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语言专家
侯宝林相声语法歧义

侯宝林相声语法歧义相声大师侯宝林被称为相声语法的大师,因为他在相声艺术中的研究精深无比,掌握了相声语法的精髓。
他所用的语言技巧,在相声界中备受称赞。
但他的相声语法中有些地方存在语法歧义,这是相声界的一大问题,也是语言学家们一直在研究的内容。
首先,相声是一个充满幽默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的语言往往都是夹杂着各种俏皮话、慢语和语法错误。
这就给语言学家们带来了许多挑战。
相声大师侯宝林在表演时也常常使用错综复杂的语言技巧,从而引出各种不同的语言歧义。
例如,他在一段相声中说:“上车前先吃饭,后面坐着的小姑娘轻轻松松吃了一车腐乳”。
这句话中的“一车腐乳”到底是指腐乳有一车,还是指小姑娘吃了一车腐乳呢?这就是一种语法歧义。
其次,在相声语法中还存在“主谓不分”的情况。
这种情况出现在侯宝林的相声作品中非常普遍。
例如,他在一段相声中说:“我和我爸爸出去旅游,我送他到车站,他又送我回家。
”这段话中不能确定“送”这个动词的主语是谁,是我还是我爸爸?这就出现了语法歧义。
再次,侯宝林经常使用火星文和口语化的表达方式,例如说:“吼一声,老虎啊~”、“没得挑,想嘞,买勒!”这些语言都是标志性的相声语法,但是这样的语言表达往往会引起歧义,尤其是在不同的地区口音和词汇使用的不同,会使歧义更为复杂。
总之,相声语法歧义不仅存在于侯宝林的相声作品中,而且也是相声界的一大问题。
在相声艺术中,语言歧义的存在不仅可以增加笑点,还能锻炼听众的语言理解能力。
但是,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了这种语言歧义,就会造成误解和对话的混乱。
因此,在日常交流中,我们应该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避免语言歧义的出现。
对于相声的三大流派进行笑料分类比较研究所见。

(14-01-08海口)用笑料分类方法剖析相声流派——侯、马、常三派相声比较刘季昌艺术流派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思想倾向,审美趣味,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等大致相同或相近似的某些艺术家所形成的统一体。
它是在社会各种矛盾斗争中产生的,是在艺术论争和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艺术流派是艺术发展中的产物。
流派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比较突出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艺术手段;2专家学者和业内同行的认同;3有相当广泛的支持者、效仿者和观众群(粉丝)。
构成艺术流派的形式很多,戏曲界,音乐界,美术界,文学界等,都有很多颇有影响的流派。
比如京剧界有梅尚程荀四大名旦,书法界有欧柳颜赵四大家,电影界、文学界有三大流派,相声界有没有呢?有。
人们公认侯(宝林)马(三立)常,为对口相声中的三大流派。
侯马两派的流派特点,已经有不少比较系统的论述,论述常派艺术特色的文章比较少。
特别是将这三个流派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论述的文章更是少见。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
将这三派相声进行系统比较。
将这三个不同流派的艺术共性和个性进行研究和“比较”。
不仅对这三派相声的思想倾向,审美趣味,创作方法,艺术风格会有一个比较系统和全面的认识,对于相声艺术的发展也是一个推动。
为了清晰和直观三个流派的比较,先将侯派(宝林)和马派(三立)进行VS比较。
然后再将常派与侯、马两派进行VS。
侯派(宝林)VS马派(三立)“比较”从几个方面进行。
1代表人物2代表性曲目3文体风格4语言特点5表演特点6笑料分类剖析7讽刺对象与捧逗关系8喜剧美学倾向9业内影响与观众群一代表人物侯派侯宝林马派马三立二代表性曲目侯派曲目5篇《戏剧杂谈》《戏剧与方言》《婚姻与迷信》《关公战秦琼》《改行》马派曲目5篇《开粥厂》《相面》《黄鹤楼》《晚十点钟开始》《似曾相识的人》三文体风格侯派多以论述体见长,清新儒雅,多以俨然学者出现,先提出论题,然后展开论述,在论述中旁征博引,结构笑料。
如:《戏剧杂谈》《戏剧与方言》《婚姻与迷信》《阴阳五行》《一贯害人道》《普通话与方言》《讲帝号》等。
名人小故事短篇_经典语句

名人小故事短篇小故事大道理,每一则故事都有我们所学习的地方,下面有橙子整理的名人小故事短篇,欢迎阅读!闻一多醉书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醉”,就在他结婚的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贺喜,直到花轿快到家时,人们还到处找不到新郎。
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
他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人了迷。
怪不得人家说他不能看书,一看就要“醉”。
