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钛素营养研究进展
植物活性成分提取技术研究进展

植物活性成分提取技术研究进展作者:王艳珍来源:《食品安全导刊》2024年第07期基金项目:鹤壁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科教融汇视阈下功能性食品开发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2023gdjg038)。
作者简介:王艳珍(1978—),女,河南濮阳人,硕士,讲师。
研究方向:功能性食品研究。
摘要:利用先进方法和技术提取植物中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并将其用于功能性食品、保健品、药品等的开发与生产中,是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综述了植物活性成分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发植物资源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植物活性成分;提取;功能性食品;保健品Research Progress on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Plant Active IngredientsWANG Yanzhen(Hebi Polytechnic, Hebi 458030, China)Abstract: The use of advanced methods and technologies to extract biologically active compounds from plants and use them i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on of functional foods, health products, and medicines is one of the research hotspots in related field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plant active ingredient extraction technology, providing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plant resources.Keywords: plant active ingredients; extraction; functional foods; health products近年来,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和饮食结构不合理等因素使得大多数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功能性食品和保健品来补充营养和改善健康状况。
2024年植物蛋白肽市场需求分析

植物蛋白肽市场需求分析1. 简介植物蛋白肽是由植物中提取的蛋白质经过酶解、水解等工艺处理得到的多肽类物质。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需求的不断提高,植物蛋白肽作为一种天然、健康、高营养的食品成为了市场上热门的产品。
本文将对植物蛋白肽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析。
2. 市场规模植物蛋白肽市场的规模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植物蛋白肽市场规模约为XX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XX亿美元。
这表明植物蛋白肽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3. 市场驱动因素3.1 健康意识的增强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长。
植物蛋白肽作为一种天然的、有机的蛋白质来源,被认为是健康食品的理想选择。
因此,消费者对植物蛋白肽的需求日益增加。
3.2 素食主义者的增多随着素食主义者人数的不断增加,对植物蛋白肽的需求也得到了提升。
植物蛋白肽不仅能够满足素食主义者对蛋白质的需求,还具有较好的营养价值和口感,因此受到素食主义者的青睐。
3.3 功能性需求的崛起植物蛋白肽不仅仅是一种蛋白质来源,还具有一定的功能性。
例如,植物蛋白肽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血糖等功能,能够满足消费者对功能性食品的需求。
这使得植物蛋白肽在功能性食品市场上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4. 市场前景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需求的增加,植物蛋白肽市场的前景非常广阔。
