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附图、中建)_secret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附图、中建)_secret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附图、中建)_secret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XX集团有限公司

二O一二年九月

目录

总则 (2)

第一章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3)

第一节基坑(槽)边坡开挖 (3)

第二节回填土 (4)

第三节深基坑排桩支护 (7)

第四节预应力土层锚杆与支护 (8)

第二章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1)

第一节钢筋工程 (11)

第二节模板工程 (19)

第三节混凝土工程 (23)

第三章填充墙砌体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30)

第四章房屋裂缝防治措施 (32)

第一节混凝土结构裂缝 (32)

第二节填充墙砌体裂缝 (38)

第五章楼地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41)

第六章室内抹灰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47)

第七章外墙渗漏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51)

第八章铝合金门窗渗漏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57)

第一节概述 (57)

第二节渗透的原因分析 (57)

第三节施工、采购中易出现的质量缺陷 (62)

第九章建筑水电安装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67)

总则

为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切实有效地防治工程质量通病,针对集团在建工程的“多发病、常见病”认真分析,对一些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以国家有关规范、标准为依据,特编制了《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以下简称《手册》)。

一、《手册》作为集团内部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办法和业务培训教材,在集团开发建设的工程项目统一实施执行。各项目于工程开工前应组织参建各方(总承包、设计及监理单位等)成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管理小组,加强对质量通病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与技术管理,督促建设各方制定相关的通病防治方案和实施细则,并严格监督落实和考核。

二、《手册》针对每项质量通病,分别介绍了通病的现象,分析了产生原因,并重点介绍了预控措施和治理方法。在质量通病控制中,工程(监理)部要从源头上做好防治工作,加强图纸会审和进场材料验收;对易产生质量通病的部位要加强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对于违章操作或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应及时予以纠正。

三、项目公司要把质量通病防治工作纳入质量控制目标,加强对施工单位质量通病防治工作的引导和服务,组织开展质量通病防治工作的检查、指导,一定要高度重视防治工程质量通病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创新质量工作方法,确保质量通病防治取得明显成效。

第一章地基与基础工程

第一节基坑(槽)边坡开挖

一、挖土时放坡未按措施或设计要求进行

(一)现象

机械或人工开挖放坡未达到设计要求。

(二)原因分析

1、对施工人员交底不清,开挖时施工人员未认真查看设计或措施要求;

2、未认真查看地质资料,对地质情况不熟悉;

3、现场开挖测量标记不清;

4、施工人员及各级管理人员未从思想上重视。

(三)防治措施

1、开挖前要对开挖措施进行仔细查阅,弄清开挖措施中的要求,施工前要认真查验施工单位的技术交底;

2、测量人员在对现场进行开挖放线时应严格按图纸设计及措施要求进行,并在现场做出明显的标记;

3、开挖过程中各级管理人员也应熟悉措施,看到不符合措施或设计要求的开挖现象应及时制止,并提出正确的处理方法,使现场按要求进行开挖。

二、边坡塌方

(一)现象挖方过程中或挖方

后,边坡土方局部或大面积塌陷或滑

塌(如图1-1)。

(二)原因分析

1、基坑(槽)开挖较深,经过不

同的土壤层时,没有根据土壤特性分

别坡度,致使个别土层边坡不稳定,

图1-1边坡塌方

造成塌方。

2、地下水位较高地区开挖基坑(槽)时,降、排水措施不当,地表水较多时,边坡上土容重增大,凝聚力降低,滑动力增大,造成塌方。

3、坡顶荷载过大,如建筑物距离较近,而且又无挡土墙;坡顶堆料过多;坡顶施工振动荷载过多、过大,都可能造成边坡的失稳而塌方或滑坡。

4、土质松软,开挖次序、方法不当而造成塌方。

(三)防治措施

1、基坑开挖前应仔细研究地质资料,并根据不同土壤特性设计不同坡度。

2、在地下水位以下施工时,基坑(槽)四周或两侧要挖临时排水沟和集水井,将水位降低至坑、槽底以下500mm。降水工作应持续到基础完成(包括地下水位下回填土)。

3、雨季施工时,基坑(槽)应分段开挖,挖好一段浇筑一段垫层,并在基坑两侧设置土堤或挖排水沟,以防地面雨水流入基坑(槽),同时应经常检查边坡和支护情况,以防坑壁受水浸泡造成塌方。

4、弃土应及时运出,在基坑(槽)边缘临时堆土或堆放材料以及移动施工机械时,应与基坑边缘保持1m以上的距离,以保证坑边直立壁或边坡的稳定。

5、若发生塌方时应立即停止开挖,立即作临时性支护(如堆装土草袋、设支撑护墙等)措施,将坡脚塌方清除,确定支护稳定后继续开挖。

第二节回填土

一、填土出现橡皮土

(一)现象

夯打土体时发生颤动,形成软塑状态而体积并没有压缩。

(二)原因分析

在含水量大的腐殖土、泥炭土、黏土或粉质黏土等原状土上进行回填,或采用这种土作土料回填,当对其进行夯实或碾压,表面易形成一层硬壳,使土内水分不易渗透和散发,因而形成软塑状态的橡皮土。

(三)防治措施

1、夯实填土时,要控制填土的含水量,避免在含水量过大的原状土上进行回填。填方区如有地表水时,应设排水沟,如有地下水应降低至基底。

2、可用干土、石灰粉等吸水材料均匀掺人土中降低含水量,或将橡皮土翻松、晾干、风干至最优含水量范围,再夯(压)实。

二、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如图2、图3)

(一)现象 回填土经碾压或夯实后,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局部或大片下沉,造成地坪垫层面层空鼓、开裂甚至塌陷破坏。

(二)原因分析

1、填方土料不符合要求。采用了碎块草皮、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土、淤泥或杂填土作填料。

2、土的含水率过大或过小,因而达不到最优含水率的密实度要求。

3、填土未按规定厚度分层回填夯实或压实遍数不够,底部松散,仅表面夯实,密实度不够。

4、碾压或夯实机具能量不够,影响深度较小,使密实度达不到要求。

5、房心处局部有软弱土层,或有地坑、积水坑等地下坑穴,施工时 未经处理或未发现,使用后,荷重增加,造成局部塌陷。

(三)防治措施

图1-2 回填土未按要求分层夯实 图1-3 回填土经沉积,大面积坍塌

1、选择符合要求的土料回填。按所选用的压实机性能,通过实验确定含水量控制范围内每层铺土厚度、压实遍数、机械行驶速度;严格进行水平分层回填、压(夯)实;加强现场检验,使其达到要求的密实度。

2、如土料不符合要求,可采取换土或掺入石灰、碎石等措施压实加固;土料含水量过大,可采取翻松、晾晒、风干或掺入干土重新压、夯实。含水量过小或碾压机具能量过小,可采取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大功率压实机械碾压等措施。

三、基础墙体被挤动变形

(一)现象

夯填基础墙两侧土方或用推土机送土时,将基础、墙体挤动变形,造成基础墙体裂缝、破裂,轴线偏移,严重地影响墙体受力性能。

(二)原因分析

1、回填土时只填墙体一侧,或用机械单侧推土压实,基础、墙体在一侧受到土的较大侧压力而被挤动变形。

2、墙体两侧回填土设计标高相差悬殊(如暖气沟、室内外标高差较大的外墙),仅在单侧夯填土,墙体受到侧压力作用。

3、在基础墙体一侧临时堆土,堆放材料,设备或行走重型机械,造成单侧受力使墙体变形。

(三)预防措施

1、基础两侧用细土同时分居回填夯实,使受力平衡。两侧填土高差控制不超过300mm。

2、如遇暖气沟或室内外回填标高相差较大,回填土时可在另一侧临时加木支撑顶牢。

3、基础墙体施工完毕,达到一定强度后再进行回填土施工。同时防止在单侧临时大量堆土或材料、设备,以及行走重型机械设备。

(四)治理方法 己造成基础墙体开裂、变形、轴线偏移等严重影响结构受力性能的质量事故,要会同设计部门,根据具体损坏情况,采取加固措施(如填塞缝隙、加围套等)进行处理,或将基础墙体局部或大部分拆除重砌。

