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不合格处方现状分析及建议
浅谈我院门诊处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院门诊处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我院门诊处方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处方不规范、滥用抗生素和医生开药过多等方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加强规范管理、抗生素合理使用和医生开药审核等对策。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门诊处方的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在未来,我们还应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意识的提高,实现更好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我院门诊处方存在的问题、问题一:处方不规范、问题二:滥用抗生素、问题三:医生开药过多、对策一:加强规范管理、对策二:加强抗生素合理使用、对策三:加强医生开药审核、总结分析、展望未来1. 引言1.1 研究背景门诊处方是患者就医时医生给予的治疗指导,是患者获得治疗的重要依据。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发现我院门诊处方存在着一些问题。
这不仅影响了药物治疗效果,也可能给患者带来健康风险。
深入分析我院门诊处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对提高患者就医体验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在传统的门诊诊疗模式下,医生在开处方时可能存在规范性不足的情况,导致患者难以准确按照处方用药。
部分医生可能存在滥用抗生素、过度开药等问题,导致药物使用不当,甚至增加抗药性风险。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探索有效的管理对策,促进我院门诊处方质量的提升。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分析我院门诊处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以期能够改善门诊处方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通过对处方不规范、抗生素滥用以及医生开药过多等问题进行彻底的分析,我们将为门诊处方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促进医疗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推动医院医疗质量的持续提升。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探讨和总结,我们旨在为全面实施规范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医生开药审核等方面提供具体可行的对策建议,促进我院门诊处方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患者得到更加安全、合理、高效的医疗服务体验。
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及改进措施

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及改进措施目的:调查医院门诊西药处方所出现用药不合理的情况,提出改进意见,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门诊西药处方10000张,对所有的处方进行详细的调查与统计,对不合理的用药情况进行详细分析。
结果:在所有的处方中,不合理用药的处方有526张。
在所有不合理处方中,每种类型的比率从大到小依次为:具相同药理作用的药物重复使用、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联合用药中药物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联合用药中药物治疗作用降低、超剂量用药或使用剂量不够、药品剂型选择不当、用药间隔时间不符合要求、针对特殊的患者没有个体化给药。
结论:医院门诊西药处方不合理现象常见,有必要制定具体的措施进行有效管理,处方点评与持续改进对医院临床的合理用药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和显著意义。
标签:门诊西处方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改进措施医院门诊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对患者的治疗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有可能增加药物的毒性,或降低药物的治疗作用,从而达不到治疗目的。
为了能够保证在临床上做到用药合理,并且对医院的医疗行为进行明确规范,分析当前用药不合理的情况,研究改进措施加以解决,能够有效提高医院的用药合理性。
现将处方分析以及改进措施的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10000张门诊西药处方,对没有按照规定用药的526张处方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
在这10000张样本中,几乎将我院门诊的每个专科全部覆盖,代表性较强。
1.2 方法参考相关药品说明书、参考相关标准对10000张处方进行点评分析。
对不合理用药类型和处方数量进行合理的统计。
1.3 统计学方法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2.0对本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计数资料利用(n,%)表示,利用卡方检验。
2.结果2.1 不合理用药处方的数量在医院的10000张门诊西药处方中,有9474张处方用药合格,所占的百分比为94.8%。
门诊不合格处方分析和改进措施1

