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漱石 我是猫 论文
小说《我是猫》中的冷暖人生研究

小说《我是猫》中的冷暖人生研究《我是猫》是一本经典小说,讲述了一只猫对于人类生活的观察和见解。
虽然是以猫的视角写成的,但作者夏目漱石在书中描绘了各种角色并从他们的生活中挖掘出许多深层次的人性思考。
在这个篇幅不少于2000字的论文中,我将以小说中的冷暖人生研究为主线,探讨作者对于人性的思考和理解。
小说中的猫是一个旁观者,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悟,探讨了人类社会的点点滴滴。
作为一个动物,它看到的是人类的冷酷无情,看到的是人类的虚伪和势利。
冷暖人生研究,也是这种人性思考的一部分。
小说中,夏目漱石通过各个角色的表现,给出了自己对于人性的理解。
小说中有一个主要的角色叫做金田一耕助,他是一个知识分子,才华横溢,但是性格孤傲。
他的人生陷入了颓废和无助的状态。
猫在书中说:“耕助虽然是处于一种无力状态中,但在那种状态里他还是能够感到一个人生存在的滋味来。
从熟视无睹变成了喜怒哀乐,从冷漠变成了温暖。
这种滋味才是人生中真正的温暖。
”这段话中,猫的观点就是夏目漱石对于人性的一种思考。
虽然金田一耕助的生活陷入了低谷,但是他依然能够感受到人生的温暖。
这种温暖并不是形式上的,而是内在的,是对于生命、对于享受生活的一种感悟。
从这个角度来讲,人性是有温暖的一面的,而这种温暖是需要深层次的理解和发掘才能感受到的。
另一个角色是山崎先生,他是一个文化人,热爱文学和艺术。
他在小说中提到:“一个人的人生要看他在艺术上所得的收获,却并不是他自己能知道的,只是别人的评论和议论所决定的。
我不理解这一点,我不知道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是为了谁而创作。
”对于山崎先生来说,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艺术的创作和欣赏。
然而,他也清楚地认识到,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是被社会和人群所决定的。
这种冷暖,也是人性中的一个方面。
小说中还有一个角色是喜多川先生,他是一个商人,虽然很有钱,但是却非常势利和虚伪。
金田一耕助说过:“他就像铁板上佳肴一样,装袋装进小笼里,弄到康熙盘子里,所以你做个小儿科一样的诗人,人人都说你是真品。
日本长篇小说《我是猫》心得六篇

日本长篇小说《我是猫》心得六篇《我是猫》这部作品是以一位穷教师家的猫为主人公,以这只被拟人化的猫的视角来观察人类的心理。
下面是我们为大家整理的日本长篇小说《我是猫》心得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日本长篇小说《我是猫》心得1《我是猫》作者是夏目漱石,他家里养了一只猫,名字叫小黑。
作者就是从这只猫的视角而写成的这部小说。
《我是猫》这部小说也是夏目漱石的成名作。
夏目漱石被日本文学界誉为“千年文学篇第一人”,他的头像以前可是被印在壹仟日元面值上的!这本书就从他们家养的小黑猫为原型,换了个角度重新认识了这个世界。
我最喜欢的片段就是猫吃主人吃剩下的年糕了。
猫慢慢地进了厨房,然后咬到了一块年糕,很是美味。
但令人哭笑不得的是,猫的牙齿竟然卡进了年糕里,无论怎么用力都拔不出来。
这时,女仆和小孩都来了。
看见了这一幕,纷纷觉得十分有趣,小孩嘲笑这个猫在跳滑稽的舞蹈,好心的女仆则上前帮猫拔掉年糕。
但却一不小心,虽然帮助猫的牙齿脱离了年糕,但随之两颗牙齿也跟着没了。
唉,这里我不由心疼这只猫,也不忍抱怨那个女仆,真是太不爱惜小动物了。
再想一想我们自己,也有虐待欺负小动物的现象发生。
就例如我们经常去看的马戏团,表面上动物们光鲜亮丽,但其实背后,动物们常常要受到挨饿抽打。
或者象牙被做成筷子、鳄鱼皮被做成包包、鲨鱼的鱼翅被做成美味的佳肴……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我们肯定要保护小动物们,和他们和谐共处!日本长篇小说《我是猫》心得2《我是猫》是一部以猫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
以猫的眼睛看世界,这在当时,在创作手法上有一定的突破。
猫公很富于哲理,精干辞辩,对人类的弱点讽喻得十分透骨。
这部小说语言幽默,风趣,用讽刺的与前去描写猫所遇见的景物。
例如:咱家是猫。
名字嘛……还没有。
”语言十分诙谐幽默。
其实作者在写猫,就是在写一种社会现象。