华罗庚猜书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
他拿到一本书,不是翻开从头至尾地读,而是对着书思考一会,然后闭目静思。
他猜想书的谋篇布局,斟酌完毕再打开书,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读了。
华罗庚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时间,而已培养了自己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不至于使自己沦为书的奴隶。
侯宝林抄书相声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使他的艺术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有名的语言专家。
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
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就决定把书1 / 4抄回来。
适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十八天都跑到图书馆里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
张广厚吃书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
这篇论文共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
因为经常的反复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
他的妻子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
高尔基救书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
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
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
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苏格拉底有次,苏格拉底在街上行走,有人用棍子打他的背,痛得他无法站立而蹲下去,但很快的,他又若无其事的站起来。
北京相声演员名单大全

北京相声演员名单大全北京相声是中国相声的代表性流派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北京相声演员以其精湛的表演技艺和幽默风趣的语言,深受观众喜爱。
下面就让我们来盘点一下北京相声演员名单大全,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优秀的相声演员吧!侯耀华,侯耀华是北京相声界的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他的相声艺术才华横溢,擅长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表达生活中的琐事,深受观众喜爱。
郭德纲,郭德纲是当代相声界的知名人物,他以其独特的相声表演风格和出色的相声表演技艺而广受好评。
他的相声作品不仅在国内广受欢迎,也在海外享有盛誉。
刘宝瑞,刘宝瑞是北京相声界的资深相声演员,他的相声作品多才多艺,既有经典相声的传统韵味,也有现代相声的创新元素,深受年轻观众的喜爱。
马三立,马三立是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他的相声作品在相声界具有重要地位,深受观众喜爱。
他的相声表演风格幽默风趣,语言生动,深受观众喜爱。
常宝华,常宝华是北京相声界的资深相声演员,他的相声作品以其幽默风趣的语言和精湛的表演技艺而广受好评。
他的相声作品在相声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郭麒麟,郭麒麟是年轻一代的相声演员,他以其独特的相声表演风格和出色的相声表演技艺而广受好评。
他的相声作品不仅在国内广受欢迎,也在海外享有盛誉。
赵本山,赵本山是相声界的传奇人物,他以其独特的相声表演风格和出色的相声表演技艺而广受好评。
他的相声作品在相声界具有重要地位,深受观众喜爱。
李菁,李菁是北京相声界的杰出相声演员,她的相声作品以其幽默风趣的语言和精湛的表演技艺而广受好评。
她的相声作品在相声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王刚,王刚是北京相声界的资深相声演员,他的相声作品多才多艺,既有经典相声的传统韵味,也有现代相声的创新元素,深受年轻观众的喜爱。
刘谦,刘谦是当代相声界的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他的相声作品以其幽默风趣的语言和精湛的表演技艺而广受好评。
他的相声作品在相声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以上便是北京相声演员名单大全,这些优秀的相声演员以其精湛的表演技艺和幽默风趣的语言,为观众带来了无数欢乐和笑声,成为了相声界的璀璨明星。
