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首件总结报告

路基首件总结报告
路基首件总结报告

目录

一、工程概况........................................................................................ - 1 -

1.1地基处理 ......................................................................................... - 1 - 1.2路基填筑 ......................................................................................... - 1 - 1.3路基防护工程 .................................................................................. - 2 - 1.4主要工程数量 .................................................................................. - 2 -

1.5设计标准 ......................................................................................... - 3 -

二、路基首件施工过程.......................................................................... - 5 -

三、地基处理施工................................................................................. - 5 -

3.1地质核对 ......................................................................................... - 5 - 3.2双向水泥搅拌桩施工 ....................................................................... - 6 -

3.3碎石垫层施工 .................................................................................. - 8 -

四、路基填筑施工................................................................................. - 9 -

4.1施工工艺 ......................................................................................... - 9 -

4.2路基填筑 ......................................................................................... - 9 -

五、过渡段填筑施工 ........................................................................... - 17 -

5.1过渡段施工工艺............................................................................. - 17 - 5.2过渡段施工.................................................................................... - 17 -

5.3过渡段检测.................................................................................... - 18 -

六、路基防护工程施工........................................................................ - 19 -

6.1预制场集中预制............................................................................. - 19 - 6.2脚墙施工 ....................................................................................... - 20 - 6.3上、下镶边施工............................................................................. - 25 - 6.4骨架护坡施工 ................................................................................ - 28 - 6.5排水沟施工.................................................................................... - 37 - 6.6防护栅栏施工 ................................................................................ - 39 -

6.7绿色防护工程 ................................................................................ - 43 -

七、施工总结...................................................................................... - 43 -

7.1路基填筑 ....................................................................................... - 43 - 7.2路基防护工程 ................................................................................ - 44 - 7.3存在的问题.................................................................................... - 44 -

新建连云港至盐城铁路站前工程LYZQ-Ⅴ标段

路基首件工程总结报告

一、工程概况

连盐线路基首件工程选定在连盐站前V标,位于盐城市滨海县正红

镇李元村,里程为:DK190+050~DK190+350,全长300m。该段路堤处于曲线上(R=7000m),平均填筑高度为4.9m,路基顶宽13.62~

13.73m。

1.1地基处理

地基处理采用双向水泥搅拌桩(湿法),桩径Ф0.5m、间距1.2m,正三角形布置,采用P.0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掺量为湿土质量的16%,水灰比0.5。

桩顶铺设厚0.5m的碎石垫层,碎石垫层中间夹铺一层双向经编土

工格栅,土工格栅抗拉强度不小于200kN/m。

1.2路基填筑

该段路基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潜水,赋存与第四系全新统冲积、海相沉积地层中,属弱透水层,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补给,水量较大,勘察期间地下水位埋深约0.5~1.0m。

路基填筑采用复合改良土填筑,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32.5,初凝时间不宜小于3.0h,终凝时间不宜小于6.0h,安定性和强度指标应符合《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的要求。石灰采用二等建筑钙质生石灰粉或合格建筑钙质生石灰粉,生石灰0.9mm筛余量不应大于0.5%、0.125mm筛余量不应大于12%,建筑钙质生石灰未消化残渣余量不大于15%。

- 1 -

该段路基采用两种掺量分别进行工艺试验,其中DK190+050~

DK190+200段路基本体掺灰量采用2%石灰+4%水泥,基床底层掺灰量采用2%石灰+6%水泥;DK190+200~DK190+350段路基本体掺灰量

采用2%石灰+3%水泥,基床底层掺灰量采用2%石灰+5%水泥。

1.3路基防护工程

该段路基边坡坡度为1:1.5,边坡斜长平均7.1m,其中下镶边斜长1.0m,上镶边0.5m,骨架护坡斜长5.6m。

路堤边坡防护由外到内依次是:C30钢筋混凝土防护栅栏,设置在铁路红线内侧0.5m处;路基坡脚外侧2m处设置C25钢筋混凝土预制梯形排水沟,高度0.6m,底宽0.4m,厚0.08m,每块长0.5m;路基坡脚处设置高1.5m,宽0.7m的脚墙,脚墙顶部设置下镶边,镶边顶面与路基坡面平行,镶边宽为1.0m,厚为0.4m;路基坡面处设置骨架护坡,骨架宽度为0.6m,厚度为0.4m,拱骨架直径为3.0m;骨架护坡顶部设置上镶边,镶边边坡处斜长0.5m,厚度0.4m,顶面与基床底层路基面齐平。

栅栏与水沟间设置一灌一乔,水沟与脚墙间设置一排灌木,骨架内

采用植草与紫穗槐相结合的方式。

1.4主要工程数量

- 2 -

- 3 -

路基标准横断面详见图1:

图1:路基标准横断面示意图

- 4 -

二、路基首件施工过程

1、2014年3月8日,批复DK189+842.1~DK195+229.2路基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2014年3月15日,批复开工报告,路基正式开工。

3、2014年9月22日,路基改良土填筑工艺试验方案通过审查。

4、2014年10月29日,苏北铁路公司组织专家,对连盐铁路V标“路基改良土方案及填筑工艺试验总结”进行论证,并通过评审。

5、2014年11月10日,苏北铁路公司批复路基改良土填筑工艺试验总结。

6、2015年3月19日,苏北公司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对路堤骨架护坡方案进行研讨,同意采用混凝土预制块砌筑进行工艺试验。

7、2015年4月16日,苏北公司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会议审核明确骨架护坡、排水沟具体实施方案。

8、2015年4月17日,苏北公司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审查通过路基边坡防护工程工艺试验方案。

9、2015年6月10日,苏北公司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审查通过混凝土预制块砌筑骨架工艺试验总结。

10、2015年7月8日,苏北公司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审查通过路基防护工程脚墙、镶边、排水沟、防护栅栏工艺试验总结。

11、2015年7月8日,苏北公司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审查通过路基防护工程混凝土现浇拱型骨架工艺试验方案。

12、2015年8月3日,苏北公司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审查通过路基防护工程混凝土现浇拱型骨架工艺总结。

三、地基处理施工

3.1地质核对

施工前,采用钻探、静力触探等勘探手段,查明路基范围内的地层分布、岩性等地质情况,与设计对照,确认无误后实施。

3.2双向水泥搅拌桩施工

1、施工工艺流程

采用“一喷四搅”施工工艺,其工艺流程为:

2、具体施工方法

工点范围内采用双向水泥搅拌桩+0.5m碎石垫层+一层土工格栅加固。双向水泥搅拌桩桩径0.5m,桩长15m,间距1.2m,三角形布置。

①桩机定位:放线、定位,安装打桩机,移至指定桩位并对中;

②搅拌下沉:启动搅拌机,使搅拌机沿导向架向下切土,同时开启灰浆泵向土体喷水泥浆,两组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切割、搅拌土体,直至设计深度,在桩底持续喷浆搅拌不少于15秒;

