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U形管式换热器设计
U型管换热器设计说明书2

目录U型管换热器的特点 (1)结构设计 (2)1 管箱设计 (2)2 封头设计 (4)3 管板设计 (4)4 拉杆和定距管的确定 (6)5旁路挡板设计 (8)6 容器法兰的设计 (8)7 选取支座 (8)强度校核 (9)8 管箱筒体计算 (9)1计算条件: (9)2厚度及重量计算 (9)3压力试验时应力校核 (10)4压力及应力计算 (10)9壳程圆筒计算 (10)1计算条件 (10)2厚度及重量计算 (11)3压力实验时应力校核 (11)4压力及应力计算 (11)10开孔补强计算 (12)1计算条件 (12)2开孔补强计算 (13)3设计条件 (13)4开孔补强计算 (1414)5固定管板计算 (14)结束语 (15)参考文献 (16)U型管换热器的特点U型管换热器仅有一个管板,管子两端均固定在同一管板上,这一换热器的优点是:管束可以自由伸缩,不会因为管壳之间的温差而产生热应力,热补偿性能好;管程为双管程,流程较长,流速较高,传热性能较好;承压能力强;管束可从壳体内抽出,便于检修和清洗,且结构简单,造价便宜。
缺点:管内清洗不便,管束中间部分的管子难以更换,又因最内层管子弯曲半径不能太小,在管板中心部分部管不紧凑,所以管字数不能太多,且管束中心部分存在间隙,使壳程流体易于短路而影响壳程换热。
此外,为了弥补弯管后管壁的减薄,直管部分必须用壁较厚的管子。
这就影响了其适用场合,仅宜用于管壳壁温相差较大,或壳程介质易结垢而管程介质不易结垢,高温、高压、腐蚀性强的场合。
本次课程设计的内容是U型管换热器,属管壳式(列管式)换热器,其设计分析包括热力设计、流动设计、结构设计以及强度设计。
其中以结构设计最为重要,U型管式换热器只有一个管板,管程至少为两程,管束可以抽出清洗,管子可以自由膨胀。
其缺点是管子内壁清洗困难,管子更换困难,管板上排列的管子少。
对于列管式换热器,一般要根据换热流体的腐蚀性及其它特性来选择结构与材料,根据材料的加工性能,流体的压力和温度。
U形管换热器课程设计 U形管换热器结构设计

U形管换热器课程设计-- U形管换热器结构设计目录过程设备课程设计任务书 (4)前言 (5)摘要 (6)第一章绪论 (7)1.1 管壳式换热器的概述 (7)1.2 本毕业设计的目的 (7)1.3、设计的要求及内容 (8)1.4 、课程设计的步骤 (9)1.4.1设计的准备阶段 (9)1.4.2机械结构设计 (9)第二章换热器结构设计 (10)2.1换热管数的计算 (10)2.2 换热管排列方式,管间距的确定 (10)2.3 筒体结构设计 (11)2.4管箱及封头 (12)2.4.1管箱管箱分类 (12)2.4.2封头 (12)2.5 接管、接管法兰 (13)2.5.1接管 (13)2.5.2接管法兰的确定 (13)2.5.3管箱法兰和管箱侧壳体法兰 (14)2.6 管箱的最小内测深度 (14)2.7 分程隔板 (14)2.8 U形管 (15)2.8.1 U形管选择 (15)2.8.2 U形管弯管段的弯曲半径 (15)2.9 管板 (16)2.91分程隔板槽 (16)2.9.2管板 (16)2.9.3 布管定圆 (16)2.9.4管孔 (16)2.9.3拉杆孔 (17)2.10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 (17)2.11折流板和支撑板管孔 (18)2.12 U型管尾部支撑 (18)2.11拉杆 (19)2.12 折流板 (20)2.12.1折流板的主要几何参数 (20)2.12.2 折流板与壳体间隙 (20)2.12.3 折流板厚度 (20)2.12.4 折流板的管孔 (20)2.12.4 材料的选取 (21)2.13 滑道 (21)2.14防短路结构 (22)2.14.1旁路挡板 (22)2.14.2挡管 (22)2.14.3中间挡板 (23)2.15垫片设计 (23)2.16支座 (24)2.17 附件 (24)(1)起吊附件 (24)三、确定设计压力 (24)3.1筒体壁厚计算 (24)3.2筒体短节、封头厚度计算 (25)3.3管箱短节、封头厚度计算 (26)3.4管箱短节开孔补强的校核 (27)3.5壳体接管开孔补强校核 (28)参考文献 (29)过程设备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 U形管换热器结构设计二、设计任务及条件:被冷却流体热空气进气温度150℃出气温度40℃设计温度150℃设计压力 2.5Mpa冷却介质类型循环水OH2进口温度30℃出口温度40℃设计温度40℃设计压力 1.0Mpa90换热面积2m换热管规格及管束级别Φ19⨯2 长6m Ⅰ类程数 2 2标准规范GB150-1999;GB151-19991、根据两种介质的流量、进出口温度、操作压力等计算出换热器所需的传递热量2、根据介质性质选择合适的材料。
U形管换热器的设计解读

U形管换热器的设计解读摘要本文依据国家相关规范、标准,严格遵循GB151-99和GB150-98,着重介绍了U型管式换热器的传热工艺的计算,及物料与结构因素对换热能力的影响和换热器的机械设计,包括工艺结构与机械结构设计和换热器受力元件如管板的受力计算和强度校核,以保证蒸汽过热器安全运行,其中,前者主要是确定有关部件的结构形式,结构尺寸和零件之间的连接,如封头、接管、管板、折流板等的结构形式和尺寸,管板与换热管、壳体、管箱的连接等。