预计未来几年,植物蛋白肽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市场竞争也将逐渐激烈,各大企业纷纷加大对植物蛋白肽的研发和生产力度。
同时,新的植物蛋白肽品种和功能也将不断涌现,进一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5. 总结植物蛋白肽市场的需求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受到健康意识增强、素食主义者增多和功能性需求崛起等因素的推动。
随着消费者对天然、健康、高营养食品的追求,植物蛋白肽市场的前景非常广阔。
在未来,植物蛋白肽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并且市场竞争也将日益激烈。
因此,企业应该密切关注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加大研发和生产力度,不断提升产品品质,以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植物源性生物活性肽在动物营养中的研究进展

源性蛋 白质 完全一 样 ,通常 是 由 3~6 氨基 酸组 个
成 , 氨基 酸平衡 良好 , 必需 含量也 丰 富。 植物 源性 蛋 白质经 酶法水解后 ,其 加工特性发
生 明显改变 , 如高溶解性 、 度 、 低粘 高稳定性 、 吸湿 高 性、 高流动性 、 化性 、 乳 抗凝胶性 、 氧化性和促 进微 抗 生物生长代谢等特 陛。 由于加工特 I 生改变 , 物源 使植 性 多肽相 比其相 应的蛋 白具有 以下一些特性 :① 即 使 在高浓度 情况下 , 粘度仍 较低 ; ②溶液 不受 p H和
2 ・ 8
广东 饲料 第 1 9卷第 l 期 l
21 00年 1 月 1 试验组仔猪 比对 照组仔猪 增重 1.3 腹泻 率降低 9%, 2
6 %,经 济 效 益 比对 照 组 提 高 1. %。 陈 秋 梅 0 52 6 (0 3 研究表 明 , 生长猪 日粮 中添加少 量肽 , 20) 在 能显
广东饲料 第 1 卷第 1 期 2 1 年 l 月 9 1 00 1
摭 糯 馕
潘饿肽 震 瓣
蔡 晶 晶
营拳 申熊霹 悫逑展
魏 宗友 王 龙
( I 扬州 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 院 , 江苏 扬州 2 2 0 ) 250
[ 中图分类号】 8 67 S 1. 9 [ 文献标识码】 C [ 文章编号】 O — 6 3 2 1 ) 10 2 — 4 1 5 8 1 (0 0 1- 0 8 0 0
体 的 生命 活动 有 益或 是 具有 生理 作 用 的介 于 蛋 白
质 和氨基 酸之 问的分子 聚合 物 , 它小至 由两个 氨基 酸 组成 , 至 由数 百个 氨基 酸通过 肽链 连接 而成 的 大
一
大豆肽的研究进展_李善仁

大豆肽的研究进展李善仁1陈济琛2胡开辉1林新坚2(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1,福州35000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2,福州350013)摘要本文综述了大豆肽的组成、生产工艺、功能特性及其应用研究,提出了大豆肽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为大豆肽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大豆肽生产工艺功能特性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TQ64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174(2009)07-0142-06近年来,植物蛋白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得到了蓬勃发展。
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一些活性肽的结构和生理功能逐渐明确,促进了大豆肽的研究与开发。
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De hown Speciaties公司建成了年产5000d的食用大豆肽工厂。
日本不二制油公司、雪印和森永等乳业公司成功地将大豆肽用于食品与生物技术产业。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也开始了大豆肽的生产和应用研究,近几年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1]。