③提升搅拌:关闭灰浆泵,提升搅拌机,两组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搅拌水泥土,直至地表或桩顶以上50cm;

④机具移位:上一根桩施工完毕,清除叶片及钻杆上泥浆,钻机移位,进行下一根桩施工。

双向水泥搅拌桩施工过程

双向水泥搅拌桩桩头处理后

3.3碎石垫层施工

双向水泥搅拌桩完成并检测合格后,对原地面进行整平、碾压,整平碾压完成后进行碎石垫层及土工格栅施工。

碎石垫层厚度为0.5m,分两次铺设,第一层厚度为0.25m,中间铺设一层土工格栅,然后铺设第二层碎石。

碎石垫层施工

土工格栅敷设

四、路基填筑施工

该段路基土源选用设计提供的72#取土场,距该段路基施工距离约200m,改良土拌合站设在该取土场内,所有改良土均采用厂拌法施工。路基填筑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不得大于30cm,路基边坡3.0m范围铺设25KN/m 的土工格栅,每0.6m铺设一层。

4.1施工工艺

路基改良土填筑施工严格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实施。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取土场降水→取土→石灰拌合、闷料、翻晒→水泥拌合、改良→运输→摊铺→整平→碾压→检测、养生→下层施工。

4.2路基填筑

1.取土场降水

对取土场土体分区域取土,由于当地地下水位高,原土含水量过高,29%~30%,采用井点降水与掺石灰进行降水。在取土场取土前20~30天开始进行降水,含水量降低至24%~25%。

挖沟降水井管降水

2.取土

首先将土用挖掘机取出后堆成1m高的土堆,尺量出体积,换算成质量。

3.石灰拌合、闷料、翻晒

根据计算出的土堆质量按配合比掺加生石灰。石灰用铲车装料,过磅

后,运到堆好的土堆上,用挖掘机拌和,翻拌均匀后将土堆码整齐,闷料3天后再用挖机翻拌1~2次,再闷料3天,使石灰充分吸水,达到降低含水量的作用,同时也使生石灰充分消解。此时土体含水量降低至20%~21%。拌合料在使用前一天,推平晾晒,使含水量得以再降低至19%~20%。在闷料结束后采用EDTA测定法对灰土进行石灰含量测定。

生石灰撒布第一次闷料

复拌后第二次闷料

4.水泥拌合、改良

将石灰土用WDB700型设备进行粉碎处理,对粒径超过5cm的土体过筛后进行第二次破碎处理。符合要求的原料进入主机按配合比掺加水泥拌合均匀,拌合成品混合料经皮带机运送进入储料仓,此时复合填料的含水

量为17%~18%。拌合结束后采用EDTA测定法对填料进行水泥含量测定,符合要求的填料方可运输至施工现场。

改良土拌合站示意图

改良土拌合站

5.运输

采用自卸车运输,储料仓前至少要有1台车在等待装料,防止成品仓储料过多、时间过长,造成"粘"、"堵"、"卡"现象,车斗加苫布覆盖,以保证混合料的含水量维持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改良土运输

6.摊铺

松铺厚度的控制采用方格网与挂线相结合的方式。根据松铺厚度计算每车料的摊铺面积,确定堆放密度。填筑区段按照网格化布料,上土前事先在下承层上打好8m×15m的方格网,按车斗容量和预定摊铺厚度计算出每个方格网需土的车数,上土过程中设专人现场指挥倒土。

方格网控制虚铺量碾压后分层厚度

7.整平

填筑区段完成一层上料后,先用推土机初平,平地机精平,人工配合进行局部修整。做到摊铺面纵向和横向平顺均匀,以保证压路机压轮表面能基本均匀接触地面进行碾压,达到理想的压实效果。每层填筑时均须形成4%的人字形横坡。

推土机初平平地机进一步整平

8.碾压

碾压由两边向中央纵向进退式进行,采用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的操作程序。各区段交接处,互相重叠压实,以保证路基施工质量。

采用22t压路机,强振碾压2遍后,按照验标要求对土层填筑质量进行地基系数和压实系数检测,后续每强振碾压一遍都进行地基系数K30和压实系数K的检测直到满足验标要求为止,记录碾压遍数。

为了保证填筑边缘的压实质量,每填一层都应进行施工放线,并在填筑时将两侧路基各加宽50cm。

压路机静压压路机弱振

压路机强振胶轮收光

9.检测

检验方法:按《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要求检验。

检测项目和指标符合下表要求:

路基压实标准表(200km/h)

10.养生

改良土碾压完成后,如不能连续施工则采用土工布满盖洒水养生,使改良土表面保湿养生不少于7天。

路基养护

11.刷坡

路基边坡,待沉降稳定后进行刷坡,刷坡土需重新改良后方可使用。

路基刷坡

12.沉降观测

(1)路堤稳定监测

软土及松软路堤填筑时,沿线路纵向每隔20m在距坡脚2m、10m设

水平位移观测桩,于路堤基底中心地面设置沉降观测设备进行沉降观测。

在路堤填筑过程中,必须控制填土速率。控制标准为:路堤中心地面沉降

速率小于1.0cm/d,坡脚水平位移速率小于0.5cm/d。

(2)软土路堤沉降变形监测

地表沉降观测:松软土地基地段沿线路纵向每100m左右设一个沉降断面,且每个工点不小于2个观测断面,桥路过渡段起始位置各设一个沉降观测断面,每个沉降观测断面在地面埋设沉降板。

路基面沉降观测:在路基面中心及左右两侧路肩处设路基面沉降观测桩,观测桩采用C15混凝土桩,纵向间距不大于50m,并保证每工点至少有一个观测断面。

(3)测量的精度及频度

测量精度:按二级水准测量进行边桩水平位移和沉降观测;

测量频度:在路基填筑期间,填筑高度小于2m时,每两天观测一次,超过2m时,每天观测一次。各种原因暂时停工期间,前2天每天观测一次,以后每3天测试一次。施工完成后,前15天内每3天观测一次,第15~30天每星期观测一次,第30~90天每15天观测一次,以后每一个月观测一次。

(4)观测资料分析

动态分析:对边桩水平位移和沉降观测资料要当天进行整理分析,绘制边桩水平位移、沉降与路堤填高及时间的关系曲线,指导路堤填筑施工,必要时根据分析结果调整设计,判断分析沉降稳定的时间,以达到有效控制工后沉降的目的。

路堤填筑完成后根据沉降观测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推算地基的最终沉降量,及时调整填土放置时间;当填筑完成六个月内沉降分析估算路基工后沉降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采取相应预压等加固措施。

经沉降估算分析,路基工后沉降满足路基工后沉降设计要求时,方可进行上部轨道施工。

沉降板及观测边桩位置图及平面布置图

沉降观测

五、过渡段填筑施工

5.1过渡段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流程:过渡段基地处理→基坑混凝土回填→过渡段分层填筑→分层碾压。

