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论文:关于老人跌倒扶不扶问题调查报告记录

合集下载

扶不扶老人的议论文精品

扶不扶老人的议论文精品

扶不扶老人的议论文精品扶不扶老人的议论文精品1最近网络上又出现了一个热搜词“扶不扶”,就是碰到老弱病残的人摔倒在地,我们应不应该扶。

因为最近出现了一批骗子,他们基本上为老人、小孩、孕妇、残疾人,他们为了博取别人的同情,摔倒在地,好心人过来搀扶,反被他们诬赖,索要赔偿。

于是,过路人不再热心快肠,对摔倒在地的人往往视而不见。

然而,有许多人是真的摔倒,人性的真善美在不经意间被无情地抹杀了。

如果是你,你会不会去扶?有的人说,我不会去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免得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惹祸上身。

执此观点的起因应该是当年一起轰动全国的案件。

河南一名大学生在放学的路上看见一老人摔倒在地上,伸手就去扶,结果被诬赖是大学生把他推倒的,还要求大学生赔偿两万元钱作为损失费。

本来一件助人为乐的美事却最终诉诸公堂,结果老人一方胜诉。

本来一件极普通的民事案件,最终在全国闹得沸沸扬扬,对后来人们的`助人为乐心理造成极大伤害。

还有的人认为应该去扶,不管是不是骗子,我们都应该去扶。

我为这样的人点赞。

我们要发扬雷锋精神,心中要有正能量,这样才能够使社会更加和谐,更加美丽。

就是因为没有人去扶摔倒的老人,所以发生了一系列惨痛的案例。

据媒体报道,昆明一位老人摔倒在地,十几个路人旁观,没有一个人伸手去扶,在火热的马路上,老人因为躺在地上太久造成二级烧伤。

在河南的大街上,一位老人心脏病复发摔倒在地,因为无人伸出援助之手,最终老人惨死在马路上。

这一件件惨痛的事例告诉人们,不管是在什么情况下,看见老人摔倒一定去扶。

不管他是不是骗子,要坚信,人性的光明必将战胜人性的阴暗,社会上还是好人多。

如果是我遇到这种事,我一定会去扶。

扶不扶老人的议论文精品2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人,好人、坏人、有爱心的人、没爱心的人。

但是,好人还是居多的。

新闻上经常报道老人摔倒在地,好心人扶起却被讹的报道。

在我的身边也发生了一件类似的事。

去年冬天,我和小伙伴一起玩,看到一位老奶奶摔倒在地,虽然有许多人围观,但是他们却无动于衷。

关于“扶起与不扶摔倒老人”的论文[共五篇]

关于“扶起与不扶摔倒老人”的论文[共五篇]

关于“扶起与不扶摔倒老人”的论文[共五篇]第一篇:关于“扶起与不扶摔倒老人”的论文坚守道德老人摔倒不被扶起事件,在我们身边发生的已经不是一件两件了,为什么面对摔倒的老人公众会如此冷漠的视而不见,不肯出手相助呢?这其中存在着深层的道德原因。

