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_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

合集下载

3新制度经济学

3新制度经济学

3-1 产权的内涵及功能
二、产权的三个功能
激励和约束功能 外部性内在化 资源配置功能
第三,产权的数量多少和受保护的强度大小决定物品价值高低 第四,产权是一系列社会制度
3-1 产权的内涵及功能
二、产权的基本构成
所有权
使用权
所有权是指在 法律范围内, 产权主体把财 产(产权客体 )当作自己的 专有物,排斥 他人随意加以 侵夺的权利。
使用权是指产 权主体使用财 产的权利。
收益权
让渡权
财产的收益权 是指获得资产 收益的权利。
博文明理
厚德济世
新制度经济学
第三章 制度与人类行为
3-1产权的内涵及功能 3-2产权的属性、保护及科斯定理
3-1 产权的内涵及功能
一.产权的概念
1.产权 ——新制度经济学里讲的产权是指因物的存在或使用而
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
3-1 产权的内涵及功能
一.产权的概念
第一,产权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不是人对物的关系 第二,产权是一组行为性权利,即一个“权利束”
让渡权是指以 双方一致同意 的价格把所有 或部分上述权 利转让给其他 人的权利。
3-1 产权的内涵及功能
三、产权的分类 产权
私有 产权
共有 产权
国有 产权
3-1 产权的内涵及功能
三、产权的分类
1.私有产权: 权利完全排他,不重合。 对所有权利行使的决策及其承担的后果完全是私人做出的。
3-1 产权的内涵及功能
三、产权的分类
2:共有产权: 共有产权,是将权利分配给共同体的所有成员。 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共有产权在个人之间是完全不可分的。
3-1 产权的内涵及功能
三、产权的分类

新制度经济学-第3章-2-产权

新制度经济学-第3章-2-产权

谷物年损失
40 90 150 220 300 390 490 600 720
每增一头牛 的边际损失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每增一头牛 的边际成本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牛群数
1 2 3 4 5 6 7 8 9
谷物年损失
40 90 150 220 300 390 490 600 720
❖ 私有产权意味着所有与资源有关的权利 都掌握在一个人手里。(错)
❖ 排他性是私有产权决定性的特征。(对) ❖ 排他性弱的地方也就是外部性严重的地
方。(对) ❖ 没有不可交易性的产权。(对)
第五节 科斯定理
科斯第二定理推理 存在交易费用: 养牛者承担损失时:农夫需要了解养牛者每增
加一头牛给自己造成的谷物损失的信息费用, 假设为100元。 养牛者不承担损失时:农夫除需要掌握上述信 息外,还需要了解养牛者每增加一头牛带来 的边际净收益增加情况。假设两项信息费用 合计为150元。
牛群数
庇古税和科斯定理的比较
2.科斯理论没有考虑代际之间的效率与公平。 当代人过度的利用、开采资源--使资源枯 竭--损害到后代人的利益。 政府通过税收等手段,对当代人有可能向 后代人传递的外部性进行税收调节; 以税收进行环境保护、资源保护、新技术 的开发等。
庇古税和科斯定理的比较
3.信息的稀缺性与不对称性导致科斯的市场手段难 以实现。 损害者进行“信息封锁”--保证其信息优势。 受污染者想“讨回公道”需要付出很大的信息成 本。这正是在一定的限度内人们宁愿“忍声(噪 声)吞气(废气)受污染”的原因之一。
产权
本章的框架结构
第一节 产权的含义 第二节 产权的特性 第三节 产权的起源和功能 第四节 外部性及其解决思路 第五节 科斯定理

制度经济学 第三讲 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II

制度经济学  第三讲 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II

第三讲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II:产权分析发布日期: 2006-05-31 15:31:44目的和要求:(1)掌握产权的概念、功能及特征;(2)重点理解产权的三个层次的模型及产权结构的效率;(3)弄清产权与企业制度的关系。

教学手段:多媒体、案例分析及与学生互动。

在互动中形成课堂高潮。

第一节产权理论概述讲解要点:重点讲述产权的定义、功能、特征及产权分析范式的一般框架。

一、产权的概念1、定义在英语中Property包含多种含义:⑪财产、资产和所有物的总称;⑫指地产、房地产;⑬指财产权和所有权,亦即“Property right”。

产权的定义很多,一个被罗马法、普通法、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及现行的法律和经济研究基本同意的产权定义为: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