还介绍了U 型管式换热器的制造、检验、安装和维修时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蒸汽过热器传热计算结构设计强度校核AbstractThis thesis is based on relevant national, standards, and strictly follows the GB151-99 and GB150-98, emphatically introduces the calculation of heat technologic process of U-tube heat exchangers, the effect with the fluids and structure of heat exchanger, and design of kinds of mechanical structure, including structure of technologic process and mechanical structure and the loading conditions of objects of heat exchanger and strength check ,such as, tube sheet, aimed to make the heat exchangers work safely, the former is mostly related to component structural form and dimension, such as Vessel Head, nozzle, tube sheet, and baffle plate, and so on. And it also involves connection between tube sheet and accessories, shell and channel. Besides it also introduces some events to taking into account when manufacturing, inspecting, installing and maintaining.Key words: Steam superheater; Calculation of heat transfer; Design of structure; Strength check目录摘要........................................................................................................................... (I)Abstract .............................................................................................................. ........... II 第1章绪论 (1)1.1概述 (1)1.2换热器在工业中的应用 (1)1.3换热器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2)1.3.1研究现状 (2)1.3.2发展趋势 (3)1.4设计任务及思想 (4)1.4.1设计任务 (4)1.4.2设计思想 (4)第2章工艺计算及结构设计 (5)2.1确定物性参数 (5)2.2确定热流量 (7)2.2.1平均传热温差 (7)2.2.2热流量 (7)2.3工艺结构尺寸 (8)2.3.1管径和管内流速 (8)2.3.2管程数和传热管数 (8)2.3.3平均传热温差校正 (9)2.3.4传热管排列 (9)2.3.5筒体 (9)2.3.6折流板 (10)2.3.7其他附件 (11)2.3.8接管 (11)2.3.9鞍座设计 (12)2.4校核传热系数及换热面积 (12)2.4.1壳程表面传热系数 (12)2.4.2管内表面传热系数 (12)2.4.3污垢热阻和管壁热阻 (13)2.5换热器主要参数 (14)第3章结构及强度计算 (15)3.1 U型管换热器基本参数 (15)3.1.1原始数据 (15)3.1.2布管限定圆 (15)3.2壳体设计及检验 (15)3.2.1壳程筒体壁厚 (15)3.2.2筒体壁厚检验 (16)3.2.3壳程筒体封头厚度的计算 (17)3.2.4折流板设计及检验 (17)3.2.5验证U型管的尾部支撑 (17)3.3管箱设计 (18)3.3.1管箱短节设计 (18)3.3.2管箱短节壁厚检验 (18)3.3.3管箱封头设计 (19)3.3.4管箱法兰设计 (19)3.4管板设计计算 (20)3.5分程隔板的设计 (22)3.6拉杆与定距管的设计 (22)3.7开孔和开孔补强设计 (23)3.7.1壳程进出口接管补强计算 (23)3.7.2管箱短节进出口接管补强计算 (26)第4章安装使用及维修 (28)4.1安装 (28)4.2维护和检修 (29)4.3设备施工中常见错误的一些解决方案 (30) 4.3.1设备施工中管口错误的解决方案 (30) 4.3.2材料选择与代用 (30)4.3.3试压 (31)4.3.4容器加工 (31)结论 (32)参考文献 (33)致谢 (34)第1章绪论1.1概述蒸汽过热器是管壳式换热器的一种,是以煤为原料的合成氨氮肥装置中的主要设备。
U型管式换热器的设计论文

摘要换热器是重要的化工单元操作设备之一。
其中管壳式换热器在化工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
根据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可分为固定管板式、浮头式、U型管式、填料函式和釜式再沸器五类。
近年来,尽管受到其它新型换热器的挑战,但管壳式换热器仍占主导地位。
本文主要讨论U型管式换热器的设计。
U型管式换热器是将换热管弯成U型,管子两端固定在同一块管板上。
由于换热管可以自由伸缩,所以壳体与换热管无温差应力。
因U型管式换热器仅有一块管板,结构较简单,而且管束可从壳体内抽出,壳侧便于清洗,但管内清洗困难,管内介质必须清洁且不易结垢。
U型管式换热器一般用于高温高压情况下,尤其是壳体与换热管金属壁温差较大时。
它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密封性能好、金属耗量小、造价低、热补偿性能好及承压能力强。
本文第一部分对设计方案进行论证,第二部分对U型管式换热器进行工艺设计计算,主要是传热系数、传热面积、压强降的计算。
第三部分是结构设计、强度计算及其校核。
本次设计采用Auto CAD软件绘制工程图。
图纸符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结构合理。
