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练太极拳才能有内功

合集下载

太极宗师秘传的太极内功

太极宗师秘传的太极内功

太极宗师秘传的太极内功太极拳是我国古老而又传统的武术,纵观历史舞台,太极拳在其中是一枝独秀。

太极内功一直是现代人讨论的热点话题,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宗师秘传的太极内功。

欢迎阅读!太极宗师秘传的太极内功太极拳的本质是武术,武术便会涉及到内功修炼,太极内功如何修炼呢?修炼内功和丹田有很大的关系。

(一)丹田内转法是陈式太极拳的精华丹田内转,从武术和劳动角度来说,它是使人体产生松活弹抖型的爆发力的太极内功;而从养生健身角度来说,它又是“炼精化气”、“还精补脑”的重要养生功法。

古往今来,人类在不断探索健康长寿的方法。

那么养生大道最首要的问题是什么是“炼精”。

没有“炼精”的功夫,也就谈不上“化气”、“化神”和“还精补脑”。

炼精会带动真气,炼精、化气是相辅相成的,炼精是养生的基本功,男人练了此功可以达到补肾防肾虚的目的。

一些炼功的人往往只讲练气、养气、运气等等,而很少谈及炼精之法。

只讲“节流”,不讲或很少讲“开源”。

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何谓精这里讲的精是指人体的内分泌腺,即激素(荷尔蒙)。

这种激素进入腺体周围的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到身体各处,以调节身体的生长、发育、物质代谢和组织器官的活动。

按“炼精化气”的原理,它可转化为真气,顺经络循环到身体各处,充盈周身,维持和增强人的生命力。

这种激素过多或缺乏,都会引起各种疾病。

产生这种生命要素的主要部位在丹田,即小腹。

丹田一直是人们养生的重要部位,道家认为丹田是练功的根,也因此设立了专门炼金丹的地方。

《黄庭经》的“黄庭”二字即指此处,认为此处是“积精累气”之所。

《胎息经》所言胎息的部位也指此处,认为此处为人体生命之源(人体力学家认为此处是人体重心、中心所在)。

前人讲:“抓住丹田练内功,哼哈二气妙无穷”。

太极拳家则把丹田称为“太极点”,系太极拳运动的轴心,故又称“太极核”。

由此可知,太极拳的创编人陈王庭遗词所云:“一卷《黄庭》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陈氏太极拳图说》)。

太极拳内功内容及修炼方式

太极拳内功内容及修炼方式

太极拳内功内容及修炼⽅式太极内功包括内劲、内⽓与内功。

1、内劲“内劲”:太极拳的“内劲是⽤意识指导动作,放松肌⾁。

是由动作螺旋式地划弧转圈、反复运转、松紧交替的⽅法锻炼取得的。

须放松的肌⾁,关节要充分放松;⽤⼒的肌⾁,关节要充分⽤⼒(⽤⼒的肌⾁,关节仍需要放松的意念贯注其中,此所谓实中有虚)。

王宗岳著《太极拳论》中说“极柔软,⽅能极坚刚。

”锻炼内劲要由松⼊柔,积柔成刚;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

使之能达到快慢随⼼所欲。

⽇久天长,全⾝轻灵、柔和、圆活,体内和⼿臂有⼀股深厚沉重的⼒量,变化极为迅速灵活,可以随意地转换和集中到某⼀点。

“这种⼒量似柔⾮软、似刚⾮刚、刚中有柔、柔中有刚,这种⼒量就是太极拳的内劲。

2、内⽓内⽓”:太极拳的“内⽓”也叫“中⽓”。

凡是认真、正确地练太极拳者,功夫到了⼀定程度,便会在体内产⽣“内⽓潜转”或“中⽓贯⾜”的体内感觉。

⾸先出现腹内“咕咕”作声,⽇久就消失。

“⽓沉丹⽥”腹中充实圆满,还会出现⼿指头⿇、胀、针刺的感觉,⼿臂有膨胀沉重的感觉,以⾄于“⽓遍全⾝”的感觉。

练习时⾸先以外引内,然后由内及外,等到熟极⽽流,就能内外合⼀,⼀动内外俱动。

⼀定要做到⾝正体松⼼精意专,以达到整体性的“意动形随”。

这样练下去,即可得到“内⽓”。

⽓流现象出现于肌膜和脉管间后,功夫会加深⼀层。

⽓流现象还可以出现于⾻髓管内。

,这就是王宗岳《太极拳论》中所说的“敛⼊脊⾻”的内⽓感觉。

3、内功“内功”:太极拳的“内功”⼀是指在太极拳的练习过程中,结合腹式深呼吸,使腹部的膈肌升降活动和胸部的肺呼吸活动协调进⾏,并逐渐加深;胸背部和腹部的肌⾁,在弧形松沉转动中也获得细密的锻炼。

