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推动国有企业党内监督工作有效落实
国有企业监督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建议思考

国有企业监督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建议思考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党内监督专责机关,职责是监督、执纪、问责。
监督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基本职责、第一职责。
在当前全面从严治党、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作为国有企业的纪检监察部门,围绕中心抓重点,强化监督显作为是政治生态所需、企业发展所需,也是巩固和提升自身地位的现实所需。
国有企业纪检监察部门如何结合企业实际,切实有效地履行好监督这一基本职责、第一职责,从而更好地发挥监督作用,体现作为呢?笔者结合所在单位福建省华厦能源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司”)今年开展的合同管理专项督查活动,就如何更有效地做实、加强和创新监督,谈谈个人的一些体会。
一、加强国有企业监督的重要意义相比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或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工作环境相对比较复杂,加上国有企业职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传统管理意识根深蒂固,稍不注意,就可能出现灵活性过头、原则性把握不够的情况,出现与当前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的形势要求不相符的情况,因此国有企业急需加强监督的力度和实效。
二、国有企业监督的现状与困境(一)监督力量不足。
对国有企业的监督虽然说是一种多层次、多部门联合监督,但纪检监察部门是专责部门,日常监督工作主要依靠企业纪检监察部门去落实和组织,纪检监察队伍的配备和素质情况,对监督成效起了决定作用。
当前国有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人员配备较过去有了改观,福能集团对权属企业纪检监察干部的配备要求是:党委建制设纪委的单位要求单设纪检监察室,配备2名以上的专职纪检干部;党总支建制的单位要求纪检监察部门可以合署办公,配备1名以上的专职纪检干部;支部建制的单位要求有1名兼职纪检干部。
现有纪检监察人员大多都不是法律、财会审计等相应专业的人员,均无这些岗位工作的经验,基本由其他岗位转岗而来,国家法律法规、企业经营与管理专业知识、具体业务工作流程等必要的监督知识有限,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会监督、不善监督、不敢监督的局面。
国有企业纪委履行党内监督各项职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国有企业纪委履行党内监督各项职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引言党内监督作为推进党的建设的重要方面,在国有企业纪委履行党内监督职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纪委的监督效力。
本文将对国有企业纪委履行党内监督职责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权责不清在一些国有企业中,纪委在履行党内监督职责时,可能会与其他部门的职责产生重叠和互相依赖的情况。
这种权责不清的现象使得纪委在实践中难以有效地履行其职责,从而影响到党内监督的效果。
对策一:明确职责边界为了解决权责不清的问题,国有企业纪委应制定明确的职责边界,与其他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明确各部门的职责,确保各方能够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从而提高监督效果。
对策二:建立横向联动机制国有企业纪委可以与其他机构建立横向联动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互通,确保各个部门之间能够及时获取需要的信息,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监督工作。
问题二:监督手段单一目前,一些国有企业纪委在履行党内监督职责时,往往只使用一种或者有限的监督手段,导致监督力度不够,监督效果受到限制。
对策一:多元化监督手段国有企业纪委可以探索多元化监督手段,包括但不限于调查、审查、巡视、提醒函等。
通过运用不同的监督手段,有助于发现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提高监督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对策二:加强监督技术支持国有企业纪委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提升监督工作的技术力量。
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运行情况,发现不正常的迹象,并采取相应的监督措施。
问题三:纪委一体化建设不够在一些国有企业中,纪委的建设存在一体化程度不够的问题。
纪委在履行党内监督职责时,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性和配合性不足,影响了纪委的工作效率和监督效果。
对策一:加强组织建设国有企业应注重在纪委成立时加强组织建设,明确纪委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健全内部机构,提高工作效率和监督效果。
浅析国有企业纪委加强同级监督的有效性思考

浅析国有企业纪委加强同级监督的有效性思考摘要:国有企业纪委加强同级监督,是党纪法规赋予各级纪委的重要职责,是深化纪律监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国企领导干部廉洁从业的现实需要。
但是在国企同级监督过程中,也存在着体制机制、监督意识和监督方法三方面的问题。
要提升纪委同级监督的有效性,则应当完善监督体制机制,明确监督重点内容,创新监督方式,增强监督意识和能力,保证纪委工作的相对独立性,维护纪委合法权益[1]。
关键词:同级监督纪委工作国有企业一、国有企业纪委加强同级监督的意义(一)是党纪法规赋予各级纪委的重要职责党内监督条例明确指出,党的各级纪律检查组织必须加强对党的工作部门、直接领导党组织及其他工作部门的监督,在国企中进行纪委同级监督,不仅是各级纪委的基础职责,而且也是其责无旁贷的义务。
二十大报告指出,应当完善党内民主与党内监察机制,在国有企业当中,发扬党内民主的主要途径则是强化同级监督以保障国企各岗位人员能够更好地尽心尽责[2]。
纪委负责反腐和纠正员工工作中的不当之处,其本质要求从党纪法规的高度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因此国企纪委同级监督具有必要性。
(二)是深化纪律监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手段国有企业纪委加强同级监督,能够更好地端正国企员工的工作态度,提升他们工作的压力和动力,并且从平级组织领导的角度深化纪律监督,在体现监督工作本质的前提下提升监督过程的灵活性和机动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党组织的带头作用、考核作用,深化反腐倡廉工作的渠道,并从工作动员、效率推动、思想管理等多个方面推动国企内部全面从严治党,有效解决企业管理层日常监督不力、监督不及时的问题[3]。
(三)是促进国企领导干部廉洁从业的现实需要国有企业纪委的同级监督,能够在不影响企业中高层领导人员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基层干部的执行力和监督广度、监督深度,将思想管理、行为纠正、工作动员有机结合,全面解决以往同级工作人员之间不愿监督、监督效果不强、监督存在漏洞等问题,提升国企基层党组织发挥效用的空间,防范企业内贪污腐化、玩忽职守、权色交易等违法违纪行为发生,加强对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的约束,是促进国企领导干部廉洁从业的现实需要[4]。
探讨国有企业纪委如何落实监督责任

探讨国有企业纪委如何落实监督责任发布时间:2021-06-01T11:36:52.883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期作者:谭业鹏[导读] 摘要:国有企业纪委是开展党内监督工作的重要主体,其监督责任的有效落实,对于提升国有企业党内监督工作成效、中央与上级纪委要求做到有效落实,切实提升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作用。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 300000摘要:国有企业纪委是开展党内监督工作的重要主体,其监督责任的有效落实,对于提升国有企业党内监督工作成效、中央与上级纪委要求做到有效落实,切实提升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作用。