《猫》所处的时代恰是明治维新以后。
当时资本主义思想和封建主义的思潮相冲突,猫眼中疯疯癫癫的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些社会状况。
源自于日本近代社会的“无”——论夏目漱石的《我是猫》

源自于日本近代社会的“无”——论夏目漱石的《我是猫》作为日本近代文学大师夏目漱石的代表作之一,《我是猫》通过一只名为“我”的猫作为叙述者,揭示出了日本近代社会中的“无”现象。
这种“无”表现在社会中的人们缺乏目标、缺乏信仰、缺乏热情等方面。
本文将分别从“无目标”、“无信仰”、“无热情”三个方面探讨夏目漱石如何通过《我是猫》反映出日本近代社会中的“无”。
一、“无目标”夏目漱石在小说中通过人物的描写表现出了当时许多人缺乏目标、迷茫不知所措的状态。
其中代表性的人物是文革少主人公夏目。
夏目在小说中的形象比较典型,他有官员背景,出生于富裕的家庭,拥有高学历和通晓多门语言的才华。
虽然他具有优越的生活条件,但是他对未来缺乏信心与方向感。
在他看来,那些刻意追求成功的人是“小心眼儿,短期的,没有个性的人”。
他没有追求什么具体的目标,不知道要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他的母亲经常担心他没有追求并鼓励他要有特色。
但他从小到大却凭借着优越的条件过着毫无目的的生活。
夏目的形象代表了近代日本的许多年轻人,他们有着优越的生活条件,但却面临着来自现实的压力和未来的未知。
他们看似进步和富裕,但性格却比较消极和消极。
这一特点反映了日本近代社会的潜在问题,即人们缺乏精神追求和人生目标。
二、“无信仰”在小说《我是猫》中,夏目漱石通过文化障碍的描写说明日本社会的信仰体系在近代化进程中遭到了破坏,这也是日本社会中“无”的表现之一。
日本近代社会在被西方文化影响的同时,也经历了文化的冲突和重构。
西方文明和传统日本文化一度并存,但随着现代化的进步,日本人逐渐放弃了传统的信仰体系。
他们不再相信神,不再信仰道德、宗教等传统的文化形式,导致许多年轻人失去了信仰,对未来也缺乏信心。
小说中极具代表性别的人物深町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他是日本传统文化的保护者,特别注重道德和修养,但是却被日益消费主义化的社会所边缘化。
他去世之后,他的孙子深町球也没有继承他的信仰,反而变得物质主义和功利主义。
论《我是猫》中的夫妻形象

论《我是猫》中的夫妻形象摘要:作为夏目漱石的文学生涯的处女作,《我是猫》这部作品使他确立了文学地位,也赢得了不朽的声誉。
本文从夫妻形象的角度,对作品所表现的主题思想尝试进行全新的解读,结合作家自身经历,阐述漱石本人的夫妻观和日本近代社会以及“利己主义”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夫妻形象;知识分子;利己主义一、创作背景及作品简介《我是猫》是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创作的长篇小说。
这部作品写于1904年至1906年9月,于1905年1月起在《杜鹃》这本俳句刊物上进行连载发表。
作品以一只被拟人化的猫的视角来观察明治时期所谓的知识分子及金田等资产阶级的人物形象。
《我是猫》成书于明治初期,正值明治维新以后四十年。
在此之前,日本通过明治维新,确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
在联合政权的背景下,日俄战争之后,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资本主义得到迅猛发展,成为世界第一流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
然而日本国内军国主义独裁色彩日益严重,此外大资本家和财阀加强对农民的压榨和剥削,民众生活越发苦不堪言。
虽然日本因战争的发生开始走向近代化,并且为发展资本主义的社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人们关于社会现状与自我生存方式、思考方式的矛盾进一步深化。
活跃在这个时期的作家夏目漱石在《我是猫》这部作品中,用犀利的文笔和独特的讽刺、幽默的风格,对于日本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和黑暗,尽情加以深刻的审视和抨击。
作品的主人公是一只猫,它生下来就被遗弃,无名无姓,自称“杂家”。
因为实在没办法,住在了一名初中英语教师珍野苦沙弥的家里。