老人摔倒没人扶与摔倒的的老人不无关系。

被扶起的老人里,有些道德水平低下。

之前发生的讹人事件里,无良老人利用人们的同情心和良心,去谋取利益,使心存善良的人们真心害怕去扶起摔倒的老人。

江苏如皋一座立交桥上,一位骑三轮车的老人被撞受伤,大巴司机殷红彬下去搀扶老人,老人却一口咬定是被他的大巴车撞倒的,幸好警方调取了监控录像,这才让事情水落石出。

在上海打工的湖北小伙子小孙好心将一名被摩托车撞倒的老人送去医院,可当家属出现后,小孙却被老人指认为肇事者。

家属说,如果找不到目击者证明小孙的清白,他就要对这个事情负全责。

小孙无奈,只好向目击者求助。

见到90多岁的老人在公交站牌旁摔倒,骑着电动车路过的刘女士便赶紧下车扶起了老人。

为了不让自己成为翻版“彭宇”,刘女士在扶起老人的时候,请周围的几位路人为自己作证。

“姑娘,我不会赖你的,你是好人,”被扶起后,老人对刘女士很是感恩。

然而,当老人被送到医院后,却改了口,称是刘女士撞了他。

幸亏老人的家人明事理,幸亏有目击者愿意为刘女士作证。

缺乏诚信的摔倒老人,让善良的施救者伤透了心。

做好事变得如此之难。

倘若摔伤的老人都是诚实善良的,人们就不会有所顾忌的去考虑救不救啦。

一位捡破烂的70多岁的老人,摔倒在路过的冯女士的自行车前,自以为有责任的冯女士连忙把老人送到医院检查治疗。

没想到,老人第二天找到冯女士的单位,自担摔伤责任并把400元医疗费用退还给冯女士。

老人的善良、诚实让冯女士无比感动。

如果所有的摔伤老人都能像冯女士遇到的这样诚实善良,相信大家也就不会有所顾忌了。

不敢扶老人如今已成为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它显得尤为重要。

面对这一严重社会道德问题,加强个人思想道德修养显得尤为重要。

关于扶不扶的个人看法议论文(通用22篇)

关于扶不扶的个人看法议论文(通用22篇)

关于扶不扶的个人看法议论文(通用22篇)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尤其作为作文里的重要分类的议论文,议论文的语言讲究抽象性、概括性和严密性,表达要求准确、鲜明。

这类型的作文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扶不扶的个人看法议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扶不扶的个人看法议论文篇1“扶不扶”这个社会问题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然而这问题已经是从06年便开始困扰着大家。

好心人扶起老人,不料被老人反咬一口成为了推到老人的罪魁祸首。

这简直是千年冤案,让大家人心惶惶。

好心一点的人呢便也是想尽办法证明不是自己推到的老人再扶起老人,比如找路人作证等等。

而还有一些人呢,为了不引火上身,果断忽略了倒地的老人。

现在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大家“扶不扶”的问题了,连网络上都以此事来开玩笑。

比如:一个年轻小伙看着摔倒在地上的老人,年轻小伙走过去,问老人,“老人家,我每个月工资不到2000可以扶你么?”老人一脸深情的说:“小伙子,你走吧,我再等下一个人。

”网络上都在讽刺着这扶不扶的恶劣现象,难道我们不应该有所作为?这个世界是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家园,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应该和平共处不是么?想象一下,你在街上看到老人摔倒你不愿去扶起,倘若有一天,你的父母摔倒在地,你难道不希望别人会扶起他们?我们都应该将心比心,你今天扶起一位老人说不定改天就会有别人扶起你的父母。

而老人们也不再诬陷好心人,这世界将会多美好?社会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让我们一起来让社会变得更美好!扶不扶的个人看法议论文篇2六年级要组织一场辩论赛,主题是如今最热门的话题:“假如一个老人倒在地上,你是扶还是不扶?”要求一个班级选两个同学参加辩论赛。

六(3)班的班长凌清竹和语文课代表连影一起被老师和全班同学推举出来,他们将和六(4)班同学组队。

抽签的时候,他们抽到了反方:“不该扶”。

如期而至的辩论赛进行得十分激烈,伴随着主持老师的一声“结束”,反方队员的亲友团欢呼起来——反方胜了。

高中政治小论文关于老人摔倒扶不扶

高中政治小论文关于老人摔倒扶不扶

高中政治小论文关于老人摔倒扶不扶道德作为一种与人类相伴始终的社会历史现象,在人类社会长河中处于重要地位,对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高中政治小论文关于老人摔倒扶不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政治小论文关于老人摔倒扶不扶篇一遇到老人倒地扶不扶?近来成了街谈巷议的话题。

有人认为,当人们开始思考老人摔倒要不要扶的问题时,就表明社会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问题。

有人觉得,如此久而久之,最终是道德感的丧失、道德法则的瓦解和人际关系的冷漠。

之所以出现老人倒地无人敢扶的状况,说白了就是“有心做好事却担心惹事”。

笔者认为,扶不扶倒地老人起来不尽然是道德层面问题。

因为把老人扶起后还有要知道老人是否受了伤,是否需要送医院,是否会在送医院途中出现突然的问题。

如果出现这些问题老人及其亲属会否理解,会否倒打一耙等一系列问题。

所以这怪不得过路人对此的犹豫不决,对此的踟蹰不前。

如何解决老人倒地扶不扶的问题呢?笔者感到首先要在法律层面上要有所体现。

那就是要将倒地老人扶起来先作为好事来对待。

因为即使有老人讹诈的情况,也不能否认把倒地老人扶起来的行为。

将老人扶起来后,老人如果进行讹诈的话,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即使老人倒地是由搀扶人造成的,也应该在处理事故时得到表扬,甚至减少一定的赔偿额。

