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时间结构(转)

合集下载

易经家人卦探索亲情关系的发展与变化

易经家人卦探索亲情关系的发展与变化

易经家人卦探索亲情关系的发展与变化易经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一部重要著作,以其深刻的哲学思想和独特的卦象系统而闻名于世。

其中的家人卦,作为其中之一,探索了亲情关系的发展与变化。

本文将从易经的角度出发,通过解读家人卦的含义,探讨亲情关系的演变、内涵和重要性。

一、家人卦的含义与解读家人卦的卦象由重复的三个坤卦(地)组成,其象征着家庭成员之间紧密的关系与联系。

坤卦代表地,象征着母亲,代表家庭的基石和依托。

在这个卦象中,重复的坤卦象征着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平等与互助。

家人卦的解读告诉我们,亲情关系应该建立在平等、和谐和互助的基础之上。

家庭成员应该相互尊重、支持和关爱,共同经营家庭,共同享受家庭带来的温暖和幸福。

在家人卦中,每个家庭成员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和责任,但都应该以和谐的方式互相影响和支持。

二、亲情关系的发展与变化亲情关系是人类社会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关系之一。

在家人卦的探索中,我们可以看到亲情关系的发展与变化在易经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1. 家庭的结构与变化家庭作为亲情关系的基础单位,其结构和成员的变化对亲情关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庭会由核心家庭逐渐扩展为大家庭,或者由大家庭逐渐缩小为核心家庭。

这种结构的变化带来了亲情关系的转变和调整。

2. 亲情关系的成长与演变亲情关系并非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间和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成长和演变。

在家人卦中,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责任,他们之间的相处和互动会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

亲情关系需要不断地经历调整和适应,才能保持和谐和稳定。

3.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亲情关系的核心。

在家人卦中,象征着母亲的坤卦代表着家庭的基石和依靠。

家庭中的父亲和母亲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他们都应该以和谐的方式互相支持和照顾孩子的成长。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对孩子的成长和亲情关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亲情关系的重要性亲情关系对于个体的成长和社会的稳定都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性。

古代汉语课后练习及答案解析

古代汉语课后练习及答案解析

陕西师范大学中文专业古代汉语练习题(上)一、解释下列术语。

(每題3分,共12分)1、六书2、四体二用3、本义4、词义扩大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8分)1、“姜氏欲之,焉辟害”一句中的“辟”与“避”是一对。

A、古今字,B、通假字,C、异体字,D、繁简字2、“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餘杯”一句中,“餘”今作“余”,它们是一对。

A、古今字,B、繁简字,C、异体字,D、通假字3、就词汇音节结构而言,古代汉语词汇中占多数。

4、下列各词属于第一人称代词的是、。

小人、仆、臣、不才、吾、予5、下列各词中属于疑问代词的有:、。

吾、谁、余、莫、斯、夫、奚、其、或、若6、“亟请于武公,公弗许”一句中,“亟”字的词性是。

三、指出下列汉字的形体结构。

(每字0.5分,共10分)亦诚羊都刃伐盥矢上壶莫十徒问既采马础鹿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并指出该意义是本义还是引申义。

(每句1分,共13分)1、时: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②问君西游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③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④时与出游猎。

(《史记·吕太后本纪》)⑤时移而治,不易者乱。

(《韩非子·心度》)⑥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庄子·秋水》)2、间:①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苏轼《前赤壁赋》)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左传·庄公十年》)④遂与外人间隔。

(陶潜《桃花源记》)⑤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史记·屈原賈生列传》)⑥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⑦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史记·陈涉世家》)六、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与今义,并说明古今义的差异。

(每题2分,共10分)1、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逻辑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姜全吉 迟维东 课后题答案