第三节 深基坑排桩支护

一、悬壁式排桩嵌固深度不足

(一)现象

挖土至坑底时发现桩倾斜,桩身出现裂缝,坑边地面产生裂缝,附近道路

下沉,邻近房屋出现竖向裂缝等;严重时排桩倒塌,连接圈梁折断,桩后土方陷入基坑内,基坑支护破坏。(如图1-4、图1-5)

(二)原因分析 悬臂桩的埋深嵌固深度没有通过计算确定或计算不准

确,未按要求施工;其次是未做好排水和止水措施。

图1-4 深基坑排桩支护效果较好 图1-5 深基坑支护边坡坍塌

(三)防治措施

悬臂桩的嵌固深度须通过计算确定,计算时应考虑土的物理参数。不按土的物理参数计算确定或按经验确定嵌固深度的将发生重大事故。

第四节 预应力土层锚杆与支护

预应力土层锚杆是一种典型的受拉杆件,它的一端与挡土桩、墙连接,另一端锚固在地基的土层中,以承受桩、墙的土压力、水压力等水平荷载,利用地层的锚固力维持桩、墙的稳定。为不致使桩、墙的位移太大,锚杆在安装后即在锚杆顶部预加应力以使减少变形。

锚杆的有效锚固长度先由计算得出,然后在现场作实地试验得出极限摩阻力后最后确定。多层锚杆的施工程序为:挖土至第一层锚杆位置下

0.5m ,制作第一层锚杆并预加应力,然后再挖土到第二层锚杆位置下0.5m ,作第二层锚杆,如此类推。所有用多层锚杆或多层支撑的基坑支护工程都不能一次挖土到基坑底面。

一、锚杆被拔出、桩折断、排桩倒塌

(一)现象

当挖土到基坑底,发现桩顶部挡土墙倾斜位移较大,顶部地面裂缝发展并延伸至围墙,随即排桩倒塌,上部土体滑动,下水道塌陷,水涌入基坑,第一层锚杆从土中完全拔出,护坡桩折断,折点一般在二三层锚杆处、折点处混凝土破碎,钢筋弯曲,第二三层锚杆锚头拉脱,腰梁扭断开裂。

(二)原因分析

第一层锚杆被拔出足以说明锚固长度不够,开始产生桩顶的大量位移和裂缝发展,足以说明其前兆。当第一层锚杆的有效锚固长度不能承受桩的水平推力时,锚杆被拔出,此时桩受的水平推力集中到第二层锚杆支点,桩受到过大

弯矩作用而折断,锚头拉脱、腰梁扭断、开裂是受到复杂的扭矩拉力所致,直至整排桩被巨大水平推力所破坏。

(三)防治措施

1、计算锚杆长度时,现场应认真核查计算书,避免错误。

2、在工程现场必须作测试(如图1-6),提早发现计算上可能出现的错误。

3、从事故发生的情况看,第一层锚杆的锚固长度非常关键,应特别重视。

二、锚杆不起作用,桩折断,支护结构倒塌

(一)现象

基坑较深时,基坑挖到设计标高后不久,发现支护结构局部破坏,先是锚杆端部脱落,横梁掉下,桩间土开裂,继而裂缝增大,桩顶地面较远处发生裂缝,最后导致桩断、支护结构倒塌,土方坍塌。

(二)原因分析

锚杆端部脱落,说明预应力张拉后锚头没有锚固住,横梁脱落说明锚杆在桩端没有受力,也就是锚杆起不到拉结作用,使大直径桩变成悬臂桩,受力后倾斜,桩间土开裂,最后排桩因受弯矩太大而折断。

(三)防治措施

图1-6 预应力锚杆现场拉拔检测

1、预应力施工应由有经验技术工人操作。当锚头锚固后还应检查横梁(一般为工字钢)是否受力。当发现横梁脱落时,应立即停止挖土,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倒塌。

2、基坑开挖时应做排桩的位移监测(建议委托第三方专业队伍监测),以随时检查桩较大位移现象。

第二章 混凝土结构工程

第一节 钢筋工程

一、原材料表面锈蚀

(一)现象 钢筋表面出现黄色浮锈,严重转为红色,日久后变成暗褐色,甚至发生鱼鳞片剥落现象。(如图2-1)

(二)原因分析

保管不良,受到雨雪侵蚀,存放期长,仓库环境潮湿,通风不良。

(三)预防措施 钢筋原料应存放在仓库或料棚内,保持地面干燥,钢筋不得直接堆放在地上,场地四周要有排水措施,堆放期尽量缩短。

(四)治理方法 淡黄色轻微浮锈不必处理。红褐色锈斑的清除可用手工钢刷清除,尽可能采用机械方法,对于锈蚀严重,发生锈皮剥落现象的应研究是否降级使用或不用。

图2-1 钢筋锈蚀严重

二、钢筋加工

(一)箍筋弯钩形式不对

1、现象

箍筋末端未按规定根据不同的使用条件制成相应的弯钩形式。

2、原因分析

不熟悉箍筋使用条件;忽视规范规定的弯钩形式及应用范围;现场配料及钢筋加工管理混乱。

3、防治措施

(1)熟悉半圆(180°)弯钩、直(90°)弯钩、斜(135°)弯钩的应用范围和相关规定,特别是对于斜弯钩,是用于有抗震要求和受扭的结构,在钢筋加工的配料过程中要加强检查(如图2-2)。

(2)对于已加工成型而发现弯钩形式不正确的箍筋,可做如下处理:斜弯钩可代替半圆弯钩或直弯钩;但半圆弯钩或直弯钩不能代替斜弯钩。

(二)直螺纹丝扣加工

1、现象

丝扣缺损、数量不够、丝头端部不平整,成品保护不到位等(如图2-3、图2-4、图2-5)。

图2-2 标准加工角度

图2-4 直螺纹连接采用专用螺帽保护丝扣 图2-5 直螺纹丝口存在断丝现象

2、原因分析

(1)操作工人未经培训,现场交底不清;

(2)过程质量控制不严格,加工机械维护不到位;

(3)丝头加工后未及时加戴保护帽进行保护;

(4)钢筋端部直接采用切断机切割。

3、防治措施

(1)钢筋接头丝扣加工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2)现场须配备通规、止规等检测工具,对加工的丝头要经常性抽查;

图2-3 部分钢筋直螺纹丝扣加工不合格及加工机械

(3)合格的丝头应及时加装保护帽;

(4)钢筋端头应采用无齿锯切割,以保证钢筋端部平整。

二、钢筋安装

(一)柱子纵向钢筋偏位

1、现象

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基础插筋和楼层柱子纵筋外伸部分常发生偏位情况。因此,在施工中必须及时进行纠偏处理。(如图2-6、图2-7)

2、原因分析 (1)模板固定不牢,在施工过程中,时有碰撞柱模的情况,致使柱子纵筋与模板相对位置发生错动;

2)因箍筋制作误差比较大,内包尺寸不符合要求,造成柱纵筋偏位,甚至整个柱子钢筋骨架发生扭曲现象;

(3)不重视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如垫块强度低被挤碎,垫块设置不均

匀,数量少,垫块厚度不一致及与纵筋绑扎不牢等问题影响纵筋偏位。

(4)施工人员随意摇动、踩踏、攀登已绑扎成型的钢筋骨架,使绑扎点松弛,纵筋偏位;

(5)浇筑混凝土时,振动棒极易触动箍筋与纵筋,使钢筋受振错位;

(6)梁柱节点内钢筋较密,柱筋往往被梁筋挤歪而偏位;

(7)施工中,有时将基础柱插筋连同底层柱筋一并绑扎安装,结果因钢筋过长,上部又缺少定位箍筋约束,整个骨架刚度差而晃动,造成偏位。

3、防治措施

(1)设计时,应合理协调梁、柱、墙间相互尺寸关系。如柱、墙比梁边图2-7 柱纵向钢筋间距均匀、无移位 图2-6 柱纵向钢筋间距偏差大、移位

宽50至100mm ,即以大包小,避免上下等宽情况的发生;

(2)按设计图纸要求将柱、墙断面尺寸线标在各层楼面上,然后把柱、墙从下层伸上来的纵筋,用两个箍筋或定位水平筋分别在本层楼面标高及以上500mm 处用柱箍点焊固定;

(3)基础部分插筋应为短筋插接,逐层接筋,并用定位箍筋固定;