其二,要普及医务知识。

有些老人摔倒后是不宜扶起的,如心脏有病的人、如脑溢血患者、如骨折严重的老人等都是如此。

可是现在有不少人对急救知识不了解,贸然将倒地的老人扶起,就容易好心办了坏事。

所以要否扶老人起来,可以先问一下老人是什么原因倒地的。

笔者以为,只要不是一心要讹诈别人的老年人,是不会做这种昧着良心的事情的。

即使有这种情况,也不能以偏概全,让人连好事也不敢做啊。

其三,要在社会上使讲道德蔚然成风就必须树正气。

现在不少人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也常常“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这种状况不改变,以后扶倒地老人的人会越来越少。

所以要大力表彰那些包括肯扶倒地老人的善良行为。

2023最新-扶不扶的个人看法议论文【优秀9篇】

2023最新-扶不扶的个人看法议论文【优秀9篇】

扶不扶的个人看法议论文【优秀9篇】老人摔倒了,是扶还是不扶?现在最热门的话题也莫过于此。

很多人发表了不同的观点,有人说扶,有人说不扶,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里是可爱的小编为家人们整理的扶不扶的个人看法议论文【优秀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扶不扶议论文作文1100字篇一在金钱和良知的面前,我们选择良知。

——题记今天中午的《今日说法》讲到了老人倒地扶不扶这个问题。

在今天的节目中,主人公是一位大客车司机和已经81岁高龄的老奶奶。

片中,8月28日大客车司机殷红彬叔叔驾驶大客车路过立交桥时,看到一位老奶奶倒在桥上,于是就靠边停车,好心将老奶奶扶了起来,结果却被老奶奶说成他是肇事者。

万幸车上装有摄像头监控,又找到了车上乘客的证词,最后才还了司机叔叔的清白。

看到这里,妈妈问了我一个问题:“假如你碰到这样的老人,你扶不扶?”我很干脆地回答:“扶!我身正不怕影子斜!”妈妈又问:“假如老人说是你肇事怎么办?”“那我就先打110和120,然后找来一些人一起扶,也可以互相证明。

”妈妈又问:“假如周围没有人,你怎么办?”“那我还是要先救人!”“为什么要这么做?你可要冒着很大的风险呀!”“冒着很大的风险也要扶啊!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要是老人摔倒,大家都不扶,那该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啊!再换位思考一下,我也有老的一天,假如我也摔倒了,旁边有人看着,却不扶我起来,那该是多么的寒心啊!再说了,也不是所有的老人都会冤枉人的,一个人不能代表所有人。

”妈妈听了我的话,赞许地点了点头。

节目中讲的一些真实的故事,让我们陷入深深的思考。

有一位年轻人因为扶老人不周,导致了老人的死亡,他心里十分内疚,曾经四次登门,要求赔偿老人家人,均被拒绝。

老人的家人拒绝的理由是,在金钱和良知的面前,我们选择良知。

有一位小姑娘和一位阿姨帮忙吧老人扶了起来,并送往医院,旁边有些人还劝阻他:“你现在扶了,到时候老人赖上你该怎么办?”可是小姑娘不听,把老爷爷送往医院以后,又通知了家人。

【议论文】摔倒的老人该不该扶_2000字

【议论文】摔倒的老人该不该扶_2000字

【议论文】摔倒的老人该不该扶_2000字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关注老人群体的议题也越来越多。

老人摔倒的
问题备受关注。

在遇到老人摔倒时,我们应该给予帮助吗?这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人认为应该给老人提供帮助,而有人则认为不能轻易扶老人。

针对这一问题,我认为我们
应该视具体情况而定,更加注重老人的需求和尊严。

我们需要客观认识老人摔倒的风险。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容易出现摔倒的情况。

而且,一旦摔倒,由于骨折、扭伤等后果可能会非常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得不给
予老人帮助。

这也是出于对老人健康和生命的考虑。

我们需要关注老人的尊严。

在扶助老人时,我们不能够一刀切地认为每次都要给予帮助。

有些老人可能会因为自尊心或者其他原因不希望别人过多关注,这时我们应该尊重他
们的意愿。

如果老人摔倒后表示不需要帮助或者情况并不严重,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给予一定的空间和尊重。

