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A肾病研究最新进展
IgA肾病研究最新进展

某些基因多态性可影响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从而与iga肾病的 发生和发展相关。
免疫异常与iga肾病关系探讨
iga免疫复合物沉积
在iga肾病患者体内,可发现iga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系膜区的沉 积,引发炎症反应和肾小球损伤。
iga分子结构异常
研究表明,iga肾病患者体内iga分子结构存在异常,如糖基化缺陷 等,导致其易被肾小球系膜细胞摄取并引发炎症。
对患者进行全面体格检查,观察是否有贫血、营养不良等体征。
实验室检查在诊断中应用价值
尿液检查
通过尿常规检查可发现血尿、蛋白尿等异常表现。
血液检查
检测患者血清中的IgA水平,以及其他相关免疫指标。
肾活检
肾活检是确诊IgA肾病的金标准,通过病理检查可明确肾脏病变类型 及程度。
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中作用
B超检查
早期识别与治疗
一旦出现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早期识别和治疗,避 免感染加重或扩散。
合理用药
根据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合理选择抗生素等药物,避免滥 用或不当使用导致耐药性增加。
06
iga肾病患者生活质量改 善策略
心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
缓解焦虑和压力
心理干预如认知行为疗 法、放松训练等,有助 于减轻iga肾病患者的焦 虑和压力,提高情绪稳 定性。
小球损伤和肾功能下降。
氧化应激反应
03
氧化应激反应在iga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可导致肾小球内皮细
胞损伤和肾功能损害。
03
iga肾病诊断方法研究进 展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症状表现
患者常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典 型症状。
病史采集
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如家族史、感染史等,有 助于辅助诊断。
难治性IgA肾病患者采用他克莫司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

难治性IgA肾病患者采用他克莫司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难治性IgA肾病是一种慢性肾小球肾炎,常见于青少年和年轻成人,患者常常表现为高血压、肾功能受损和蛋白尿等症状。
传统治疗方法包括控制血压、使用ACEI/ARB类药物和免疫抑制剂,但对于一些难治性IgA肾病患者来说,这些方法并不能取得理想的疗效。
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他克莫司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其作用机制为通过抑制T细胞活化和增殖,从而减少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他克莫司对难治性IgA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其具体的疗效和安全性如何,仍需要更多的临床数据来支持。
本文旨在总结目前关于难治性IgA肾病患者采用他克莫司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的相关研究,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1. 临床疗效一些小规模的临床研究表明,他克莫司对难治性IgA肾病患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
一项回顾性研究分析了32例难治性IgA肾病患者采用他克莫司治疗的效果,结果显示,患者的肾功能改善明显,尿蛋白水平显著下降,且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这表明他克莫司对难治性IgA肾病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2. 肾脏病理学改变3. 免疫指标改变一些研究还观察了他克莫司对难治性IgA肾病患者免疫指标的影响。
一项研究发现,采用他克莫司治疗的难治性IgA肾病患者,在治疗后,血浆中IgA和C3的水平有所下降,这些指标与疾病活动程度密切相关,表明他克莫司能够通过影响免疫指标来改善难治性IgA肾病的病理过程。
1. 不良反应尽管他克莫司对难治性IgA肾病的治疗效果良好,但其安全性也是临床医生和患者关注的焦点。
一些研究发现,采用他克莫司治疗的难治性IgA肾病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高血压、高血脂、肝功能异常等,这些不良反应在临床上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2. 感染风险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患者需要关注的是其感染风险。
一些研究发现,采用他克莫司治疗的难治性IgA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感染事件,这需要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评估风险并进行预防性的治疗。
《2024年血清补体C3、C4、C3-C4与原发性成人IgA肾病患者临床、病理、预后的相关分析》范文

《血清补体C3、C4、C3-C4与原发性成人IgA肾病患者临床、病理、预后的相关分析》篇一血清补体C3、C4、C3-C4与原发性成人IgA肾病患者临床、病理、预后的相关分析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血清补体C3、C4及C3/C4比值与原发性成人IgA肾病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原发性成人IgA肾病患者的血清补体水平进行检测和分析,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检查结果,以期为该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一、引言原发性成人IgA肾病是一种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免疫炎症反应和补体系统激活等多方面因素。
血清补体C3、C4作为重要的炎症指标,在肾小球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
本文将通过对这三项指标的检测和分析,探讨其与原发性成人IgA肾病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
二、材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选择本院收治的原发性成人IgA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2. 方法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血清补体C3、C4检测,计算C3/C4比值。
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检查结果,分析血清补体水平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
三、结果1. 血清补体水平原发性成人IgA肾病患者的血清C3、C4水平较健康对照组降低,C3/C4比值升高。
2. 临床与病理关系血清补体C3、C4水平与IgA肾病的临床表型和病理分级密切相关。
随着病情的加重,血清补体水平逐渐降低。
3. 预后评估血清补体水平可作为原发性成人IgA肾病患者预后评估的指标。
低水平的C3、C4及升高的C3/C4比值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四、讨论血清补体C3、C4在免疫炎症反应中起关键作用,其水平的改变与原发性成人IgA肾病的发病、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临床中,通过检测血清补体水平,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评估疾病的活动度和预后。
同时,补体系统的激活也可能成为治疗的新靶点,为IgA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五、结论血清补体C3、C4及C3/C4比值与原发性成人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预后密切相关。
IgA肾病突破性进展,第一款靶向药被FDA批准上市!

