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定期做的检查项目
糖尿病患者的检查项目

糖尿病患者的检查项目糖尿病是一种多病因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并伴有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的代谢性疾病。
据国际知名学术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近年发表了一篇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专家撰写的论文,指出中国现有1.48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比例达15.5%。
此外更糟糕的是,约有5成左右的患者在发病前期对自己的情况并不能很好了解。
本病如不能早期诊断和防治,常发生致残、致命的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
早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糖尿病防治的四早原则,可有效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那么,糖尿病患者究竟需做哪些检查呢?糖尿病患者的检查项目具体有哪些呢?解放军一七一医院飞行员(亚健康)健康体检管理中心朱主任介绍说,糖尿病体检项目主要有以下十一种,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以下。
一、糖尿病体检项目一:血糖(半月一查)反映瞬间血糖值,是最理想的监测手段。
包括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查餐后血糖应按正常治疗饮食情况下,每天查4-7次,时间分别是三餐前30分钟、三餐后2小时、睡前等,要根据病情决定。
正常值:空腹血糖为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5.0~7.8mmol/L。
其意义为:可了解血糖控制的一般情况。
空腹血糖高,意味着基础的胰岛素分泌能力差,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的能力强。
餐后血糖高,往往提示胰岛素的储备能力差,或存在胰岛素抵抗。
提醒您:空腹血糖正常,并不等于餐后血糖正常。
因为进餐是一种负荷,一些保存有一定胰岛素分泌能力的患者,由于一夜不进食,空腹血糖是正常的,一旦进食,胰岛素的作用就显得不足,即表现出餐后血糖升高。
因此,糖尿病患者每次就诊时,都要检查血糖,可同时检查空腹和餐后血糖,也可间隔检查。
若正在接受胰岛素治疗或血糖不稳定的患者,应增加监测次数,有条件者可自备血糖仪,在家自测血糖。
原则上,血糖稳定者,监测血糖次数可减少,血糖不稳定者、伴发一些特殊情况如发烧、腹泻等,或初期接受胰岛素治疗者,应增加监测血糖的次数。
2型糖尿病诊疗常规

2型糖尿病诊疗常规一、诊断标准【临床表现】1.典型症状(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及非典型症状(头晕、乏力、外阴瘙痒、反复皮肤疖肿等)出现的时间、程度;2.注意急、慢性并发症出现的时间、程度及进展情况,如有急性并发症,注意询问可能的诱因,如摄入高糖、中断治疗、应激状态等; 3.诊治经过:有关诊断的检查结果(血糖、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等),有关控制饮食及药物治疗情况,特别是降糖药的具体使用情况及其疗效;使用胰岛素者应注意询问首次使用胰岛素的原因,治疗中有无低血糖症状及体重的变化;4.既往有无高血压、肾病史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史,女性有无巨大胎儿分娩史及妊娠期糖尿病史;5.糖尿病家族史。
【体格检查】除常规体检外,还需测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2)。
【辅助检查】1.急性并发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酮、尿酮、尿糖、血渗透压及肾功、电解质等。
2.慢性并发症:1)眼底检查:眼底镜检、眼底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2)肾脏检查:尿常规、尿白蛋白/肌酐、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肾功能检查。
3)神经系统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
4)心脏检查:心电图、心脏B超、24小时动态心电图。
5)血管检查:ABI、双下肢血管B超、血管造影等。
【诊断标准】1.无论有无糖尿病症状,均可根据血糖作出糖尿病诊断:(1)有糖尿病症状者符合下列一项可诊断为糖尿病:一次空腹血糖≥7.8mmol/L,或一次随机血糖≥11.1mmol/L,或OGTT2h血糖≥11.1mmol/L;(2)无糖尿病症状者符合下列一项者可诊断为糖尿病:两次以上空腹血糖≥7.8mmol/L,或两次以上随机血糖≥11.1mmol/L,或一次空腹血糖≥7.8mmol/L及一次随机血糖≥11.1mmol/L,或一次空腹血糖≥7.8mmol/L及一次OGTT2h血糖≥11.1mmol/L,或两次以上OGTT2h血糖≥11.1mmol/L。
2.根据发病年龄、起病缓急、有无自发性酮症倾向、对胰岛素依赖与否及胰岛素、C肽水平、ICA、IAA、GAD免疫学指标等综合判定,予糖尿病分型。
2型糖尿病三级预防措施

