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影像的造型元素
6、电影画面的造型元素

1、由于不同的搭配会造成画面不同的浓与淡、明 与暗等视觉感觉;
2、通过色彩的变化制造艺术效果,表现对比强烈
的内容区别;
3、通过色调的处理,使影片的整体造型有一种喻
示和内涵。
王家卫《花样年华》片断
妮可.基德曼《红磨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电影画面的造型元素
电影画面与绘画、摄影一样, 具有造型性。造型一般通过摄影造 型、艺术造型、演员造型来完成。 造型元素包括构图、光、色 1、构图:影视构图通俗地讲就是 处理人、景、物的位置关系以及形、 光、色的配置关系。
电影画面的造型元素
构图的组成
一般包括三个主要部分: 主体——构图的中心; 陪体——主体的陪衬物; 环境——主体或者也包括陪体所处的环
光调——正常光调、高调、低调。
这四个方面以摄影机对光的不同的摄
入方向、光线处理,表达着不同的情感和 创作意图。
张艺谋《英雄》片断
王家卫电影《东邪西毒》片断
电影画面的造型元素
色
彩
电影中的色彩并不只是对现实生活的简单复 制,色彩的处理与选择可以创造出独特的审美价 值和审美效果。
色彩的造型主要取决于不同色彩的比例、面 积、位置等的配置,由于不同的搭配,造成:
境。 这三者构成一定的关系,后两者是
为第一者起修饰和映衬作用的,这些都 可以通过线条、体积、位置、视点、亮 度、色彩等方式来完成。
构图的组成---王晶《赌神》
电影画面的造型元素
光
影
电影影像是以光影成像的。
光影的造型取决于:
光的质量——柔光或硬光;
光的方向——前重光、侧光、背光、底光、 顶光;
光的亮度——强光或弱光;
影视视听元素分析

造型元素
显而易见旳是,影像“写作”和老式旳文学写作截然 不同,它并非使用抽象旳符号—文字进行体现,而是 经过大量直观可视、千姿百态旳影像传来信息、体现 信息、讲述故事旳。从这个角度看,影视艺术确实难 以归属于文字范围,而是更多地呈现为造型旳艺术, 也就是说,影视艺术主要是借助光、色彩造型元素来 体现人、物、环境来塑造视觉形象旳。所以,假如说 镜头元素是影像生成旳基本手段,那么,造型元素是 影像塑造旳形式要素,假如说影视作品是用镜头来写 作旳,那么,造型元素就是镜头写作旳基本材料。这 就意味着我们阅读影视作品要从阅读种种造型开始, 从熟悉多种常见旳造型元素及其利用规则入手。
俯视镜头
这里说旳俯视镜头,指旳是人眼处于日常生活状态下旳俯视镜头, 不包括类似鸟瞰镜头这么旳极端俯视镜头.俯视镜头没有鸟瞰镜头 旳统治感和主宰感。因为具有强烈旳心理优势特征,俯视镜头和 鸟瞰镜头一样是不太客观旳。鸟瞰镜头旳丰富、壮观视觉性质在 一定程度上消减了鸟瞰镜头旳不客观性。因为俯视镜头不具有鸟 瞰镜头旳壮观特征,所以俯视镜头虽然不像鸟瞰镜头那样高高在 上,但却充斥了被扭曲、扩张旳主观性。俯视镜头常被用来体现 站立旳大人看着脚下正在玩耍旳孩子或宠物、强大旳战士看着弱 小旳对手,高阶级旳上司看着下属等等。俯视镜头使视觉范围内 旳物质对象显得卑弱、微小,减低了视觉对象旳威胁性,相对增 强了主观视角这一方旳威胁性。俯视镜头中旳角色对象被推到与 镜头背景同等地位旳心理位置上,变得次要,感觉上似乎被背景 所包容、吞没。因为心理上旳作用,俯视镜头旳角度越大,其中 旳角色对象动作变得越缓慢、无力、呆滞,充斥不自信或幼稚感。 这是因为角色旳力量感被周围旳场景所吸收。
叙事蒙太奇分类 A时间顺序蒙太奇 B空间顺序蒙太奇 C逻辑顺序 蒙太奇
体现蒙太奇分类 A积累蒙太奇 B对比蒙太奇 C比喻蒙太奇 D节奏 蒙太奇
电影电视的基本元素