不能!
如果患者的肾功能衰竭是由于大量慢性化病变,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Nefecon不能逆转 这些问题。 5.Nefecon既然是激素,那会有感染、满月脸、水牛背、骨质疏松等激素副作用吗? Nefecon由于是精准释放,有高度聚集性,只有不到10%的布地奈德会进入外周血液循环。 而我们患者既往用的传统激素,口服后很快就会被吸收入血,大部分进入血液循环,因此,全 身副作用会比较多。 Nefecon没有传统激素那么多的副作用,这是它比较大的一个优势。 目前II期和III期临床试验,没有观察到使用Nefecon出现严重感染、体重增加、血压升高、血糖 升高这些激素常见的副作用。
IgA家介绍了,针对IgA肾病的靶向药,TRF-布地奈德的临床试验→全球顶级医 学杂志《柳叶刀》发布IgA肾病最新治疗进展 4年过去了!今天,肾上线要向大家报告一个好消息是: 这款用于IgA肾病的靶向药,被FDA批准上市了! 它的效果好吗?什么时候中国患者能用上...别着急,我们一一为大家解答!
3.Nefecon是所有IgA肾病都能治吗?
不是! Nefecon只是对一部分IgA肾病有效,病情比较活跃的IgA肾病患者。目前II期和III期临床证据表 明,在充分RAS阻断剂基础上,尿蛋白依然控制不下来的患者,Nefecon可以继续降低尿蛋白 30%,稳定肾功能,且没有传统激素的明显副作用。 对于不活动的IgA肾病,疗效不会太好。
7.中国的肾病患者,什么时候能用上Nefecon? 肾上线向该公司的人打听了一下,估计在一年左右时间会在中国上。 想继续了解IgA肾病,快来看看吧↓
激素常见副作用▽
6.Nefecon,是可以停药吗?还是说用一辈子的那种?
IgA肾病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证 型病 理 改 变 程 度不 同 。陈 香 美等 j 究 发 现 : 脾 气虚 、 研 肺 气
现 代 中 西 医 结 合 杂 志 M o enJ un l fItg ae a io a C ieea dW etr dcn 0 9Ma ,1 ( 3 dr o ra ne rtdTrdt n l hn s n senMe iie2 0 y 8 1 ) o i
・16 ・ 57
抑制剂。
1 1 糖 皮 质 激 素 糖皮 质激 素 不 仅 具 有 抗 炎 特 性 和调 整 炎 .
