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言语交际的策略方法

合集下载

基层民警的手段与技法分享

基层民警的手段与技法分享

基层民警的手段与技法分享在维护社会治安、保护人民安全的过程中,基层民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层民警需要具备一定的手段与技法,以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和任务。

本文将分享一些基层民警常用的手段与技法,旨在帮助他们更好地履行职责,提高工作效能。

一、沟通技巧1. 倾听与沟通:基层民警需要倾听并理解群众的诉求和意见,以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

在与当事人交谈时,应注重表达自己的理解和共鸣,让当事人感受到自己被关心和尊重。

2. 言语表达与沟通:在与群众交流时,基层民警应注意言辞的得体与严谨,不使用过激的言辞或恶语相向,保持言行一致性,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二、调查取证技巧1. 现场勘查:基层民警在到达案发现场时,应进行细致的现场勘查工作。

他们需要收集相关证据和样本,并妥善保管以确保证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2. 讯问技巧: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基层民警需要运用恰当的讯问技巧。

他们应综合运用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掌握嫌疑人的心理软肋和破绽,以便快速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三、危机处置技巧1. 应对暴力行为:面对暴力行为,基层民警需要冷静应对。

他们可以运用阻止、解除和控制的手段来遏制暴力行为,同时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2. 谈判技巧:在处理人质事件或其他危机场合时,基层民警需要掌握一定的谈判技巧。

他们应耐心沟通,并尽可能地争取时间,以便采取更为合适的解决方法。

四、团队合作技巧1. 信息共享:基层民警工作中面临大量信息的处理,团队合作是高效完成工作的关键。

他们应加强信息共享和协作,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 分工合作:基层民警需要根据各自的特长和职能,在工作中合理分工。

他们应明确分工,密切协作,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与团队的优势。

综上所述,基层民警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手段与技法。

良好的沟通技巧、调查取证技巧、危机处置技巧以及团队合作技巧都是基层民警必备的素养和能力。

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技能和素质,基层民警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的治安稳定,保障人民的安全。

警中语言沟通技巧

警中语言沟通技巧

警中语言沟通技巧过去几年为了宣传公安“110”对社会作了夸大其词的承诺。

如“有难必帮、有求必应”如果有忙帮不上有求应不了岂不失言失去社会对我们的信任。

二、接处警中语言沟通技巧的运用接处警要正确运用语言沟通技巧才能发挥语言的正面作用使接处警达到理想的效果。

1、弹好前奏曲——准确把握当事人心理特点用定心话稳定心情用公道话引发共鸣。

抓住了当事人的心理特点才能有的放矢。

首先要说定心话就是稳定当事人情绪的话。

报警的当事人无论是急需求助当事人还是违法犯罪的嫌疑人纠纷双方当事人他们的情绪一般都不太稳定有的粗暴蛮横蛮不讲理;有的急躁不安言词不清;有的郁闷痛苦不言不语;情绪都不稳定所有的这些异常的心理状态都不利于处警人员处警过程中的语言交流。

因此说定心话必不可少只有稳定了当事人的情绪当事人才能对求助事纠纷的原由表达的更清楚处警人员才会容易与当事人进行语言交流和沟通。

当事人得到安慰后情绪慢慢得以稳定从而更容易听处警人员分析和解释更容易接受处警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为下一步处警工作打下基础。

其次要说公道话。

讲公道话容易引起报警人的共鸣更好地配合处警人员完成接处警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处警人员一旦处警就代表一级执法一言一词都关系到公安机关的形象、关系公安机关的威信所以处警人员责任重大。

讲公道话就是要讲符合法律、法规、政策、道德规范的话。

对违法违规不符合国家政策不道德的行为要严加批评言语用词准确恰当忌说外行话避免被别人抓住“把柄”。

2、定好主旋律——准确把握警情本身的要点用关键话切中要害用合理话使人信服。

俗话说:牵牛要牵鼻子打蛇要打七寸。

用在我们讲话上就是要抓住关键切中问题的要害。

实际工作中许多民警处警经验不丰富在接处警过程中找不到警情发生的根源所在把握不准纠纷矛盾的关键所在分不清事情的主次轻重不能快速抓住事情的根源矛盾的中心而只能漫无目的地“空谈”、“乱弹”一番“废话”连篇。

所以处警人员在处警中应当准确进行判断分析正确把握当事人所报事情的主要矛盾将话题引导转移到解决主要矛盾上要有地放矢、把握分寸善于抓住问题的重点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并会避免陷入当事人的无端纠纷和“口理之争”当中。

