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荧光一抗二抗的选择及其技巧

免疫荧光一抗二抗的选择及其技巧
免疫荧光一抗二抗的选择及其技巧

免疫荧光一抗二抗的选择及其技巧

据一抗种属及类型-如何选择二抗?

如何选择二抗——根据一抗种属及类型选择合适的二抗

二抗广义上是指专门和一抗进行特异性反应和结合的抗体,在免疫学反应中,经常需要针对试验选择不同的二抗,艾美捷能为您的科研工作提供最适合和最全面的二抗产品。检测任何目的靶蛋白都有不止一种抗体可供选择,同时在后继试验中也会有不同的检测方案,因此在选择二抗的时候要综合考虑一抗的类型及后继检测方案的要求,一般来说,选择合适的二抗需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

【一抗的种属来源】

二抗应选用与使用的一抗相同的物种来源,例如:如果你的一抗是小鼠源的单克隆抗体,二抗则选抗小鼠的二抗(山羊抗小鼠或者兔抗小鼠等均可);如果一抗是从兔血清里制备的兔源多克隆抗体,则相应的二抗需要选择抗兔的二抗。即根据一抗的物种来源选择相应的抗该物种的二抗。艾美捷能为您提供最全的抗不同种属的原装进口二抗,包括抗小鼠、大鼠、兔、山羊、绵羊、人、豚鼠、猪、马、牛、鸡、鸭等二抗。

【一抗的类别亚型】

二抗需与一抗的类别或亚类相匹配。这通常是针对单克隆抗体而言。多克隆抗体主要是IgG类

免疫球蛋白,因此相应的二抗就是抗IgG抗体。其中单克隆抗体的类别及亚类通常会在产品说

明书中都会有描述,如果你的一抗是小鼠IgM,那么相应的二抗就应当是抗小鼠IgM。如果单

克隆一抗是小鼠IgG的某一亚类(IgG1,IgG2a,IgG2b,IgG3),那么几乎所有的抗小鼠IgG

都可以与之结合,或者你也可以选择专门针对这一亚类的二抗,例如,如果你的一抗是小鼠

IgG1,那么你可以选择抗IgG1的二抗,此种抗体在双标记实验中尤其适合。在不清楚一抗为

何种类/亚类的情况下,可以选用抗相应物种IgG。艾美捷能为您提供通用的IgG(H+L)二抗,或者特异性只结合IgM的Anti IgM(mu) Antibody、IgA的Anti IgA (alpha-Antibody、IgE的Anti IgE(epsilon) Antibody等。生命园医学团队整理https://www.360docs.net/doc/6a207581.html,

【二抗的种属来源】

一般来说,不同的种属来源与二抗的质量没有必然的联系,来源于山羊的二抗与来源于驴的二抗在一般的实验里没有太多的差别。然而在一些特殊的实验里,如双标实验里,如果其中一个一抗是山羊来源的,一个是小鼠来源的,则相应的二抗分别要抗山羊和抗小鼠的二抗,这时候,二抗就不能选择山羊或者小鼠来源的。艾美捷有相应的驴来源的二抗,非常适合做类似双标的免疫实验。

【二抗的耦联标记】

一般来讲,耦联到二抗上的探针主要有酶(辣根过氧化酶HRP和碱性磷酸酶AP或其衍生物

APAAP,PAP),荧光基团(FITC、Rhodamine、Texas Red、PE、Rhodamine、Dylight等)、生

物素、金颗粒。选用哪种探针的二抗主要取决于具体的实验。对于Western Blot和ELISA,最

常用的二抗是酶标二抗;而细胞或组织标记实验(细胞免疫化学,组织免疫化学,流式细胞术)中通常使用荧光基团标记的二抗,免疫组化中也可以使用辣根过氧化酶或碱性磷酸酶标记的二抗。如果想要更大程度的放大检测信号,可以使用Biotin/Avidin检测系统。在一些荧光检测方

案中,则需要选择不同的荧光标记;而金颗粒标记的二抗则更多的应用于免疫电镜中。艾美捷能为您提供上述所有不同类型标记的二抗。生命园医学团队整理https://www.360docs.net/doc/6a207581.html,

【是否经过血清吸附过的二抗】

为减少二抗与样本的非特异性结合,艾美捷还能为您提供不同血清吸附的原装进口二抗。如您的检测样本是人源的蛋白,一抗是小鼠源的单克隆抗体,二抗就需要选择抗小鼠源的二抗,如果您对实验的特异性要求很高,那我们向您推荐经过人血清吸附过的抗小鼠源的二抗,这种二抗由于经过人血清吸附而排除了与人源组织(如IgG等)可能发生非特异性反应的IgG,因此

将非特异性结合降低到最低。

【Anti-IgG还是Anti-IgG, F(ab’)2 fragment】

在一些如胸腺、脾脏、血液的组织以及造血细胞、淋巴细胞、B细胞等细胞内,通常含有较多

的Fc受体,这时候选择二抗时最好选择Anti-IgG, F(ab’)2 fragment这样的特异性二抗,这样

就消除了由于Fc部分与IgG的非特异性结合。常规的Anti-IgG(H+L)二抗与IgG的重链和轻

链都有结合反应,即与IgG的Fc的F(ab’)2片段都能结合;由于IgG、IgM、IgA都有保守的

轻链结构域,因此Anti-IgG(H+L)与它们都有交叉反应。而Anti-IgG, F(ab’)2 fragment经过

了IgG Fc片段的吸附,因此只与IgG的F(ab’)2片段结合,然而IgG、IgM、IgA都有保守的

轻链结构域,因此与它们也有交叉反应。

【Anti-IgG(H+L)、Anti-IgG(gamma)、Anti-IgM(mu)、Anti-IgA (alpha)】

生命园医学团队整理https://www.360docs.net/doc/6a207581.html,

在一些特殊的实验里,只需要检测样本里的IgG或者IgM,常规的Anti-IgG(H+L)由于与IgG

的重链和轻链都有结合反应,而IgG、IgM、IgA都有保守的轻链结构域,因此不能特异性的检

测某种类型的IgG或者IgM。这时候就需要针对特殊类型Ig分子的二抗。艾美捷备有全面的二

抗现货产品并能提供最完整的二抗产品线。主要二抗品牌为全球最大的二抗产品Jackson二抗

以及前沿抗体生产商EarthOx。按照标记分,有HRP、AP、生物素等标记二抗,FITC、TRITC、Rhodamine、Cy3/5、Dylight等荧光二抗;按照检测物种分,有抗人、大鼠、小鼠、猪、驴、