5.2过渡段施工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连接处设置倒梯形过渡段,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分层填筑,过渡段的基坑回填C25混凝土,并振捣密实。

路涵过渡段

在涵洞上标出虚铺位置刻度线 涵侧采用小型机具对称碾压

5.3过渡段检测

涵路过渡段填筑质量标准

K30试验灌砂法试验

六、路基防护工程施工

路基边坡防护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施工准备→脚墙施工→上、下镶边施工→骨架护坡施工→路基两侧排水沟施工→防护栅栏施工。

6.1预制场集中预制

排水沟、电缆槽、防护栅栏、骨架护坡等预制块采用预制厂集中加工。

钢筋验收钢筋绑扎

路基首件总结

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模式融资和部分路段施工总承包第一合同段(K106+500~K111+900) 路基填筑试验段总结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模式融资和部分路段施工总承包 第一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2016年11月

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模式融资和部分路段施工总承包第一合同段(K106+500~K111+900) 路基填筑试验段总结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模式融资和部分路段施工总承包 第一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2016年11月 目录

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模式融资和部分路段施工总承包第一合同段(K106+500~K111+900) 路基填筑试验段总结 一、编制依据 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80/1-2004;; 2、; 3、《公路土工试验规程》E40-2007; 4、《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5、机械设备状况、技术力量、施工能力、现场实际情况。 二、工程简介 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总承包第一合同段第三分部起讫桩号为K106+500111+900,起于三门县健跳镇刺渡村,路线全长 5.4,本工程为双向 6 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采用 100,路基宽度采用 33.5m,桥涵设计荷载采用公路-Ⅰ级。全段有路基挖方962726m3,填方901703m3。 三、试验段桩号及情况 根据设计文件和业主相关要求,结合整个路段的实际情况,经现场勘察、研究,选定K110+223~K110+478段为试验段,长度255m。该段落软基处理已经施工完毕,填料取自K109+200处路基挖方段,并经过二次解小,粒径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本段最大填土高度7.9米,基底平均宽度为51.6米,本次试验段落填方预计为3947m3。 四、试验段目的 为了保证大面积路基填筑施工顺利进行,确保路基填筑的工程质量和取得指导

96区土方填筑路基首件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0 二、编制依据、试验标准及目的 (1) 三、工期安排 (2) 四、施工布置 (2) 五、资源配置 (2) 六、施工准备工作 (3) 七、路基首件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4) 八、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9) 九、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12) 十、文明施工、环保保证措施 (14)

96区土方路基首件工程 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标段为北段工程第SG05标段,起讫桩号为K10+705.5~K14+700,路线(主线)全长3.994km,挖土方44.69万m3(主要量为隧道),填土方179.1万m3。 本项目设计借方源为(取土坑K0+000),远运利用为隧道弃方。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并结合我部实际情况,将96区土方路基首件选择在LK0+462-LK0+658段进行。

立面图 二、编制依据、试验标准及目的 1、编制依据 ⑴、《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⑵、《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⑶、《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2015); ⑷、《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指南(试行)》; ⑸、《广东省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 ⑹、合同文件及设计图纸等; ⑺、建设单位《项目管理手册》; ⑻、施工企业的生产能力、机具设备状况、技术水平及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等。 2、试验标准 土方路基各层压实度标准表1 3、路基试验的目的 目的是在给定机械组合的情况下取得相关数据,以此指导大面积的施工,检验施工机械组合,根据压实机械情况及施工技术规范准许情况下的压实厚度、松铺系数、土的最佳含水量允许偏差、达到设计要求压实度的碾压遍数等数据。找出达到压实标

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百度文库(精)

江门至罗定高速公路第七合同段 土石混填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成果报告 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江门至罗定高速公路第七合同段项目经理部2013年7月·云浮 目录 1.试验概况 (3 1.1试验依据 (3 1.2试验概述 (3 2.工料机配置 (3 2.1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一览表 (3 2.2施工机械一览表 (3 2.3仪器配置一览表 (4 2.4填料 (4 3.具体施工方案 (4 3.1测量放线、布格 (5

3.2整平 (5 3.3含水量的调整 (5 3.4碾压 (5 3.5填筑要求 (5 3.6施工注意事项 (6 4.数据整理分析 (6 4.1机械设备组合 (6 4.2沉降量与碾压遍数关系 (6 4.4松铺系数 (6 5.安全环保措施 (7 6.出现问题及解决方案 (7 7.施工总结 (7 8.附件 (8 8.1施工数据 (8 8.2施工资料表 (17 土方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成果报告1.试验概况 1.1试验依据

(一《江门至罗定高速公路第七合同段土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二《江门至罗定高速公路第七合同段土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补遗》 (三《江门至罗定高速公路第七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四《江门至罗定高速公路第七合同段详勘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五《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六《ZK66+790~ZK66+900段路基试验段施工组织》 1.2试验概述 根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在路基开工前,我部于2013年7月01日至2013年7月14日进行了路基试验路的填筑工作,试验路段为长110m的半幅路基。在施工过程中,我部严格按照试验路方案程序及施工工艺要求,精心组织,合理安排,试验路于2013年7月15日通过监理工程师检测。现对试验路施工方案作以总结,按照试验路铺筑所取得的各种施工技术参数指导路基土石方的大面积施工,加快施工进度。2.工料机配置 2.1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一览表 2.2施工机械一览表 根据填料性质和铺填厚度采用以下组合方案:

土方填筑路基首件施工123

K2+380~K2+600土方填筑路基首件 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1 、工程概况 KT-1合同段K0+150~K31+571段路基工程土石方回填量为296万m3,其中借土填方和利用土方填方共96.3万m3,占到路基总填方的32.5﹪。K0+150~K5+000段共有土方填方63.1万m3。 本区段范围内共有三个取土场(K4+460段的1#取土场、K4+000的1-1#取土场和 K19+200的2#取土场)可以利用进行取土回填,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并结合我部实际情况,计划将路基土方填筑的首件选择在K2+360~K2+600段进行。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取土场计划采用1-1#取土场的土进行回填。 2、编制依据、试验标准及目的 2.1、编制依据 ⒈克塔高速公路路基施工图纸 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⒊《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⒋《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⒍《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 2.2、试验标准 土方路基各层压实度标准表1

2.3、路基试验的目的 目的是在给定机械组合的情况下取得相关数据,以此指导大面积的施工,检验施工机械组合,根据压实机械情况及施工技术规范准许情况下的压实厚度、松铺系数、土的最佳含水量允许偏差、达到设计要求压实度的碾压遍数等数据。找出达到压实标准的最经济碾压遍数。确切地说,就是寻求松铺系数与碾压遍数之比的极大值。 经试验获取压实机械组合、松铺系数、碾压遍数、碾压速度、最佳含水量的允许偏差、压实度等指标,并将上述资料整理上报,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作为以后填土路基施工的经验资料,以指导本工程的路基填方施工。 3 、工期安排 路基土方填筑首件计划在2012年5月24日到2012年6月25日进行。 在此时间内选择适宜的天气进行路基首件施工。确保路基首件一次成功。 4、施工布置 土方填方试验路段施工人员及机械安置于路基一队临时施工营