由于大豆肽具有比大豆蛋白更丰富的营养特性和生理功能,生产大豆肽已成为大豆蛋白深加工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目前大豆蛋白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本文综述了大豆肽的研究进展情况,以期为大豆肽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1大豆肽的定义及组成肽是分子结构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一类化合物,氨基酸是构成肽和蛋白质的基本基团。
通常把含氨基酸残基超过50个的称为蛋白质,低于50个的称为肽,如由3个氨基酸组成的叫三肽,4个组成的叫四肽,顺此类推。
一般把含几个至十几个氨基酸残基的肽链统称为寡肽,含十几个至50个氨基酸残基的肽链称为多肽,在动物营养学上认为含2个或3个氨基酸残基的肽称为小肽[2-3]。
小肽按其所发挥的功能又分为两大类:功能性小肽和营养性小肽。
功能性小肽指能参与调节动物的某些生理活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重点资助项目(2006I0009),福建省农业科学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基金(STIF-Y01)收稿日期:2008-07-28作者简介:李善仁,男,1982年出生,硕士,应用微生物通讯作者:林新坚,男,1955年出生,研究员,农业微生物动或具有某些特殊作用的小肽,如抗菌肽、免疫肽、抗氧化肽、激素肽、表皮生长因子等。
多肽在农作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中 图分 类 号 : 9 68 5. Q 4 . + 8 9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O 4 8 4 (o 81 - 16 0 lO — 7 x2 o )1o 4 — 3
多 肽 是 五大 激 素 即生 长 素 、 霉 素 、 落 酸 、 赤 脱 乙烯
利 和细 胞分 裂素 以外 的 又一新 型植 物 生长调 节 物质 。
一
第 一信 使 。系统 素( s m n是 引起 系统 伤 响应 的信 s t i) ye 号 物 质 时 鉴定 的第 一 个 多 肽 信 号 分子 口 , 伤 植 株在 受 ] 伤 害 部 位 和未 受 伤 部 位 大 量 表达 蛋 白酶 抑 制 子 (I , Ps )
而 且受 伤部 位 的粗 提液 能 够 活化 未受 伤 植 株 的 P s I 表 达 , 样 P ac 这 ere等r最后 确 定 粗 提液 的活 性 组 分 为一 1 1 j 种 含 1 氨 基 酸 的 系统 素 ,系统 素 生 理 活性 浓 度 为 8个
般人 们将 多于 10个肽 键相 联接 的பைடு நூலகம் 基酸 称作 蛋 白 0
程[ 同时 , 7 1 。 多肽 在 植物 生长 发育 中的信号 传导 , 高作 提 物产 量 , 强 免疫 力 , 高 肥料 利 用 率 , 善 品 质等 都 增 提 改
起到 了重 要作 用 。
毛脉酸 模 ,其 中对根 中 白黎芦 醇 的产量 增加 有 显著 性
影 响旧。有 研 究表 明 , 施用 绿 丰源 多肽 的杨梅 、 、 、 桃 李 樱 桃糖 度都 比未 施用 的得 到 明显改 善 ,可溶 性 固形 物 分别增 加 96 、.%、 . 1 .%L 绿 丰源 多肽增 效 . 04 24 % %、29 。 尿素 田间试 验 表 明 , 小麦 品质 改善 明显 , 粒 重 、 面 千 湿
小肽激素调控植物生殖发育的研究进展

105小肽,通常指5~60个氨基酸组成的肽段,但在植物中也把长度少于100个氨基酸的肽段归为小肽[1]。
自1991年科学家在番茄中发现长为18个氨基酸的系统素参与病虫害引起的植物抗虫反应以来[2],已经发现并报道了几十个家族的植物小肽参与基因表达调控,而且它们也参与发育和抗病等生物学过程。
小肽主要作为信号分子起作用,由此又被称为“小肽激素”。
与传统植物激素一样,小肽激素起作用的浓度很低,有些小肽甚至可以在飞摩尔浓度(fmol, 1 fmol/L=10-15mol/L)下起作用。
根据其N 端序列不同,植物小肽可分为分泌型小肽和非分泌型小肽。
非分泌型小肽主要在细胞内发挥功能,而分泌型小肽在胞内合成后运送到胞外,甚至通过木质部和韧皮部运输到其他组织器官,介导细胞间通信[3]。
分泌型小肽可分为富含半胱氨酸小肽(cysteine-rich peptides, CRPs)和翻译后修饰小肽。
多种CRPs 被发现参与到植物生殖发育的各个过程,其中包括花粉分泌的PSK 小肽调控花粉萌发[4],柱头分泌的STIG 小肽参与烟草花粉与柱头识别过程[5],助细胞分泌的LURE 小肽、XIUQIU 和ZmEA1调控花粉管导向生长[6-8],等等。
植物的雌雄互作过程复杂,参与因子很多(图1)。
本文主要对几种在植物花粉和柱头识别过程中起作用的小肽家族的研究进展展开介绍和讨论。
1 RALF家族快速碱化因子(RAPID ALKALINIZATION FACTOR, RALF)最早在烟草(Nicotiana tabacum )中由Pearce 等人发现并分离得到。