绵羊、山羊、小鸡、马、兔、仓鼠、狗、牛,以及多种细菌类二抗;另外,还有IgG、IgA、

IgM以及IgG(Fc)、IgG(ab’)2等不同类型抗体

荧光标记二抗的选择

荧光标记二抗的选择 荧光标记二抗的选择-FITC/Rhodamine/Texas Red/Cy/PE/AMCA 一般来讲,耦联到二抗上的探针主要有酶(辣根过氧化酶HRP和碱性磷酸酶AP 或其衍生物APAAP,PAP),荧光基团(FITC, RRX, TR, PE, Rhodamine)和生物素。选用哪种探针的二抗主要取决于具体的实验。对于Western Blot和ELISA,最常用的二抗是酶标二抗;而细胞或组织标记实验(细胞免疫化学,组织免疫化学,流式细胞术)中通常使用荧光标记的二抗。如果想要更大程度的放大检测信号,可以使用Biotin/Avidin检测系统。其中荧光素是具有光致荧光特性的染料,荧光染料种类很多,目前常用于荧光标记二抗有以下几种: 【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 (FITC)荧光标记二抗】 FITC纯品为黄色或橙黄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和酒精溶剂。FITC分子量为389.4,最大吸收光波长为490~495nm,最大发射光波长为520~530nm,呈现明亮的黄绿色荧光。FITC在冷暗干燥处可保存多年,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荧光素。由于FITC是小分子化合物,每一个抗体可标记几个FITC分子,IgM通常用小分子的荧光素标记,如FITC、Cy3/5、Texas Red等。FITC荧光二抗主要优点是人眼对黄绿色较为敏感,通常切片标本中的绿色荧光少于红色。然而FITC的最大缺点是淬灭快,因此要和抗淬灭剂一起使用。 【四甲基异硫氰酸罗丹明-Tetramethyl Rhodamin Isothiocyanate(TRITC),Rhodamine Red-X(RRX), Texas Red(TR)荧光标记二抗】 这些罗丹明的衍生物耦联基团具有不同的吸收波长(550, 570, 596nm)和最大发 射波长(570, 590, 620nm)。尽管TRITC经常和FITC一起在双标记实验中使用,使用RRX和TR可以得到更好的颜色区分。在使用装有氪氩灯的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作三标记的实验时,RRX尤其有用,可以和Cy2(或者FITC)和Cy5一起使用,因为RRX的发射波长在Cy2和Cy5中间,而且和这两者覆盖都很少。氪氩灯激发光为488nm,598nm和647nm,分别是Cy2(FITC), RRX和Cy5的理想激发波长。因为FITC和PE可以被氩灯的488nm波长激发, 在流式细胞仪中用FITC作双标,另一种用藻红蛋白(PE)耦联基团要比罗丹明好。TRITC为罗丹明的衍生物,呈紫红色粉末,较稳定。最大吸收光波长为550nm,最大发射光波长为620nm,呈现橙红色荧光,与FITC的绿色荧光对比鲜明,可配合用于双重标记或对比染色。因其荧光淬灭慢,也可用于单独标记染色。 【菁类染料-Cyanine dyes(Cy2, Cy3, Cy5)】 Cy2耦联基团激发波长为492nm,发光为波长510nm的绿色可见光。Cy2和FITC 使用相同的滤波片。由于Cy2比FITC在光下更稳定。要避免使用含有磷酸化的苯二胺的封片剂,因为这种抗淬灭剂和Cy2反应,在染色片储存后会导致荧光微弱和扩散。Cy3和Cy5比其他的荧光团探针要更亮,更稳定,背景更弱。Cy3耦联基团激发光的最大波长为550nm,最强发射光为570nm。因为激发光和发射光波长很接近TRITC, 在荧光显微镜中,可使用和TRITC一样的滤波片。 Cy3在氩光灯(514nm或528nm)下可以被激发出50%的光强,在氦氖灯(543nm)或者汞灯(546nm)下则约75%。Cy3可以和荧光素一起作双标。Cy3还可以和Cy5一起在共聚焦显微镜实验中作多标记。Cy5耦联基团的激发波长最大650nm,发光波长最大670nm。在氪氩灯(647nm)下它们可被激发出98%的荧光,在氦氖灯下(633nm)为63%。Cy5可以和很多其他的荧光基团一起用在多标记的实验中。由于它的最大发射波长在670nm,Cy5很难用裸眼观察,而且不能用汞灯作理想

教你如何选择二抗

*教你如何正确选择二抗 通常情况下,某一特定的实验中可能同时有几种二抗可供选择,如何能选择到最适合该实验的二抗,需要综合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抗的物种来源 一抗是在什么物种来源的,相应的二抗也要是抗该物种的抗体。例如,如果一抗是在小鼠体内制备的,那么你就应当选择抗小鼠的二抗,如果一抗是在兔体内制备的,那么二抗就应当是抗兔的抗体。至于二抗本身是在什么动物中制备的对二抗的质量并无明显的影响。 ●一抗是属于哪个类或亚类 二抗需与一抗的类别或亚类相匹配。这通常是针对单克隆抗体而言。多克隆抗体主要是IgG类免疫球蛋白,因此相应的二抗就是抗IgG抗体. 单克隆抗体的类别及亚类通常会在产品列表中列出,如果你的一抗是小鼠IgM,那么相应的二抗就应当是抗小鼠IgM,或是抗小鼠IgG抗体。 如果单克隆一抗是小鼠IgG的某一亚类(IgG1,IgG2a,IgG2b,IgG3),那么几乎所有的抗小鼠IgG都可以与之结合,或者你也可以选择专门针对这一亚类的二抗,例如,如果你的一抗是小鼠IgG1,那么你可以选择抗IgG1的二抗,此种抗体在双标记实验中尤其适合。 如果你不知道一抗是哪一类别或亚类,那么抗小鼠IgG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此种抗体可以识别大多数类型的IgG免疫球蛋白。