语言专家四人小品剧本幽默搞笑小品相声剧本年会晚会庆典

语言专家(四人相声07)A:我们祖国的语言丰富多彩。
B:对!A:我们祖国的语言奥妙无穷。
B:对!A:在语言方面,我们俩好有一比。
B:怎么比?A:一个是大学里的博士生,一个是小学一年级的留级生。
B:这是什么比喻呀!……好,好,好。
那我倒要向你请教请教。
A:(得意地)不用客气!B:瞧她那臭美样好……听好——(C和D跑上台)C:(个旧方言)说些呢,说些呢,你机认不得,你机认不得!CD:(见AB)在直尼,在直尼,将尼在直尼!B:你们两个跑上来捣什么乱?C:(四川方言)我们没有上来捣乱喃,是听那边那些人讲,直边有个语言专家。
D:(个旧方言)还是根天上尼埃份认得一半,地下尼将尼认得呢埃份博士呢!CD:(个旧方言)我们来直尼请教语言问题喃。
A:两位小朋友,请讲普通话。
CD:普通话?A:“写规范字,讲普通话”,你们学校那边的墙上就写着,两位小朋友,没有看见?CD:(方言)买买!真尼像根语言专家!A:刚才两位小朋友使用的语言叫“个旧方言”。
CD:(“彩色”普通话)给是该?A:个旧方言,是受“沙攸腔”影响的一种地方方言。
CD:(“彩色”普通话)哈,直回我们只讲直根普通话,不讲埃根方言,给要得?A:这叫“彩色普通话”,又叫“马街普通话”。
B:你们两个也真是的,净让语言专家看我们的笑话。
C:你是语言专家?A:是的。
D:语言专家就是你?A:没错!C:好,听这个——CD:(“哈尼语”音调)“红河人民广播电台,刚才科罗科罗尼响,不是北京时间,是话筒倒赖……”A:说什么呀!C:(哈尼语)“撒芝哈拉莫得西,哀海草瓦左。
”A:这是哈尼族的哈尼语。
意思是“这是美丽的校园,我们在这里读书学习。
”CD:(方言)买买!真尼像根语言专家,还是根多“海”尼埃份语言专家呢!B:嗨!又说方言了!A:这样吧,我们进行一场“词语PK赛”,看一看谁用词语用得生动形象、巧妙有趣。
BCD:PK就PK,不怕你是语言专家!——耶!A:好,听这个——金湖广场、文化广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BCD:金南路、人民路,张灯结彩,五彩缤纷!A:往东看是老阴山——BCD:怎么样?A:老阴山巍峨耸立,气势雄浑!BC:往西看是老阳山——A:怎么样?BC:老阳山上有个牛屎坡……A:怎么样?D:牛屎坡……牛屎坡上牛屎多。
基于关联理论的岳云鹏相声言语幽默分析

2062018年42期总第430期ENGLISH ON CAMPUS基于关联理论的岳云鹏相声言语幽默分析文/柏亚荣一、引言相声大师侯宝林曾说,相声是一种有别于日常话语的民间艺术形式,因为其独特的语言特性,国内外学者从语义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等各个角度对相声言语幽默进行了研究。
相声作为一种人际交流型语言,目的在于为听众营造幽默效果。
Sperber 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为从相声欣赏者的角度对听众认知和心理进行语用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因此,本文将以从关联理论为基础探析新生代相声演员岳云鹏相声中言语幽默的形成机制。
二、关联理论与言语幽默关联理论是由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于人类交际与话语理解的认知语用学理论,认为交际行为是明示—推理的过程,即听者根据说话者明示行为试图推断其交际意图的心理建构。
关联原则包括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认为人类的认知倾向于与最大程度的关联性相吻合;每一个话语都应设想为话语或行为本身具备最佳的关联性。
然而,交际中,说话者的言语信息并不是都具有最大关联,这时候听者对于话语的理解只能重新处理来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这就是话语信息的最佳关联。
相声言语幽默的形成可以用关联理论来解释。
幽默来自于说话者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之间的差异,以及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的反差。
为了营造幽默,表演者在抖包袱之前会有一些铺垫,使听众在思维上建立一个预先产生的心理期待,包袱抖出后,听众心理期望突然落空,恍然大悟,对原先的话语有了新的理解,获得了最充分的语境效果,达到了最佳关联。
三、岳云鹏相声言语幽默分析1.明示推理的差异。
关联理论认为交际是有关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的明示推理过程。
说话者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之间的差异在相声中会产生言语幽默。
例如:岳:孙老师,相声界最有文化的一个人;孙:那可不敢当;岳:人都说演员的肚,杂货铺;孙:不假;岳:人家这是超市啊。
(岳云鹏,孙越 《有哲理的人》)岳云鹏改编俗语,字面上是夸赞其见多识广,实则嘲讽其肚子之大,字面意义与语用意义的差异产生了幽默。
相声演员有哪些人

相声演员有哪些人相声是中国传统曲艺形式之一,以幽默风趣的对话和顽皮的骗术为特征。
