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病因分析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病因分析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蛋鸡脂肪肝综合征是近年来养鸡业常见的一种疾病,严重影响了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性能,给养鸡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病因复杂,临床症状多样,防治措施也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病因分析、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三个方面对蛋鸡脂肪肝综合征进行深入探讨。
一、病因分析1. 饲料成分不合理饲料成分不合理是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主要病因之一。
饲料中脂肪和糖类过多,蛋白质不足,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不均衡,导致蛋鸡机体内脂肪代谢异常,进而导致脂肪肝的发生。
2. 生产管理不当蛋鸡的生产管理不当也会导致脂肪肝综合征的发生。
养鸡环境潮湿,通风不良,饮水不洁净等因素都会影响蛋鸡的健康,使其易患脂肪肝。
3. 遗传因素蛋鸡脂肪肝综合征还存在一定的遗传因素。
部分品种的蛋鸡对脂肪肝的抵抗力较弱,易患该病。
4. 其他因素除了饲料成分不合理、生产管理不当、遗传因素外,蛋鸡脂肪肝综合征还与感染性疾病、药物滥用等因素有一定的关联。
二、临床症状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体重增长缓慢脂肪肝会影响蛋鸡的消化吸收功能,使得蛋鸡的体重增长速度明显变慢,身体呈现消瘦状态。
2. 产蛋性能下降患有脂肪肝的蛋鸡产蛋性能会明显下降,产蛋率降低,蛋壳质量下降,甚至出现蛋白质异常、蛋黄色素异常等情况。
3. 肝脏明显肿大脂肪肝会导致蛋鸡的肝脏肿大,可以通过观察鸡的体表,用手轻轻触摸鸡的腹部来感知肝脏的肿大情况。
4. 消化系统问题脂肪肝会影响蛋鸡的消化系统功能,导致蛋鸡出现消化不良、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
5. 其他症状脂肪肝还会引起蛋鸡的羽毛蓬松、动作迟缓、精神萎靡等症状。
三、防治措施1. 合理饲料搭配制定合理的饲料配方,保证蛋鸡获得均衡的营养,控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尽量使蛋鸡获得适量的蛋白质和维生素。
2. 规范生产管理加强蛋鸡的饮水管理,保证饮水的清洁卫生,保持环境干燥通风,避免因环境潮湿、氨气浓度过高等问题影响蛋鸡的健康。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摘要:蛋鸡脂肪肝综合征主要发生于产蛋鸡,特别是产蛋高峰期的笼养蛋鸡,它是一种复杂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对于蛋鸡养殖业而言,该病症是制约蛋鸡养殖业发展的瓶颈。
为此,文章主要对该病症产生的因素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并针对病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及防治措施,以此来提升农户养殖蛋鸡的经济效益,全面推动蛋鸡养殖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关键词: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病因;防止措施前言: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简称FLS,全称为Fattyliversyndrome,它是蛋鸡养殖业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也是一种复杂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它主要在7-9月份炎热夏季多发,并主要发生于产蛋鸡,特别是产蛋高峰期的龙养鸡,该病症主要的特点是肝脏出现脂肪变性。