国有企业纪委需要强化自身使命担当与监督责任意识,保障监督责任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国有企业;纪委;监督责任党执政兴国中,是国有企业作为重要力量,也是党风廉政建设的主要征地。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国民经济建设迈向了高要求、高标准的发展道路。
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朝着新常态化方向发展。
国有企业需要坚定党的政治领导,自觉的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决策部署,铸牢党风廉洁建设与反腐败斗争的坚定之基。
国有企业纪委在新的环境下,聚焦主业主责,强化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极为重要,履行义务承担责任,是开展监督责任工作的新渠道,也是现今需要我们进行思考的新命题。
1国有企业纪委落实监督责任的重要性在新的历史时期,国有企业纪委监督手段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出台之后,国有企业纪委部门不仅可以使用信访举报、查办案件等传统的监督方式开展监督工作,而且可以使用约谈函询、监督检查、派驻监督、受理检举、问责等方式开展监督工作,是强化落实与切实发挥国有企业纪委监督责任制度的关键一招。
目前国有企业纪委十分重视落实监督责任制度,一方面开始,国有企业纪委要具备的基本职能和责任是做好监督工作,强化监督职责,有助于推进从严治党、有效开展反腐倡廉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纪委具有着特殊性,在理清党风廉政建设与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关系的基础上落实监督责任,有利于推动国有企业得以有序、健康、高质量的发展。
新时代加强国有企业纪委监督职能有效性的思考

1新时代强化国有企业纪委党内监督职能的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国有企业要在深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时代价值和意义进行重新审视,国有企业纪委在这方面具有重要的责任,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要结合管党治党工作的现实要求,深刻认识履行监督职责的重要价值,严格履行监督责任,为国有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确保国有企业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的成果。
1.1强化纪委监督职能是新时代国有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强化纪委监督职能是国有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选择,但是在监督过程中,也存在着纪委职能发挥不畅、违纪违规形式变化带来的监督困难、内部监督力量薄弱、监督体系不健全、缺乏对权力运行过程的有效监控等问题。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管”和“治”都包含监督。
党委监督是全方位监督,纪委监督重点则是履行监督执纪问责的职责。
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新要求,随着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不断深入,纪委在保障企业良性发展过程中也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纪委在国有企业的建设实践中,认真履行监督职能,能够明确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责任和作用,强化政治属性,并且能够从多个维度,为企业平稳发展保驾护航,促进构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稳定环境。
1.2强化纪委监督职能是国有企业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就是要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加强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党的十九大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提出了政治“三力”,强调纪委要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
国有企业推进纪检监督工作,是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具【作者简介】卜田(1983-),女,北京人,助理政工师,从事纪检、巡察研究。
新时代加强国有企业纪委监督职能有效性的思考Reflections on Strengthen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Supervision Function of Commission forDiscipline Inspection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the New Era卜田(中铁房地产集团北方有限公司,北京100166)BU Tian(North Co.,Ltd.,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Real Estate Group Co.,Ltd.,Beijing 100166,China)【摘要】当前,中央纪检监察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国企纪委作为企业内部履行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行使着监督执纪问责的职责,是开展党内监督工作的重要主体,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巩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成果方面起着示范引领和检查督促作用。
浅谈国企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国企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国企党建工作是国有企业党组织在企业内部开展的党建工作,是保持国企政治稳定、促进国企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国企党建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一背景下,探讨国企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对于加强国企党建工作,提升国企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国企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领导班子建设不够稳固,党风廉政建设不力,基层党组织建设不到位,党建工作制度不健全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国企党建工作的效果和工作质量,制约了国企的发展和进步。