这类小肽可以迅速强烈地升高烟草细胞悬液培养基的pH 值,而且这类小肽在番茄中的同源基因可以抑制番茄与拟南芥幼苗的根长[9]。
RALF 小肽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中,在地钱、小立碗藓、拟南芥、番茄、玉米、水稻、苜蓿、草莓等几十种植物中均发现了RALF 家族的同源基因[10-12]。
中的应用植物蛋白肽在肿瘤营养中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展望

分
分
解
解
蛋白质
蛋白肽
氨基酸
冬泽特医 关爱病人 专注营养 -11-
大豆蛋白肽的易吸收实验 ~方法~
蛋白质 蛋白肽 各种氨基酸
血中的氨基酸 分析
采血的时间 (0,5,10,15,20,25,30,40,60,80,100,120,180 分后、共13次)
冬泽特医 关爱病人 专注营养 -14-
氨基酸的溶解度 (g/100g water at 20℃)
蛋白白肽吸收快的原因之一一 蛋白白肽具有很好的溶解性,各种氨基酸具有不同的溶解度
蛋白白质
部分分解
蛋白白肽
40
蛋白白质是部分溶于水水,肽可以完全溶于水水,但分
30
20
10
蛋白质是生命的最基础的营养物质,如何保证蛋白质的供应 是保证生体机能,生命的延续,以及生活质量的前提
冬泽特医 关爱病人 专注营养 -6-
人体的构建如同建造一栋大楼
砖石=构成人体的“基石” ---蛋白质
水泥= 维生素、矿物质 等各类营养素
心血管疾病
老年人 术后恢 复缓慢
失眠焦虑
高血脂
长期失眠使“崔永元”
患上了抑郁症
血脂沉积导致
动脉粥样硬化
冬泽特医 关爱病人 专注营养 -2-
中国也正在步入可怕的老龄化社会
80年代开始的基本国策 结果:年轻人减少
独生子政策 成功的抑制了人口的增长
冬泽特医 关爱病人 专注营养 -13-
各种氨基酸吸收速度的比较
蛋白质 大豆肽 氨基酸混合物
总氨基酸
必须氨基酸
支链氨基酸
芳香族氨基酸
肽素在肺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a bruoi H 7 v J . E SJun ,0 12 8:4 m t ecls 3 R [ ] F B ora 2 1 ,7 3 1—33 u s l 5. [8]B r o t , e nG K h e a.dnict no u nTcl 1 et l I t C, a nM,t 1Ie t ao f ma el h e S ro i f i h
பைடு நூலகம்
E A -[ ]If tmm n 20 7 ( :10—27 . S T6 J .ne u ,0 4,2 4)2 7 cI 16
Be r MA e 1 Re i n o i e e c f [0] Ko a , e a d r DC, h , t a . go f d f r n e 2 1 z k RA Alx n e
bruoi[ ] mm nl20 ,8 . eel s J .I u o,0 8 1 1 s [9]F xA, fisD , i C,t 1E A 一 adC P1 a ecr 1 o J fe J HlP e . s T6 n F - cnb o . er l a 0 n
b n d t e u e t e c s f tsi g fr my o a t ru t b r u o i i e o r d c h o t o e t e b c e m u e c lss n o i
的量合成和释 放 , 以可 以通 过测 量 肽 素来 了解 A P的含 所 V
量 。肽素能够便捷地在血浆 或血清 中检测 到 , 即使在 健康
人相对变化 的血浆渗透压范 围 内, V A P和肽素 的关 系亦 不受 到影响 [ 。A P的检测 困难 , 循 环 中 9 % 以上 的 A P与 2 V 3 且 0 V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 2009- 10- 23 基金项目: 河南省烟草专卖局科技攻关项目 ( HYK J200718) ; 三门峡烟草专卖局科技攻关项目 ( SM X200801)。 作者简介: 杜娟 ( 1985- ), 女, 河南郑州人, 在读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烟草质量评价。* 通讯作者: 许自成。
浓度的钛处理对水稻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初生根长、 幼苗长、幼苗叶绿素含量及根系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 表明: 低浓度的钛处理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水稻种子的 萌发及幼苗的生长, 提高叶绿素含量及根系脱氢酶的活 性; 但随着钛浓度的增高, 水稻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的生长 逐渐受到抑制, 且根长受影响的程度大于芽长 [ 16] 。 3. 1. 3 施钛对玉米的影响 我国玉米的播种面积很大, 分布也很广, 是我国北方和西南山区及其它旱作地区人民 的主要粮食之一。用钛制剂浸种对玉米生育特性及产量 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钛肥浸种处理能使玉米种子较对照 发芽率提高 9. 0个百分点, 单株幼苗根数增加 1. 5根, 根干 重增加 0. 12 g、穗行数增加 2. 4行, 穗粒数增加 57. 2粒, 生 育期平均缩短 3 d, 钛肥浸种处理具有极显著的增产作用, 玉米产量比对照增加 1200 kg /hm2, 增产率为 13. 7% [ 17]。
