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和温标学案习题
新教材人教版物理温度和温标习题含答案

温度和温标一、单选题1.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相同的氧气和臭氧气体,分子平均速率相同B.两个分子在相互靠近的过程中其分子力逐渐增大,而分子势能一定先减小后增大C.己知某种气体的密度为夕,摩尔质量为赫阿伏加德罗常数为必,则单位体积的分子数为咯■MD.水结为冰时,部分水分子已经停止了热运动2.描述气体的三个状态参量分别是()A.温度、压强、速度B.体枳、压强、速度C.温度、压强、速率D.温度、压强、体积3.如图所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长直玻璃管,灌满水银后,开II端向下竖直插入水银槽中,稳定后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加水银柱上端真空部分长度为心现将玻璃管竖直向上提一小段,且开II端仍在水银槽液面下方,则()A.万变大,上变大B.人变小,上变大C.力不变,工变大D.力变大,£不变4. 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倒插入水银槽中,管竖直放置时,内水银面比管外高力,上端空气柱长为/,如图所示, 已知大气压强为。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uinA.此时封闭气体的压强是夕g(/ + 〃)B.此时封闭气体的压强是Qg(〃 + 〃)c.此时封闭气体的压强是夕葭〃-a)D.此时封闭气体的压强是夕5.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空气被活塞封闭在竖直放置的导热汽缸内,活塞的质量不可忽略,下列可使被封闭气体压强变大的是()A.环境温度升高B.汽缸向上加速运动C.汽缸自由下落D.将汽缸开口向下放置6.已知人气压强和气体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则氢气球在高空缓慢上升的过程中()A.氢气分子的平均速率不变B.氢气分子平均动能减小C.氢气分子单位时间内撞击气球壁单位面枳的分子数增多D.氢气分子无规则运动加剧7.气体初始温度为279,升高了20C。
用热力学温标表示,气体初始温度为:()A. 300K,升高了20KB. 27K,升高了20KC. 300K,升高了293KD. 27K,升高了293K8.如图,元宵佳节,室外经常悬挂红灯笼烘托喜庆的,工氛,若忽略空气分子间的作用力,大气压强不变,当点燃灯笼里的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灯笼内的空气(A.分子总数减少C.压强不变,体枳增大B.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D.单位时间与单位面枳器嬖碰撞的分子数增大9.如果两个系统通过相互作用,实现了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A.一定具有相同的压强C. 一定具有相同的体积B.一定具有相同的温度D. 一定同时具右.相同的温度、压强和体积10.若已知大气压强为po,图中各装置均处于静止状态,液体密度均为p,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A.甲图中密闭气体的压强大小是pgpg力B.乙图中密闭气体的压强大小是po+pg力C.丙图中密闭气体的压强大小是po—pgaD.丁图中密闭气体的压强大小是w+pghi11. 5月11 口夏学口,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志愿者老师用额温枪给小明测量了额温,液晶屏显示有36.8。
苏教版高中物理 4 温度和温标 课后练习、课时练习

一、单选题(选择题)1. 影响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大小的物理量是()A.温度B.体积C.压强D.密度2. 关于热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单元B.宏观物体的温度是物体内大量分子的平均动能的标志C.分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热运动,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热运动D.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总是同时存在的,且随着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3. 关于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扩散现象说明了物质分子做无规则运动B.扫地时,在阳光照射下,看到尘埃飞舞,这是尘埃在做布朗运动C.布朗运动是指液体或气体分子所做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热运动D.相同温度的氧气和氢气,氧气分子和氢气分子的平均速率相同4. 雨滴下落,温度逐渐升高,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雨滴内分子的势能都在减小,动能在增大B.雨滴内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在不断增大C.雨滴内水分子的平均动能不断增大D.雨滴内水分子的势能在不断增大5. 对温度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的高低是由人的感觉决定的B.分子平均速率大的物体的温度比分子平均速率小的物体的温度高C.物体的内能较大,则温度较高D.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物体的温度越高6. 为研究影响家用保温瓶保温效果的因素,某同学在保温瓶中灌入热水,现测量初始水温,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测量末态水温.改变实验条件,先后共做了6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下列研究方案中符合控制变量方法的是A.若研究瓶内水量与保温效果的关系,可用第1、3、5次实验数据B.若研究瓶内水量与保温效果的关系,可用第2、4、6次实验数据C.若研究初始水温与保温效果的关系,可用第1、2、3次实验数据D.若研究保温时间与保温效果的关系,可用第4、5、6次实验数据7. 关于分子的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指液体或气体中悬浮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反映了悬浮颗粒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间距离越小,斥力越大,引力越小D.炽热的铁块放入冷水中,达到热平衡后,铁块和水具有相同的温度8. 质量是的水,的水蒸气,的氧气,在它们的温度都是100℃时()A.它们的分子数目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B.它们的分子数目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不相同,氧气的分子质量大所以平均动能大C.它们的分子数目相同,由于水蒸气比水多吸收了热,所以水蒸气分子的平均动能大于水分子的平均动能D.