这只具有发达知识的无命猫通过自身的视角,观察着苦沙弥的全家、美学家迷亭、理学家寒月、哲学家东风等的“太平逸民”,即自由知识分子的生活态度和思考方式,以金田小姐的婚事引起的风波为线索,有力地揭露了日本现实社会的丑陋本质,批判了社会拜金主义风气。
笔者在阅读作品的同时,对作品中出现的苦沙弥夫妇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夏目漱石的《我是猫》启发五篇

夏目漱石的《我是猫》启发五篇夏目漱石的《我是猫》启发1这是一位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代表作《我是猫》,猫在人们心中一直略带几分神秘感,平素则慵懒,我们无法理解动物的语言和表情,所以只能依着自己的神态和心境来解读,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时忍不住在想作者是怎样以猫的角度来理解人类的。
《我是猫》便是以猫的角度来审视人类的生活,第一次拜读夏目漱石的作品,很喜欢他的文字风格,细腻而有韵味,书中呈现了一幅幅明治时期知识分子的生活风俗画,迂腐的紧,却也令人发笑。
关于《我是猫》,我的解读是作者夏目漱石,主人公苦沙弥,主角猫三者即为一体,又各自独立。
中学教师苦沙弥不吃喝嫖赌,也不讲究穿着,终日待在自己的小书房里读书写字,有妻女为伴,但他并不是彻彻底底的无欲无求。
苦沙弥肠胃不好,却十分贪吃,阅读时读不了几页就在书房睡着了,这些细节表明,作者本人虽然倾向于无欲无求,但他作为一个肉体凡胎,依旧还是会被世俗的烟火气息干扰,与此同时,作者又化身为一只无名的猫,以冷静,客观的态度旁观人类的生活。
即不参杂进人世间的种种虚妄荒诞,反而对各种乱象做出见解,小说里种种思想和情节体现出夏目漱石先生应该是位哲学语境上的悲观主义者,我本以为结尾作者会安排猫于其他人物的生活继续延绵下去,直至自然死亡。
我想的太过简单,结局猫的溺水而亡恰是全书悲观主义和批判思想的顶峰,猫明知自己无法逃生,与其奋力挣扎,不如看淡一切,不再强求。
而人呢?面对如今社会的诱惑,大部分人显然没有猫的觉悟,也没有猫的勇气,我想这是现实语境下真正的悲哀。
夏目漱石的《我是猫》启发2日本作家夏目漱石以猫的视角观察了这个世界,并写下了奇文《我是猫》。
寒假拜读后,感触良多。
猫公的确是了不起,很多复杂的事情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这大概就是作为一只猫的好处吧。
书中以猫的视角观察了英语入门教师苦沙弥的世界,主要描写了苦沙弥和他的几个朋友。
苦沙弥大概就代表了作者本人。
因为这本书的主人公猫公的原形正是某天闯入漱石家中的小猫。
大学生《我是猫》读书体会例文

大学生《我是猫》读书体会例文大学生《我是猫》读书体会例文11871年,日本开始史上最大刀阔斧的改革,明治维新,经济大步发展的同时,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各种矛盾日益尖锐,36年后的1905年,时年38岁的夏目漱石以《我是猫》一举成名,获得广厚赞誉,更是被认为竖起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丰碑,在日本,享有“国民作家”的美誉。
主人说:“在无意中摸人家的想法这就是密探...在不知不觉之中引出人家的话来,揣摩人家的想法,这就是密探...使用一大堆恐吓的语言,强迫人家听从,这就是密探。
”应该说,这个程度上,“密探”代表了现代人之间的疏离与隔膜。
接着主人说了他认为的密探产生的原因:“现代人的密探倾向,原因全在于个人的自觉心过分的强烈。
”(上海译文新版P368)并且,他进一步解释了他所说的“自觉心”:“现今人的所谓自觉心,可以书哦是过分懂得自己与他人之间有一条截然的利害鸿沟。
而这种自觉心,随着文明的进展,一天比一天变得敏锐,从而到了最后,连举手投足都变得不能按自然行事...走进有镜子的房间,每次在镜子前通过都要照一下镜子,每一个瞬间都不能忘掉自己...睡梦中想的是我,醒来想的还是我,这个我到处不离身,结果人的言行只能是小里小气,只能把自己舒服得紧紧的,只能感觉人世是痛苦的。
.....在这点上,当代人都成了密探式的人,窃贼式的人。
密探干的是不让人发觉,偷偷摸摸尽量给自己找便宜的勾当,自然非有强烈的自觉心不可。
窃贼也总在担心自己会不会被发现,所以也势必非有强烈的自觉心不可。
现今的人,睡觉也好醒来也好,总在盘算怎么样对自己有利,自觉心和密探、窃贼一样强烈。
在二十四小时中总是心神不宁,总在偷偷摸摸地行动,在走向坟墓之前一刻也不得安宁,这就是现代人的心态。