设计计算结果比较准确,与实际运行设备参数基本相符。
关键词:换热器;传热系数;U型管;工艺设计AbstractHeat exchanger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hemical unit operation equipments, among which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 is used most widely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production.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of the shell and tube exchanger, heat exchanger can be divided into fixed tube-sheet, floating head-style, U-tube, the function and kettle-reboiler. Recently, although it has been challenged by other new type exchangers, the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 still take unirreplacable role.This thesis is mainly about the design of U-tube exchanger. U-tube exchanger is made by exchanger which is bent into U-shaped, and both end of the tubes fix in the same piece of board. Exchanger can be stretched out and drawn back freely, so shell and tube have no pressure on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It is easy to clean the outside of the shell because the structure of the U-tube is simple with only one tube, and the tube can be pulled out from the shell. But the inside of the tube is difficult to clean for we have to keep the media clean and hard to be dirty. U-tube exchanger is usually used in the circumstance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voltage, especially when the difference in temperature of metal wall between shell and tube is apparent. It also has the feature that simple and compact structure, well sealed, low consumption of the mental, low price,heat and pressure compensation for good performance and strong pressure capacity.The first part of this thesis is to give the demonstration to the design. The second part is to compute the U-tube exchang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cess design, mainly including the calculation of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heat transfer area and pressure drop. The third part consists of the structure design, strength calculation and checking. This design makes full use of the Auto CAD to draw the engineering plat. The blueprint is correspond to the mechanical drawing of the national standards, which has reasonable structure. The result of the design calculation is basically correct and tally with the practical parameters of the operation of equipment.Key Word: Heat exchanger;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U-tube,;Process design.