⼆是指在太极拳练习过程中,凡动作欲向何处,先将内脏器官作好动向安排,以带动外形(即所谓⾥不动,外不发),使内脏器官不断地做⾃我按摩、挤压和转动,从⽽使肌体内层也获得精密的锻炼。

太极内劲的特点⼀、流动性当太极拳练到⼀定程度的时候,内功由“量”的积累达到了“质”的突破,实现了太极拳功夫修炼的第⼀次飞跃,在某⼀天的某⼀时间太极内劲豁然贯通。

太极拳内功修炼方法有哪些

太极拳内功修炼方法有哪些

太极拳内功修炼方法有哪些推荐文章太极拳教学:内功修炼的七层功法热度:太极拳内功的修炼方法热度:怎么样掌握和式太极拳内功修炼方法热度:赵堡太极拳之内功修炼方法有哪些热度:杨式养生内功心法太极拳有哪些热度:太极功法是融动与静于一体,开发人体神气之潜能的一种高层次的内功练法。

下面是店铺专门为您整理好的:太极拳内功修炼法。

太极拳的功法说明太极功法是融动与静于一体,开发人体神气之潜能的一种高层次的内功练法.先师讲,师爷健候公夜晚常坐在草编的蒲团上练静功以养神意气.还曾不厌其烦地提示我们要注重内气的培养,内气不足则不能催促姿势的运行,也达不到气势之“圆”,气势不圆满,精神就提不起来。

初时我们不解其意,动作气势散漫,因而老师经常批评我等内里没有东西。

1984年春,我们师兄弟邀请老师游香山公园,那天,老师特别高兴,和大家一起游逛,拍照留念。

我想给想给老师拍几幅拳照,就请老师做个白鹤亮翅的姿势,老师故意不抬胳膊,笑着让我拍无身形的白鹤亮翅,我说,这只能拍出精神气势,看不出招式来。

老师一拍掌说:“这就对了,抬胳膊的是白鹤亮翅,这不抬胳膊内里练的也是白鹤亮翅呀!”一句话使我恍然大悟,始知太极内功的神气意原本是不拘于形式的。

由此我对太极功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不知疲倦的进行太极内功的探索和修炼。

不要认为太极功法是盘拳以前进行的桩功练习法,那种一练拳必须先站桩的刻板做法与融会自然的行功境界相悖。

为了不出偏差,学者应依书中提示的顺序学练。

首先,明白并掌握了内功理法之后再盘拳,就不会索然无味的练空架子。

经过一个时期的盘拳,能分清什么是招式,什么是内功以后,才能有的放矢的体现内功理法。

待内功理法运用娴熟,用时便能自然出现时才是修炼太极功法的最佳时机,通过太极功法的修炼,滋养神意气,使之渐趋充足,进而求达阴阳自然平衡,圆融无碍的妙境。

总之,太极功法要在招熟,懂劲之后才能真正明白如何去练。

太极功法由练神,练气,连意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练神的程序,第二部分是练气的程序,第三部分是练意的程序。

太极拳的内功心法有哪些

太极拳的内功心法有哪些

太极拳的内功心法有哪些一直知道太极拳友内功心法这一说,而且非常保密,传内不传外,所以,也一直想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太极拳内功心法。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太极拳的内功心法。

