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之产权理论讲解

谷物年损失 每增一头牛给农夫造 养牛者每增一头牛 (元) 成的谷物损失(元) 的边际成本(元)
2019/7/21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20
⑴ 养牛者对牛给农夫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的情况 这种初始产权安排,养牛者必须向农夫赔偿谷物 损失。
养牛者养牛的边际成本=养牛本身的边际成本( MCp)+谷物的边际损失(MD)。
产权制度是一种基础性的经济制度,它不仅独自 对经济效率有重要影响,而且又构成了市场制度以 及其它许多制度安排的基础。产权制度的确立可以 保护交易秩序,确定相应的竞争规则。当产权制度 确定之后,交易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权利的交易, 而这种交易则是通过契约的形式加以表现,契约可 以是明确签订的,也可以是隐含的。
因此养牛人无论是否需要赔偿,这60元都进入他 的成本,资源配置的结果是没有差别的。
(五)科斯第二定理
科斯第二定理指,在交易成本为正的情况下,初 始的产权安排对资源的配置效率产生影响。 (1)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现实世界,产权初始界定 会影响经济效率; (2)权利的调整只有在有利于总产值增长时发生, 而且必须是在调整引起的产值增长大于调整时所支出 的交易成本时才会发生。
这种权利。私有产权的关键在于个人 对所有权利的决策完全是私人作出的。 2.共有产权:将权利分配给共同体的所有成员。共 有产权关键在于个人不能排斥他人行 使权利,权利是完全重合的。
3.国有产权:国家按可接受的政治程序来决定谁可 以使用或不能使用这些权利,个人才能排斥他人行 使权利。
根据对象的性质,产权可以分为物质产权、知识 产权、人力资本产权;根据存在形态,产权还可以 分为实物形态产权、价值形态产权。
表8-3 养牛人需要赔偿时成本明细
新制度经济学第四章产权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第四章产权理论产权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对经济制度及其效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以产权理论为主线,对第四章《产权理论》进行深入探讨。
产权是指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它规定了资源和收益权的归属和使用方式。
产权的存在对于经济活动的进行至关重要,不仅决定了资源的配置和经济权益的分配,还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组织效率和创新能力。
因此,理解产权的性质、特征和变迁对于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和强化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制度经济学中,产权理论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产权的定义和性质、产权的决定因素、产权的变迁以及产权的制度设计。
首先,产权的定义和性质是理解产权理论的基础。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产权是一种特定的权限,它规定了资源的使用方式和经济权益的归属。
在市场经济中,产权可以分为私有产权和公有产权。
私有产权是指资源和收益权归个人或企业所有,公有产权则归国家或集体所有。
私有产权具有明确的界定、完整的权益和自由的流转特点,而公有产权则具有权力集中、界定不清以及权益不明确等问题。
其次,产权的决定因素是影响产权性质和变迁的核心因素。
产权的决定因素主要包括所有权、承受成本和交易成本。
所有权决定了资源和收益权的归属,是产权制度的基础;承受成本是指个体为获取和保护产权所付出的成本,其高低决定了个体对产权的保护程度;交易成本是指在产权交换过程中所付出的成本,包括信息获取成本、协调成本和执行成本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产权的性质和效率。
第三,产权的变迁是产权理论中一个重要的议题。
产权的变迁是指产权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变动和演变。
产权的变迁对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产生着重要影响。
例如,从集体产权向私有产权的转变可以降低资源的浪费和提高生产效率,而从私有产权向公有产权的转变则可能增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导致资源的低效配置。
因此,深入理解产权变迁的规律和机制对于推进经济和提高经济效率非常重要。
最后,产权的制度设计是产权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
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引言新制度经济学是对主流经济学的新兴流派,其基本观点是经济行为者与制度之间互动的重要性。
产权理论作为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支柱之一,探讨了产权在现代经济制度中的作用和属性,认为产权变迁是经济制度变迁和经济效率提高的重要动因。
本文将介绍产权的定义、分类及其在现代经济制度中的作用。
产权的定义产权是指对经济物品或资源的控制权或支配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支配权和许可权等。
产权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它与资源配置和收益分配密切相关。
经济活动无论是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都离不开产权的约束和规制。
产权的分类产权可以按照属权者、资源性质、产生方式、使用方式和应用对象等方面进行分类。
1.按属权者分类:•私有产权•政府产权•公有产权•集体产权2.按资源性质分类:•自然资源产权•人力资源产权•知识产权•资本产权3.按产生方式分类:•创造性产权•转移性产权•附着性产权4.按使用方式分类:•产权的授权使用•产权的合作使用•产权的控制使用5.按应用对象分类:•生产要素产权•商品与服务产权•生态资源产权产权的作用产权是现代经济制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在市场经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产权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产权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而产权是市场交易的重要依据,不同的产权关系决定了不同的资源配置结果。