症 细 胞功 能 , 而且 可 以影 响 肾小 球 微 血 管 动力 , 防止 肾组 织 纤
维 化 。 王海 燕 等 认 为 表 现 为 肾病 综 合 征 的 IA 肾 病 患 者 , g 给予 4 ~6个月 的糖 皮 质激 素 治 疗 可 减 少 蛋 白 尿 。 对 伴 有 新 月 体形 成 的 IA 肾 病 , 皮 质 激 素 疗 法 能 防 止 肾 功 能 恶 化 。 g 糖 内生 肌 酐清 除 率 < 7 L mi 0 m / n的进 展 性 I 肾 病 , 素 治 疗 g A 激 能 有 效 的减 少 尿 蛋 白 和保 持 血 清 肌酐 水 平 - 。意 大 利 进 行 的
嘌呤 和 环孢 菌 素 A等 免疫 抑 制 剂 具 有 保 护 肾 功 能 、 少 尿 蛋 减 白 的作 用 , 。环 磷 酰 胺 、 素 联合 治疗 能 有 效 地 减 缓 IA 肾 激 g 病 的进 展 。 陈香 美 等 采 用 C X静 脉 冲 击 联 合 小 剂 量 泼 尼 T 松 口服 方法 治 疗 无 新 月 体形 成 的 IA 肾病 患 者 2 例 , 果 这 g 1 结 些 患 者 尿蛋 白排 泄 量 明 显 减 少 。 MMF可 以抑 制 内 皮 细 胞 的 增 生和 血 管 的生 成 , 制 黏 附 因子 和炎 症 递 质 的 产 生 , I A 抑 对 g
IgA肾病发病机理的研究新进展

的存在 , 提示 IA在 系膜 区的沉 积可 能通过其 他机 制或 受体 g
而 实现 的 】 。由于 目前 尚无 F a u c/ R的特异性单抗 , 因此不能 验证系膜细胞表 面是否表达 Fa u c/ R分子 , 也不能 结合阻断前
后生物学效应改变 , 因而 F au e/ R在 IA肾病 肾小球损伤 机制 g 中所起 的作 用仍 需进一 步证 实 。近期 , ua等 研 究发 现 Mor TR与 m g 1结合 能 力大 于 pg 。与 沉 积在 肾小球 系膜 区 f IA IA ,
白, 属于免疫球蛋 白超家族 , 以与 Ib 及 IA结 合 , 可 gi g 主要 在 成熟 的 B 淋 巴 细 胞 及 巨 噬 细 胞 表 达 。⑤ 转 铁 蛋 白受 体 ( f/ D 1 成熟的 隅 是一种跨 膜糖蛋 白 , 由 2个亚基组 TR C 7 ) 为 成 的二聚体 , 以哺乳动物细胞 , 所 除成熟 红细胞外都可表达该 受体。既往 研究 发现 , A肾病患 者 MC上 C 8 I g D 9表达 明显增 高。但 近来 L ug 运用 嵌套 式 逆转 录聚合 酶链 反应技 术 , en 等 在 肾小球 系膜细胞上 没有检测 到 F a ( D 9 、 S P 、la eR。 C 8 ) A G R pg
不可逆地进 展 为终 末期 肾病。该病 的发病 机 制 目前 依 然不 清, 治疗上 也无 特异性 的方 案。本文 就 当前 对 IA肾病 的发 g
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1 免 疫 学 机 制
1 1 血清 A的结构异常 : . 血清 IA分为 IA 和 A g g。 两个亚 型 , 中 A 其 占血清 中 IA的 9 % 。IA。 g 0 g 是一种 特殊的糖 蛋 白, 除有 N型糖链骨架外 , 在其重链 的铰链 区有数条 O型低 聚 糖侧链 , 每个 IA 分子 的重链 铰链 区有 1 g。 0个 可能 的 O型低 聚糖侧链 结 合位 点 , 是 形成 IA。 同 糖形 的基 础 。关 于 这 g 不 IA肾病患者 I 子结 构的 异常 , g g 分 A 目前 的研究 重 点集 中在 铰链区糖基化异 常。Sn ao等…将 IA g 。在体 外经 去 唾液 酸化 和( ) 或 去半乳糖化处理后 注入 小 鼠肾动脉 , 肾小球 可发现 在 处理过的 IA g 的广泛 沉 积 , 而未 经 处理 的 IA g 未见 明显 沉 积。在有去半乳糖 化 IA, 积的 肾小球 同时 可见 到炎性 细 g 沉 胞的浸润。提示 IA 分子铰链 区糖基化可能在 IA肾病的发 g, g 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造成这种异常糖 基化 的原 因及其 在肾
IgA肾病发病机制新进展

有研究发现 主要在骨髓基 质细胞和内皮细胞 中表达 , 并调
节造血 干细胞 、 祖细胞迁徙和归巢 子 S D F一1 ( 即: 趋化 因子 C X C L 1 2 ) 也在 I g A N黏膜 组织上 I g A N作 为一种有 明显遗传 因素导致 的免疫调 节异常 的疾 皮 中高表达 , 黏膜组织 中分泌 I s A的记忆 B细胞和浆 细胞等也 病, 目前有许多研究支持其与遗传 因素有关 J 。有观察 发现在 受它 的调 控 , 同时 C X C L 1 2及其 配体分 子 C X C R 4可以 对分 泌 家族 性 I g A N 患 者 中 发 现 共 同 存 在 着 由 于 Ⅳ 型 胶 原 基 因 I s A的记 忆 B细胞和浆细胞在黏膜 的定位 、 活 化等功 能中发挥 ( C O I AA 3 / C O I AA 4 ) 常染色体突变所致的基底膜病变 。另外 着 重要 的作用 , 并能介导分 泌 I g A的记忆 B细胞 和浆细胞 等转 通过对 3 0个 家族成员 的研究 中发 现 I g A N与染 色体 6 q 2 2~ 2 3 移至骨髓 , 由 于记忆 B细胞 和浆 细 胞 是 分布 于 全 身 的 , 所 以 密切相关 J 。实际上对于 I g A N的遗传 因素不单单指某一基 因 C X C L 1 2分子 在 I g A N中的高表达 也说 明机体 中的 多种 因素影