路基填方首件总结.pdf

GO613云南香格里拉至丽江高速公路土建施工第十一项目经理部 路基填方首件工程总结报告 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建投香丽高速公路土建施工第十一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六年十月

目录 第一章工程简介 (1) 第二章施工组织情况 (1) 一、人员配备情况 (1) 二、投入的机械设备 (2) 三、工期执行情况 (3) 第三章施工工艺总结 (3) 一、首件工程施工准备情况 (3) 二、施工工艺流程简述 (5) 第四章总体评价 (11) 第五章结论 (12) 第六章附件 (13)

路基填方首件工程总结报告 第一章工程简介 香格里拉至丽江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北京至西藏高速的西宁~丽江联络线(G0613)中的一段,也是云南省干线公路“9210”骨架网中昆明至德钦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全线共划分13个工区项目部,本首件总结为第11工区项目部路基填方首件施工工艺总结,该项目部主线起讫里程为 K94+200~K102+140,设计路线全长7.94Km。项目部内共设计有18段填方路基自然段落,均采用相对沉降法控制施工。本次首件施工的是K102+000~K102+140里程段落路基填筑,该段填方路基设计填方量59444m3,填方高度介于0.66m~17m之间。 立足于“预防为主、首件先行、认可推广”的原则,经与监理工程师现场协商,选定该段路基第1层填筑进行工艺性试验,并收集施工全过程各项数据,参照规范进行分析总结,确定与现场实际相符的切实有效的质量、技术控制指标,作为后续各段填方路基填筑工序的技术控制依据,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第二章施工组织情况 一、人员配备情况 结合本首件工程施工需要,项目部成立了以项目总工程师为组长、现场技术管理人员为组员的管理小组,主要负责该项工程的组织协调、技术、质量控制、安全文明施工管控以及内业资料编制整理等工作。 项目部管理小组成员表 序号姓名职称项目部职务小组职务

短路基施工总结报告

杭长客运专线浙江段HCZJ-7标 (DK274+900.645~K275+194.825) 路基过渡段 施工工艺总结报告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十九局集团杭长客运专线浙江段项目经理部第三分部 二O一一年三月二十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 (1) 三、过渡段施工 (2) (一)、施工准备 (2) (二)、各项检测及控制标准 (3) (三)、施工方法 (5) (四)、施工过程中注意事项 (9) (五)、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测量仪器使用计划表 (11) (六)、过渡段管理及施工人员配备 (11) 四、过渡段施工结论 (11) 1、过渡段级配碎石+5%及两侧A、B组填料填筑 (11) 2、松铺厚度 (12) 3、碾压组合 (12) 4、雨季防排水 (12) 5、过渡段级配碎石+5%水泥松铺系数 (12) 6、各项实验检测结果对照记录: (13) 四、过渡段沉降观测 (14) 1、沉降板 (14) 2、路基面沉降监测桩 (14) 3、沉降仪 (14) 4、观测频率 (15)

过渡段路基施工工艺总结 一、工程概况 杭长客运专线浙江段7标,DK274+900.645~DK275+194.825路基长294.18m,前接松树蓬特大桥后于西坞特大桥相连接,DK275+058处设1-2m框架涵1座。 DK274+900.645~+938、DK275+112.5~DK275+194.825段为路桥过渡段,纵向坡率1:3。 DK275+025~+275+058、DK275+058~+075为路涵过渡段,纵向坡率1:5 。 过渡段基床表层及基床表层以下均以级配碎石+5%水泥分层填筑。 过渡段两侧填料为A、B组料填筑、表层以下级配碎石+3%水泥分层填筑和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5%水泥分层填筑。 二、编制依据 1、《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2、《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 3、新建铁路杭州至长沙客运专线浙江段7标《路基工程设计施工图》; 4、《杭长客运专线路基施工实施细则》 5、《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设计指南》

路基填筑首件施工方案

路基填筑首件施工 方案 G352务川藕塘至当阳改扩建工程 路基填筑首件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国十七冶集团G352务川藕塘至当阳改扩建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8 年 4月

目录 一、编制说明 (6) 1、编制目的 (6) 2、编制依据、原则 (6) 二、工程概况 (7) 三、施工部署 (8) 1、总体施工目标 (8) 1.1、工期目标 (8) 1.2、质量目标 (9) 1.3、安全目标 (9) 1.4、环境保护目标 (9) 1.5、文明施工目标 (9) 2、工程准备 (10) 4、施工资源配置计划 (10) 4.1、机械设备 (10) 4.2、试验设备及测量仪器 (11) 4.3、人员配备 (11) 4.4、目标 (12) 四、施工方法及主要工艺 (12) 1、施工放样 (14)

2、场地清理 (14) 3、填方路基施工 (15) 3.1、填石路基施工 (16) 3.2、土石混填路堤施工 (18) 五、质量保证措施 (19) 1、质量总体目标 (19) 2、保证质量的管理措施 (19) 2.1、技术管理 (19) 2.2、施工质量的保证措施 (20) 3、材料的质量控制 (20) 4、工程质量的检验 (21) 6、文件和资料的管理 (21) 7、工程计量管理措施 (21) 8、工程质量的保修计划 (21) 六、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22) 七、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23) 1、文明施工 (23) 2、环境保护 (24) 八、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25) 九、事故应急预案 (26)

十、绿色施工保证措施 (27) 1、绿色施工保证体系 (28) 2、环境保护措施 (28) 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评价指标保障措施 (28)

路基排水沟首件总结

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PPP模式融资和部分路段施工总承包第一合同段 (K106+500~K111+900)路基排水沟首件总结报告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PPP模式融资和部分路段施工总承包 第一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PPP模式融资 和部分路段施工总承包第一合同段 (K106+500~K111+900)路基排水沟首件总结报告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PPP模式融资和部分路段施工总承包 第一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一、编制依据 (6) 1.1编制依据 (6) 1.2 编制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首件工程概况 (1) 2.1 工程概况 (1) 2.2首件目的 (7) 2.3自然条件 (2) 三、首件施工准备 (8) 3.1 技术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施工总体部署 (9) 4.1 施工组织机构 (9) 4.2 岗位职责 (4) 4.3 劳动力计划 (5) 4.4 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计划 (5) 五、首件工程施工工艺及施工过程 (6) 5.1 施工工艺流程 (6)

5.2施工过程 (6) 5.3检测 (9) 六质量标准与实测情况 (17) 七、安全措施执行情况 (18) 八、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执行情况 (19) 8.1文明施工 (19) 8.2环境保护 (11) 九、总结 (11)