二抗的特异性 下面总结了几种具有不同特异性的二抗:针对整个抗体分子(H+L)具有特异性:如抗IgG(H+L),此类抗体既可以与抗体的重链结合也可以与轻链结合,即与抗体分子的Fc,F(ab’)2/Fab部分(见图5)均可反应,抗IgG(H+L)也可以与其他免疫球蛋白家族反应(如IgM和IgA),因为所有的免疫球蛋白都具有相同的轻链(kappa链或lambda 链)。 针对Fab片段具有特异性:这类抗体与重链轻链均可以结合,由于它们可以与轻链反应,它们同时也已和具有相同轻链的其他种类的免疫球蛋白反应。 这对Fc片段或重链具有特异性:这类抗体和重链的Fc部分反应,一次它们是类别特异性的(即gamma链特异性抗体只与IgG反应,mu链特异性抗体只识别IgM,依此类推)。 轻链(kappa,labmda)特异性:与所有类别的抗体反应,因为所有类别的抗体均具有相同的lambda链或kappa链。 经过吸附处理的二抗(cross-absorbed):不同来源的免疫球蛋白含有相似的结构,抗一个物种的抗体可能与其他物种发生交叉反应,一次有些二抗经过了动物或人类IgG吸附处理,以减少非特异性背景。例如,如果是小

荧光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

荧光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 免疫分析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进行的检测方法,即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反应, 应用制备好的抗原或抗体作为试剂,以检测标本中的相应抗体或抗原。由于免疫的特异性结合,免疫分析方法具有很好的选择性,荧光免疫分析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其中典型的两种。本文将对这两种免疫分析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免疫 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身与异己物质,并通过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的功能。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特异性免疫系统,是一个专一性的免疫机制,针对一种抗原所生成的免疫淋巴细胞(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只能对同一种抗原发挥免疫功能。而对变异或其他抗原毫无作用。 1、抗原 1.1抗原的定义 抗原:是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免疫原性) ,并能与相应抗体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免疫反应性)。 抗原一般为大分子物质,其分子量在10kD以上。 1.2抗原的分类

完全抗原: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抗原,如细菌、病毒、异种动物血清等。 半抗原:仅具有与相应抗原或致敏淋巴细胞结合的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如大多数的多糖、类脂及一些简单的化学物质,它们本身不具免疫原性,但当与蛋白质大分子结合后形成复合物,便获得了免疫原性, 1.3抗原的性质 决定簇是指抗原分子表面的基团,它直接决定免疫学反映的特异性。 抗原通过抗原决定簇与相应淋巴细胞表面抗原受体结合,从而激活淋巴细胞,引起免疫应答,抗原也藉此与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因此,抗原决定簇是被免疫细胞识别的靶结构,也是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2、抗体 2.1抗体的定义 抗体:是机体受抗原刺激后,由淋巴细胞合成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 2.2抗体的结构 抗体是机体受抗原刺激后,由淋巴细胞特别是浆细胞合成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因其具有免疫活性故又称作免疫球蛋白。 人免疫球蛋白有五类,分别为IgG、IgA、IgM、IgD和IgE。 3、抗原抗体的结合

关于荧光免疫分析技术的专题报告

福州大学专题报告姓名/学号:王佳婕/10112010517 学院: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 导师:洪蛤畔副教授 研究方向:生物医学信息的检测与处理

荧光免疫分析定量检测技术 免疫分析(immunoassay , IA)是基于抗原和抗体特征性反应的一种分析技术。根据标记技术手段的不同,免疫分析主要分为放射免疫分析、酶免疫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荧光免疫分析等[1]。 1941年,Cons等用荧光素和抗体的结合来定位组织中的抗原,提出了荧光免疫分析法(Fluorescence Immunoassay,FIA)的概念[2]。荧光免疫分析法常用试剂是荧光素,荧光素一直是分析领域中常用的有机荧光分子标记物。在特定波长的激发光作用下,某些有机荧光分子很容易被激发至饱和状态并发出荧光,而这些荧光分子还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多次的重复激发和测量。荧光免疫分析法就是根据荧光分子的这种特性进行定量分析的。 一、荧光免疫分析 荧光免疫分析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荧光偏振免疫分析、荧光猝灭免疫分析、荧光增强免疫分析。 荧光免疫分析在国内外被广泛地应用在临床检测中,如内分泌疾病检测(甲状腺、糖尿病及生长素类的检测)、传染病检测(肝炎、艾滋病等)、妇产科疾病检测(HCG、FSH、Testosterone等)、肿瘤标志物检测(AFP、PSA、CA系列)、遗传科疾病检测(产前筛查、新生儿筛查及基因杂交检测等)、血液及细胞学检测(贫血、白血病及细胞试验与分析等)[3]。免疫组织化学、微阵列、多标记物的免疫分析等新应用也不断地涌现出来[4]。 荧光免疫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抗原抗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 与荧光的可测量性结合起来,以荧光物质作为示踪剂标记抗体(或抗原)制成特异性试剂,可用于检测特定的抗原抗体浓度,以便进一步进行病理学或免疫组织化学的免疫分析[4]。 相对于定性检测和半定量检测,定量检测在临床应用中更具有实际意义。它可以直接读出待测物质的浓度,为临床诊断提高可靠依据,可应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 二、荧光免疫定量检测 1.荧光检测机理 某些物质经紫外光的照射,吸收了一定波长的入射光(紫外光)后,即可发射出较入射光波长稍长的光,这种光称为荧光。由于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所能吸收紫外光的波长及发射荧光的波长也有所不同,利用这个特性可以对待测物质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测。在一定条件