它们的分子数目不相同,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大于水蒸气分子的平均速率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B.气体与液体分子可以自由移动而固体分子不会发生运动C.热力学温度升高1K和摄氏温度升高1℃对应的温度变化量相同D.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过程中,水分子间的引力增大,斥力减小10. 下列关于温度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物体温度升高了200K,也就是升高了200℃.B.某物体温度升高了200℃,也就是升高了473K.C.-200℃比-250℃温度低.D.200℃和200K的温度相同.11.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分子运动B.一个气体分子的体积等于气体体积与分子数之比C.胡椒粉在沸水中剧烈翻滚的现象是布朗运动D.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12. 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各个部分的温度不同引起的B.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部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C.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势能一定减小D.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二、多选题(选择题)13. 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A.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B.能出污泥而不染,说明扩散现象在和污泥中不能进行C.当分子间的距离减小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D.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p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则气体的分子体积为E.分子势能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可能同时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14. 对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其内能和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B.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C.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均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所以分子间的作用力总表现为引力D.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的运动,它说明液体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E.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是分子的运动15. 关于分子的动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速度大,物体内分子的动能一定大B.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内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C.物体的温度降低,物体内大量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减小D.物体内分子的平均动能与物体做机械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三、解答题16. 用手心握住体温计玻璃泡,观察到体温计的示数逐渐上升,当上升到36℃左右时,为什么不再上升?17. 当用手心握住体温计玻璃泡,观察到体温计的示数逐渐上升,把它立即放入的水中时,你又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3. 温度和温标》(同步训练)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_教科版_2024-2025学年

《3. 温度和温标》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正确的是()A、温度是物体的冷热程度B、温度的单位是克C、相同温度的热水和冷水,它们的分子运动速度不同D、温度高的物体的分子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的分子运动速度快2、一标准大气压下,0℃的冰和温度为0℃的水,它们具有相同的()A、分子数B、内能C、分子间距D、质能3、在摄氏温标下,水的冰点和沸点分别是0°C和100°C。
如果有一个温度计,在相同的条件下显示的是华氏温标,那么水的冰点和沸点对应的华氏温度分别是多少?•A) 32°F 和212°F•B) 0°F 和100°F•C) -40°F 和40°F•D) 273°F 和373°F4、如果一个物体的绝对温度是300K,那么它的摄氏温度是多少?•A) 27°C•B) 30°C•C) 300°C•D) 273°C5、在摄氏温标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被规定为0摄氏度,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被规定为100摄氏度。
那么,下列哪个物体的温度在0摄氏度和100摄氏度之间?A. 冰箱中的冷藏食品B. 人体正常体温C. 热水壶中的沸水D. 河水在夏天的温度6、下列关于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的关系是T = C + 273.15,其中T为热力学温度,C为摄氏温度B. 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的关系是T = C - 273.15,其中T为热力学温度,C为摄氏温度C. 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的单位相同,都是摄氏度D. 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都是基于水的沸点和冰点定义的7、关于温度和温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可以准确用数值表示温度的具体数值。
B、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