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在中国各个地区均有发生,通常死亡率及发病率大约为5%,这将严重影响蛋鸡养殖的经济效益。
1.蛋鸡脂肪肝综合征发病原因1.1蛋鸡脂肪肝综合征发病的营养因素一般情况,养殖场使用的饲料配方都是蛋鸡日粮配方,但这种配方却存在一定的缺陷,营养不均衡不全面,而引发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重要因素就是营养不均衡不全面。
此外,饲料配方没有进行及时调整,日粮配方是开产期配方,能量饲料在日粮中的比例较大,蛋白饲料含量比较低,动物性蛋白饲料严重缺乏,能量蛋白比显著偏高。
另外,场主为了减少饲料成本,以次充好,改变了日粮蛋白来源,这对饲料质量造成了间接的影响。
1.2蛋鸡脂肪肝综合征发病的环境因素通常情况下,鸡场发病的时间分别在每年的8月21日,或者8月3日,是一年中气温较高的季节,发病期间是持续的高温天气,而高温环境会增加发病率,其主要原因是在高温环境下,不但会加重蛋鸡应激,还会对蛋鸡能量需求进行降低,减少蛋鸡脂肪分解,降低蛋鸡甲状腺机能,极容易合成脂肪酸,最终高温与蛋鸡肝脏脂肪沉积呈现正相关。
1.3蛋鸡脂肪肝综合征发病的遗传因素根据相关实验表明,家禽的品种不同,对脂肪肝综合征的敏感性也是各不相同,与肉鸡相比,蛋鸡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夏季咋防鸡脂肪肝综合征

案例三
01
预防措施
在夏季高温季节,应合理调整饲料配方,降低饲料中能量和蛋白质水平
,增加纤维素的摄入,同时加强鸡舍通风和饲养管理。
02 03
治疗措施
一旦发现鸡只出现脂肪肝综合征症状,应立即采取措施治疗。治疗方法 包括调整饲料配方、降低饲料中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增加纤维素的摄入 、加强鸡舍通风和饲养管理等。
增加蛋白饲料
可以增加蛋白饲料,如豆粕、鱼粉等,以满足鸡的蛋白质需求。
保持饲料新鲜
夏季高温高湿,饲料容易变质,应保持饲料的新鲜度,及时清理料 槽和水槽,避免饲料残留在料槽和水槽中。
改善饲养环境
降低饲养密度
夏季鸡舍内温度较高,湿度大 ,应降低饲养密度,增加鸡舍 的通风量,以降低舍内温度和
湿度。
保持鸡舍清洁
病鸡表现为食欲不振、嗜睡、黄疸、鸡冠和肉髯苍白,腹部 膨大,肝脏肿大、质硬,且伴有肝脏出血、破裂和死亡。
流行病学特点
易感动物
01
本病主要发生于蛋鸡和肉鸡,特别是产蛋高峰期的母鸡易感性
更高。
传播途径
02
本病主要通过食物链传播,如饲料污染、饮水等。
流行季节Βιβλιοθήκη 03本病多发于夏季高温、湿度大的季节,因为高温能促进脂肪在
遗传因素
品种差异
不同品种的鸡对脂肪肝综合征的易感性存在 差异,有些品种的鸡本身就容易发生脂肪肝 综合征。
基因突变
某些基因突变也可能导致鸡发生脂肪肝综合 征。
03
预防措施
合理饲喂
适量减少高能量饲料
夏季气温高,鸡的食欲减退,摄入的饲料量减少,应适当减少高 能量饲料,如油脂、玉米等,以防止鸡摄入过多的能量。
鸡脂肪肝综合征的防治 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包括改善饲养环境、调 整饲料配方、控制饲喂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病因分析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病因分析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蛋鸡脂肪肝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其病因复杂,主要与饲养管理、营养、环境和遗传等因素有关。