目录1绪论 (1)1.1换热器的概述 (1)1.2管壳式换热器的分类及其特点 (1)1.3U型管式换热器的结构及优点 (2)1.4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与内容 (3)1.5换热器发展趋势 (3)2设计方案的论证及选择 (5)2.1工艺简介 (5)2.2操作条件 (5)2.3设计方案的论证及选择 (5)3工艺设计计算 (9)3.1换热面积的计算 (9)3.1.1计算热负荷和流量 (9)3.1.2计算两流体的平均温度差 (10)3.1.3换热面积的计算 (10)3.2核算压强降 (13)3.2.1管程压强降 (13)3.2.2壳程压强降 (13)3.3核算总传热系数 (15)4机械设计计算 (18)4.1换热器壳体壁厚的计算 (18)4.1.1壳体壁厚的设计计算 (18)4.1.2管箱壁厚的设计计算 (19)4.2封头的计算 (20)4.3管箱接管壁厚计算 (23)4.3.1接管名义壁厚计算 (23)4.3.2接管有效壁厚 (24)4.3.3接管最小壁厚 (24)4.4壳程接管壁厚计算 (24)4.4.1接管名义壁厚 (24)4.4.2接管有效壁厚 (25)4.4.3接管最小壁厚 (25)4.5管子拉脱力计算 (26)4.5.1在操作压力下,每平方米胀接周边所产生的力 (26)4.5.2在温差作用下,管子每平方米胀接周边所产生的力 (26)4.6容器法兰的设计与校核 (27)4.6.1壳体法兰的选择 (27)4.6.2法兰强度的校核 (28)4.6.3法兰应力校核 (32)4.7螺栓设计 (32)4.7.1垫片的选用 (32)4.7.2螺栓的设计 (34)4.8开孔补强 (35)4.8.1补强结构 (35)4.8.2补强计算 (36)4.9管板设计 (37)4.9.1符号说明 (37)4.9.2设计计算和校核 (39)4.10支座设计 (40)4.10.1鞍座的设计计算 (40)4.10.2鞍座内力分析 (42)4.10.3圆筒应力计算与校核 (44)4.11爆破片的设计 (49)4.11.1爆破片的类型 (49)4.11.2爆破片的设计计算 (50)5结构设计 (52)5.1折流板设计 (52)5.1.1折流板结构设计 (52)5.1.2折流板缺口高度 (52)5.1.3折流板间距 (52)5.2拉杆的设计 (53)5.3防冲板的设计 (55)5.4挡管的设计 (55)5.5工艺接管设计 (55)5.6容器法兰的结构尺寸设计 (56)5.7焊接结构 (56)5.7.1焊接要求 (56)5.7.2主要焊接区结构 (57)6加工制造要求 (59)6.1制造技术要求 (59)6.2加工制造 (60)6.2.1容器筒体部分的制造 (60)6.2.2滚圆工艺 (60)6.2.3设备的组对装配 (61)6.2.4组对的基本工序及工具 (62)6.2.5换热器内部管件组对 (63)参考文献 (64)致谢 (65)附录 (66)1绪论1.1换热器的概述换热器是实现两种或两种以上温度不同的流体相互换热的设备。
U形管换热器毕业设计

U形管换热器毕业设计
摘要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各种换热器需求量越来越大,一种重要的换热器
是U形管换热器。
U形管换热器在很多行业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石油、
化工、精细化学等领域,U形管换热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U形管换热
器比较性能,结构,使用寿命等方面拥有很多优点,因此成为现代换热器
的一种重要设备。
为了满足工业发展的要求,本文针对U形管换热器的工
作原理,作用,结构特点,性能特点,设计方法,制造过程,优化计算,
安装,检测,维修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研究。
本文首先介绍了U形管换热器的工作原理、作用和结构特点。
然后介
绍了性能特点,主要包括换热效率、压力损失和外形尺寸等。
接下来分析
了U形管换热器的设计方法,以及U形管换热器的制造过程。
本文还介绍
了U形管换热器安装,检测,维修等细节要点,并且提出了一些优化建议,以提高U形管换热器的性能。
通过对U形管换热器的系统和全面的研究,本文旨在为U形管换热器
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际参考,以及为用户提供可靠的保障。
关键词:U形管换热器,工作原理,性能特点。
U型管式换热器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换热器是化工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设备,它能够实现介质之间热量交换。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制药、食品、轻工、机械等领域。U型管式换热器是换热器的一种,它只有一个管板,结构简单,密封面少,且U形换热管可自由伸缩,不会产生温差应力,因此可用于高温高压的场合。一般高压、高温、有腐蚀介质走管程,这样可以减少高压空间,并能减少热量损失,节约材料,降低成本。
图4-6
接管位置
图4-7
偏心载荷简化图
图4-8
设备质心计算简化图
图4-9
支座
图4-10
耳式支座安装尺寸
图4-11
载荷近似计算简图
插
表
插
表
表2-1
钢板许用应力
表2-2
钢管许用应力
表2-3
锻件许用应力
表3-1
EHA椭圆形封头型式参数
表3-2
EHA椭圆形封头质量
表3-3
低铬钼钢弹性模量
表4-1
This design mainly based on GB150 "steel pressure vessels"and GB151 "shell and tube heat exchangers, " the main pressure parts of the equipment was designed and strength calculation, but also with HG/T20615 "steel pipe flange", JB / T 4712 "containers bearing" pressure vessels and other relevant standards, the design of other components, he finally completed the methanationⅡtype heat exchanger design.
