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东山副城城市设计

合集下载

江宁区东山副城规划

江宁区东山副城规划
规划人口: 2015年——总人口84万左右 2020年——总人口89万左右 2030年——总人口107万左右
4.1.2 空间布局结构
空间布局结构——1核2区3园4 带8片
1核——凤凰港-杨家圩地区; 2区——河定桥城市中央商务区、府前城 市政务区; 3园——土山国际商务园、上坊研发及主 题商务园、九龙湖研发商务园; 4带——秦淮河城市公共生活景观带、南 百九城市开敞空间景观带、牛首山河生 态休闲景观带、新秦淮文化休闲景观带; 8片——上坊片区、土山机场片区、老城 片区、中心片区、三山片区、科学园片 区、九龙湖片区、康后片区。
对外综合客运枢纽:规划2出——上坊站和江 宁公路客运站。
宏运大道 天元路
天印大道
双龙大道
宁杭高速
诚信大道
绕越高速
机场高速
道路交通规划图
凤凰港-杨家圩综合性 高端服务集聚区
总部商务、城市文化 娱乐商贸服务业
河定桥商务集聚区
总部商务、金融服务
6 府前政务集聚区
城市文化娱乐商贸服

务业、商务
九龙湖研发及商务区 主导产
业类型 科技研发、总部商务
土山国际商务区
商务、城市文化娱乐
上坊研发主体商务区
商贸服务业
殷港
科技研发、主体商务
4 科苑路 片 爱涛路
4.2 东山副城规划
• 规划范围、人口
• 空间布局结构 • 产业发展 • 综合交通规划
44..12..11 规规划划范范围围、、功人能口、人口
东山副城
东山副城在南京市的位置
东山副城在江宁区的位置
规划范围:位于南京主城区以南。北到秦 淮新河和外秦淮河,东到宁杭高速和上坊 地区,南到绕越高速,西到宁丹路及江宁 区行政界线。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试行)的通知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试行)的通知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10.15•【字号】宁政发[2013]285号•【施行日期】2013.10.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试行)的通知(宁政发〔2013〕285号)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现将《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南京市人民政府2013年10月15日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试行)编制说明为进一步凸显南京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定位和山水城林特色,提高城市设计成果质量,规范各类城市设计的编制技术和管理要求,以《江苏省城市设计导则(试行)》为基础,结合《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规划内容,南京市规划局组织编制了《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

本《导则》通过明确城市设计编制的技术要求,有助于编制单位加强对南京城市特色的把握。

各城市设计项目可根据自身特点对设计内容进行拓展,鼓励对关键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本《导则》于2013年10月起试行,《导则》中所确定的市级特色意图区以及空间特色要素等内容,随着城市设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调整和适当增补。

本《导则》由南京市规划局负责解释;在实施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至南京市规划局。

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进一步彰显南京城市空间特色,提高城市设计编制质量,规范城市设计编制技术要求,加强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和管理,特制定本导则。

1.2 指导思想城市设计理念和方法应贯穿于城市规划全过程,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的目标定位,坚持“绿色、人文、智慧、集约”的发展导向,突出南京“山水城林”的空间特色。

1.3 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全市各层次城市设计的编制工作,重在明确和规范各层次城市设计内容和设计成果要求。

南京东山副城中心区轴线城市设计

南京东山副城中心区轴线城市设计

南京东山副城中心区轴线城市设计夏晟【摘要】土地资源的紧迫约束是地方政府在GDP高增长要求、产业结构落后及城市空间品质亟待改善的压力下面临的困境。

因此,提高土地效率、优化空间形态的城市更新势在必行。

但从广泛的视野来看,紧凑灵活的街区结构、混合高效的土地使用、层次明晰的空间脉络和便利的公共交通支持等城市设计基本原则,却经常在城市中心区的规划建设中得不到切实的应用。

对于创建于1992年的江宁开发区来说,在运作尚好的现有工业园建成区上规划中心区的城市设计方案,应该重视城市设计基本原则,结合产业结构的更新策略与现状权属红线分布特征,体现城市更新的实效性。