近景特点
• 画面内容更趋单一,环境和背景的作用进一步 降低。 • 拉近了被摄人物与观众的距离,容易产生一种 交流感。 • 播音员或主持人多是以近景的景别样式出现在 观众面前的。
近景特点
• 画面内容更趋单一,环境和背景的作用进一步 降低。 • 拉近了被摄人物与观众的距离,容易产生一种 交流感。 • 播音员或主持人多是以近景的景别样式出现在 观众面前的。
3、以景物为主体的远景画面具有借精 抒情的意味。
对自然景物追求含蓄与空灵,侧重于写 虚, 形象的表现较为朦胧 调动观众的生 活经验产生丰富的联想。
4、远景不仅可以写景,而且也是写人的景别 在远景镜头中表现人的复杂心情或 愉快心情,这时人的细部动作和脸部 表情都看不清楚,画面给观众留有意 味和悬念。 “艺术最忌直露,影视艺术要讲求 含蓄,只有这样,才能把观众再创作 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收到最好的艺 术效果”。
中景特点
中景是拍摄中常用的景别。在有情节的场景中,中 景画面常被作为叙事性的描写。因为中景既给人物以形 体动作和情绪交流的活动空间,又不与周围气氛、环境 脱节,可以揭示人物的情绪、身份、相互关系及动作和 目的。
近 景
一、概念
近景——表现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画面。
如果以人来作为被摄的主体,则主要表现成年人胸部以上部分或局部的画面。
C、环境对人物又有一种反衬作用
d、在一组蒙太奇镜头组接中,全景画面 具有某种定位作用。
中景
• 定义: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部分或场景布局的画面。 • 常常以动作情节取胜,环境降到次要地位,如果是静的物体,也总以 该对象中最有趣味、最引人注意的部分为表现主体。 • 如果以人来作拍摄主体,则主要表现被摄人体膝盖以上的部分或 场景局部的画面。 • 作用: • (1)表现人与人相互交流的景别; • (2)适合表现人物手臂活动的画面; • (3)是写实的景别
影视的艺术特性-画面1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11
3、运动镜头
摇镜头
• 指摄影(像)机位置固定,改变镜头的拍摄角度。 • 这种镜头可以改变拍摄角度、拍摄对象,也可以对拍摄 对象进行追踪,因而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
移镜头
• 在摄像过程中,摄像(影)机不是固定的,而是边移边 拍摄,其显著特点是机位的变化。 • 移动镜头可以扩展画面的空间容量,造成画面构图的变 化。特别是当与物体同时运动时,由于背景的变化可以 造成强烈的运动效果。
三、镜头的运动
1、运动镜头
• 同一镜头中镜头位置的改变(包括焦距、方向、角度 等的改变)和摄影(像)机位置的改变从而造成镜头 的运动
2、镜头运动的基本形式
• 推、拉、摇、移、跟
2014年12月27日星期六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10
3、运动镜头
推镜头
14
3、镜头的角度
平视镜头
• 指镜头处于正常的水平线上,相当于常人的平视。 • 这种镜头比较接近于常人视角,画面效果也接近于正常 的视觉效果。
俯视镜头
“顶摄”
• 指镜头自上而下拍摄,相当于常人的俯视。 • 使被拍摄物体呈现一种被压抑感,使观众产生一种居高 临下的视觉心理,展示比较开阔的场面和空间环境。
2014年12月27日星期六
影视美学《 Aesthetics of Movie & TV 》