小麦喷施含有钛的营养液后, 对土壤中多种养分的吸 收量增加, 这种结果与钛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增加根量密 切相关。小麦喷施钛肥可促进根系对土壤氮、磷、钾肥的吸 收、运转和再分配。增加氮、磷、钾在籽粒中的积累。据测 定, 小麦对氮素的吸收速率和利用率分别提高 23. 9% 和 1. 7%, 磷素提高 16%和 5. 3%, 钾素提高 16. 9%和 0. 6% [5] 。
2 植物钛素营养的作用与施用方法
目前, 并无资料证明钛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 素, 且植株对土壤中钛的吸收利用率很低。钛在植物体 内的含量约 1. 0~ 20 m g( T i) /kg, 但不同作物之间的含量 差异极大。钛 在植 株 体地 上部 的含 量 一般 高于 地下 部 [ 9] , 这表明植株对钛具有主动吸收的能力, 同时也可以 认为钛在植株体内具有较强的移动性。植物从土壤中吸 收钛的主要形态目前还未有确切的报道, 但从各种喷钛 试验的效果看, 在植物叶片上, 明显表现为络合形式的钛 可被植物叶片所吸收 [ 6]。
K ey words: T itan ium; So i;l P lant; N utr ient
钛是地球表面分布最为广泛的元素之一, 是地球上 藏量第 9位的元素, 平均丰度为 0. 6 g( T iO2 ) /kg, 在地壳 中的含量约为 0. 6% [ 1, 2]。虽未证实钛是植物生长所必 需的营养元素, 但钛在促进植物正常生长、提高作物产量 和品质上具有明显的作用 [3~ 5] 。目前, 钛素营养越来越 多地受到科技工作者的重视, 已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 果树和蔬菜中开展相应的研究和应用。以下概述了钛素 营养在植物科学中的研究进展。
用钛制剂进行拌种处理可减轻渗透胁迫对小麦幼 苗的伤害, 维持较高的 SOD、CAT 与 AsAPOD 活性和较 低的 H 2O2 与膜脂过氧化水平 [ 12] 。这可能是由于钛能帮 助小麦维持较强的活性氧清除系统的活力, 从而在一定 程度上维持了活性氧产生与清除间的动态平衡。叶面喷 施钛有利于小麦增产。在拔节期和抽穗期分别喷施浓度 为 5~ 20 m g /kg的钛溶液, 均有增产作用; 其中以 5 m g / kg的效果最好, 3年平均产量比对照增产 6% 。 [ 13] 3. 1. 2 施钛对水稻的影响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 物之一, 播种面积占全国粮食作物的 1 /4, 而产量则占一 半以上。在水稻秧苗期喷施钛肥, 可促进秧苗生长, 表现 为新根系增多, 叶色深、茎粗、苗壮。分别在水稻本田分 蘖期、拔节期、齐穗期喷施钛肥, 则有利于增加水稻有效 分蘖、每穗粒数和千粒重, 从而提高水稻产量 [14]。杨春 雄等 [15]研究指出, 水稻在秧苗期和齐穗期叶面喷施 12 mL /kg的钛液可增产 12% 。但并不是钛肥浓度越高, 水 稻的生长发育越好。通过室内培养的方法, 研究了不同
Abstract: T itanium can acce lerate the absorption and transportation of som e nutrients for p lants, and accelerate the activ ity of m any enzym es in plants. It can also sign ificantly improve the qua lity o f crops, and increase the content o f ch lo rophy ll in p lant leaves and crop y ie ld. Th is article analyzed the source, ex istent fo rm and content of titanium in so il as we ll as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summ a rized the research prog ress of titanium nutrient in grain crops, econom ic crops, fruit trees and veg etab le, and considered that the fur ther study on titan ium nutr ient had great sign ificance.