私有产权所形成的产权关系使资源的使用者对自己的资源承担责任,同时对资源收益享有所有权。
在产权明晰、权责分明的制度下,资源的配置优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 产权在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知识产权是创新的重要保护机制,它刺激了人类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现代经济制度中,专利法、版权法等法律法规的出现,鼓励了知识创新和产业升级,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3. 产权促进了财富的创造和积累产权关系的形成保护了企业的利益,鼓励企业进行创新和投资,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了财富的创造和积累。
制度经济学课件 05 产权理论

25
谢谢大家
26
11
3.2 法律意义上的财产
从法律观点来看,财产实质上是一种占有关系,是一组权利。这些权利描 述了一个人对其所有的资源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他可能占有、使 用、改变、馈赠、转让或阻止他人侵犯其财产的范围。
财产的法律权利实际上具有两层含义:首先,财产主体(所有者)可以 自由地行使对其财产的权力,我们的意思是说没有法律禁止或要求他行使 这些权力;其次,不允许他人干涉所有者行使这些权力。
有的机械、设备、厂房,居民所有的家电、住房等。 约翰·洛克(j·locke)从原始森林的果子掉到地上开始分
析物成为财产的原因。假若森林的果子掉到地上,没有人拾 起,则果子不成为财产。但如果一个人弯腰拾起果子,则果 子中注入了劳动,果子就会成为那个人的财产。因而,洛克 认为财产是一种自然和技术的产物,是已经物化的劳动。
10
财产类型
私有产权(private property rights):包括关于资源利用的所有权利。但任 何权利都要受到约束和限制。它也可以多人所有,如地主和佃农分别拥有土地的 部分权利。关键是每个人拥有的权利不重叠,个人对其所有权利的行使的决策是 私人做出的。
公共产权(communal property rights):某个人对一种资源行使某权利时,不 排除他人对该资源行使同样的权利,即财权是共享的。其权利在成员中不可分, 不具备排他性,是完全重合的。公共物品一般置于公共产权。
第5讲 产权理论
1
一 引论:一个比较
VS
有多少人吃鸡?全世界每天要消费多少鸡?你担心过鸡 会绝种吗? 为什么大象会成为濒危动物?
2
为什么象牙的商业价值威胁到大象,而鸡肉的商业价值却是 鸡的护身符呢?
新制度经济学之产权理论

含的产权会进入决方式,并通过对 行为的这一效应影响到资源的配置、产出的构成和 收入的分配等。
五、产权的属性
1、排他性 排他性是私人产权的决定性特征。要确定人们
之间的权利,就要确定排他性,说明对产权的独占 和垄断。 2、可分割性
可分割性要求一束产权能被分开,使不同需求 和知识的人们能够将不同的权利行使到最有价值的 用途上,创造最大的收益。
3、可转让性 可转让性是指产权从一个主体转移到其他主体
的特性。产权的可转让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具 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张五常曾经说过,“产权的可 转让性确保了使用是最有价值的。” 4、明晰性
明晰性是产权的基本要求,是指不同产权或不同 主体的产权,之间边界应尽量明确,相互的权责利 划分清楚。
5、安全性 安全性是指人们对产权的拥有和延续的保障性。
八、科斯定理
(一)庇古在福利经济学的研究 在存在外部性时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不一致,
比如引进造纸厂对当地村庄河流的污染,庇古主 张为了使社会收益最大,通过国家行为比如收税, 改善这种状况。 (二)科斯对庇古税的反驳
科斯认为,对产生外部性行为的主体征税, 甚至追究其法律责任,这样来解决外部性的方式 是不对的,因为庇古税会给对方带来损失,产生 外部性。
成
益在边际上达到相等时(也 就是均衡时)才会产生。
影
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长期变动
响
产
排他性费用
权
形
人口压力
成
的
资源的稀缺程度
因
素
技术
七、产权的保护
产权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是人的权利的 基础,也是社会道德的基础。从产权的属性和功能 来看,产权对激励人们创造财富和优化社会资源配 置,促进社会开拓进步,具有重大推进作用。因此, 建立有效的产权保护机制显得至关重要。
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

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浅谈制度经济学中的产权理论摘要改⾰开放以来,新制度经济学在我国流⾏并产⽣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研究的进步,发现有关制度对经济⾏为的影响的分析应该居于经济学的核⼼地位。
产权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之⼀,科斯是这⼀理论的代表⼈物。
科斯的产权理论是关于产权界定和交易费⽤对议定契约的影响的。
○1本⽂从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的⾓度出发,对我国现有的社会经济热点问题——房屋拆迁、城市规划、环境保护,作出分析,从不同的⾓度探寻这些问题的根源。