逻辑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姜全吉 迟维东 课后题答案

1�失败是成功之母。
答�“失败”和“成功”都是肯定概念。
2�单句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答�“单句”和“主谓句”都是肯定概念�“非主谓句”是否定概念。
3�这次选举的选票有赞成票、反对票、弃权票。
答�“赞成票”、“反对票”和“弃权票”都是肯定概念。、
4�这次升学�无论考上还是考不上�都要先作好思想准备。
答�可以用图表示为�
七、将具有下图所示关系的概念分别填入图中。
1�
答�A.工人 B. 共产党员 C. 青年工人 D. 党员教师
2�
答�A.大学生 3�
B.三好学生
C.小学生
答�A. 优质商品 B. 廉价商品 C. 物美价廉的商品 八、如果可能�将下列概念各进行一次限制和概括。 1�日光灯 答�可限制为“20 瓦日光灯”�可概括为“电灯”。
答�“考上”是肯定概念�“考不上”是否定概念。
五、指出下列语句中标横线的语词表达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
1�人是由猿进化来的�廉耻之心�人皆有之。
答�第一个“人”表达集合概念�第二个“人”表达非集合概念。
2�青年代表祖国的未来�每个青年都要努力学习。
答�第一个“青年”表达集合概念�第二个“青年”表达非集合概念。
这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可以转换成与之等值的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如果不优生就不能优育也可转换为如果要优育就必须优生还可转换为等值的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只有不优育才不优生
第一章 绪 论
一、请指出下列各段议论中“逻辑”一词的含义� 1�电影《菊豆》中主人公的命运是符合生活的逻辑的。 答�规律、规律性。 2�说“知识越多越反动”�这真是奇怪的逻辑� 答�理论、观点�贬义�。 3�语法、修辞、逻辑都是工具性的课程。 答�普通逻辑�传统形式逻辑�。 4�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说�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说话的结构�开头、中间、结尾要有一 种关系�要有一种内容的联系�不要互相冲突。 答�思维规律、规则。 5�从中学时期就训练好一种逻辑的头脑�以后无论学什么、干什么�都将受益无穷。 答�合乎思维规律、规则。 二、下列命题和推理中�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请用公式表示之。 1�所有鸟都是有羽毛的�驼鸟是鸟�所以�驼鸟是有羽毛的。 2�只有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才能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 3�每一个公民都要遵纪守法。 4�凡科学理论都是有用的�逻辑学是科学理论�所以�逻辑学是有用的。 5�任何金属都是有光泽的。 6�只有生产力迅速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增强。 答�1 与 4 具有共同的推理形式�所有 M 是 P�所有 S 是 M�所以�所有 S 是 P。2 与 6 具有 共同的命题形式�只有 p�才 q。3 与 5 具有共同的命题形式�所有 S 是 P。

易字含义详解-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易字含义详解-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易字含义详解-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易是一个常见的汉字,它蕴含着丰富的含义和文化内涵。

易字的意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和解读,涵盖了哲学、天文、历法、文化等方面。

在中国文化中,易字被赋予了重要的地位,有着广泛的应用和深远的影响。

易字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甲骨文时期,当时的易字形状与现代稍有不同,但其基本含义并未改变。

易字的本义为“容易”、“顺利”、“简单”等,表达了一种事物发展、变化的轻松和顺畅。

在古代,易字常常指事物的易于理解、接受或完成。

然而,易字的含义并不仅限于此。

易字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其中之一就是指《易经》。

《易经》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经典之一,被称为“六经之首”。

它包含了哲学、占卜、自然观察等众多内容,是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易字与《易经》紧密相连,成为了《易经》思想的象征。

《易经》通过八卦、六十四卦等象征性的符号和卦辞,揭示了宇宙运行、人类社会以及人生之道的智慧。

易字所蕴含的思想和哲学观念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

在中国古代,人们将易字视为重要的哲学名词,用以探讨自然、社会和人生的问题。

此外,易字还与天文、历法相关。

在古代,易字常常用来表示天地之间的变化和顺序。

《易经》中的八卦也与天文观测、自然现象有所关联,被用来预测时令、天灾等。

易字的使用涵盖了时间、空间、自然等多个领域,突显了其多面性和广泛适用性。

总之,易字作为一个汉字,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丰富的含义和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代表了顺利、简单的意义,也象征着《易经》所包含的哲学智慧。

易字的广泛运用和长期影响,使其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易字的深入理解和探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在本文中,我们将按照以下结构来详细解析“易”字的含义。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概述,简单介绍“易”字的重要性和我们撰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这将为读者提供一个总体的了解,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跟随我们的分析。