路基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精)

湖北老谷高速公路LGTJ-2合同段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一、试验目的 在本合同段路基施工工作开展之前,本合同段选择一工区K12+260~K12+360全填方路段做为路基填筑试验段。目的是为了验证混合料的质量和稳定性。检验所用的机械能否满足备料、运输、摊铺、拌和和压实的要求效率,以及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适应性。试验路段确认的压实方法,压实机械类型、工序、碾压遍数、松铺系数等均作为今后施工现场控制的依据,从而指导全线弱膨胀土路基的施工。 本次试验段采用4%石灰土下路堤外缘2米包边,芯部采用素土填筑施工。 二、试验时间 2014年3月26日。 三、试验地点 试验段位于湖北老谷高速公路第LGTJ-2合同段一工区,起讫里程桩号: K12+260~K12+360。 四、试验参数 1、素土松铺厚度28cm,石灰撒铺厚度2cm。 2、4%灰土最佳含水量21.3%,最大干密度1.719g/cm3。 3、素土最佳含水量18.4%,最大干密度1.77g/cm3。 五、试验前的准备 1.施工准备: 1).确定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交底工作。 2).做好施工原材料的采购、组织进场及试验工作。 3).做好机械设备的进场和调配工作。 4).做好施工劳动力的进场和上岗培训工作。 5).做好施工用具和施工用料的采购和进场工作。 6).做好施工后勤服务的准备工作。 第 1 页 湖北老谷高速公路LGTJ-2合同段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2、机械的配置: 主要施工机具设备配置表

压实机械主要技术参数表3 第 2 页

湖北老谷高速公路LGTJ-2合同段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4、主要检测及验收指标: 路基填料及检测要求 5.施工材料 1)、石灰: 石灰采用I级生石灰进行消解,石灰的质量应符合规范JTJ034-2000的规定。消石灰有效钙加氧化镁含量≥65%。 2)、土:工程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填料,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试验已出结果,在S302项目K0+000~K0+240挖方段取土。 3)水:水应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或自来水。 第 3 页 湖北老谷高速公路LGTJ-2合同段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六、施工方案及工艺 1、施工前准备

路基填筑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路基填筑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一.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路基工程施工范围K98+621.105~K99+069、K99+163~K99+180两段。主要工程量有开挖土石方10587立方米,利用土石填方5381立方米和路基挡护工程。路基填筑选择K99+020~K99+060段为首件工程施工试验段。开工时间为2011年9月10日~2011年10月15日。 二、施工方案 (1)填土路堤 施工方法:采用推土机分层整平,振动式压路机压实,填土路基环刀法检测其压实度。施工工艺见图“路堤土方填筑施工工艺框图”。填土路基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水平分层填筑施工。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四区段是:填土、平整、碾压、检测区段。八流程是: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碾压夯实、检验签证、路面整形、边坡整修。 路堤土方填筑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要点: 填料:符合施工规范及设计文件的要求。 填筑:按路基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平行摊铺,分层松铺厚度为45cm,。 摊铺整平:利用推土机对分层堆土进行摊铺整平,做到填层面在纵向和横向平顺均匀,保证压路机碾压轮表面能基本均匀接触地面进行压实,达到良好碾压效果。 洒水或晾晒:洒水或晾晒应在平整工作前或伴随平整作业,无论洒水或晾晒,应使填料含水量保持在最佳含水量值的±2%。 碾压夯实: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压路机碾压行驶速度开始时用慢速静动碾压,然后再振动碾压,最大速度不超过4Km/h。碾压前应对填土层的松铺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碾压。碾压作业时,行间(横向)重叠0.3~0.5m,碾压区段间(纵向)应重叠1m以上。 检测鉴证:路基分层填筑,碾压夯实完成后,经试验人员现场取样检测,确认达到设计要求,即报监理工程师鉴证后,可进入该区段下步施工。 整修成形:路基分层填筑一定高度,边坡高度在1.5-3m内时,要用人工配合机械修刷边坡,将坡面刮平压实、夯拍,基床填筑完成后,对路基面按要求进行平整,形成标准路基面。 填筑: (4)零填挖路基及半挖半填路基的处理 本合同段沿线横向半填半挖多,处理好填挖交界成为保证路基工程质量的重要工序。 ①在本路段内填挖高度小于1.5m时的路基,均视作为零填挖路基,本合同段内零填挖路基及半挖半填段占路基施工长度的一半以上;施工时须特别注意。零填挖段挖到路基设计高程上10cm~20 cm时停止开挖,防止雨水等浸泡。当进行路面层施工时,再用推土机刮去多余土层,使用压路机压实后即可进行路面垫层施工。 ②横向半填半挖地段,纵向填、挖交界处的路基填方,认真清理填方原地面,根据图纸要求及技术规范要求的规定将原地面表面翻松或挖成台阶,再进行分层填筑以免因填筑不当而出现纵向,或横向的裂缝。

公路工程施工总结报告 (4)

公路工程施工总结报告 (4) 1、____县城关镇至清泉公路改建工程,路线起点位于____县城关镇,路线向西南方向延伸下沟,经过西河村后开始爬坡,经史家沟、贺家塬,终点位于____-蒲城交界与蒲城境内的县乡路贯通,路线全长6.34km. 2、该项目是____县路网规划中的一条地方公路,项目的建设不仅方便了沿线的居民通行,而且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对提高运营效益、加快____县农村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在____县交通运输局的直接指挥下,我项目部经过八个多月的辛苦努力,并与业主和监理的密切配合,共同协作,现已保质、保量全面完成任务. 4、地形地貌 ____县所处渭北黄土高原的北岩与北山交界地带,基岩为古生带沉积沿系,沉埋较浅. 5、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设计行车速度20km/h 二、机构组成 1、项目部经理部组成人员: (1)、项目部经理:张跃进 (2)、技术负责人:张高军 (3)、安全负责人:张杨军 (4)、施工员:史阳 2、投入机械设备 (1)、压路机:2台 (2)、挖掘机:3台 (3)、装载机:4台 (4)、自卸机:10台 (5)、平地机:2台 (6)、洒水车:3台 三、质量管理情况 (一)、质量控制措施: 1、分项工程开工申请的质量控制: 每一项工程开工申请之前,我项目部根据自己的人员组织,机械组合,进场材料,工艺流程等满足开工要求后,才申请分项工程开工报告,施工中做到层层报检,次次报检. 2、中间工序的质量控制: 中间工序的质量控制,主要是我项目部施工人员坚持对每一道工序如路