IgA肾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IgA肾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摘要】本文就IgA肾病目前较为公认的关于免疫学发病机制方面的学说、观点及新进展做一综合介绍,IgA肾病为一组具有某些共同免疫病理特点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多种机制参与了其发病过程。
【关键词】IgA肾病;发病机制;免疫学;综述Research of immunology mechanisms ofIgAnephropathyGAN Wei-zhong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由Berger和Hinglais于1968年首次提出的一种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又称Berger.s病[1]。
既往IgAN被认为是一种良性疾病,大多不进行积极干预。
但是近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亚洲地区本病的患病率最高,占慢性肾炎的20%~40%,且此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壮年,疾病活动20年后,有20%~30%的病人进展到肾衰[2]。
目前对IgAN的治疗仍定位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雷公藤多甙、w-多不饱和脂肪酸及扁桃体切除术等非特异性治疗。
IgAN发病机制是研究热点之一,经过30多年的研究,多数学者同意IgAN为一组具有某些共同免疫病理特点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多种机制参与了其发病。
本文就目前较为公认的关于免疫学及遗传学发病机制方面的学说、观点及新进展做一介绍。
1流行病学及遗传学特点IgAN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域和种族差别,亚洲>欧洲>美洲,黄种人>白人>黑人[3]。
日本有人报道:在活体供肾活检中有16%的供体有系膜IgA沉积,这种亚临床“无症状性”的发生率远超出人们的预计[4]。
来自不同国家多个研究中心的研究普遍认为,发病率的高低与生活方式关系密切[5]。
由此提示种族差异可能是的重要因素,而并不完全取决于环境因素。
不同患病群之间疾病进展速度差异较大、彼此间的临床表现有较大差异、发于男性及不同患病群之间疾病进展速度差异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MF在IgA肾病中的作用:RCT
Tang S 等选择了40名持续性蛋白尿(1g/d)、 使用ACEI或者ARB了的 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 组,一组给与MMF治疗24周,另一组继续原有的 治疗。以尿蛋白减少50%或者超过原有水平作为 终点。72周以后,MMF组平均尿蛋白是原有的 62.0+/-7.7%(P=0.003),而对照组为原有 120.5+/-14.1%(P=0.351)。并观察到MMF组 中血浆蛋白增加,而血IgA 水平下降。
扁桃体摘除在IgA肾病中的作用
Xie Y等回顾了118名诊断为原发性IgA 肾病 的患者,其中48名接受了扁桃体摘除手术。以被 诊断为IgA肾病为起点,需要透析为终点。平均观 察了48-326月。在其他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 10.4%的摘除术后的病人和25.7%的未手术的病 人达到了终点,240月时,肾脏存活率在摘除术后 的病人和未手术的病人中分别为89.6%和63.7%, 有显著的差异。在多因素分析中,扁桃体摘除对 预后有显著的影响。从长期深存活率看,扁桃体 摘除对IgA肾病患者有益。 Kidney Int (2003)
IgA1的结构:
发病中起关键的作用 IgA1有一个铰 链区,在重链的 第一和第二不变 区之间,是一个 富含脯氨酸、丝 氨酸、苏氨酸并 有三到五个O-糖 链。正常人IgA1 铰链区的 O-糖链 组成是多样化的。 以半乳糖-N-乙酰 氨基半乳糖的单 体或者二糖多见。
IgA1分子中特异性的糖链在IgA肾病
是IgA肾病发病机制中的始动事件。
• 体外试验已经证实,IgA1免疫复合物可以刺激促
炎症因子(如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生长因子) 的产生,而后者进一步诱导系膜细胞增殖或细胞 外基质的产生。 体内试验表明,尿IL-6、小管和间质表达的ICAM1、肾内的促炎症细胞因子、趋化因子都与肾脏损 害相关,并有预测其发展的价值。 激动的系膜细胞能够影响肾小球其他细胞。
读书报告
IgA肾病研究新进展
湘雅医院肾内科 刘抗寒 指导老师 周巧玲
• 原发性IgA肾病是世界范围最普遍的原发性肾小球
• •
肾炎,约占进展性肾功能不全的1/3的。 20%-40%的IgA肾病病人在20-25年以后进入终末 期肾功能衰竭。 IgA肾病以成年男性居多,40%的病例表现为反复 的肉眼血尿,大部分的病人表现为持续或间断的 镜下血尿。个别可表现为急性肾功能不全(新月 体肾炎或者由RBC堵塞肾小管引起)。
Kidney Int (2005)
3.
