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15-404 基于Arena的医院自助服务终端业务分类的仿真与分析
城区大型医院门诊大厅扩建空间利用优化

城区大型医院门诊大厅扩建空间利用优化王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100176)摘要:健康服务质量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医疗健康保障的标准和需求不断增加,在医院经常出现排队现象。
为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需对医院门诊大厅扩建空间进行优化。
针对当前医院门诊大厅扩建空间利用优化方法存在的排队时间长、设施覆盖率低问题,提出新的城区大型医院门诊大厅扩建空间利用优化方法。
通过单服务台和多服务台等待排队模型分析患者门诊大厅排队时间,结合排队模型和位置覆盖模型构建医院门诊大厅扩建空间利用优化模型并求解,实现城区大型医院门诊大厅扩建空间的利用优化。
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排队时间与单人排队消耗时长更短、基础设备平均覆盖面积更大,说明该方法具有更强的应用性能。
关键词:医院门诊;空间扩建;排队模型;空间利用优化中图分类号:TP39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241(2021)001-0090-05Optimization of the Expansion Space of the Outpatient Hallof the Large-scale Hospital in the CityWANG Ting(Beijing Tongre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0176China )Abstract:With the improvement of health service quality and living standard,people's standard and demand for medical care andhealth security are constantly increasing.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ervice quality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it is neces-sary to optimize the expansion space of the outpatient hall.In view of the problems of long queue time and low facility coverage in the current optimization method of space utilization in the outpatient hall expansion in hospitals,a new optimi-zation method of space utilization in the outpatient hall expansion in large urban hospitals is proposed.Through the single service desk and multi-service desk waiting queue model,the waiting time in the outpatient hall is analyzed,and combin-ing the queuing model and the location coverage model,the optimization model of the space utilization in the outpatient hall expansion is built and solved,so as to realize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space utilization in the outpatient hall expansion in large urban hospital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queuing time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s shorter than that of single person and the average coverage area of basic equipment is larger,indicating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stron-ger application performance.Key words:Hospital outpatient;space expansion;queuing model;space utilization optimization收稿日期:2020-04-301引言近年来城区医院为适应不断增长的就医需求,需对医院进行扩建[1]。
基于终端区仿真系统(TASS)的基准案例仿真

基于终端区仿真系统(TASS)的基准案例仿真摘要:终端区仿真系统(TASS)的流体动力学核心是对不同基准情况的评估。
在没有用于治大气气流方程封闭形式解决办法,该模型通常评估理想化测试例子。
多年来,许多作者已经提出了一套理想化的例子,这些例子已经成为测试和评估大气环流模式的动力和热力学标准。
本文就描述说明了三个这样例子的模拟。
此外,TASS模型还对一个使用Navier-Stokes方程的精确解测试用例进行评估。
所述TASS结果与其他文献中之前报道的针对这些基准的情况的模拟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TASS模型非常准确、稳定和强大。
一引言终端区仿真系统( TASS )是一个最先进的、云解决的大型涡流模拟大气环流模型。
TASS计算在三维空间中的原始变量非流体静力方程并且该模型能够解决在多个空间(水平方向分辨率小于一米到两公里)和时间尺度(研究对流现象从几分钟到数小时)的气流。
该模型还解决了潜在的温度、水汽、云滴、冰晶、雨、雪和冰雹的预测方程。
