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主题班会(小学)
小学生预防地震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1篇)

小学生预防地震主题班会教案小学生预防地震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1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预防地震主题班会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生预防地震主题班会教案篇1一、班会目标:1、为了配合开展“安全教育日”和“安全教育周”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避险自救能力。
2、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班会过程:(一)介绍首个“防灾减灾日”的知识。
2018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18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其意义: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
设立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二)让同学们广泛发言,畅谈对我们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由哪些?学生回答后,由老师做总结。
1、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下沉、地震。
2、洪涝及其它灾害:雨涝、洪水、凌汛灾害、地震灾害。
3、大风灾害:台风、寒潮大风、雷暴大风、龙卷风。
4、热带气旋灾害:五、冰雹灾害:5、海洋灾害:风暴潮、灾害性海浪、海啸、赤潮。
(三)假设同学面临了自然灾害,你该如何处理呢,有什么措施?预防雷击的措施:1、在雷雨天,人应尽量留在室内,不要外出,关闭门窗,防止球行闪电穿堂入室。
2、尽量不要靠近门窗、炉子、暖气炉等金属的部位,也不要赤脚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脚下最好垫有不导电的物品坐在目椅子上等。
3、在野外遇雷雨时,尽快找一低洼或沟渠蹲下,不要在孤立的大树、高塔、电线杆下避雨。
防浓雾:1、尽量不要外出,必须外出时,要戴上口罩,防止吸入有毒气体。
2、行人穿越马路要当心,应看清来往车辆。
小学生防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

小学生防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小学生防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生防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生防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1班会目的:1.了解有关地震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做个防震减灾知识的小宣传员2.掌握避震要点,提高自救、自护能力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精神班会过程:一、宣布班会开始:同学们大家好!谁都知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地震属于自然灾害,是人类无法抗拒的。
二、自救比赛1、演示:在家庭怎样避震,地震时在楼房内的应急避震: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
其次,可躲藏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也可转移到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
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的地方,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大。
总之,震时可根据建筑物的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
因熟睡来不及躲避者,应当”伏而待定“,切勿仰卧,侧过身来也能争得生存的机会。
住平房避震时,行动要果断,就近躲避,或紧急外出,切勿往返。
如果处于房门附近,室外无保障,无危房或狭巷、可立即跑出室内,已冲出室外的人在短的时间内,不要急于返回室内。
要避开(bikai)高大建筑物,及时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要避开(bikai)桥梁、危岩滚石地带,到桥下避震更是错上加错。
来不及跑出房,要迅速贴屋角趴下,脸朝下,头近墙壁,两只胳膊在胸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在手反握右臂,鼻梁上方、两眼之间的凹部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嘴,用鼻子呼吸。
这样即使房子倒塌,由于有残墙和家具可支撑,亦免伤亡或窒息。
2、抢答:在学校怎样避震: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小学生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5篇)

小学生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5篇)小学生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1一公众防震知识1地震是怎样发生的由于地球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石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
地震绝大部分发生在地壳中。
2做好家庭防震准备(1)在地震危险区多震区已发布地震预报地区的居民须制定家庭防震计划。
(2)须根据政府或有关部门的防震要求,准备食品和饮料。
看一看自家住房是怎样的,有没有不利抗震的地方?摸清周围环境的情况。
(3)住房的建造质量好不好?是否年久失修?不利抗震的房屋要加固,不宜加固的危房要撤离。
住房的结构是否有利抗震?女儿墙高门脸等笨重的装饰物品应拆掉。
(4)合理放置家具物品。
把墙上的悬挂物取下来或固定住,防止掉下来伤人。
清理杂物,让门口楼道畅通。
把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放在安全的地方。
固定高大家具,防止倾倒砸人;家具物品摆放做到“重在下轻在上”。
把牢固的家具下腾空,以备震时藏身。
准备一个家庭震包,放在便于取到处。
二遇到地震时的自救求生大震的预警现象,预警时间和避震空间的存在,是震时人们能够自救求生的客观基础,只要掌握一定的避震知识,事先有一定准备,震时又能抓住预警时机,选择正确的避震方式和避震空间,就有生存的希望。
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1学校的避震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2家庭的避震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
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2024年小学防震减灾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案主题:2024年小学防震减灾主题班会教案二、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知道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3. 学会与同学、老师合作,共同应对地震等突发灾害。
四、教学内容:1. 地震的基本知识a. 地震的定义b. 地震的成因c. 地震的级别2. 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a. 躲到安全的地方b. 保护头部c. 有序撤离3. 防震减灾活动的组织与实施a. 地震预警信号的识别b. 应急避险场所的选择c. 地震后的自救与互救五、教学过程:【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地震是什么吗?当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怎么办?【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地震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地震的成因、级别等。
【互动环节】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地震逃生演练,让学生熟悉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防震减灾知识,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实践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组织防震减灾活动,包括预警信号的识别、应急避险场所的选择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模拟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学会与同学、老师合作,共同应对地震等突发灾害。
【总结与反思】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次班会所学内容,强调防震减灾的重要性。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提出改进措施。
【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宣传防震减灾知识,提高全家人的安全意识。
2. 学生绘制一幅防震减灾手抄报,加深对防震减灾知识的理解。
六、教学评估:通过课后访谈、观察学生在逃生演练中的表现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防震减灾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实际操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防震减灾知识PPT2. 防震减灾宣传海报3. 防震减灾演练道具(如安全帽、应急包等)4. 防震减灾手册或教材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地震基本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
2. 演示法:展示防震减灾宣传海报,让学生直观了解防震减灾的重要性。
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地震逃生演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小学防震主题班会记录(3篇)