如何提高基层民警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如何提高基层民警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如何提高基层民警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在日常工作中,作为基层民警,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它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更能增强与群众的互动与理解。

本文将探讨如何提高基层民警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从专业培训、积极学习和实践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专业培训的重要性专业培训是提高基层民警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的关键环节。

这些培训包括但不限于:职业英语培训、口才训练和冲突解决技巧等。

首先,职业英语培训可以帮助民警掌握专业术语和标准表达,并且拓展他们的国际化视野。

其次,口才训练可以提高民警在日常工作中的口头表达能力,比如公开演讲、应对媒体采访等。

最后,冲突解决技巧能够帮助民警在处理矛盾和纠纷时更加理性和高效。

二、积极学习的重要性积极学习是提高基层民警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的必备条件。

通过学习相关的书籍、专业资料和案例,民警可以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同时,积极参加各类培训课程和学习活动,也能够拓宽民警的视野,更新思维方式,培养创新意识。

除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外,网络资源也是提高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的重要途径。

民警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上的各种教育资源,如在线课程、讲座和研讨会等,通过自学和交流,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三、实践的重要性实践是提高基层民警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的关键环节。

在日常工作中,民警应该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且尝试与他人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

例如,在处理案件时,民警可以与其他同事进行经验分享和交流,从中学习并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此外,民警还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与民众进行互动,倾听他们的声音,并及时回应他们的疑虑和问题。

另外,基层民警可以参加一些专门的训练活动,如模拟演练和角色扮演等,通过真实场景的模拟,加强自身的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通过实践和反思,民警可以不断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总结起来,提高基层民警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是一项重要而综合的任务。

公安 询问技巧

公安 询问技巧

公安询问技巧公安常识警察处警过程中的语言沟通技巧:01单刀直入法对于那些证据掌握得很充分,案件比较简单,或属于初犯的犯罪嫌疑人的审讯、我们不必人为地将方法搞得太复杂,可以在问好基本情况之后,直截了当问及案件实质问题,比如可以问“你做这种事做过几次啦,做了之后怎么想的”等问题,让对方认为我们已经胸有成竹,有了十分把握,而直接交待。

02各个击破法对于那些处于交待边缘,并且有多人参与作案团伙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之一,可以选中一人,直截了当利用他们各自间互不信任,互相猜疑,对其进行“离间”。

暗示他的同伙已经交待,并且已经把事情推到他一个人头上,告诫他要争取主动、免得到最后千钧重担一人挑。

然后再借力打力,用他交待中的可信部分,作为敲门砖,再攻开其他成员的嘴,造成一种群起互相供讦的局面,我们再多方比较、去伪存真,搞清案件真面目。

03引而不发法如果只掌握零星的、局部的证据或罪行,可利用被审讯人"做贼心虚"的心理弱点,“张弓搭箭,引而不发”,用暗示的方法,让其误以为我方已完全掌握了他这样或那样的罪行。

比如在审完一个案子后,可以这样发问“现在你可以把新近做的事情讲一下了”,他就会以为新做的盗窃或抢劫罪也已经穿帮了,不得不进行交待。

04抽丝剥茧法对于那些已经从心理上瓦解,开始进行交待的违法犯罪嫌疑人,尤其对于那些系列盗窃案,跨地区、跨年度案件的作案人,我们审讯人员必须耐下性子,慢慢地像缫丝工抽丝一样,一步一步由小案件至大案件、由本地案件至外地案件、由年内案件至年外案件、由立案案件至隐案积案,一点点将其理清楚。

分门别类,时间、地点、作案同伙、作案过程等六要素齐全准确。

这有可能要花去我们几天几夜的时间,但作为审讯人员要不怕苦累、乘胜追击,穷追不舍、趁热打铁,一鼓作气地完成任务,否则过了最佳时机,又要重砌“炉灶”,多花功夫了。

05“激将”法在确认被审讯人的性格属于冲动型,豪爽型之后,我们审讯人员再也不能摆出一副说教式的腔调,而应显得也很直爽、够义气,不能粘粘乎乎,否则对方会认为你是个文绉绉的书呆子,案件问题与你不值一谈。

有效的基层民警工作沟通技巧

有效的基层民警工作沟通技巧

有效的基层民警工作沟通技巧在现代社会中,基层民警作为社会治安的守护者,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人民安全的重要责任。