一般认为,饲养管理不当、营养失衡和环境污染等因素是导致蛋鸡脂肪肝的主要原因。
如何对蛋鸡脂肪肝进行有效的防治,对于保障蛋鸡健康和提高生产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病因分析:1.饲养管理不当:如过度饲喂、饮水不足、水质不好等都容易引起蛋鸡脂肪肝综合征。
长期饮用含有过量亚硝酸盐的水源、受震动、挤压、气候异常等因素产生的心理压力和异物刺激等也会导致脂肪肝的发生。
2.营养失衡:营养失衡也是饲养管理中造成脂肪肝的的重要原因。
如蛋鸡饲料中因缺乏必需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而影响脂肪代谢等,常常会导致蛋鸡发生脂肪肝。
3.环境污染:蛋鸡生活的环境如果存在空气污染、水源污染等问题,就会导致蛋鸡发生脂肪肝等疾病。
临床症状:1.肥胖:患有脂肪肝的蛋鸡重量往往会明显增加,体形肥胖,腹部积脂往往较严重。
2.精神沉郁:蛋鸡脂肪肝往往会导致蛋鸡的精神状态变得沉郁,食欲不振,活动量也明显下降。
3.腹部肿胀:脂肪肝会导致蛋鸡脾胃肥大,造成腹部积气和腹部肿胀的症状。
防治措施:1. 正确饲养管理:调整好蛋鸡的饮食、饮水和饲料添加量等饲养管理措施,合理增加蛋鸡的运动量、增加蛋鸡咀嚼食物的时间,降低蛋鸡对绿饲料的摄入量。
将蛋鸡饲养在相对干燥、通风和安静的环境中,以减轻蛋鸡的心理和生理压力。
2. 合理营养:为蛋鸡配制高质量、表观营养素比例合理的饲料,保证蛋鸡摄入适量的蛋白质,使其肝脏得到相应营养支持,在保证蛋鸡的正常体重的同时,减轻肝脂肪的积累。
3. 药物治疗:对于症状较严重的蛋鸡,可以采用药物治疗,如口服药、注射药物等。
但是使用药物治疗时需谨慎,避免过量使用,否则可能会对蛋鸡造成严重伤害。
综上所述,通过正确的饲养管理、营养和环境的调理,可以减轻蛋鸡脂肪肝的发生。
关注蛋鸡的健康状态,及时发现脂肪肝的症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以保证蛋鸡的健康,同时也能有效提升蛋鸡的生产效益。
脂肪肝对蛋鸡的影响 蛋鸡脂肪肝的解决方案

脂肪肝对蛋鸡的影响蛋鸡脂肪肝的解决方案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主要是由于笼养蛋鸡摄入大量高能量饲料,导致肝脏脂肪沉积过度、产蛋量下降和死亡率增高的营养代谢疾病.该病的危害非常严重,常常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任何一种疾病都不是单独存在,也不是单独某个因素单一造成的。
尤其是脂肪肝这类疾病,是一个慢性积累过程,并且与鸡的健康素质密切相关,饲养者平时要多注意。
脂肪肝初期对产蛋率并没有太大影响,只是在零星出现因肝脏破裂而死亡的鸡只时,才有所发现。
如果此时不采取措施,极易引发蛋鸡地连续死亡
蛋鸡脂肪肝的解决方案
1、当蛋鸡发生脂肪肝的情况,达龙净源+达龙蛋无忧。
2、调整饲料营养。
经常检查鸡群,采取分群饲养,如果有鸡只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5%,立即给其限饲,能有效降低脂肪肝的发生频率。
3、加强饲养管理。
为产蛋鸡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适当限制饲料喂量,
4、清洁饮用水,减少热应激发生,保持适当的放养密度和通风。
鸡脂肪肝综合征的防治

二、临床诊断要点: 1、脂肪肝综合征的特征是肥胖(因为腹腔脂肪过度积累)和产蛋率下降。 2、禽群中,很难区分患脂肪肝综合征的鸡,因为绝大部分患鸡体质状况良好,没有特定的临床症 状。 3、全身肌肉贫血、苍白。 4、产蛋量可在短时间内垂直下降,下降甚至高达50%。