同时包括了液态水和冰之间的相位变化以及云和降水微物理之间子模型。
小尺度扩散通过Smagorinsky型湍流决定相关参数(Smagorinsky 1963)和依据莫宁-奥布霍夫相似理论(Stull 1997)计算相关表层过程数据。
在过去,TASS模型针对实验数据已被广泛验证并且应用到浅积云的模拟超级风暴,包括下击暴流、阵风锋(面)和冰雹等对流现象之类的许多问题(Proctor 1987;Proctor and Bowles 1992;Proctor et al. 2002)。
虽然,TASS最初是模拟对流过程中,但它也成功地用于模拟核武器爆炸等危险物品的运输和分散性(Bacon and Sarma 1991)。
大型城市火灾的TASS模拟被用来定义中尺度模型源(培根等 1986)。
最近,TASS已被用来研究不同的大气稳定度和湍流条件下各种飞机产生的尾流衰退和流动(普罗克特1996;韩;2000a;韩2000b)。
基于Arena的大型超市排队系统仿真研究

基于Arena的大型超市排队系统仿真研究基于Arena的大型超市排队系统仿真研究概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增加,大型超市在现代社会中已成为人们日常购物的重要选择。
然而,随之而来的长时间排队等候结账的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改善超市的排队系统,提高顾客的购物体验,本研究使用基于Arena的仿真模拟技术,对大型超市的排队系统进行了研究与优化。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基于Arena的仿真模拟技术,以大型超市的排队系统为研究对象。
首先,研究团队对超市的布局、人流量、服务员数量、收银员数量等因素进行了调研和收集数据。
然后,根据数据建立了超市排队系统的仿真模型,并通过设置不同的参数和方案来模拟不同场景下的排队情况。
在仿真模型中,研究团队设置了多个等候队列、收银台和商品上架区域,模拟了超市内部的人流动态,包括顾客到达超市、顾客选择商品、收银员服务顾客、商品上架等过程。
通过仿真实验,研究团队收集了大量数据,包括平均等待时间、排队长度、服务效率等指标。
研究结果通过对仿真实验数据的分析,研究团队得出了以下结论: 1. 顾客到达超市的时间分布呈现出高峰和低谷交替的规律,超市可以根据不同时间段的人流量来调整服务员和收银员的数量,以缩短顾客的等待时间。
2. 排队长度和等待时间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排队长度越长,顾客的等待时间也会相应增加。
因此,超市应采取措施保持排队长度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如增加收银台数量或者采用预约制等待的方式。
3. 收银员的服务效率对排队系统的表现有重要影响。
提高收银员的工作效率,可以有效地缩短顾客的等待时间。
研究意义与展望本研究基于Arena的仿真模拟技术,对大型超市的排队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和优化。
研究结果可以为超市提供一定的参考,帮助超市管理者更好地规划和调整排队系统,提高超市的服务水平和顾客满意度。
然而,本研究还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仿真实验所使用的参数和方案是基于调研数据设定的,可能会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出入。
基于Kano模型的医院自助服务终端产品设计研究

基于Kano模型的医院自助服务终端产品设计研究摘要:随着现代医院管理的不断完善和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引入自助服务终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
本文通过Kano模型对医院自助服务终端的产品设计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全面深入的用户需求分析来提高自助服务终端的用户满意度和实用性,进而促进医院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的提升。
关键词:Kano模型;自助服务终端;医院;产品设计;用户需求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随着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传统的医院服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高效、便捷、个性化的医疗服务需求。
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引入自助服务终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
目前,自助服务终端在医院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遍,不仅可以为患者提供自助挂号、自助缴费、自助查询等功能,还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实现信息的快速录入和查询。
市场上的自助服务终端产品种类繁多,但质量良莠不齐,很多产品存在着各种问题,比如用户体验不佳、功能单一、易损坏等。
如何设计出一款满足用户需求、性能稳定、具有竞争力的医院自助服务终端产品,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Kano模型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Kano模型是由日本质量管理专家狩野纯提出的一种产品特性分类模型。
该模型通过对用户对产品特性反应的调查分析,将产品特性分为必备特性、期望特性、表现特性、潜在特性和诱因特性五类,从而解释用户对产品特性的满意度和需求。
在产品设计中,Kano模型可帮助设计团队了解用户对产品特性的期望和满意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产品设计建议,从而使产品更符合用户需求,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医院自助服务终端产品设计研究1. 用户需求分析在进行医院自助服务终端产品设计之前,首先需要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