相声演员是相声艺术的表演者,他们以巧妙的语言技巧和表演技巧赢得观众的喜爱和掌声。
在中国,相声演员的数量众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表演特点。
下面将介绍一些著名的相声演员。
1. 侯耀文:侯耀文是中国著名相声演员,被誉为“侯相声”。
他擅长表演夸张幽默的小人物形象,以机智幽默的对话和出色的模仿技巧获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他的表演作品《卖拐》、《卖布狗》等都成为了相声界的经典之作。
2. 刘宝瑞:刘宝瑞是中国相声界的传奇人物,被誉为“相声界的大哥大”。
他以其独特的幽默风格和别具一格的表演方式征服了观众。
他的相声作品《春晚搞笑配乐》、《铜裆衣》等都堪称经典,被广大观众所喜爱。
3. 姜昆:姜昆是中国相声界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他擅长以生动活泼的表演风格和幽默诙谐的对话展现出小人物生活的独特魅力。
他的相声作品《唐伯虎点秋香》、《瞎子打鼓》等都成为了经典之作。
4. 刘宝山:刘宝山是中国相声界的重要人物,以其标志性的曲艺发声和幽默风趣的语言技巧获得了观众的喜爱。
他的相声作品《卖血》、《老爸嫁女》等在相声界广为传颂。
5. 郭德纲:郭德纲是中国当代相声界的代表性人物,被誉为“相声界的怪才”。
他以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时尚口语成为相声界的风云人物。
他不仅擅长相声表演,也在相声创作方面有着卓越的才华。
他的相声作品《刘姥姥进大观园》、《夜店》等都备受观众喜爱。
6. 单田芳:单田芳是中国相声界的传奇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中国最后一位说书人”。
他以其独特的讲述方式和咏唱艺术融入相声表演中,创造了独特的表演风格。
他的相声作品《水浒传》、《三国演义》等都享有盛誉。
7. 刘全利:刘全利是中国相声界的资深演员,以其潇洒大方的表演风格和机智幽默的对话技巧成为相声界的一代宗师。
他的相声作品《我不是李小龙》、《买杯茶》等都备受观众喜爱。
8. 马三立:马三立是中国相声界的重要人物之一,以其精湛的表演技巧和幽默诙谐的段子成为相声界的代表性人物。
马季:相声语言艺术的传承者与革新者

马季:相声语言艺术的传承者与革新者作者:鲍国华来源:《艺术评论》 2016年第12期鲍国华相声作为一门语言艺术,语言,无疑是其至关重要的艺术内核,是相声艺术的灵魂。
无论是一位优秀的相声演员,还是一段成功的相声作品,首先都应该在语言上面下功夫,体现出高超的艺术水准。
作为中国相声艺术承前启后的一代大师,马季先生的相声语言艺术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从相声前辈大家李德、张寿臣、马三立、侯宝林、刘宝瑞,到马季本人,几代杰出的相声艺术家,往往都是语言艺术大师。
对相声语言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正是马季能够比肩前辈、成为相声大师的重要基础。
经过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马季先生的相声语言艺术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不仅继承了相声艺术百年来的优秀传统,还结合新中国的历史文化语境,及其自身的艺术条件,有所拓展和创新,在相声语言艺术上自成一家,成绩斐然。
一、马季相声语言艺术的渊源作为一名杰出的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在相声语言艺术的探索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形成独特的语言艺术风格,也是渊源有自。
首先,马季先天就具有过人的语言天赋,这是与生俱来的,也决定了他一生和相声艺术结伴。
马季生于北京,自幼即对相声艺术产生兴趣。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经常和同学去位于西单商场旁的启明茶社听相声。
启明茶社由著名相声艺人常连安开办,汇集了当时京津两地最优秀的一批相声艺人,并培养出众多日后蜚声曲坛的相声名家,被誉为相声界的“黄埔军校”。
马季到启明茶社,不只是听相声,还获得了最初的相声启蒙,并在惟妙惟肖的模仿中,体现出过人的艺术天赋。
据马季先生回忆:记得有一次,母亲让我去买麻酱,回来的路上,我右手高举着麻酱,学着相声名家的叫卖声。
我边走边喊,把各种叫卖模仿得惟妙惟肖,招来了很多人观看。
当走到一个寺庙的门前,一位老人听着,说了一声,行呀,小子。
顿时,我高举的麻酱全部扣在了地上。
回到家里挨了一顿臭骂。
[1]后来由于父亲去世而家道中落,马季被迫辍学,到上海宏德织造厂学徒,但很快又学会了上海话,学方言的速度之快、语音之准,着实惊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专家(四人相声)
A:我们祖国的语言丰富多彩。
B:对!
A:我们祖国的语言奥妙无穷。
B:对!
A:在语言方面,我们俩好有一比。
B:怎么比?
A:一个就是大学里的博士生,一个就是小学一年级的留级生。
B:这就是什么比喻呀!……好,好,好。
那我倒要向您请教请教。
A:(得意地)不用客气!