然而,基层民警的工作并非易事,需要良好的沟通技巧来与各类人群有效沟通,以便提升工作效率和处理各种事件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的基层民警工作沟通技巧。

第一,倾听和理解能力。

基层民警作为社会的守护者,不仅需要表达自己的声音,还需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诉求。

在与人沟通时,应注重倾听对方的表达,不要急于表态或打断对方的发言。

通过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能更好地把握他们的内心感受,便于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第二,温和和善的态度。

基层民警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复杂的情况,如冲突、争执等。

在这些情况下,保持温和和善的态度对于解决问题至关重要。

采取平和的语气,不以威胁或斥责的方式与当事人进行沟通,能够有效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第三,清晰明了的表达。

基层民警在工作中需要向人群宣传法律法规、传递指令等,因此良好的表达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在与人沟通时,应尽量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或行话,以便对方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信息。

此外,适当运用图表、图片等辅助工具,能够提升信息的传递效果。

第四,灵活运用非语言沟通方式。

在基层民警工作中,有时候无法用言语直接表达,这时候就需要灵活运用非语言沟通方式。

身体语言、面部表情、姿态等均可以传达出信息和态度,这对于与人沟通和建立信任非常关键。

基层民警应该注重自己的肢体语言,保持微笑、保持姿态端正等,以便树立良好的形象。

第五,灵活运用沟通渠道。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沟通渠道也变得多样化。

基层民警可以通过电话、短信、社交媒体等多种方式与人进行沟通。

在选择沟通渠道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和对方的习惯进行选择,以便更有效地达到沟通目的。

第六,注意语速和音量的控制。

基层民警在与人沟通时,应注意自己的语速和音量。

语速应适中,过快或过慢都会影响沟通效果。

音量也要适度,避免过大或过小,以确保信息能够清晰传达。

如何提高基层民警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

如何提高基层民警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

如何提高基层民警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在基层社会治安管理工作中,民警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直接影响着他们与群众的有效沟通和工作效果。

有效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对于解决案件、稳定社会秩序、建立良好的警民关系以及增强公众对警察的信任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提高基层民警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

一、加强基础知识学习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离不开扎实的基础知识。

基层民警应加强对语文、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

语文学习能够帮助民警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避免歧义;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学习能够提高民警的洞察力和理解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分析和理解群众需求,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二、加强口头表达训练基层民警应加强口头表达的训练,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可以通过模拟案例、角色扮演、辩论等方式进行训练。

模拟案例可以让民警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下练习语言表达;角色扮演可以让民警扮演不同的角色,锻炼不同情境下的表达能力;辩论可以培养民警的辩证思维和辩论能力,提高他们在述职、庭审等场合中的表达能力。

三、注重非语言沟通的训练非语言沟通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基层民警应注重非语言沟通的训练,包括肢体语言、眼神交流、声音语调等方面。

民警应熟练掌握不同的非语言沟通技巧,例如保持良好的姿势、眼神要坚定自信、声音要富有感染力等。

通过训练,能够提高民警的非语言沟通能力,更好地与群众建立联系。

四、加强听力与理解能力的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不仅包括表达能力,还包括倾听和理解能力。

基层民警需要加强听力与理解能力的培养,能够更好地倾听群众的意见和需求,并能够准确理解他们的问题和困惑。

民警可以通过模拟工作场景、听取不同群体的意见等方式进行训练,提高自己的听力和理解能力。

五、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基层民警在工作中需要涉及各种各样的专业领域,例如法律、刑侦等。

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够提高民警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用专业的语言与同行和群众进行有效的沟通。

民警应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语言水平。

民警的沟通技巧

民警的沟通技巧

民警的沟通技巧
民警的沟通技巧是指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与公众、当事人或其他相关人员进行有效、高效沟通的能力。

以下是民警沟通技巧的几个方面:
1. 倾听能力:民警需要展示出积极的倾听态度,认真倾听对方表达的意见、需求和问题,不打断对方,不做过多评价或干预。

2. 语言表达能力:民警需要使用准确、恰当、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图,避免使用专业术语、行话,以便被人理解。

3. 问询技巧:适时使用开放式、封闭式或延迟式问题,帮助了解对方的需求、情况和立场,并获取相关信息。

4. 说服能力:通过合理的逻辑推理、正面的态度和亲和力,有效地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建议、决策或行动。