2.1 温度和温标 练习—【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三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温度和温标练习一、单选题1.A,B两物体之间接触,但没有发生热传递,则( )A. 两物体所含有的热量相等B. 两物体的内能相等C. 两物体的温度相同D. 两物体的内能一定相等2.关于温度与温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与温标是一回事,所以热力学温标也称为热力学温度B. 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都可以取负值C. 温度升高3℃,在热力学温标中温度升高276.15 KD. 热力学温度每一开尔文的温差与摄氏温度每一度的温差相等3.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分子的直径通常大约为10―8mB. 热力学温标每一开和摄氏温标每一度的温差相等C. 物体能够被压缩,但又不能无限被压缩,表明分子之间只有斥力D. 液体中悬浮微粒的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4.关于分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我们将充满气的气球压扁时需要用力,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的缘故B. 某个气体分子在高温状态时的速率不可能与低温状态时相等C. 两分子从相距无穷远到无穷近的过程中,分子间的合力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D. 分子甲固定不动,分子乙由较远处逐渐向甲靠近直到平衡位置,在这一过程中,分子力先对乙做正功,再对乙做负功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物体的温度由本身决定,数值与所选温标无关B. 温度升高了1℃就是升高了1KC. 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都可以取负值D. −33℃与240.15K表示不同的温度6.三个系统A、B、C处于热平衡状态,则关于它们的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它们的温度可以有较大的差别B. 它们的温度可以有微小的差别C. 它们的温度一定相同D. 无法判断温度的关系7.如图所示,一绝热气缸由导热隔板分为左右两部分,隔板可沿气缸内壁无摩擦滑动,气缸两侧充有同种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
7.4 温度和温标 学案(含答案)

7.4 温度和温标学案(含答案)4温度和温标温度和温标学科素养与目标要求物理观念1.知道平衡态及系统的状态参量.2.明确温度的概念,知道热平衡定律及其与温度的关系.3.了解温度计的原理,知道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换算关系一.状态参量与平衡态1热力学系统和外界1热力学系统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研究对象叫做热力学系统,简称系统2外界系统之外与系统发生相互作用的其他物体统称外界2状态参量用来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常用的状态参量有体积V.压强p.温度T等3平衡态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情况下,系统所有性质都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稳定状态二.热平衡与温度1热平衡两个相互接触的热力学系统,最后系统的状态参量都不再变化,这时两个系统具有“共同性质”,我们就说这两个系统达到了热平衡2热平衡定律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处于热平衡3温度热平衡中具有的“共同热学性质”叫做温度这就是温度计能够用来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4热平衡的性质一切达到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温度三.温度计与温标1常见温度计及其测温原理名称原理水银温度计根据水银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金属电阻温度计根据金属铂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来测量温度气体温度计根据气体压强随温度的变化来测量温度热电偶温度计根据不同导体因温差产生电动势的大小来测量温度2.确定一个温标的方法1选择某种具有测温属性的物质2了解测温物质随温度变化的函数关系3确定温度的零点和分度的方法3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1摄氏温标一种常用的表示温度的方法,规定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0,水的沸点为100,在0和100之间均匀分成100等份,每份算做1.2热力学温标现代科学中常用的表示温度的方法,热力学温标也叫绝对温标热力学温标表示的温度叫热力学温度用符号T表示,单位是开尔文,符号为K.3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关系为Tt273.15_K.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表示系统的状态参量常用的有体积.压强.阿伏加德罗常数和温度2两个系统处于热平衡时,它们一定具有相同的热量3温度计测温原理就是热平衡定律40的温度可以用热力学温度粗略地表示为273K21两个系统具有相同的________时,即达到了热平衡2北京时间xx年8月6日是第31届里约奥运会开幕的日子,中央电视台播报天气预报,里约的最高气温是38,它是________K我国在研究超导问题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我国科学家发现某种超导材料的临界温度是90K,它是________.答案1温度2311.15183.15一.状态参量与平衡态1在力学中,为了确定物体运动的状态,我们使用了物体的位移和速度这两个物理量在热学中如果我们要研究一箱气体的状态,需要哪些物理量呢2如果系统与外界没有能量交换,该系统就达到平衡态了吗答案1体积.压强和温度2不是1热力学系统的状态参量1体积V系统的几何参量,它可以确定系统的空间范围2压强p系统的力学参量,它可以描述系统的力学性质3温度T系统的热学参量,它可以确定系统的冷热程度2平衡态的理解1热力学的平衡态与力学的平衡态的意义不同,热力学的平衡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组成系统的分子仍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只是分子运动的平均效果不随时间变化,表现为系统不受外界的影响,状态参量压强.体积和温度不随时间变化2平衡态是一种理想情况,因为任何系统完全不受外界影响是不可能的例1多选下列各个系统处于平衡态的是A放在0的房间里的冰水混合物B放在沸水中加热足够长时间的铜块C电影院开空调5分钟内放映厅内的气体D突然被压缩的气体答案AB解析A选项中在0的房间里的冰水混合物,其温度.体积都不再变化,处于平衡态;B选项中铜块在沸水中加热足够长的时间后,其温度.体积也不再变化,处于平衡态;C选项中开空调5分钟内放映厅内气体的温度.压强都要变化,处于非平衡态;D选项中突然被压缩的气体体积变化,故其处于非平衡态故选A.B.二.