第1篇一、班会背景为了提高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我校于2021年9月30日开展了以“地震来了,我不怕”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本次班会旨在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掌握防震减灾的技能,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二、班会时间2021年9月30日三、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参会人员全体班主任及五年级全体学生五、班会流程1. 班主任发言(1)开场致辞班主任首先对全体学生表示问候,并简要介绍了本次班会的目的和意义。
(2)地震知识讲解班主任通过PPT向学生介绍了地震的基本知识,包括地震的定义、成因、类型、震级等,让学生对地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防震减灾技能讲解班主任详细讲解了防震减灾的基本技能,包括:1. 地震发生时的自救方法:保持冷静,迅速寻找安全的地方躲避,如桌子、床下等。
2. 紧急疏散时的注意事项:听从指挥,有序撤离,不拥挤、不推搡。
3. 地震后的自救互救:学会包扎、止血等基本急救知识。
2. 学生互动环节(1)地震知识问答班主任向学生提问地震相关知识,检验学生对地震知识的掌握程度。
(2)防震减灾技能演练班主任组织学生进行防震减灾技能演练,让学生亲身体验如何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
3. 家长代表发言家长代表分享了家庭防震减灾的经验,提醒家长关注孩子的安全,共同提高防震减灾意识。
4. 总结发言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地震防范的重要性,希望全体学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防震减灾技能。
六、班会效果1. 学生对地震的基本知识和防震减灾技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得到提高,学会了如何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
3. 家长对学校的防震减灾教育给予了肯定,表示将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工作。
七、班会反思1. 班主任在讲解地震知识时,应注重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2. 在防震减灾技能演练环节,班主任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基本技能。
3. 学校应定期开展防震减灾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防地震小学班会活动记录(3篇)

第1篇日期:2023年4月15日时间:下午2:00-3:30地点:小学多功能厅主持人:张老师参与人员:五年级全体学生---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地震应急知识和技能,我校五年级于2023年4月15日下午举行了以“防地震,保安全”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讲解、模拟演练、知识竞赛等形式,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应对地震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
---活动流程一、活动开始(2:00-2:10)1. 主持人开场:张老师简要介绍本次班会的目的和意义,强调防震减灾的重要性。
2. 全体起立,奏唱国歌:通过奏唱国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为班会活动营造庄严的氛围。
二、地震知识讲解(2:10-2:30)1. 地震成因及危害:张老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解了地震的成因、类型以及可能带来的危害。
2. 地震前的预兆:介绍地震前的常见预兆,如地声、地光、动物异常行为等。
3. 地震逃生知识:详细讲解地震发生时如何正确逃生,包括室内避震、室外避震和逃生时的注意事项。
三、地震逃生模拟演练(2:30-2:50)1. 模拟演练准备:张老师宣布模拟演练开始,并提醒学生在演练过程中注意安全。
2. 室内避震:学生在听到地震警报后,迅速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或书本保护头部。
3. 室外避震:地震警报解除后,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有序撤离教室,迅速到达指定安全区域。
4. 总结反馈:张老师对模拟演练进行总结,指出学生在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地震知识竞赛(2:50-3:10)1. 分组: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名队长。
2. 竞赛规则:每组回答一道关于地震的知识题,答对加一分,答错不扣分。
3. 竞赛进行:张老师提问,各小组抢答,答对者获得加分。
4. 公布结果:张老师公布竞赛结果,对获奖小组进行表彰。
五、活动总结(3:10-3:30)1. 张老师总结:张老师对本次班会活动进行总结,肯定了学生在活动中的积极参与和出色表现。
小学生防震减灾班会活动方案(精选8篇)