基、路面的压实度,松铺厚度,水泥,石灰剂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调整,例如在检查中发现个别地点路基松铺厚度超标,让推薄调整,压实度检测不合格,重新补压,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3、质量保证措施: 质量是企业的信誉,是企业的生命,切实保证工程质量是我单位的根本宗旨,为了保质保量建设本工程,在施工中我们将以IS09001标准为依据,建立以质量为中心的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做到好中求快,科学合理,清除质量隐患. 4、组织措施: (1)、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创优规划,使每道工序都在严格的质量监控之下进行、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 (2)、根据工程项目特点组织精明强干的施工队伍,明确分工,加强协作,注重上道工序与下道工序间的密切配合. (3)、采取多种形式对项目全员进行质量教育,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强化项目全员的质量意识,施工前有针对性地进行各工种的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为创优质工程创造条件. (4)、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现代化的检测工具,强化工程质量管理,认真执行设计图纸审核制度,并做好施工技术交底,使每一个施工人员都能做到心中有数,熟悉本工程的技术要求,做到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严格按照施工规范作业. (二)、施工中工程质量自检情况及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理情况: 1、施工计划从2015年3月开工到2015年10月完工,工期紧、任务重,经我公司精心组织,下设项目经理部、1个工地试验室、2个作业组进行施工.具体如下:第一作业组负责路基土方工程,第二作业组织负责路面排水工程. 2、总体施工顺序:施工准备--放样--路基土方. 土方工程:合理配置足够的人力及机械设备资源,严格按照规范施工,确保环保、文明施工. 3、检测: 隐蔽工程和重要工程部位如:路基实度、松铺厚度、水泥、石灰剂量、排水工程、施工人员均做到了检测及报检. 4、测量放样: (1)、工程开工时,我项目部技术人员对导线点、水准点进行了全面的复测和验证,符合设计要求后才开始路基填充. (2)、测量是技术员对结构物尺寸和成品几何尺寸的丈量.路基、路面的宽度、厚度均做到了测量和自检. 5、自检: 除对原材料进行自检外,技术人员还对路基的宽度、厚度、平整度、压实度、横坡、标高、砂浆强度等进行了自检.

路基首件施工方案(非常全)

路基首件施工方案 (非常全)

目录 1、工程概况 (1) 1.1、路基结构形式 (1) 1.1.1、整体式路基 (1) 1.1.2、分离式路基 (1) 1.1.3、改路路基 (2) 2、首件制路基施工的目的 (3) 3、首件路基人员,设备投入 (3) 3.1、人员、设备准备 (3) 3.2、主要人员的配置情况 (3) 3.3、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情况; (4) 4、首件路基施工方案 (5) 4.1、测量、土工试验 (5) 4.1.1、测量、放样 (5) 4.1.2、施工前的土工试验 (5) 4.2、清场 (6) 4.2.1、施工便道 (6) 4.2.2、清理与挖除 (6) 4.2.3、场地排水 (7) 4.3、路基工程 (7) 4.3.1、填筑路堤 (7) 4.3.2、填土路基 (8) 4.3.3、填石路基 (9) 4.3.4、高填方路堤 (11) 4.3.5、路基填、挖交界(纵、横)地段路堤填方 (11) 5、施工进度计划 (12) 6、质量保证体系 (12) 7、路基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13) 8、路基工程安全保证措施 (13)

9、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14) 9.1、文明施工的保证措施 (14) 9.2、施工场地管理 (15) 9.3、环境保护 (16) (附图)路基土方施工工艺框图 (22)

路基首件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本标段起讫桩号K7+700~K11+568(婺城段终点)段路线长度约为3.868km,主要工程内容为路基(含防护、排水工程)、桥涵、隧道、交叉、三改及配套设施等工程(不含绿化、交通安全设施、隧道机电)。 1.1、路基结构形式 1.1.1、整体式路基 整体式路基全宽33m,其各部分组成为:行车道宽2*3*3.75m,中央分隔带2.0m,路缘带2*0.5m,硬路肩(含路缘带)2*3.0m,土路肩2*0.75m。中央分隔带为凸型,路基设计标高为中央分隔带外边缘处路面顶面标高。路面横坡2.0%,土路肩横坡3.0%。 整体式路基标准横断面图 1.1.2、分离式路基 分离式路基单幅宽16.5m,其各部分组成为:行车道宽3*3.75m,左侧硬路肩0.75m,左侧硬路肩(含路缘带)3.0m,左右侧土路肩2*0.75m。中央分隔带为凸型,路基设计标高为中央分隔带外边缘处路面顶面标高。路面横坡2.0%,土路肩横坡3.0%。

路基90区施工首件总结

353省道海安段建设工路基90区施工首件总结 程A4标 原 地 面 处 理 首 件 总 结 江苏兆信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353省道海安段建设工程J2总监办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所经区域为里下河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原地面潮湿,,其路基填筑前应全段清除20cm 耕植土,翻挖20cm掺5%石灰并压实处理(压实度不小于90)。本标段原地面处理共303607.2平方米。 二、首件简介 首件工程桩号为K26+280-K26+540,2013年12月9日对首件段进行地面清表、翻挖;结束后晾晒,晾晒时间为2013年12月9日至12月11日, 2013年12月11日下午用平地机进行整平,上灰,2013年12月12日上午开始拌合灰土,拌合采用工艺为旋耕机旋4遍,多铧犁犁4遍,下午振动压路机稳压后平整,三轮压路机压实四遍,施工结束。 三、总结内容 A4标施工标段(K25+605.102—K34+900.052)90区5%灰土处理首件工程已施工结束,驻地监理组全过程参与,经承包人自检及总监办抽检,压实度、灰剂量、中线偏位、宽度、平整等检测指标均符合要求,经初评为优良,本首件可以作为A4标90区路基工程的施工依据。在今后的大面积施工监理中应注意控制以下几点: 1、石灰提前进场,石灰原材报验合格,并充分消解,避免压实后的路基出现“放炮”现象。 2、在设计填筑宽度上,每侧加宽30cm以上 3、路基松铺厚度应小于宝马拌和深度,经实测为28cm 4、打格布灰前路基土必须彻底粉碎并整平压实,确保宝马的拌和深度、翻拌遍数和重叠宽度,保证土颗粒粉碎并翻拌均匀 5、压路机碾压应保证轮迹重叠1/3以上,先用40T振动压路机初压一遍,再用三轮压路机复压4遍,压路机行进速度3—5km/小时,确保压实效果

路基填方首件总结

.. . GO613香格里拉至高速公路 土建施工第十一项目经理部 路基填方首件工程总结报告 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 . .

.. . 建投香丽高速公路土建施工第十一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六年十月 目录 第一章工程简介 (1) 第二章施工组织情况 (1) 一、人员配备情况 (1) 二、投入的机械设备 (3) 三、工期执行情况 (4) 第三章施工工艺总结 (4) 一、首件工程施工准备情况 (4) 二、施工工艺流程简述 (5) 第四章总体评价 (12) 第五章结论 (13) 第六章附件 (15) . .