Westernblot一抗和二抗的选择讲解学习

W e s t e r n b l o t一抗和二抗的选择

精品文档 Westernblot一抗和二抗的选择 抗体分类:根据重链恒定区的血清学类型,可将抗体分为IgM,IgG,IgA,IgD,IgE 五类,它们的重链分别为mu, gamma, alpha, delta, epsilon链。在上述每一类别中,按重链构造上的变异又可分为几个亚类,例如人的IgG可分为IgG1,IgG2,IgG3,IgG4四个亚类。轻链分为两种类型,kappa链和lambda链,但每种抗体中只存在一种类型的轻 链。二抗:二抗是在其它宿主体内制备的能与一抗或一抗片段结合的抗体,上面通常连有酶或荧光素等标签。由于二抗所具备的优点使得其在免疫学实验中得以应用广泛,如western blot(通过与特异性抗体结合来鉴定蛋白质),ELISA(以耦联有酶的抗体或抗原为标记来检测特异性的蛋白质,尤其是相应的抗原或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组织中的特异性抗原),免疫细胞化学(通过免疫学方法检测细胞的抗原组成),流式细胞术(通过检测激光所激发荧光来鉴定分离不同类型的细胞)及免疫沉淀(通过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作用来分离相应抗原)。二抗针对某一特定物种(如小鼠)的所有抗体均具有特异性,因而使用标记的二抗可以免去对每一个一抗进行标记,大大节省了时间和费用;此外,一个一抗分子可以同时结合几个二抗分子,从而使信号大大增强,提高了实验灵敏度。 二,如何选择二抗——根据一抗种属及类型选择合适的二抗 广义上是指专门和进行特异性反应和结合的抗体,在免疫学反应中,经常需要针对试验选择不同的二抗,**捷能为您的科研工作提供最适合和最全面的二抗产品。检测任何目的靶蛋白都有不止一种抗体可供选择,同时在后继试验中也会有不同的检测方案,因此在选择二抗的时候要综合考虑一抗的类型及后继检测方案的要求,一般来说,选择合适的二抗需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一抗的种属来源】 二抗应选用与使用的一抗相同的物种来源,例如:如果你的一抗是小鼠源的单克隆抗体,二抗则选抗小鼠的二抗(山羊抗小鼠或者兔抗小鼠等均可);如果一抗是从兔血清里制备的兔源多克隆抗体,则相应的二抗需要选择抗兔的二抗。即根据一抗的物种来源选择相应的抗该物种的二抗。**捷能为您提供最全的抗不同种属的原装进口二抗,包括抗小鼠、大鼠、兔、山羊、绵羊、人、豚鼠、猪、马、牛、鸡、鸭等二抗。【一抗的类别亚型】 二抗需与一抗的类别或亚类相匹配。这通常是针对单克隆抗体而言。多克隆抗体主要是IgG类免疫球蛋白,因此相应的二抗就是抗IgG抗体。其中单克隆抗体的类别及亚类通常会在产品说明书中都会有描述,如果你的一抗是小鼠IgM,那么相应的二抗就应当是抗小鼠IgM。如果单克隆一抗是小鼠IgG的某一亚类(IgG1,IgG2a,IgG2b,IgG3),那么几乎所有的抗小鼠IgG都可以与之结合,或者你也可以选择专门针对这一亚类的二抗,例如,如果你的一抗是小鼠IgG1,那么你可以选择抗IgG1的二抗,此种抗体在双标记实验中尤其适合。在不清楚一抗为何种类/亚类的情况下,可以选用抗相应物种IgG。**捷能为您提供通用的IgG(H+L)二抗,或者特异性只结合IgM的Anti IgM (mu) Antibody、IgA的Anti IgA (alpha-Antibody、IgE的Anti IgE (epsilon) Antibody等。【二抗的种属来源】 一般来说,不同的种属来源与二抗的质量没有必然的联系,来源于山羊的二抗与来源于驴的二抗在一般的实验里没有太多的差别。然而在一些特殊的实验里,如双标实验里,如果其中一个一抗是山羊来源的,一个是小鼠来源的,则相应的二抗分别要抗山羊和抗小鼠的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特点及性能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特点及性能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采用现代光学、机械、计算机等先进技术,通过标记离子螯合物产生的特异性荧光寿命长、强度高,消除本底干扰荧光;利用激发光波谱宽、荧光发射波谱窄,增强荧光强度,提高分辨率的原理,对临床免疫血样进行定量分析,为临床血样提供灵敏、准确、可靠的数据。 概述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所用的标记物是镧系元素螯合物,利用这类荧光物质荧光寿命长等特点,通过波长和时间两种分辨技术,有效排除了非特异本底荧光的干扰。 特点 1、灵敏度高; 2、标记物制备简单; 3、稳定性好; 4、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宽; 5、操作方便。 技术性能 电源:210~240V,50~60Hz;外型尺寸:550mm×600mm×270mm;重量:25 kg;灵敏度:10-13 mol/L;线性度:10-12~10-8 mol/L;快速测试:1秒/样;高稳定性:< ±1 %;工作制:连续运行;安全分类:I类;防电击程度:B型;熔断器:Φ5×20 5A。 应用领域 主要用于对人的血液和其它体液中的各种免疫检测项目进行定量分析,它可以适用与传染病检查、内分泌科检查、细胞学检查、肿瘤科检查等。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对微量、超微量的测定会越来越多,同时RIA的污染问题会越来越被重视,因此,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具有越来越大的应用空间。 产品特性产品参数 产品特点: 1) 采用进口光源、光学镜片及光电倍增管,保证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2) 测试速度快,1秒/样本; 3) 标本灵活,适合任意份标本量; 4) 全中文软件,操作界面简便; 5) 是国内首家研发出成功,填补国内空白,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技术参数: 1) 测定原理:时间分辨 2) 激发光源:进口氙灯 3) 灵敏度: 10 -17 mol/孔(Eu 3+) 4) 线性范围:10 -13 mol/孔~10 -17 mol/孔 5) 高稳定性:<5 % 6) 电源:AC 198~242V 50~60Hz 7) 外型尺寸:710mm×520mm×320mm

免疫荧光技术的实验方法及其分类

免疫荧光技术的实验方法及其分类 一、免疫标记法及其分类 1.荧光免疫法 原理是应用一对单克隆抗体的夹心法。底物用磷酸-4-甲基伞形酮,检测产物发出的荧光,荧光强度与Mb浓度呈正比,可在8min 内得出结果。结果以Mb每小时释放的速率表示(△Mb)表示。该法重复性好,线性范围宽,具有快速、敏感、准确的特点。 以双抗夹心法为例,首先将特异性抗体与固相载体连接,形成固相抗体。除去未结合抗体,然后加受检标本,使其中的蛋白抗原与固相抗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洗涤除去未结合物,接着加入荧光标记的抗体,使之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最后根据荧光强度,即可对蛋白抗原进行定量。 传统的荧光免疫法受本底荧光的干扰较大,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法是以具有特长寿命的稀土金属如铕,作为标记物,加入正常液后激发测定,能有效去除短寿命本底荧光的干扰。

2.放射免疫法 放射免疫法是以过量的未标记抗原与放射性物质标记的抗原,竞争性地与抗体结合,形成有放射性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无放射性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并有过剩的标记抗原与未标记的抗原。然后通过离心沉淀等方法,将抗原—抗体复合物与游离抗原分离,分别测定其放射性强度与标准曲线比较,即可对未标记的待测抗原进行定量。 RIA法测定血清蛋白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准确定量到ng/ml 水平。但早期的方法操作麻烦,耗时长,且有放射性污染。近年来,随着单克隆抗体的应用,RIA的灵敏度又有了较大提高,且操作大为简化,并已有商品试剂盒供应,使用方便。 3.酶联免疫法(ELISA) ELISA法有竞争法和夹心法两种。竞争法是基于标准或血清Mb 和微孑L板上包被的Mb竞争性地与单克隆抗体相结合的原理而建立,该法的最低检测限为10μg/L,线性范围达1 000ug/L。夹心ELISA 法与EIA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2)。ELISA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精密度好,操作简单,适用于多份标本的检测,不需特殊仪器设备等优点,易于推广普及。但不适合急诊的快速检测。