小学生防震减灾班会活动方案小学生防震减灾班会活动方案(精选8篇)为了确保活动安全顺利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活动方案准备工作,活动方案其实就是针对活动相关的因素所制定的书面计划。
活动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生防震减灾班会活动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生防震减灾班会活动方案篇1一、演练目的:为了使学生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应对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带来的损失,从而提高学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
二、演练安排:1、参加对象:全体师生2、演练时间:20xx年5月11日中午第二节课时间。
3、地点:各班教室及操场4、演练内容:演练包括应急避震和疏散两个内容。
当地震发生时,先进行应急避震。
当主震结束后,再进行疏散,到预定地点集中,以防余震发生。
5、警报信号:应急避震和疏散以防震警报作为启动信号。
防震警报讯号:扩音器播放防震警报。
代表发生地震,学生进行应急避震。
地震发生后,组织疏散的信号:两个长哨声。
代表主震结束,学生进行疏散(距发生地震约2分钟后)。
听到哨声及广播后按预订方案进行演练,全过程要求在6分钟内完成。
地震警报解除讯号:轻音乐(荷花别样红)。
三、演练步骤:演练活动基本程序:1、防震减灾知识教育(30分钟)主要讲解地震常识、地震避险常识、自救互救常识、地震次生灾害常识、应急疏散注意事项等。
2、地震避险(1分钟)当演练总指挥发出“地震了”的口令,全体师生立即就近找到坚固的掩体避险。
3、应急疏散(3分钟)当演练总指挥发出“紧急疏散”的口令,全体师生立即有序快速地到指定疏散集合地点。
到指定地点后,全体师生应蹲下继续做护头动作。
4、演练总结(6分钟)当演练总指挥发出“地震结束”的口令,各班集合学生,由总指挥总结。
总指挥总结后,各班主任将学生有序带回班级进行演练小结。
四、管理人员职责:管理人员及老师应做到:1、明确职责,负起责任,演练开始前要到达所负责的岗位,每层的楼梯口、疏散路线每个拐弯处等,都要有人负责。
小学生防灾减灾班会教案8篇

小学生防灾减灾班会教案8篇2022年5月12日是中国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7日至13日为防灾减灾传播周,主题为“减轻灾难风险,守护美妙家园”。
那么今日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一下小学生防灾减灾班会教案,我们一起看看吧!小学生防灾减灾班会教案1【班会主题】自然灾难是无情的,许多人的生命都是丧生于自然灾难,其中异样是地震的破坏性,这次班会我们就来相识一下地震,也期望大家能在这节课中学到地震逃命的方法。
【教学目的】1、经过这次班会,让学生明白地震给人民带来的紧要灾难。
2、让学生了解并驾驭一些地震的根本学问,教育学生发生地震时不惊慌,到平安的地方躲避。
3、增加学生自我爱护的意识,提高自我爱护本领,有利于学生的安康成长。
【教学打算】视频播放,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主题:20xx年的5月12日就这样写入了历史,当天十四时二十八分,突如其来的汶川8.0级地震,振动了汶川,振动了亿万国人的心。
一个个漂亮的县城,那样令人神往的天府之国,顷刻间天崩地裂,断壁残垣。
沉痛的瞬间,伤心的数字,染血的孩子,受伤的脸庞…久久萦绕在我们心中。
四川汶川大地震后,为我们敲醒了防范的警钟,平常我们的生活很华蜜,其实危急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假设地震真的来了,敬爱的同学们,你做好战胜地震的打算了么二、地震前打算:让防震深化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备无患。
1、地震前应做哪些打算学习地震根本急救学问,制订家庭应急预案,开展家庭一分钟紧急避险、撤离与疏散的演练活动;备好防震应急包。
配齐应急物品。
家具物品摆放要重的在下、轻的在上。
将床放在内墙(承重墙)旁边,要远离屋梁和悬挂的灯具。
2、如何做好疏散打算清理杂物,使门口、庭院通道畅通,震时便于人员逃离。
熟识四周环境,了解避难场所,地震时可沿指定路途刚好疏散。
三、地震时自救学问:1、地震时的避震原那么是什么(应就近伏在床下、桌下和小跨间房屋里等平安角落,待震后快速撤离。
)2、地震时怎样自救(先让学生探讨沟通,再做补充和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之意。
A
5
02 地震的产生与类型
A
6
地震的产生和
人
造
山
陷
发
工
地
地
地
地
地
震
震
震
震
震
地震的产生
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象刮
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
种
A
7
03 在不同场合的避震方法
A
8
在不同场合的避震方法
A
9
在不同场合的避震方法
A
4
防震减灾图标意义
防震减灾的图标以彩虹、
伞、人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
的彩虹韵意着美好、未来和希
望,伞的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
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
一女、一老一少,两人相握之
手与下面的两个人的腿共同构
成一个“众”字,寓意大家携
手,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
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
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这场新 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的大地震仅四川全省就有68712人遇难、 17912人失踪。这场大地震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难 以愈合的心灵创伤,堪称国家和民族史上的重大灾难。 灾害发生 后,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表 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与坚强。2008年6月,山西省太原市有政协 委员提议,为表达对灾害遇难者的追思,增强全民忧患意识,提高 防灾减灾能力,有必要设立“防灾减灾日”或“中国赈灾日”,借 此表达对地震遇难者的纪念,弘扬团结抗灾的精神。
A
10
在不同场合的避震方法
A
11
在不同场合的避震方法
A
12
在不同场合的避震方法
A
13
在不同场合的避震方法
A
14
在不同场合的避震方法
A
15
在不同场合的避震方法
A
16
在不同场合的避震方法
A
17
04 地震基本常识
A
18
地震基本常识
A
19
地震基本常识
A
20
谢谢收看
A
21
防震减灾主题班会
重管委中心小学安全主题班会课
A
2020.51 .15
目录
01 防震减灾日的由来 02 地震的产生与类型 03 在不同场合的避震的方法 04 地震基本常识
A
2
01 防震减灾日的由来
A
3
防灾减灾日的由来
全国防灾减灾日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而设立,自 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