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学概论

昆虫学概论
昆虫学概论

《昆虫学概论》课后练习题

第一套

一.名词解释:

1.孤雌生殖:2.变态:3.趋性:4.补充营养:5.滞育:6.拟态:7.保护色:8.雌雄二型:9.永久性群集:10.双名法:

二.填空题

1.昆虫纲被多数分类专家分为34个目,分目的主要依据是______ 、______、______和______ ,与农业生产关系较为密切的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9个目。

2.昆虫足是分节的构造,由基部向端部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部分构成。(基节等)

3.从口器的演变来看,___________口器是最基本、最原始的口器类型。(咀嚼式口器)

4.蝉的刺吸式口器口针是由_______根组成的,蚊子的刺吸式口器口针是由_______根组成的。

5.完全变态类昆虫的蛹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离蛹、被蛹、围蛹)

6.东亚飞蝗的拉丁学名是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试问在分类阶元中,Locusta代表__________ 、migratoria代表__________ 、manilensis代表__________ 、Meyen代表__________。(属名、种名、亚种名、定名人姓氏)

7.蜜蜂的触角类型为_________、口器类型为_______、头式类型为___________、前足类型为______、后足类型为_________,前翅类型为_________、后翅类型为________;研究蜜蜂,并获得诺贝尔奖的国际著名学者是_________、国籍是_________。(弗里施)

8.昆虫的个体发育包括___________发育和___________发育两个阶段。(胚胎发育、胚后发育)

三、选择填空

1.昆虫在1年中发育完成固定世代数的现象叫( B )。

A.年生活史 B.化性 C.生命周期 D.世代

2.昆虫纲中最大的目是( A )。

A.鳞翅目 B.鞘翅目 C.膜翅目 D.同翅目3.两性昆虫除生殖器官的差异外,在第二性征上出现明显分化的现象叫( A )。

A.雌雄二型现象 B.多型现象 C.完全变态现象4.昆虫纲中最大的目是( B )。

A.鳞翅目 B.鞘翅目 C.膜翅目 D.同翅目5.一般认为昆虫比较进化的变态类型是( C )。

A.不完全变态 B.表变态 C.完全变态

6.《国际动物命名法规》规定,对昆虫“亚种”的命名采用( C )。

A.双名法 B.单名法 C.三名法 D.俗名法7.下列昆虫类群中不属于膜翅目的是( B )。

A.胡蜂 B.蜻蜓 C.蚂蚁 D.赤眼蜂

8.昆虫自孵化开始,一直发育到成虫性成熟为止的个体发育历程叫()。

A.世代生活史B.年生活史C.一化性D.胚前发育9.同一性别的昆虫中分化出不同“型”的现象叫( A )。

A.多型现象 B.雌雄二型现象 C.完全变态现象10.节肢动物的重要特征是( B )。

A.身体分头、胸、腹3段

B.身体分节、具成对附肢

C.头部具1对触角

四、问答题

1.简述昆虫繁盛的表现及原因。2.昆虫与人类的关系?3.列举出昆虫纲常见的目(至少写出15个目)。4.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两大类害虫对植物造成的危害状有哪些不同?5.害虫综合防治主要包括哪些方法?农业防治法、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各有哪些优缺点?

6. 简述昆虫纲的特征,并比较昆虫和蜘蛛、螨类的区别。

第二套

一.名词解释:

1.昆虫生物学2.两性生殖3.孵化与羽化4.伪产卵器5.休眠6.背单眼与侧单眼7.昆虫钟8.胚后发育9.世代10.物种

二.填空题

1.我国于1975年制定的植保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 IPM(Integrated Pests Management)

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防治、害虫综合治理)2.昆虫在动物界隶属于动物门中的昆虫纲,请写出该动物门中的其它任意两个纲:、。世界上已知的昆虫种类大约有万种,占动物界已知种类的。昆虫纲中最大的一个目是(35)_____________目,国内通常将该目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个亚目。(肉食亚目和多食亚目)

3.下列昆虫的触角类型分别是:蝶类、金龟子、蜻蜓;具下列类型胸足的昆虫是:开掘足、携粉足、跳跃足。

4.常见幼虫类型有、和

三类。(多足型、寡足型和无足型)

5.典型咀嚼式口器是由、、

、和舌5部分组成的,刺吸式口器的主要取食器官是4条;后翅为平衡棒的昆虫属于目昆虫;前翅基半部革质、端半部膜质、口器为刺吸式的昆虫在分类上属于目昆虫;雌虫的产卵器是由3对组成的,组成雄虫交配器的1对附肢叫。

6.绝大多数昆虫的生殖方式属于生殖,蚜虫的生殖方式为生殖。

7.根据其化性,一年只能完成一个世代(生命周期)的昆虫叫性昆虫。(一化性)

8.按食物的性质可将昆虫的食性分为:、、、和;按食物的范围可将昆虫的食性分为:、和。(植食性等;单食性等)9.列举两本与昆虫学相关的书籍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农业昆虫学等、普通昆虫学等)

三、选择填空

1.缨翅目蓟马的口器属于(B )。

A.刺吸式B.锉吸式C.嚼吸式

2.昆虫纲中第二大目是(A)。

A.鳞翅目 B.鞘翅目 C.膜翅目 D.同翅目3.鳞翅目的蛹属于( B)。

A.离蛹B.被蛹 C.围蛹

4.中肠是昆虫消化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A )。A.消化和吸收 B.吸收 C.消化 D.吸收和排泄5.蝗虫的头式属于(B )。

A.前口式B.下口式C.后口式

6.臭虫属于昆虫纲的( C)

A.原尾目B.同翅目C.半翅目

7.昆虫在呼吸代谢过程中,与组织直接进行气体交换的是()。

A.支气管 B.红血球 C.气囊 D.微气管8.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 D )。

A.神经节B.周缘神经系统 C.神经索D.神经元9.昆虫的主要生殖方式是( D )

A.多胚生殖B.胎生 C.孤雌生殖D.两性生殖和卵生10.古代人们防治有害生物采取的策略是( A )

A.修德减灾B.彻底消灭C.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四、问答题

1.简述幼虫、蛹的类型及特点。2.不完全变态包括哪些类型?3.如何合理使用农药?4.IPM的定义及特点。5.害虫综合防治主要包括哪些方法?生物防治有哪些优缺点?6. 比较细菌、真菌和病毒引起害虫死亡症状。

第三套

一.名词解释:

1.脱皮2.越冬代3.龄期4.警戒色5.多型现象6.植物检疫7.潜所诱杀8.森林健康9.多胚生殖10.经济阈值与经济危害水平二.填空题

1.昆虫的排泄器官是;循环器官是;根据其形态,可将昆虫的神经元分为单极神经元、和;昆虫体壁由外向内可分为、和 3大层次。

(马氏管、背血管、双极神经元、多极神经元、上表皮、外表皮、内表皮)

2.昆虫的呼吸系统又叫,气体交换的方式主要通过作用完成;昆虫体内只有一种循环液体,这种液体又叫。(气管、气门、血液)

3.典型咀嚼式口器是由上唇、、下颚、下唇和舌5部分组成的,刺吸式口器的主要取食器官是4条;后翅为平衡棒的昆虫属于目昆虫;雌虫的产卵器是由3对组成的,组成雄虫交配器的1对附肢叫。(上颚、口针、双翅目、产卵瓣、抱握器)

4.列举与昆虫学相关的两种期刊和;一本书籍;一个网站及我校外文期刊库名称:Springer等。

三、选择填空

1.菊酯类杀虫剂主要杀虫机理为(A )。

A.触杀作用B.内吸作用C.熏蒸作用

2.昆虫纲中第二大目是()。

A.鳞翅目 B.鞘翅目 C.膜翅目 D.同翅目3.鞘翅目的蛹属于(A )。

A.离蛹B.被蛹C.围蛹

4.2008.10.21的一条短信使不少人谈桔色变,这种危害柑桔的柑桔大实蝇食性是( B )。

A.腐食性 B.植食性 C.寄生性 D.捕食性5.下列哪一种昆虫为国家法定公布的生物入侵对象(C)。

A.东亚飞蝗B.地中海实蝇C.美国白蛾6.蝉的头式属于( C )。

A.前口式B.下口式C.后口式

7.下列哪一种昆虫在我国普遍发生,传播至美国后引起巨大损失( C )。

A.五倍子蚜虫 B.苹果绵C.光肩星天牛8.近年发生在我国山东、河南等地蜱虫咬死人事件,蜱虫在分类上属于( D )。

A.昆虫纲 B.甲壳纲C.结合纲 D.蛛形纲9.昆虫的主要生殖方式是( D )

A.多胚生殖B.胎生 C.孤雌生殖D.两性生殖和卵生10.古代人们防治有害生物采取的策略是( A )。

A.修德减灾B.彻底消灭C.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四、问答题:

1.昆虫纲的特征。2.IPM的局限性。3.什么是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SPMF)。4.简述昆虫的食性。5.害虫综合防治主要包括哪些方法?生物防治有哪些优缺点?6. 介绍几位与昆虫相关的诺贝尔奖得主的名字及事迹。7.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对一个国家民族命运的影响力,长矛刀剑,弓箭机关枪,加上更具有破坏力的爆炸性武器,都比不上小小的虱子、蚊子和苍蝇。”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孤雌生殖:也称单性生殖。不经过交配也能生产正常的新个体,或虽经两性交配,但其卵未受精,产下的不受精卵仍能发育为新个体。2.变态:昆虫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特别是在胚后发育阶段经过的一系列形态变化,叫变态。

3.趋性:是指昆虫对刺激源所产生的趋向或背向的定向运动。趋向运动称为正趋性;负向运动称为负趋性。

4.补充营养:有些昆虫,由于在幼虫阶段所获得的营养还不能满足性发育的需要,生殖细胞尚未成熟,故成虫羽化后还要取食,这种取食称补充营养。

5.滞育:是由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暂时停止生长发育现象,当不良环境条件消除时,仍处于停止生长发育的现象。

6.拟态:指昆虫在外形、姿势、颜色、斑纹或行为等方面模仿它种生物或非生物体,以躲避天敌,获得保护自己的好处的现象。

7.保护色:指体色断裂成几部分镶嵌在背景中,起躲避捕食性天敌的作用的色彩。

8.雌雄二型:昆虫雌雄个体之间除内、外生殖器官(第1性征)不同外,许多种类在个体大小、体型、构造等(第2性征)方面也常有很大差异,这种现象称为雌雄二型。

9.永久性群集:是指昆虫的大量个体聚集在一起进行取食、产卵、越冬、迁移等共同生活的习性,这种群集一旦形成便不会分开,倾向于过群居生活。

10.双名法:国际动物命名法规定,昆虫的科学命名先冠以属名,后

面写种名,后加定名人,即所谓的“二名法”。

四、问答题(共39分)

1.简述昆虫繁盛的表现及原因。

昆虫的繁盛表现在:种类数量最多,个体数量最大,分布范围最广。其繁盛的主要原因: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有翅的类群,有翅善飞,可以躲避敌害、扩大分布等;身体相对较小;繁殖力强;历史悠久,适应性强。

2.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昆虫对人类有害的方面:包括直接危及人类健康或对人类的经济利益造成危害的昆虫,统称害虫,主要表现在农业害虫和卫生害虫两方面。有益的方面:是指那些能够直接或间接造福于人类的昆虫,统称益虫。表现在(1)资源昆虫,(2)传粉昆虫,(3)天敌昆虫,(4)药用昆虫,(5)腐生昆虫,(6)食用昆虫等。

3.列举出昆虫纲常见的目(至少写出15个目)。

竹节虫目、直翅目、半翅目、蜻蜓目、脉翅目、双翅目、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缨翅目、同翅目、蜚蠊目、虱目、蚤目、螳螂目、蜉蝣目等其中的任意15个目。

4.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两大类害虫对植物造成的危害状有哪些不同?

咀嚼式口器害虫的危害主要是对植物造成机械损伤或残缺不全,如将寄主吃成缺刻、孔洞,甚至把整柱植物吃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则主要造成寄主叶片等出现失绿斑点、畸形、萎蔫、枯萎、瘿瘤等被害状。5.害虫综合防治主要包括哪些方法?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各有哪些优缺点?

害虫综合防治的方法和措施主要包括植物检疫、农业防治法、物理防治法、生物防治法、化学防治法等。化学防治的主要优点是速效性强、方法简便易行,通常情况下防治效果较高;其主要缺点是污染环境,造成人畜急慢性中毒,引起害虫的抗药性等。生物防治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对环境无污染,对人畜无毒副作用,也不会引起害虫的抗性;其缺点是见效较慢,通常情况下操作较复杂。

农业防治法优点是:(1)农业防治是害虫综合防治的基础,是预防为主的主动措施,把害虫控制在为害之前。(2)结合作物丰产栽培技术,不需增加防治害虫的成本,利用害虫的生活薄弱环节消灭害

虫。(3)选用抗虫品种改变耕作制度,对害虫起到彻底控制,其它办法无法做到。(4)利于天敌生存,无污染,符合生态控制要求。农业防治法的缺点:(1)有时与丰产要求相矛盾;(2)一项措施实施对控制一种害虫有利,但会引起另一种害虫上升(如推广中抗褐飞虱品种汕优6号会引起白背飞虱的发展)。3)有地域性、季节性影响。(4)表现缓慢,在害虫暴发时显得无能为力。(5)一个地区的农业耕作制度和管理措施是当地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如要加以改变,须全面考虑、权衡利弊,要因地制宜

6. 简述昆虫纲的特征,并比较昆虫和蜘蛛、螨类的区别。

(1)、体躯的若干环节明显地分段集中,构成头部、胸部、腹部3个体段;(2)、头部具有1对触角、口器,通常还具有复眼和单眼,是昆虫感觉和取食的中心;(3)、胸部由3个体节组成,生有3对足,一般还有2对翅,是昆虫运动的中心;(4)、腹部通常由9—11个体节组成,内含大部分内脏和生殖系统,腹末多数具有转化成外生殖器的附肢,是昆虫生殖和代谢的中心。(5)、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常要经过一系列内部及外部形态的变化(变态)才能变成性成熟的个体。

蜘蛛主要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以一细柄相连;有眼,一般为8个。螨类虫体分为颚体,与躯体两部分。

第二套

一.名词解释(每词3分,共30分)

1.昆虫生物学是指昆虫的个体发史,包括昆虫从生殖开始,经过胚胎发育、胚后发育直至成虫阶段的生命特征,以及它们的习性和在一年中的发生经过,即年生活史。

2.两性生殖:昆虫经过雌雄两性交配,受精后产生受精卵,再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3.孵化与羽化:胚胎发育完成以后,幼虫从卵中破壳而出的过程称孵化。不全变态若虫和全变态的蛹,蜕去最后一次皮变为成虫的过程称为羽化。

4.伪产卵器:很多昆虫无附肢特化的产卵器,如鞘翅目、鳞翅目、双翅目等,仅由腹末端数节逐渐变细互相套入,形成能够收缩的伪产卵器。

5.休眠:是由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暂时停止生长发育现象,当不良环境条件消除时,便可恢复生长发育。

6.背单眼与侧单眼:背单眼为一些成虫和不完全变态的若虫所具有,与复眼同时存在,数目为2-3个,极少为1个。侧单眼是完全变态的幼虫所具有,1-7对不等。

7.昆虫钟: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昆虫的活动,如孵化、蛹化、羽化、飞翔、取食、交配和产卵等,形成了与自然界中昼夜变化规律相吻合的节律,即昆虫钟。

8.胚后发育:胚后发育是自幼虫从卵内孵化开始至成虫性成熟为止的发育阶段。

9.世代:昆虫自卵产下开始,至成虫性成熟产生后代时为止,称为世代。

10.物种:物种是自然界能够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并与其他种群存在有生殖隔离的群体。

四、问答题(共39分)

1.简述幼虫、蛹的类型及特点。

幼虫的类型及特点:(1)原足型:幼虫在胚胎发育早期孵化,虫体的发育尚不完善,胸部附肢仅为突起状态的芽体,有的种类腹部尚未完全分节;(2)多足型:除3对胸足外还有2-8对腹足;(3)寡足型:具有发达的胸足而无腹足。(4)无足型:既无胸足也无腹足。

蛹的类型及特点:(1)裸蛹,又称离蛹。其特征是附肢和翅不贴附于蛹体上,可以活动,同时腹节间也能自由活动;(2)被蛹,附肢和翅均紧贴在蛹体上,不能活动,腹节多数或全部不能扭动;(3)围蛹,蛹本身是离蛹,只是被有3—4龄幼虫所脱皮共同构成的蛹壳所包围,从外观上看不出任何附肢。

2.不完全变态包括哪些类型?

不完全变态包括三个类型:(1)渐变态: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2)半变态:卵、稚虫和成虫三个阶段。(3)过渐变态:卵、若虫、伪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3.如何合理使用农药。

(1)正确选用农药:在了解农药性能、保护对象、害虫发生规律的基础上,正确选用农药品种、浓度及用药量,避免盲目使用。(2)适时用药:用药必须选择最有利的防治时机,既可以有效地防治害虫,又不杀伤害虫的天敌。(3)农药交替使用和混用;(4)防止药害产生。4.IPM的定义及特点

综合治理是从生物与环境的整体观念出发,本着“预防为主”的指导

思想和安全、有效、经济、简易的原则,因地因时制宜,合理运用农业的、化学的、生物的、物理的方法,以及其他有效的生态学手段,把害虫控制在不到危害的水平,以达到保证人畜健康和增加生产的目的。

IPM的特点: (1)容忍哲学;(2)提倡多战术的战略,强调各种战术的有机协调,尤其强调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调控因素,尽量少用化学农药;(3)防治措施的决策应全盘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5.害虫综合防治主要包括哪些方法?生物防治有哪些优缺点?