B:瞧她那臭美样好——
(C与D跑上台)
B:您们两个跑上来捣什么乱?
C:(新联方言)我们没有上来捣乱喃,就是听那边那些人讲,直边有个语言专家。
D:(新联方言)还就是个名气没魂得大的个博士呢!
CD:(新联方言)我们来向专家请教语言问题喃。
A:两位朋友,请讲普通话。
CD:普通话?
A:“写规范字,讲普通话”,学校那边的墙上就写着,两位朋友,没有瞧见?
CD:(新联方言)乖乖!真的像个语言专家!
A:刚才两位小朋友使用的语言叫“方言”。
CD:果就是的?
A:新联方言,就是介于南通话与如东话的一种地方方言。
CD:好的,直回我们只讲普通话,不讲方言,果行?
A:这叫“彩色普通话”,又叫“狼山牌普通话”。
B:您们两个也真就是的,净让语言专家瞧我们的笑话。
C:您就是语言专家?
A:就是的。
D:语言专家就就是您?
A:没错!
C:好,听这个——
CD:(“哈尼语”音调)“红河人民广播电台,刚才科罗科罗尼响,不就是北京时间,就是话筒倒赖……”
A:说什么呀!
C:(哈尼语)“撒芝哈拉莫得西,哀海草瓦左。
”
A:这就是哈尼族的哈尼语。
意思就是“这就是美丽的校园,我们在这里读书学习。
”CD:(新联方言)乖乖!真的像个语言专家!
B:嗨!又说方言了!
A:这样吧,我们进行一场“词语PK赛”,瞧一瞧谁用词语用得生动形象、巧妙有趣。
BCD:PK就PK,不怕您就是语言专家!——耶!
A:好,听这个——金湖广场、文化广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BCD:金南路、人民路,张灯结彩,五彩缤纷!
A:往东瞧就是老阴山——
BCD:怎么样?
A:老阴山巍峨耸立,气势雄浑!
BC:往西瞧就是老阳山——
A:怎么样?
BC:老阳山上有个牛屎坡……
A:怎么样?
D:牛屎坡……牛屎坡上牛屎多。
ABC:嗨!这都说什么呀!
A:再来。
我这人长得(得意地)——端庄秀气,亭亭玉立。
BCD:呸!一副孔雀样!
B:要这么说,我这人长得眉清目秀——鼻子就是鼻子,眼睛就是眼睛。
C:废话,长得鼻子就是眼睛,眼睛就是鼻子的就是——
ABD:怪物!
C:要这么说,我这人长得出类拔萃,不同凡响,唱歌唱得像——
ABD:癞蛤蟆!
C:什么癞蛤蟆,韩国的张娜拉!
ABD:嗨!
C:我这人身材苗条,舞姿优美,跳舞跳得像——
ABD:盲人摸象!
C:什么盲人摸象!就是孔雀开屏!
ABD:没羞没臊!
A:走进新联小学,绿树成荫,芳草萋萋,绿草坪上四个大字:自强不息。
BCD:好!
B:老师们——孜孜不倦。
C:教室里——书声朗朗。
D:课堂上——鬼哭狼嚎。
ABC:嗨,这不像话!
A:老师说我的作文——井井有条。
B:老师说我的作文——构思巧妙。
C:老师说我的作文——就是金不换。
AB:嗨,什么金不换,白瞧也不要!
D:老师说我的作文(作哭状)……
A:小朋友,今天就是个好日子,好好的,您哭什么呀?
D:老师说我的作文——字迹潦草,难以辨认,简直就就是——
ABC:就就是什么?
D:“现代甲骨文”!
ABC:嗨!
D:还说——语无伦次,牛头不对马嘴!
ABC:还有呢?
D:胡编乱造,逻辑混乱!
ABC:哦!
D:最可气的就是——
ABC:最可气的就是什么呀?
D:说我就是“张飞的妹妹”!
ABC:“张飞的妹妹”就是谁呀?
D:草上飞呀!
ABC:还有呢?
D:还说要送张飞的妹妹一份生日礼物。
ABC:送什么生日礼物?
D:罚抄《唐诗三百首》!
ABC:哦?那又就是为什么呢/
D:为什么?——(方言)认不得,认不得……
ABC:(新联方言)认不得,认不得,您果认不得,您果认不得……(四人边说向观众挥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