产权制度是一系列用来确定每个人相对于稀缺资源使用时的地位和社会关系。

①2、产权的形式讲解要点:说明共有制与国有制的区别,私有制的核心内涵。

产权与经济选择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新产权方法的中心任务是表明产权的内容如何以特定的和可以预期的方式来影响资源的配置和使用的。

如果将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和使用的权利分配给一个特定的人,就是私有产权,它可以同附着在其他物品上的类似权利相交换。

产权有两种形式:(1)共有制。

共有制是将这种选择的产权权利分配给共同体的所有成员。

共有制意味着共同体否定了国家或单个市民干扰共同体内的任何人行使共有权利的权利。

国有制则意味着只要国家是按照政治程序来决定谁不能使用国有资产,它就能排除任何人使用这一权利。

(2)私有制。

私有制是给予人们对物品那些必然发生矛盾的各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

这种权利并不是,对物品可能用途施以人为的或强加的限制,而是对这些用途进行选择的排它性权利分配。

②私有制意味着所有者有权排除其他人行使私有者的私有权。

简而言之,没有经过你的许可或没有给你补偿,任何人都不能合法地使用或影响那些产权归你所有的物品的物质性状。

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引言新制度经济学是对主流经济学的新兴流派,其基本观点是经济行为者与制度之间互动的重要性。

产权理论作为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支柱之一,探讨了产权在现代经济制度中的作用和属性,认为产权变迁是经济制度变迁和经济效率提高的重要动因。

本文将介绍产权的定义、分类及其在现代经济制度中的作用。

产权的定义产权是指对经济物品或资源的控制权或支配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支配权和许可权等。

产权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它与资源配置和收益分配密切相关。

经济活动无论是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都离不开产权的约束和规制。

产权的分类产权可以按照属权者、资源性质、产生方式、使用方式和应用对象等方面进行分类。

1.按属权者分类:•私有产权•政府产权•公有产权•集体产权2.按资源性质分类:•自然资源产权•人力资源产权•知识产权•资本产权3.按产生方式分类:•创造性产权•转移性产权•附着性产权4.按使用方式分类:•产权的授权使用•产权的合作使用•产权的控制使用5.按应用对象分类:•生产要素产权•商品与服务产权•生态资源产权产权的作用产权是现代经济制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在市场经济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产权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产权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而产权是市场交易的重要依据,不同的产权关系决定了不同的资源配置结果。

私有产权所形成的产权关系使资源的使用者对自己的资源承担责任,同时对资源收益享有所有权。

在产权明晰、权责分明的制度下,资源的配置优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 产权在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知识产权是创新的重要保护机制,它刺激了人类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现代经济制度中,专利法、版权法等法律法规的出现,鼓励了知识创新和产业升级,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3. 产权促进了财富的创造和积累产权关系的形成保护了企业的利益,鼓励企业进行创新和投资,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了财富的创造和积累。

新制度经济学第三讲产权-PPT精选文档

新制度经济学第三讲产权-PPT精选文档
新制度经济学
第三讲 产权理论济世界里,由于资源是稀缺的,因而就存在如何将稀
缺资源进行最合理的配置问题。这意味着各种用途之间存 在着冲突,这种冲突是通过竞争来解决的。因为当每个人 都想得到更多的资源时,他们之间的竞争就不可避免。一 旦进行竞争,就存在输赢的问题,也就是说,一定要决定 是谁输谁赢。而要决定赢输,必须要有规则来评定,这也 就是游戏规则。如果改变了游戏规则,赢输的情况也就会 改变。 因此,有的人喜欢这一类的游戏规则,有的人喜欢另外一 类的游戏规则。就象在考试里面一样,有的人喜欢论述题, 有的人喜欢多项选择题,有的人喜欢数学题,有的人喜欢 文字题,各不一样。所以如果改变游戏规则,人的行为就 会相应地改变。结果就会不一样。 要有一个游戏规则,三是要说明为什么用这一种规则而不 用其它的游戏规则。
Garrett Hardin (1968) ,Science, 162(1968):1243-1248. “公地”是人类赖依生存与提高生活质量的公共资源。 场景:一群牧民一同在一块公共草场放牧。 某个牧民想多养一只羊增加个人收益,虽然他明知草
正如在政府里选拔干部一样,标准不同,入选的人就不同。
归纳起来,竞争的问题有三点:一是必须决定赢输,二是
2
从另一方面来说,人的不同行为,可以由不同的游戏
规则本身来解释。现在如果你要买一套房子,无论在 在哪儿购买,只要你可以出得起钱,都可以购买得到。 地产商也不会因为你是男人,她是女人,就给不同的 价格。在这里,游戏规则很简单:出价高者得。但在 计划经济条件下,你要想得到房子,不是看你可以出 多少钱,而是看您的级别多高,工龄多长。
5
在美国阿拉斯加淘金热时有一个规则,谁来得最早,谁就可以在
那儿挖金,结果人们花大量的时间去训练他们的狗,以便跑得更 快。这对社会来说是一种浪费。在中国,我们也很清楚的是,过 去分配紧俏物资,主要是靠权力,因而人们花了很多精力去走后 门,打通关节,这些行为本身是不创造任何社会价值的。如果用 价格机制来分配这些物资,这些浪费是不会产生的。