6. 比较细菌、真菌和病毒引起害虫死亡症状。

(1)被细菌感染的昆虫,食欲减退,口腔和肛门具粘性排泄物,死后体色加深,虫体迅速腐败变形、软化、组织溃烂,有恶臭,通称软化病。(2)感染真菌的昆虫常出现食欲锐减,虫体萎缩,死后虫尸僵硬,体表布满菌丝和孢子。(3)昆虫感染病毒病后,其幼虫往往体色变淡,动作迟钝,体内组织液化但无恶臭,死虫多用臀足或腹足悬挂于高枝条上等症状。

第三套

一.名词解释(每词3分,共30分)

1.脱皮:幼虫(若虫)开始取食后,虫体开始增长,经过一定时期要重新形成新的表皮,而脱去旧表皮的过程,这种现象称脱皮

2.越冬代:越冬虫态到第二年恢复发育后,继续发育至成虫的这个世代,称为越冬代。

3. 龄期:两次脱皮间的历期为龄期。

4.警戒色:有些昆虫既是具有同背景相似的保护色,又具有同背景鲜明对照的警戒色。

5.多型现象:多型现象是指同种昆虫在同一性别的个体中出现不同类型分化的现象。

6.植物检疫:又称法规防治,就是说,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立法手段明令禁止某些危险性的病虫害、杂草人为的传入或传出,或者在传入后限制其传播。

7.潜所诱杀:利用某些害虫的越冬或白天隐蔽的习性,人工设置类似环境诱杀害虫的方法,叫潜所诱杀。

8.森林健康:一个理想的健康森林应该是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对森林的影响(如病虫害、空气污染、营林措施、木材采伐等)不会威

胁到现在或将来森林资源经营的目标。

9.多胚生殖:相对于单胚生殖。指昆虫所产的1粒卵中能孵化出2个以上后代个体的生殖方式,如很多小蜂类。

10.经济阈值与经济危害水平:经济阈值是害虫的某一密度,在此密度时应采取控制措施,以防种群达到经济危害水平。经济危害水平的定义则是,将会引起经济损失的最低种群密度。

四、问答题:

1.昆虫纲的特征。

(1)、体躯的若干环节明显地分段集中,构成头部、胸部、腹部3个体段;(2)、头部具有1对触角、口器,通常还具有复眼和单眼,是昆虫感觉和取食的中心;(3)、胸部由3个体节组成,生有3对足,一般还有2对翅,是昆虫运动的中心;(4)、腹部通常由9—11个体节组成,内含大部分内脏和生殖系统,腹末多数具有转化成外生殖器的附肢,是昆虫生殖和代谢的中心。(5)、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常要经过一系列内部及外部形态的变化(变态)才能变成性成熟的个体。

2.IPM的局限性。

(1)综合管理着重强调多种防治措施的综合应用,包括生物的、化学的及经营管理措施,对如何提高系统本身的自我调控能力强调不够,主要是考虑害虫发生时如何防治,而不是强调如何使其不发生或少发生。(2)综合管理中的经济阈值是基于害虫发生危害引起经济损失时的虫口密度,没有考虑害虫的发生趋势。(3)注重短期效益:综合管理中所采取的各种措施着重压低虫口密度于经济允许的水平以下,没有考虑这些措施的长期作用,没有把每一个措施都作为增加系统稳定性的一个因子,所以出现年年防治,年年有虫灾的现象。

3.什么是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SPMF)。

SPMF以森林生态系统特有的结构和稳定性为基础,强调森林生态系统对生物灾害的自然调控功能的发挥,协调运用与环境和其它有益物种的生存和发展相和谐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可接受(或允许)的低密度,并在时空上达到可持续控制的效果。简言之,SPMF是融技术、生态、社会和经济因素于一体的有关森林有害生物的协同御灾策略。

4.简述昆虫的食性。

按食物的性质可将昆虫的食性分为:植食性、肉食性、腐食性和杂食

性;按食物的范围可将昆虫的食性分为:单食性、寡食性和多食性。5.害虫综合防治主要包括哪些方法?生物防治有哪些优缺点?

害虫综合防治的方法和措施主要包括植物检疫、农业防治法、物理防治法、生物防治法、化学防治法等。

生物防治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对环境无污染,对人畜无毒副作用,也不会引起害虫的抗性;其缺点是见效较慢,通常情况下操作较复杂。

6. 介绍几位与昆虫相关的诺贝尔奖得主的名字及事迹。

(1)罗斯:证实疟疾是由按蚊传播的,而非库蚊和伊蚊。(2)尼科尔:查明斑疹伤寒有2种,一种是人体上的虱子传播的,另一种是通过鼠蚤传播的。(3)米勒:发明DDT。(4)弗里施:发现,蜜蜂的飞行并非毫无秩序可言,而是一种有一定规律的“舞蹈语言”。(5)其它几位以果蝇为实验材料,取得巨大成就的亦可。

7.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对一个国家民族命运的影响力,长矛刀剑,弓箭机关枪,加上更具有破坏力的爆炸性武器,都比不上小小的虱子、蚊子和苍蝇。”

苍蝇:苍蝇传播的疾病包括肠道炎、痢疾、伤寒、霍乱等。蚊子传播的疾病包括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等;跳蚤传播的疾病包括鼠疫等;虱子传播的疾病包括回归热、流行性斑疹伤寒等。这些疾病都在人类历史上给我们造成巨大损失。

普通昆虫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2分) 1、附肢:胚胎分节后,每个体节上发生一对囊状突起,其中一些突起以后延伸,分节形成附肢 2、雌雄二型现象:昆虫的雌雄两性,除直接产生性细胞的性腺和进行交配、产卵等活动的外生殖器的构造截然不同外,雌雄的区别也常常表现在个体大小、体型的差异颜色的变化等到方面。如鍬形虫科的雄虫的发达得多,有的甚至与身体等长、或分枝如鹿角。 3、开放式循环:昆虫的血液绝大部分是在体腔中流动,没有固定管道,叫开放式循环。 4、神经元:构成神经系统的最基本单元,包括神经细胞体及由其发出的神经纤维。 5、世代交替:昆虫两性世代与孤雌世代交替进行,叫世代交替。 6、成虫从它的前一虫态脱皮而出的现象,称为羽化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2.昆虫纲的主要特征: (1)体躯分头、胸、腹三个体段。 (2)头部有触角1对,复眼1对,单眼1~3个,口器附肢3对(上、下颚、下唇)是感觉和取食的中心。 (3)胸部具有3对胸足,有翅1~2对,是运动中心。 (4)腹部是内脏和生殖的中心,腹部末端有尾须和外生殖器。 (5)昆虫的一生还要经过一系列变态过程。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多型现象:是指一种昆虫的统一虫态的个体、体型和体色等外部形态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 2.轴突传导:是指一个神经元内的信息由轴突传导细胞体或由细胞体传给轴突的过程。3.授精:交尾时,雄虫将精子注入雌虫生殖腔内,并不立即与卵进行受精作用,而精子被储藏在受精囊中,这个过程叫授精。 4.胚胎发育:是指从单细胞的合子卵裂开始至发育成为内外器官俱全的胚胎个过程。5.变态: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特别是在胚后发育过程中所经历的一系列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的阶段性变化称变态。

资源昆虫的利用

第1期(总第68期) 中 国 林 副 特 产 No. 1 (GSNO. 68) 2004年2月 Forest By-Product and Speciality in China Feb. 2004  54 资源昆虫的利用 金传玲 (辽宁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沈阳 110036)昆虫是地球上动物中最为丰富和多样化的种类。它 既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威胁,成为我们生存的竞争对手,如为害作物和建筑以及传播疾病等;又能为人类带来显著的利益,如蜜蜂、家蚕等益虫。昆虫种类占自然界动物已知种类的70%以上,世界上约有150万种,中国昆虫资源十分丰富,约有15万种以上。昆虫繁殖力强、生物量大,属于再生资源。随着人们对自然界认识的加深,逐渐发现除一些古老的资源昆虫外,还有大量的资源昆虫值得开发、繁殖和利用。 资源昆虫是指那些虫体本身或其产物、行为可直接或间接为人类所利用,并有经济价值的昆虫。 资源昆虫根据其用途可分为九大类:食用资源昆虫、医药资源昆虫、饲料资源昆虫,工业原料资源昆虫、观赏资源昆虫、娱乐资源昆虫、害虫天敌资源昆虫、植物传粉资源昆虫及其它用途资源昆虫。 广义的资源昆虫也可归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一级资源昆虫:包括虫体本身或其产物能满足人们物质需要或精神需要的种类,如工业原料昆虫、药用昆虫、饲料昆虫、食用昆虫、工艺观赏昆虫等。第二类是二级资源昆虫(也称为中间资源昆虫):指必须作用于其它生物面对人类产生利益的昆虫,如天敌昆虫、农作物传粉昆虫等。第三类指特殊资源昆虫;包括教学和科研材料、仿生学对象、环境保护、构成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重要环节,今后作为生物工程重要基因库等特殊用途的昆虫种类。 许多国家都在开发昆虫产业,开展昆虫产业的基础和生产的技术研究。其开发领域相当广泛,主要有:利用昆虫生产优质高蛋白质,食用昆虫及食疗保健品的开发,利用昆虫培养细胞及大量培养昆虫细胞的装置的研究,从昆虫体中提取工业及医药用品,药用昆虫的开发,绢丝昆虫的开发,用绢丝昆虫生产生理活性物质,饲料昆虫的研究,害虫天敌利用的研究。传粉昆虫利用的研究,利用昆虫处理家畜废弃物的研究等。德国是开发利用昆虫蛋白质最早的国家之一。日本1992年昆虫商品额已达2600亿日元,并预测40年后医用蛋白质等产品的市场规模将达55000亿日元。 自从现代生物科学在20世纪降临,昆虫在提供生命基础知识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有关遗传学、染色体行为,动物生态学、进化生物学、物种的形成等诸方面的 4 小结  以上所述74种蕨类植物生活型多样有土生、水生、附生、石生,它们大多喜温暖阴湿的森林环境,成为森林植被中草本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一旦森林遭到破坏,绝大多数该类植物也随之消失。而蕨类植物资源原本是一个还未充分开发的资源库,要保护好它,首先要保护森林,其次对一些疗效明显的资源日益减少的种类,进行野生变家种的栽培驯化研究,如水龙骨、石韦、瓦韦等。 除桫椤、金毛狗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外,水龙骨科、卷柏科、凤尾蕨科、石松科、鳞毛蕨科等常用中草药在本区资源较为丰富,蕴藏量较大,可根据资源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开发。在保护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着重开发特色的中药材品种。 对其中一些药用价值高、临床疗效显著的种类,需深入研究它们的有效成份、药理及临床效应。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2. 2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 全国中草药汇编彩色图谱. 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 3 福建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编著. 福建植物志(第一卷).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4 罗献瑞主编. 实用中草药彩色图集. 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1994.