5. 社交技巧:善于建立与他人的良好关系,通过合适的笑容、面部表情、声音语调、姿态和肢体语言等,传递友好、信任的信息。

6. 非语言沟通能力:注意自己的肢体语言、表情和声音的使用,合理运用手势、姿态、眼神等非语言信号,增强沟通效果。

7. 温和与耐心:保持温和、耐心的态度,理解对方可能出现的情绪和压力,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平息紧张气氛。

8. 高效传达信息:通过简洁明了、准确直达的信息表述,确保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9. 接纳多元观点:尊重每个人的观点和立场,不做过多批评与指责,试图理解对方的视角和想法。

10. 整合资源能力:在沟通过程中,善于调动、整合案发现场、证据、法律知识等资源,提供更专业和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基层民警有效沟通技巧分享

基层民警有效沟通技巧分享

基层民警有效沟通技巧分享在基层治安工作中,民警需要与不同种类的人进行沟通,包括犯罪嫌疑人、受害者、证人和社区居民等等。

有效的沟通技巧对于维护社会治安、保护人民利益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享一些基层民警在工作中常用的有效沟通技巧。

一、倾听和尊重在与他人沟通时,倾听是最基本的技巧之一。

民警需要主动倾听对方的意见和问题,并展示出尊重他人的态度。

通过倾听和尊重,民警能够建立起信任和良好的沟通基础。

倾听的技巧包括:1.目光接触:与对方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通过目光接触展示出你的关注和专注。

2.不打断:让对方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问题,不要在对方发言时打断或中断。

3.肢体语言:通过适当的肢体语言,如点头、微笑或鼓励的肢体动作,表达出你正在倾听和尊重对方。

二、简明清晰的语言表达民警需要用简明清晰的语言与他人进行沟通,尤其是在处理案件时。

避免使用复杂或专业术语,以免引起对方的困惑。

同时,避免使用歧义性的词语,以确保你的意思被正确理解。

语言表达的技巧包括:1.简单明了:用简短的语言传递你的意思,避免过多的废话或冗长的叙述。

2.直接了当:直接表达你的观点或要求,不要拐弯抹角。

3.避免偏见:避免使用带有偏见或不公正的言辞,保持中立和客观。

三、情绪管理在与他人进行沟通时,情绪管理是一项重要的技巧。

民警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尤其是在面对冲突或紧张的情况下。

情绪管理的技巧包括:1.冷静思考:在面对紧张的情况时,保持冷静,清楚地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2.善用幽默:适度地使用幽默可以缓解紧张气氛,增加与他人的亲和力。

3.关注对方情绪:注意观察对方的情绪变化,并适当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以更好地与对方沟通。

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有效沟通的前提。

民警需要尽力与他人建立起互信和合作的关系,以便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人际关系建立的技巧包括:1.关注个人需求:尽量满足他人的需求,关心他们的问题和利益。

2.合作共赢:与他人建立起合作共赢的关系,不仅能够促进有效沟通,也有利于工作和社会治安的改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警察言语交际的策略方法
警察言语交际主要是围绕执法活动展开,基层派出所在调解各类纠纷、特别是处理医患纠纷、妨碍城管人员执法、制止群体性事件、讯问犯罪嫌疑人,其言语表达方式均以说理论辩为主要特征,因而警察的言辞必须言之成理。

一、警察说理的要求
“说理”,说,指阐述、说明;理,指法理、道理、事理。

警察说理即指人民警察在执行警务时,针对特定的对象和具体案件,采取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阐明自己的观点,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以法律、法规来规范人的言行的一种口语表达方式。

警察说理的基本要求是:
(一)理由充分,言之有物。

说理的一条重要规律就是理由充分,言之有物。

理由充分,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理由要真实,这是说理的先决条件;二是理由和结论之间要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言之有物,就是禁绝空话,即论理的过程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通过分析问题,剖析法理,阐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做到言诚理真,以理服人。

(二)态度鲜明,公平公正。

所谓态度鲜明,就是在说理的过程中要对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违法的等等,说得清楚,讲得明白,自己赞成什么,支持什么,反对什么,否定什么,态度明确,语气坚决,不模棱两可。

警察说理的目的是为了客观公正地执法,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所以必须公平公正,一碗水端平。

所谓公平公正,就是指公允平等、正直无私,即在处理事情时,主持公道,合情合理,不偏袒任何一方,不夹杂私人情感和褊狭的成见。

(三)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列宁说过,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活,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

毛泽东强调“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

所以警察说理要有很强的针对性。

案件的性质不同,交际客体的思想状况和个性心理有别,说理的方法就应不同。

只有针对具体的交际对象,交际环境,根据要解决的问题和要达到的目的,采用相应的言语策略,才可能获得交际的成功。

“对症下药”与“量体裁衣”、“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样,都是讲的要从实际出发,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