平衡态与热平衡的比较温度1用手心握住体温计玻璃泡,观察到体温计的示数逐渐上升当上升到36左右时,为什么不再上升2当把它立即放入40的水中时,你又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答案1因为体温计与人体温度相同,即达到了热平衡2体温计的示数继续上升,因为体温计玻璃泡的温度与水的温度不相同,没有达到热平衡1平衡态与热平衡的区别和联系平衡态热平衡区别研究对象一个系统两个接触的系统判断依据系统不受外界影响,状态参量不变两个系统的温度相同联系处于热平衡的两个系统都处于平衡态2.热平衡定律的意义决定两个系统是否达到了热平衡的最主要参量是温度因为互为热平衡的物体具有相同的温度,所以在比较各物体的温度时,不需要将各物体直接接触,只需将温度计分别与各物体接触,即可比较温度的高低3热平衡与温度1对温度的理解宏观上,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反映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一切达到热平衡的物体都具有相同的温度2温度计的测温原理若物体与A处于热平衡,它同时也与B处于热平衡,则A 的温度等于B的温度,这就是温度计用来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例2多选有甲.乙.丙三个温度不同的物体,将甲和乙接触一段时间后分开,再将乙和丙接触一段时间后分开发生了热交换,假设只有在它们相互接触时有热传递,不接触时与外界没有热传递,则A 甲.乙.丙三个物体都达到了平衡态B只有乙.丙达到了平衡态,甲没有达到平衡态C乙.丙两物体都和甲达到了热平衡D乙.丙两物体达到了热平衡答案AD解析乙和丙分开后,甲.乙.丙三个物体与外界没有热传递,所以甲.乙.丙三个物体都达到了平衡态,A正确,B错误;甲和乙接触一段时间后分开,甲和乙达到了热平衡,但乙和丙接触一段时间后,乙的温度又发生了变化,甲和乙的热平衡被破坏,乙和丙两物体达到了热平衡,C错误,D正确例3多选关于热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系统甲与系统乙达到热平衡就是它们的温度达到相同的数值B标准状况下冰水混合物与0的水未达到热平衡C量体温时体温计需要和身体接触分钟左右是为了让体温计跟身体达到热平衡D冷热程度相同的两系统处于热平衡状态答案ACD解析两个系统达到热平衡时的标志是它们的温度相同,或者说它们的冷热程度相同A.C.D正确,B错误三.温度计与温标1如图所示,伽利略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封闭的气体作为测量物质制成的,当外界温度越高时,细管内的水柱越高吗2如果气体的温度是1,也可以说气体的温度是多少K 如果气体的温度升高了1,也可以说气体的温度升高了多少K答案1不是由热胀冷缩可知,当外界温度越高时,气体膨胀越厉害,细管内的水柱越低2274.15K1K1“温度”含义的两种说法1宏观角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2热平衡角度两个处于热平衡的系统存在一个数值相等的物理量,这个物理量就是温度2温度计测温原理一切互为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温度温度计与待测物体接触,达到热平衡,其温度与待测物体相同例4多选关于温度与温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表示温度是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B 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都可以取负值C摄氏温度升高3,在热力学温标中温度升高276.15KD33与240.15K表示同一温度答案AD解析温标是温度数值的表示方法,常用的温标有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选项A正确;摄氏温度可以取负值,但是热力学温度不能取负值,因为热力学温度的零点是低温的极限,选项B错误;摄氏温度升高3,也就是热力学温度升高了3K,选项C错误;由T273.15Kt,可知33与240.15K表示同一温度,D正确1状态参量和平衡态如果一个系统达到了平衡态,那么这个系统各处的A温度.压强.体积都一定达到了稳定的状态不再变化B温度一定达到了某一稳定值,但压强和体积仍是可以变化的C温度一定达到了某一稳定值,并且分子不再运动,达到了“凝固”状态D温度.压强变得一样,但体积仍可变化答案A解析如果一个系统达到了平衡态,系统内各部分的状态参量如温度.压强和体积等不再随时间发生变化温度达到稳定值,分子仍然是运动的,不可能达到所谓的“凝固”状态,故A正确2热平衡与温度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在腋下足够长时间的水银体温计中的水银与人体达到热平衡B温度相同的棉花和石头相接触,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达到热平衡C若a与b.c 分别达到热平衡,则b.c之间也达到了热平衡D两物体温度相同,可以说两物体达到了热平衡答案ACD解析当温度计的液泡与被测物体紧密接触时,如果两者的温度有差异,它们之间就会发生热传递,高温物体将向低温物体传热,最终使二者的温度达到相等,即达到热平衡,故A.D正确;两个物体的温度相同时,不会发生热传递,已经达到热平衡,故B错误;若a与b.c分别达到热平衡,三者温度一定相等,所以b.c之间也达到了热平衡,故C正确3温标和温度多选下列关于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银温度计是根据水银热胀冷缩的性质制造的B水的沸点为100,用热力学温度表示即为373.15KC水从0升高到100,用热力学温度表示即为从273.15K升高到373.15KD温度由摄氏t升至2t,对应的热力学温度由T升到2T答案ABC解析水银温度计是根据水银热胀冷缩的性质制造的,A 正确根据Tt273.15K可知,100相当于热力学温标373.15K,水从0升高到100,即从273.15K升高到373.15K;从t升高到2t,即从Tt273.15K升高到2t273.15K,B.C正确,D错误4.温度计和温标xx镇江市高三月考仿照实验使用的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简易的气体温度计,如图1所示,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密封不漏气,瓶塞上面细弯管中有一段液柱图11当温度升高时,液柱将向哪边移动2此温度计如何标上刻度呢3你能说出这个温度计的测温原理吗4为了提高此温度计的灵敏度,便于读数,可采取什么措施答案见解析解析1当温度升高时,瓶内的气体受热膨胀挤压上方的液柱,液柱就会向左移动;2将此装置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中,在液柱正中间处标上0,将它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在液柱正中间处标上100,然后将以上两个刻度之间的部分进行100等分,标上刻度就成了一个温度计;3这个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测温气体的热胀冷缩;4细弯管再细一点,瓶子再大些且气体再多些,细弯管内的液体尽可能少些等。
高中物理 1. 温度和温标 课后练习、课时练习