(4)按设计要求正确制作箍筋,与柱子纵筋绑扎应牢固,绑点不得遗漏;

(5)柱、墙钢筋骨架侧面的垫块应绑扎牢固,所有垫块厚度应一致,并为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6)在梁柱交接处应用箍筋与柱纵向钢筋点焊固定,同时绑扎上部钢筋。

(二)框架节点核心部位柱箍筋遗漏

1、现象

框架节点是框架结构的重要部位,但节点处的梁柱钢筋交叉集中,使该部位柱箍筋绑扎困难。因此,遗漏绑扎箍筋的现像经常发生(如图2-8、图2-9)。

2、原因分析

因设计单位一般对框架节点处柱梁钢筋排列顺序、柱箍筋绑扎等问题都不作细部设计,致使节点处钢筋较为集中的现象较为普遍,造成核心部位钢筋绑扎困难的局面,因此在绑扎时经常遗漏柱箍筋的现象。

3、防治措施

(1

)施工前,应按照设计图纸,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框架节点图2-8 梁柱核心区箍筋数量不足

2-9 梁柱核心区箍筋绑扎规范

处钢筋绑扎顺序;

(2)纵横向框架梁底模支撑完成后,即可放置框架梁下部钢筋。若横梁比纵梁高,先将横梁下部钢筋套上箍筋置于横梁底模上,并将纵梁下部钢筋也套上箍筋放在各自相应的梁底模上。再把符合设计要求的柱箍筋一一套入节点部位的纵向钢筋进行绑扎。然后,先后将横纵梁上部纵筋分别穿入各自箍筋内,最后,将各框架梁箍筋按设计间距拉开绑扎固定。若纵梁断面高于横梁,则应将上述横纵梁钢筋绑扎顺序颠倒,即按“先纵后横”进行绑扎即可;

(3)当梁柱节点处梁的高度较高,或实际操作中个别部位确实存在绑扎节点柱箍困难的情况时,可将此部分柱箍做成两个相同的两端带135度弯钩的“L ”型箍从柱子侧向插入,钩住四角柱筋,或采用两相同的开口“U ”型箍,套入后焊牢箍筋搭接接头。

(三)同一连接区段内接头过多

1、现象

在绑扎或安装钢筋骨架时,发现同一连接区段内(对于绑扎接头,在任一接头中心至规定搭接长度的1.3l 内,所存在的接头都认为是没有错开,即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受力钢筋接头过多,有接头的钢筋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

百分率超出规范规定的数值。

2、原因分析

(1)钢筋配料时疏忽大意,没有合理搭配原材料的下料长度;

(2)忽略了某些构件不允许采用绑扎接头的规定;

(3)错误取用连接接头的钢筋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数值;

(4)分不清钢筋位于受拉区还是受压区。

3、防治措施

(1)配料时钢筋编号要清晰,注明各个区段的搭配情况,对于同一组搭配而安装方法不同的,要加文字说明;

(2)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杆件中的受力钢筋接头不得采用绑扎搭接;

(3)若分不清钢筋所处部位是受拉区或受压区时,接头位置均应按受拉

区的规定考虑。

(四)梁箍筋弯钩与纵筋相碰

1、现象

在梁的支座处,箍筋弯钩与纵向钢筋位置抵触。

2、原因分析

梁箍筋弯钩应放在受压区,从受力和构造角度看是合理的。但是,在特殊情况下,例如在连续梁支座处,受压区在截面下部,要是箍筋弯钩位于下面,有可能被钢筋压开,在这种情况下,只好将箍筋弯钩放在受拉区。此外,实践中还会出现另一种矛盾:在目前的高层建筑中,采用框架或框剪结构形式的工程中,大多数是按抗震要求设计的,因此箍筋弯钩应采用135度,而且平直部分长度又较长,故箍筋弯钩与梁上部二排钢筋经常相碰。

3、防治措施

绑扎钢筋前应先规划箍筋弯钩位置(放在梁的上部或下部),如果梁上部仅有一层钢筋,箍筋弯钩与纵向钢筋不抵触,为了避免箍筋接头被压开口,弯钩可放在梁上部(构件受拉区),但应特别绑牢,必要时采用封闭箍筋,对于两层或多层纵向钢筋的,则应将弯钩放在梁下部。

(五)钢筋直螺纹连接

1、现象

钢筋连接丝头外露丝扣不符合规范规定,接头处套筒未拧紧,连接套筒开裂等。

2、原因分析

(1)钢筋连接接头丝扣加工数量不够或过多,现场控制不严(如图2-10、图2-11);

(2)施工人员不按要求操作,现场监督管理不到位,接头连接后未采用力矩扳手及时检查;

(3)连接套筒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

3、防治措施

(1)严格控制钢筋接头丝扣加工质量,要求施工单位做好后台的交底和检查工作;

(2)连接套筒规格必须与钢筋一致,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

(3)检查钢筋接头质量时,根据钢筋规格抽查接头连接力矩拧紧值是否符合要求;

(4)检查钢筋套筒连接型式检验报告,并做好过程中钢筋连接接头现场见证取样送检。

(六)平板保护层不准 1、现象

浇灌混凝土前发现平板保护层厚度没有达到规范要求。(如图2-12、图2-13)

2、原因分析

保护层砂浆垫块厚度不准确,或垫块垫得少。

3、预防措施

检查砂浆垫块厚度是否准确,并根据平板面积大小适当垫多。

4、治理方法

浇捣混凝土前发现保护层不准及时采取措施补救。

丝扣长度不够,端头切割不平。 图2-10直螺纹接头切割不平,四口长度不够 图2-11 直螺纹接头用通规和止规检验

图2-12 现浇板底面钢筋保护层达不到要求图2-13地下室砼墙板竖向钢筋保护层过小

第二节模板工程

一、轴线位移

(一)现象

混凝土浇筑后拆除模板时,发现柱、墙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位置有偏移。

(二)原因分析

1、模板翻样错误或技术交底不清,模板拼装时组合件未能按规定就位;

2、构件轴线测放产生误差;

3、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无限位措施或限位不牢,发生偏位后又未及时纠正,造成累积误差;

4、支模时未拉水平、竖向通线,且无竖向垂直度控制措施;

5、模板刚度差,未设水平拉杆或水平拉杆间距过大;

6、混凝土浇筑时未均匀对称下料,或一次浇筑高度过高造成侧压力过大挤偏模板,造成模板位移;

7、对拉螺栓、顶撑、木楔使用不当或松动造成轴线偏位。

(三)防治措施

1、要求施工单位将复杂部位的模板翻成详图并注明各部位编号、轴线位置、几何尺寸、剖面形状、预留孔洞、预埋件等,以此作为模板制作、安装的依据,相关人员要审核模板加工图及技术交底;

2、轴线测放后,组织专人进行复核验收,确认无误后方可同意模板安装。

3、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可靠的限位措施,如:采用预埋短钢筋固定钢支撑,以保证模板底部位置准确;

4、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

5、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6、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7、混凝土浇筑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筑高度应严格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二、标高偏差

(一)现象

测量检查时,发现混凝土结构层标高或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标高与施工图设计标高之间有偏差。

(二)原因分析

1、楼层无标高控制点或点偏少,控制网无法闭合;竖向模板根部未找平;

2、模板顶部无标高标记或末按标记施工或标记有误差;

3、高层建筑标高控制线转测次数过多,累计误差过大;

4、楼梯踏步或降板等部位模板未考虑装修层厚度等。

(三)防治措施

1、每层要设足够的标高控制点,竖向模板根部须做找平;

2、模板顶部设标高标记,要经常对标高标记进行复核,严格按标记施工;

3、建筑楼层标高由首层±0.000标高控制,严禁逐层向上引测,以防止累积误差,每层标高引测点应不少于3个(可按实际情况增加),以便复核;

4、楼梯踏步或降板处模板安装时应考虑装修层厚度。

三、结构变形 (一)现象 拆模后发现混凝土柱、梁、墙出现鼓凸、缩颈或翘曲现象。

(如图2-14、图2-15)

这么详细的质量通病防治手册,请再给我来一打!