通过对患者、医护人员、医院管理者等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可以了解用户对自助服务终端的期望与满意度,从而指导产品设计。
基于Arena的医院门诊流程建模与仿真优化

基于Arena的医院门诊流程建模与仿真优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由于医院门诊流程的复杂性和人员资源的有限性,导致了门诊流程效率低下和患者满意度下降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利用仿真技术来建模和优化医院门诊流程。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Arena的医院门诊流程建模与仿真优化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包括门诊人员数量、医疗设备数量、患者到达率、就诊时间等。
然后,利用Arena软件,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来建立一个医院门诊流程的模型。
在模型中,我们可以设定不同的参数,例如医生的工作时间、护士的工作时间、患者的等待时间等。
通过对这些参数进行调整,我们可以模拟不同的门诊流程情况,并评估其效果。
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仿真模型来优化医院门诊流程。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调整人员的工作安排和资源的分配,来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和就诊时间。
我们还可以利用仿真模型来测试不同的排队策略和服务流程,以找到最优的方案。
通过基于Arena的医院门诊流程建模与仿真优化,我们可以帮助医院更好地理解和改进其门诊流程。
通过模拟不同的情况和
方案,我们可以评估改变对门诊流程的影响,并找到最佳的优化策略。
总之,基于Arena的医院门诊流程建模与仿真优化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医院提高门诊流程效率,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在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和应用仿真技术,来解决其他医疗服务中的问题,并推动整个医疗行业的发展。
基于Kano模型的医院自助服务终端产品设计研究

基于Kano模型的医院自助服务终端产品设计研究【摘要】本文基于Kano模型对医院自助服务终端产品设计进行研究。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接着,详细解释了Kano模型的概念,并对医院自助服务终端产品设计进行了探讨。
结合Kano模型,分析了在医院自助服务终端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并进行了用户需求分析和产品设计策略的讨论。
通过研究总结和未来展望,提出了实际应用建议。
本文旨在为医院自助服务终端产品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其在医疗服务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关键词】Kano模型、医院、自助服务终端、产品设计、用户需求、产品设计策略、研究总结、未来展望、实际应用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医疗行业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如人力不足、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不稳定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引入自助服务终端,以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目前市场上的医院自助服务终端产品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界面设计不友好、功能单一、用户体验不佳等。
如何设计一款符合用户需求、能够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自助服务终端产品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
为了更好地设计出具有竞争力的医院自助服务终端产品,需要借鉴Kano模型的理论,并结合用户需求与产品设计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Kano模型的医院自助服务终端产品设计,为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用户体验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通过基于Kano模型的医院自助服务终端产品设计研究,探讨如何提升用户体验和满意度,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对Kano模型的介绍和医院自助服务终端产品设计的探讨,分析用户需求的特点和变化趋势,为产品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研究Kano模型在医院自助服务终端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探讨如何利用该模型对用户需求进行分类和分析,并根据用户需求等级确定产品设计的重点和方向;通过用户需求分析和产品设计策略的研究,提出相应的产品改进建议和设计方案,以实现更好的用户体验和用户满意度。
基于Kano模型的医院自助服务终端产品设计研究

基于Kano模型的医院自助服务终端产品设计研究随着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医院自助服务终端成为了提高医院服务效率和用户满意度的重要工具。