.. . 路基填方首件工程总结报告 第一章工程简介 香格里拉至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至高速的~联络线(G0613)中的一段,也是省干线公路“9210”骨架网中至德钦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全线共划分13个工区项目部,本首件总结为第11工区项目部路基填方首件施工工艺总结,该项目部主线起讫里程为K94+200~K102+140,设计路线全长7.94Km。项目部共设计有18段填方路基自然段落,均采用相对沉降法控制施工。本次首件施工的是K102+000~K102+140里程段落路基填筑,该段填方路基设计填方量59444m3,填方高度介于0.66m~17m之间。 立足于“预防为主、首件先行、认可推广”的原则,经与监理工程师现场协商,选定该段路基第1层填筑进行工艺性试验,并收集施工全过程各项数据,参照规进行分析总结,确定与现场实际相符的切实有效的质量、技术控制指标,作为后续各段填方路基填筑工序的技术控制依据,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第二章施工组织情况 一、人员配备情况 结合本首件工程施工需要,项目部成立了以项目总工程师为组长、现场技术管理人员为组员的管理小组,主要负责该项工程的组织协调、技术、质量控 . .

路基工程个人年终工作总结.doc

工作总结 2010年算是我正式从事监理工作开头年,先后在栖霞环湖路工程、开发区古现十八路白银河桥、蓬莱泊柳国防公路工程工作。现将一年在工作中的成绩与不足总结如下: 在栖霞环湖路工程中,一边向韩超奎驻地学习如何开展监理工作,查阅有关监理书籍,一边应用于实践。在旁站这个工作岗位上,结合自己的施工经验,对于路基工程施工中的质量关键点,严格把控,如填料的最佳含水量的控制,松铺厚度的控制,填挖结合部的处理,填方段坡度大于1:5时开挖台阶等。结合工程的际情况,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例如在K3+500设置砌石边坡,以防止湖水对路基的冲涮。在工作中也找的自己的不足,对于监理程序认识不足,监理有关文件、资料的编写、上呈下达不清。 在开发区古现十合八路工程中主要是整理内业资料,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于自检以外的资料的整理自己要加强学习。 在蓬莱泊柳国防公路工程中,主要是对混凝土路面板的质量控制,在监理工作中我们重点加强了对路面施工中的路面的宽度、厚度原材料、施工配合比、混凝土的振捣、养生等关键工序的控制。认识到工程质量的重性,它对于监理效益、声誉的作用。

回顾一年的工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自己仍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由于监理程序理解的不够透彻,导致不能很好地、全面地协调工作;打算在以后的工作中多向领导及同事们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做到言行要严谨,说话要有依据,严守公司纪律;在文件处理及行文方面多下功夫,以保证行文的准确性和高度概括性。在以后的工作中严把质量、安全管理关,充分认识质量、安全就是生命、效益的内涵。加强学习,学习工作常用的施工技术规范、评定标准等,为以后工作打好扎实理论基础。学习监理工作程序的有关内容,为以后有条不紊的工作打好基础。 总之在新的一年里,我要努力工作,团结同事,遵守法律、公司制度,为公司的更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也祝公司业绩蒸蒸日上,打出品牌。 2010年12月10日 万华

土方路基首件工程实施方案

路基填筑首件工程实施案 经我项目部仔细研究决定,计划定于3月28日开始路基填筑首件工程(K2+020—K2+120)。 一、工程简介 路基填筑K2+020-K2+120段处于96区,长100米,土量约1560立米。 二、首件工程实施目的 1、验证施工组织程序的合理性。 2、确定合理的上土、翻晒、布灰、碾压等路基填筑施工工艺。 3、取得对后续施工有指导性意义的试验数据。 4、取得路基施工机械设备运转可靠性的第一手资料。 5、通过对首件工程的质量检测,来检验该施工案的可行性、有效性及针 对性,以及质保措施是否满足质量标准要求。 三、执行标准和依据 1、《启东市江路项目投资协议书》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 4、交通部颁布的相关施工技术规 5、启东市政府投资项目建设中心相关文件 6、启东市江路工程《施工图设计》

四、施工组织安排 为使该首件工程得以取得成功,我项目部安排精于道路施工的凯同志为现场施工总负责,勇江同志担任技术指导,参与施工的人员有小如、季靖林、黄卫东等。(组织机构见附图) 1、要管理人员 总负责人:春蕾 施工总负责:凯 技术总负责:勇江 质检负责人:建 试验负责人:黄卫东 机械负责人:刚 安全负责人:新星 i.劳动力配置 人 数

五、质保体系 项目经理:春雷 项目副经理:施巍萍 道路技术负责:勇江 质检负责人:建 现场负责人:凯 试验员:黄卫东 质量目标:合格率100%,优良率:98%以上。 六、技术保证措施 科学、规、经济合理的施工技术措施是做好首件工程的重要条件,我们要做到: 1)建立技术管理体系和岗位责任制,以项目总工程师为主的项目经理部技术责任制,同时建立各级技术人员的岗位责任制,逐级签订技 术承包责任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格遵守施工程序,上道 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坚决执行施工规。 2)首件工程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 3)如出现质量问题,遵循“三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 4)关键工序设立质量管理点,消除质量盲区。 七、安全保证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项目经理部成立安全领导小组,制定格的安全措施,研究解决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 患。(安全管理网络见附图) 2)对所有参与该首件工程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 八、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高速公路路基边坡防护首件工程总结[全面]

河(源)惠(州)(东)莞高速公路龙川至紫金段 先行TJ1合同段 高速公路路基边坡防护首件工程总结 核工业华南建设工程集团公司 河惠莞高速公路龙川至紫金段先行TJ1标项目部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

目录 路基边坡防护首件工程总结 (1)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1、气象 (1) 2、水文 (2) 3、地形地貌 (2) 4、地质构造与地层岩性 (2) 5、不良地质及特殊性岩土 (3) 6、设计概况 (3) 7、主要技术标准 (3) 三、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 (3) 四、实际投入的设备和人员 (6) 五、路基防护施工实施工期 (7) 六、路基边坡防护首件工程施工过程 (7) 1、挖方路堤边坡防护首件工程 (7) 2、路基排水 (9) 七、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9) 八、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13) 九、环境、水土保护及文明施工 (17) 十、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24 十一、施工经验总结 26

高速公路路基边坡防护首件工程总结 一、编制依据 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2、《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3、《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G D32-2012; 4、招标文件、设计施工图纸及设计技术交底、招标答疑文件及相关文件要求; 5、我部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有关资料. 6、我单位拥有的科技工法成果和现有的企业管理水平,劳力、设备技术能力以及长期从事公路建设所积累的丰富的施工经验. 7、国家、交通部、地方政府有关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法律、规程、规则、条例. 8、路基边坡防护首件工程施工方案 二、工程概况 1、气象 河(源)惠(州)(东)莞高速公路龙川至紫金段项目所经区域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季风明显、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的特征,区域内春季温暖潮湿、夏季炎热雨丰时间长,秋季凉爽干燥,冬季较短.地形变化对气候的影响较大 .项目所在区域东部和西部气温、雨量差异较大 ,不同的海拔高度气候特点也有一定的差别.沿线多年平均气温为18.1~21.1℃,最高气温为38.3~39.5℃.沿线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695~2258米米之间,年最大降雨量在2325.4~2732米米之间,月最大降雨量在595.8~823.9米米之间.雨季集中于4~7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 50~80%.灾害性天气以雾和暴雨为主,沿线山高雾大 ,平均雾日在40天以上,雾日在年内分配3~4月最多,7~9