中建五局河南公司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手册 编制日期:2016年3月17日

目录 1、钢筋工程 (1) 2、模版工程 (6) 3、混凝土工程 (17) 4、砌体工程 (23) 5、内墙抹灰 (30) 6、楼地面 (33) 7、外墙工程 (34) 8、屋面工程 (36) 9、安装质量标准 (38)

中建五局河南公司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手册 说明: 1、本《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手册》涵盖了公司及局今年来有推广性的质量通病防治措施,非系统性工艺手册。 2、各项目在施工中可提出更有效、更新型的质量控制措施及要求,公司技术质量部会定期更新完善。 3、本《手册》会作为今后公司工程技术线季度检查的重点,相应措施的落实情况会影响项目排名及项目相关工程技术线人员的考核及评优。要求: 1、本《手册》相应措施均为最基本要求,项目可采取更有效、更新型的措施,不允许无措施,不允许采取低于本《手册》要求的措施。 2、未标注“推荐”字眼的措施为强制性措施,项目应严格执行;标注“推荐”字眼的措施,项目可根据本项目实际情况,尽量执行;标注有不同方式的措施,项目可择优选用。 3、各项目在编制相应方案及交底时应包含本《手册》内对应的措施及要求,建议编制方案及交底时应更多地以图片或图纸的形式表示。

1、钢筋工程 具体措施图片1)剪力墙定位筋 要求:剪力墙根部及往上500mm 处加设两道水平定位筋 2)柱子定位筋 要求:柱子根部及往上500mm处 加设两道水平定位箍筋 3)剪力墙支撑 要求:方案、交底中需明确不同 位置墙体采用的水泥支撑材质, 以及纵横向支撑间距

4)直螺纹钢筋加工 要求1:必须采用专用切割机切平头(1、切断机采用平口切断机如:GQ50弧形刀片切圆口;2、切割机采用砂轮切割机) 要求2:针对不平整端部进行打磨要求3:方案交底中制作表格明确不同型号钢筋的丝头长度,加工完成后带保护帽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路基压实质量问题的防治 一、路基行车带压实度不足的原因及防治 (一)原因分析 路基施工中压实度不能满足质量标准要求,甚至局部出现“弹簧”现象,主要原因是:1.压实遍数不合理; 2.压路机质量偏小; 3.填土松铺厚度过大; 4.碾压不均匀,局部有漏压现象; 5.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特别是超过最佳含水量2个百分点,造成弹簧现象; 6.没有对上一层表面浮土或松软层进行处治; 7.土场土质种类多,出现异类土壤混填;尤其是透水性差的土壤包裹透水性好的土壤,形成了水囊,造成弹簧现象; 8.填土颗粒过大(>lOcm),颗粒之间空隙过大,或采用不符合要求的填料(天然稠度小于1. 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 (二)治理措施 1.清除碾压层下软弱层,换填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2.对产生“弹簧”的部位,可将其过湿土翻晒,拌合均匀后重新碾压;或挖除换填含水量适宜的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3.对产生“弹簧”且急于赶工的路段,可掺生石灰粉翻拌,待其含水量适宜后重新碾压。 二、路基边缘压实度不足的原因及防治 (一)原因分析 1.路基填筑宽度不足,未按超宽填筑要求施工; 2.压实机具碾压不到边; 3.路基边缘漏压或压实遍数不够; 4.采用三轮压路机碾压时,边缘带(0—75cm)碾压频率低于行车带。 (二)预防措施 1.路基施工应按设计的要求进行超宽填筑; 2.控制碾压工艺,保证机具碾压到边;

3.认真控制碾压顺序,确保轮迹重叠宽度和段落搭接超压长度; 4.提高路基边缘带压实遍数,确保边缘带碾压频率高于或不低于行车带。 (三)治理措施 校正坡脚线位置,路基填筑宽度不足时,返工至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注意:亏坡补宽时应开蹬填筑,严禁贴坡),控制碾压顺序和碾压遍数。 二路堤边坡病害的防治 路基边坡的常见病害是土质边坡坍塌、滑坡、雨后冲刷严重(甚至出现浪窝),石质边坡塌落、崩塌等。 一、边坡滑坡病害及防治措施 (一)原因分析 1.设计对地震、洪水和水位变化影响考虑不充分; 2.路基基底存在软土且厚度不均; 3.换填土时清淤不彻底; 4.填土速率过快;施工沉降观测、侧向位移观测不及时; 5.路基填筑层有效宽度不够,边坡二期贴补; 6.路基顶面排水不畅; 7.用透水性较差的填料填筑路堤处理不当; 8.边坡植被不良; 9.未处理好填挖交界面; 10.路基处于陡峭的斜坡面上。 (二)预防措施 1.路基设计时,充分考虑使用年限内地震、洪水和水位变化给路基稳定带来的影响; 2.软土处理要到位,及时发现暗沟、暗塘并妥善处治; 3.加强沉降观测和侧向位移观测,及时发现滑坡苗头; 4.掺加稳定剂提高路基层位强度,酌情控制填土速率; 5.路基填筑过程中严格控制有效宽度; 6.加强地表水、地下水的排除,提高路基的水稳定性; 7.减轻路基滑体上部重量或采用支挡、锚拉工程维持滑体的力学平衡;同时设置导流、防护设施,减少洪水对路基的冲刷侵蚀; 8.原地面坡度大于12%的路段,应采用纵向水平分层法施工,沿纵坡分层,逐层填压密实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摘要:房屋建筑是建筑业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们生活的根本保证。本文简单以房屋建筑中的地面起砂、内墙抹灰层空鼓开裂、外墙渗漏霉变以及卫生间和厨房的防渗漏等方面的问题为例,浅谈我国房屋建筑工程中质量通病以及相关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建筑质量房屋建筑通病预防 1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房屋建筑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就我国目前的房屋建筑质量上来看,还存在不少的通病和问题。房屋建筑不但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跟人们的基本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因此,加强对房屋建筑质量通病上的预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房屋建筑工程中的质量通病 2.1地面起砂 地面起砂是目前房屋建筑质量中最大的问题,原因归结起来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1.水泥的强度无法达到建筑质量要求,强度过低,致使砂浆的强度不够而产生的地面起砂;2.在搅拌砂浆的时候过量的加水,或者是对砂浆的搅拌不均匀,没有充分的混合;3.对地面的表面压光的次数不够或者是压光的时机把握不准,致使砂浆的表面遭到破坏而起砂;4.砂浆收缩中浇水过多而带来的起砂和脱皮。 2.2 内墙抹灰层空鼓、开裂 内墙抹灰层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对内墙的基层没有做好清扫工作,同时也没有按照不同的基层情况浇水;2.由于部分墙面凸凹不平,一次对其的抹平过厚;3.砂浆配比上出现的问题,使砂浆的保水性较差,同时硬化的收缩大,致使砂浆的粘结强度降低;4.施工人员的操作不当,没有对墙体进行分层抹灰;5.对一些电线、

煤气管等基础设施的埋藏较浅而且没有加以固定所导致的内墙抹灰层的开裂。 2.3 外墙渗漏,内部霉变 房屋建筑中外墙出现的问题一般都是渗漏和内部的霉变,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1.房屋建筑的外墙表面没有防水的措施,并且很多建筑中使用的防水涂料都不合格,因此没有在墙体表面形成有效的防水薄膜;2.外墙表面的防水涂料脱落或者开裂,致使雨水从开裂处渗漏进来所引起的内部霉变;3.施工时脚手架的洞眼的添堵不严,还有外墙与窗户的连接处开裂老化,致使雨水从这些洞眼或者开裂处渗透进来。 3 如何有效的预防房屋建筑工程中的质量通病 3.1 房屋起砂的预防措施 必须要按常规控制砂子、水泥的质量,砂子最好用水冲洗过,同时也要彻底清除基层表面的砌筑、粉刷落地灰及泥砂,并将凸出表面的水泥及混凝土块凿去,平整和冲洗基层。在抹面层时,基层表面要充分湿润,以免吸收砂浆水分;并要擦干凹坑处的积水,使其既潮湿又干净。在砂浆的初次凝固之前对水泥砂浆进行抹平,终凝前进行压光,最后用力压出亮光来,以压三次为宜,同时也要掌握压光的时间。最后一定要做好养护工作,地面经过一段时间硬化后,应定时洒水进行养护,并避免损坏表面状态,保持湿润的时间以十天为宜。 3.2 内墙抹灰层空鼓、开裂预防措施 首先,如果基层太光滑,应用介面处理剂处理或用1∶1水泥砂浆加环保型胶先薄薄地刷一层。在抹灰前对凹凸不平的墙面必须剔凿平整,凹处用1∶3水泥砂浆分层填实找平。基层表面污垢隔离剂等必须清理干净,墙面脚手架孔和其他洞应在抹灰前填堵抹平。在基层抹灰工序前要先将基层浇水湿润,砖基层要浇水两遍以上。如果砂浆配比上的问题出现和易性、保水性差时,可掺入适量的石灰膏或外加剂,调整好配合比。最后,电气线路的相关管道埋设深度必须做到保证管面离墙面距离达到十毫米