欢迎阅读!太极拳的内功心法一、练习任何一个拳式动作,都要将身体分阴阳,分虚实,有开合,即有放大缩小。

身体左边缩小,则右边放大;右边缩小,则左边放大;上身缩小,则下身放大;下身缩小,则上身放大;前面缩小,则后面放大;后面缩小,则前面放大。

二、任何手上动作开始前,应先放松两肋,后松肩、肘、腕。

三、“松沉”,并不是整个身子低下去,只是命门以下地方松沉下去,命门以上地方还是向上升。

四、在拳式练习中,重点不在拳架定式。

式与式之间的过度动作的才是至重要。

五、当身体某处地方无法松开时,便不要再想该处地方,转为松开紧张处地方之上或之下的地方。

六、练拳时,要经常保持「三空」,即:手心空、胸空、脚心空。

七、「气敛入骨」乃是用意将双肩和背收向脊骨,并下沉至尾闾。

八、拳式练习时,身体要有起伏(或升降)。

起伏是由于两跨松开,身体受地心吸力影响慢慢向下沉。

当下沉到底时,身体会自动反弹向上升。

此原则由始至终贯切到整套拳式。

九、我们经常说「松沉」。

怎样才是沉?沉不是直往下跌,应像一样纸在空气中平放地往下飘荡。

左边沉,右边升。

然后,右边沉,左边升。

这样一飘一荡掉到地上。

十、练气势要意想头、背、胸、臀四张皮。

任何时候只可以扩张其中一张皮。

十一、做任何拳式动作都要有对待。

例如:手向上动,则身向下沉(臀一张皮)。

手向前伸,则身向后*(背皮)。

手走左,则身走右;手走右,则身走左。

手与身好像互相对拉,或是好像一个球向四方八面膨胀。

十二、任何一个拳式动作完成后,身法上须做到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松胯扩膝,手上劳宫穴透开,意气到达手指。

十三、必须在一式的动作完成到位后,才可开始下一式的动作,不可抢先。

十四、任何一式动作都是由身体的「中线」开始,在「中线」结束。

十五、如果手掌、手指能放松,手腕不僵、不丢、不折;则整个手掌和手指自然有胀满感觉,手指亦会自然张开。

太极拳内功的练习方法有哪些

太极拳内功的练习方法有哪些

太极拳内功的练习方法有哪些太极拳的“四两拨千斤”、“借力打力”等招式都是需要太极拳内功转化的,所以练好太极拳内功对于太极拳的练习至关重要。

下面小编为您收集整理了太极拳内功的练习方法,希望对您有帮助!太极拳内功的练习方法一、领架太极拳内功之修炼法,这对我们练太极拳者都十分重要。

究竟太极拳功夫有多高,有多深,如何修炼,谁都讲不清楚。

对这种博大精深的学问,数百年来,既困惑,又有人追求,因为这个题目太大了。

有人说“太极十年不出门”,其实“十年”并不算太长,如果没有掌握太极拳的正确修炼方法,就算是练几十年也出不了门。

我想关键是方法,所谓“引门入路须口授,功夫无息发自修”。

这两句名言,道出了练功的要旨。

有人说古人功夫好,近人理论好。

其言确实。

自杨家的杨露禅,人称杨无敌,驰骋天下无敌手。

吴式的吴全佑、吴鑑泉,武式之武禹襄、李亦畲武功独厚。

赵堡传人张彦,独闯少林寺,三进三出无人能挡,人称“神手张彦”,并非虚言。

古代太极拳各家都有过硬的功夫,在各家各派的传人中颇有轶闻详述,这里不赘。

这些功夫皆来自真传和苦练,没有什么捷径。

首先要有正确的练法,也就是引路入门的口授方法。

所谓“领架”即是学练老师的架子,领悟架式的真蒂。

架子正确与否关系到太极拳的质量。

如不得太极拳之神形,则练一辈子也是茫然,不成大器。

当然锻炼身体,活动筋骨,还是可以的,这叫普及太极拳。

若想精其技,趋大成者,非得老师拳架之神形不可。

性能形动而神静,意会而势灵。

练太极拳练的就是神、气、形三者,三者为太极拳之含金量。

“神者能轻灵,气者有刚柔,形者可纵横。

”登此门堂者,方许为初。

太极拳内功修炼 太极拳内功修炼方法

太极拳内功修炼 太极拳内功修炼方法

[太极拳内功修炼]太极拳内功修炼方法俗话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太极拳作为内家拳的典型代表,是特别注意内功训练的。

太极拳是功招合一的技艺,没有肢体运动不成拳。

但没有内功的太极拳,亦不过是肢体的运动而己。

为使太极拳爱好者求得内功真技,就丹道之内容与太极拳内功修炼的关系,笔者依据师传的姚馥春先生在乡原传的传统内功训练方法,并参研前人经典论述,及本人体惜和理解,作以简要阐述,不妥之处,请方家指教。