江西农业学报 2010, 22( 1): 42~ 44 A cta A g riculturae Jiangx i
植物钛素营养研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展
杜 娟1, 许自成 1* , 李志刚1, 苏永士 2, 陈彦春 2, 汪孝国2
( 1. 河南农业大学 烟草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2; 2. 河南省烟草公司三门峡市公司, 河南 三门峡 472000)
摘 要: 钛能促进植物对一些养分的吸收和运转, 促进植物体内多种酶的活性, 提高植物 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 提高作物 的产量, 并能明显改善作物品质。分析了土壤中钛 的来源、存在形 态、含量及影响 因素; 综述了钛 素营养在粮食作物、经济作 物、果树和蔬菜中的研究进展, 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对钛素营养研究的意义。
1 土壤中的钛
1. 1 钛的来源 土壤中的钛来自成土母质和母岩, 因而 其含量受成土母质和土壤类型的影响。成土母质和母岩 中的含钛矿物在风化的作用下发生变化而形成白钛石和 褐铁矿等, 并在土壤成土作用过程中滞留于土壤中 [6]。土 壤母质或母岩不同, 其土壤全钛含量也不同。碱性火成岩 (玄武岩、辉长石、石灰岩等 )发育的土壤含钛量高, 而酸性火 成岩 (花岗岩、流纹岩等 )发育的土壤含钛则较低[ 7]。就土壤 类型而言, 轻质的有机质土含钛量最少, 高度风化的热带土 壤含钛最多, 砖红壤、红壤和铁铝土的钛含量很高[ 8]。 1. 2 钛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及含量 土壤中的钛主要 以 T i4+ ( T iO2 )存在, 其含量的变幅较大, 就全世界土壤 而言, 大部分土壤的全钛含量多在 3. 0~ 6. 0 g /kg之间, 平均值为 4. 6 g /kg, 我国土壤的钛含量为 2~ 36 g /kg, 平 均含量为 7 g/ kg, 高于世界土壤平均钛含量 [ 1, 9] 。虽然土 壤中全钛含量较高, 但通常以氧化物或硅酸盐结合状态
存在, 可溶性很低。已有研究表明, 土壤中的可溶态钛仅 为土壤全钛含量的万分之几 [ 8] 。
1. 3 影响土壤中钛含量的因素 首先, 钛在土壤中的移 动性较弱, 土壤中的钛具有极低的溶解度。土壤中钛含 量的高低与土壤母质类型关系最为密切。其次, 它在很 大程度上受土壤的风化程度的影响。我国南方风化度高 的酸性土壤含钛一般较丰富, 而北方的许多土壤中钛的 含量则不足 1 g /kg。此外, 钛与土壤理化性质也有一定 的关系, pH 值与土壤可溶性钛显著负相关, 一般来说, 当 土壤 pH < 7时, 可溶态钛含量多在 1 m g/ kg以上, 相反, 当 pH > 7时, 可溶态钛含量大多在 1 m g /kg以下; 土壤有 机质含量与可溶性钛含量之间也有密切关系, 有机质含 量高的土壤中可溶态钛含量也较高 [6] 。
1期
杜娟等: 植物钛素营养研究进展
43
究 [ 3~ 5], 结果均表明: 钛肥的施用能够增加植物叶片中叶绿 素的含量, 从而提高光合效率; 促进植物对一些养分的吸 收和运转; 提高作物的抗逆性; 激活植物体内多种酶; 在提 高作物的产量和改善作物的品质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
钛在土壤中的溶解度很低, 在施入土壤后易转化为 不溶性钛。因此, 钛不宜直接施入土壤, 通常采用叶面喷 施的方式, 也有采用种子处理 (浸种和拌种 ) 的方式。采 用叶面喷施时, 钛在作物上的最佳施用浓度大多在 2~ 50 m g /kg之间, 低于 5 m g /kg时对作物生长促进作用效 果不明显, 高于 50 m g/ kg时可能会出现抑制作物生长; 不同作物的最佳施用浓度不同, 烤烟施用浓度一般为 20 m g /kg; 同种作物因施用时期及施用次数不同, 其最佳施 用浓度也不同。显然, 施钛因作物种类、施用方法、土壤 条件及气候等因素的不同而异。一般选择作物生长阶段 的初期喷施钛化合物, 在作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之前喷 钛, 则能促进作物吸收更多的营养元素, 从而提高其产量 和品质 [ 10] 。
3 植物施钛研究进展
3. 1 钛在粮食作物上的研究 3. 1. 1 施钛对小麦的影响 小麦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 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 是世界上总产量居第二 ( 仅次于 玉米 )的粮食作物。用钛制剂对小麦种子进行浸种后, 其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芽干重、活力指数均明显增高, 发 芽率提高 12% ~ 30% , 活力指数增加 17% ~ 94%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