一、单选题(选择题)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热平衡定律是温度计能够用来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B.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也必定处于热平衡C.温度是决定两个系统是否达到热平衡状态的唯一物理量D.两个系统处于热平衡时,它们一定具有相同的热量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布朗运动是指液体中悬浮颗粒的无规则运动C.温度降低,物体内每个分子的动能一定减小D.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3. 一篮球从一定的高度下落,球内的气体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同时,还参与竖直向下的落体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篮球动能增大,球内气体的分子动能也增大B.重力对篮球做正功,球内气体的分子势能在减小C.空气阻力对篮球做负功,球内气体的内能减小D.重力对篮球所做的功不能改变球内气体的内能4.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质量为m的活塞封闭在竖直放置的导热汽缸内(活塞与汽缸间的摩擦不计),下列操作可使理想气体压强变大的是()A.缓慢升高环境温度B.将整体倒置,汽缸开口向下C.用力推汽缸,让整体向上加速运动D.汽缸自由下落5. 影响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大小的物理量是()A.温度B.体积C.压强D.密度6. 把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作成函数关系图(如图),正确的是()B.A.C.D.7.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壶热水的内能一定比一湖冷水的内能大B.当温度等于0℃时,分子动能为零C.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势能为零D.温度相等的氢气和氧气,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相等8. 关于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A.热力学温标中的每1 K与摄氏温标中每1℃大小相等B.热力学温度升高1 K大于摄氏温度升高1℃C.热力学温度升高1 K小于摄氏温度升高1℃D.某物体摄氏温度10℃,即热力学温度10 K9. 某同学利用花粉颗粒观察布朗运动,并提出以下观点,正确的是()A.花粉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布朗运动B.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布朗运动C.温度为时,液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为零D.花粉微粒越大,其无规则运动越剧烈10. 关于温度与温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与温标是一回事,所以热力学温标也称为热力学温度B.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都可以取负值C.摄氏温度升高3 °C,在热力学温标中温度升高276.15 KD.热力学温度每一度的大小与摄氏温度每一度的大小相等11. 关于气体的体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的体积就是所有气体分子体积的总和B.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质量成正比C.气体的体积与气体的密度成反比D.气体的体积等于气体所在容器的容积12. 直倒立的U形玻璃管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向下,如图所示,用水银柱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假设在管子的D处钻一小孔,则管内被封闭的气体压强p和气体体积V变化的情况为A.p、V都不变B.V减小,p增大C.V增大,p减小D.无法确定二、多选题(选择题)13. 如图质量为M的绝热活塞把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密封在竖直放置的绝热汽缸内,活塞可在汽缸内无摩擦滑动,现通过电热丝对一理想气体十分缓慢地加热,设汽缸处在大气中,大气压强恒定,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A.汽缸中气体的压强比加热前要大B.汽缸中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C.汽缸中气体的体积比加热前要大D.汽缸中气体的内能可能和加热前一样大E.活塞在单位时间内受汽缸中分子撞击的次数比加热前要少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B.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一定先减小后增大C.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减小后增大D.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他元素E.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每一个分子热运动的速率一定都增大15. 两个原来处于热平衡状态的系统分开后,由于外界的影响,其中一个系统的温度升高了5 K,另一个系统温度升高了5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两个系统不再是热平衡系统了B.两个系统此时仍是热平衡状态C.两个系统的状态都发生了变化D.两个系统的状态没有变化三、解答题16. 如图所示,汽缸所受重力为1000N,活塞所受重力为100N,横截面积为0.1,大气压强为,汽缸内封闭着一定质量的气体,求下列各图中封闭气体的压强。
tk高中7-4温度和温标学案及练习题教案

7.4温度和温标【知识要点】1.用来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叫做系统的状态参量,系统宏观性质不再随时间变化,这种情况下就说系统达到了 态。
2.两个物体间或同一物体的两部分之间的状态参量不再变化,我们说这两个物体或这个物体的两部分达到____________状态;,一切达到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___。
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的物理量,家庭和物理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液体的热膨胀规律来制成的。
3.温度的规定标准,叫做温标。
摄氏温标的规定标准:(1)把一标准大气压下 零度,(2) 温度定为100度。
热力学温标的规定标准: , 热力学温度(T )与摄氏温度(t )的关系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 。
【典型例题】1.夏季某日苏州的最高气温是37C,它是______K ,液态氢的温度是20K ,它是______________C。