一、太极拳内功与丹道的关系丹道是道家借鉴古代炼丹之术语而进行内修的方法,名之为内丹术,亦称之为内丹功。

道家的丹功修炼分天、地、人三元丹法,有“炼精化气”、“炼气还神”、“炼神还虚”三层境界。

道家称炼内丹为修道,炼内丹者为丹士。

道有修身以悟道,丹家修道以成仙。

丹道有二家之彼家丹法和三家之龙虎丹法,总的可分为三家四派:阴阳丹法,龙虎丹法,虚无丹法,其中,阴阳丹法又分为自身阴阳和彼家阴阳,所以称之为三家四派。

全真道北宗修炼多为修自身阴阳的清净丹法,俗称之为清修派。

清净丹法通于释家禅宗,以静坐炼性人手,凝神聚气,河车运转,近似于气功中的静坐周天功。

全真道南宗多传同类阴阳的丹法,俗称之阴阳派。

同类阴阳中男女双修的称为彼家丹法:用鼎器者,为三家之龙虎丹法。

所谓鼎器者,灵父圣母,乾男坤女也,童男童女又称之为琴剑。

虚无丹法又称天元丹法,由无为人手,是修炼虚空阴阳的丹法,俗称虚无派。

无论哪派丹功都要炼神还虚,最终追求的不过一“虚”而已,炼虚以合道。

由此可见,“虚无”乃是丹道追求的最高境界。

所谓内丹功,重在内气的感悟,抽坎填离,阴阳交媾,循经周天,采药还丹。

而拳术除尽性立命外还要用拳家的修炼以立命为基,而以用为本。

拳最终用的是劲而不是气,所以拳功的感悟主要在劲上。

拳者虽然可以修内丹,亦可融丹于拳,但不能像丹士那样静坐孤修,或者一味地死站桩。

拳不仅要站着练,更要动着练。

因与敌交手,进退不定,瞬息万变,敌不由己,不容半点主观想像,也不给你循经运气的机会,机势断续一瞬间,转瞬即逝,失不复得。

太极拳的内功

太极拳的内功

太极拳的内功太极拳从不是依靠简单的拳架套路演练就能够掌握的,是需要内外兼修才能掌握。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的内功。

欢迎阅读!一、太极拳的内功太极拳是中国的国粹,它以运动的形式体现了祖国悠久的武术文化,它集医学、武学、美学、力学、心理学、哲学等于一体,演绎了古老的阴阳五行学说。

智者讲《黄帝内经》是一部生命科学。

那么,太极拳运动所付诸的实践是它最经典的注脚。

太极拳经过修炼,意、气、力相合,将物质变精神,精神再转换成物质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能量,这就是太极内功。

它可以强身健体,祛病延年,又可使武术功力大增,有了内功则是完整的太极拳。

二、内养是练太极拳的前提1.内养首先需要的是思想的修养太极拳内养的第一步就是思想的修养,这是因为太极拳的动作要领以及内气运行都需要依靠意念来主宰。

思想上的变化,能够直接的影响到身体的状态,因而在太极拳的练习中,往往会要求练习者能够处于心平气和的状态之中。

2.正确的饮食练功需要科学的营养,饮食有节,饭后不宜马上练功。

练功后不可暴饮暴食、大鱼大肉。

经过运动,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被大量分解,产生乳酸、磷酸等酸性物质,再吸收这些呈酸性的食物会使内酸性物质,过剩,造成酸碱失衡,而损伤身体。

另外,练功不可吸烟,避免有害物质随深呼吸进入体内,造成比常人更大的损害。

3.合理的休息生活要有规律,顺应四时,保证充足的睡眠,在精力充沛的时候练功才能受益。

4.必要的保健对于太极拳的学习与练习,还需要注意自然环境的状态,最好不要在恶劣的环境中进行太极拳的练习。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太极拳虽然能够帮助人们增强体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生病就不需要进行治疗了。

5.掌握练功要领有明师指点,熟悉太极理论,根据练习进度适时提出新的要求,在练习中产感觉,实践中顿悟缘由。

三、修炼内功,掌握技击《黄帝内经》阐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可以想象,恢弘宇宙,苍茫大地,君临天下,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一幅生动的天人合一景象。

太极拳内功的训练方法

太极拳内功的训练方法

太极拳内功的训练方法
说起太极拳我们大家都知道太极拳分为五大门派,其中为陈式太极拳为最早,后四家太极拳是由陈式太极拳中演变而成的。

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太极拳内功的训练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太极拳内功的训练方法一、松中求整、五弓合一
太极拳讲“全身放松,用意不用力”,什么叫放松?怎样放松?能不能真正地松得开?要求松,就要细心地体会“一身备五弓”的含义。