U型管换热器毕业设计

U型管换热器毕业设计摘要换热器是热工学中最常用的装置,用于将热能从一种流体转移到另一种流体。
它是由加热器、贮热器以及分离器组成。
U型管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热交换装置,用于改变一个流体的温度,一般用于石油及其他液体的加热和冷却。
本文研究了U型管换热器的基本原理,如何设计和优化U型管换热器,并提出了几种改进设计方案,以增加热交换效率。
关键词:U型管换热器;换热器;热交换;设计1 Introduction2 Working principleU-tube heat exchangers are consists of two pipes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in the form of letter "U".The two pipes are connected at one end to the outlet of the heater an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to the inlet of the cooler.The two pipes are filled with the same liquid medium,and the liquid flows through the two pipes in opposite directions.When the heated liquid flows through one pipe,the other side of the pipe absorbs the heat and the liquid temperature rises.When the cooled liquid flows through the other pipe,the other side of the pipe emits the heat and the liquid temperature decreases.The heat is transferred from one fluid to another through the pipes.3 Design and optimization3.1 Basic design3.2 Improving designThere are several ways to improve the design of U-tube heat exchangers,such as increasing the length of the tube,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tubes,increasing the space between thetubes,arranging the pipes in a spiral shape,increasing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material and coating the pipes with a highly thermal conductive material.All of these design improvements can help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heat transfer.4 Conclusion。
U形管换热器设计方案

U形管换热器设计方案
一、U形管换热器材料选择
U形管换热器通常由热交换管和对应的热交换器支撑体以及可选择的
配件组成,材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通常来说,U形管换热器的热交
换管选用碳钢、不锈钢、铜-铝复合材料、硅钢和双金属材料或者合计材
料等;U形管换热器的热交换器支撑体以及可选择的配件可以选用铸铁、
铸钢、不锈钢。
根据现场工况要求,本次设计采用不锈钢(SUS304L)作为U形管换
热器的热交换管,铸钢(GS-C25)作为热交换器支撑体及可选择的配件。
二、U形管换热器外型和尺寸设计
在U形管换热器设计中,除了必须考虑到材料和工艺的要求外,外型
和尺寸对于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
本次设计的U形管换热器外型主要由热
交换器支撑体,管道等组成。
腔室的位置应考虑到流量的平衡性,管道的
外径大小需要考虑到工况条件,管道的数量要满足设计要求。
本次设计的U形管换热器的外形尺寸如下:热交换管外径为Φ22mm,热交换管壁厚为1.2mm,热交换管的数量为24根,U形管换热器总长度为1750mm,管距为50mm,热交换器支撑体的外形尺寸为1000x600x1750 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U形管式换热器设计
作者:吴成义张磊曹野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07期
摘要:管壳式换热器具有可靠性高、适应性广等特点,在各工业领域中得到最为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尽管受到了其他新型换热器的挑战,单反过来也促进的其自身的发展。
在换热器向高参数大型化发展的今天,管壳式换热器仍占主导地位。