19
3、光的方向
顺光:又称正面光,指光线投射方向和摄影机方向一致的照明 光线。
侧光:指光线的投射方向和摄影机的方向成水平45°的光线。 逆光:又称背光,来自被拍摄物的后方的光线。
电视画面构图的基本元素及其作用

5)锯齿形线条。使人的视线忽高忽低地变化,产生不安定、不均匀、紊乱和动摇的感觉。
3、色彩。色彩包括色调的冷暖、色度的明暗、色彩的变化、对比、和谐、渐变等。
1)色调的冷暖。色彩左右着人的情绪,影响着人的情感,生活中人的情感都是与色彩联系在一起。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象征和含义,如红、黄色为暖色调,多表现热烈、喜庆、欢乐、胜利、坚强、勇敢等场面及情感;蓝、白色为冷色调,多表现安静、平衡、清凉、幽远、月夜、大海等场面及气氛。电视画面要根据主题确定色彩基调。
2)能增强画面的透视感。大小、浓淡、远近各类不同的影调可以形成层次丰富的影调透视,物体之间的明暗差别能使物体在二维空间中呈现出多维的立体效果。
3)可以突出物体的质感。画面中的物体恰到好处的影调控制,能够更好地突出物体的表面结构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4)可以增强画面的气氛。浓淡影调的配置,使画面因黑白灰所占的面积大小能形成各种调子。除了正常的影调以外,还有高调和低调之分。高调宜于表现明朗、欢快、恬静等情绪内容;低调往往宜于表现力量、深沉、苍劲、忧郁等情绪内容。
①前置光:可防止多余的或干扰性的阴影,减少物体表面不必要的造型,还可使被摄物投射出很长的阴影;但也会使造型平面化,易产生一种僵化呆板的印象。
②侧光:使被拍摄物层次分明、对比突出,反差比较明显,具有一种严峻感。
③背光:又称逆光,来自被拍摄物的背后,可造成剪影的效果,并使物体从背景中突出出来。
④底光:光线来自物体的下方,使被拍摄物有被扭曲变形感,常用来表达恐惧或狰狞的效果。
4)色彩与光的配合。在实际拍摄中,光的方向、明暗,对不同的被摄物体能表现出不同的色彩。在彩色构图中必须注意光的配合。
影视画面造型中的光影_色彩和构图

影视画面造型中的光影、色彩和构图周 伶影视画面造型是创作者审美经验、审美意识的视觉形态化,是各种视觉造型因素如光影、色彩、构图等按照一定的意图组合成凝聚着审美情感的画面形象的艺术整体。
光与影,是指在画面上映出来的不同明暗变化的色调。
光是流动的,是一种不定现象,它不时变换着自身的强度和角度。
光是一切艺术都要触及、表现、探索的对象。
它给影片增添透明度,隐含着张力和动感。
灯光有深度,有风格,有品质,光是一种“化妆”。
光是画面造型的重要元素, 以明暗分布来暗示物体的立体感和画面的纵深空间感。
“画格中每一样可见的东西都必须从光的角度来加以考虑。
对整个场面必须使用纵深照明。
因此,照明主要是创造一系列无止境的光的平面——从一个人走进画格后的第一层直到画格里可见的最远的空间界限的层面”。
①电影《黄土地》中的光线处理,就以“柔和”为主。
外景多用早晨和傍晚的自然光效,拍出土地的浑厚感和温暖感。
对光的巧妙处理可以含蓄地展现时代。
电影大师威利斯在拍摄《教父》时有意用了不同的打光来区分不同的时代。
比如在过去时的戏中,光就打得较平,以表现旧时代的陈腐、昏暗。
而在拍现代的戏时,就恢复正常的打光方法。
威利斯说,“我们做了很多时代的考据与设计,想把不同年代的场景分开来,而仍维持整部电影的连贯性。
……在处理旧时代的戏时,摄影结构便完全不同于其他的部分。
光圈打开,微弱的散光,加上打光的技巧,将不同的年代区分开来,但仍可以连贯,成为完整的电影”。
由光线产生的影子在影视作品中常用来交待剧中的时间,如早、晚的影子较长,而中午的影子短。