软基处理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灌凤高速公路NO.1合同段 K13+820~K13+890左软基换填 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一、首件工程概况 泸渝高速公路LJ5合同段起点桩号K36+830,终点桩号K59+300,长链32.513m,路线全长22.503km。主线全线采用全封闭、全立交、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80km/h,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采用公路-Ⅰ级。质量控制指标、技术参数依据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依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及有关施工图纸执行。 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及“泸东南发[2010]4号”文《泸渝高速公路工程“首件制”实施办法》的要求,本合同段拟定在K36+934~K37+020实施软基清淤换填首件制工作。本段的地质条件、断面型式具有合同段换填地段地质地貌特点,所采用的施工方案、材料、机械配置及观测结果、检测数据能为合同段软基换填全面施工提供参考依据,因此选用该段作为软基清淤换填首件工程。 K36+934~K37+020路段范围地形地貌主要表现形式为丘陵形态,多以圆丘﹑块状丘﹑斜面丘存在,沟谷平缓,基本以农田为主,谷底有小溪沟。原地面覆盖层主要为中、低液限粘土,结构松散不均匀。施工主线范

围处于丘间谷地,主要为软土、淤泥等特殊软基,最大换填深度约 2.76米,总换填方量36667 m3。按照设计文件要求,本项目清淤换填采用回填砂岩片碎石的方式进行处理。换填施工作业方式为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装运到弃土场。先挖除路基基底下全部软土、淤泥,然后按业主及设计文件要求进行换填处理。换填填料采用砂岩片碎石。 软基清淤换填从2010年3月18日开始,2010年4月23日回填到原地面结束,历时天。管理人员对每道工序按规范标准进行检查和检测,各项技术指标均已达到规范及设计要求。每层回填自检合格后均按程序报监理工程师验收许可后方进行下一层回填施工。 二、首件工程实施目的 首件工程需要取得以下成果,形成总结报告,报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为下步大规模清淤换填提供质量控制依据。 a)确定满足压实质量要求的最大松铺厚度、压实机械型号及组合、压实速度及压实遍数、沉降差等参数。 b)过程质量控制方法、指标。 c)质量评价指标、标准。 三、首件工程机械、人员配置 项目成立由项目总工为组长的软基换填施工管理小组,现场安排熟练的劳务队指挥运输车辆倒料人员2人,机械操作人员6人, 辅助工人10人。 软基换填施工管理小组各成员的职责如下:

石方路基填筑首件工程施工方案剖析

目录 1.编制依据 (1) 2.首件工程概况 (1) 3.首件工程目的和内容 (1) 4.施工组织计划 (2) 5.填石路基填筑施工方案 (2) 5.1.施工准备 (2) 5.2.施工方法 (3) 5.3.填筑施工 (5) 5.4.碾压密实 (7) 5.5.试验检测 (7) 5.6.资料整理 (8) 6.试验成果总结 (8) 7.质量评介指标及标准 (8) 8.质量保证措施 (9) 9.安全保证措施 (10) 10.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12) 11.冬季施工措施 (12)

路基填筑(石方)首件工程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贵州省毕生高速公路第6合同段标相关施工设计图及设计说明 (2)施工图设计技术交底(第4-9施工标段)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6)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7)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 (8)项目管理办法 2.首件工程概况 厦门至成都公路贵州境毕节至生机(黔川界)段高速公路第6合同段工程项目,其起讫桩号为YK64+515~K70+120,里程全长5.605km。本合同段路基工程有土石方挖方量27.8万m3,填方量10.9万m3。 根据设计文件及总体施组规划,并结合现场情况分析,计划将K75+190~K75+290填方路段作为填石路基首件工程试验路段。该段路基长100m,地势平坦且无挖方,填方量6.94万m3,路基填筑的石方从K74+900~K75+100挖方路段进行调配。该路段挖方量为20万m3,满足首件工程试验路段填方量的需求。K74+900~K75+100段路基属于石质岩层山体,其挖方95﹪为石方,故本路基填筑首件工程试验路段采取石方填筑施工。 本试验段为分离式填方路堤,其最大填方高度约为35m;路线平面设计为直线路段,纵坡为-1.9%(大桩号为下坡); 3.首件工程目的和内容 项目部选择K75+190~K75+290填方路段作为石方路基填筑首件工程,通过现场有效地施工方法使填料达到规定的压实度,试验时记录:压实设备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工序;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压实厚度、松铺系数等。 通过首件工程,确定石方填筑路堤施工正确的压实方法,达到规定的密实度所需机具类型、组合方式、压实遍数、松铺厚度、压实厚度、松铺系数等试验参数,形成总结报告

路基首件情况总结报告

,. 目录 一、工程概况...................................................................................................... - 1 - 1.1地基处理 ....................................................................................................... - 1 - 1.2路基填筑 ....................................................................................................... - 1 - 1.3路基防护工程............................................................................................... - 2 - 1.4主要工程数量............................................................................................... - 2 - 1.5设计标准 ....................................................................................................... - 3 - 二、路基首件施工过程 ..................................................................................... - 5 - 三、地基处理施工.............................................................................................. - 5 - 3.1地质核对 ....................................................................................................... - 5 - 3.2双向水泥搅拌桩施工................................................................................... - 6 - 3.3碎石垫层施工............................................................................................... - 8 - 四、路基填筑施工.............................................................................................. - 9 - 4.1施工工艺 ....................................................................................................... - 9 - 4.2路基填筑 ....................................................................................................... - 9 - 五、过渡段填筑施工 ....................................................................................... - 18 - 5.1过渡段施工工艺......................................................................................... - 18 - 5.2过渡段施工................................................................................................. - 18 - 5.3过渡段检测................................................................................................. - 19 - 六、路基防护工程施工 ................................................................................... - 20 - 6.1预制场集中预制......................................................................................... - 20 - 6.2脚墙施工 ..................................................................................................... - 21 - 6.3上、下镶边施工......................................................................................... - 25 - 6.4骨架护坡施工............................................................................................. - 29 - 6.5排水沟施工................................................................................................. - 37 - 6.6防护栅栏施工............................................................................................. - 40 - 6.7绿色防护工程............................................................................................. - 44 - 七、施工总结.................................................................................................... - 44 - 7.1路基填筑 ..................................................................................................... - 45 - 7.2路基防护工程............................................................................................. - 45 - 7.3存在的问题................................................................................................. - 4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