如何选择二抗

如何选择二抗 抗体简介 抗体:是高等动物在抗原物质的刺激下由浆细胞产生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抗体通常存在于血清合淋巴(组织液)中。 单克隆抗体及多克隆抗体:由单一克隆的细胞(通常是单一克隆的杂交瘤细胞)所产生的识别某一抗原表位的单一抗体;多克隆抗体是由多种细胞分别接触相应抗原而产生的多种抗体的总和,多克隆抗体抗原识别抗原的多个表位。 抗体结构:抗体是由四条肽链构成的“Y”形对称的分子,包括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在“Y”的尖端部位的氨基酸顺序在不同的抗体分子中差别很大,是负责与抗原进行特异性结合的区域,称为可变区,余下的区域则称为恒定区。 抗体分类 抗体分类:根据重链恒定区的血清学类型,可将抗体分为IgM,IgG,IgA,IgD,IgE五类,它们的重链分别为mu, gamma, alpha, delta, epsilon链。在上述每一类别中,按重链构造上的变异又可分为几个亚类,例如人的IgG可分为IgG1,IgG2,IgG3,IgG4四个亚类。 轻链分为两种类型,kappa链和lambda链,但每种抗体中只存在一种类型的轻链。 二抗:二抗是在其它宿主体内制备的能与一抗或一抗片段结合的抗体,上面通常连有酶或荧光素等标签。由于二抗所具备的优点使得其在免疫学实验中得以应用广泛,如western blot(通过与特异性抗体结合来鉴定蛋白质),ELISA(以耦联有酶的抗体或抗原为标记来检测特异性的蛋白质,尤其是相应的抗原或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组织中的特异性抗原),免疫细胞化学(通过免疫学方法检测细胞的抗原组成),流式细胞术(通过检测激光所激发荧光来鉴定分离不同类型的细胞)及免疫沉淀(通过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作用来分离相应抗原)。二抗针对某一特定物种(如小鼠)的所有抗体均具有特异性,因而使用标记的二抗可以免去对每一个一抗进行标记,大大节省了时间和费用;此外,一个一抗分子可以同时结合几个二抗分子,从而使信号大大增强,提高了实验灵敏度。 二抗可以耦联有几种不同的标记,可以是酶,荧光素,或生物素。 抗体特异性产品 整个分子(H+L) 特 Affinity Purified Anti-BOVINE IgG (H&L) (GOAT) 异性抗体 Peroxidase Conjugated Anti-BOVINE IgG (H&L) (GOAT) Fluorescein Conjugated Affinity Purified Anti-BOVINE IgG (H&L) (GOAT) Fab 特异性抗体Peroxidase Conjugated Anti--HORSE IgG F(ab)2 (GOAT)

WB检测抗体如何选择(下)

WB检测抗体如何选择 WB检测之二抗 二抗选择 二抗是用一抗免疫动物制备的抗一抗的抗体,选择范围较窄,基本是商品化的,在不考虑二抗修饰类型的前提下,二抗的选择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二抗来源种属、一抗来源种属和抗原来源种属互不相同。例如如果研究对象是人的蛋白X,选择了鼠抗X一抗,则可选择兔抗鼠二抗或者羊抗鼠二抗。 二抗选择要考虑的问题有: ①对单抗类一抗,二抗需与一抗的类别或亚类相匹配(多抗类一抗主要是IgG类免疫球蛋白故相应二抗就是抗 IgGF(ab’)2二抗,避免各种Ig保守结构域导致的交叉反应。然而各种Ig仍具有保守的轻链结构域,因此还是有一定程度的交叉反应。 WB检测之内参抗体 Western Blot检测方法不仅能检测靶蛋白存在与否,还能比较不同条件下或者不同组织中靶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可作为蛋白表达水平最直接的证据。在WB实验中有众多不确定因素影响靶蛋白表达水平的测定,如方法学本身性质、操作误差等。为准确衡量靶蛋白表达水平,需要精确一致的上样量,使用内参的意义即是保证上样量的一致。内参即内部参照(Internal Control),对哺乳动物细胞一般指管家基因的表达蛋白(Housekeeping Proteins)。此类蛋白在各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相对恒定,可作为检测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的参照物。当内参条带亮度基本一致时,基本可以确定上样量是一致的,通常采用比较靶蛋白和内参蛋白条带亮度比值来进行相对定量。 WB实验中涉及到的蛋白-抗体结合是一个复杂的活性生物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众多因素都会影响实验的结果。例如时间、温度、浓度、离子强度等,在实验设计时就需要有严谨的对照方案,通过对照就容易判断问题所在,严谨的WB实验中需要设立蛋白分子量标准、空白载体对照、未诱导对照、已知量标准物正对照和内参。 内参使用方法 1.标记内参:酶标的内参抗体可避免二抗结合总蛋白中某些免疫球蛋白产生的杂带,使用时只需在二抗孵育时加入酶标内参抗体,按照正常操作即可。 2.普通内参:当靶蛋白分子量与所选内参分子量相差不大时,可先对靶蛋白进行显色检测,然后用Strip缓冲液洗掉膜上抗体,重新对内参蛋白进行显色检测。当靶蛋白分子量与所选内参分子量相差较明显时,可对转膜预染,根据蛋白质分子量将膜剪为两部分并分开进行靶蛋白和内参蛋白的显色检测。 内参抗体选择 常用的蛋白内参有GAPDH和β-actin或β-tubulin,内参的选择原则是选择与靶蛋白分子量相差5KD以上的内参,对不同的样本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1.根据物种选择 哺乳动物来源的组织或细胞样本通常选择β-actin、β-tubulin、GAPDH、Lamin B、Histone H3、Na+/K+-ATPase等。植物来源的样本常选择plant actin、Rubisco等。对于其他研究稀少的物种可参考报导的文献进行选择。以GAPDH为例,抗GAPDH单抗(ABGENT,clone 6C5)能够与非洲蟾蜍、猴、猪、羊、狗、猫、鱼、蛙、鸡、兔、小鼠、大鼠及人组织来源的GAPDH反应,但不能与酵母GAPDH反应。 2.根据组织类型选择