《新制度经济学》教学课件—第3章 产权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教学课件—第3章 产权理论

3.1 产权的起源与产权的功能
3.1.1 产权的起源
1. 产权的内涵
• 一个被罗马法、普通法以及现行的法律经济研究者认同的产 权定义为: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 在以及关于它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 。产权制度是一系列用来确定每个人对于稀缺资源使用时的 地位和社会关系的规定或行为准则。
• (4)资源配置功能。产权的资源配置功能是指产权安排或 产权结构直接形成资源配置状况或驱动资源配置状态改变或 影响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产权的资源配置功能主要有:第一 ,相对于无产权或产权不明晰状况而言,设置产权就是对资
3.1 产权的起源与产权的功能
3.1.2 产权的功能
2. 产权的多重功能
源的一种配置。第二,任何一种稳定的产权结构,都基本上形 成一种资源配置的客观状态。第三,产权的变迁意味着资源配 置状况的改变。第四,产权状况影响资源配置的调节机制。
产权理论。 • 5. 运用产权理论解释生活中的“公地悲剧”现象。
第3章 产权理论
➢ 本章介绍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产权是一种社会工具 ,具有节约交易成本的功能。
➢ 本章的安排如下:第一节介绍了产权的内涵、起源及其功 能;第二节分析了“公地悲剧”与大名鼎鼎的“科斯定理”;第 三节介绍了巴泽尔与阿尔钦的产权理论;第四节则重点介 绍了德姆塞茨和奥斯特罗姆对产权理论的贡献。
3.1 产权的起源与产权的功能
3.1.1 产权的起源
2. 产权的起源与演化
•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索思坦·凡勃伦在一 篇题为《所有权的起源》的论文中,从演化的视角论述了所 有权观念是如何在人类社会中生根发芽的。凡勃伦关于产权 起源的分析,是基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分析,而不是纯粹的 技术分析。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第3讲-产权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第3讲-产权
–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讲,不同的产权形 式对资源配置的效率会产生不同的影 响。西方学者认为,私有产权的效率 最高,共有次之,国有最差。
27
第二节
产权的功能
• 产权的功能源于资源的稀缺性 • 一、激励和约束功能
– 如果经济活动主体有了界限确定的产权(不管 什么产权,数量有多少),就界定了他的选择 集合,并且使其行为有了收益保证或稳定的收 益预期。这样,其行为就有利益刺激或奖励。 – 奖励功能与约束功能是相辅相成的。约束是一 种反面的奖励。产权关系既是一种利益关系, 又是一种责任关系。从利益关系说是奖励,从 责任关系说则是一种约束。
15
产权的内涵
• (2)使用权
–使用权是指产权主体使用财产的权利。财 产使用的三种情形: • 使用而不改变其原有形态和性质。
• 部分改变其形态,而根本性质不变。
• 完全改变,甚至使其原有形态完全消失, 转换成其它的存在形式。
16
产权的内涵
(3)用益权 财产的用益权是指获得资产收益的权 利。 (4)让渡权 让渡权是指以双方一致同意的价格 把所有或部分上述权利转让给其他人 的权利。
案例2
小村庄的故事
在赣北的某个山区有一个十几户人家的 小村庄。它坐落在山沟中,一条清澈的溪水 由西至东缓缓流过。两旁的高山郁郁葱葱, 一年四季生机勃勃。在“文革”期间,这个 村庄只是当地人民公社下属的一个生产大队。 1978年以后,改革春风吹大地,这个小村庄 也开始进行农业生产制度的改革,实行家喻 户晓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包产到户, 包干到户。
• 产权交易:买卖行为实质上就是商品的所有权与 货币的所有权的交换。即交易行为本身就是产权 的交易,这是一种广义的理解;狭义的理解是特 指的,如企业的买卖(兼并)、股票的买卖、房 地产的买卖、生产要素的买卖等等。 • 产权中的任何一项权利都是可交易的,不可交易 的产权不是真正的产权,这包括产权的买卖、产 权的转让等等。 • 产权的可交易性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条件。