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一系列对策: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选拔懂党的干部担任领导职务,推动领导干部转变工作作风,提升领导战斗力;二是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健全反腐倡廉机制,加强监督和考核,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三是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注重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发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工作力量培养;四是加强党建工作制度建设,完善各项党建工作制度,规范党建工作流程,提升党建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1.2 研究意义国企党建工作是国有企业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础,是保证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国企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涉及各个方面,例如领导班子建设不够完善、党风廉政建设不够到位、基层党组织建设薄弱、党建工作制度不健全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国企的发展,制约了国企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加强国企党建工作的对策包括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党建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
只有通过全面深化这些方面的工作,国企党建工作才能真正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中,真正发挥作用,推动国企健康稳定发展。
研究国企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意义在于加深对国企党建工作的认识,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为国企党建工作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只有深入研究这些问题,找准解决问题的对策,国企党建工作才能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为国企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关于国有企业落实党内监督条例的思考

关于国有企业落实党内监督条例的思考作者:张永为来源:《经济师》2008年第07期摘要:文章指出,针对国有企业党内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有力措施,标本兼治,把《党内监督条例》落到实处,并就此展开详细论述。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内监督问题措施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08)07-288-02《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颁布实施。
是我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国有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对于保证党内生活正常开展,规范各种权力运作,预防腐败行为发生,促进企业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
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
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对加强党内监督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党内监督工作也逐步得到加强和改善。
但企业的一些领导人员不愿接受监督、习惯自行其是的倾向还依然存在,并且还有很大的惯性。
主要表现:一是受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监督和接受监督的意识不强。
有的党员对党内监督漠不关心、缺乏信心或存在担心;有的党员领导干部一听到“监督”就反感,喜欢个人说了算。
二是权力过于集中,监督难度大。
企业经营的决策权多数集中在“一把手”的手中,其他人因不知详情或知之甚少,而难于实施监督。
三是权力运作不规范,监督机制不完善。
企业在“三重一大”问题上,不能完全按照民主集中制的议事规则决策和实施。
针对国有企业党内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有力措施,标本兼治,把《党内监督条例》落到实处。
一、明确监督主体和监督重点,把被监督对象置于阳光之下搞好党内监督,需要明确监督主体和监督重点,把被监督对象在相应范围内准确地展示给广大党员群众,才能促使被监督对象不断提高自我约束力,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
1明确监督的责任主体,发挥骨干的监督作用。
在党内,监督的主体是党的各级组织、专门机关(即各级纪委)和全体党员。
作为国有企业。
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就是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浅谈国有企业纪委如何做好监督工作

浅谈国有企业纪委如何做好监督工作发布时间:2022-10-13T02:00:25.014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6月第11期作者:马妍[导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内监督的理论和实践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马妍大唐彬长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省咸阳市713600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内监督的理论和实践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新形势下企业纪委必须紧跟党中央关于当前形势的最新判断和最新部署要求,精准把握监督工作重点,牢牢抓住监督这个基本职责、第一职责,聚焦“国之大者”,确保企业党员领导干部严格按照党纪国法及规章制度开展工作,落实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维护企业的正当权益,保证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纪委;监督;党风廉政建设Hao does the Discipline Inspection Commission of State-ownedEnterprises do a good job of supervisionAbstract: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with Comrade Xi Jinping as the core has pushed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ntra-Party supervision to a new level.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e Disciplinary Committee of Enterprises must closely follow the latest judgment and deployment requirements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 Accurately grasp the focus of supervision work, firmly grasp the basic responsibility and primary responsibility of supervision, focus on the "big man of the country", ensure that the party members and leading cadres of the enterprise carry out work in strict accordance with the party discipline, state laws and regulations, implement various major decisions and arrangements, maintain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enterprise ensure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Keywords:Commission for Discipline Inspection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supervision;supervision Building a clean and honest Party1前言纪委作为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就要牢牢抓住监督这个基本职责、第一职责,对做好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推动国有企业党内监督工作有效落实