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第一节砌筑工程 1.砌块排列不合理,组砌方法不对。 (1)砌筑前,应根据建筑物平面和墙体情况绘制砌块排列图,尽量采用主规格砌筑,上下皮砌块错缝搭砌,纵横墙交错搭砌,保证砌体强度、整体性。 (2)砌块上下皮错缝搭砌的长度控制在不小于砌块高的1/3,也不应小于90mm,如个别排列不开,无法满足搭砌长度要求的,应按规定在水平灰缝内放置拉结筋或钢筋网片。 (3)大于30mm的竖缝应用C20细石混凝土灌实,大于150mm的竖缝用整砖镶砌,镶砌部位不应集中,应均匀分散分布,墙角部位不得镶砖。 2.灰缝砂浆不饱满 (1)配制砂浆不用细砂或含泥量过高的砂,配合比计量应准确,一般稠度控制在5~7cm,应有良好的和易性、保水性,砂浆随拌随用,不准用隔夜砂浆。 (2)灰缝应均匀,灰缝控制在10~15mm 范围内,砌筑时随砌随用原浆勾缝,应密实。 (3)水平灰缝宜采用“坐浆法”,铺浆,一次铺浆长度不宜超过800mm,铺浆后应立即放好砌块,一次摆正找平;竖向灰缝应采用“端面铺浆法”,即将砌块侧端面朝上,满铺砂浆,四边抹成八字形,与前面已砌好的砌块挤紧。 第二节外墙渗漏质量通病的防治 1.填充墙与剪力墙(柱)交接处渗漏水防治 (1)填充墙墙体拉结筋应严格按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设置。 (2)填充墙体所用材料在施工前应浇水湿润。 (3)填充墙与剪力墙交接处砌筑饱满,勾缝应密实。砌筑砂浆饱满度应不低于80%,不得有瞎缝、丢缝、开裂及勾嵌不实现象。 (4)填充墙上部斜砌部分应待其下部沉降稳定后再行砌筑,严禁一次砌至顶。

(5)建议室外装饰时在填充墙与剪力墙交接处加钉20cm宽钢丝网,以防止因两者收缩率不同而拉裂。 (6)为防止屋面楼面梁板与顶层外墙砌体交界处开裂渗漏,在顶两层楼板外侧梁模板装订时梁底按图做滴水线,再进行砌体施工。 2.外墙窗及窗框边渗漏水防治 (1)窗框与墙体间缝隙应用水泥砂浆分层填塞密实,固定窗框的木楔要及时取出(防止引水),并用砂浆填嵌。 (2)抹灰时内窗台应做成内高外低,高差为2cm。泛水应坡向正确,不得有咬框。 (3)窗外框外侧周边在抹灰时留设5×8凹槽,并用防水胶密封。填嵌防水胶时凹槽内应清洁干燥,防水胶封闭应连续饱满,不得有缝隙、砂眼、气孔等。 (4)外窗下框在安装时宜采用两侧固定法且在外抹灰施工时做好成品保护,防止窗下框被施工人员踩踏而造成填缝不严。 (5)外窗各节点应设计合理,加工安装规范。窗下框冒头处应设置排水孔。窗各拼装节点缝隙均应采用防水胶填嵌平滑密实。 第三节保温层质量通病的防治 1.“热桥”现象 “热桥”现象:房屋外墙转角、内外墙交角、楼屋面与外墙搭接角的区域范围,在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同时由于室内通风不畅时,产生水雾吸附于墙面,并继而出现渗水、墙皮脱落、发霉等现象,大多出现在秋末冬初(钢筋混凝土结构多发生于柱子和梁处,砖混结构多发生于圈梁处)。 2.原因: (1)建筑结构因素 混凝土梁柱部位因外观造型需要无保温层,使局部“长毛”结露。 坡屋面设置老虎窗时,为了顾及建筑立面效果没有对裸露部位的混凝土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办法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办法 总则 为贯彻“中国建筑,服务跨越五洲; 过程精品,质量重于泰山” 的质量 方针, 实现所属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建质字 [2010]111 号)《关于做好房屋建筑和市政 基础设施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的通知》 《、 工程建设施工企 业质量管理规范》 GB/T50430-2007 等法律、法规、规范编制。 本办法适用于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股份” )所属各级各 类全资、控股的施工企业、 中建总公司委托管理的企业 (以下简称 “所 属施工企业”)及其承包施工的工程项目 (以下简称 “施工项目”)的质 量管理工作。 本办法是中建股份对所属施工企业及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工作的基本规定,是 所属施工企业及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工作的基本行为准则, 也是对所属施 工企业及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检查、 考核评价的依据。 所属施 工企业(专业公司)可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依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所属施工企业在质量管理工作中,除应执行本办法外,还应执行有关工程质 量管理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定或其他行业的有关规定等。 所属施工企业应积极贯彻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施工企业质量管 理规范》 GB/T50430-2007,努力实现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科学化 所属施工企业在执行本办法的过程中,应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并随时 将意见或建议反馈中建股份质量管理部门。 术语 企业——特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施工单位,不包括分支机构。 质量管理决策体系——由企业质量管理决策机构、决策机制及相应制度构1 1.1 1.2 1.3 1.4 1.5 1.6 1.7 2 2.1 2.2 2.3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方案87288

世纪盛荟广场 【新闸路(西斯文里)项目】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2015年10月 目录 一、工程简介 (3) 1、工程名称及参建设单位 (3) 2、工程概况 (3) 二、质量管理及保证措施 (3) 三、工程质量的过程控制和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5) 1、模板工程 (5) 2、钢筋工程 (6) 3、混凝土工程 (9) 4、砌筑工程 (14) 5、防水工程 (14) 6、楼板裂缝 (15) 7、楼地面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 (16) 8、外墙常见的质量通病 (18) 9、门窗渗漏 (18) 10、屋面施工阶段防水层起鼓、渗漏 (19) 11、屋面有排气要求的隔热层不按规定留排水、排气孔,使顶棚出现渗水等现象 (19) 12、楼梯抹灰后踏步阳角掉角、排水不畅 (20) 13、尺寸偏差 (20)

一、工程简介 1、工程名称及参建设单位 工程名称:上海市静安区新闸路(西斯文里)项目 工程地点:静安区新闸路路、大田路 建设单位:长和达盛地产(上海)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上海三维工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沪) 2、工程概况 西斯文理办公楼项目位于上海市静安区,东侧紧大田路,南侧为新闸路,西侧为居民区(2~3层的砖结构老房),北侧为顺德路。工程包括办公楼及商场裙楼连地下室及地块整体室工程。基地占地面积约14528m2,总建筑面积约90959m2 二、质量管理及保证措施 (1)现场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副经理中间控制,专职质检员、各施工项目组长及兼职质检员参加的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建立完善的项目质保体系及项目质量信息反馈体系,对工程质量进行层层监控,并配合公司、监理、业主等质量监督部门形成一个从项目经理到施工班组的全面质量管理网络。 (2)认真落实质量责任制和奖罚制度,在员工中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知识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建立各种形式检查小组,就工程中以往经常出现的质量通病和工程可能出现的质量隐患为目标开展活动,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起