普通昆虫学试题与答案

一,拉汉互译 1. 同翅目H omo pt era 2. 鞘翅目C ole op ter a 3. Hem ip ter a半翅目 4. Man to dea螳螂目 5. Bl att od ea蜚蠊目 二,名词解释 1.孤雌生殖:昆虫的卵不经过受精就能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 2.胚后发育:是从卵孵化出幼体开始到成虫性成熟的整个发育过程。 3.世代交替:是指一些多化性昆虫在年生活史中出现两性生殖世代和孤雌生殖世代有规律的交替进行的现象。 4.迁飞:是某种昆虫成群而有规律地从一个发生地长距离地转移到另一个发生地的现象。 5.多型现象:是指一种昆虫的统一虫态的个体、体型和体色等外部形态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 6.微气管:昆虫的气管由粗到细进行分支,当分支到直径为2~5um时,伸入一个掌状的端细胞,然后由端细胞再形成一组直径在1um以下末端封闭的气管为微气管。 7.世代:昆虫的新个体(卵或幼虫或稚虫或若虫)自离开母体到性成熟产生后代为止的发育过程叫生命周期,通常称这样的一个过程为一个世代。 *8.休眠:是由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当不良环境条件消除后昆虫能马上恢复生长发育的生命活动停滞现象。 *9.雌雄二型:同种的雌雄个体除生殖器官的结构差异和第二性征的不同外,在大小,颜色,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 10.信息素:又称外激素,是由一种昆虫个体的分泌腺体所分泌到体外,能影响同种其他个体的行为、发育和生殖等的化学物质,具有刺激和抑制两方面的作用。 11.突触:神经元之间的联接点,神经传导的联络区。 12.脱皮:昆虫自卵中孵化出来后随着虫体的生长,经过一段时间,重新形成新表皮而将旧表皮脱去的过程。 13.迁飞:某种昆虫成群而有规律地从一个发生地长距离地转移到另一个发生地地现象。*14. 后生分节:在成虫体壁的骨化过程中,相当于初生分节的节间褶也骨化了,里面形成前内脊,骨前一未经骨化的窄环,称为体节的分界,这种因体壁骨化而产生的分节方式称次生分节。 15.脉序:又叫脉相,翅脉在翅面上的分布形式。 *16. 滞育:由光周期引起的生长发育暂时停止的现象,一旦进入滞育,必须经过一定条件的刺激,昆虫才能在回到合适的光周期时继续生长发育。 17.抗生性:食物不能全面满足昆虫营养上的需求,或含有对昆虫有毒的物质.或缺少一些对昆虫特殊需要的物质,因而昆虫取食后发育不良,寿命缩短,生殖力减弱,甚至死亡;或者由于昆虫的取食刺激而受伤部位产生化学变化或组织上的变化而抗拒昆虫继续取食。 18.耐害性:有些植物在被害虫为害后具有很强的增殖和恢复能力,能显著减轻被害的损失。 19.不选择性:植物不具备昆虫产卵或刺激取食的特殊化学物质或物理性状;食物具有拒避产卵或抗取食的特殊化学物质或物理性状;或者昆虫的发育期与食物的发育期不适应而不被取食为害。 20.翅脉:是翅的两层薄膜之间纵横行走的条纹.由气管部位加厚所形成,对翅膜起着支架的作用。 三,填空题 1. 昆虫的消化道起源于外胚层的部分是前肠和后肠,起源于内胚层的部分是中肠,中肠是分泌消化酶、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的主要部位。

设计学概论-练习题以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一、选择题 1.二战期间发展起来的( ) ,科学的考虑了人的舒适性和工作的效率。 1设计文化学2人机工程学3设计美学4设计史学 2.( )是近现代旨在保存自然资源、防止工业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一场设计运动。 1波普运动2新艺术运动 3 绿色设计运动 4 装饰艺术运动 3.按照( )的说法:“普通符号科学——它有各种名称:符号学(semiotics,semiology) 或语义学(semasiology) ,这些术语来自希腊语的sema( 符号) 。” 1 毕加索 2 贡布里希3索特萨斯4莫里斯 4.( )理论自60年代后期由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在其《论语法学》一书中确立。 1解构主义 2 抽象主义 3 立体主义4符号学 5.( )试图通过所领导的工艺美术运动提高工艺的地位,用手工制作来反对机器和工业化。 1格罗佩斯2贡布里希 3 米斯4莫里斯 二、简答题 窗体底端 1.简述设计的目标 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 2.简述设计学的划分 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与设计批评三个分支。通过学科方向的确定,以及对相关学科的认识,我们便能理解研究设计史必然要研究科技史与美术史,研究设计理论必然要研究相关的工程学、材料学和心理学,研究设计批评必然要研究美学、民俗学和伦理学的理论要求。 3.简述当今设计学研究的现状 设计学研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除了从自己的种学科——美术学那里继承了一套较完善的体系之外,它还要广泛地从那些相关的学科,如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建筑学、机械学那里获得启发,借用词汇,吸收观点,消化方法。这便是当今设计学研究的现状。 4.简述设计学各领域的代表人物与代表著作 曾任英国美术史协会主席的佩夫斯纳爵士,在其《社会美术史》研究中,就已经孕育了对现代设计的倡导;他在1936年出版的《现代运动的先锋》更是现代设计的宣言而为西方的所有设计专业学生所必读。德国建筑家、理论家森珀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他在1860年至1863年期间出版了极富思辨性的三卷本巨著《工艺美术与建筑的风格》,着重探讨装饰与功能之间的适当联系。奥地利美术史学家阿洛伊斯?里格尔,于1893年出版了被认为是有关装饰艺术历史的最重要的著作——《风格问题》5.简述当代西方设计思潮 1.符号学理论。根据符号学的理论,人类的思维和语言交往都离不开符号,而人的意识过程就是一个符号化过程,思维无非是对符号的一种组合、转换、再生的操作过程。符号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媒介,符号又是表达思想情感的物质手段,简言之,人类的意识领域就是一个符号的世界。 2.结构主义。结构主义理论是一种社会学方法,其目的在于给人们提供理解人类思维活动的手段。 3.解构方法。按照解构主义理论,我们可以运用科学的符号学原理来分析图像,并且分别说明其视觉的、文化的、以及语言的意义,这一分析过程被解构主义理论家称之为解码(Decoding)。 4.混沌理论。混沌理论是要向我们说明,我们才刚刚开始理解自然界的复杂性,即自然现象及其事件的连锁反应。 5.绿色设计。起自于旨在保存自然资源、防止工业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一场运动,虽然它迄今仍处于萌芽阶段,但却已成为一种极其重要的新趋向。

昆虫毒理学概述

昆虫毒理学概述 摘要:昆虫毒理学是毒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有毒物质对昆虫的毒杀机理、昆虫对毒物反应以及环境对毒物与昆虫相互作用的影响,为杀虫药剂新品种开发与合理应用提供新理论和新途径。本文综述了昆虫毒理学的内容,发展现状,我国的发展现状,研究进展以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昆虫毒理学研究进展展望 1、引言 昆虫毒理学是研究杀虫药剂对昆虫作用的学科,是研制新杀虫剂和合理使用杀虫剂防治害虫的理论基础。昆虫毒理学是害虫防治卫生保健与研究创新药剂的理论基础,虽然杀虫药剂的应用已有悠久的历史,但昆虫毒理学却是一门较为年轻的学科它主要研究杀虫药剂杀死昆虫的机制及昆虫对杀虫药剂的反应,还包括环境及昆虫生理状态等因素对杀虫剂毒杀作用的影响,以及杀虫剂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1]。研究有毒物质对昆虫的毒杀机理昆虫对毒物反应以及环境对毒物与昆虫相互作用的影响,为杀虫药剂新品种开发与合理应用提供新理论和新途径。 2、昆虫毒理学的发展现状 昆虫毒理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Hoskins在1929年在Berkeley 开始讲授昆虫毒理学。随后80年,随着新类型杀虫药剂的发展以及