五弓怎样松得开:身弓(主弓)即脊柱的松法,先将两肩根、两腹股沟向回缩劲,使胸、腹松净,再将玉枕穴悬空领起、尾骶骨松垂入地,夹脊后贴,使三关竖起,感觉自己就像衣架上的衣服一样,既轻灵、又沉稳。

什么是手臂两张弓的松法呢?
手臂两张弓(辅弓)的松法,在两肩根回缩、肩井穴下沉的基础上,两手(梢节)领起。

两肘(中节)下沉并有外撑之意、两肩外侧微前扣与夹脊联系起来,动作起来好象金鸡抖翎一般。

从胯至足(两张弓)的松法,在两胯根(腹股沟)回缩的基础上,两膝外侧内扣、轻轻上提(中节运转),提到腹股沟,同时两足(梢节)脚跟外撑有碾地而起之意。

只要你像上面那样练习,你的四肢就会形成内外合一的效果。

二、顺中用逆,运转丹田
在周身松开和顺的基础上,顺中用逆,以意导体,使周身集中于肚脐,再使息息归根,亦到肚脐,道家功法称之为“凝神入穴”。

老子称之谓“夫物云云,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身心能收于此,才能养育自身的浩然正气。

再通过顺呼吸的锻炼,即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练太极拳才能有内功
首先,你若练的是简化太极拳,那莫你就是练到死也不会知道什莫是真正的太极拳,练传统太极拳的
人管简化太极拳叫太极体操。

简化太极拳是中国最大的假货,误人误己误传统,大家请想一想,简化
太极拳简化的到底是什莫。

你练传统太极拳一年多没感觉,可能是:
1,师傅必须是名师,有的简化太极拳老师也按简化太极拳的方法练传统太极拳,永远也出不了功夫,
所以跟这样的老师学没用的。

2,师傅必须是真心教,有的师傅碍于面子教。

有的师傅看徒弟不是练武的料,不真心教。

所以,徒弟
找好师傅难,好师傅找好徒弟也难。

3,急于成功的心理作怪,练太极拳越急越不成功。

必须在慢的基础上,把动作练熟,练合,练随,练整。

4,时间不能短,太极拳是世界上最难练的功夫,必须下苦功,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认真慢慢练。

动作
练熟才能放松,初练者一天最好练四小时左右。

5,不会放松很难入门,在做每一个动作时,必须不许使劲,必须注意细节不使劲,必须注意第一是:
肩放松。

第二是:肘放松。

第三是:腰放松。

第四是:胯放松。

可以先练肩和肘的放松,但最终是全
身放松。

会放松了才算刚入门。

6,不注意基础的练习,站桩是最好的基本功,腿没劲站不住就会使上身放松不了,加强各种桩法练习,增加腿部力量是放松的前提。

7,在没入门的时期,不要强调所谓的意念,其实太极拳的意念简单说就是在做动作时,想着动作作对,想着不使劲。

把动作练熟后,再比照着一动无有不动等太极理论练。

8,环境不能不静,乱的环境使人不能入静,意念不能自敛,也就是思想老走私。

9,谈谈放松后的感觉,放松后觉得胳膊沉,抬手臂感觉用的是大臂与肩膀骨头之间韧带的劲,所以抬
整个手臂觉得费劲和很累,不是说没使肩膀肌肉的劲,但感觉不到。

由于做动作属于在运动当中,血
流加速,(又由于不像其他拳术要求浑身使劲,把全身的肌肉崩紧),由于不使劲使得肌肉放松,所
以在血流加速的同时血管横向扩张,所以感觉手臂发胀,严重时手掌能涨到发紫红。

只要方法得当,
快的练三个月就能感觉到。

这就是放松的开始。

再说身体,当全身放松后,比如作“按”的动作时,由脚.腿.腰.胯带动又酸又沉又涨的手臂往前推,感觉
推不动,很费劲,很累,感觉慢慢地费力的在推一口挂起的静止的大钟。

其他动作感觉相似。

10,再有,不要吃的太饱,七八成就可,性生活有节制,时间充裕,肯下苦功,方法正确,不懂赶快问
师傅,不要自己瞎想,一旦练错了,改拳可不易。

以上所说希望对你有帮助,也希望大家认清传统太极拳与简化太极拳的本质的区别,不要盲从,更希望在全国的太极界打假,使太极拳能正本清源,好使世界唯一的中国国粹更好的造福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