本文基于Kano模型,针对医院自助服务终端进行产品设计研究,旨在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
根据Kano模型的五个维度,我们分析了用户对医院自助服务终端的期望和满意度。
然后,我们设计了以下几个功能,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1. 预约挂号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自助服务终端预约医生的看诊时间,避免长时间等待和繁琐的挂号流程。
这个功能属于“必须品”,用户的满意度会随着其存在而提高。
2. 自助取药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自助服务终端查询药品的库存和价格,并自行选择购买需要的药品。
也可以通过终端完成在线支付和取药的流程。
这个功能属于“期望品”,用户对其的满意度会直接影响整体体验。
3. 体检报告查询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自助服务终端查询自己的体检报告,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的具体数值和解读。
这个功能也属于“期望品”,用户对其的满意度会直接影响整体服务质量。
除了以上几个功能,我们还考虑了以下几个因素来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和体验质量。
1. 界面设计:自助服务终端的界面应该简洁、直观,并提供多语言的选择。
应该避免过多的文字描述,以图标化的设计方式来展示功能和操作步骤。
2. 用户反馈:在自助服务终端中,用户应该可以通过反馈按钮或者满意度调查表来表达对服务的评价和建议。
医院可以根据反馈结果和用户需求进行改进和优化。
3. 支持服务:自助服务终端既可以提供在线帮助文档和常见问题解答,也可以通过电话和在线客服提供人工支持服务。
这样可以提供更全面的帮助和解答用户的疑问。
广州市某三甲医院患者就诊服务系统Arena仿真优化应用分析

广州市某三甲医院患者就诊服务系统Arena仿真优化应用分析摘要】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和老龄社会等问题出现,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提高病者满意度,已经成为我国各大医院需解决的事情。
本文以广州市某三甲医院中病者流量较大的康复理疗门诊作为案例,经过调研了解门诊现存主要问题:患者挂号时排队等候人员过多;患者理疗时排队等候人员过多;理疗场地不足;理疗仪器相对患者数量过少。
再用Arena仿真软件进行分析论证,得出:排队就诊的时间长的问题突出;对策:(1)增加1名医生,门诊正常上班时间内完成就诊的比例提升到99.03%,(2)取消现场预约挂号而实行网上挂号预约的方式,减少一个收费窗口,同时增加一台理疗仪,诊疗比例可以提升到99.42%,病人的诊断时间由994.38分钟缩短为110.85分钟。
结果:(1)财务方面:医院增加约20万元的设备采购费用之后,就诊患者的诊疗比例,提升17%左右,医院每月可以增加收入56500元;(2)患者满意度方面:患者就医时间的节省和就诊比例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提升。
【关键词】医疗服务质量;病者满意度;Arena仿真软件【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3-0240-02广州市作为我国一线城市,经济迅猛发展,伴随而来人口增加和老龄社会等问题,城市居民疾病预防及保健意识不断增强,三甲医院患者的就诊率逐年提升。
新的医学模式、现代化的医院管理对医院满足患者就诊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
医院管理者面临着人员、空间、仪器及流程管理等的因素对规划和管理的挑战,同时,也直接影响着患者就诊满意度。
其中,门诊科室的科学合理布局要遵循疾病关注性、学科关联性、分布均衡性、流程有序性、管理规范性等一系列原则,使门诊科室布局和流线安排满足患者需求,为患者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门诊服务[1]。
1.研究对象及具体研究问题对于医院门诊科室流程的研究,国内外有很多学者提出了多种不同的看法,本文聚焦于医院服务满意度的其中一个关键影响指标——门诊就医的效率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Arena的医院自助服务终端业务分类的仿真与分析
沈金波①
①福建省立医院信息管理中心,350001,福州市东街134号福
摘要目的:为了提高自助服务系统及终端的服务质量。
方法:构建仿真模型,利用Arena 软件模拟不同的终端业务分类模式。
结果:在不同患者到达时间间隔、自助服务终端数量、业务比例等情况下,不同的终端业务分类模式各有优势和不足。
结论:在自助终端集中部署区域,采用混合业务模式,可以利用自助服务终端有效降低患者就诊排队等候时间。
关键词Arena;仿真;自助服务终端l
1 引言
目前大部分医院都已经采用门诊就诊“一卡通”,优化了病人就诊流程,有效缓解医院就诊“三长一短”现象。
但是,由于医院服务窗口数量有限,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还是比较长。
而且,在全国医疗卫生系统“三好一满意”活动中,卫生部要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控制服务窗口的等候时间[1,2]。
由于方便、快捷、灵活和安全等特性,自助服务终端在银行、电信等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也逐渐得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各级医疗机构的高度关注[3,4]。
自助服务模式的实施,将进一步优化流程和缓解医院就诊“三长一短”现象,自助服务终端成为医疗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
2 医院自助服务终端系统简介及应用现状