%Local governments face the dilemma of the constraint of land resources under the pressure of the high GDP growth requirements, backward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urgency of urban space improvement. Therefore, it' s imperative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land use and optimize the form of urban space in urban renewal. However in wide ranges, the basic urban design principles, including compact and flexible urban structure, mixed and efficient land use, well-structured urban space hierarchy and convenient public transit system, have often been insufficiently used in practical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central areas of cities. As for the Jiangning Development Zone which founded in 1992, it' s practical for the operation on the well-managed existing industrial zone that the basic urban design principles should be taken seriously, the strategy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regeneration an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urrent property range pattern should becombined with,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urban renewal should be reflected.【期刊名称】《南方建筑》【年(卷),期】2012(000)004【总页数】4页(P46-49)【关键词】开发区;土地使用权;更新改造;中心区【作者】夏晟【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一级注册师,广州5106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16南京东山副城中心区城市设计鸟瞰图南京历史悠久,是华东地区重要的政治、科教、文化、工业和金融商业中心。

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

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

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试行)编制说明为进一步凸显南京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定位和山水城林特色,提高城市设计成果质量,规范各类城市设计的编制技术和管理要求,以《江苏省城市设计导则(试行)》为基础,结合《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规划内容,南京市规划局组织编制了《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

本《导则》通过明确城市设计编制的技术要求,有助于编制单位加强对南京城市特色的把握。

各城市设计项目可根据自身特点对设计内容进行拓展,鼓励对关键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本《导则》于2013年10月起试行,《导则》中所确定的市级特色意图区以及空间特色要素等内容,随着城市设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调整和适当增补。

本《导则》由南京市规划局负责解释;在实施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至南京市规划局。

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进一步彰显南京城市空间特色,提高城市设计编制质量,规范城市设计编制技术要求,加强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和管理,特制定本导则。

1.2 指导思想城市设计理念和方法应贯穿于城市规划全过程,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的目标定位,坚持“绿色、人文、智慧、集约”的发展导向,突出南京“山水城林”的空间特色。

1.3 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全市各层次城市设计的编制工作,重在明确和规范各层次城市设计内容和设计成果要求。

1.4 基本原则1.4.1 以人为本从市民角度出发,由满足人的基本功能需求转向满足审美、认知及体验需求,促进公共资源合理使用,引导慢行交通出行,营造高质量的人居环境。

1.4.2 特色美观在南京特有山水环境、人文背景下,建立城市空间秩序,突出城市整体空间形象,彰显城市空间特色,美化城市景观环境。

1.4.3 生态低碳围绕能源消耗、经济转型、环境改善等方面,将低碳目标与生态理念相融合,强化城市空间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方便性,实现“人—城市—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1.4.4 综合协调各层次城市设计应相互衔接,空间特色要素控制应相互协调,加强多种功能融合及各类空间要素关联,加强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设计。

江宁新地标——小龙湾桥

江宁新地标——小龙湾桥

江宁十年新地标——小龙湾桥:江宁未来新城的交通“脊梁”(备选标题)桥上桥下好风景人来人往自在行140802 张思嘉宋飏(主持人)2013年5月,秦淮河上第一座自锚式悬索大桥---小龙湾桥正式竣工通车,大桥东起潭园西路元西路、西至开发区庄排路,这座悬索桥一经建成,便成为连接江宁老城区与江宁开发区之间的重要交通要道。

如今的小龙湾桥已经成为杨家圩地区的标志性建筑,它的建成,使杨家圩片区的交通、环境、商业、休闲等综合观景焕然一新。

今天的寻找江宁新地标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跨河大桥。

(现场)在四根粗壮的桥墩的支撑下,小龙湾桥稳稳的横跨在秦淮河河面上,而主桥梁桥面上一辆辆汽车奔驰而过,桥梁的钢筋悬索看上去好像一道道竖琴的琴弦,浪漫而又唯美,我们从桥上往桥下看,除了缓缓流淌的秦淮河水之外还能够看到一片绿地美景,那儿就是杨家圩湿地公园,我们从桥上看风景,而我们亦成为别人眼中小龙湾桥上的一道风景。