”(上海译文新版P369)且不谈他说的现代人的状态是不是完全正确,起码有一点先生说对了,这种源自西方的个体的思想哲学,的确是消极、悲观的。
(这里的消极、悲观,应该遵从哲学语境,与价值判断无关,仅表明一种趋向。
我是猫论文(范文大全)

我是猫论文(范文大全)第一篇:我是猫论文猫公谱写时代缩影——从《我是猫》看日本社会摘要:日本近代文坛巨匠夏目漱石连载发表于《杜鹃》杂志上的讽刺小说《我是猫》无疑为大和民族在明治时代的“冥思录”之一。
作者构思奇特而独具匠心,对明治三十年载日本社会及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做了入木三分的讽刺。
作品借助猫眼,随性的穿梭于世俗中,化悲愤于嘲笑,化嘲笑于利刃,深刻地批评明治初年的所谓“文明开化”,揭露明治时代黑暗的教育制度,把锋芒直指混合着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双重血液的明治社会,作者用猫眼谱写了一段黑色幽默。
关键词:《我是猫》;文明开化;资本主义;时代缩影;黑色幽默Mr.Cat describe the shadow of the age—— watching the society of J apanese from “I’m a cat”Abstract:It was undoubtedly that the satire “I‟m a cat ” , which serialize published in Dujuan magazine written by the modern Japanese literary giant named Natsume Sōseki , was one of the recorded meditations about Japanese nation in Meiji Age.The author used the strange and originality of ideas ,deeply ridiculed the Japanese society and Petty-bourgeois intellectuals of three decades of Meiji.Work use the cat , shuttled back and forth of the custom casually , which turned grief to ridicule , and turned ridicule to axe, deeply ridiculed the so-called “civilized” at Meiji Dynasty.The work exposed the darkness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directed at the mixture of feudal and capitalist society in the Meiji era simultaneous.Natsume Sōseki u sed a cat written a black humour.Key words:“I‟m a cat”.civilized.capitalism.the shadow of the age.black humour《我是猫》是日本文学史上的讽刺佳作,它是日本近代文学巨匠夏目漱石先生的代表作,以连载的形式最早刊登在1905年1月到1906年8月的《杜鹃》杂志上。
浅谈《我是猫》“笑的艺术”[优秀范文五篇]
![浅谈《我是猫》“笑的艺术”[优秀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6f3b7b3a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ab.png)
浅谈《我是猫》“笑的艺术”[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浅谈《我是猫》“笑的艺术”哈哈哈-浅谈《我是猫》“笑的艺术”(一)中外文学史上,以讽刺幽默为作品基调的文学作品纷繁复杂,无论是马克•吐温的美式幽默、狄更斯的轻快讽刺,都绕梁着启示生活谐谑之美的阵阵笑声。
被誉为“日本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之里程碑”《我是猫》,皆透过独特的构思,大量使用比喻、反语和夸张手法使作品由始至终都洋溢着颤动心弦的笑声,展现了东方文学讽刺幽默之作的独特魅力。
夏目漱石与出生于近代社会变革前夕,社会转型的激烈动荡期,曾留学英国,深受西方文明的切肤影响,博学多才。