拍摄一间屋子的内景,上午光影应该在西墙上,中午在地面上,而下午影子则挪到了东墙,通过光影的变化可以交待剧中时间的变化,这就是视觉语言。
光影还可以通过不同程度的明暗对比来表现情绪与气氛,揭示含义。
在《花样年华》中,王家卫用光影塑造出了一种平稳的美感。
在许多镜头里,都可以看到,画面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是黑暗的,只有一个光源照亮了一小块地方,而人物就在这小块的亮处活动,或站,或坐,或从黑暗中走来,又走进黑暗里去。
电视画面有哪些造型元素

一、电视画面有哪些造型特点?一是表现具象。
(与抽象的文字、音乐、语言相比)电视画面在屏幕上表现的形象是具体的、可视的,它不同于文学作品或音乐作品是通过抽象的文字符号或音乐旋律来调动人们的想象以塑造艺术形象,而是通过直观的画面形象作为传递信息的中介和符码来叙述情节、阐述主题、表达思想。
具体形象的电视画面可以更为准确、细致、全面地再现或表现人物的神态、情绪、动作以及景物的形状、色彩变化等用语言文字不容易精确描述的形象。
比如说在影片《越光宝盒》中,孙俪饰演的玫瑰仙子的出场画面不仅是开场音乐和她的歌声这一抽象语言营造了一种幽默气氛,而且因为拥有了电视画面可以更充分地展现出玫瑰仙子花划船撞到绳子掉入水中这一具体形象的画面而使得情节更加幽默,画面形象生动可感。
二是表现运动。
(与绘画、雕塑和图片等静态形象相比)电视画面再现的是运动的形象,表现的是形象的运动,通过电视物质手段和特殊拍摄方法,甚至在人眼视觉范围内不存在运动的地方也引起了运动:一朵花蕾在瞬间怒放,一粒黄豆在三五秒内"扭动"身躯破土而出,一些生活中被看作是静止的物体,在屏幕上变成生机勃勃的富有变化的不断运动的物体。
可以说,电视画面存在于运动之中,不仅直接表现运动主体富有变化的运动姿态,而且能够表现主体运动的速度、节奏以至运动的全过程,还可以展现运动要素的各种变化,满足艺术思想的需要:表现运动是电视造型的灵魂。
比如在《越光宝盒》中玫瑰仙子在大漠、竹林中追逐郑中基饰演的清一色所表现的就是运动中的人物;另外梁咏琪饰演的西域亲善大使从荷花中出现,那朵荷花从花骨朵紧闭到花瓣纷纷绽放就表现了一朵花盛开这样一个运动的电视画面镜头。
三是运动表现。
(与戏曲舞台、现场活动等固定观众的视点相比)电视画面不仅能够表现运动的物体,而且可以在运动中表现物体,由摄像机运动的轨迹、速度、方向等所体现出的运动表现是电视画面造型的重要方式和重要特点。
电视摄像机对被摄景物多景别、多角度、多层次连续不断地表现,使观众的感知和认识更加连贯、完整、细致和全面。
影视摄影艺术

影视摄影艺术影视摄影艺术与实践思考题1、什么是影视画面影视画面是影视作品结构的最基本的组成单元,也是影视造型语言的基本视觉元素。
它既有物质特性,也有艺术特性。
2、影视画面的物质特性和艺术特性物质特性从拍摄角度来讲:影视画面是摄影(像)机从开机到关机不间断地拍摄所记录下来的一个片段,我们又可以把它称作影视镜头从编辑角度来讲是指两个编辑点(出点和入点)之间的一段片段。
艺术特性影视画面又具有表意性特征,在再现的基础上,可以进行表现、升华和传情达意影视画面具有纪实性特征,是记录和再现现实生活的影像。
3、影视摄影的主要艺术手段一、光学镜头的运用二、构图处理三、光线处理四、色彩处理五、运动处理4、影视摄影的三种应用门类㈠实用性影视摄影㈡纪实性影视摄影㈢假定性影视摄影5、两种不同工作状态的电视摄影㈠有分镜头脚本的影视摄影⒈性质:分镜头脚本是将整个节目摄制的任务具体化、明确化,并对图象的内容及效果做出的规定。
⒉特点:电视的分镜头脚本是由电影的分镜头剧本发展而来。