(配音)桥梁采用三跨双塔双索面的自锚式悬索桥主桥设计,主塔采用灯塔造型钢筋混凝土结构,结构新颖,受力复杂。

桥梁总长1064米,主桥长184米,引桥长360米,引道长174米。

这座雄伟、坚实的现代化大桥大大提升了整个江宁新城区的城市形象,也使城市功能更加完善。

(现场)考虑到周边数万居民的出行方便,小龙湾跨河大桥还设置了双向四车道、非机动车道以及人行道,无论您是选择骑车、开车还是步行出行,您都可以从这条大桥上直线穿越,如果附近的居民想要去小龙湾地铁站的话,因为有了这条大桥的贯通而锐减了一半的出行时间。

(配音)杨家圩片区是江宁正在全力打造的东山副城核心区,西接开发区,东连东山老城区,是正在崛起的江宁明珠。

而这条集美观与实用功能于一体的跨河大桥所起到的,不仅是分流车辆、缓解交通拥堵这一基础作用,更是未来新城业态集聚地不可或缺的一道交通“脊梁”。

关于城市水系生态规划建设的体会和思考——以东山副城水系规划为例

关于城市水系生态规划建设的体会和思考——以东山副城水系规划为例

关于城市水系生态规划建设的体会和思考 ——以东山副城水系规划为例发布时间:2021-03-29T09:48:38.603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9期作者:刘立胜1 田茹2 [导读] 城市水系定义为城市地表水体构成的系统总称,指的是在同一个城市地域内,通过河道、湖泊等水系要素联系起来的所有滨水空间的集合。

1南京市江宁区左宜测绘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00;2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南京 210000 1 前言城市水系定义为城市地表水体构成的系统总称,指的是在同一个城市地域内,通过河道、湖泊等水系要素联系起来的所有滨水空间的集合。

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水系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其独特的内在属性和功能特点,又一定程度的影响和决定了生态系统的系统性和健康性。

东山副城位于江宁区中北部,是江宁区的区域中心,由于城市快速发展对区域水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为保护和恢复水系的内在属性和功能,构建新的城市水系既保护了城市特色景观和城市的生态,又能保证城市的未来的繁荣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江宁区启动了东山副城水系整合专项规划。

2 城市水系规划的原则及内容城市水系规划以人为中心,包括水资源、水污染、水生态、水安全、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共七个方面,是一个生态大系列。

规划需遵循安全性原则、生态性原则、公共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特殊性原则等。

规划内容主要为水系空间规划、水域形态规划、水质保护规划、水生态保护规划、滨水空间控制等,根据实际需要,可增加水系历史文化保护和水系景观保护的内容。

本次东山副城水系整合专项规划在深入分析东山副城内外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现状的基础上,坚持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解决城市水系防洪、排涝等基本功能前提下,梳理、整合相关规划,合理划定河道等级,定位骨干河道功能,完善防洪防涝体系,健全生态水网结构,改善区域水环境,确定生态廊道范围。

3 水系规划的体会和思考 3.1 关于水网格局的思考水网结构的布局优化,改善原有的水系布局形式,有利于水资源的综合配置。

南京城市介绍

南京城市介绍


按照江苏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科技创新的要求,省 会南京将充当“急先锋”,发掘自己优势,实行创新驱动型城 市发展战略。 “十二五”开局之年,江苏明确提出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
战略,并把推动企业创新作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主要着力点,
出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企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同时举办了江苏省企业创新成果展,对江苏企业在核心技术、 产品研发、管理方法和行业模式等方面取得的重大创新成果进 行了展示。 在全省科技创新呼声日益高涨的背景下,南京作为全省的 政治中心和全国重要的科教文化中心,有着丰富的科教人才资 源、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优越的区位交通优势、良好的自然 山水组合等集合优势,其在全省创新浪潮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国务院也把南京定位为长三角唯一的科技创新中心,进一步确 定了南京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南京,简称“宁”,华东第二大城市,中国科教第 三城,中国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政治、 军事、科教、文化、工业和金融商业中心,国家综 合交通枢纽、通信枢纽城市和科技创新中心[1]。南 京历史悠久,有着6000多年文明史、2500余年建 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 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是中华文明 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南京位于长江下游,是承东启 西的枢纽城市,国家重要门户城市,华东地区中心 城市和重要产业城市,长江航运物流中心,滨江生 态宜居城市,联合国人居署特别荣誉奖获得城市。 2014年,即将举办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
城市发展能力的差距分析
(一)南京的政策环境较为一般,人力资源环境较好。 (二)南京的市场环境排名靠后,产业结构相对较“轻” (三)南京的基础环境处于中上游,产业竞争力位于中下游
发展中必经济实力的提升 一是工业发展水平不高 二是服务业发展不快 2、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不利于经济实力的提升 一是经济增长仍以投资推动为主。 二是产品创新程度和附加值较低