MMF在IgA肾病中的作用:
4. 陈香美等(2002年)报道麦考酚吗酸酯治 疗62例IgA肾病的前瞻性对照研究,该组IgA 肾病病理分级为IV~V级,尿蛋白大于4 5g/d, 血清肌酐小于355μmol/L,治疗组给予麦考 酚吗酸酯1.0~1.5g/d;对照组每日给予 0.8mg/kg泼尼松,规律减量。经过18个月的 治疗后,两组尿蛋白均显著减少,麦考酚吗酸 酯组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高于激素组。
半乳糖缺乏 的IgA1 上呼吸道感染 (病毒、细菌) 针对IgA1的 抗体 增殖、 基质增多 激活系 膜细胞 大分子循环 免疫复合物 清除 减少 系膜区 沉 积
IgA肾病的治疗
• 缺乏特异性治疗。 • 治疗主要强调降低尿蛋白(0.5克/天被认为
是一个比较合理的目标)。 • 和其他肾脏疾病的治疗一样,戒烟、避免 使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在尿蛋白超过1g的 情况下,血压控制在125/75mmHg.
MMF在IgA肾病中的作用:RCT
2. Maes BD等观察了34名IgA肾病患者, 限盐、ACEI的同时给与MMF2.0/d或安慰剂。 36个月之后,两组间菊粉清除率、血肌酐、 尿蛋白、血压、肾脏损伤的其他指标都没 有显著的差异。血色素和C反应蛋白在MMF 组中明显低于安慰剂组。未能观察到MMF 能够降低尿蛋白和保护肾功能 Kidney Int(2004)
皮质激素在IgA肾病中的作用:RCT
2.Katafuchi R 等选择90位中等病理改变的IgA肾病 的患者进行观察。 治疗组共43名患者,给与低剂 量的强的松治疗(开始剂量20mg/kg,两年内逐 渐递减至5mg/kg)。治疗组的基线尿蛋白/血肌 酐比例(UP-UCR)明显的比对照组高。随访平均65 月左右观察发现,治疗组 UP-UCR下降了0.84+/1.78,而对照组上升了0.26+/-1.65(P=0.0034), 但是两组肾存活率并无区别。强的松的剂量不够 可能导致了这种结果的产生。
J AM Soc Nephrol (2003)
MMF在IgA肾病中的作用:RCT
1. Frisch G等采用双盲随机对照的实验方法观察了MMF在 IgA肾病的作用。根据尿蛋白在1g/d以上,并且至少具备下 列两个以上的危险因素:①男性②血压>150/90mmHg③肌酐 清除率在20-80ml/min④肾脏病理提示有肾小球硬化或小管 间质萎缩,选择了32位病人,分为MMF组(17名)和对照组 (15名),MMF组给与MMF,逐渐加量至1000Mg,Bid维持一 年。所有的病人同时接受ACEI的治疗. MMF组中5名血肌酐 升高了50%,而对照组中只有2名。这些病人都进入了ESRD。 MMF组中10名血肌酐升高了0.5mg/dl,而对照组中只有7名。 尿蛋白较少达到一半的,MMF组只有3个,而对照组中有2个。 在观察的指标中没有显著的差异。认为MMF 在已经有中度 肾功能不全的IgA肾病患者中可能没有益处。 Nephrol Dial Transplant (2005)
总结
IgA肾病是我国肾脏病中导致ESRD的主要疾 病。 IgA肾病的治疗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 难题。 在一定的遗传背景和外界因素作用下IgA1 的铰链区O-糖链的半乳糖缺乏,通过免疫和非免 疫的途径形成大分子循环免疫复合物,进而沉积 在肾小球系膜区与系膜细胞相互作用,使系膜细 胞活化,导致了IgA肾病的产生。目前治疗方面的 循证医学的资料主要集中在中、重度的IgA肾病方 面。多数的资料证明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 ACEI在这部分病人是有效的。MMF的疗效还有待 进一步确定。需要我们进一步积累经验。
• •
IgA肾病的遗传因素
• 虽然IgA肾病是免疫性疾病,但是遗传在IgA肾病 • • • •