三、剖检诊断要点: 1、腹内壁贴着一层厚厚的脂肪层,心脏的心耳和心尖部也被脂肪层覆盖。 2、肝肿大明显,呈黄褐色,质脆并有油腻感,包膜下有许多点状出血,部分鸡肝脏破裂,其周围 充满凝血块,肝中可能有一处或多处出血点。 3、肌胃被一层脂肪包裹,且其体积变小,肌胃内容物混有多量胆汁。 4、许多死于脂肪肝综合征的鸡输卵管远端有完全形成的蛋。
病鸡由于肝出血,全身肌肉贫血、苍白
病鸡颜色变浅,质地变脆,易破裂,在肝被膜下有血块
病鸡肌胃被黄色的脂肪包围
病鸡输卵管内有未产疾病综合征。 一、发病原因: 1、饲料中脂肪或碳水化合物供应太多,或血液雌激素水平上升;鸡只采食量增加,可使碳水化合 物、脂肪和蛋白的合成增加。 2、饲料低蛋白水平,必需氨基酸缺乏,脱脂蛋白合成降低,都会妨碍肝类脂化合物的转运,造成 肝脂肪累积。 3、胆碱是卵磷脂的组成部分,卵磷脂是把脂肪转运到细胞膜外的功能必需因子。因此,脂肪在肝 中的沉积也有可能是缺乏胆碱引起的甘油三酯释放受阻所造成。
四、防治: 1、预防预防本病发生必须在加强饲养管理的同时采取两个措施。一方面是严格控制产蛋鸡日粮的 能量水平和采食量,保持日粮中蛋氨酸、胆碱和维生素 E 等嗜脂因子的正常含量,以促进中性脂在 肝中合成磷脂,避免中性脂肪在肝中沉积,另一方面是避免某些传染病(如禽霍乱)和中毒病(如 黄曲霉毒素中毒)对肝功能的损害,避免引起肝脏的脂肪变性。 2、治疗鸡发生脂肪肝后,通常采取以下措施来进行控制: (1)、调整产蛋鸡饲料配方,将其中玉米用量的10%改用麦麸代替,以降低能量水平和增加日粮 中粗纤维的含量,并且每天减少10%的喂料量。 (2)、在每吨饲料中加入氯化胆碱1kg,蛋氨酸500g,维生素 E 粉和维生素 C 粉各500g,连用3 周,病情可得到控制。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病因分析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病因分析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蛋鸡脂肪肝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鸡类疾病,通常由于饲养管理不当、营养不均衡、环境压力等因素导致。
在我国,由于饲养规模不断扩大,饲养技术不断提高,蛋鸡脂肪肝综合征已成为影响蛋鸡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病因分析、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病因分析1. 饲养管理不当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发生与饲养管理不当密切相关。
例如饮水不洁净、饮水不足、粪便清理不及时、粪便湿度过高、鸡舍通风不良等因素,都会导致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发生。
2. 营养不均衡饲料中热量过高或脂肪过多,以及过量添加维生素D会增加脂肪在肝脏中的积累,导致脂肪肝的发生。
饲料中蛋氨酸、赖氨酸等氨基酸含量不足也会导致脂肪肝的发生。
3. 环境压力饲养环境温度过高、湿度过大、通风不良等因素也会给蛋鸡带来很大的压力,导致产蛋量下降,免疫功能下降,脂肪肝发生率增加。
二、临床症状1. 食欲不振患有脂肪肝的蛋鸡,由于肝功能受损,会出现食欲不振的症状,食量减少,甚至拒食。
2. 体重下降脂肪肝会导致蛋鸡身体状况下降,体重减轻明显。
3. 产蛋量下降脂肪肝会影响蛋鸡的产蛋量,使蛋鸡的经济效益下降。
4. 肝脏肿大经过查体,蛋鸡患有脂肪肝时,可发现其肝脏肿大、表面模糊,质地变软。
5. 其他症状如粪便异常、羽毛脱落、粘膜苍白、行动迟缓、呼吸急促等。
三、防治措施1. 合理饲养管理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鸡舍清洁干燥,保证饮水供应充足,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换气,减少饲料中脂肪含量,避免添加过量维生素D等。