施工质量通病与预防措施

施工质量通病与预防措施 一、编制依据 1、《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2、《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砼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4、《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50327-2001)。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新市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河源市源城建筑工程总公司;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总建筑面积为平方米。 三、通病防治特点 针对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在本工程主体施工阶段应做好以下几个项目的通病防治工作:1、钢筋砼现浇板裂缝防治;2、填充墙裂缝防治;3、楼地面工程渗漏防治;4、外墙渗漏防治、5、门窗渗漏防治;6、屋面渗漏防治工作。 四、主体工程中的通病防治措施 一)、钢筋砼现浇板裂缝防治措施 a、裂缝原因分析 1、现浇板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1、砼浇筑后,表面没有及时覆盖,受风吹日晒,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而此时砼早期强度低,不能抵抗这种变形应力而导致不规则的龟裂缝; ○2、砼经过度振捣,表面形成水泥含量较多的砂浆层,使收缩量增大开裂; ○3、砼流动度过大,模板、垫层过于干燥,吸水大,引起收缩开裂; ○4、由于板面负筋被人为踩踏后未复位,降低了受力筋的有效高度,影响板的强度和刚度,导致裂缝产生。 ○5、由于整个楼板干燥收缩不均匀,板角部位的变形受到相邻柱梁及墙体的约束,以及板面的板角构

造筋被人为踩踏变形,偏离设计规定位置。施工马虎,板角部位的板厚小于设计规定,以致板的刚度不足,发生板角斜向裂缝。 ○6、由于楼板砼浇筑后,在其强度未达到1.2MPa时就在板上进行施工活动,使砼结构受到扰动;拆模时间过早,使板尚不能承受载荷;跨中部位遗漏设置砼垫块,浇筑砼时又随意往上提钢筋网,造成此部位砼保护层超厚,板的承载能力降低。在设计荷载作用下,板底跨中处容易产生裂缝。 ○7、梁板砼尚未达到脱模强度,在其上用手推车运输、堆放材料,使梁板受到振动或超过比设计大的施工荷载作用而造成撞击裂缝; ○8、模板刚度不足,模板支撑不牢,支撑间距过大或支撑在松软土上;以及过早拆模,常导致不均匀沉陷裂缝的出现。 b、防治措施 1、加强商品砼供应的质量管理: (1)认真实行“预拌混凝土出厂质量保证书、出厂合格证”制度。预拌混凝土站应按子分部工程分混凝土品种和强度等级,向施工单位提供“预拌混凝土出厂质量保证书、出厂合格证”。 (2)在施工前与砼厂家做好技术沟通工作,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签定砼技术协议,在开盘前一天应将水泥出厂合格证资料送到,报监理核对资料符合要求后方可开盘; 2、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如下预防措施: (1)应严格控制现浇砼板的厚度与标高。具体控制措施如下:①控制好楼层标高:每栋楼设置两个基准点作为楼层垂直传递与标高复合,并定期对基准点进行复合,标高精度误差控制在4mm以内。②模板标高控制:首先要控制好墙体模板的上口标高,在墙体模板垂直度与上口标高校正完后再铺设顶板模板,避免墙体标高不到位,出现局部板边不平,影响板面标高的控制,然后板面标高应通过竖向钢筋上提供的水平线来控制,钢管排架上口带通线,板底尽量采用通长木方垫平铺稳,变形木方需经压刨平直后方可使用,严重变形的不得使用。顶板模板采用12mm厚竹胶合板,铺钉时要确保与木方结合牢固平稳,不得有翘曲、晃动等现象。将板面标高偏差控制在4mm以内。③砼浇筑厚度控制:砼浇筑时预先准备好厚度标识杆,控制放料时的厚度,在刮平前通过标识与钢筋上的水平标志斜向通长带线,用标高标识杆控制砼板面标高,再用3m长刮杆将砼表面刮平,平整度要求不大于5mm。 (2)严格控制现浇砼板内钢筋、管线的位置,管线布置好后应用扎丝与钢筋绑扎牢固,且必须保证管线之间有不小于25mm的缝隙,原则上板内管线管径不应大于板厚的1/3,如大于1/3板厚时需在管底沿管线方向垂直铺设ф6@150长度为500mm的加强筋,且对管线密集部位也应设置加强筋,管线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5mm;保护层均采用塑料垫块,板上部筋保护层采用塑料支架固定牢固,支架间距不大于800mm,平台砼浇筑前,预先铺设好脚手板,防止踩塌钢筋产生变形移位,造成板面保护过大,降低了板的有效高度,以及出现板面裂缝等现象,砼浇筑时派专人值班,保证板内钢筋、管线位置正确。 (3)、浇筑五层以上平台砼时采用地泵送料,布料机出料,必须避免泵管砼集中堆放在模板上,造成模板或支架变形,布料机基座部位下部支撑必须加固牢固,不得在泵送时振动模板支架,从而影响模板整体刚度。墙体砼应分层浇筑,分层振捣,在墙体砼振捣密实后适当间隔一段时间再浇筑顶板砼。 (4)、现浇板浇筑时,严禁在罐车内加水,砼进行拍打振实后,用长刮杆刮平,赶走表面泌水。在砼初凝前应进行二次振捣,在砼终凝前进行两次压抹,避免砼产生收缩裂缝。

装配式建筑质量通病和措施(值得收藏)

装配式建筑质量通病和措施(值得收藏)装配式建筑已经成为国家政策在火热推行,但是对于装配式施工,大多数项目由于缺乏经验,在现场实施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本文是中建七局从工程实例中总结的装配式施工的13个质量通病,分析了原因并给出处理措施,符合当前行业实情,具有指导意义,大家可在工程中参考防治! 1、预埋位置偏差、移位 预埋线盒偏位

?问题描述 预埋线盒偏位,下沉 ?基本要求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预埋线管、电盒在构件平面的中心线位置偏差20mm,高差0~10mm ?原因分析 1)线盒固定不牢靠,混凝土浇筑或振捣时线盒发生移位 2)混凝土振捣碰触线盒 ?控制要点 1)预制构件上表面预埋线盒底部必须增加支撑 2)混凝土振捣时,要求严禁碰触预埋线盒、线管 2、预制构件表面气孔麻面

表面气孔麻面?问题描述

预制混凝土构件外表面气孔数量多、孔径大,麻面 ?原因分析 1)采用油脂类脱模剂,导致混凝土浇筑后,多油脂部位易形成气孔 2)模台清理不干净,涂刷脱模剂后,模台表面易形成凸起部位,混凝土浇筑、硬化后,易形成气孔 3)混凝土振捣不密实 ?控制要点 1)采用水性脱模剂或油性脱模剂代替油脂 2)脱模剂涂刷前,必须将模台清理干净,钢筋绑扎及预埋工序使用跳板,不允许在涂过脱模剂的模台上行走 3)对工人进行混凝土振捣技术交底,并持续一周对振捣工序进行旁站 3、预制构件表面裂纹

表面裂纹 ?问题描述 预制混凝土构件外表面裂纹 ?原因分析 1)门窗洞口等位置,设计图纸中未按规范要求设置加强筋 2)起吊运输前未按照设计进行加固 ?控制要点 1)门窗洞口等位置,按规范要求设置加强筋 2)起吊运输前,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构件加固,检查合格后方可起吊运输

装配式施工的13个质量通病

最新装配式施工的13个质量通病 装配式建筑已经成为国家政策在火热推行,但是对于装配式施工,大多数项目由于缺乏经验,在现场实施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本文是中建七局从工程实例中总 结的装配式施工的13个质量通病,分析了原因并给出处理措施,符合当前行业 实情,具有指导意义,大家可在工程中参考防治! 1预埋位置偏差、移位 预埋线盒偏位 ?问题描述 预埋线盒偏位,下沉 ?基本要求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预埋线管、电盒在构件平面的中心线位置 偏差20mm,高差0~10mm ?原因分析 1)线盒固定不牢靠,混凝土浇筑或振捣时线盒发生移位 2)混凝土振捣碰触线盒 ?控制要点 1)预制构件上表面预埋线盒底部必须增加支撑 2)混凝土振捣时,要求严禁碰触预埋线盒、线管

2预制构件表面气孔麻面 表面气孔麻面 ?问题描述 预制混凝土构件外表面气孔数量多、孔径大,麻面 ?原因分析 1)采用油脂类脱模剂,导致混凝土浇筑后,多油脂部位易形成气孔 2)模台清理不干净,涂刷脱模剂后,模台表面易形成凸起部位,混凝土浇筑、硬化后,易形成气孔 3)混凝土振捣不密实 ?控制要点 1)采用水性脱模剂或油性脱模剂代替油脂 2)脱模剂涂刷前,必须将模台清理干净,钢筋绑扎及预埋工序使用跳板,不允许在涂过脱模剂的模台上行走 3)对工人进行混凝土振捣技术交底,并持续一周对振捣工序进行旁站 3预制构件表面裂纹 表面裂纹 ?问题描述