南京最新城市规划出炉!将重点打造南部新城和江北两个板块!

南京最新城市规划出炉!将重点打造南部新城和江北两个板块!

南京最新城市规划出炉!将重点打造南部新城和江北两个板块!近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未来,南京将加快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的中心城市。

《意见》明确指出了两点:“将大力开发南部新城”以及“举全市之力把江北新区建设成新南京发展龙头”。

《意见》明确,南京将全面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按照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对南京的特大城市定位,进一步完善“多心开敞、轴向组团、拥江发展”的城市空间布局,加快构建以主城为核心,以江北新区、东山(空港)、仙林(汤山)为重点的南京都市区格局。

未来,南京将高标准建成河西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新中心,大力开发南部新城,举全市之力把江北新区建设成为新南京发展龙头,提升东山、仙林、溧水、高淳副城城市功能,城市布局更加优化。

加快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的中心城市。

江北新区有人说,限购来了,影响最大的区域就是江北新区。

去年6月份,整个江北均价也才12262元/㎡!而如今江北均价已全面跑到两万以上。

房价涨的过快,而利好又没有兑现,这分明是有“泡沫”!不过,泡沫总会随时间的流失而越来越少。

如今,江北新区各方面都迎来重重利好,并在不断兑现。

一交通:未来全面开挂南京北站最近有新闻报道,江苏13市都要建中央火车站,其中就包括江北新区的高铁北站!南京北站,将和现在的南京南站、南京站一起,成为南京的三大交通枢纽站,未来将衔接18条铁路、7个方向、3桥1隧8线越江。