立体周易

立体周易

周易一、周易的基础部分周易是五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贤们对天、地、人和时间为客观对象的认识后,总结和创立一套符号系统和运算模型,就象选现在的计算机一样,在一的数学模型上对许多事情进行数学计算,然后就有了我们的数字时代。

我们先贤也创立了这类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包括了人和宇宙客观的关系,人和人的社会关系等,以及万事万物的变化都统一于这个模型中来,万事万物都大统一这个模型。

通过这个模型的计算,我们可以知道已知的时空和社会的产生、发展和变化,也可以知道未知时空和社会的部分发展和变化。

这个运算模型叫:《易》。

《易》在远古就有,到了后来的夏、商、周,每朝每代都有自己的《易》,只不过到了周,周文王做了后天八卦的易后,人们一直沿用到现在。

周朝的易叫《周易》主要内容有:先天八卦,后天八卦,阴阳五行、河图与洛书、64卦序、天干地支等。

1.先天八卦1)八卦的由来我们的祖先根据万物的产生发展得规律,创立了一套符号系统,这系统的基础元素就是“卦”。

这卦又是如何又来的?卦的产生是以人为中心的空间观察宇宙万物而得出的。

具体讲就是:老子的《道德经》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再生万物。

首先,道生一,以人为中心来看这个“一”,这里面就它的信息,因为在人对它时候,它就有左右之分,在左为阳,在右为阴,我们的先人创立了“—”阳爻和“- - ”阴爻,来表示“一”左右之象。

然后由一再生二,也就是“一”的前后运动,在人为中心的观察来说:前为阳,后为阴,也用“—”阳爻和“- - ”阴爻,也就在“一”爻的基础上有了“二”的有爻的变化,也就是一个平面变化(如图1)图1 再后,二生三:这个2爻组成的平面上下运动下,也就产生了表示上下关系的第三爻,这个表示上下变化的爻,也用“—”阳爻和“- - ”阴爻,也有其含义:在上为“—”,在下为“- - ”。

如图2.图2.最后这3爻及其变化后主成了先天八卦的立方体(如图3)。

图3先天八卦是有3个爻组成的,3爻就象“3D”,本生带有一个立方含义,只不过“3D”没有象的含义,而3爻有象的含义,有更多的信息。

2025届广东省高三语文上学期十月六校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5届广东省高三语文上学期十月六校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5届广东省高三语文上学期十月六校联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024.10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躺平”作为一种有别于主流观念的青年处世方式.正引发热议。

与奋斗争取成功相对,“躺平族”在各种压力面前选择逃避,他们更愿意过与世无争的生活,甚至一躺了之。

这位得引起社会的重视。

特定文化现象的出现往往根源于经济社会的转型。

20世纪70年代,欧美面临经济“滞胀”危机,以筒的的音乐结构和非主流的者装风格未表达叛逆的朋克文化风靡一时;在经历了90年代经济泡沫的破裂之后,日本催生了不出社会、自我封闭的“盐居族”,形成了“低欲望社会”:而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深度影响全球经济的背景下,不上学、不工作、不进修的“尼特族”日益壮大,逐步演变为当下世界性社会问题。

“躺平族”的兴起也有着深层次的经济社会背景。

一方面,当下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期,随者经济增长换挡降速和产业结构深度调整,行业发展空间受限,竞争更加激烈,最终反映到个人工作和生活的“内卷”上。

另一方面中国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为多元化的生活方式选择创造了条件。

在物质相对丰裕的当下,那些不拘于传统的青年可以选择放慢脚步,以相对舒适的工作方式换取足够的生活条件。

然而,“躺平族”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很多不利。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离不开青年的贡献。

相较于“未富先老”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促成的客观趋势“未富先躺”这一现尖问题也需要引起我们警惕。