作者:李伟华
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18年第13期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8)7-119-01
摘要国有企业各级党组织应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基层企业党委应履行全面监督责任,纪委履行专责监督责任,各部门履行职能监督责任,党支部履行日常监督责任,党员履行民主监督责任。
关键词党内监督监督执纪纪检监察
一、加强国有企业党内监督工作的重要意义
加强国有企业党内监督工作,能够促进党员领导干部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促进广大党员强化监督意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证党的组织充分履行职能、发挥核心作用,保证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党的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
确保党章党规党纪在各级党组织有效执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证党的组织充分履行职能、发挥核心作用,保证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党的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
二、加强国有企业党内监督工作应把握的原则
1.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基层企业党委履行全面监督责任,纪委履行专责监督责任,各部门履行职能监督责任,党支部履行日常监督责任,党员履行民主监督责任。
2.党内监督没有禁区。
坚持信任不能代替监督,既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更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特别是对党员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的监督,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
3贯彻民主集中制。
党内监督要依规依纪进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决贯彻“四个服从”,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健全党内监督体系,完善党内监督机制,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4.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
党内监督必须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违纪处理的大多数;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成为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少数。
5.突出重点、强化自我约束。
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公司及基层企业党委、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
党员领导干部要经常对照党章检查自己的言行,自觉遵守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廉洁自律准则,加强党性修养,陶冶道德情操,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三、加强国有企业党内监督工作的主要做法
1.强化责任意识,全面推动监督责任落实到位。
一是压紧压实主体责任。
狠抓党委主体责任清单落实,建立起党委抓全局、书记抓班子、班子成员抓分管领域的党建工作领导机制,推动各级党员干部严格履行“一岗双责”,实现责任、压力层层传导到位。
二是夯实职能监督责任。
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和廉洁自律承诺书。
党委定期听取纪委履行监督责任专题汇报,全面强化纪检监察工作履责到位。
三是严格落实党建绩效考核责任。
召开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签订党建绩效目标责任书,督察督办涉及党建、纪检监察、群团工作事项,对发现的问题的严格进行考核追责。
四是压实业务部门监管责任。
围绕生产工程及物资采买、财务和人事管理等重点事宜,就加强廉洁风险防控,强化职能监管责任落实,对业务部门做出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和提醒。
2.严格制度建设,健全完善党委全面监督制度体系。
党委以深化制度建设作为推进工作试点的切入点,对落实“两个责任”、贯彻民主集中制、加强组织建设、强化干部管理、深化作风建设、运用“四种形态”、党务公开、权利运行公开等方面制度进行了梳理,进一步健全了党委全面监督制度体系。
3.严格紧盯“少数”中的关键,全面强化对领导班子成员的监督。
党委把对领导班子成员的监督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抓住“少数”中的关键,狠下功夫,不放过细节,使班子成员时时处处感受到纪律的严格约束。
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定期报告制度,加强教育提醒,严格开展述责述廉。
四、注重党内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
注重党内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提高监督整体合力。
1.推进落实党务公开工作。
认真开展党务公开工作,规范党务公开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定期对党组织决议、决定及执行情况,党的思想建设、组织管理、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选任和管理,联系和服务党员、群众,党风廉政建设及其他应当公开的事项及时进行公开,接受全体党员和职工群众监督。
2.主动接受职工群众监督。
企业党委应当支持和保证企业工会组织和广大职工群众的民主监督权利,建立厂务公开、民主监督机制,企业重大事项决策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应当事先征求职工群众意见,决策和落实情况应当在适当范围内公开,主动接受职工群众监督。
3.强化审计监督。
企业党委应当支持和保证审计部门监督权利,审计部门依法进行审计监督。
审计部门发现党员干部涉嫌违纪的问题线索,应当向同级党组织报告,必要时向上及党组织报告,并按照规定将问题线索移送相关纪委处理。
4.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应当认真对待、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拓宽监督渠道;特别是在对外业务合作、招投标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要虚心接受群众批评,正确对待和积极回应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五、经验与启示
1.党委及其班子成员的监督责任更加明确。
建立党委及其班子成员监督责任清单和追责清单,明确了责任事项、追责方式和追责依据,为严格监督责任落实提供了指引,对同级监督的主动性明显增强。
2.监督执纪更加果断坚决。
班子成员主动了解分管领域内问题线索,支持纪检部门监督执纪。
在问题线索处置工作中,能够摆正位置,敢于担当,积极与纪检部门配合和沟通,主动接受监督,为问题线索查办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便利条件。
3.“四种形态”纪律谈话作用更加明显。
压实了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职能部门的谈话责任,对党员干部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及时进行了提醒谈话,切实做到了抓早抓小、及时纠偏。
4.监督机制更具合力。
将坚持依法治企、加强制度约束同纪检监察工作有效衔接,形成了责任清晰、主体明确、行之有效、奖惩分明的监督检查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