2. 合理饲料配方科学合理地配制饲料,保证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平衡,并根据蛋鸡生长发育的需要进行合理搭配与营养水平调整。
3. 调控环境压力根据季节变化、气候变化等因素,及时调整鸡舍内的温湿度,确保蛋鸡处于一个相对稳定、舒适的环境中。
4. 合理用药对于已患有脂肪肝的蛋鸡,可适当选用促进肝功能恢复的药物进行治疗。
5. 加强预防建立健全的疫病防控措施,加强蛋鸡的免疫力,降低患病风险。
蛋鸡脂肪肝综合症的原因及防制措施

c用量 。 不喂发 霉变 质 的饲 料 , 饲料 营养全 面化 、 多样 化, 控 制好 能量 和蛋 白 比。按 照鸡 群生 长 要求 , 配齐
1 原 因
肝 脏 是体 内合 成脂 肪 的最 主要 脏器 ,合 成后 的
脂 肪 以脂 蛋 白形式 进入 血液 。脂 蛋 白转 运 载 体 的合
各种营养成分。 日 粮 中要添加足够的维生素 E 、 维生 素B 、 胆碱 、 蛋 氨 酸等成 分 , 以分解 大量 脂质 。每 天 给 产 蛋鸡投 入 颗粒 状 钙 质添 加剂 , 如粗 贝壳 片 、 颗 粒碳 酸钙 、 蛋壳碎片等。粗颗粒钙质可在鸡的肌胃中停留 较长时间, 在夜间能不断提供钙质 , 并能解决产薄壳
鸡 采食饲料 中的整体 营养 数量超 出正 常的生 活、 生产消耗量和储存量 的总和, 1 3 粮高能量低蛋白
时, 脂 肪 在 肝脏 中蓄积 。 蛋 量下
善能量蛋 白的比例 , 适 当降低能量为主要措施 , 可用 麸皮代替 1 0 %的玉米饲料来降低饲料能量水平 。饲 料 中添加维生素 B 、 维生素 c 、 维生素 E 、 蛋氨酸 、 氯 化胆碱 、 烟酸 、 肌醇等 , 也可在饲料中适当添加柴胡 、 黄苓 、 丹参 、 泽五味等 中草药 , 可以控制病情的发展 。
病鸡群精神状态、采食 、粪便性状等方面无明显变
化, 仅 在 产蛋 初期 表 现产 蛋率 上 升慢 , 高峰期 产蛋 率
肝综合症 的发病率高。病理因素和饲料饮水 中所含 的毒 物 、 霉 菌 及其 毒 素 最易 引起 肝 脏变 性 , 导 致肝 脂 肪代谢功能障碍 ,脂蛋 白合成受阻而引发本病。此 外, 日稂 中添 加抗 生 素 能使 发病 率 增加 ; 疾 病 使禽 易 受到 应激 而 导致 本病 的发 生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发表时间:2019-06-25T16:09:57.86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作者:王磊[导读] 摘要:蛋鸡脂肪肝综合征主要发生于产蛋鸡,特别是产蛋高峰期的笼养蛋鸡,它是一种复杂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对于蛋鸡养殖业而言,该病症是制约蛋鸡养殖业发展的瓶颈。
阜阳市颍泉区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236000摘要:蛋鸡脂肪肝综合征主要发生于产蛋鸡,特别是产蛋高峰期的笼养蛋鸡,它是一种复杂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对于蛋鸡养殖业而言,该病症是制约蛋鸡养殖业发展的瓶颈。
为此,文章主要对该病症产生的因素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并针对病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及防治措施,以此来提升农户养殖蛋鸡的经济效益,全面推动蛋鸡养殖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关键词: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病因;防止措施前言: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简称FLS,全称为Fattyliversyndrome,它是蛋鸡养殖业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也是一种复杂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它主要在7-9月份炎热夏季多发,并主要发生于产蛋鸡,特别是产蛋高峰期的龙养鸡,该病症主要的特点是肝脏出现脂肪变性。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在中国各个地区均有发生,通常死亡率及发病率大约为5%,这将严重影响蛋鸡养殖的经济效益。