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

其实,世上最温暖的语言,“ 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 所以懂得才是最美的相遇!只有彼此以诚相待,彼此尊重, 相互包容,相互懂得,才能走的更远。 相遇是缘,相守是爱。缘是多么的妙不可言,而懂得又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否则就会错过一时,错过一世! 择一人深爱,陪一人到老。一路相扶相持,一路心手相牵,一路笑对风雨。在平凡的世界,不求爱的轰轰烈烈;不求誓 言多么美丽;唯愿简单的相处,真心地付出,平淡地相守,才不负最美的人生;不负善良的自己。 人海茫茫,不求人人都能刻骨铭心,但求对人对己问心无愧,无怨无悔足矣。大千世界,与万千人中遇见,只是相识的 开始,只有彼此真心付出,以心交心,以情换情,相知相惜,才能相伴美好的一生,一路同行。 然而,生活不仅是诗和远方,更要面对现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果曾经的拥有,不能天长地久,那么就要学会华丽地转身,学会忘记。 忘记该忘记的人,忘记该忘记的事儿,忘记苦乐年华的悲喜交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对于离开的人,不必折磨自己脆弱的生命,虚度了美好的朝夕;不必让心灵痛苦不堪, 弄丢了快乐的自己。擦汗眼泪,告诉自己,日子还得继续,谁都不是谁的唯一,相信最美的风景一直在路上。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你路过我,我忘记你;你有情,他无意。谁都希望在正确的时间遇见对的人,然而事与愿违时, 你越渴望的东西,也许越是无情无义地弃你而去。所以美好的愿望,就会像肥皂泡一样破灭,只能在错误的时间遇到错的人。 岁月匆匆像一阵风,有多少故事留下感动。愿曾经的相遇,无论是锦上添花,还是追悔莫及;无论是青涩年华的懵懂赏 识,还是成长岁月无法躲避的经历……愿曾经的过往,依然如花芬芳四溢,永远无悔岁月赐予的美好相遇。 其实,人生之路的每一段相遇,都是一笔财富,尤其亲情、友情和爱情。在漫长的旅途上,他们都会丰富你的生命,使 你的生命更充实,更真实;丰盈你的内心,使你的内心更慈悲,更善良。所以生活的美好,缘于一颗善良的心,愿我们都能 善待自己和他人。 一路走来,愿相亲相爱的人,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百年好合。愿有情有意的人,不离不弃,相惜相守,共度人生的每 一个朝夕……直到老得哪也去不了,依然是彼此手心里的宝,感恩一路有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好人坏人? – 禁忌 – 道德约束 – 制度、权利安排及其执行
• 研究的重点:人们行为受到什么样的权利约束? 制度和权利安排怎样影响人的经济行为?
• 最基本的权利:“所有权”和“产权” (who owns what?)

• 产权在本质上是由人在使用稀缺物时所发生的与他人之 间的行为关系或制度安排。
一、产权理论的缘起
• 产权及制度分析: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传统 – 19世纪后期的边际主义革命开始,经济学在力图使它变得更 像自然科学那样可用严密的数学工具处理的一门科学的过程 中,产权及其制度等因素便从经济学分析的视野中消失了。 这一点集中体现在新古典主义的一般均衡理论体系中。
• 由于该理论假定交易费用为零,信息完全等,经济人追求最大 化的交易行为可使资源配置达至帕累托佳境,而一切产权、制 度、组织甚至国家都是多余的。
• 现代产权理论认为,经济学在本质上是对稀缺资源的产 权问题研究,因此,经济学的一切问题都是可以在产权 理论框架分析的。
• 虽然产权在法律上界定清晰是交易的前提,但由于交易 成本为正,产权并非在事实上完全界定清楚了,所以, 自由交易从而契约关系在本质上是一个通过定价而对产 权进行再界定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资源配置向更优点 不断收敛的过程。
显然他也是从外部性角度定义的,但他更加强调产权的功 能。

3. 德姆塞茨的定义
• 产权在这里是作为一种 制度安排,以规范人们 的行为,使外部性内部 化。

4. 菲吕博腾和配杰威齐的定义
– “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 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 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它是一系列用 来确定每个人相对于稀缺资源使用时的地位 的经济和社会关系。”