2.实验室里有一枝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在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读数为20C;在测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读数为80C,下面分别是温度计示数为41C 时对应的实际温度和实际温度为60C时温度计的示数,其中正确的是( ) A .41C、60CB .21C、40CC .35C、56CD .35C、36C3.甲表示某金属丝的电阻R 随温度t 变化的情况,把这段金属丝与电池、电流表串联起来,用这段金属丝作温度探头,把电流表的电流刻度改为相应的温度刻度,于是就得到一个简单的电阻温度计。
请判断:如果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都是不变的,电流表上代表1t 、2t 的两点,哪个应 该标在电流比较大的温度上?【课堂检测】1.下列关于热力学温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热力学温度的零度是—273.15CB .热力学温度的每一度的大小和摄氏温度是相同的C .绝对零度是低温的极限,永远达不到D .1C就是1K2.将甲、乙两物体接触时,热量由甲物体流向乙物体,这表示甲物体一定具有()A.较高的温度B.较多的热量C.较大的质量D.较大的密度3.关于摄氏度与热力学温度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气体温度升高1C ,也就是温度升高1K;温度下降5K,也就是温度降低5CB.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在每一度上是相等的,只是定义的零点起点不同C.摄氏温度有时为负值;温度很低时,热力学温度也可能为负值D.温度由t C 升高到2t C ,对应的热力学温度由TK升高到2TK4.人体的平均体温是37C ,约()A.310K B.247K C.37K D.—247K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系统处于热平衡时,它们一定具有相同的热量B.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也必定处于热平衡C.温度是决定两个系统是否达到热平衡的唯一物理量D.热平衡定律是温度计能够用来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温度愈高的物体,所含热量愈多B.热量和温度代表不同的物理量C.热量可由高温系统传到低温系统D.热量是能的一种形式7.在标准大气压下,从水的冰点到水的沸点温度计内液面上升了50格,若温度计内液面从第35格下降到第7格,则温度实际变化了___________K。
第1节温度和温标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二章第1节温度和温标过关演练一、单选题1.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室外气温:-2℃<-5℃B.某物体的速度:-2 m/s<-12 m/sC.物体的重力势能:-2 J<-12 J D.电场中某点的电势:-2 V<-5 V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B.在实验室中可以得到-273.15℃的低温C.一定质量的气体被压缩时,气体压强不一定增大D.热量一定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小的物体3.下列关于热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根据热力学定律,热机的效率可能达到100%B.做功和传热都是通过能量转化的方式改变系统内能的C.温度是描述热运动的物理量,一个系统与另一个系统达到热平衡时两系统温度相同D.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热量能够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4.关于热平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是根据热平衡的原理B.温度相同的棉花和石头相接触,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达到热平衡C.若a与b、c分别达到热平衡,则b、c之间也达到了热平衡D.两物体温度相同,可以说两物体达到了热平衡5.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扩散现象说明物质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B.压缩气体时气体会表现出抗拒压缩的力是由于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的缘故C.两个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间的引力减小,斥力增大D.如果两个系统处于热平衡状态,则它们的内能一定相同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增大而斥力减小B.布朗运动反映了悬浮在液体中固体颗粒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气体对器壁的压强是由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频繁碰撞而产生的D.随着低温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使温度逐渐降低,并最终达到绝对零度7.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达到热平衡的两个系统具有相同的温度B.两个邻近分子间不可能同时存在斥力和引力C.布朗运动就是液体或者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温度是分子平均速率的标志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热平衡定律是温度计能够用来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B.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也必定处于热平衡C.温度是决定两个系统是否达到热平衡状态的唯一物理量D.两个系统处于热平衡时,它们一定具有相同的热量9.气体初始温度为27℃,升高了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温度和温标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状态参量,什么是平衡态。
2、知道什么是热平衡,什么是热平衡定律。
3、知道温度的表示方法。
4、知道常见温度计的构造,会使用常见的温度计。
5、理解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的转换关系。
重点与难点:
本节的重点是热平衡的概念及热平衡定律以及温度、温标的建立和使用。
本节的难点是利用热平衡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具体实例,掌握温标之间的转换关系。
1、平衡态与状态参量
请学生阅读课本,归纳以下概念:
(1)系统:物理学中,把所研究的对象称为系统。
系统以外的周围物体称之为外界或环境,系统与外界之间往往存在相互的作用.在物理学研究中,对系统内部问题,往往采取“隔离”分析方法,对系统与外界的相互作用问题,往往采取“整体”分析的方法.