关键词产权理论房屋拆迁城市规划环境产权Summary 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nd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in our country.With the progress of research and found that the system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economic behavior should be in the core position of economics.Property rights theory is one of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coase is the representative figure of the theory.Coase's theory of property rights is about property right definition and transaction cost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agreed contract.In this paper, the perspective of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theory of property rights, to our country existing social economic hotspot issues, housing demolition, city plann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ke analysis, explore the root of these problems from different angles.⼀、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产权理论对产权的解释各种学派有各种观点,⼀个被经济学研究者普遍同意的观点为:产权不是指⼈与物之间的关系,⽽是指由物的存在以及关于它们的使⽤所引起的⼈们之间相互认可的⾏为关系。
产权理论与制度经济学

产权理论与制度经济学一、引言产权是现代经济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结合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来探讨产权的概念、特征以及其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和影响。
二、产权的概念和特征1. 产权的定义产权是指个体或组织对某种资源或财产所具有的所有权利。
它是一种法律和经济关系,涉及到权属、权益和权力。
2. 产权的特征产权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1)排他性:即该产权只属于某个特定的个体或组织,其他人不能侵犯或使用该产权。
(2)转让性:产权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和转让,个体可以自由地将其产权卖给他人。
(3)可分性:产权可以分割为不同权属的部分,例如部分所有权和使用权。
(4)可盈利性:产权赋予持有者权利和权力,可以从中获得收益或利润。
三、产权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产权在经济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激励效应产权能够激励资源拥有者进行积极的经济活动。
通过将产权与收益相结合,个体有动力更好地利用资源,使其最大化利益。
2. 资源配置产权明晰可以有效地调整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
它通过价格机制反应个体对资源的需求和供给,使资源合理配置。
3. 投资和创新拥有产权的个体有动力进行投资和创新,因为他们能够享受到投资和创新所带来的利益和回报。
这样推动了经济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
4. 经济秩序明确的产权关系有助于维护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
它能够减少资源争夺和纠纷,提高法律的实施效果。
四、制度经济学对产权的理论解释制度经济学从制度框架的角度研究产权的产生、演变和影响,为我们深入理解产权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视角。
1. 产权的内涵与演化制度经济学认为,产权是社会制度和规则的产物,其演化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产权的内涵在于权属、权益和权力,同时也包括了对资源的使用和支配权。
2. 产权的保护与衍生制度经济学关注产权的保护和衍生制度如何影响经济活动。
有效的产权保护能够鼓励个体投资和创新,推动经济发展。
制度经济学 第五章 产权的基本理论

第五章产权的基本理论从高房价、土地产权谈起第一节产权的含义和形式第二节产权的特性和功能第三节产权的起源和变迁第四节产权界定、配置和保护第一节产权的含义和形式一、产权的含义☐?产权最初只是一个法学范畴,法学理论的产权概念强调所有权,承认所有权的绝对性、排他性和永续性,它所关注的是公平、合理及所有权的具体内容。
☐与法学上的产权范畴相比,经济学上的产权的内涵和外延都要宽泛得多,它更强调产权制度与个人经济行为的内在联系,更重视产权制度对行为主体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阿尔钦:产权是一个社会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品的使用的权利☐德姆塞茨:产权包括一个人或他人收益或受损的权利☐菲吕博顿: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
☐巴泽尔:产权是使用经济物品的人权☐科斯的解释:产权就是一种权利☐中国学者对产权的两种理解:财产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权责利关系;产权即财产权☐产权的一般定义:☐产权(property right),是一定社会所确认的人们对一定财产或资产的相关权利,是围绕一定的经济品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权责利关系。
☐提问:租房是否是一种产权。
☐现代产权远远超出了传统的物权,包括对一切可以给人们带来利益和价值的资产的权利。
知识产权、无形资产产权、肖像、名誉等都属于广义的产权。
☐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基于对一定的资产的占有和使用表现出的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权责利关系。
物权与产权☐这种权利不是自己以为的,而是社会所确认的,这种社会对产权关系的确定,就是产权制度。
社会确认可以是国家法律强制确定,也可以通过习俗、惯例,通过市场交易实现☐产权不是一个权利,而是一束权利,一般包括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等。
资产的不同属性,可以分解和界定为不同权利。