Jackson ImmunoResearch 公司二抗选用指南

Jackson ImmunoResearch 公司二抗选用指南 (此部分内容来源于Jackson Immuno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网站,如有疑问,请参考原网站) 亲和层析法纯化的二抗 用亲和层析法纯化的抗体是指,利用耦联到琼脂糖凝胶上的 抗原将抗血清中的抗体亲和层析下来。我们采用一种特有的 连续的洗脱过程将抗体从固态抗原上分离出来。我们提供的 未标记的亲和层析法纯化的抗体是不含有稳定剂和防腐剂的 无菌液体。耦联标记物的抗体是冻干粉,里面含有稳定剂和 防腐剂,但是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体里面不含防腐剂。 (下面内容中的页码指的是Jackson 2006年原版目录中的页 码) 亲和层析纯化抗体的选择和定位 第一步:选择Whole IgG(8-17页)、F(ab’)2片段(18-22页),或者Fab片段(23-25)抗体。 我们提供三种亲和纯化的抗体:Whole IgG,F(ab’)2片段,Fab片段。 Whole IgG(8-17页)抗体是从抗血清中分离出来的完整的分子。这些抗体有一个Fc部分和两个与抗原结合的Fab部分,因此是二价的。Whole IgG抗体适用于多数情况(见F(ab’)2片段、Fab片段的特例),也是性价比最高的。 F(ab’)2片段(18-22页)抗体是用胃蛋白酶消化IgG去除Fc部分,剩下两个靠二硫键连接的结合抗原的Fab部分(依然是二价的)。这些抗体用在特定的情况中,例如避免抗体与Protain A 或G 结合,或者与有Fc受体的活细胞结合。但是,如果一抗是whole IgG,不管二抗是哪种形式都可能出现结合Fc受体。这时,为了阻止抗体结合到Fc受体上,可以在4度将细胞预培养于含有叠氮钠和二抗来源物种正常血清的缓冲液中。

免疫分析法

免疫分析法 1,熟悉免疫分析法的基础知识 ,了解放射免疫分析法,酶免疫分析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荧光免疫分析法 第一:概述 基本原理 基本条件 方法分类 免疫分析法(Immunoassay,IA):是指以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1959年,由美国Yallow和Berson等人将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高灵敏性和免疫反应的高特异性结合起来,首先测定了糖尿病人血浆中的胰岛素含量,从而创立了放射免疫分析方法(Radioimmunoassay,RIA). 酶免疫分析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荧光免疫分析法,时间分辩免疫分析方法等. 一,基本原理 (一)竞争抑制原理 实质都是抗原一抗体竞争结合反应 Ag*:标记抗原 Ag:未标记抗原 Ab:特异抗体 Ag*-Ab:标记抗原-抗体结合物, Ag-Ab代表未标记抗原一抗体结物 K:平衡常数(K=K1/K2). 抗原-抗体反应须满足以下条件: Ag*与Ag(待测物)必须是相同的生物活性物质; 所加入Ag*和Ab的量应是固定的; Ag*与Ag的量之和应大于Ab的结合位点; Ag*,Ag及Ab须处在同一反应体系中. 这种竞争抑制的数量关系成为免疫分析的定量基础 (二)竞争抑制曲线(剂量反应曲线) 用待测物的标准品配置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再加入一定量的标记抗原和抗体,待抗原抗体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定系列标准溶液的Ag*-Ab的结合率. B代表结合的标记抗原; F代表游离的标记抗原; T代表总的标记抗原. B/F-[Ag] B/(B+F)×100%-[Ag] (三)抗原一抗体反应的特点 1.特异性 一种抗原分子只能与由它刺激产生的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 抗原的特异性主要取决于抗原决定簇(Cluster)的数量,性质及立体构型. 抗体的特异性则取决于抗原结合段(fragment of antigen binding,IgFab)与相应抗原决定簇的结合能力. 交叉反应(cross reaction):结构相近似的其它药物或化合物与抗体的结合. 2.可逆性

一抗的选择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围绕蛋白进行的研究越来越多,抗体试剂在实验中的重要性越来越举足轻重。面临着纷呈复杂的抗体试剂市场,如何选择到适合自己实验的抗体就变得尤为重要。 当我们要检测目的蛋白在组织中表达情况的时候,如何选择适合我们实验需要的抗体,并恰当保存使用,是每个科研人员需要细心考虑的。抗体种类繁多,品牌众多,技术参数不一,价格和质量更是相差甚大,如何购买到高质量价格合适的抗体,并准确地做出我们想要的结果,其中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 一、抗体选择总体原则 1. 关于特异性的选择 特异性的选择主要需要考虑四个方面:蛋白特异性、种属特异性、实验方法特异性、标记物的特异性。 (1)蛋白特异性 针对需要检测的蛋白查找抗体,几个细节要区分,重组表达的蛋白和内源性蛋白的检测,对抗体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注意查看抗体说明书的检测说明。如果重组蛋白不是全长表达,则需要注意抗体的免疫原区域是否在重组蛋白区域内。内源性蛋白最好能清楚其剪切与修饰的方式,特殊表型的蛋白需要进行序列比对,并结合抗体免疫原序列,查看交叉反应的情况。磷酸化蛋白检测需要确定具体位点,不同位点的磷酸化意味着可能有不同的机制存在,不宜一概而论。

(2)种属特异性 同种蛋白不同物种,有着或大或小的差异。目前大部分商品化抗体都是以人源蛋白序列为模板重组蛋白或设计多肽抗原的,根据蛋白的同源性情况与其他种属发生交叉反应。需要参照说明书注明的可反应种属信息。一些稀有种属很难找到抗体,可以通过蛋白的序列比对,选择同源序列免疫的抗体,不过一般这种情况生产商不会受理其关于质量的申诉,如果可以申请到免费的抗体样品,则利于抗体选择。 (3)实验方法特异性 目前使用抗体的实验方法有很多,不同的使用方法过程中,因为对蛋白样品的处理方式不一样,蛋白的含量有差异,对抗体的识别表位和效价要求都是不一样的。具体的根据说明书注明的产品应用方法进行选择。但是生产商一般不会将每个抗体都进行各种实验的检测,目前检测比较多的只是WB、IHC、IF等,如果针对具体的实验方法没有找到合适的抗体的,可以结合蛋白序列分析和抗体的抗原信息,选择尽可能有效果的抗体。同样,申请到免费的抗体样品是个很好的途径。 (4)标记物的特异性 一般基于实验操作的实验方法不会使用带有标记的一抗,比如WB、IHC 等,都是通过二抗类的试剂标记达到结果呈现的目的。但是基于仪器分析的一些实验,可能就会使用到直接标记的一抗,比如流式实验。那么需要了解到自己将要使用的仪器能检测到的荧光范围,针对不通的参数