让“躺平族”愿意奋斗,对我国尤为必要。

当然,这绝非要对“躺平族”进行批判与苛责。

出于身心考量选择舒适生活理应得到理解,经过充分思考选择慢节奏生活也需得到更多尊业。

基于现实环境自主做出适合个人的生活选择,本身就是社会发展成就的一方面体现。

引导“躺平族”奋斗,更多需要从营造良好工作环境和培育积极社会价值取向角度出发,通过国家、社会和学校等各方共同努力,给予这些青年更多的关怀。

周 易 概 说

周 易 概 说

周易概说林忠军一、《周易》释名古代对“周易”一词的解释,众说纷纭,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二种:一种认为《周易》是周代占筮之书;一种认为《周易》是讲变化的书。

英文中The Book of Chang的译文就是取此义。

具体地说,“周”字,有二义:①指周普、普遍,即易道广大,无所不包。

②指代号,即周朝,古代常称周朝的书为周书,如《周礼》、《周语》等。

“易”字也有二义:①是指变化,从文字学看,有说“易”字的构成是“日”、“月”。

“易”上为“日”,下为“月”象征日月阴阳变化;有说“易”的甲骨文为象征将一器皿水(或酒)倒入另一器皿之中,以示变换、交易。

从《周易》内容看,包含着变化的思想:如卦爻辞中,《乾》卦从初爻到上爻“龙”由“潜”、“见”、“飞”、“亢”的变化,《泰》卦中大小、往来、平陂、往复的变化。

行筮时运算而显示出数的变化,等等。

《周易》中这种变化被注释《周易》的《易传》深刻地、明确地阐发出来。

《易传》所谓的阴阳交感、天地变化的思想成为中国先秦辩证哲学中的精粹。

故“易”有变化之义。

②是指古代卜筮之书的代名词。

按照古书记载,有《连山》、《归藏》、《周易》三部筮书称为“三易”,故易是筮书专有名词。

(见刘大钧《周易概论》Pl-4)。

二、《周易》书名辨异春秋时,就有《周易》提法,在《春秋左传》这部史书当中,多次提到“周易”,但从当时人们运用的《周易》看,包括六十四卦的卦画(符号)卦爻辞。

战国时,以解释《周易》为宗旨的《易传》成书。

《周易》、《易传》并称为《易》,如《庄子》所谓“易以道阴阳”、《荀子》所谓“善为易者不占”之“易”包含了《易传》。

西汉以降,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采纳了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孔子儒家的著作称为“经”。

《周易》和《易传》被称为《易经》,或直接称为《易》。

自此以后,《周易》、《易经》、《易》混合使用,有称《周易》,有称《易经》,有称《易》,其实含义一致,均指六十四卦及《易传》,一直沿用到今天,仍然没有严格区分。

周易八卦学说

周易八卦学说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六十四卦排列与自然演化规律:《周易》六十四卦的排列,以自然的演化规律为据。上经以乾坤为首,象征着世界万物刚刚开始于天地阴阳。乾坤之后为屯、蒙,象征着事情刚刚开始,处于蒙昧时期。……上经终于坎、离,坎为月,离为日,有光明之义,象征万事万物活生生地呈现出来。
六爻装卦要素:
地支——地的要素。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六亲:父母、子孙、官鬼、妻财、兄弟。“生我者父母,我生者子孙,克我者官鬼,我克者妻财,比和者兄弟”——人的要素。六神:青龙、朱雀、勾陈、螣蛇、白虎、玄武。看起卦日期的天干,比如甲乙起青龙,丙丁起朱雀,戊日是勾陈,己日起螣蛇,庚辛是白虎,壬癸起玄武。——空间的要素。起卦日期——时间的要素。
5.“易”为阴阳,阴阳是由日月代表的。
6.无极图”是道教修炼长生之术,刻在石壁上的一个圈。“无极”之圈,就是练功者为更快的入静,而直视静思的一个标记。
7.在“无极”圈里,加进了“易”,也就是画代表“易”的——“日、月”二字,正好形成一个“S”形。即为太极。
8.圆(无极)里的“日月”一边一半,日月中间又各有一点,以黑白一分,就变成了看上去似如两条“鱼”形了。
2.“卦”字是由“圭”字与“卜”字组合而成。“圭”为古人最早测量日影的工具——土圭。“土圭”——圭表,白天测量日影,晚上用来观察月亮。
3.“卦”,即是古人用“圭”,对日、月影象测定结果的观察,来做出判断吉凶的占“卜”,就是“卦”。
4.“易”为日月,“太极图”就是一个“易”的——日月、阴阳的代表符号。
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64卦实际是阐述了社会人生的64个专题, 384爻说明384种处境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和最佳对策。
文王六十四卦卦序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经>中的时空结构及预测原理[
对于《易经》是否科学的问题,曾经产生过争议。