2型糖尿病三级预防措施要有效地防范糖尿病的发生,一定要贯彻“三级预防”的方针。
那么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措施是什么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2型糖尿病三级预防措施,希望对您有用。
2型糖尿病三级预防措施一级预防:2型糖尿病的一级预防,是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包括在一般人群中宣传糖尿病防治知识,如2型糖尿病的定义、症状、体征、常见并发症及危险因素,提倡健康行为,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在重点人群中开展糖尿病筛查,一旦发现有糖调节受损(IGT 和IFG),应及早干预,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白城市医院内分泌肾病内科胡俊明二级预防:2型糖尿病的二级预防,即对已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预防2型糖尿病的并发症,主要是慢性并发症。
防治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是是尽早和尽可能的控制血糖,纠正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和吸烟等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应对2型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2型糖尿病并发症以及相关疾病的筛查,并加强相关的治疗措施,以求达到全面治疗目的。
三级预防: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就是减少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加重和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改善2型糖尿病的生活质量。
通过有效的治疗,早期慢性并发症有可能逆转。
糖尿病的三级预防一、糖尿病的一级预防糖尿病的一级预防是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包括在一般人群中宣传糖尿病的防治知识,如宣传糖尿病的定义、症状、体征、常见的并发症以及危险因素,提倡健康的行为,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在重点人群中开展糖尿病筛查,一旦发现有糖耐量受损(IGT)或空腹血糖受损(IFG),应及早实行干预,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一)在重点人群中加强糖尿病筛查,以尽早发现糖尿病重点人群为:1、年龄≥45岁,BMI≥24,以往有IGT或IFG者。
2、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3、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35mg/dl即0.91mmol/L)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症(≥250mg/dl,即2.75mmol/L)者。
与糖共舞,糖尿病友应定期做哪些检查

手 段有 单尼 龙丝 触觉 检查 、 背 动脉 搏动 检 足 查、 踝肱 指数 测 定 、 肢 血管 超声 或造 影 等 。 下 通过 上述 检 查 , 以早 期 发现 糖 尿病 下肢 血 可 管病 变及糖 尿病 足 。
( 1) 电 图 、 脏超 声 检 查 : 于排 查 1 心 心 用
现早 期糖 尿病 肾病 。 ( 眼 底检 查 : 尿 病 眼 病 早 期 症 状 不 8) 糖 明显 , 过眼底 检 查可 以及 早发 现 视 网膜病 通 变 、 内障 等糖 尿 病 眼 部 并发 症 , 诊 断 患 白 刚 者必须 做 眼底 检查 , 要求 今后 每 半年 到 一 并 年复查 一次 , 如有 异常 应增 加检查 次数 。 ( 神 经病 变检 查 : 查 对 象 主 要是 周 9) 检 围神经 和 自主神经 。 围神经 病变 的患 者 主 周共 ,
2天 。
( 糖化 血红 蛋 白 : 4) 糖化 血 红 蛋 白 可反 映近 2 3个 月 的平 均 血 糖 水 平 ,  ̄
面非常之广 , 、 、 、 足 、 心 脑 肾 眼、 神经等 均可受 累 ; 一方 面 , 另 并发 症 的 出现并
非一 朝一 夕 ,而 是病 情长 期 得不 到有 效 控制 的恶果 。因此 , 每年 定期全 面检 查 对糖 尿病 患 者实 属必 要 ,这 不仅 有 助 于掌 握 患者 的病 情 ,还 可 以早 期 发 现 并发 症 ,及早 治 疗 ,改 善患 者 的预
后。
它 与 糖 尿 病 慢 性 并 发 症 呈 正 相 关 关
糖尿 病酮 症 酸 中毒 、 糖尿 病 肾病 、 尿 泌
系统感染等各种并发症。要求至少每
糖尿病患者体检应该做哪些项目