(2)状态参量:描述物质系统状态的宏观物理量叫做状态参量.
物理学中,需要研究系统的各种性质,包括几何性质、力学性质、热学性质、电磁性质等等.为了描述系统的状态。
需要用到一些物理量,例如:用体积描述它的几何性质,用压强描述力学性质.用温度描述热学性质等等。
(3)平衡态:系统所有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时状态称之为平衡态。
一个物理学系统,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情况下,只要经过足够长的时间,系统内各部分的状态参量会达到稳定。
热学系统所处的平衡态往往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这种动态平衡性质充分说明热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例1]在热学中,要描述一定气体的宏观状态,需要确定下列哪些物理量( )
A.每个气体分子的运动速率B.压强
C.体积D.温度
解析:描述系统的宏观状态,其参量是宏观量,每个气体分子的运动速率是微观量,不是气体的宏观状态参量.气体的压强、体积、温度分别是从力学、几何、热学三个角度对气体的性质进行的宏观描述,是确定气体宏观状态的三个状态参量.显然B、
C、D选项正确.
2、热平衡与温度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归纳以下概念:
(1)热平衡:两个系统之间没有隔热材料,它们相互接触,或者通过导热性能很好
的材料接触,这两个系统的状态参量将会互相影响而分别改变.最后,两个系统的状态参量不再变化,说明两个系统已经具有了某个“共同性质”,此时我们说两个系统达到了热平衡.
热平衡概念也适用于两个原来没有发生过作用的系统.因此可以说,只要两个系统在接触时它们的状态不发生变化,我们就说这两个系统原来是处于热平衡的.(2)热平衡定律(又叫热力学第零定律):
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处于热平衡,这个结论称为热平衡定律。
(3)温度
两个系统处于热平衡时,它们具有一个“共同性质”。
我们就把表征这一“共同性质”的物理量定义为温度。
温度是决定一个系统与另一个系统是否达到热平衡状态的物理量,它的特征就是“一切达到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温度”,这就是常用温度计能够用来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
若温度计跟物体A处于热平衡,它同时也跟物体B处于热平衡,根据热平衡定律,A的温度便与B的温度相等。
系统达到热平衡的宏观标志就是温度相同,若温度不同即系统处于非平衡态,则系统一定存在着热交换。
[例2]一金属棒的一端与0℃冰接触,另一端与100℃水接触,并且保持两端冰、水的温度不变.问当经过充分长时间后,金属棒所处的状态是否为热平衡态为什么解析:因金属棒一端与0℃冰接触,另一端与100℃水接触,并且保持两端冰、水的温度不变时,金属棒两端温度始终不相同,虽然金属棒内部温度分布处于一种从低到高逐渐升高稳定状态,但其内部总存在着沿一定方向的能量交换,所以金属棒所处的状态不是平衡态.
答案:否,因金属棒各部分温度不相同,存在能量交换.
3、温度计与温标
请学生阅读课本,归纳以下结论:
(1)温标:定量描述温度的方法叫做温标
温标的建立包含三个要素:
①选择温度计中用于测量温度的物质,即测温物质;
②对测温物质的测温属性随温度变化规律的定量关系作出某种规定;
③确定固定点即温度的零点和分度方法.
(2)热力学温度.
①定义:热力学温标表示的温度叫做热力学温度,它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②符号: T,
③单位开尔文,简称开,符号为K.