1.蛋鸡脂肪肝综合征发病原因 1.1蛋鸡脂肪肝综合征发病的营养因素
一般情况,养殖场使用的饲料配方都是蛋鸡日粮配方,但这种配方却存在一定的缺陷,营养不均衡不全面,而引发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重要因素就是营养不均衡不全面。
此外,饲料配方没有进行及时调整,日粮配方是开产期配方,能量饲料在日粮中的比例较大,蛋白饲料含量比较低,动物性蛋白饲料严重缺乏,能量蛋白比显著偏高。
另外,场主为了减少饲料成本,以次充好,改变了日粮蛋白来源,这对饲料质量造成了间接的影响。
1.2蛋鸡脂肪肝综合征发病的环境因素
通常情况下,鸡场发病的时间分别在每年的8月21日,或者8月3日,是一年中气温较高的季节,发病期间是持续的高温天气,而高温环境会增加发病率,其主要原因是在高温环境下,不但会加重蛋鸡应激,还会对蛋鸡能量需求进行降低,减少蛋鸡脂肪分解,降低蛋鸡甲状腺机能,极容易合成脂肪酸,最终高温与蛋鸡肝脏脂肪沉积呈现正相关。
1.3蛋鸡脂肪肝综合征发病的遗传因素
根据相关实验表明,家禽的品种不同,对脂肪肝综合征的敏感性也是各不相同,与肉鸡相比,蛋鸡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因为高产蛋强度会增强雌激素代谢,加快肝脂肪沉积,极容易引发脂肪肝综合征。
与其他品种蛋鸡相比,海兰鸡发病率相对较高。
1.4肝脏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原因
现实生产中的病理因素非常多,这些病理因素会引起蛋鸡发病,与此同时倘若蛋鸡饮用的水和采食的饲料中具有一定的毒素、霉菌等,特别是毒素、霉菌对肝脏损害程度比较大,并对脂蛋白的合成有着严重的影响,同时还会对肝脏脂肪的代谢起到阻碍的作用,最终引起脂肪肝综合征。
在现实生产中,引发蛋鸡发病的因素都不是单一的,很多时候都是多种因素一起作用的结果,并且过程都是一点一点积累的,因此现实生产中蛋鸡发病很多时候都呈现出连续性零星。
1.5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蛋鸡脂肪肝综合征发病
由于笼养鸡活动不足,运动受限,肌肉、胃等消化器官虚弱,导致脂肪合成代谢紊乱,能量消耗降低,加快脂肪沉积,导致鸡脂肪变性引起脂肪肝综合征。
1.6蛋鸡脂肪肝综合征发病的应激因素
一些应激因素疫苗接种、饥饿、激素等都是引发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因素。
例如,根据相关报道在给伊莎蛋鸡接种IBD疫苗后,一些鸡引发了脂肪肝综合征,产蛋率下降百分之十,而导致脂肪代谢紊乱的主要因素是应激反应,最终导致脂肪沉积。
在高温情况下,鸡需要的能量少,脂肪分解也比较少,导致体内代谢紊乱,增加自由基,加重损伤干细胞的程度,而高温还极容易合成脂肪酸,很容易引发鸡脂肪肝综合征。
2蛋鸡脂肪肝综合征防治措施脂肪肝主要是因为脂肪代谢长时间障碍而导致的,它属于营养代谢性疾病,一般情况下,病情发展速度呈现比较慢的趋势,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发病。
因此,在现实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治疗原则,同时还要制定全面性的防治措施。
2.1蛋鸡脂肪肝综合征预防措施 2.1.1对品种进行合理选择
根据现阶段鸡场的发病实情,我们在对苗鸡进行选择时,必须要依据本地养殖场的现实生产情况合理进行,对那些新培育的优质品种,以及发病率低的苗鸡进行选择,尽可能防止因为遗传因素而引起的蛋鸡脂肪肝综合征。