☐产权、所有权、所有制?☐5.产权与交易☐产权制约市场交易产权界定是交易的前提交易本质上是产权的交易权利的价值规定了商品的价值☐交易是产权价值实现的机制市场交易是实现产权价值的条件市场竞争是优化产权安排的动力(招拍挂)二、产权的形式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制度经济学中的产权理论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新制度经济学在我国流行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研究的进步,发现有关制度对经济行为的影响的分析应该居于经济学的核心地位。
产权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之一,科斯是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
科斯的产权理论是关于产权界定和交易费用对议定契约的影响的。
○1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现有的社会经济热点问题——房屋拆迁、城市规划、环境保护,作出分析,从不同的角度探寻这些问题的根源。
关键词产权理论房屋拆迁城市规划环境产权Summary 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nd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in our country.With the progress of research and found that the system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economic behavior should be in the core position of economics.Property rights theory is one of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coase is the representative figure of the theory.Coase's theory of property rights is about property right definition and transaction cost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agreed contract.In this paper, the perspective of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theory of property rights, to our country existing social economic hotspot issues, housing demolition, city plann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ke analysis, explore the root of these problems from different angles.一、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产权理论对产权的解释各种学派有各种观点,一个被经济学研究者普遍同意的观点为: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以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
产权安排确定了每个人相应于物时的行为规范,每个人都必须遵守他与其他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或承担不遵守这种关系的成本。
因此,对共同体中同行的产权制度可以描述为,它是一系列用来确定每个人相对于稀缺资源使用时的地位和社会关系。
○2个人拥有排他性权利,叫做私人所有制。
国家拥有这种权利叫做国家所有制。
若所有权被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拥有,则无人单独拥有排他性权利,这就是共同所有制或社会所有制或者说是全民所有制,这种所有制形态意味着对资源的自由使用。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从一般的财产关系到财产制度的变迁,必然深刻地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和资源配置、产出构成以及收入分配等等。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资源的稀缺程度及其变化一直影响着产权结构和产权制度的变迁。
诺斯等人认为,解决史前人类所面临的公有财产的困难处境的办法就是建立排他性的私有产权。
产权能够限制开发和使用稀缺资源的速度。
○3人类对产权制度的需求与资源稀缺程度及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有着内在的联系。
离开了稀缺性,我们就难于分析产权结构与产权制度的演变。
产权界定清晰是交易的前提。
所谓界定产权,就是要明确人们相互之间的物质利益边界,以建立互通有无的前提。
产权界定包含三层涵义:一是产权主体界定,即根据一定原则,界定谁对特定“物”或“行为”拥有特殊权力——产权;二是产权客体界定,即明确产权客体——“特定物”、特定“行为”;三是明确产权的内涵和使用规则,即明确产权的权力束及其行使规则。
科斯认为,初始产权的界定对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对最终经济绩效产生强烈的影响。
因而,产权的界定应力求减少权力与权力之间冲突而造成的交易成本。
○4科斯在谈到交易成本时特别强调产权的界定也需要成本,如果成本太高,产权的界定则无法实现。
因此,政府应通过行政法律机构,将权力分配给最有效运用它们的人,从而实现产权交易的低成本、高效率。
巴泽尔认为,产权界定不是一次性的,也没有一定模式,各国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应选择与各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产权制度。
二、从产权理论角度分析房屋拆迁问题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以及“经营城市”理念的引导,全国各地纷纷出台旧城改造、土地征收拆迁政策,然而由于我国土地征收拆迁制度尚不完善,国有土地使用权产权界定不清晰,拆迁成本急剧攀升,加上拆迁过程中人本理念的缺失,很多城市房屋拆迁工作纷纷出现问题,大量的拆迁双方矛盾出现,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从现有的产权制度的角度来看,我国已具备了相对完善的房屋产权制度。