预制混凝土构件外表面裂纹 ?原因分析 1)门窗洞口等位置,设计图纸中未按规范要求设置加强筋 2)起吊运输前未按照设计进行加固 ?控制要点 1)门窗洞口等位置,按规范要求设置加强筋 2)起吊运输前,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构件加固,检查合格后方可起吊运输 4预置构件到场验收、堆放问题 垫块不在一条垂直线上 构件堆放缺少垫块 ?问题描述 预制构件现场随意堆放,出现上下排木方垫块不在一条直线,极容易产生裂缝 ?处理措施 预置构件堆放时,一是必须要求堆放场地比较平整,如场地不平,则需调整垫块,保证底层垫块在同一平面,保证底层预制构件摆放平整,受力均匀;二是叠合板 堆放层数不宜超过6层;三是板与板之间不能缺少垫块,且竖向垫块需在一条直 线上,所有垫块需满足规范要求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XXXX小区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编制人: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 XXXXXXXXX有限公司 年月日

目录 一、工程质量通病的概念 (03) 二、工程特点及概况 (03) 三、工程质量通病项目及内容 (05) (一)模板工程 (05) (二)钢筋工程 (06) (三)砼工程 (07) (四)砌体工程 (08) (五)楼地面工程 (09) (六)卫生间地面工程 (10) (七)木门窗工程 (11) (八)铝合金工程 (13) (九)外墙渗水 (14) (十)瓷砖墙面工程 (15) (十一)屋面工程 (17) (十二)水卫安装工程 (18) (十三)电器安装工程 (20)

一、质量通病的概念: 所谓工程质量通病,是建筑工程中常而易见的质量问题,它的存在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甚至影响到使用功能及结构安全。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国家经济建设速度。“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为此对工程质量中出现的通病,必须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加以防治、消除,确保工程质量。 二、工程特点及概况: 1.项目名称:XXXXXX 2.建设单位: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 3.工程项目地点:XXXXXXXXX 4.工程项目建设规模:总建筑面积XXXXXm2。

5. 设计单位:XX有限公司 XX及地下车库施工单位:XX有限公司 XX施工单位: XX有限公司 XX 施工单位:XX有限公司 6.工程抗震、防水等级及其他: (一): 地下车库工程: 本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地上结构形式为剪力墙;建筑面积为5870.59平方米,总停车位为266辆;抗震等级为三级,F轴至2#车库区域抗震等级为为二级,其余与主楼相连的部分抗震等级为三级,抗震构造措施抗震等级为三级;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防水底板;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7度。防水等级:变配电室、屋面按防水等级一级设防其他二级;地下室防水工程执行《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和地方的有关规程和规定,设防做法为L06J301-34。地下车库耐火等级为一级,按防火分类为二类。根据规划定点要求及使用功能要求,车库在场地北、西两侧设两个出入口。地下车库机械停车部分为三个防火分区,面积均小于2600平方米,符合《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防火分区之间用防火墙和特级防火卷帘(耐火极限大于3小时)分隔GB50067-9751.1.1,51.2条规定;相邻防火分区之间如开门则门为甲级防火门。 (二): 3#、6#、8#: 本工程地上6层建筑高度19.59m,总建筑面积3233.90平方米,工程结构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基础采用人孔万控桩基础;抗震设防烈度:7度;防火设计耐火等级为地上二级。砌体:非承重的外围护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用

中建质量创优策划

WORD格式 寰宇汇金中心项目 质量创优策划书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创优目标 一、工程概况 二、公司创优目标方针 三、项目部创优目标、方针与计划 四、项目部对落实创优计划的措施 第二章管理职责及管理措施 一、管理职责 二、管理保证措施 三、质量管理 第三章主要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控制办法及侧重点要求 一、主体结构施工要点 二、装饰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三、屋面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四、安装工程质量控制 第四章创优工程实体质量检查要点 一、地基基础及主体工程 二、防水工程(屋面、浴厕间 三、建筑装饰及装修工程 四、技术资料部分 第五章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确保圆满完成创优计划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创优目标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东莞市南城区宏六路与隆溪路交汇处,包括凯建大厦( 1 号商业办公楼、3 号商业办公楼)、凯汇大厦( 2 号商业办公楼)、凯宏大厦( 4 号商业办公楼)及地下车库三、四、五,主要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1 号商业办公楼总高 度119.6m,地上 26 层,地下 3 层;3 号商业办公楼总高度19.5m,地上 4 层,地下3 层;2 号商业办公楼总高度119.9m,地上26 层,裙房 1 层,地下 3 层;4 号商业办公楼总高度119.95m,地上 27 层,裙房 1 层,地下 3 层。总建筑面积19.7 万m2。 二、公司创优目标方针 本工程列入我司2016-2017 创优质项目,工程质量确保获市优质工程。为此公司精心组织工程项目部班子,并成了寰宇汇金项目部,重点管理,重点保证, 确保创优目标的实现。 三、项目部创优目标、方针与计划 根据公司计划,本工程创优目标为市优质工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项目部将按质量目标提高一级的要求来执行各项工作,高标准、严要求,狠抓工程质 量与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充分发挥公司综合实力优势,加强对创优 计划关键因素的控制,确保创优目标的实现。 四、项目部对落实创优计划的措施 创优计划的实施,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其中包含的因素多,需要多方面加以 控制,方能确保创优目标实现。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我项目部拟从以下几个方 面着手,在施工工程中加强管理控制,保证创优计划的顺利实施。

广东省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条)

广东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二十条 一、前言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建筑工程中经常发生的、普遍存在的一些工程质量问题,由于量大面广,因此对建筑工程质量危害很大,是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的主要障碍。1995年,原省建委颁发了《关于印发〈广东省消除建筑安装工程质量通病若干规定〉的通知》(粤建监字[1995]144号,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全省各地按照《若干规定》的要求,采取切合实际的措施,经过近10年的实践,《若干规定》所列的质量通病现象在我省房屋建筑工程中逐年减少,其中的部分措施已成为近几年出台的工程建设技术规范、标准的条文。实践证明,抓好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省建筑业蓬勃发展,由于相应的技术标准和措施的制订相对滞后,传统的施工工法已不适应工程建设的要求,一些新的质量通病也随之产生,以前一些不太关注的质量通病,现在也日显突出。例如:新型砌体开裂、渗漏,混凝土结构板梁开裂,卫生间、给水管暗敷渗漏,阳台栏杆过低,电器设备无防雷接地等。这些质量通病,有的缩短了建筑物的使用年限,有的直接影响了建筑物的使用安全,有的影响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在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对住宅工程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同时,住宅工程的质量通病,成为了人民群众质量投诉的热点。 为加大防治我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工作力度,进一步提高住宅工程质量,针对目前我省住宅工程发生的质量通病,根据国

家的有关技术规范、标准,结合我省实际,在深圳、珠海、清远等市已实施的地方性技术措施的基础上,编制了《广东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二十条》(以下简称《二十条》),其中土建工程11条,建筑设备安装工程9条。 《二十条》可作为指导施工、设计、施工图审查、工程监理和质量监督等进行质量控制及质量管理之用。 由于编制的时间比较仓促,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指正。请各单位在执行本防治措施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广东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总站(通讯地址:广州市先烈东路121号,邮政编码510500),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二、基本规定 实施《广东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二十条》的基本规定: 一、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2006年1月1日起新开工的住宅工程,其它工程可参照执行。 二、实施《二十条》所增加的工程费列入工程造价。 三、在住宅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和监理等建设过程中,除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技术标准等规定外,还应执行本《二十条》。 四、建设单位应将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列入工程检查和验收内容,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应说明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实施情况。

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亿锋·现代城工程 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编号: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 2006年7月1日