沈丘县2010年下半年各医疗单位门诊不合格处方公示按照《沈丘县卫生系统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要求,为提高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卫生局于2010年11月10日-20日对我县各医疗单位依照《处方管理方法》组织开展了专项整治检查。
按照检查方案要求我们对每个医疗单位随机抽取门诊2010年5~10月共计8872张处方进行了分析。
结果不合格处方195张,占处方总数2.20%,处方合格率为97.80%。
处方不合格的原因多为处方书写不规范、不合理用药等。
详细情况公示如下:一、材料与方法随机抽取处方8872张,进行11个方面的分析。
二、结果1.共抽查处方8872张,合格处方8677张,不合格处方195张,不合格处方占处方总数2.20%,处方合格率为97.80%,其中:不合格处方中书写不规范79张,占不合格处方的40.5% ;不合理用药处方84张,占不合格处方43.1%;其它不合格处方32张,占不合格处方的16.4% 。
2.处方书写不合格的主要表现(1)处方前记项目内容不全。
主要有门诊号、科别忘了写,年龄数字不写“岁”“月”“天”字,族别和性别填反,错写病人姓名,给收费处不能准确录入病人资料带来一定的困难。
无临床诊断或诊断不明、诊断与临床用药不符,对药师在审方中存在潜在临床意义的禁忌证,不能有效地预防、控制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2)药物名称不规范通用名写成商品名、别名、习用名或名称前写注射用、名称后写注射液、名称前后都写注射液。
存在错字、别字、现象,如“龙血竭”的“龙”字上没有“点”、“氨苄西林钠/丙磺舒”的“丙”字上面没有“一横”等。
任意缩写或中文、拉丁文混写,如“缩合葡萄糖”写成“缩合糖”、“三磷酸腺苷二钠”写成“ATP”、“复方甘草片”写成“CO甘草片”等都是不正确的。
(3)有的药物不写剂型、规格、数量不写规格的,尤其以复方制剂、外用药(妇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最为多见。
不写剂型的如:阿莫西林0.25(是片剂?还是胶囊?),六味地黄丸1×2瓶(数量?),头孢氨苄胶囊0.125*2盒(多少粒?);规格、剂量书写错误的例如:乙烯雌酚片0.5mg写成0.5g,双黄连注射液10ml写成10mg,清开灵注射液10ml写成100ml等。
我院不合格处方类型分析及解决办法

我院不合格处方类型分析及解决办法背景随着医学的发展,处方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人们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然而,由于处方药的特殊性,滥用或不合理使用处方药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
因此,在处方药的应用中,合理使用处方药是至关重要的。
在我们医院的日常工作中,我们发现了不少不合格的处方类型,这些不合格的处方类型令人担忧。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析不合格处方的类型和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不合格处方类型分析处方没有医生的签字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处方没有医生的签字。
这种不合格处方可能是患者自己配药或医生未经批准和签字,直接将药品开给患者。
这些药品可能没有被授权使用,造成了患者的不良反应。
处方药品剂量不规范我们也经常遇到处方药品剂量不规范的情况,如剂量过高或过低。
这种不合格处方可能会导致患者药物中毒或治疗无效。
处方配药不合理另一个经常遇到的不合格处方是处方配药不合理。
一些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使用不同的药品进行治疗,但这些药品可能存在相互作用或导致患者过敏的风险。
解决办法强化医生签字管理为了避免处方没有医生签字的问题,我们可以在医院内加强相关规定。
例如,在处方配药后,要求在处方上签字确认,以确保每个处方都经过了医生的审查和批准。
认真审核处方剂量为了避免药品剂量不规范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自主研发的药物配方软件,通过药品剂量计算、监测和余量提醒等功能,确保药品剂量规范。
加强处方管理流程为了避免处方配药不合理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处方管理流程来规范操作。
例如,在开处方前,医生需考虑治疗目的、药品相互作用和患者过敏史等因素,并在预定药品列表中选择合适的药品。
我们也可以加强药师的角色,让他们参与处方审查和审核。
结论在医院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不合格处方的情况。
通过分析不合格处方的类型并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我们可以有效地避免处方使用不当的风险。
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的医院会给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更可靠的健康保障。
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及处理对策研究

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及处理对策研究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是指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存在用药不合理、用药剂量过高或过低、用药时机不恰当等不合理现象。
这种不合理的用药会给患者的健康带来风险,并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本文旨在分析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造成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医生知识水平不足或临床经验不足。
有些医生可能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不够了解,导致在开药时缺乏科学依据或判断错误。
一些医生还可能经验不足,无法正确判断药物的剂量及用药时机,从而导致用药不合理。
2. 医疗资源紧张和时间不足。
门诊西药房医生的工作强度大,通常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就诊任务。
由于工作压力,医生可能会草率开药,没有充分考虑患者个体差异,忽略了用药的合理性。