目前大部分医院自助服务终端系统主要包括患者身份识别、自助预约挂号、自助现金充值、银行卡业务、自助发放就诊卡、自助门诊费用结算、自助查询/打印报告、自助取药排队、打印票据和信息查询等业务服务功能。
患者不需要到人工窗口柜台排队等候,大大节约了患者的排队时间,有效提高医院就医环境和服务质量。
从终端业务功能来分,自助服务终端可以分为自助预约挂号终端、自助发卡建档终端、自助缴费终端、自助结算终端、自助报告打印终端、自助信息查询终端和综合服务终端等,这些终端根据需要可以部署在门诊大厅、各门诊楼层、医技科室等地方。
目前不少医院都会在门诊大厅等某个区域集中部署数量较多的自助服务终端,终端业务操作分类一般有三种模式:1)综合业务服务,即单台终端可以处理所有自助业务操作;2)多业务服务,即单台终端可以处理两种以上自助业务操作;3)单业务服务,即单台终端只能处理一种业务操作;4)混合业务服务,即单业务与多业务模式混合。
因此,利用专业的仿真软件Arena,在使用终端患者数量、患者操作业务种类和用户操作熟练程度及操作帮助等不同情况下,本文对这三种终端业务分类模式进行仿真,比较分析三种模式的优劣,对医院在部署自助服务终端方面提供参考。
3 仿真模型与设计
3.1 终端业务模型结合我院门诊实际情况,分析和整合现有自助服务系统的功能,为了简化仿真模型和突出重点,本文终端业务模型如表1所示。
表1 终端业务模型
3.2 仿真场景及流程在医院自助服务集中区域,患者通过自助服务终端实现预约、发卡建档、预缴金充值、门诊结算、就诊信息查询等就诊服务,假设平均每分钟患者到来的数量是
固定的,每个患者一次只办理上述其中一种自助业务,办理每种业务的患者比例如表2所示,现场有明显的终端引导标识,每个患者对自助服务操作熟悉程度不同。
表2 办理不同业务的患者比例
患者在仿真中的流程:开始仿真,根据办理业务患者比例,患者以一定概率随机选择相应业务的服务终端,操作对应业务,处理完毕后退出仿真。
其中,综合业务与建卡建档及信息查询这两种终端在要先在终端界面选择其中一种业务。
患者仿真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患者仿真流程
3.3 仿真模型简化及主要仿真参数设置 本文对实际系统的简化如下:在实际门诊就诊中,到医院就诊的患者流呈泊松分布[5],某个时间段患者到达人数过于集中,造成患者排队等候时间长。
本文侧重于仿真在不同的终端业务分类模式和患者人数等情况下,分析自助服务终端利用率及患者排队等候时间等性能。
因此,本仿真患者流为定长分布,即患者相继到达的时间间隔是确定,每次到达患者数量为1,间隔时间单位为钞。
本仿真模型的运行时间定义为60分钟。
共有6种资源(Resource),对应终端业务模型中6种业务功能的终端。
每个Process 模块对应中分别对应终端业务模型中一种,Action 都设置为“Seize Delay Release ”,其中延时类型选择Triangular 分布。
每个Process 的Delay 参数设置如表3所示。
表3 不同Process 的Delay 参数(时间单位:分钟)
在仿真综合业务与建卡建档及信息查询这两种业务终端时,用一个Process
来表示界面选择操作,其中Action 设置为Delay ,延时类型也设置为Triangular ,Minimum 为0.05分钟,Value(Most Likely)为0.15分钟,Maximum 为0.5分钟。
4 仿真结果
Arena 系统仿真软件的输出统计结果包涵了多个方面,本文从队列、资源利用率等角度来分析,探寻影响自助服务终端服务性能的因素,对三种分类模式进行评价对比。
经过多次仿真求平均值,仿真结果如表4、5、6所示。
表4 不同患者到达时间间隔下终端平均排队等待人数
表5 不同患者到达时间间隔下终端平均利用率(%)
表6 不同患者到达时间间隔下患者平均排队等待与业务操作所需的时间(单位:分钟)
从表4可以看出,随着患者到达时间间隔减小,终端平均排队等待人数都会逐渐增加。
其中,在患者到达时间间隔比较大时,综合业务分类模式要其他两种模式的排队等待情况要好。
但是,当患者到达时间间隔达到一定程度后,综合业务分类模式的排队等待情况就变得非常差,比另外两种模式差很多。
从表3和表5可以看出,在根据业务模型分配部署终端数量时,应该考虑对应业务操作处理所需时间,业务处理所需时间比较长的业务终端数量要相应多一些,不能简单根据患者办理业务比例来分配终端数量。
从表6可以看出,患者在仿真中所需排队等待和业务操作所需的平均时间方面,混合业务模式所需时间是最少的,综合业务模式所需时间是最多的。
这是因为在综合业务模式下,患者要在界面业务功能选择上花一定时间;而在单业务模式下,主要是终端利用率不高和终端数量分配不均造成的。
5 结论
作为现有医院服务窗口的补充,自助服务系统及终端如何有效利用医院有限资源来更好为患者服务,这方面研究比较欠缺。
本文利用专业仿真软件Arena对终端业务分类模式进行仿真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在患者人数比较多和终端数量不多的情况下,采用混合业务模式的分类方法比较好,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就诊等候时间。
而在分散自助服务终端上应该采用综合业务模式。
下一步将在终端数量分配、终端业务分类整合等方面继续细化研究完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全国医疗卫生系统“三好一满意”活动2012年工作方案[CB\OL]./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yzs/s3585/201202/54199.htm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全国医疗卫生系统“三好一满意”活动2011年工作任务分解量化指标[CB\OL]. /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yzs/s3586/201107/52518.htm.
[3] 杨燕, 陈功, 沈宫建. 自助医疗服务系统的应用设计研究[J]. 中国医疗设备. 2011, 26(7):42-44.
[4] 黄正东, 郭雪清, 肖飞, 张伟, 姚国庆, 叶珺, 王光华. 门急诊自助服务模式构建的实践研究[J]. 中国医院管理. 2011, 31(11):45-46.
[5] 彭迎春, 董斯彬, 常文虎. 运用排队论模型测量医院门诊流程效率[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5, 21(12):806-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