我们也要注重自身安全。

有时老人摔倒的原因可能是地面的不平整,或者地上有一些
尖锐的物品,如果我们在不注意的情况下过于匆忙地去帮助老人,很可能会导致自己也受伤。

在帮助老人时,我们也需要注意自身的安全。

针对老人摔倒的问题,我们需要以老人的需求为重,更应该注重他们的尊严。

在实际
行动中,我们可以先观察老人的情况,尊重他们的选择,如果老人需要帮助,我们应该在
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给予适当的帮助。

只有综合考虑老人的身体状况、个人意愿和自身
安全,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帮助老人,确保他们的安全和尊严。

老人摔倒扶不扶议论文

老人摔倒扶不扶议论文

老人摔倒扶不扶议论文背景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口逐年增长。

这些老年人身体虚弱,行动不便,经常会在公共场所摔倒。

摔倒事件引发了社会关注,引发了一场“是否扶起老人”的道德争议。

到底应该扶还是不扶,应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本文将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引言在现代社会,我们面对的老年人越来越多,这些老年人是我们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由于年龄的增长和身体机能的衰退,老年人容易出现身体不适、行动不便等情况。

在行动不便的情况下,老年人面对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因为他们很容易摔倒。

而在公共场所摔倒时,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对待老年人的态度,其中最常见的是“是否帮助老人起来”的问题。

论述老人摔倒的影响老年人摔倒会对他们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救助,就可能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

如果老人摔倒后不能及时得到救助,不仅可能会对他们的身体造成伤害,还会给他们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

扶起老人的道德义务爱心和尊重是人类社会的基本道德观念。

作为有一定扶持能力的健康年轻人,我们有扶起老人的义务。

在公共场所,如果碰到一个老人摔倒,我们有义务伸出援手,帮助他们起立,这不仅是对老人本身的尊重和关爱,也是对人类社会基本道德观念的维护。

不扶起老人的理由虽然扶起老人的行为显得很高尚,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不扶起老人也有理由。

疾病和病菌的传播在现代社会,病菌传播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在公共场所。

如果老人身体不适,或者感染了传染病,帮助他们起来就有可能把病菌传染给我们。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谨慎处理。

可能会伤害老人老年人在摔倒的时候,可能会伤害到自己的身体部位。

如果用错误的方法帮助他们起来,很可能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这时候,我们应该谨慎处理。

现实中应该如何处理面对扶起老人这个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种合理的方式,为老年人在公共场所创造一个更安全的环境。

呼叫医护人员在保证自己的安全同时,可以先呼叫医护人员,让专业人员处理老年人的伤势。

寻求其他帮助如果需要,也可以向警察或其他安全机构求助。

【议论文】摔倒的老人该不该扶_2000字

【议论文】摔倒的老人该不该扶_2000字

【议论文】摔倒的老人该不该扶_2000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摔倒的老人,尤其是在公共场合如街道、公交车上、公园等,往往会引发一些争议,应不应该扶起摔倒的老人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本文就从正面和反面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讨论一下应该扶摔倒的老人。

老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无论是身体条件还是心理素质都较为脆弱。

如果看到老人摔倒,不扶起来,一是对老人的伤害是巨大的,可能会导致老人骨折等严重的后果,需要承担更多的治疗费用;二是对于老人的自尊心和心理健康也是一个极大的伤害,使他们觉得不被社会所关爱和支持。

如果我们主动扶起摔倒的老人,不仅可以减轻他们的痛苦,而且也是对老年人尊严的一种尊重和体现。

让老年人感受到社会的关心和关爱,更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其次,我们来看看为什么不应该扶摔倒的老人。

虽然对老人的帮助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我们在帮助的时候也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首先要判断清楚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意愿,看看是否需要帮助和扶起来。

其次,在扶老年人的时候,也需要注意手法和角度,不能用过多的力量,以避免对老人造成二次伤害。

还有一些不良分子假扮好心人,其实是在行骗,或者这些人有心理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警惕和谨慎。

综合考虑两种情况,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老年人摔倒,应该视情况而定。

如果判断老人需要帮助,我们有责任扶起来,这是我们应该尽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

但是,我们在扶起老人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避免给老人带来二次伤害。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帮助老人,才能够让社会更加和谐和稳定。

在这个物质繁荣而道德缺失的社会,我们需要更多的人尽自己所能来呵护和关爱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在遇到摔倒的老人的时候,无论应不应该扶,其本质是在于我们对于社会责任和道德价值观的把握。