根据管壳式换热器结构特点,可分为固定管板式、浮头式、U形管式、填料函式和釜式重沸器等,本文主要介绍U形管式换热器的设计优缺点和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U形管式换热器
引言
U形管式换热器的典型结构如图所示。
这种换热器的结构特点是,只有一块管板,管束由多根U形管组成,换热管的两端固定在同一块管板上,管子可以自由伸缩,当壳体与U形换热管有温差时,不会产生热应力。
但由于受弯管曲率半径的限制,其换热管排布较少,管束最内层管间距较大,管板的利用率较低;壳层流体易容易形成短路,对传热不利,当管子泄漏或损坏时,只有管束外围处的U 形管才便于更换,内层换热管坏了不易更换,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堵死,这就相当于坏一根U 形管相当于坏两根直管;如若更换,在工作量上就相当巨大,就不如直接更换管束部件。
U形管式换热器的最大特点就是结构简单、价格便宜,承压能力强,适用于管、壳壁温差较大或壳程介质结垢需要去清洗,又不适于采用浮头式和固定管板的场合。
特别适用于管内走清洁而不易结垢的高温、高压、腐蚀性强的物料。
一、设计中常见问题
1、材料方面
换热器千变万化,其使用材料也是各种各样,材料不同,其使用功能也有一定的差异,影响着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所以材料的选择在换热器的设计中非常重要。
另一方面,在材料的选择上,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比如客户的喜好、换热器运行的环境、使用人员的不同、工艺的要求、体型的差异等等。
但是在实际设计的时候,仍然会出现各种的干扰因素,影响对换热器材料的选择。
比如用户要求降低厚度,那么设计人员又要重新根据这一要求进行再次的计算,检验,然后重新做出设计方案;当然,也有客户认为壁厚不够要求增加的,这时候设计人员就应该对用材进行重新选择,既可以满足客户要求,又能达到受力及耐腐蚀条件,还可以节约成本。
2、管板方面
管板是管壳式换热器最重要的零件之一,用来排布换热管,将管程和壳程的流体分隔开来,避免冷、热流体混合,并同时受管程、壳程压力和温度的作用。
材料上,在选择材料时,除力学性能外,还应考虑管程和壳程流体的腐蚀性,以及管板和换热管之间的电位差对腐蚀的影响。
当流体无腐蚀或轻微腐蚀时,管板一般采用压力容器常用的碳素钢和低合金钢板或锻件制造;当流体腐蚀性较强时,管板应采用不锈钢、铜、钛等耐腐蚀性材料,或者计算厚度较大时,采用复合管板以降低管板厚度。
结构上,当换热器承受高温、高压时,高温和高压对管板的要求是矛盾的。
增大厚度可以提高承压能力,两侧流体温差加大时,降低厚度却又能降低管板的热应力,但承压能力随之降低。
因此在满足强度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管板厚度。
另外由于U形管受弯管曲率半径的影响,多数管板中间隔板处基本不排管,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在满足最小弯曲半径的前提下,中间可考虑斜布管以增加排管数量(如图1),另外由于多管程排管过程中,中间不排管,应在设计过程中增加类似旁路挡板的拉杆或假管(如图2),以防止物料在壳程中发生短路,如下图
3、换热管方面
换热管的形式除了光管外,还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强化传热管,如翅片管,螺旋槽管,螺纹管等。
换热管的尺寸主要有14,19,25,38等,采用小直径管,可使单位体积的传热面积增大,结构紧凑,金属耗量减少传热系数提高。
经计算,将同筒径的换热器的换热管由25改为19,其传热面积可增加40%左右,节约金属20%以上。
但小管径流体阻力大,不便于清洗,易结垢堵塞。
所以一般大直径管子用于黏性较大或污浊的流体,小直径的管子用于较清洁的流体。
因此如何选择较合理的筒径和换热管的尺寸,从而做到既经济又合理,是设计者的主要任务。
二、换热器的优化设计
很多时候设计者再换热器的设计中出于麻烦的考虑,往往在筒径和换热管尺寸方面只按照自身习惯考虑,往往忽略了对换热器尺寸的综合考虑,比如压降大时对折流板的选择形式和缺口方向,以及布管角度不闻不问,这是设计者对产品缺少漏失,很大程度上是对材料的一种浪费。
只有对换热器进行科学设计,综合全面的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换热器的质量,保障其安全生产,其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其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发挥的价值,对于工业来说非常重要。
因此,相关设计人员在进行换热器的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全面,尤其是对于容易出现漏洞的地方,要经过反复的核查、检验,只有这样才能确提升换热器的性能,在国内工业生产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GB151-2014《热交换器》
[2]周新房.浅谈化工压力容器设计选材问题[J].科技视界.2014(26)
[3]《换热器设计手册》钱颂文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