2.1.2对饲养管理进行不断加强
对饲养密度进行不断降低,强化蛋鸡的运行,保持蛋鸡体制强健;定时定量饲喂,在对饲料进行更换时要注意有过渡期,严格避免突然间的转换,与此同时,严禁饲喂那些发霉低质量的饲料;为保持室内环境干净、清新,要加强通风,避免有害气体的危害;对环境要保持安静,温度拿捏得当、饮水要充裕、光照也要充足,对应激进行有效防止,降低脂肪肝综合征的发病率。
2.1.3对饲养方法进行适当转变
传统的饲养方式是集约化饲养方式,而这一方式则是引发该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传统蛋鸡在育雏和育成阶段,一般采用的饲养方式都是笼养或者网上平养,产蛋阶段都采用笼养,这就极大地限制了蛋鸡的运动,减少了蛋鸡疾病的抗御能力,导致鸡群长时间处于亚健康的状态。
为了将这个问题有效解决,我们可以对生态资源的优势进行充分利用,在对鸡场进行选址时,尽量选择生态环境较好的地方如果园、茶园等,在蛋鸡育雏结束后,饲养方式选择园下放羊,也就是现如今专家提出的“快乐鸡”,保证蛋鸡育成时期体质健康、抗御疾病能力强,为产蛋期提供良好的条件。
同时也可以对适应性强的品种进行选择,并采用全部放养的方式在整个饲养周期。
有效利用放养的生态饲养方式,不但可以降低蛋鸡发病率,还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环境保护与畜禽养殖共同发展。
2.1.4营养物质要均衡
在炎热的天气以及产蛋高峰期,将维生素E、胆碱、维生素B、亚硒酸钠等添加在饲料中,对脂肪肝综合征的发生可以有效预防;在产蛋开始前一个月食用钙含量稍高的日粮,也可以对脂肪肝综合征的发生率进行有效降低;此外,一些锌、钼、硼等微量元素能不同程度地减少鸡体脂沉积。
2.2蛋鸡脂肪肝综合征治疗措施
2.2.1对日粮要进行及时调整
对日粮中能量饲料玉米含量进行降低,并降低至百分之五十;对能量饲料来源进行改变,能量饲料玉米可以利用大麦、小麦、麸皮等代替;在一周的时间内将日粮中氯化胆碱有原来的0.5%升高到2%;在饲料中合理补加蛋白质,提升蛋白品质。
2.2.2根据具体症状具体治疗
采用肝肿康、护肝清等保肝护肝药物治疗严重发病的鸡群,并连续使用10天,同时对氯化胆碱、电解多维等进行补充。
2.2.3采用中药治疗的方式
我们可以将龙胆草、白芍和甘草、泽泻、柴胡、生地、当归等中草药,以及首乌、山楂、泽泻、姜黄和茵陈等中草药添加在日粮中,来进行治疗蛋鸡脂肪肝综合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笼养鸡的产蛋高峰期,最容易引发脂肪肝综合征,引起该病症的主要因素有很多,例如饲料质量、遗传因素、应激等因素。
而发病主要的因素是营养及能量因素,因为营养和能量的机理与脂肪代谢息息相关。
因此,在蛋鸡产蛋高峰期,一定要对日粮营养水平进行有效掌握,尽可能降低应激因素的影响程度,对饲养管理工作进行加强,防止脂肪肝综合征发生,对养殖场的经济效益进行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任成林,马利芹,刘春凌,等.产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致病因素与防治措施[J].养禽与禽病防治,2008,(11):6-9.
[2]朱仁俊,冷静.减少动物脂肪沉积的营养调控[J].中国饲料,2004,(22):14-16.
[3]孔祥峰,刘彬,王小龙.产蛋鸡脂肪肝综合征[J].中国兽医杂志,2003,39(8):32-35.
[4]王玉东,孙友德,王鸿臣,等.龙口市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的诊断与防治[J].山东家禽,2004,(12):23-25.
[5]董晓芳,佟建明.蛋鸡脂肪肝出血综合症的病因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6,27(11):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