铁路北站规划区内共计轨道3号线、4号线、15号线三条地铁线,加上宁滁南线、宁滁北线,共计5条轨道线。

一经开建,又是一个全新的居住板块的崛起!多条过江通道开建已经建成的道路过江通道是长江大桥、长江二桥、长江三桥、长江四桥和纬七路长江隧道。

长江五桥已获批复,还规划了另外6条过江通道,分别是锦文路、汉中西路、建宁西路、和燕路、仙新路、七乡河等。

南京长江五桥上个月长江五桥被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长江五桥经绕城公路直接连接河西地区,可以说是江北、河西间的一条快速通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双线‛互动
激活 金线 地铁线 带动 蓝线 秦淮河
金线的存在为蓝线带来了大量的潜在使用人群
蓝线提供了丰富了文化娱乐性,为地区带来活力,同时 提升整个地区的商业价值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双线互动
人流
人气
活力
为市民提供便捷的现代生活 为城市提供丰富的回忆空间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重启秦淮河航道
秦淮航道向旅游方向的转型
2005
2011
——
——
第一条外秦淮河水上游线开通
七桥瓮——杨家圩18公里沿河步道竣工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三、‚文化‛探究——挖掘
·沿外秦淮河景观形成南中北三簇团结构
功 能 文 化 自 然 城 市 综 合 区位 包括地段 门东片区 北 部 簇 团 中华门城堡内外地区 门西片区 中华门门外片区 七桥瓮地区 七桥瓮地区自然湿 地公园 南京南站中心区 中 部 簇 团 新秦淮河至牛首山河 地区 河定桥商务区 东山府前政务区 凤凰港——杨家圩 地区 方山地区 方山地质公园
A
S U G
商业用地 商业用地 其中 商务用地 交通设施用地 公用设施用地 绿地
6.4 5.3 1.1 9.3 1.5 14.2
9.8 8.2 1.6 14.3 2.3 21.9
·府前政务区和河定桥商务区文化功能的缺乏将在本基地中得以弥 补,形成周边商圈的文化中心。
参考‚浦口新城核心开发区土地利用规划‛ 用地 代码 R 用地名称 居住用地 商业设施用地 商务设施用地 行政办公用地 文化设施用地 教育科研用地 工业用地 交通设施用地 公用设施用地 绿地 面积(ha) 877.55 97.21 145.83 48.49 63.28 92.38 155.89 430.37 62.64 645.36 5.95 16.43 2.39 24.64 7.79 占城市建设用 地比例(%) 33.50 9.28
对老厂区建筑进行保留 改造,功能进行置换; 形成以艺术创新为主的 文化街区。
滨水游乐区,包括小型 商业设施与大型娱乐设 施,旨在提升滨水区域 活力,为地区创造公共 娱乐中心。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七、方案介绍——重点地段
交汇区域,富有活力。 平面交汇,立体融合。
地下层次——地下商业广场
七、方案介绍——重点地段
交汇区域,富有活力。 平面交汇,立体融合。
地块标志性建筑物。
空中步行体系,联系中 心区各高层的天桥系统, 可同时服务于商务人群 与休闲人群。
活力带,商业空间与水 上空间的交融区;也是 行上人群与船上游人的 交流区;是整个地块最 具活力的区域。
地下广场,可以与地铁 站、中心区地下商业空 间联系,是地下空间与 地面空间的交流节点。
如何复兴?
人群从哪里来?
仅仅依靠蓝线——秦淮河这一单一因素如何实现持续的人气与活力?
? ? ?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四、‚金线‛渗透
·地铁线串联重要中心区
杨家圩站
·地铁线的存在,为基地带来了大量人群,是基地未来发展的一大潜 力点。
百家湖站
小龙湾站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四、‚金线‛渗透
密度大 集中式
南 部 簇 团
自 然
单一 集中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三、‚文化‛探究——挖掘
·基地所在片区形成零散、琐碎的景观团,文化、自然景 观分布均质,没有形成一个较大规模且具有特色的中心。
竹山公园
形成秦淮风光带上的重要节点, 承接南北功能簇团的中转站。
杨家圩湿地公园
百家湖公园
江宁博物馆
创意文化产业 文化主题公园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七、方案介绍——带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七、方案介绍——带
秦淮文化 滨河主题公园 商务中心公园 城市广场 游乐设施
创意文化产业区 文化主题公园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七、方案介绍——带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七、方案介绍——系统介绍 土地利用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七、方案介绍——系统介绍 交通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七、方案介绍——系统介绍 步行体系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七、方案介绍——系统介绍 开放空间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分析 结论
·增加商业设施用地规模,打造商业娱乐业中心。 ·打造文化中心,体现开发区文化、秦淮文化。 ·形成滨河绿地公园,打造沿秦淮景观带。
B1 B1 A1 A2 A3 M S
功能 定位
东山副城商业文化中心
U G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三、‚文化‛探究——历史