(四)分析透彻,逻辑严密。

警察说理的过程,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分析透彻就是话语中肯,一语中的,一针见血,指出问题或争论之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逻辑严密就是指思路清晰,层次清楚,轻重适宜,无懈可击,能够揭示道理和事例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

要让工作对象知道错了和为什么错了,以及怎么去修正这个错误。

二、警察说理的策略方法
言语交际不仅是语言的交流,更是心灵的沟通。

交际主体只有做到尊重为本,以诚相待,赢得信任,才能消除对立,缩短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取得交际的成功。

警察说理常用的策略方法是:
(一)实例说理法。

摆事实,讲道理是最基本、最常用的说理方法。

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在说理时,运用一系列真实、确凿、无可辩驳的事实例证,阐明自己的观点,说服对方改变态度和立场,就会收到良好的说服效果。

如对情
绪较激动者,可以劝说:“一失足成千古恨,有的错误一生只能犯一次,以后就没有改正的机会。


(二)引用说理法。

直接引用法律、法规的具体条款,或征引权威言论以及成语、俗语、谚语等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理论和被人们所确认的事理来说理,就可使议论具有理论性和权威性。

如调解邻里关系,可以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

”规劝失足者可以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劝说犯罪嫌疑人如实交代问题可以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识时务者为俊杰”等等。

(三)寓理于情法。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寓理于情,就是把要说的道理融合在满腔热情之中,感染同时说服交际对象。

如在处理医患纠纷时,可以对患者家属说:“发生这样的结果是每个人都不希望的,对你们的心情我很理解,法律保护每个人的合法权益,既要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也要保护医院和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你们都应换位思考。

”对妨碍城管人员执法的对象可以说“你们之间没有个人恩怨,城管人员是在依法执行公务。

”只有满怀深情,才能做到“情深理切”,情理交融,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四)透析概念法。

透析概念就是透彻分析和确切阐明所论述的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阐明了,就能进一步表明自己的观点,并使用各种手段进行论证。

例如一起行政诉讼案警察应诉人就是通过透析其所说的“侵犯民宅”的概念来论理的。

警察在答辩时说“住宅的定义是指居民居住、生活和休息的场所,非法侵入民宅是指未经主人同意,没有正当理由,擅自进入他人住宅或者主人要求退出而不退出的行为。

”结合本案的事实来看,案发地点是在原告门口的大路上,这是原告在询问笔录上承认了的,且有大量的人证佐证。

该路是村里的公用大路,不在原告的宅地范围之内,谈何非法侵宅?警察应诉人在透析概念的基础上,充分有力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取得了巨大的说服效果。

透析说理,是一种常用的十分有效的方法。

(五)直言论理法。

直言论理,就是开门见山,直截了当,针锋相对,单刀直入。

或直接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或直接揭露和批驳对方的错误。

如在处理医患纠纷时,患者家属以医护人员医治未到位,即对医务人员进行殴打或砸物品,处理时可以明确告知对方:“对医务人员行为你认为有过错的,你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但这不是你打人和砸东西的理由。

”义正词严,一语中的。

(六)归谬论理法。

为了驳倒对方的论据,先假定对方的论据是真实的,并以此为根据推导出荒谬的结论,然后以否定这个荒谬的结论来否定对方的论据最后全面进行反驳。

归谬论理,就是“放大”对方论点中本来不甚明显的错误与荒谬,使人看清其实质。

其最大特点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例如犯罪嫌疑人孙某利用“色相”勾引女性,博得信任后伺机盗窃作案,归案后,拒不认罪,说提供了服务,就应获得报酬,不主动给,只能变相索取。

公安民警采用归谬法与其展开说理斗争。

“按照你的说法,只要提供了服务,就必须获得报酬,那么毒贩子冒着生命危险,提供毒品给吸毒者,收取高额报酬,也是合情合理的了?”“贩毒是犯罪。

”“色情与毒品一样,都是社会肌体上的毒瘤,都给社会、家庭、他人造成损害。

你以色相勾引女性并盗取她们的财物,不仅败坏了社会道德风尚,而且严重扰乱了社会治安秩序,你的行为难道不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吗?又怎么说你没有罪呢?”孙某无言以对,只得认罪。

总之,作为一名民警,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提高自身的说理能力,解决各类疑难问题,增强自身的执法水平,更好地维护社会治安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