如果问:“广义相对论是否科学?”肯定会令一些学者为之破颜。

且慢!《易经》与相对论所探讨的本是相同的课题,只是它的内涵更深遽广博而已。

《易经》创始之初,就是围绕时空结构这个大背景展开的。

以阴阳而论,则时间为阴,空间为阳。

仅以宇宙二字而论,上下左右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所谓宇宙就是时空,中国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时空并论。

例如用以论时的十二地支,本身又代表了一定的空间方位。

在西方文化中时空是各自独立的。

在空间背景下产生了西方的几何学体系。

而对时间的认识,几乎等于零。

在这个问题上,先进的钟表制造技术说明不了任何问题。

依几何学的观点看,我们是生存在一个由长、宽、高三维组成的空间里。

直至近代,西方学者才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出现了四维空间的假说。

把时间看成是与长宽高等同的一维,其立论就是错误的,因为此在这个假说面前,西方文化体系捉襟见肘,无法对其加以论证。

在三维空间坐标上,时间这一维应该标于何处呢?因为时间无处不在,所以时间应该有许多维。

而这许多维实际上又是一维。

这里面隐隐约约有一些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的问题。

因为时间无所不在,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所以时间与空间是浑然一体的。

然而为了表述上的方便,必须把时间与空间分离开,创立抽象意义上的时间与空间。

在抽象的意义上,时间与空间应该是一种平行的关系。

假设空间是一个平面,那么时间则是一条与空间相平行的、不间断的直线。

在时间直线上任意取一点,这一点就是现在。

在同一时间里,所有的空间都属于同一时间。

换一个角度讲,则所有的空间仅仅是时间直线上的一个点。

如果我们在时间直线的某一点放置一架照像机,那么就可以拍摄下空间的全景照片。

时间是运转不息的,空间随着时间的运转发生变化,我们再把时间直线设想为时间隧道,我们自己则是在时间隧道中漫步的人。

我们每迈动一步,空间就会发生沧海桑田的变化。

古人讲“天开于子,地辟于丑”,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我们在时间隧道中来回漫步,那么昨天与今天就会重复出现。

同理,明天与今天也会重复出现。

从理论上讲,只要我们能够进入时间隧道,我们就可以知道昨天发生的事,也可以知道明天发生的事。

佛经上讲,释迦年牟尼可以知道以前的事,也可以知道未来的事,是完全可信的。

伏羲氏这样的圣人,也可以知道过去、未来之事,并且创立了一套时空坐标体系枣八卦。

其目的无非是让我们这些不能进入时间隧道的人,也可以知道过去、未来发生的事。

人的血肉之躯是不可能进入时间隧道的。

人若想进入时间隧道,必须进入纯意识状态。

这个问题与宗教问题及气功修炼有关,在这里暂不展开讨论。

我们把时间抽象为一条直线,在时间直线上任意取一点,这一点就是现在。

点的一边是过去,点的另一边是未来。

过去与未来在无限远处交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闭合的时间。

关于时间的闭合性,可以从干支纪年法中得到例证。

我们祖先发明的干支纪年法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时间的闭合性;二是时空一体性;三是时间对空间的支配性。

关于时间对空间的支配性,已经作了一点论证。

时间的闭合性表现在以六十为一个周期,时空一体性则是一个明显的事实,从中又可以推论出空间的闭合性。

《西游记》中讲孙悟空跳不出如来
佛的手心,可以说是对空间闭合性的一科学写照。

这一点对今天的科学探索,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易学预测技术之所以能够成立,是基于两个重要的因素。