糖尿病患者体检应该做哪些项目一、重点人群糖尿病患者均建议做定期体检,尤其是下列人群尤其需要重点关注:(1)有糖尿病前期史或者父母有糖尿病史;(2)年龄40周岁以上患者;(3)缺少运动,体质指数≥24 kg/m2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者;(4)有巨大儿分娩史、妊娠期糖尿病病史或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的女性;(5)黑棘皮病者;(6)有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史,或正在接受治疗者;(7)有类固醇类药物使用史或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症药物治疗患者。
二、体检项目血糖:包括空腹和餐后2 h(或OGTT 2 h)血糖、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白蛋白。
血糖应根据血糖情况查,糖化血红蛋白应3~6个月查一次。
体格检查:常规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并计算BMI和腰臀比。
腰围正常范围为男性<90 cm,女性<85 cm。
超重会增加胰岛素抵抗,增加糖尿病并发症风险。
对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青少年),应检查是否存在黑棘皮病。
体格检查应经常查。
血压、血脂:糖尿病合并血压、血脂异常,容易导致心血管损害,因此需要定期检查血压血脂变化。
建议家里买一个血压计每天测量血压,血脂则建议每3~6个月检查一次。
口腔检查:糖尿病是口腔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高血糖容易导致口腔发生多种疾病,如龋病等,同时口腔疾病对糖尿病的代谢控制有负面影响,因此口腔问题也需要定期检查,建议每6~12个月检查一次。
肝肾功能:肝脏是药物代谢器官,肝功能异常会降低降糖药物效果,长期高糖状态也会导致肾脏功能受损,建议至少6个月查一次。
眼底检查:糖尿病眼病是糖尿病的典型并发症,通过眼底检查可以发现患者有无视网膜病变及白内障、青光眼等眼部疾病。
可使用免散瞳眼底照相机,拍摄至少2张以黄斑及视乳头为中心的角度为45°的眼底后极部彩色照片进行分级诊断。
建议每年检查一次。
神经病变学检查:糖尿病神经病变是常见的慢性并发症,踝反射、针刺痛觉、震动觉、压力觉、温度觉检查异常者宜进一步行电生理学检查(如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及定量感觉测定。
糖病人应该如何进行定期体检

糖病人应该如何进行定期体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如果控制不当,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对健康造成极大威胁。
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定期体检至关重要。
通过定期体检,能够及时了解病情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那么,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进行定期体检呢?首先,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检测血糖水平。
这是评估糖尿病控制情况的最基本指标。
血糖检测包括空腹血糖、餐后 2 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检测一般要求患者在至少8 小时未进食的情况下进行测量。
正常情况下,空腹血糖应在 39 61mmol/L 之间。
如果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长期高于 70mmol/L,说明血糖控制不理想,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如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或者加强饮食和运动管理。
餐后 2 小时血糖检测则是在进食第一口食物开始计时,2 小时后测量的血糖值。
正常餐后 2 小时血糖应小于 78mmol/L。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餐后 2 小时血糖一般应控制在 10mmol/L 以下。
如果餐后血糖经常超标,可能需要关注饮食结构和进食速度,或者调整药物的使用时间和剂量。
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是过去 2 3 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其正常范围一般在4% 6%之间。
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目标值通常小于7%,但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目标值可能会适当放宽。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不受饮食和时间的影响,每 3 6 个月检测一次即可。
除了血糖检测,糖尿病患者还应定期检查血脂。
糖尿病患者往往容易出现血脂异常,如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等,这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血脂检查一般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总胆固醇的正常范围一般在 28 517mmol/L之间,甘油三酯在 056 17mmol/L 之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小于337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应大于 104mmol/L。
如果血脂指标异常,患者可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降脂药物,并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
2型糖尿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2型糖尿病应该做哪些检查?*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2型糖尿病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2型糖尿病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2型糖尿病如何诊断鉴别,2型糖尿病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2型糖尿病常见检查:常见检查:血糖、尿糖(GLU)、葡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抗体、自我血糖监测*一、检查:2型糖尿病是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与受体结合含量少)所致,因此不仅要检查空腹血糖,而且要观察餐后2小时血糖,特别应做胰岛功能检查。
具体数值如下:正常人空腹血糖: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8.9mmoL/L。
如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就可诊断糖尿病。
如空腹血糖在6.1-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在7.0-11.1mmoL/L之间为糖耐量异常,是早期糖尿病的表现。
而尿糖检查仅供参考,不能做为回头用药的依据。
胰岛功能检查:验者口服100克馒头或服含75克糖水300mL 后观察血糖、胰岛素、C肽变化。
*以上是对于2型糖尿病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2型糖尿病应该如何鉴别诊断,2型糖尿病易混淆疾病。
*2型糖尿病如何鉴别?:*一、鉴别:1、有糖尿病症状。
•具备下列任何一项即可诊断为糖尿病:a•、•空腹血糖≥•7.8mmol/L;b、一日中任何时间血糖≥11.1mmol/L;c、空腹血糖〈7.8mmol/L,•但口服75%葡萄糖耐量试验二小时血糖≥11.1mmol/L。
2、无糖尿病症状。
具备下列任何一项即可诊断为糖尿病:a、两次空腹血糖≥7.8mmol/L;b、第一次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的1及2小时血糖均≥11.1mmol/L,重复一次葡萄糖耐量试验二小时血糖≥11.1mmol/L或重复一次空腹血糖≥7.8mmol/L。
3、糖耐量减低。
空腹血糖〈7.8mmol/L,口服75g葡萄糖后二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之间者。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就是为您介绍的2型糖尿病应该做哪些检查,2型糖尿病如何鉴别等方面内容,更多更详细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2型糖尿病”了解更多,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
糖尿病检查项目有哪些