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技术

1.1 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技术 时间分辨荧光生化分析技术是基于稀土荧光配合物特殊的荧光性质而建立起来的,自1978年提出以来[1],已广泛的应用于免疫分析、核酸测定、荧光显微镜成像、细胞识别、单细胞原位测定、生物芯片等生化领域,并发展出了相应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法、时间分辨荧光DNA 杂交测定法、时间分辨荧光显微镜成像测定法、时间分辨荧光细胞活性测定法及时间分辨荧光生物芯片测定法等分支。 本节主要对稀土荧光配合物的发光机理、荧光性质,时间分辨荧光测定的原理,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时间分辨荧光显微镜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等加以介绍。 1.1.1 稀土荧光配合物的发光机理及荧光性质 稀土元素指的是元素周期表中IIIB 族的镧系元素以及钪和钇,共17种元素。其中镧系元素的外层电子结构为4f 0-145d 0-106s 1-2,由于5s 和5p 电子对4f 电子的屏蔽作用,导致这些金属及其离子的性质十分相似。图1.1给出了四种三价稀土离子的基态及激发态电子能级图[2]。 1020 152530355 E N E R G Y ,103c m -1 6 H 5/2 G 5/2 6 H 15/2 7 F 0 F 2D 0 5D 1 7F 6 F 5 4 5D 3 13/2 4 9/2 Sm 3+ Eu 3+ Tb 3+ Dy 3+ H 9/2 图1.1 部分三价稀土离子的电子能级图 Fig. 1.1 Electronic energy levels of certain lanthanide(III) ions 大部分稀土离子本身是不具有荧光性质的,只有Sm 3+、Eu 3+、Tb 3+和Dy 3+的水溶液在紫外光或可见光的激发下能够发出微弱的荧光。当Sm 3+、Eu 3+、Tb 3+和Dy 3+与某些有机配位体形成配合物时其荧光强度会显著增强,这种发光是基于配合物内由配位体到中心稀土离子的能量转移所产生的[3-8]。以铕(III)配合物为

一抗的选择

一抗得选择 检测任何目得靶蛋白都有不止一种抗体可供选择,为缩小抗体得选择范围选中合适得抗体,需要考虑如下几种因素: 分析试验应用得类型l 样本蛋白得结构性质l 样本得种属l 抗体宿主得种类l 抗体得标记与检测l 1、分析试验应用得类型 一般抗体说明书都列出该抗体经试验验证过适用于何种分析类型,如:可以应用于WBIHCICC ELASA分析等,如果抗体说明书没有提及得应用类型,并不意味着该抗体不适用于此种分析应用类型,而仅就是说明尚未经过此种分析试验验证,如果抗体不适用某些分析试验,则会在抗体说明书上标注出来不适于某分析试验。 2、样本蛋白得结构性质 了解样本蛋白得结构性质有助于选择最合适得抗体,至少两方面因素需要考虑 待测样本蛋白得结构域:抗体就是由各种不同免疫原免疫宿主而制备得来,其中得免疫原包括:全长蛋白、蛋白片断、多肽、全有机体(如:细菌)或细胞,抗体说明书一般都有免疫原得描述,如果打算检测得就是蛋白片断或一种特殊得同型物或蛋白全长得某一区域,则必须选择用含此片段域得免疫原制备出得抗体.如果打算用FACS流式检测活细胞得表面蛋白,则需要选择含该表面蛋白得胞外域来免疫制备得抗体。l 样本得提取或处理过程:某些抗体要求样本经过某些特殊处理,例如:许多抗体只识别还原与变性得、表位已暴露不受二级四级结构阻碍得蛋白样本,另一方面,某些抗体仅识别天然折叠状态得蛋白。当选择免疫组化得抗体时,应注意某些抗体只识别未固定得冷冻得组织,而另一些抗体则适用于无需抗原修复解交联步聚得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得组织,这些都会在抗体说明书上应用部分标示出来l 3、样本得物种 应选择物种相同或有交叉反应得抗体,抗体可能与不同物种得同种靶蛋白有交叉反应,因其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高,如果样本得种类未列入抗体说明书上得交叉反应种属表中,并不意味着该抗体不适用于检测该物种得蛋白,而只就是表示该物种尚未用此抗体检测验证过,应通过序列比对得方法来预测交叉反应,可应用Expasy 与NCBI BLAST来进行不同物种蛋白同源性比对。 4、一抗宿主物种得选择 一般说来,在使用偶联二抗结合无偶联物得一抗时,一抗宿主动物得物种选择较为重要,对于免疫组化而言,尽可能选择与样本不同种系物种得一抗,从而避免二抗与样本内源性免疫球蛋白产生交叉反应,例如:检测小鼠样本蛋白,则不应选择小鼠或大鼠源得一抗,最好选兔源得一抗,则二抗则可选择偶联了检测分子(酶、荧光素、生物素等)得抗兔IgG。如果选择有偶联物得一抗则不适用上述情况,除免疫组化外得其它对不含内源性免疫球蛋白样本得检测方法,则抗体宿主物种得影响不大,如对不含IgG得细胞裂解物样本得western blott ing检测,尽管如此,含有血清得组织裂解物与组织培养上清中含有免疫球蛋白,还原变性样本中含IgG,在western blot检测中则结合出现IgG分子50 and 25kDa得重链与轻链条带. 如何选择二抗-—根据一抗种属及类型选择合适得二抗 广义上就是指专门与进行特异性反应与结合得抗体,在免疫学反应中,经常需要针对试验选择不同得二抗,艾美捷能为您得科研工作提供最适合与最全面得二抗产品。检测任何目得靶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ime-resolved fluoroimmunoassay)操作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ime-resolved fluoroimmunoassay)是在荧光分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荧光分析。它利用具有长效荧光的稀土金属(Eu、Tb、Sm、Dy)作标记物,充分利用激发光与发射光之间的降移与发射光较长的半寿期,在激发光后延时测量发射光的强度。从而所测的荧光不受激发光和被检物中的非特异荧光干扰,提高了检测的特异性与灵敏度。在激发光后延时400微秒,测量400微秒,间歇200微秒后进入下一个测量周期,每一个周期为1000微秒。对每一个样品实施1秒钟的测量,意味着完成了1000个周期的测量,测量精确度极高。 (一)Auto DELFIA自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开/关程序 1 开机 1.1 依次打开样品处理器电源,微孔板处理器电源,打印机电源。 1.2 打开计算机显示器。 1.3 启动计算机。 1.4 运行系统软件:Auto DELFIA与Multicalc系统软件在Windows启动后自动运行。Auto DELFIA workstation软件用于控制Auto DELFIA的运行,MultiCalc的主要功能是与主机通讯,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估和对质控及其他数据处理(可通过双击屏幕上图标不运行)。在MultiCalc Auto DELFIA环境下,只有键盘有效,鼠标无效。 2 开机后准备 1.1 清洗液准备 1.1.1 微孔板处理器洗液(250ml浓缩液+600ml去离子水混合),每做一块板至少1升用量,洗液在密闭条件可保存2周时间。 1.1.2 准备样品处理器洗液(50ml浓缩液+5000ml去离子水混合),每做一块板至少需要800ml洗液,洗液在密闭条件下可保存1周时间。 1.2 样品处理器准备 1.2.1 在Wash bottle(清洗液瓶)、Rinse bottle (冲洗液瓶)分别注入足够用量的清洗液和去离子水,倒空废液瓶。拧紧各瓶盖,确保废液瓶管路向下。 1.2.2 如样品需要稀释,放入稀释杯和稀释液。系统安装时已调好有71ml和190ml两种规格的稀释杯,若使用71ml的稀释杯,从最右端开始放置,如有预处理样品,则不能使用190ml 的稀释杯。不能使用多个稀释杯。 1.3 微孔板处理器准备。