一、产权理论的缘起
• 他通过引入交易费用概念,成功地把产权和制度因素 重新纳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里,从而推动了现代产权 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企业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 在现代产权理论看来,现实的经济世界,交易费用不 仅为正且通常十分巨大,因此产权不再是无关紧要的 了,而是影响经济组织和资源配置效率以及经济增长 十分重要的因素。

一、产权理论的缘起
• 由于产权经济学家们的努力,现代产权经济学 在解释个人的激励行为、企业与市场的替代、 企业制度变迁、经济发展等许多重大问题上表 现出较佳的“业绩”,不仅使其成为现代经济 学的一门显学,而且对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相关 学科的发展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产权的定义
1.阿尔钦的定义

一、产权理论的缘起
• 虽然在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中,存在企业理论和外部性 理论,但是,企业在它那里只是一个投入产出的黑箱, 因而企业理论充其量只是一个生产函数理论,无力解 释企业内部复杂的契约关系和企业效率;而它对外部 性的看法则偏执地沉浸于“庇古教条”之中,无视外 部性问题的相互性及其产权本质。
• 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在1937年和1960年两篇经 典论文中对新古典主义这两个方面发起了进攻。
– 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 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 利”。
• (伊特韦尔等,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 典,1987,中译本,第1101页)

1.阿尔钦的定义
• 阿尔钦定义的解释
– (1)社会强制:
• 可以由国家的法律来实施
• 也可由通行的伦理道德规范或习俗来实施
– (2)经济物品:

3. 德姆塞茨的定义
“产权是一种社会工具,其重要性来自以下 事实:产权帮助人形成那些当他与他人打交 道时能够合理持有的预期。这种预期通过法 律、习俗以及社会道德等等表达出来。”
因此,“产权具体规定了如何使人们受益,如何使之受损, 以及为调整人们的行为,谁必须对谁支付费用。”
(德姆塞茨:《所有权、控制与企业》,第129页)
• 《社会成本问题》1960,第123页)

2.科斯的定义
• 科斯定义的解释
– 从外部性的角度定义的
• 说明“行使一种权利(使用一种生产要素)的成本,正是 该权利的行使使别人蒙受的损失――不能穿越、停车、盖 房、观赏风景、享受安谧和呼吸新鲜空气。”
• (科斯:《社会成本问题》第123页) • 外部性在本质上是一个产权问题。
第三章 产权理论
鱼的故事
• 鱼:一种会游动的 “财产” • 陆地上的“野生鱼”的命运:滥捕的对象 • 家养鱼的故事
– 稻田养鱼、塘鱼 – 大水面 – 网箱养鱼技术
• 海鱼又如何?
– 美国西岸华盛顿州海滩“养蚝”案例 – 香港:四十年来变得无鱼可钓

问题
• 滥捕鱼和养鱼都是人的行为,为什么有“生产 性极其不同”的经济行为?
• (《产权与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理论:近期文献的一个综述》第204页)

– 这一定义基本上符合罗马法、普通 法和现行的法律,以及马克思主义 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对产权的理解。

5. 产权经济学的产权概念共识:
• 未界定的产权作为公共财富被置于公共领域,由交易各 方自由攫取,并在各自的约束下最终达到产权博弈均衡 状态。

内容
• 第一节 产权的定义与功能 • 第二节 产权起源的两个模型 • 第三节 产权交易与资源配置

第一节 产权的概念与功能
一、产权理论的缘起 二、产权的定义 三、产权的构成 四、产权与交易费用 五、产权的性质 六、产权的分类 七、产权的功能
• 例如:转让权 »市场拍卖 »无条件赠予 »有条件赠予

2.科斯的定义
– 产权是财产所有者的行为权利,即可以做什 么和不可以做什么的权利。
• 他说:“我们说某人拥有土地,并把它当作生产要素, 但土地所有者实际上所拥有的是实施一定行为的权力。 土地所有者的权力并不是无限的。对他来说,通过挖掘 将土地移到其他地方也是不可能的,虽然他可能阻止某 人利用‘他的’土地,但在其他方面就未必如此。”
• 指能给人带来效用或满足的任何东西;
• 狭义:指有形的外在稀缺物
• 广义:含无形的内在稀缺物

(如商誉,人力资源等)

1.阿尔钦的定义
• 阿尔钦定义的解释
– (3)权利:
• 在这里是复数,不仅包括人们通常说的使用权、转让权、 收益权等多种权利,而且在每一类权利中,财产的所有 者在社会强制下还拥有多种可选择的权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