同时,凭着其渊博的学识、超卓的智慧、深刻的思想,大胆尖锐地对新兴资产阶级、官僚政客、知识分子各阶层进行了睿智深刻的揶揄,让人读来忍俊不已,拍手称快,体现了他高超的个性化、学者化的“笑的艺术”。
(二)夏木漱石从小喜爱汉学,大学时读了英文科,毕业后又在英国留学三年研究英国文学,儒家的伦理道德和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思想,对他人生观和文学观的形成起了很大影响。
他的经历和学识, 汉文学给他的“经世济民”、“士当以天下为己任” 的积极思想, 日本文化心理的固有传统和江户俳谐精神, 西欧文学的讽刺手法和批判意识,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他清醒而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
日本文学评论家伊狩章曾这样说:“与生俱来的江户儿似的善良, 高度教养所形成的对事物的明晰观察,更有后天形成的怀疑主义, 所有这些使他眼中的社会现实成了无可忍受的丑陋愚劣的东西, 在没找到突破口之前, 对现实社会的深深的厌恶一直堆积在他心底, 而《我是猫》正是最初的突破口。
”以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为代表的英国讽刺文学,和大和民族“川柳”、“狂言”、“落语”以及江户时代的戏作文学,对夏目漱石的创作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如用反语进行讥讽, 以类似漫画的夸张技巧描写各种怪诞的事物, 以严肃认真的口吻叙述渺小无聊的事情,等等。
这些讽刺手法在《我是猫》中也被大量使用,大大地增强了“笑的艺术”感染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是猫》
在对本民族文学的贡献与影响上,夏目漱石之于日本颇似于鲁迅之于中国。
然而,夏目漱石大器晚成,约38岁才开始写小说,《我是猫》便是他的小说处女作。
1853年,“黑船事件”中,美国以炮舰威逼日本打开国门。
而日本人似乎并不排斥,并且很是庆幸。
至明治时代,轰轰烈烈的倒幕运动拉开了全面向资本主义社会学习的日本强国之路的序幕。
生活在明治维新时期的夏目漱石,看到了当时日本文化界的另一面:由于盲目的引进、吸收西方文化,导致的浮躁和不安。
当时,日本近代自然主义文学成为主流,而“国民作家”夏目漱石却未随波逐流,而是一反文坛的总趋势,成为自然主义的叛逆者。
《我是猫》便是以猫的视角看世界,以大胆的讽刺的写作手法,揭示和鞭挞了人性社会丑恶的一面及日本向近代社会转变时期的思想意识,即一味追求物质发展而忘却精神文明。
《我是猫》在中国的译本主要有四种,即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刘振瀛的译本、译林出版社出版的于雷的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尤炳圻,胡雪的译本、南方出版社出版的罗明辉的译本。
我看了于雷和刘振瀛的译本,于雷的“咱家是猫”很有新意,而刘振瀛的“我是只猫儿”也很风趣,总之二人各有千秋,在这不多做赘述。
是什么促使夏目漱石在1905年创作出《我是猫》?由无数片断而非统一集中的情节组构而成的《我是猫》,这样独特的艺术风格来源于何处?是什么造就了《我是猫》中自然主义的叛逆者,现实主义的塑造者?这些来源于对日本民族文学传统巧妙的吸收与成功的创新,来源于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继承与发扬,来源于对西方进步的社会思想与现实主义文学的理性摄取与消化。
正是凭借《我是猫》,夏目漱石“化愤怒为嘲笑,化嘲笑为利刃,又将这利刃直接刺向“恃众凭势、胡作非为”的拜金主义的化身乃至日本军国主义者的偶像”。
首先,夏目漱石作为日本本土的作家,日本的文化对他有着与生俱来的影响。
从《我是猫》这一长篇小说的主人公猫先生就可看出夏目漱石对日本文化的汲取。
在日本,将猫看成是一种神秘的动物,对猫有一种特殊的情节,并且作者家中恰巧养了一只观察小世界中百态的猫。
此外,它还隐喻当时日本文人的懒惰、虚伪的一面,是一只“不会捉鼠的猫”。
对其本本土文学的学习,如俳句、新体诗等也为小说增添韵味。
如:第六章中“散发着倦怠的馨芳中是你的灵魂吗?相思的烟云在摇曳,呵呵,我此生,这辛酸的人世终于获得了,这甜蜜的一吻”。
并且对日本文化史的、文学家的了解与评价,也促成文中对日本作家、历史的多次描绘。