拍摄是严格依照分镜头脚本进行的,甚至一些镜头的角度与景别大小在分镜头脚本中都有详细的规定。
⒊要求:有分镜头脚本的电视拍摄是一个既有明确任务又有相对技术创作空间的摄影任务,摄影师要解决的是怎么拍的问题,主要任务是通过熟练的摄影技巧和艺术感悟力,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拍摄出符合分镜头脚本要求,又有自己独特个性的图象,将每个分镜头摄制的更加完美。
㈡无分镜头脚本的影视摄影⒈性质:无分镜头脚本是没有对要摄制的图象内容及效果做出明确的规定。
⒉特点:无分镜头脚本的电视摄影,没有分镜头剧本对每个镜头的规定,拍摄现场也没有导演和场记的引导,摄影师集导演、摄制人员、编辑人员于一体。
⒊要求:无分镜头脚本的电视摄影要求摄影师具备宏观的节目组织与协调能力,不但要知道整个节目要反映的主题,而且还要在头脑中对所要拍摄的节目内容进行事先构思,考虑拍摄什么样的素材去实现这一主题,甚至要考虑在完成拍摄任务后如何去编辑这个节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中,演员活动和镜头运动相结合的可能 性几乎是无限的。镜头运用要灵活多变,但是镜 头的运动和角度设置,必须以演员的活动为内在 依据,而演员活动又不可避免地受到镜头调度的 限制,他们相辅相成,互为作用。电影的场面调 度,正产生于这两种运动的统一之中。
影视影像的造型元素
主讲人:李志飞
QQ:1370444324
EMAIL:lizhifeil@
影视影像的造型元素
电影,电视是一种以光波、声波造 成活动影像和声音并诉诸人的视觉 和听觉的大众传播媒介。在影视艺 术的发展过程中它形成了自己独特 的视听语言系统,构图、场面调度、 光和色彩等视觉造型元素共同构成 了影视影像的画面语言。
4、封闭式构图。它的取景原则是已画框为依据, 把创作者在镜头中所要表达的信息全部组织在 画框中。封闭式构图在影视画框内追求画面的 完整性和均衡性。
5、开放式构图。开放式构图是随着电影观念的 变化,特别是长镜头理论的提出才产生的。构 图的完整、均衡、统一不再体现于单幅画面, 而实现于画面之间的关系的诠释。开放式构图 在画框内的不完整、不均衡正是为了达到画外 空间与画内空间所构成的整体空间的统一性和 完整性。
作为人物关系空间表现的场面调度,它们的 形式只有从运动中去寻找。这种运动不仅是指演 员的位移运动,还包括摄影机的运动。
&演员调度可分为平面和纵深两种基本形式&
平面调度就是演员在与摄影机视轴成垂直的 方向做横向或上下运动,它所显示的是二维平面。
纵深调度则是演员沿着摄影机视轴作纵向运 动。演员对着摄影机由远而近正向运动,或由近 而远背向运动,都可以造成纵深感,给人以三维 空间的幻觉。
主体、陪体、环境作为画面构图的三个组成部分, 其相互间的关系及安排、配置构成画面图形的某 一特定样式,通过线条、亮度、色彩、面积、位 置、视点等方面得以显现。
构图的均衡性:构图的布局要注意整个画面的主 次,注意前景与后景,画左与画右,上面与下面, 总体与局部形象的安排,使之既不绝对平均,又 不轻重悬殊,这即是所谓构图的均衡性。
纵深构图带来的空间感使其同现实世界更接 近,给观众带来了选择关注点的一定自由,并 能还物象以立体的面貌。
2、动态构图。动态构图有三种具体基本形式, 一种是对象运动,摄影机静止拍摄;一种是表 现对象不动,摄影机运动拍摄;还有一种是对 象运动,摄影机也在运动中拍摄。
3、静态构图。静态构图本是绘画的观念,但 在现代影视艺术中,导演却往往用静态构图的 空间范围,时间延长来表达某种哲理思考,例 如《黄土地》,大量静止的黄土地、山峁的画 面,有一种凝固和沉重感,不动的画面使时间 显得愈发悠长,蕴含着一种历史的悠远和沧桑 感。并未后面“腰鼓”一场的动态构图作了铺 垫。