明智的选择扶起摔倒的老人,不仅让老人得到了实际的帮助,也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了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修论文:关于老人跌倒扶不扶问题调查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老人摔倒要不要扶问题
调查报告
学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年级:工程院2013级
姓名:某某某
学号: 2220133754574545
一、调查背景
近年来,老人摔倒扶不扶的问题屡屡登头条,成为群众热议的话题,坏人变老了,道德滑坡等论调也不断出现。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老人摔倒到底该不该去扶呢?去扶了,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一系列的麻烦,被诬陷告到法院甚至要还背负巨额赔偿。

近几年南京的“彭宇”案和河南郑州的“李凯强”案扶老人被讹而赔光家底的事件已经向大家暴露了这个问题。

如果不扶,我们可能会换得一个清静,不会招惹上任何麻烦。

但是我们失去了什么呢?我们失去的是良心。

可能就在那一霎那间,一个人的生命就消逝了。

如果不去扶,我们虽然得到了生活的平静,却换来了道德的丢失。

与之相对的负责案件调查的公安部门在哪,为何许多的事件都得不到一个最终的结果。

如果任由事态延续下去,公安部门将丧失基本的权威和群众的信任;好人的权益也将一再被侵犯;更甚者,社会的道德建设将面临危机,法律的尊严也将受到损害,何谈全民守法。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当代
大学生,我们该怎么做。

二、典型案例
1、2016年5月一则小学生撞老人扶起的新闻引起网友的关注,网友纷纷为小学生敢于认错的行为点赞。

老人摔倒到底扶不扶,这是个持久的话题,这话题到如今也有着巨大的争议。

5月24日,白云区同心小学的四个学生做出了他们的选择。

当日下午4时许,放学后的付译与三位同学一起回家时不小心将84岁的丘阿婆撞倒,4学生赶紧道歉并将老人扶了起来,并陪同老人接回放学的孙女并送回家。

对于这种勇于承担错误的行为,跌倒受伤的丘阿婆并没有怪罪他们,反而安慰他们说自己有医保,他们不用担责。

连续两日,丘阿婆还奔波于学校和报社之间,希望学校和报社表彰这种行为
2、南京彭宇案
2006年11月20日早晨,一位老太在南京市水西门广场一公交站台等83路车。

人来人往中,老太被撞倒摔成了骨折,鉴定后构成8级伤残,医药费花了不少。

老太指认撞人者是刚下车的小伙彭宇。

老太告到法院索赔13万多元.
3、天津许云鹤案,又称天津翻版“彭宇案”.
2010年8月16日,天津市车主许云鹤因搀扶违章爬马路护栏摔
倒的王老太,被天津市红桥区人民法院判赔108606元,不少网友直呼这是翻版的“彭宇案”。

三、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大学生
2、调查形式:网络问卷调查
3、数据来源:中国大学生调查网
4、参与调查人数:1000
5、问卷内容
○1.如果有一天您看到一个老人摔倒了,您会上前去扶起他吗?()A会,而且是毫不犹豫地上前扶起老人
B. 会,但是必须先得到证明自己不是肇事者
C. 不会,免得最后遭人诬陷
○2作为一名大学生,你觉得扶起摔倒的老人是应该的吗?()
A.应该
B. 事不关己
C. 不敢
○3没发生彭宇案等案件之前,您遇到相同的问题会怎么办?()
A.毫不犹豫扶老人起来,助人为乐是美德
B.先确定有人作证自己不是肇事者,再帮忙扶起老人
C.装作没有看见,尽快离开,免得给自己带来麻烦
○4发生彭宇案等之后,您遇到相同的问题会怎么办?()A.毫不犹豫扶老人起来,助人为乐是美德
B.先确定有人作证自己不是肇事者,再帮忙扶起老人
C.装作没有看见,尽快离开,免得给自己带来麻烦
四、调查结果
1.如果有一天您看到一个老人摔倒了,您会上前去扶起他吗
票数所占比例
会扶(毫不犹豫)228 22.8%
569 56.9%
会扶(证明自己不是
肇事者)
不会203 20.3%
2、作为一名大学生,你觉得扶起摔倒的老人是应该的吗?
选择内容票数所占比例
应该667 66.7%
事不关己103 10.3%
不服230 23%
3、没发生彭宇案等案件之前,您遇到相同的问题会怎么办?
选择内容票数所占比例
毫不犹豫扶老人起来668 66.8%
先确定有人作证自己不是肇事者,
302 30.2%
再帮忙扶起老人
装作没有看见,尽快离开
130 13%
4发生彭宇案等之后,您遇到相同的问题会怎么办?
选择内容票数所占比例
毫不犹豫扶老人起来226 22.6%
先确定有人作证自己不是肇事者,
604 60.4%
再帮忙扶起老人
装作没有看见,尽快离开
170 17%
五、数据分析及结论结论
数据分析:从数据上看出善良的人还是占了大多数,这说明了我国社会雷锋精神、扶危济困、慈悲善良、助人力乐的传统美德仍然较为良好,也验证了“世上好人多”这句老话。