·秦淮河是南京的母亲河。她的航运历史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历史上几经兴衰,却 依旧屹立不倒。 ·目前秦淮河航运功能正处于复兴与转型的重要阶段,如何积极面对航运文化的影 响,挖掘航运历史、复兴秦淮航运功能成为研究的重点。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七、方案介绍——规划结构
在《东山副城总体规划(20102010)》确定总体布局框架下,将 基地与周边地区结构布局进行进一 步优化,形成‚一廊两轴三心多组 团‛的布局结构。
一廊:贯通区域的‚城市景观带‛ 两轴:沿双龙大道发展轴、沿天 元中路发展轴 三心:凤凰港——杨家圩商业文 化中心、河定桥商业集中区、东山 府前政务区 多组团:工业保留区、百家湖景 观区、高湖景观区等
·地铁线拉近地块之间‚时空距离‛ ·‚时空距离‛概念的存在改变了基地的‚相邻区域‛
时间范围 百家湖公园、1912街区、 杨家圩公园 胜太路商圈 九龙湖公园
地铁可到达范围 河定桥商务区、东山府前政务区、 江宁博物馆、竹山公园 高铁南站、南站中心区、大学城中 心区、南京科技馆 安德门商圈、菊花台公园、河西 CBD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87.4%
98.9% 100%
1.1%
11.5%
工业功能
一类工业 二类工业
交通设施
道路 地铁站台
绿地广场
公园绿地 滨河绿地
商业商务
道路设施 地铁站台
居住功能
居住区 生活配套
服务功能
行政办公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二、功能定位
府前政务区土地利用平衡 用地代 码 R 用地名称 居住用地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 务设施用地 行政办公用地 其中 教育科研用地 B 4.9 7.6 其中 A3 G U S 面积 占城市建设用 (ha) 地(%) 15.8 24.3 17.7 12.8 27.4 19.8 用地代码 R B B1 B2 河定桥商务区土地利用平衡 用地名称 居住用地 商业服务业设施 用地 商业设施用地 商务设施用地 教育科研用地 绿地 公共设施用地 交通设施 用地 面积 (ha) 25.5 76.9 22.4 54.5 27.4 15.7 18.1 2.6 占地比 例(%) 15.3 46.3 13.5 32.8 16.5 9.4 10.9 1.6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七、方案介绍——功能分区
双核心区、三特色区、多社区
双核心区—— 绿色核心区与文化产业核心区
三特色区—— 综合商务商业区、科研设计区和休闲娱 乐区。
多社区—— 商住混合区和综合居住社区,前者功能 更为综合,后者以居住为主。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七、方案介绍——平面图
7
8
垂直交通空间
14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七、方案介绍——重点地段
平面交汇,立体融合。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七、方案介绍——鸟瞰图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七、方案介绍——鸟瞰图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七、方案介绍——鸟瞰图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七、方案介绍——带
商务中心公园 城市广场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七、方案介绍——带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七、方案介绍——带
商务中心公园 城市广场
创意文化产业区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七、方案介绍——带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七、方案介绍——带
商务中心公园 城市广场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三、‚文化‛探究——策略
·目前秦淮河已开通水上游览路线一条(石头城—— 中华门),步行线路一条(七桥瓮——杨家圩)。 · 规划希望打通中华门——方山段古航道, 以基地为节 点,完善秦淮河水上游览线路,重塑秦淮水运文化。
水上观光旅游带动秦淮文化复兴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六、空间落实
金线渗透
‚TOD‛模式
蓝线融合
‚城市水廊‛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七、方案介绍——规划结构
以金线形成圈层,以蓝线串联整个 地块,综合形成贯穿基地东西的城 市发展复合轴线,形成活力带
‚两轴、一带、双核、多节点‛ 两轴——城市发展复合轴 城市空间发展轴 一带——城市水廊带 双核——文化产业核心 绿色核心 多节点
时间
人物
事件 (楚)威王东巡,望金陵上空紫气升腾,以为王气,于是凿方 山,断长垅为渎,入于江。
影响
战国
楚威王
秦淮河正式开始航运历史
三国·吴 六朝 隋 南唐 明·洪武 明·永乐 1980
孙权 —— 隋文帝 —— 朱元璋 朱棣 ——
孙权赤乌八年,‚使校尉陈勋作屯田,发屯兵三万凿句容中道, 破冈渎打通了秦淮河水系与江南地区水运之间的航运 至云阳西城,以通吴、会船舰,号‘破冈渎’,上下一十四埭。 通道,连接了南京、句容、丹阳、镇江、至太湖流域 上七埭入延陵界,下七埭入江宁界。 和浙江地区,成为六朝300多年间的漕运依赖。 方山至东山一带沿秦淮河形成大量的商埠 废除破冈渎限制以南京发展 破冈渎完全废弃 开百家湖,疏浚秦淮河至长江通道,连接江浙地区 迁都北京 秦淮新河开通 方山至东山一线遗留大量人文景观 秦淮河航运功能减弱,防御功能增强 —— 秦淮河航运历史的顶峰时期,东山已初具规模 秦淮河航运功能逐步衰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