一、构图
构图的概念来自绘画。电影中的构图不像其他任 何视觉艺术中的构图,它的关键在于活动。因此, 绘画是处理静止的画面,影视作品表现的是现实 中的时空运动。因此,就影视艺术而言,“空间 取景”的概念更为准确。
构图实际上是对被摄对象的一种安排和布置,这 种安排和布置是通过摄影机的取景框实现的,取 景框可随着摄影机本身的机械运动,作左右横摇、 上下摇、俯仰等不同角度的拍摄,随着摄影机的 辅助机械如升降机、移动车、各种交通工具的运 动,又可作升降、跟移、悬空等多种方式的拍摄。
场面调度的前提是较为完备的场景设置。场景设 置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为场面提供必须的和合适的 空间。这个空间不仅是演员表演的场所度的作用
首先,通过场面调度,突破人物动 作和相互关系在空间上的表现,揭示 人物感情变化,刻画人物个性特征。
其次,场面调度还具有描绘场景, 渲染环境气氛,推进情节节奏的功能。
构图原则
构图要妥善安排主体、陪体和环境的关系,选择好趣味 中心。
影视艺术中的构图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主体,是指画 面中用来表达影视创作意图的主要对象,它可以是人, 也可以是物。主体是画面构图的中心,其余部分主要是 围绕主体来安排和配置的。陪体,是指画面中与主体构 成陪衬关系的那些对象。尽管陪体在画面中处于陪衬和 为主体服务的地位,但并不等于陪体在画面所处位置和 所占面积上一定不可以超越主体。环境,分为前景后景 两个部分。前景指处在主体前面靠近镜头的景物,后景 指画面深处处于主题后面的景物。前景、后景能显示影 视的纵深空间,并与主体、陪体构成一定的图形。
事实上,人们在具体运动中,常常把平面调度和纵深调 度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构成各种各样的运动形态,如 斜向、环形以及螺旋形等。它们既有横向的移动,又有 纵向的变化。
&镜头调度可以分为镜头的运动和镜头的角度&
镜头运动主要是摄影机的位移和焦点的变化。根据 不同的位移方式,可以分为推、拉、摇、移、升、降以 及旋转等运动形式。
二、场面调度
含义:场面调度一词,出自法文mise-en-
scene意为“摆入画面之中”。场面调度最早产 生于戏剧,用于舞台导演实践,是处理演员舞台 位置的一种技巧。后来这个戏剧用语被借用到电 影中来,成为导演对电影画面空间中所出现的一 切影响构成元素有机控制的重要手段。
场面调度的形式
戏剧的场面调度体现在演员形体调度的舞台演 出之中;电影的场面调度体现在连续的活动画面 之中,他除了演员活动外,还可以借助不同方位、 不同距离的画面转换来加以完成,演员调度和镜 头调度密切联系在一起。
构图要做到质朴、简洁、明快。画面的构图,要 恰当处理整体与部分,全景与特写,前景与后景, 连续与片段,画内与画外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 创造出意蕴含蓄深远的艺术境界。
构图的形式
1、纵深构图。影视艺术的魅力在于,它能利 用光波和声波在二维的银幕上创造出三维的立 体空间,近大远小,近暗远亮,近深远浅,近 浓远淡的透视规律,是由人眼观察事物的视觉 经验决定的,为了达到强烈的透视感和立体空 间感纵深,构图对画格中的人物进行一定的布 置和安排,利用光学镜头使镜头中的前景和景 深部背景均处于清晰的焦点位置。例如《公民 凯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