糖尿病检查项目有哪些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全球有4.25亿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的早期检查和及时干预有助于控制疾病的进展和并发症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糖尿病的常规检查项目,包括血糖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检查、胰岛素抗体测定等。
引言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抵抗而导致的高血糖症。
糖尿病越来越多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因此,早期检查和及时干预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糖尿病检查项目。
1. 血糖监测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
血糖监测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血糖水平,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调整。
目前常用的血糖监测方法包括: - 空腹血糖测定:即在早晨空腹时测量血糖水平。
空腹血糖水平在3.9-6.1mmol/L的范围内被认为是正常的。
- 餐后血糖测定:即在饭后一定时间内测量血糖水平。
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应控制在小于7.8mmol/L。
- 糖耐量试验(OGTT):糖耐量试验通过给患者饮用含75g葡萄糖的溶液,然后在2小时内测量血糖水平。
正常的结果应该小于7.8mmol/L。
2. 糖化血红蛋白检查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一种血红蛋白和葡萄糖非酶缓化物相结合的产物。
HbA1c检查可以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评估糖尿病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
根据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的建议,HbA1c水平小于7%表示良好的血糖控制。
3. 胰岛素抗体测定胰岛素抗体测定用于类型1糖尿病的诊断。
自身免疫反应导致胰岛素分泌细胞的破坏,胰岛素抗体是自身免疫的重要标志物。
阳性的胰岛素抗体结果提示患者可能患有类型1糖尿病。
4. 尿检尿检是糖尿病的常规检查项目之一。
尿糖的检测可以用于筛查糖尿病。
正常情况下,尿糖应该为阴性。
尿糖阳性提示可能存在糖尿病或其他糖尿病的相关疾病。
5. 甲状腺功能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是糖尿病患者常规的辅助检查之一。
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型糖尿病定期做的检查项目
糖尿病是临床上中老年人比较常见的疾病,糖尿病患者在平时一定要做好护理的措施,并且能够在平时做一些检查,来确定自己的病情如何,如果检查发现血糖升高等情况出现,要及早治疗,那么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在平时糖尿病患者应该检查什么。
2型糖尿病定期做的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血糖。
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
2、葡萄糖耐量试验。
3、糖化血红蛋白。
血
4、免疫学检查。
5、尿酮体。
6、尿糖。
7、胰岛功能测定。
8、尿微量白蛋白测定。
糖尿病患者检查要一月查一次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压、体重、足部状况。
一季度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HbA1c)。
半年查一次血脂系列、尿白蛋白、尿常规、心电图。
一年查一次视力和眼底,胸片、血液学检查(如血常规、肝功能、血尿素氮、血肌酐)、肝胆超声和神经系统检查。
糖尿病患者只要坚持每年检查一次眼底,就可以避免至少一半的糖尿病患者失明。
所以,糖尿病患者经常做检查可以很好的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治疗:胃转流手术
以不打针、不吃药为特色
目前,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手术方法,主要是胃转流手术,这项手术最早用于治疗肥胖症,由于很多肥胖症患者同时也是糖尿病患者,实施胃转流手术后,患者的糖尿病也同时得到了治疗。
胃转流手术的开展,从糖尿病的发病根源入手治疗,彻底打破了传统的糖尿病治疗模式,患者无需吃药、打针,也可治好糖尿病。
术后,除血糖能恢复正常,患者伴有的一系列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高血压、高血脂、代谢紊乱等都得到了有效缓解及治愈。
临床实验还发现,2型糖尿病发病早期患者,手术后血糖控制效果更好。
现在大家应该了解一些糖尿病的检查方法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最后提醒大家,糖尿病的治疗要根据糖尿病人的个体情况来定的,所以大家千万不要盲目用药,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