相关学科的发展昆虫毒理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最初的剂量死亡率关系研究到现在的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昆虫毒理学的发展速度可以与昆虫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相媲美。近年来相关毒理学的迅速发展大大促进了昆虫毒理学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1)在新杀虫药剂发现方面引入许多新的思想,和昆虫毒理学相关的是引入了分子靶标定向指导思想例如新烟碱类药剂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以AChR为分子靶标药剂的发展。(2)生物技术、分子生物学理论、生物信息学的发展,使昆虫毒理学从剂量—反应关系达到了分子水平。 (3)在药剂靶标酶蛋白、受体离子通道蛋白(例如:乙酰胆碱酯酶、乙酰胆碱受体、GABA受体、钠离子通道等)、药剂解毒酶系(如细胞色素P450、谷胱甘肽转移酶等)的纯化、药剂—受体(酶)蛋白结合及其基因克隆、表达、调控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对于指导生态学上可接受的杀虫药剂发现害虫抗药性的治理、杀虫药剂的合理使用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促进和指导作用[2]。 3、我国昆虫毒理学的研究进展 我国毒理学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随着化学杀虫剂的普遍推广,20世纪60 年代成为昆虫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早期的昆虫毒理工作者对害虫防治与毒理测定以及杀虫剂的有效使用方式进行研究,20世纪 50年代中期至今我国昆虫毒理学在如下领域发展迅速[3]。(1):植物源杀虫剂,有许多植物源物质对昆虫有拒食作用,如克罗烷二萜类化合物对亚洲玉米螟5龄幼虫拒食活性的构效关系研究表明,化合物的立体效应对拒食活性有重要的影响。(2):昆虫抗

普通昆虫学-在线作业-

普通昆虫学_在线作业_3 交卷时间:2017-05-27 11:14:30 一、单选题 1. (5分)胡蜂前翅纵折。() ? A. 正确 ? B. 错误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普通昆虫学 展开解析 2. (5分)鞘翅目中叶甲与瓢甲可以从跗节上区分,叶甲跗节为隐5节,而瓢甲跗节为隐4节。() ? A. 正确 ? B. 错误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普通昆虫学 展开解析

3. (5分)下列蝶蛹金小蜂的拉丁学名表达方式是正确的?() ? A. Pteromalus puparum(L.) ? B. pteromalus puparum(L.) ? C. pteromalus Puparum(L.) ? D. Pteromalus puparum(L.)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普通昆虫学 展开解析 4. (5分)可以生物防治叶螨的有()。 ? A. 蚜茧蜂 ? B. 蜻蜓 ? C. 捕食螨 ? D. 七星瓢虫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普通昆虫学 展开解析 5.

(5分)触杀剂通过气孔进入害虫体内。() ? A. 正确 ? B. 错误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普通昆虫学 展开解析 6. (5分)利用白僵菌等是害虫防治中主要生物防治措施之一。() ? A. 正确 ? B. 错误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普通昆虫学 展开解析 7. (5分)二斑叶螨属于()目。 ? A. 膜翅目 ? B. 蜱螨目 ? C. 半翅目 ? D. 鞘翅目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普通昆虫学 展开解析 8. (5分)小菜蛾幼虫属于咀嚼式口器。() ? A. 正确 ? B. 错误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普通昆虫学 展开解析 9. (5分)下面哪一个属于钻蛀类害虫()。 ? A. 蝼蛄 ? B. 桃小食心虫 ? C. 黄条跳甲 ? D. 烟粉虱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普通昆虫学

盘点中国10大资源昆虫

盘点中国10大资源昆虫 1.苍蝇 河北馆陶的23岁农村姑娘靠养苍蝇带动了4000多户农民靠养蝇走上了致富的道路。蝇蛆蛋白质含量高,喂鸡喂鸭都是非常好的饲料。 2.黄粉虫 河北清苑农村的郎女士养殖黄粉虫不仅成立了公司,还将黄粉虫出口到美国,形成黄粉虫从专业养殖到加工一条龙的大企业,带动河北、山东等多个地方的农村养殖黄粉虫致富。 3.蝈蝈 蝈蝈是鸣虫之首,养蝈蝈不仅可以玩,还是一味中药,治疗腰膝肿痛、湿脚气等症。蝈蝈的养殖只要在大棚养殖,现在人们可以用中药调节蝈蝈的声音。 4.蚂蚱 蚂蚱又叫蝗虫,小时候趴在草地里捉来放在火上烤熟了去掉头和翅膀,吃起来非常香。全世界都有以蝗虫做食品的习惯,许多国家的饭店把蝗虫当成特色菜肴。不但如此,蝗虫还是治疗破伤风的良方。

5.蝉蛹 蝉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是体弱、病后、老人及妇女产后的高级营养补品。农业生产遇到问题,中国最大的农技问答“云种养”平台,数万名农业专家时时在线,免费解答。 6.地鳖虫 地鳖虫是市场紧缺的中药材,随着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国内外市场需求量的逐年扩大尤其以其质量优良而闻名遐迩,野生土元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在中国中药材交易市场上的价格逐年攀升 。 7.蜜蜂 蜂蜜、蜂蜡、蜂胶、蜂王浆、蜂蛹,甚至蜜蜂本身都是非常有经济价值的中药材。 8.豆青虫 豆青虫,学名豆天蛾,是一种常见于豆田里的害虫。随着人们对吃的追求,豆青虫已然变成了餐桌上的美味。现在养殖豆青虫和种植大豆并不矛盾,专家已经给出合理的解决办

法,种大豆养豆青虫,每亩还可以多赚500多元。 9.蚕 蚕吐丝是丝绸,茧蛹也是美味,养蚕是回报率非常高的经济昆虫。 10.蝎子 蝎子药用价值非常高,蝎子泡酒是治疗关节炎非常好的药酒。蝎子还是一道美食,烤蝎子、炒蝎子。

农业昆虫学习题及部分参考答案

1植物检疫:依据国家法规,对调入和调出的植物及其产品等进行检疫和处理,以防止人为传播的危险性病、虫、杂草传播扩散的一带有强制性的防治措施。 1.地下害虫:指活动为害期或主要为害虫态生活在土壤中,主要为害作物种子、 地下根、茎等的一类害虫。 2.两查两定:一般指查害虫发育进度(卵块孵化进度、虫龄或发蛾期等),定 防治适期;查虫情(虫量、虫口密度)或苗情,定防治对象田。 3.“虫花”与“双连籽”:棉红铃虫幼虫为害棉花时,吐丝牵住花瓣,使花瓣 不能张开,开成风车状“虫花”(或称“扭曲花”、“玫瑰花”);为害棉籽时,有时吐丝将两个棉籽连在一起,叫“双连籽”。 4.“红砂”与“垮杆”:朱砂叶螨在棉叶背面吸食,轻者造成红叶,称“红砂”; 重者导致落叶形成光杆,称“垮杆”。 5.“花叶”与“排孔”:玉米螟初孵(1龄)幼虫啃食玉米心叶叶肉,留下表皮, 使叶面呈现许多半透明斑,称“花叶”。2龄后咬穿纵卷的心叶,心叶展开后呈一横排圆孔,称“排孔”。 6.世代交替:在生物的生活史中,有性世代和无性世代交替出现的现象。 7.“枯心”与“枯鞘”:水稻螟虫以幼虫蛀入稻株茎杆中取食,在苗期或分蘖 期为害造成“枯心”;二化螟和大螟还可在叶鞘内蛀食,形成“枯鞘”。 8.“蚁螟”与“蝗蝻”:水稻螟虫的初孵幼虫称为蚁螟;蝗虫的若虫称为蝗蝻。 9.“丝囊”与“脱出孔”:大豆食心虫幼虫多从豆荚边缘合缝附近蛀入,先吐 丝后结成细长白色薄丝网,于其中咬破荚皮,穿孔蛀入荚内,荚面丝网痕迹长期留存,可作为调查幼虫入荚数的依据。荚内幼虫老熟后在荚上咬一长椭圆形孔,从孔中脱荚入土,此孔为“脱出孔”。 10.“麦蚕”与“剃枝虫”:小麦粘虫幼虫背面有5条彩色纵线,叫五色虫;3 龄后蚕食叶片成缺刻,俗称“麦蚕”;高龄幼虫常将叶片吃光,穗部咬断,似给小麦剃头,又叫“剃枝虫”。 11.经济损失水平和经济阈值:经济阈值(economic threshold,简称ET)又称防 治指标,是指害虫的某一密度,对此密度应采取防治措施,以防害虫达到经