3. 商业利益驱使。
在一些门诊西药房,医生可能与药品代理商及药厂存在暗箱操作,开具药物时会受到商业利益的驱使,选择并不是最适合患者的药物。
1. 加强医生的培训与教育。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生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
鼓励医生主动学习最新的临床指南和科学研究成果,提高其开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 建立严格的用药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需要制定并执行严格的用药管理制度,明确规定药品的使用范围、剂量和用药时机。
加强药品审批制度,避免医生滥用抗生素等高危药物。
3. 强化医患沟通。
医生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处方。
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教育,提高患者对药物的正确使用和合理服用的认识。
4. 加强监督与执法力度。
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门诊西药房的监督力度,对不合理用药的处方进行查处和惩罚。
提高患者的监督意识,鼓励他们对不合理用药的处方进行举报。
要解决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这一问题,需要从医生培训、用药管理制度、医患沟通和监督执法等方面进行综合且有针对性的改进。
只有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才能确保门诊西药房的用药处方更加科学、合理,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门诊处方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门诊处方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 材料与方法我院2006年4~6月门诊处方共7 639张,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别对处方书写错误、不合理用药、未签名三方面内容进行调查统计。
2 结果(见表1~3)3 讨论3.1 处方书写错误主要有:(1)诊断项不填:我院在2005年4月已经按照《处方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使用了新处方,处方前记中印有临床诊断,若该项不填,则药师难以判断处方用药与疾病的相符性,给药师审方带来困难。
(2)疾病名称用汉语和英语简写符号混合书写:处方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处方一律用规范的中文或英文书写”,这是不规范的书写方式。
(3)药品名称书写错误,包括剂型不写或写错、药名汉字写错、药名书写不全:如奈普栓,应复方奈普生栓;思密达冲剂,应思密达散剂等。
(4)规格写错或漏写剂量单位:如维生素C 片1×100,应0.1 g×100;维生素B6片1 g×100,应10 mg×100等;(5)用法错误或不详细:力钙胶囊3次/天,应1次/天;头孢氨苄缓释片,3次/天,应2次/天。
把头孢氨苄制成缓释制剂,使药物在体内释放缓慢且能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并维持此浓度适当时间,因此缓释制剂可减少给药次数,方便病人服药,增加病人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有利于疾病的治愈。
(6)注射剂不写含量或含量写错:如卓宁注射液,应10%卓宁注射液;10%硫酸镁注射液,应25%硫酸镁注射液。
(7)超过7日用量,但医师未注明理由:如头孢氨苄胶囊,0.125 g×200,口服,每次0.25 g,3次/天。
处方管理办法中规定“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疾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必须注明理由”。
在调查的处方中,药品超过7日用量的,医师均未注明理由。
3.2 不合理用药:(1)重复用药或同类药物联用:如阿胶强骨口服液加葡萄糖酸钙片;氯霉素滴眼液加氧氟沙星滴眼液,两药均为广谱抗菌药物;阿昔洛韦片加病毒灵注射液,两药均为抗病毒药物等,两药联用加重药物的不良反应。
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及处理对策研究

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及处理对策研究随着我国医疗领域的不断发展,西药的使用已经成为许多患者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但是,在门诊西药房中,一些医生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给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负担和风险。
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
一、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抗生素是治疗感染疾病的重要药物,但是一些医生存在滥用抗生素的情况。
例如,一些患者患有轻微的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疾病,就会被医生开出抗生素的处方。
这种情况反映出一些医生对抗生素的正确使用不够了解,导致了抗生素的滥用,甚至导致药物抗性产生。
因此,对于这一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1.加强医生的药物知识培训,提高其对抗生素的理解,使医生可以正确使用这一药物。
2.引入药品审查体系,通过定期审查医生处方,发现不合理处方并给出反馈,以防止滥用抗生素等现象的发生。
3.制定抗生素临床应用规范,让医生能够了解抗生素的使用范围和剂量,从而避免滥用。
二、不及时更改治疗方案在一些情况下,如果患者的病情没有得到及时的改善,医生就不应该一直坚持不变的治疗方案。
相反,他们应该及时调整方案,使治疗更加针对性,更有成效。