1.工程概况 开发区亿锋·现代城工程是集高层住宅、高层酒店式公寓、小高层住宅、多层商场、大面积地车库(含部分六级人防)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小区,总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包括大型地下室车库、商场及9栋百米、一栋55米高层塔楼。 本工程1#、2#、3#楼为框剪结构,1#、2#、3#楼地下二层,1#楼地上二十九层,3#楼地上三十层,2#楼地上十三层,商场1及地下室车库为框架结构,地下二层,地上三层,4#~10#楼为剪力墙结构,4#、5#、6#楼地下二层,地上三十二层,7#、8#楼地下一层,地上三十四层,9#、10#楼地下二层,地上三十四层,地下室车库2A地下一层,商铺地下一层,地上三层。 本工程质量目标为省“世纪杯”,为确保达到此目标,同时结合室2006年质量年活动要求,特制定此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方案,以期规避类似质量通病发生。2.模板工程 1.轴线偏位 现象:拆模后,发现砼柱、墙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偏移。 预防措施: a.模板轴线放线后,要有专人进行技术复核,无误后才能支模。 b.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限位措施,如采用焊接钢件限位,以保证底部和顶部位置准确。 c.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总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 d.根据砼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e.砼浇捣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2.变形 现象:拆模后发现砼柱、梁、墙出现凸肚、缩颈或翘曲现象。 预防措施: a.模板及支架系统设计时,应考虑其本身自重,施工荷载及砼浇捣时侧向

分项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分项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交一公局渭武高速土建第十一合同段 二〇一六年四月二十日 目录

分项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 一、路基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1) (一)、超厚回填 (1) (二)倾斜碾压 (1) (三)挟带大块回填 (1) (四)挟带有机物或过湿土的回填 (2) (五)带水回填 (2) (六)不按段落分层夯实 (2) (七)路肩边坡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2) (八)边坡过陡 (3) (九)路肩积水 (3) 二、路基排水及防护 (4) (一)、边沟、排水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4) (二)路基排水无出路 (4) 三、路床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4) (一)不按土路床工序作业 (4) (二)土路床的压实宽度不到位 (5) (三)路床上过湿或有“弹簧”现象不加处理 (5) (四)路床土层含有机物质 (6) 四、软土地基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6) (一)、砂石垫层表面不平整;砂石垫层不密实,粗细分离,表面松散,有凹坑,车辙等。

(6) 五、涵洞通道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6) (一)、换填换土后的地基,经夯击、碾压后,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 (6) 主要原因 (6) 六、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7) (一)蜂窝 (7) 主要原因 (7) (二)麻面 (8) (三)孔洞 (8) (四)露筋 (9) (五)表面不平整 (9) (六)强度不够,均质性差 (10) (七)泵送砼常见问题及解决 (10) 七、涵洞防水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4) (一)涵洞渗漏原因及防治措施 (14) 八、桥梁桩基 (14) (一)桥梁挖孔桩基础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 (14) (二)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4) 九、粱板预制与安装 (19) (一)、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19) (二)预防措施 (20) (三)后张法T梁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20)

(1)钢结构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手册20160621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广东公司 钢结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2016年6月)

前言 本手册主要是根据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及规定,结合公司近几年钢结构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工作经验进行编写,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本手册重点对当前公司施工的钢结构工程主要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予以介绍。 本手册作为公司钢结构工程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措施,各项目及专业分供方在从事钢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强制执行,以减少项目钢结构质量通病的发生。 钢结构质量通病防治,重在预防,希望各项目在工程实践中认真研读,事先采取周密的预防措施,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确保工程质量万无一失。 本手册虽经反复核证,仍难免存在不妥与疏漏之处,敬请提出宝贵意见。 本手册由中建五局广东公司机电装饰部负责解释修订。 二零一六年六月

钢结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目录 通病1构件验收不严格 通病2基础质量偏差不符合设计要求 通病3基础螺栓位移、螺杆损坏、标高偏低 通病4埋件凹进、凸出混凝土表面过大 通病5安装偏差(标高和轴线)及垂直度超出规范要求 通病6构件对接不准确 通病7钢构件安装时违反操作规程 通病8构件表面沾染泥砂,不清洁 通病9吊装构件变形严重、或拱度变化引起的安装尺寸不符合要求 通病10构件安装前发生的局部涂层损伤脱落未处理 通病l1钢柱安装时,定位轴线不从地面控制定位轴线引出 通病l2钢柱安装忽视日照、温差的影响,不作温差校正 通病13钢结构安装过程中不注意水平标高的调整 通病14钢柱安装不平、扭转,垂直度超过允许偏差 通病15钢柱校正完全依赖缆风绳,校正(缆风绳拆除)后测量数据经常变化,焊接产生较大变形,影响结构安装精度 通病16钢柱安装存在较大错边现象 通病17临时马板、靠板、限位板切除后,已校正好的构件测量数据发生较大的变化通病18临时加固装置或缆风拆除测量数据发生突变 通病19焊工水平低 通病20随意在母材上打火,烧伤母材 通病21切割焊接引弧板伤及母材 通病22焊接前未清理干净焊道内脏物、油污、涂料、锈蚀等影响焊接质量的杂物 通病23构件焊接不经检验处理就直接施焊 通病24在焊道外的母材上引弧和收弧,任意施焊 通病25引弧板的材质、板厚、尺寸等不符合要求 通病26用锤击落引弧板和引出板

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通病

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通病 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建筑工程涉及面广、环节多、管理复杂,特别是施工队伍技术素质参差不齐,急功近利或出于不正当利润追求以及其它多种原因,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质量隐患,也给工程监理带来了很大难度,本工程为公共建筑, 为了保证观感质量, 特将本工程房屋建筑阶段容易出现的一些施工质量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和提出一些预防措施。 A. 模板工程 a. 出现问题:模板轴线偏位、标高不准、支模过程中出现凸肚、缩颈和翘曲,致砼料浇灌振捣时出现漏浆、跑模、模板拆除后出现蜂窝麻面、孔洞、露筋或几何尺寸超出设计尺寸等。 b. 原因分析:主要是人为操作不当、放线不准、支模过程中不拉水平、垂直线、不设标准基准线;模板不校正、支撑点少且不牢固;模板变形、振动时不均匀,发生错位没有及时发现并调整。 c. 预防措施:确保模板质量,不许劣质模板进场,检查放线准确度,设置水平、垂直基准点,反复检查模板的水平、竖向是否正确,检查各支撑点是否牢固、数量、间距尺寸是否合理,消除模板内部、底模、接缝处的杂物,当楼层高度>3.5m、跨度》6m的支模体系,应进 行专项施工方案设计,首层支模必须在硬地上施工,如有特殊情况,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支撑沉降变形;禁止使用铁皮做模板、杂树枝做支顶材料,高度<4.5m 的支模可使用尾径不小于 80mn t勺杉木做支顶材料;模板拼装应平整、紧密,缝隙应<2mm且支模牢固,柱与梁 接头处的开口位模板必须做至楼板模板的底面,接头处支模平直、不变形;在施工缝面位置开100X 100mm生口模板,以清除杂物,柱、墙模板底脚应留》200X 200mm 生口模板,墙按 < 1000mm设置;浇筑砼前应全面检查,清除模板内的杂物和垃圾,现浇砼结构的底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砼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结构类型结构跨度(m)按设计的砼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计(%) 板w 2 50 >2、w 8 75 >8 100 梁、拱、壳w 8 75 >8 100 悬臂构件w 2 75 >2 100 后浇带浇筑砼后,砼强度必须达到100%设计强度和28d 后方能拆除模板。 B. 钢筋工程 a. 出现的问题:钢筋规格,布筋间距尺寸与设计图纸不符,墙、柱、主筋偏位,楼板及悬挑板上筋下陷,同截面接头过多,绑扎及焊接不符合规范要求,骨架歪斜和基础钢筋倒钩等。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 1)、名称及现象: 蜂窝(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2)、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不准,造成沙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和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分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7、基础、柱、墙根部末梢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3)、防治措施: 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和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应设串筒和溜槽;浇灌引应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干净,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沙浆或灌注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二、 1)、名称及现象: 麻面(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漏现象) 2)、产生原因: 1、模板表面粗糙或沾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沾坏

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4、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均,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沾接造成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除,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面 3)、防治措施: 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沾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板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 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三、 1)、孔洞(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裸露或全部裸露) 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设件处,混凝土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2、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有未进行振捣 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4、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2)、预防措施: 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子混凝土浇灌,在模板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或配人工捣固;预留孔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口,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凝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 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支设带托盒的模板,撒水充分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