④热力学温标与热力学温度T的关系:
T=t+ K
[说明]
①摄氏温标的单位“℃”是温度的常用单位,但不是国际制单位,温度的国际制单位是开尔文,符号为K.在今后各种相关热力学计算中,一定要牢记将温度单位转换为热力学温度即开尔文;
②由T=t+ K可知,物体温度变化l℃与变化l K的变化量是等同的,但物体所处状态为l℃与l K是相隔甚远的;
③一般情况下,T=t+273 K
[例3]实际应用中,常用到一种双金属温度计.它是利用铜片与铁片铆合在一起的双金属片的弯曲程度随温度变化的原理制成的,如图7—4—1所示.已知左图中双金属片被加热时,其弯曲程度会增大,则下列各种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有( )
A.该温度计的测温物质是铜、铁两种热膨胀系数
不同的金属
B.双金属温度计是利用测温物质热胀冷缩的性质
来工作的
C.由左图可知,铜的热膨胀系数大于铁的热膨胀
系数
D.由右图可知,其双金属征的内层一定为铜.外层一定为铁
解析:双金属温度计是利用热膨胀系数不同的铜、铁两种金属制成的双金属片其弯曲程度随温度变化的原理来工作的,A、B选项是正确的.图7-4一l左图中.加热时,双金属片弯曲程度增大,即进一步向上弯曲,说明双金属片下层热膨胀系数较大,即铜的热膨胀系数较大,C选项正确.图7—4—1右图中,温度计示数是顺时针方向增大,说明当温度升高时温度计指针顺时针方向转动,则其双金属片的弯曲程度在增大,故可以推知双金属片的内层一定是铁,外层一定是铜,D选项是错误的.
课堂练习
1.关于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D )
A.热力学温度的单位"K"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B.温度升高了1℃就是升高了1K
C.1℃就是1 K
D.0℃的温度可用热力学温度粗略地表示为273K
2.(1)水的沸点是___100___℃=;
(2)绝对零度是℃=_____0____K;
(3)某人体温是36.5℃,也可以说体温为______K;此人体温升高1.5℃,也可以说体温升高了______K。
(4)10℃=______K;10K=______℃;27℃=______K;
27K=______℃;273℃=______K;273K=______℃;
(5)若Δt=40℃,则ΔT=______K;若ΔT=25K,则Δt=______℃。
课后作业
1.(2013·绍兴高二检测)在热学中,要描述一定气体的宏观状态,需要确定下列哪些物理量(BCD)
A.每个气体分子的运动速率B.压强C.体积D.温度
2.关于热平衡定律理解正确的是(AB)
A.两系统的温度相同时,才能达到热平衡
B.A、B两系统分别与C系统达到热平衡,则A、B两系统热平衡
C.甲、乙、丙物体温度不相等,先把甲、乙接触,最终达到热平衡,再将丙与乙接触最终也达到热平衡,则甲、丙是热平衡的
D.热平衡时,两系统的温度相同,压强体积也一定相同
3.关于温度这一概念理解正确的是(ABC)
A.温度是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状态量
B.温度是热平衡系统具有“共同性质”的物理量
C.温度是决定一个系统与另一个系统是否达到热平衡状态的物理量
D.只有两个系统的温度、体积、压强均相同,这两个系统才达到了热平衡状态4.(2013·太原检测)下列状态处于热平衡态的是(AB)
A.将一金属块放在沸水中加热足够长的时间
B.冰水混合物处在0 ℃环境中
C.一个装有气体的密闭绝热容器匀速运动,容器突然停止运动,容器内的气体D.开空调2分钟内教室内的气体
5.下图是四种测液体温度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D)
6.(2013·苏州高二检测)物体内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在0 ℃时物体内的分子的运动状态是(A)
A.仍然是运动的B.处于静止状态
C.处于相对静止状态D.大部分分子处于静止状态
7.关于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力学温标中的每1 K与摄氏温标中每1 ℃大小相等
B.热力学温度升高1 K大于摄氏温度升高1 ℃
C.热力学温度升高1 K等于摄氏温度升高1 ℃
D.某物体摄氏温度为10 ℃,即热力学温度为10 K
解析: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尽管是不同标准的计量方式,但仅是起点不同,热力学温标中变化1K与摄氏温标中变化1 ℃是相同的,故A、C正确,B错误;摄氏温度为10 ℃的物体,热力学温度为K,D错误。
答案:AC
8.关于热力学温标的正确说法是()
A.热力学温标是一种更为科学的温标
B.热力学温标的零度为-273.15℃,叫绝对零度
C.气体温度趋近于绝对零度时其体积为零
D.在绝对零度附近气体已液化
解析:本题考查热力学温标的性质。
热力学温标在科学计算中(特别体现在热力学方程中),使方程更简单、更科学,故A对;B是热力学温标的常识,B对;气体趋近于绝对零度时,已液化,但有体积,C错,D对。
答案:ABD
9.(2013·高密高二检测)小明自定一种新温标p,他将冰点与沸点之间的温度等分为200格,且将冰点的温度定为50p,今小明测量一杯水的温度为150p时,则该温度用摄氏温度表示时应为(C)
A.30 ℃B.40 ℃
C.50 ℃D.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