嘴—干骺端交界区后成角,桡骨头后脱 位。(图)
关节检查, 治疗需要手术治 疗,尺桡骨骨折内固定后,其
余治疗同I型 制动时间4-6周
40
并发症(不常见)
1、活动受限:多在3月内恢复 2、神经损伤:少见,多为骨间背侧神经损伤,
见于III型骨折,伤后9-12周多可恢复 3、骨化性肌炎:见于桡骨颈有骨折的病例或反
复粗暴整复的病例。
41
陈旧性孟氏骨折存在问题
⑴肘外翻加大 ⑵肱骨小头发育滞后,小,化骨核不规则。 ⑶桡骨头中凹圆盘样结构消失,中央隆起突 出,形状不规则。 ⑷桡骨头干角改变 ⑸桡骨过度生长:尺/桡骨比例不正常。
23鉴别Βιβλιοθήκη 断2、神经性疾患——肌力不平衡继发桡骨头脱位, 如脑瘫、臂丛损伤等
24
鉴别诊断
3、全身多发畸形(综合征)其中的一个表现 Ahler-Danos 综合征 甲髌综合征 Larsyn 综合征 关节松弛症
33
II型损伤机制
34
II型治疗
纵向牵引,肘关节伸直,向前按压桡骨头使之复 位,肘过伸位制动,石膏三点塑形。
制动3周后开始屈肘练习。
35
II型治疗
36
III型(外侧脱位)占23%
常因环状韧带嵌入上尺桡关节使桡骨头不能复位。 骨间背侧神经损伤较多见。