有百分八十多的人
会去扶。

而且有百分之二十的人选择毫不犹豫的扶。

但是随着最近扶老人事件的频发,不少人在老人摔倒时选择先保证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害在去扶老人。

而且由于事故的增多,不愿意扶老人的人也在做件增多。

群众并没有丧失社会主义价值观、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大家从心底里还是认为应该去扶这些为社会上曾经做出许多贡献的人、这些社会上的弱势群体、这些年长者。

另一方面就是社会规范、情景压力对人扶不扶跌倒老人影响很大,具体来说就是传统美德和周围人不扶老人的做法对人们扶起跌倒老人影响很大或者说是导致其本想扶却没有扶跌倒老人,这些因素也许就是导致老人跌倒扶不扶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因素,即大众想扶而没有扶的原因
六、对策及建议
1、健全法律,医疗制度
一是要让老人及其家属“不用赖”,应通过健全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来切实减轻受伤老人及家属的医疗经济负担;二是要让老人及其家属“不能赖”,应建立对老年人的监护制度。

目前,许多国家都有类似制度,比如规定70岁以上的老年人外出必须由监护人陪同,否则老人出现意外伤害,监护人应承担监护不力的责任,让家属想“赖”时底气不足。

同时,辅以严格的诬陷追责制度,对试图诬赖者
形成震慑;三是要让老人及其家属“赖不上”,通过立法建立公民救助免责制度,并切实加强对城市公共场所的监控,为救助人提供最有力的证据,来抗辩来自被救方的诬陷。

2、法律援助方面
其实阻碍公众救死扶伤、出手相助的,还是内心中对社会和他人的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而造成这种不安全感的,则是社会体制、法制、保障机制的不健全。

当下流行的“校长撑腰体”也是一种解决方法。

“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

他要是讹你,北大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北大替你赔偿!”“你是地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

他要是讹人,地大校友办去帮你找温校友反映情况,要是败诉了,学校帮你找个金矿。

”“你是郑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

他要是讹你,法学院给你提供法律援助,新传给你造舆论,就算是败诉了,商学院替你赔,然后让他住一附院,咱把钱加倍赚回来!”虽说有几分调侃的意味,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的后顾之忧,所以我们呼吁更多的个人,机构加入法律援助,从心理和行动上支持行善者。

3、宣传与教育方面
雷锋精神、扶危济困、慈悲善良、助人力乐、尊老爱幼是我国优良的道德传统的美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儿童时代,每个人也都有老的一天。

古往近来,多少个春夏,多少个秋冬,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管是处于盛唐还是当今社会,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弘扬
尊老爱幼、雷锋精神、扶危济困、慈悲善良、助人力乐的优良传统。

由其是尊老爱幼起始于原始社会,当时生产力低下,在氏族公社的内部为了人类的繁衍和文明的延续,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和尚无劳动与生活能力的小孩都一样分配劳动果实,实行义务抚养。

由此逐渐形成的这种朴素的道德观念,被继承下来。

各大媒体应该更多报导雷锋精神、扶危济困、慈悲善良、助人力乐、尊老爱幼的事件对社会进行道德宣传,提升人们“好人好事、好人有好报”道德精神。

4、遇到老人摔倒正确的做法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们也有老去的一天,到时我们一定也会希望有人能伸手扶我们一把。

如果我们的社会能给每个公民提供完善的法律和经济、医疗保障机制,那么出于经济角度的讹诈或将大为减少,甚至不复存在,而见义勇为者也无需过分担忧补偿与法律责任的判定。

在这之前,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以减少我们就人的风险:1 搜集对自己有利的证据,比如照片,监控等;2 拨打 110、120 或通知其家人;3 叫上其他路人给自己作证。

虽说做这些并不一定是自己的本意,但做好了法律准备又帮助了他人,这既是一种尊重法治精神同时也是向善的选择,这未尝不是法制社会对我们的培训,教育我们如何在合理规避风险的同时做好事。

这也许是社会的一种进步。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