城市房屋已建立起房屋登记制度。
房产证就是对房屋所有者所有权的证明。
由于产权界定清晰,对房屋产权的拆迁补偿也是明确的。
但是,对土地的使用权权界定却较为模糊,房屋和土地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在流转问题中就出现了问题:第一,房、地补偿的界定不清晰;第二,公民是否享有土地使用权并不明确。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对被拆迁者的补偿应包括房屋和土地使用权的补偿,而对土地的补偿目前却没有明确的规定。
任何人的产权强度依赖于三个方面:第一,个人为了保护该产权的努力;第二,他人企图分享该产权的努力:第三,任何第三方为保护该产权的努力。
房屋产权和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形成主要是依靠国家的制度设计和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
良好的制度,对保护产权能起到良好的作用,而目前我国在拆迁中所涉及的产权制度却并不完善。
接连发生的纠纷说明:产权为了保护自己的产权在进行不懈的抗争。
房地产开发商企图分享这一产权,因此也在进行努力。
但是,政府作为第三方,对这个产权的保护却还不到位。
○5三、从产权理论角度解读城市规划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城市规划本身就是一种制度。
这种制度的作用,一是界定土地产权。
而界定产权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在土地开发过程中不必要的交易成本。
不同于福利经济学认为的“外部性”是“市场失效”的产物的观点,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外部性”是由于存在交易成本的产物。
○6由此也可推导出这样的结论:将城市规划置于一个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框架之下,不仅可以提供国内城市规划理论研究的一些新视角,而且可以使规划更加瞄准市场经济下的现实问题,以更准确的方式和更低的成本,获得较大收益。
根据科斯理论,认为有两种观点解释城市规划的外部成本问题,即不变法则和产权法则。
不变法则认为,不论规划规定和开发控制如何严格,市场会通过协商自行解决外部性问题。
○7因为市场的成本和收益反馈自然可以给规划师们提供信息。
产权法则则认为清晰的产权配置和安排是经济和政治市场交易的先决条件,它决定了是否能够解决外部成本问题。
产权规划理论也明确私有产权是解决规划实施外部性影响的一个基本途径,前提是将政府的角色定义为监督。
在市场体系中,产权私有化可以提供社会不同个人根据自己偏好作出选择的机会,借助这样的安排可以有效避免“搭便车”问题。
但这种法则有个问题:政府可能仅仅监督?就算政府仅是监督,仍存在交易成本,即城市规划的制度成本问题。
因为市场和政府总要同时发挥作用,如果通过政府干预的制度安排的交易成本大于没有政府干预的市场自身交易所带来的外部成本,从整体的社会成本来说,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就不大了。
○8四、环境产权人们一般倾向于环境产权是典型的公有产权,所以环境产权应该表现出非排他性。
但是从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环境产权并非是完全的非排他产权。
环境作为一种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必须受到自然法则的约束。
一旦超过环境容量,环境的排他性则明显表现出来。
因此,我们可以说环境产权的排他性源于稀缺,一旦清洁的空气、洁净的水源、安全健康的生存条件成为稀缺,环境资源就会表现出强烈的排他性,环境产权的排他性和竞争性也由此产生。
市场理性学者对科斯定理的实用性深信不疑,他们认为所有的资源与环境问题都可以通过产权途径去解决。
环境是一种资产,围绕环境资源是可以建立界定完善的产权制度的。
环境资源的所有者可以通过自由市场机制来确保经济与环境的共生。
因此自由市场机制是替代环境管理中“专家战略”与“政府控制战略”的有效途径。
有的学者对产权制度完全解决环境问题表示怀疑,主要原因就在于有些环境资源的产权是难以界定的。
环境产权的界定不同于一般物品的产权界定。
环境产权是一种十分特殊的财产权利,其与一般财产权是有严格区分的。
一般财产权利强调财产所有权人对财产的所有、使用、处分及收益权,集中反映财产主体的权利;而环境产权则既强调权利主体对环境资源的权利,同时还必须强调权利主体对环境资源的管理责任。
○9其原因是:第一,环境资源存在着严重的外部性问题;第二,环境资源是一种十分珍贵的自然财富,它具有不可再生性和不可逆转性。
第三,对环境资源的破坏或保护不仅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于整个人类的生存环境、人类健康及其生活质量的保障都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
五、总结由此可见,制度经济学中的产权理论为我国现代化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以对现在社会和经济存在的很多问题做一个新的解读,比如对政府的定位以及当前制度的不完善性的影响。
理论能运动到现实中来,才是我们了解、学习理论的最终目的。
以求通过新的角度,新的看法,新的思路,解决更多的社会问题,加强社会的和谐稳定,并促使经济增长走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1] 李轶《浅议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2] 科斯、阿尔钦、诺恩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3] 王道明《科斯定理与我国产权制度改革》[4] 于学花、栾谨崇《新制度经济学与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5] 郭惠《基于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对房屋拆迁问题的研究》[6] 赵民、吴志城《关于物权法与土地制度及城市规划的若干讨论》[7] 朱介鸣、刘宝、田莉《城市土地规划与土地个体权益的关系——物权法对城市规划的深远影响》[8] 周国艳《西方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和启示》[9] 蔡守秋《可持续发展于环境资源法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