孟氏骨折科普宣传PPT课件

孟氏骨折科普宣传PPT课件

孟氏骨折的症状
异常变形:骨折部位可能出现 明显的形态异常,如断裂、偏 移等。
孟氏骨折的处 理原则
孟氏骨折的处理原则
及时就医:一旦发现孟氏骨折的症状, 应立即就医寻求专业治疗。
固定伤处:在就医前,避免移动或加重 伤势,可使用夹板或绷带固定骨折部位 。
孟氏骨折的处理原则
休息与冷敷:伤者应保持休息 ,冷敷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孟氏骨折科普 宣传PPT课件
目录 引言 什么是孟氏骨折? 孟氏骨折的症状 孟氏骨折的处理原则 孟氏骨折的预防措施 孟氏骨折的康复与恢复 总结
引言
引言
孟氏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 型,很多人对其了解有限。
本课件旨在向用户普及孟氏骨 折的相关知识,提高大众的骨 折防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什么是孟氏骨 折?Fra bibliotek么是孟氏骨折?
孟氏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 发生在肢体的骨干部位。
它是由于外力直接作用在骨上,导致骨 折的情况。
什么是孟氏骨折?
孟氏骨折可分为开放性和闭合 性两种类型。
孟氏骨折的症 状
孟氏骨折的症状
疼痛:孟氏骨折常伴有剧痛,疼痛程度 与骨折的严重程度有关。 肿胀:受伤部位可能会出现肿胀,其大 小与伤势程度相关。
孟氏骨折的预 防措施
孟氏骨折的预防措施
安全环境:保持家居和工作场所的安全 ,如防滑、防摔、防碰撞等。 注意姿势:正确姿势的保持,特别是在 体育运动和剧烈活动时。
孟氏骨折的预防措施
使用保护装备:戴上适当的防 护装备,如护膝、护肘等。
孟氏骨折的康 复与恢复
孟氏骨折的康复与恢复
严格按医嘱: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康复 训练,并遵循康复方案。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折机理:
先造成尺骨冠状突下方 纵行劈裂或横断骨折, 骨折移位较少,或仅向 桡成角,折端推挤和暴 力的继续作用便使桡骨 头脱位(向外)
4、特殊型
较少见,多见于成人。从高处跌下或平地 跌倒时,肘关节呈伸直或过伸位,手掌撑 地,自掌心向上较大的传达暴力,先造成 桡、尺骨干中上1/3段双骨折,并迫使桡 骨头向前方脱出。
[治疗]
一、治疗思路 新鲜尺骨上端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绝大多
数均可采用手法复位,前臂超肘关节固定 可获成功。 对陈旧性骨折及手法复位不成功者,行切 开复位、环状韧带修补及尺骨钢针内固定 亦可获得满意疗效。
三、治疗方法 (一)手法治疗
治疗原则:先整复桡骨头脱位,再整复骨折。
机理:当桡骨头复位后,支撑作用恢复,则 尺骨骨折易于整复。
[临床表现]
伤后肘部和前臂疼痛、肿胀, 前臂旋转功能和肘关节活动功能障碍, 移位明显者前臂背侧可见尺骨成角畸形。
[检查方法]
在肘关节前外、后外或外侧可扪及脱出的 桡骨头;压痛明显,被动旋转前臂时有锐 痛,在尺骨上1/3处可扪及骨擦音和异常 活动。
注意腕和手指的感觉和运动功能,确定是 否桡神经损伤。
屈恬动障碍; 有肘部前外侧明显压痛和扪及桡骨头,有
骨擦音和异常活动; x线正位和侧位照片可明确诊断。
二、辨证要点 1.瘀停筋膜 外伤初期, 2.断骨未续 骨断中期, 3.瘀血凝筋 骨伤日久, 4.肝肾不足
[鉴别诊断]
儿童内收型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 位应与尺骨鹰嘴骨折相区别,还应与桡骨 小头半脱位区别,主要是压痛点不同和受 伤情况不同,并仔细阅读x线照片加以鉴别。
屈曲型选用伸肘位外固定,2周后改为屈肘固定 2周。
伸直型选用屈曲位固定,4至5周。
(二)手术治疗
新鲜骨折经手法复位不成功或固定不稳固 者,可考虑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修补环 状韧带。尺骨可用三棱针或接骨板固定; 陈旧性骨折脱位,畸形愈合影响功能者, 成人可行桡骨头切除术;儿童则需手术整 复,环状韧带重建,切不可切除桡骨头, 以免影响发育。
x线照片检查可以明确骨折类型和移位方向。
X线片检查:
(1)包含肘关节,必要包括肘和腕两个关节。
(2)判断桡骨头脱位的标准
桡骨干的纵轴延长线要通过肱骨小头的中心— —正常。
3、尺骨上1/3骨折,但X线片未发现桡骨头脱位,要 按孟氏骨折处理。
[诊断]
一、辨病要点 有明显外伤史; 肘部和前臂疼痛、肿胀,前臂旋转及肘伸
孟氏骨折
பைடு நூலகம்
定义:尺骨上1/3 骨折合并桡骨头 脱位。
一、局部解剖特点:
1、肘关节的组成 a、肱桡关节 b、肱尺关节 c、上尺桡关节 2、环状韧带的作用。 3、桡N深支的走向——绕过桡骨头进入
旋后肌。
二、病因病机
间接暴力——多见 直接暴力——少见 临床分型:
1、伸直型——儿童多见 受伤体位:肘处伸直位或过伸位,前臂旋前,掌着地 骨折机理:传达暴力——(掌向上)尺骨上1/3骨折
(掌、桡成角) ——(推挤)桡骨头脱位(向前外方) 直接暴力——成人——粉碎骨折——脱位
2、屈曲型——成人多见
受伤体位:肘微屈位,前臂旋前,掌着地。
骨折机理:
传达暴力——(掌着地)尺骨上1/3骨折(横 断或短斜形,向背、桡成角)——桡骨头脱 位(向后外方)
3、内收型—— 幼儿多见
受伤体位:肘伸直内收位, 前臂旋前
术者捏住骨折断端进行分 骨,在骨折处向掌侧适 当加大成角后,再向背 侧按压,纠正成角,使 尺骨复位
屈曲型复位法 牵引矫
正重叠术者两手拇指 在桡骨头的外侧和背 侧向掌侧和尺侧推挤, 嘱助手将肘关节伸直, 使桡骨头复位
术者在尺、桡骨间隙挤
捏分骨,并将骨折端 向掌恻尺侧挤按,使 尺骨复位
固定方法:夹板或石膏外固定
练功与药物治疗:
如尺骨为稳定骨折,或尺骨向背移位而抵着 桡骨,使桡骨头难以复位,此时可先整复 尺骨骨折,后整复桡骨头脱位。
步骤:整复桡骨头脱位后,应以拇指固定桡 骨头,以防再脱,然后整复尺骨骨折。
伸直型复位法,拔伸牵
引,矫正重叠移位。两 拇指置桡骨头外侧和前 侧,向尺侧、背侧推挤, 嘱远端助手将肘关节屈 曲90°,使挠骨头复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