例如,对于一些疑难重症患者,如果一个疗程治疗没有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影响将越来越大,这时医生就应该根据患者的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1.建立完善的医疗数据统计和分析系统,把所有患者的病情、用药情况、治疗效果等纳入系统,并对其进行统计和分析,为医生提供更好的参考依据。
2.鼓励医生与患者进行深入的沟通,了解患者的情况并根据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使治疗更加精准。
三、不合理的用药量或用药时间在一些情况下,医生在为患者开处方时往往没有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具体情况,导致给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健康负担。
例如,有些药物需要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来调整剂量,但是一些医生往往忽略了这些差异,开出了过高或过低的药物剂量。
门诊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及改进研究

门诊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及改进研究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临床用药越来越广泛,合理的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病痛。
然而,在实际临床用药过程中,不合理用药现象仍然层出不穷,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门诊药房作为药物发放的重要环节,其不合理用药问题尤为突出。
本文将对门诊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门诊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类型及原因1. 处方药物剂量不当处方药物剂量不当是门诊药房不合理用药的常见问题,主要包括剂量过大和剂量过小。
剂量过大的原因可能是医生对药物的代谢途径和患者的身体状况评估不足,导致药物在体内积累过多,引起不良反应;剂量过小则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病情反复。
2. 药物配伍禁忌药物配伍禁忌是门诊药房不合理用药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医生在开具处方时,未能充分了解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药物配伍不当。
这种现象可能引起药物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增加,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3. 用药适应症不符用药适应症不符主要是指医生在开具处方时,未能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
这种现象可能导致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病情恶化,甚至产生药物不良反应。
4. 药物滥用和过度治疗药物滥用和过度治疗是指医生在开具处方时,过度依赖药物治疗,忽视了患者的实际情况。
这种现象可能导致患者药物依赖性增强、药物不良反应增多,严重时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二、改进措施1. 加强医生培训医院应定期组织医生进行药物知识培训,提高医生的药物合理使用意识,使其充分了解药物的代谢途径、适应症、禁忌症等信息,确保开具处方时的药物选择、剂量控制和配伍搭配的科学性。
2. 完善药师制度药师是药房不合理用药问题的关键环节,医院应加强药师队伍建设,提高药师的专业素质。
药师在药品发放过程中,应严格审查处方,对不合理用药现象进行及时干预,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3. 建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医院应建立健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对患者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医院处方质量,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经
仍用商品名或使用不规范缩写代替。②药品剂型、规
济。现将本院部分处方的抽查情况,对照医院处方存
格用法书写错误。③用药与诊断不符,一方面可能导
在的问题进行现状分析,并提出建议。
致延误治疗,另一方面可能给病人带来不必要开支,
1资料来源
增加病人经济负担。④涂改处未签字未注明修改日期。
项药剂科及时整理汇总通报到各科;建立定期表彰制 度,奖罚分明。处方考核标准传达到每一位医务人员,
科室组织学习,人人自觉遵守执行以此提高处方质量。
4.2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
加强新上岗新进人员岗前培训,充分了解自己的 义务与权利;对所有在职医务人员不定期举办处方书
写业务讲座,学习药学有关方面的知识;药剂科采用
2不合格处方现状
超量带药等等【l】。大处方容易滋生不正之风,加重患
2.1处方前记存在问题
者的经济负担,浪费有限的药物资源。⑥处方空白处
处方前记主要包括医院名称、姓名、性别、年龄、
不划“/”,主要发生在既有口服又有输液的情况。⑦
住址、费别、科别、门诊号或住院号、临床诊断、日
特殊情况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未再次签字。
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建立医德档案;加强药品排位制
度和预警制度,强调根据病情需要开出合理有效的药 物,是一名医务人员应该具有的职业素质。
通过采取多种有效长效管理,本院பைடு நூலகம்合格处方明
显减少,提高了处方质量,保障了患者的权益。医院 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得到了明显的回升。
参考文献:
【1】钱莹。p让吉,等.大处方的界定与临床合理用药【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 志。2005,3.7
断书写出现如待查、外伤等含糊不清的字眼或者遗漏 没写,影响药师对用药合理性的判断。 2.2处方正文存在问题