昆虫学概论练习题答案

四套题底稿 2011-2012第一学期《昆虫概论》课后练习题 第一套 一.名词解释(每词3分,共30分) 1.孤雌生殖:也称单性生殖。不经过交配也能生产正常的新个体,或虽经两性交配,但其卵未受精,产下的不受精卵仍能发育为新个体。 2.变态:昆虫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特别是在胚后发育阶段经过的一系列形态变化,叫变态。3.趋性:是指昆虫对刺激源所产生的趋向或背向的定向运动。趋向运动称为正趋性;负向运动称为负趋性。 4.补充营养:有些昆虫,由于在幼虫阶段所获得的营养还不能满足性发育的需要,生殖细胞尚未成熟,故成虫羽化后还要取食,这种取食称补充营养。 5.滞育:是由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暂时停止生长发育现象,当不良环境条件消除时,仍处于停止生长发育的现象。 6.拟态:指昆虫在外形、姿势、颜色、斑纹或行为等方面模仿它种生物或非生物体,以躲避天敌,获得保护自己的好处的现象。 7.保护色:指体色断裂成几部分镶嵌在背景中,起躲避捕食性天敌的作用的色彩。 8.雌雄二型:昆虫雌雄个体之间除内、外生殖器官(第1性征)不同外,许多种类在个体大小、体型、构造等(第2性征)方面也常有很大差异,这种现象称为雌雄二型。 9.永久性群集:是指昆虫的大量个体聚集在一起进行取食、产卵、越冬、迁移等共同生活的习性,这种群集一旦形成便不会分开,倾向于过群居生活。 10.双名法:国际动物命名法规定,昆虫的科学命名先冠以属名,后面写种名,后加定名人,即所谓的“二名法”。 四、问答题(共39分) 1.简述昆虫繁盛的表现及原因。 昆虫的繁盛表现在:种类数量最多,个体数量最大,分布范围最广。其繁盛的主要原因: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有翅的类群,有翅善飞,可以躲避敌害、扩大分布等;身体相对较小;繁殖力强;历史悠久,适应性强。 2.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昆虫对人类有害的方面:包括直接危及人类健康或对人类的经济利益造成危害的昆虫,统称害虫,主要表现在农业害虫和卫生害虫两方面。 有益的方面:是指那些能够直接或间接造福于人类的昆虫,统称益虫。表现在(1)资源昆虫,(2)传粉昆虫,(3)天敌昆虫,(4)药用昆虫,(5)腐生昆虫,(6)食用昆虫等。3.列举出昆虫纲常见的目(至少写出15个目)。 竹节虫目、直翅目、半翅目、蜻蜓目、脉翅目、双翅目、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缨翅目、同翅目、蜚蠊目、虱目、蚤目、螳螂目、蜉蝣目等其中的任意15个目。 4.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两大类害虫对植物造成的危害状有哪些不同? 咀嚼式口器害虫的危害主要是对植物造成机械损伤或残缺不全,如将寄主吃成缺刻、孔洞,甚至把整柱植物吃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则主要造成寄主叶片等出现失绿斑点、畸形、萎蔫、枯萎、瘿瘤等被害状。 5.害虫综合防治主要包括哪些方法?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各有哪些优缺点? 害虫综合防治的方法和措施主要包括植物检疫、农业防治法、物理防治法、生物防治法、

普通昆虫学名词解释

普通昆虫学名词解释 一、重点 1、体腔:昆虫的体壁包被着整个体躯,形成一个相通的腔,称体腔 2、外骨胳:防止水份过度蒸发、调节体温、表现物理性色彩以及阻止水分无机离子、 病原菌、杀虫剂等外物侵入,其内陷形成的内骨,用以附着体壁肌的肌纤维,组成 昆虫的运动机构 3、色素色:化学色,虫体一定部位存在某些化合物而产生,这些物质吸收某种光波反 射其它光而形成各种颜色。这些物质同多半是新陈代谢的产物,如黑色素、嘌呤色 素等 4、结构色:光学色,发生于表皮。由于昆虫表皮结构性质不同,发生光的干涉、衍射 而产生各种颜色。用沸水和漂白粉不能使其退色和消失 5、背血管:位于背中线体壁下方,纵贯于背血窦内的一条管状构造,由前段的大动脉 和后段的心脏两部分组成,心脏两侧着生有成对的翼肌 6、大动脉:背血管前段,一条简单的直管,粗细一致,没有翼肌和膈膜相 连,没有心门 7、心脏(heart):背血管后段呈连续膨大的部分,每个膨大部分为一个心室 8、辅搏动器:心脏外的一类具有搏动性能的结构,功能是辅助心脏、促进血液在部分 血腔、附肢及其它远离心脏的附属器官内循环,保持血腔中各部位的血压平衡 9、血液(血淋巴):体腔内循环流动的淋巴样液体,浸浴着所有的内脏器官和组织 10、血液循环过程:心脏舒张,血液由心门进入心脏,心脏收缩,把血液推向前方,经 由主动脉由头部前端流出,在头的内壁形成一个反作用力,使血液向后流动,由于 背膈和腹膈的作用,血液由前向后流回心脏 11、昆虫的呼吸系统:担负自外界吸收氧并释放出虫体内二氧化碳的器官系统 12、气管系统:外胚层内陷形成的管状气管网络 13、气门:气管内陷留在体壁上的开口,通常位于中胸、后胸和腹部各节的两侧;胸部 气门位于侧板上,腹部气门多位于背板两侧或侧膜上 14、气管:胚胎发育时外胚层沿体壁内陷形成的盲管。

《昆虫学》作业

《昆虫学》作业

课程名称:昆虫学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生物科学 年级: 2013 级 姓名:吴勇 学号: 1307040118 任课教师:邢济春

一、论述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答:人类的出现,特别是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对昆虫的生长和生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而昆虫对人类的影响有益、害两大方面: (一)、有益方面: (1)、昆虫帮助传粉:虫媒植物借助昆虫传粉,使地球上大约40000种植物通过昆虫的传媒而存活,传粉昆虫为人类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如蜜蜂授粉可使棉花增产12%-15%; (2)、昆虫作为工业原料:不少昆虫可作为工业原料,如家蚕、柞蚕为丝绸工业的主体,可为国家换回大量外汇; (3)、天敌昆虫:自然界中存在着大量的捕食性和寄生性昆虫,它们在害虫的自然抑制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保护与利用自然天敌是害虫生物防治与综合治理的基本措施。 (4)、昆虫可食用或饲用:昆虫体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等,可以为人类提供高蛋白、高矿物质、低脂肪的理想食品;另外,大部分昆虫易饲养、生物量大、食物转化率高,所以昆虫是一类值得开发的食品资源。目前大约有5000种昆虫可被食用,我国有些昆虫产品已在市场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5)、可做药用:药用昆虫是东方传统药物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如药昆虫大约有300余种。近年来对虫药的化学成分、致病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人工合成或提取蜂毒、抗菌肽等有效药用物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疾病。 (6)、作为模式昆虫:一些昆虫由于具有生活周期短、易于大批量饲养、遗传背景可精确控制及不受人伦观念制约等原因,近百年来先后成为模式生物,对它们的研究成果在揭示生命本质与应用方面起着引领作用,尤其是对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结构生物学、医学等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

第七周 昆虫概论

第七周昆虫概论、蚊、蝇、虱、蚤、蟑螂* 一、名词解释 1 医学节肢动物 2 虫媒病 3 机械性传播 4 生物性传播 5 全变态 6 不完全变态 二、选择题 A型题 1 危害人体健康的节肢动物主要属于: A 昆虫纲、唇足纲 B 蛛形纲、昆虫纲 C 蛛形纲、甲壳纲 D 甲壳纲、昆虫纲 E 蛛形纲、唇足纲 2 溪蟹和?蛄属于: A 昆虫纲 B 蛛形纲 C 甲壳纲 D 唇足纲 E 倍足纲 3 口器为舐吸式的昆虫是: A 蝇 B 蟑螂 C 蚊 D 白蛉 E 蚤 4 野栖的蚊种是: A 中华按蚊 B 大劣按蚊 C 白纹伊蚊 D 淡色库蚊 E 嗜人按蚊 5 喜于白天吸血的蚊虫是: A 中华按蚊 B 白纹伊蚊 C 淡色库蚊

D 三带喙库蚊 E 微小按蚊 6 产幼虫的昆虫是: A 家蝇 B 白蛉 C 麻蝇 D 绿蝇 E 虻 7 蚤类的习性与传播疾病没有关系的习性是: A 对宿主无严格选择 B 雌雄吸血 C 边吸血、边排粪 D 孳生于鼠洞 E 对温度敏感 8 不是经生物性传播的虫媒病是: A 蚊传播丝虫病 B 蚤传播鼠疫 C 全沟蜱传播森林脑炎 D 蝇传播痢疾 E 按蚊传播疟疾 9 目前对病媒节肢动物综合防制中常用的防制方法是: A 环境治理 B 化学防制 C 生物防制 D 遗传防制 E 法规防制 X型题 10 以机械性传播病原体为主要方式的昆虫有: A 白蛉 B 蝇类 C 蚊虫 D 蚤类 E 蜚蠊 11 判定节肢动物作为某地区的某种疾病的传播媒介,应具备的条件是: A 生物学证据 B 流行病学证据 C自然感染证据 D 实验感染证据 E 免疫学证据 12 以稻田水体为孳生地的蚊种是: A 淡色库蚊 B 三带喙库蚊 C 大劣按蚊 D 嗜人按蚊 E 中华按蚊 13 与传播疾病有密切关系的蝇体构造是:

普通昆虫学

普通昆虫学 概述 一、普通昆虫学考试科目包括: 普通昆虫学。 二、考试比例: 基础理论80%,昆虫学发展现状20%。 三、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10分(20小题,每题0.5分,占10%) 拉丁学名10分(中、拉互换等形式,10小题,每题1分,占10%) 填空或选择题30分(30空或题,每1空或题0.5分,占30%) 编制昆虫分目或科检索表20分(20个科目,占20%) 简答题20分(4小题,每题5分,占20%) 论述题10分(1题,占10%) 四、考试时间:3小时。 五、参考教材: 1. 雷朝亮,荣秀兰主编,《普通昆虫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8 2. 彩万志主编,《普通昆虫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7 一、考查目标: 普通昆虫学是一门理论性及实践性均较强的植物保护专业基础课。掌握昆虫的外部形态结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内部解剖以及昆虫分类。考核内容包括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和昆虫学发展前沿动态。 二、考试内容: 1绪论 (1)节肢动物门及各纲的特征; (2)昆虫纲的特征 2昆虫的外部形态 (1)昆虫身体的一般构造:体躯的基本构造;体躯的分节方式;分节的附肢 (2)昆虫的头部:头部的分节、头壳的构造、头式、头部的感觉器官、口器 (口器类型、为害特点及与害虫防治的关系) (3)昆虫的胸部:胸部构造的特点、胸部的基本构造(前胸、具翅胸节)、胸足的构造及其类型、翅(构造及变化、关节、翅脉及脉序、翅室、连锁和飞行) (4)昆虫的腹部:腹部构造的特点、腹部的基本构造、腹部的附肢 (外生殖器、尾须、无翅亚纲腹部的附肢、幼虫的腹足) 3昆虫的生物学 (1)昆虫的生殖方式: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多胚生殖、卵胎生和幼体生殖 (2)昆虫的胚胎发育:卵的类型及产卵方式、卵的构造 (3)昆虫的胚后发育:孵化、生长发育、变态(增节变态、表变态、原变态、不全变态、全变态)、幼虫期、蛹期、成虫的形成

资源昆虫学复资料

资源昆虫学复资料 一、绪论 1、昆虫资源的益害辩证关系 一方面,昆虫能与人类争夺食物资源,这体现了昆虫有害的一面;另一方面,一些天敌种类可帮助人类消灭某些害虫,或为人类提供食物资源和生活必需品,这体现了昆虫有益的一面。往往“益”与“害”无绝对界限 2、资源昆虫的概念及其种类 资源昆虫是指昆虫产物、虫体本身或昆虫行为可直接或间接为人类所利用,满足人们某种物质需求或精神享受,具有经济价值,其种群数量具有资源特征的一类昆虫。按其用途可划分为如下几类: 食用昆虫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无异味、无毒副作用的昆虫。 药用昆虫具有药用作用,可以治疗或协助治疗某种疾病,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的昆虫。如冬虫夏草、斑蝥、九香虫、螳螂等。 工业原料昆虫虫体产物可作为重要工业原料的昆虫,包括绢丝昆虫、白蜡虫、紫胶虫和五倍子蚜虫等。饲料昆虫蛋白质含量高,腐食性(粪食性)、杂食性,养殖成本低的昆虫,可作为其他经济动物的饲料或饲料填加剂。如家蝇、黄粉虫等。 观赏娱乐昆虫颜色鲜艳、形态奇特、鸣声动听、好斗成性的一类昆虫。如蝶类、甲虫、蟋蟀等。传粉昆虫可为经济植物传粉、增产的昆虫。如蜜蜂。 天敌昆虫可寄生或捕食农林害虫,抑制害虫危害的昆虫。如寄生蜂类。 科学实验昆虫用于遗传学、仿生学等科学研究的昆虫,如果蝇等。 环保昆虫能协助监测环境质量、处理垃圾等废物的一类昆虫,如可用水生昆虫监测水质,用蜣螂处理垃圾等。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不多。

3、我国资源昆虫的研究与发展 1)我国对资源昆虫的利用历史悠久,如白蜡虫、五倍子蚜虫、紫胶虫和绢丝昆虫都是我国传统的资源昆虫。( 紫胶虫在我国最早记载于张勃(265,289)的《吴录》中,我国对白蜡虫的利用始于13世纪。 2)蚕丝是我国古代早期发明之一,是我国传统的重要出口商品,据历史考证,约在5200年前,我国人民就已( 经养蚕并用蚕丝纺织丝绸 (3)资源昆虫学是研究资源昆虫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保护、养殖和利用的一门昆虫学分支学科。其内容在于介绍我国资源昆虫开发利用概况及主要资源昆虫的经济意义、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养殖技术及利用方法等,合理开发昆虫资源。 (4)我国资源昆虫的开发、利用正向着综合利用的方向发展,随着研究、开发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扩展,相信资源昆虫在国民经济和人们生活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食用昆虫 1、为什么要吃昆虫, 答:(1)昆虫营养丰富 昆虫含有大量优质动物蛋白、不饱和脂肪酸、丰富的矿物质、微量元及维生素。属高蛋白食物,营养成份容易被人体吸收。 蛋白质昆虫体内蛋白质含量丰富,干虫体蛋白质含量一般在30,75%之间,在目前已报道的昆虫中,许多昆虫的必需氨基酸含量与总氨基酸含量的比值都超过或达到FAO/WHO标准模式(40%左右)。不饱和脂肪酸目前的研究表明,许多昆虫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大部分昆虫的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比值低于40%,远优于猪、牛、鸡肉,部分接近于鱼的脂肪酸组成。 维生素昆虫体内富含维生素

普通昆虫学试题及答案

普通昆虫学试题及答案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2分) 1、附肢:胚胎分节后,每个体节上发生一对囊状突起,其中一些突起向后延伸,分节形成附肢 2、雌雄二型现象:除性器官有明显区别外,雌雄二者在外部形态上有明显差异的现象 3、开放式循环:血液只有一段途程流经背血管,其他在血腔和器官间流动 4、神经元:构成神经系统的最基本单元,包括神经细胞体及由其发出的神经纤维。 5、世代交替:昆虫两性世代与孤雌世代交替进行。 6、成虫从它的前一虫态脱皮而出的现象,称为羽化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2.昆虫纲的主要特征: (1)身体分为头、胸、腹 3个体段。 (2)头部有1对触角,1对复眼,1~3对单眼 (3)胸部生有3对胸足和1~2对翅,是运动中心。 (4)腹部通常由9~11节组成,有气门和外生殖器。 (5)昆虫属于变态发育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多型现象:同种昆虫同一性别的个体中也会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现象

4.胚胎发育:从卵孵化后至成虫性成熟的整个发育期 5.变态:昆虫从幼虫到成虫的发育过程中,经过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活习性等一系列变化的现象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触角由3节组成,即柄节、梗节、鞭节。 2、昆虫体躯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3个体段。 3、昆虫的头部位于体躯的前端,着生有触角、复眼、单眼和口器,是感觉、联络和取食的中心。 4、口器也称取食器,由属于头部体壁构造的上唇和舌以及头部的三对附肢(即上颚、下颚和下唇)组成。 6、贲门瓣的主要功能是使食物直接从前肠导入中肠腔,而不与胃盲囊接触。同时阻止中肠内食物倒流回前肠。 7、昆虫的排泄作用主要是由马氏管和后肠的直肠部分共同完成。(脂肪体) 8、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单位。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昆虫的口式不包括( D) A、下口式 B、前口式 C、后口式 D、上口式 2、雄性龙虱的前足是(B) A、捕捉足 B、抱握足 C、开掘足 D、攀握足 3、从功能上分,( B)不属于神经元中的一种。 A、运动神经元 B、中枢神经元 C、感觉神经元 D、神经分泌细胞