如:正冈子规、小泉八云、龙泽马琴等等。
然而,正是由于他的思想中深深烙下的一些本民族的落后思想,才使《我是猫》也添上了一抹灰色。
如:作品对劳动人民的描写表现了作者的阶级偏见,在苦沙弥、“猫”的眼里,普通车夫与金田、铃木、侦探一样的下贱可卑,是趋炎附势的小人。
尤其在对日本妇女的讥笑、讽刺上更是尖刻。
如:引用罗马是人的诗句“比羽毛轻的是尘土,比尘土轻的是风,比风还轻的是女人,比女人还轻的那就没有了”,并说“女人嘛,是最糟糕的”。
论及作品的产生,一方面莫过于为发泄多年郁愤。
此时的日本知识分子的痛苦与不安,以及消极处世的自然主义盛行,日本社会沦为金钱至上、资本家至上的社会。
在文中反映为:“我现在明白了使得世间一切事物运动的,确确实实是金钱。
能够充分认识金钱的功用,并且能够灵活发挥金钱的威力的,除了资本家诸君之外,再没有其他的人物了。
”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在他成长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夏目漱石小学时代就学习汉学,接触了许多汉文书籍,包括古典小说。
其中尤以中国先秦诸子著作和唐宋诗文为最。
他在《术屑录》(1889)的序中写道“余儿时诵唐宋数千言,喜作文章”。
1878年的作文《正成论》即用汉语写成。
后来他还曾说:“他讨厌女性般柔弱的和文体”,而“喜爱男性般雄劲的汉文体”。
通过小学和中学的汉文学习,夏目漱石掌握了丰富的汉学知识,养成较高的汉学修养,并受到了儒、佛和老庄等思想的影响。
同时也从汉学中领略了文学之妙。
这些都从
他的诗文创作中体现出来。
在大学学习英文专业时,他仍旧表现出对中国古代哲学的浓厚兴趣,写有《老子的哲学》一文。
《我是猫》中对这些文辞、典故的多次引用即反映出他的汉学功底。
如:第十章中引用论语中的一个叫“告朔羊”的故事;对《左传》中鄢陵之战的叙述、对《唐诗选》以及宋绝句“电光影里斩春风”的引用;迷亭对禅机的理解“禅的机锋是非常俊俏的,所谓禅机无意于电光火石,其应物的速度达到了令人生畏的程度。
”;还提及道家《道德经》、儒家《易经》;以及对独仙君这个人物的塑造。
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铸就了他
最后,留学生活时对西方文化和思想切实的接触与吸收、借鉴,使他的思想更加成熟。
1 900年,33岁的夏目漱石接受了文部省的派遣,去英国留学。
可是,到达伦敦后,一方面由于政府发给的经费不足,无法进人大学学习。
因而他用不充足的经费买了大量的书,躲避社交,闭门涉猎古今英文著作。
另一方面,他亲眼目睹了伦敦虚伪、无聊、充满尔虞我诈的社会现实,体察到了金钱主宰一切的“西方文明”的危机,感到心力交瘁、茫然无措。
然而,与此同时,夏目漱石也将在日本时对英国的曲解打破,并对其进行重新认识。
19世纪英国的批判现实主义随着宪章运动而来,使人们用冷静的眼光来观照现实社会、思考人生境遇,从更加现实的角度去寻求改善人的自身处境的方法。
20世纪初英国的现实主义文学也蓬勃发展。
夏目漱石一方面受到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关注、阅读萨克雷、萧伯纳等人的作品。
一方面还吸收西方启蒙时期“民主”、“自由”、“平等”和“博爱”的进步思想。
如:猫君所说“人类从利己主义引申出来的所谓公平观念,也许优于我们猫族~~~~~”。
并且他的学习不局限于英国,而是广泛阅读各国先贤的书籍。
这一点体现于《我是猫》中对古今东西哲人达士的名言、趣事、典故的引用。
如:写雨果躺在快艇上思索文章;斯蒂文森是肚皮贴床,趴着写小说的;《荷马史诗》中阿喀琉斯拖着赫克托尔的死尸围绕特洛伊城墙绕行了三圈等等。
两年的留学生涯增加了夏目漱石的知识积累,并且开阔了他的眼界与心界。
1903年回国后,作为自然主义的叛逆者,他针对自然主义者以事实的再现作为文学的观点,反驳道:“文学不应该是实际生活的拓本,而必须是有意识地虚构出来的“仿造品”,因为只有通过虚构才能产生超过“事实”的“真实”。
”所以才有这样一只洞察人世百态的猫的诞生。
而原定刊载一期的《我是猫》大受读者喜爱,于是,夏目漱石决定将它写成长篇小说,以此涤荡沉闷、污浊的日本文坛。
这就是他酝酿已久的爆发期的到来。
由此,开始了他持续近10年的文学创作生涯。
无论是对本国文学汲取,还是受到的中国传统文学和思想的熏陶,亦或是对西方现实主义、启蒙思想的平等自由观的借鉴,这些都造就了不为潮流所禁锢而寻求创新的夏目漱石和他的小说处女作《我是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