一是古人创立的时空坐标体系;二是时间对空间的支配性。

以八卦为蓝本的时空坐标系,是一个多元坐标系统,与常规概念上的空间坐标及罗盘有着本质的不同。

在时空坐标体系中,时间依一定的规律,做周而复始的变化。

由于时间对空间的支配作用,空间参照系数依时间的变化而作出同步的变化。

具体表现在爻变、卦变及其它方式的变化上,卦变与多变的意义,在于指示预测者应选择的时空点。

在四柱预测法中,预测的基本依据是四个时间单位。

并参照两个时间变量因素(大运、流年)在四个不变的时间单位中,以日干为主坐标层点,以其它干支为子坐标。

通过时间变量因素对主体坐标及子坐标的影响,推断出一个人一生的荣辱。

时空坐标原理在六爻预测中体现得更为充分。

一卦出来后,卦中诸爻形成了一个时空坐标群落。

以世身或用神为主坐标,由六亲组成子坐标系统。

世身及用神与日、月、六亲构成了个复杂的关系网络。

由于参照点众多,所以断事十分详尽。

有些断卦高手主张六亲活看,即对每一爻,每个子坐标逐一进行分析,犹如纵横于天地之间,可以说是深得时空之奥妙。

从《易经》中衍生出来的预测方法很多。

任何一种预测技术,如果脱离了这两大要素,都是不能成立的。

在手相、面相占断中,主要依据是宇宙背景能量对人体作用的结果。

仔细分析一下便不难得知,仍然没有离开这两大要素。

易学文化作为一个纵贯古今的文化体系,内容十分广博,除阴阳学说外,还有一个最大的伴生系统五行学说。

把五行生克图分开来看,各自都有着与时空相同的闭合性。

在这里,我提出一个大胆的假设:五行学说就是爱因斯坦先生作梦都想创立的“宇宙统一场”。

统一场反映了宇宙中能量状态的分布,产生于宇宙运行的惯性作用。

在中国文化中,用天干来表示这种能量态的运行。

爱因斯坦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著名的公式E=mc2。

其中E代表能量;m代表物质的质量;C代表光速。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能量与物质是可以相互转换与共存的。

如《道德经》中所言:“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冲气是能量与物质相对于平衡的条件。

通俗地讲,任何物体都存在着物质与能量两种状态。

只不过能量态是人类的眼睛观察不到的。

天体在运行过程中会对地球上的物体产生影响。

例如月球与地球的引力场相互影响,产生了地球海水的潮汐变化。

引力场具有能量,通过能量转换,转变成了海水的动能。

五行场虽然也具有能量,却与天体的运行无关。

可以说天体的运行也在受着五行场的支配。

因为五行场属于宇宙的背景能量。

它对一切事物的影响都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

在现代的科学技术领域里,人们对场的认识仅限于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而在五行场中,同性的不一定相斥,异性的不一定相吸。

其中有同性制化与异性制化的问题。

五行场究竟通过什么方式对人及事物产生影响,应该如何用现代观点进行解释,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黄帝内经·素问》中曾谈到,当病邪侵入人的肝经后,由于肝经属木,遇庚辛日病情会加重,遇壬癸日或甲乙日,病情会减轻或痊愈。

说明古人对宇宙背景能量的运行规律及对人体的影响是早有认知的。

所以从《易经》中衍生出来的一切预测方法,不但可以测出一个人一生的荣辱,还可以测出一生中的健
康状态。

世界上的物体既然存在着物质与能量两种状态,人自然不能例外。

骨、肉、血液等属于物质状态,人体的能量状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力量,一种是思想。

把思想看成是能量的表现形式,可能不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实际上思想正是生命能量的释放过程,现代的气功修炼,可以看成是对思想能量的开发。

毫无疑问,人体内的能量要进行交流与输布,有自己的交流渠道,同时人体内的能量也要同宇宙的背景能量进行交流,古人就是依据这种天人感应原理创立了子午流注法则。

那么这种交流一旦出现故障,人体就会出现病理反映,此时只能用调整人体五行的方法进行医治。

对无所不在的宇宙背景能量,我们俗称为风水。

人为调整风水,似乎有一些能量反射的原理,是一门比较深的学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