的发生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异常的IgA1的合成和系膜细胞对沉积的IgA循环免 疫复合物的反应可能都有遗传的背景。 部分患者呈家族聚集现象。 TNF-、INF-、IL-4、CD14编码基因的 等位基因被 证实与IgA肾病的发展是相关的。 国外对30个IgA肾病患者进行全基因分析,发现 IgA肾病和染色体6q22-23的D6S1702和D6S262多 态性标记之间紧密连锁44名肾穿刺诊断为IgA肾病、尿蛋 白>=0.5g/d、血肌酐<=1.5mg/dl的患者分为伊那普利治 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与非ACE控制血压。以基线血肌 酐升高50%作为主要终点。治疗组随访78+/-mo,13%到 达终点。对照组随访74+/-mo有57%的患者到达了终点。 治疗组的肾存活率(4年100%、5年70%)明显优于对照 组(4年92%、5年55%),治疗组蛋白尿明显减少,而对 照组尿蛋白有所增加。因而认为,对肾功能正常或中度肾 功能损害的有蛋白尿的IgA肾病患者,ACEI能明显改善肾 存活率。
Clin Nephrol(2000)
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
RCT
在一个多中心联合治疗的前瞻性研究中,38名进 展性IgA肾病患者,控制血压后被随机的分为甲泼 尼龙+细胞毒药物治疗组(环磷酰胺联合用药3个 月,然后给予硫唑嘌呤口服两年以上)和对照组。 治疗组的尿蛋白相对治疗前和对照组减少。经过 2~6年的随访,治疗组3年和5年的肾存活率分别为 82%和72%,显著高于对照组(47%和6%),P<0 05)。作者认为激素和细胞毒药物(硫唑嘌呤)联用 对进展期的IgA肾病具有良好疗效,而不良反应相 对比较小。 J AM Soc Nephrol (2002)
3.5g/d、血肌酐>=133umol/l的病人进行了RCT。 治疗组 分别在第1、3、5月给予甲强1g/d,连续3天,其余时间给 与强的松0.5mg/kg治疗6个月。对照组只给予支持治疗。 以血肌酐水平增加50%为终点,结果发现:观察5年后治 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9和14位患者到达终点(P<0.048)。 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血管硬化(P=0.0347)、女性 (P=0.0163)、类固醇(P=0.0439) 。并未发现明显副 作用。随访10年后,治疗组的十年生存率(97%)明显高 于对照组(53%),尿蛋白明显下降,且在随访时也无明显 升高。因而认为,类固醇治疗IgA能明显减少尿蛋白,保 护肾功能 Lanct (1999) J AM Soc Nephro(2004)
IgA肾病的治疗
• ACEI和ARB • 免疫抑制治疗(Glucocorticiods、CTX、
azathioprine、MMF、雷公藤多甙) • 抗凝(肝素、华发林、潘生丁) • 鱼油 • 扁桃体摘除 • Vit E
皮质激素在IgA肾病中的作用:RCT
1. Pozzi C等对86位肾穿刺证实为IgA肾病、尿蛋白在1.0-
IgA1的结构:O-糖链是分步合成的
在IgA肾病的患者中 ,循环中的IgA1铰链 区的部分o-糖链是半 乳糖缺乏的。在过敏 性紫癜性肾炎患者中 也是如此。有人观察 到IgA肾病的患者B 细胞中半乳糖转移酶 的活性是下降的。
• 由于缺乏半乳糖,铰链区的糖肽、N-乙酰 氨基半
•
乳糖就会被特异性针对多聚糖或者糖肽的抗IgA1 或IgG抗体识别,导致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的 形成。-----------免疫途径 铰链区糖肽异常的糖基化的IgA1分子易于自我聚 合形成大分子复合物(与CD89相关)。-----------非免疫途径
CIC和聚合形成的大分子IgA1由于分子量太大 而不能被肝脏所代谢。当他们通过肾脏循环时, 由于系膜细胞对高分子量的IgA1有很高的亲和力, 因而结合在系膜细胞区。 (目前部分研究指出在 系膜细胞上有IgA1的特应性受体。研究较多的主 要是CD71(转铁蛋白受体)和Fc α /μ 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