《昆虫记》练习题答案

《昆虫记》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昆虫记共有( C )A八卷B九卷C十卷D十一卷 2、法布尔被誉为( A ) A、昆虫界的荷马 B、昆虫界的圣人 C、昆虫至圣 D、昆虫界的托尔斯泰 3、昆虫记是一部( A ) A、文学巨著、科学百科 B、文学巨著 C、科学百科 D、优秀小说 4、法布尔为写昆虫记( D ) A、调查了许多资料 B、翻阅了许多百科全书 C、养了许多虫子 D、一生都在观察虫子 5、法布尔的昆虫记曾获得( B ) A、普利策奖 B、诺贝尔奖提名 C、安徒生奖 D、诺贝尔奖 6、《昆虫记》是()国昆虫学家( )的杰作,记录了他对昆虫的观察和回忆。 A、法国法布尔 B、法国儒勒.凡尔纳 C 、英国笛福D、丹麦安徒生 7、法布尔曾担任( C ) A、皇家科学院会员 B、植物学教授 C、物理教师 D、探测员 8、塔蓝图拉蜘蛛易于(D )A、暴躁B、愤怒C、杀死D、驯服 9、法布尔的生活十分( A ) A.贫穷 B.富裕 C.忙碌 D.悠闲 10、昆虫记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 C )A、历史B、社会机制C、社会人生 11、菜豆象是一种( B )。A、大象B、昆虫C、鸟类 12、舍腰蜂喜欢将巢筑在( C )的环境中。 A、干燥B、寒冷C、温暖 13、夏天阳光下的歌唱家是( A )。A、蝉B、蟋蟀C、蝈蝈 14、( B )是毛虫的天敌。A、黑步甲B、金步甲C、被管虫 15、天生攀岩家是( B )。A、狼蛛B、蜣螂C、蚱蜢 16、如果旁边稍有动静,意大利蟋蟀会( B )。A、喉咙发音B、腹部发音C、嘴巴发音 17、《昆虫记》中蟹蛛爱吃( A )。A、蜜蜂B、蝎子C、蝴蝶 18、蜣螂认为绵羊的天赐美食是( B )。A、绵羊的毛B绵羊的粪便 19、大孔雀蝶是( C )。 A、世界上最美丽的蝴蝶 B、亚洲最大的蝴蝶 C、欧洲最大的蝴蝶 20、蜜蜂在《昆虫记》中被称为( B )。A、勤劳的使者B、不会迷失的精灵 21、黑步甲擅长( A )。A、装死B、耍伎俩 22、蟋蟀舒服的“住宅”是( B )建造的。 A、利用现成的洞穴 B、自己挖掘的 C、与别的昆虫一起挖掘 23、《昆虫记》中描写了许多昆虫,下列不是书中的动物是:( D ) A、象鼻虫、蟋蟀 B、蜘蛛、蜜蜂 C 螳螂、蝎子 D 、骆驼、恐龙 24、试验证明:(B)能直接辨认回家的方向,而(A)凭着对沿途景物的记忆找到回家的 路。A、蚂 蚁B、蜜蜂 25、关于萤火虫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C) A.萤火虫的卵在雌萤火虫肚子里时就是发光的 B.两条发光的宽带是雌萤发育成熟的标志 C.雌萤的光带在交尾期如果受到强烈的惊吓,发光会受到影响 D.无论是雌萤还是雄萤从生下来到死去都发着光 26、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 A 蟋蟀的洞穴不豪华但很粗糙 B 蟋蟀很珍惜自己的住所,很少搬家。 C 蟋蟀的住所远胜于所有其他动物,就连人类也没有它高明。 D 蟋蟀的卧室在洞穴通道的尽头,宽敞,光滑,干净,卫生。 27、蜘蛛知道蜘蛛网上的猎物的方法是(D ) A、用眼睛看到的 B、用耳朵听到的 C、用嗅觉感知到的 D、通过猎物在网上振动感觉到的 28、枯露菌是一种(C)。A、甲虫B、长在树上的蘑菇C、长在地底下的蘑菇 29、不同蜘蛛网的辐数不同,角蛛的网有(A)根辐,条纹蜘蛛有(B)根,而丝光蛛有(C) 根。A、21根B、32根C、42根 30、( A)的幼虫都有一种惊人的本领,那就是固体物质变成液体物质。 A、萤火虫 B、黄蜂 C、园蛛 (二)判断题。 1、《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

普通昆虫学试题(第1组)有答案

普昆试题 一.名词解释(18分,每题3分) 1.附肢2.雌雄二型现象3.开放式循环4.神经元 5.世代交替6.羽化 二.单项选择题(30分,每题2分) 1.蝉的头式为() A 下口式 B 前口式 C 后口式 D 上口式 2.蓟马的口器属于() A 锉吸式口器 B 咀嚼式口器 C 虹吸式口器 D 嚼吸式口器 3.翅面在有气管的部位加厚,这就是() A 脉序 B 翅肋 C 翅脉 D 翅气管 4.昆虫的盾间沟位于()上。 A 头部 B 背板 C 腹板 D 侧板 5.把前脊沟与前盾沟之间的骨片叫() A 端骨片 B 盾片 C 前盾片 D 后盾片 6.低等蛾类的连锁器叫() A 翅轭型 B 翅缰型 C 翅钩型 D 翅褶型 7.家蝇的蛹为() A 离蛹 B 被蛹 C 裸蛹 D 围蛹 8.在翅脉命名时将第一径脉写成() A 1R B 1r C R1 D r1 9.昆虫胚胎发育的三个连续阶段顺序是() A多足期,无足期,寡足期 B 无足期,寡足期,多足期 C 原足期,多足期,寡足期 D 寡足期,原足期,多足期 10.一个新个体昆虫(不论是卵或是幼虫)从离开母体发育到性成熟产生后代止的个体发育史称() A 一化性 B 多化性 C 一个世代 D 多个世代 11.由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当不良环境解除时,就可恢复生育的停育现象叫()A 滞育 B 休眠 C 越冬 D 越夏 12.昆虫在不同的地理分布区一年发生的世代数不同,也就是说,滞育可出现在不同的世代,这种现象叫() A 休眠 B 兼性滞育 C 专性滞育 D 确定性滞育 13.膜翅目中寄生性昆虫幼虫的足属于() A 寡足型B多足型 C 无足型 D 原足型 14.蛹体被第三、四龄幼虫所蜕的皮共同构成的蛹壳所包围,这种蛹为() A 离蛹 B 被蛹 C 围蛹 D 裸蛹 15.蝶类的变态类型是() A 增节变态 B 完全变态 C 半变态 D 渐变态

资源昆虫学复习汇总

绪论工业昆虫 资源昆虫:指其产物如分泌物、排泄物、内含物等,或虫体本身可为人类所利用,有一定的经济或社会价值,种群数量具有资源特征的一类昆虫。(P1) 资源昆虫学:研究资源昆虫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保护、养殖和利用的一门昆虫学分支学科,是植物保护专业的学科基础选修课。 资源昆虫的特点:(1)世代周期短;(2)繁殖迅速;(3)食物转化率高;(4)整体生物量大。 资源昆虫种类: 1.工业原料昆虫:虫体产物可作为重要工业原料的昆虫,包括家蚕、天蚕、绢丝昆虫、白蜡虫、紫胶虫和五倍子蚜虫等。 2.药用昆虫:包括蟑螂、螳螂、虫草、蚂蚁等。 3.食用昆虫: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无异味、无毒副作用的昆虫。如蝗虫、蚕蛹等。 4.饲用昆虫:蛋白质含量高,腐食性(粪食性)、杂食性,养殖成本低的昆虫,可作为其他经济动物的饲料或饲料填加剂。如家蝇、黄粉虫等。 5.鉴赏昆虫:颜色鲜艳、形态奇特、鸣声动听、好斗成性的一类昆虫。如蝶类、甲虫、蟋蟀等。 6.传份昆虫:可为经济植物传粉、增产的昆虫。如蜜蜂。 7.天敌昆虫:可寄生或捕食农林害虫,抑制害虫危害的昆虫。如寄生蜂类、捕食性天敌(瓢虫、草蛉、蜻蜓)等。 8.环境监测型资源昆虫:能协助监测环境质量、处理垃圾等废物的一类昆虫,如可用水生昆虫监测水质,用蜣螂处理垃圾等。 9.生物技术研究用资源昆虫:用于遗传学、仿生学等科学研究的昆虫,如果蝇等。 工业资源昆虫:指那些已大批量地进行工厂化产品加工加工的原料昆虫、或是其产物可进行大批量共产化产品加工的昆虫。 工业资源昆虫种类: 1.产丝昆虫:能够吐丝结茧、且茧可被人类用于缫丝织绸的昆虫称为产丝昆虫。如家蚕、天蚕等 2.产胶产蜡昆虫:某些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成若虫能分泌胶质或蜡质产物,这些产物也是工业原料之一,这类昆虫就称为产胶产蜡昆虫。如紫胶虫、白蜡虫等。 3.产单宁、色素类昆虫:某些昆虫寄生在植物叶片上形成外壳富含单宁的虫瘿、而某些昆虫体内含有胭脂色素、洋红色素等,因此可将其作为工业原料提取单宁或色素类等物质,这类昆虫也就称为产单宁、色素类昆虫。如五倍子蚜虫、胭脂蚧等。 家蚕分类阶元:鳞翅目蚕蛾科 作用:能够吐丝结茧、且茧可被人类用于缫丝织绸 取食:由于人工的长期驯化,家蚕成为基本上靠桑叶作饲料的寡食性昆虫。 家蚕形态特征: 幼虫:长圆筒形,由头、胸、腹3部分构成。头部外包灰褐色骨质头壳,胸部3个环节各 蛹:蛹体分头、胸、腹3部分。雌蛹腹部大而末端钝圆,第8腹节腹面正中线上有1条纵线;雄蛹腹部小而末端尖,在第9腹节腹面中央有1褐色小点。雌蛹腹部肥大,在第8腹节腹面的正中线上,有一条X状弧线线,雄蛹在第8、9腹节腹面正中线的交界处,有一小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