的忘了签名;还有的只有实习生或进修人员签字,而 无带教老师签名或盖章。后记出现的问题假如在医疗 上出现纠纷或存在异议不易追究处方责任人的责任,
正文内容:以“R”标示,分列药品名称、规格、 数量、用法用量。正文存在问题有:①药品名称书写 不规范,未严格执行处方一律用通用名书写的规定。
药学人员把关不严,特别是在取药高峰期,为追 求发药速度,单凭处方发药,而忽视了严格的处方审 核;部分药学人员基本功不扎实,不能及时发现问题。 如维生素B6与地塞米松同时服用的配伍禁忌;有的 碍于医生的情面或患者的不理解,草草了事,未按规 定退方。 3.4患者因素
患者要求医生开药,找认识的医生(有的医生跨 科跨专业)为患者开自己并不了解的药物,这些药物 处方(包括抗生素类、抗病毒类、解热镇痛类以及治 疗高血压的等等)包罗万象难于与疾病诊断相符,而 且数量大,往往超过规定的疗程。 4建议
【2】方玮.我院上半年门诊处方处方统计分析明.中国医院统计,2006,13(3):270
作者简介:
钱风根(1963一),男,主管药师,研究方向:医院药学。
编号:Z9122807(修回:2009.12.16)
万方数据
执行新的处方管理办法,按统一的项目、内容、 格式严格把关。药剂人员认真做好处方审核工作,严
格执行“四查十对”制度;处方书写质量列入科室与
个人技术水平和质量的考核中,考核结果存入个人档
案,与年终评优挂钩;全院每月定期或不定期检查门 诊处方质量,开展多部门参与的处方质量评价:加大
对合理用药的宣传力度,对处方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
也不符合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 针对以上处方三方面内容,笔者将抽查不合格处
方情况做如下统计:
衰不合格处方情况统计
万方数据
CJCM中医临床研究2009年V01.(1)
处方空白处不划“/”
57
超剂量不签字
35
带教医师不签名或盖章
9
药学人员漏签名
7
合计
307
3不合格处方原因分析 3.1药品因素
药品品种繁多,即使是同一种药品有注射剂、片 剂、胶囊剂等多种剂型,同一剂型又有不同规格(成 人与小孩),临床医师(特别是年轻医生、进修医生) 对本院《基本药物目录》了解不足,导致药品名称书 写不规范、剂型不符以及规格错误等情况占了不合格 处方的39%;有些药名相似且容易混淆,如右旋糖酐 与右旋糖酐铁:前者为血容量扩充剂,用以抢救休克 等;后者为抗贫血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这些药 品的不合格处方有的是笔误造成的还有极个别认为药 名相似作用也相似的错误认识。 3.2医师因素
①工作不严谨,责任心不强,抱着药品有药房人 员把关的心态,在看病高峰期,剂量计算马虎,为看 下一位患者匆匆将处方交与患者了事;②药学知识欠 缺,集中在一些新药问题上,过分依赖医药代表或某 某医药报道用药;少数为了拿好处拿提成而开具的药 品。这些不正常现象的处方易导致用量用法错误、超 剂量或使用剂龟不足;③部分医生过分自信,轻视药 品说明书的重要性。开出一些超范围使用、禁忌症等 危害人体身体健康的处方。主要体现在病人配了药回 家看了说明书后认为对自己不能使用要求退药。如复 方七叶皂苷钠凝胶说明书中提示孕妇禁用,错误地认 为外用药无所谓,仍给孕妇开具。 3.3药师因素
。108.
Clinical Journal ofChinese Medicine2009年V01.(1)
门诊不合格处方现状分析及建议
钱凤根唐文明 (苏州市吴中区藏书卫生院,江苏 苏州,215101)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860(2009)12—0108—02 【摘要】 目的:分析门诊不合格处方情况,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查本院2008 年1—3月门诊西药处方15389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门诊不合格处方307张,合格率98%。针对不合格处
期等。个别医师对处方前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往往 2.3处方后记存在问题
忽视。主要问题:如小孩应写实足年龄,婴幼儿写日、
处方后记包括:医师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药品
月龄。必要时,婴幼儿要注明体重。用“成人”、“儿
金额以及调配、核对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签名等。后
童”替代,影响药师对用药剂量的准确计算;临床诊 记存在问题:医师或药师签字潦草,很难辨认甚至有
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结论:加大药品信息宣传力度,修订((基本用药目录》,加强《处方管理办法》学习,
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思想素质,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经济。
【关键词】门诊处方; 《处方管理办法》;分析
为严格贯彻落实《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全面
特别是高年资的医师,由于通用名往往比较长且难记,
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如定期出版药讯,开展临床药学; 每年结合医保农保政策及医院的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医
院基本用药目录,便于医务人员了解查找本院基本治
疗药物情况;每位医务人员必须达到继续教育规定的 学分。
4.3健全并完善各项制度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制度。调动广大医务人 员的积极性,合理减轻医务人员超负荷工作的压力;
随机抽查本院2008年l~3月门诊西药处方
⑤个别医师开具大处方: 《处方管理办法》对大处方
15389张,其中合格15082张,不合格307张,合格
虽未作出明确规定,如何界定呢?笔者认为:大处方
率98%。处方基本覆盖本院各个科室,具有一定的代
通常具以下几个特征:病情不需要,超疗程,超剂量
表性。
用药;使用与疾病治疗无关的药物;医保患者出院时
处方是医师和药师对患者共同负责的重要医疗文
.109.
18
主要含有输液的处方
13
双歧杆菌活菌胶囊一次4粒Bid
2
主要是实习医生签字
1.6
主要发生在取药高峰期
100
书,具有法律、技术和经济等多方面的意义。处方书
写正确与否,是合理安全用药的前提,直接关系到患
者的治疗效果与生命安全【2】。故提出如下建议: 4。l制定处方考核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