IHC实验如何选择合适的一抗

IHC实验中如何选择合适的一抗 免疫组化耗时长,步骤繁多,为了得到特异性染色,获得可靠结论,选择合适的一抗十分关键。基本原则是选择在较高稀释度时染色较佳而背景较低、结果稳定、重复再现性良好的抗体。目前市场上抗体种类繁多、品牌众多、技术参数不一,价格和质量也是相差甚大,如何选择购买合适的抗体,并准确的做出我们想要的实验结果,有以下诸多细节需要考虑。 一、特异性 在IHC实验中,抗体的特异性选择需要考虑蛋白特异性和种属特异性。 1、蛋白特异性 这里的蛋白是指研究者感兴趣的靶蛋白,首先要比较靶蛋白和抗体的免疫原。比如 抗体的免疫原是重组蛋白,如果不是全长表达,就需要注意其序列是否包含靶蛋白 对应的序列;如果免疫原是多肽,也要注意选取的多肽序列或者位置是否在需要检 测的组织内抗原有相关对应序列;对于内源性蛋白来说,要清楚其剪切和修饰的方 式;磷酸化的蛋白需要确定具体的位点,不同位点磷酸化可能存在不同机制,结合 的一抗会不同;家族成员众多的蛋白尤其需要查看交叉反应情况,根据自己的实验 需求是选择通用型抗体还是特异型抗体。 2、种属特异性 目前商品化的抗体大多采用人源蛋白序列进行重组蛋白表达或设计多肽抗原,在检 测非人源组织时需要了解一抗的可反应种属信息,确认存在和其它种属的交叉反应。 有些稀有种属难以找到抗体,可通过蛋白的序列比对,尝试同源序列的一抗并在实 验前进行预实验。 二、一抗种属来源的选择 在IHC实验中,一抗的种属会影响二抗的选配,因此建议所用一抗和实验样品的种属亲缘性越远越好,不宜同源。特别是在免疫荧光双标实验中,在在区别抗体与样本种属的基础上,还要注意两个指标的抗体种属来源,通常会选择不同种种属来源的抗体,如果为同种属,两次染色之间需要增加去除抗体的步骤以保证没有交叉。 三、应用的选择 建议选择明确标注了适用于IHC检测的抗体,同时厂家提供了验证图片并能清晰显示准确的组织和细胞定位。如果厂家无验证数据,但是有文献的确切验证,也可以进行尝试。 各个厂家对于适合IHC检测的抗体最常见有两种标注方式,IHC-P(适用石蜡切片的免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产前筛查原理与操作规程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产前筛查原理与操作规程 一、产前筛查定义及其原理 产前筛查(Prenatal Screening)是指通过经济、简便和较少创伤的检测方法,从孕妇群体中发现怀有某些先天缺陷胎儿的高危孕妇,以便进而进行诊断,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异常儿的出生。血清学标志物产前筛查已成为非侵入性产前诊断的重要方法。目前产前筛查的两种主要疾病是唐氏综合征(Down’s Sydrome,DS;又称21三体综合征)和胎儿神经管缺陷(Neural Tube Defects,NTDs),也包括一部分18三体综合征。产前筛查可以在妊娠早期(7~13周)或中期(14~21周)进行。目前用于产前筛查的血清学标志物有:甲胎蛋白(AFP)、游离β-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PAPP-A)、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hCG)、游离雌三醇(uE 3 抑制素A(inhibin A)等。产前筛查实验测量通用评价指标为中位值倍数(MOM),正常妊娠特定的MOM=标本检测浓度/相应孕周中位值浓度。产前筛查系统由体外诊断试剂、检测仪器和筛查分析软件组成。检测仪器配合体外诊断试剂检测出孕妇血清中标记物(AFP、F-β-hCG、PAPP-A等)的浓度,将检测数据及孕妇相关因素输入筛查分析软件中,即可得出唐氏综合征(DS)和神经管缺陷(NTD)筛查的结果。由于目前的技术水平的限制,产前筛查技术都不能做到筛查100%正确。假阴性病例因此会误诊,假阳性病例一般在产前诊断实验时被纠正。 二、唐氏综合征的产前筛查 唐氏综合征是人类最常见的一种染色体病,发病率约1/800~1/600,男性多于女性。1866年英国医生Langdom Down 首次对此病进行临床描述,因此命名称为Down,s Syndrome,简称DS。1959年Lejeune首先发现本病的病因是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故又将其命名为21三体综合征。唐氏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严重智力低下、愚型面容,约50%伴有先天性心脏病、小头畸形等发育异常。目前对DS尚未有治疗方法,因此通过产前筛查找出高危孕妇,对其进行产前诊断是防止患儿出生的重要手段。 1.以孕妇年龄作为筛查指标 最早用于DS的筛查指标为孕妇年龄。早期研究发现,DS的发病率随孕妇年龄增高而增高,1977年Hook和Chambers报道了孕妇年龄在20~30岁之间,发病率呈线性增加,而在33岁左右呈对数增加,孕妇年龄为35岁时,发病率约1/384,40岁时约1/110,比30岁时增加了8倍,如图1。一般认为35岁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