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水痘与带状疱疹
第二节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19
三、人疱疹病毒8型
人疱疹病毒8型(HHV-8),1993年从艾滋病患者伴发的卡
波济肉瘤(Kaposi sarcoma,KS)组织中发现。该病毒为双 链DNA(165kb),主要存在于艾滋病卡波济肉瘤组织和艾 滋病患者淋巴瘤组织。 HHV-8与卡波济肉瘤的发生、血管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 及一些增生性皮肤疾病的发病有关。
该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
9
二、临床意义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由同一种病毒引起两种不同的病症。 水痘是VZV的一种原发性感染,也是儿童的一种常见传染病,传染 性强,2~6岁为好发年龄,患者是主要传染源。
儿童时期患过水痘,病毒可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者颅神经的感觉 神经节等部位,当机体受到某些刺激,细胞免疫功能损害或低下等, 均可诱发带状疱疹。
20
2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HHV-6的原发感染多见于6m至2岁的婴儿,感染后多无症状,少数
可引起幼儿丘疹或婴儿玫瑰疹。常急性发病。 病原体检查可采集早期原发感染病儿的唾液和外周血淋巴细胞标本, 接种经PHA激活的人脐血或外周血淋巴细胞作HHV-6病毒分离。也可 用原位杂交和PCR技术检测受感染细胞中的病毒DNA。间接免疫荧光 法常用于测定病毒IgM和IgG类抗体,以确定是近期感染和既往感染。
7
2.病毒分离培养
确诊HSV感染的“金”标准。
标本接种人胚肾、人羊膜或兔肾等易感细胞。HSV引起的CPE常在
2~3d后出现。 HSV-1和 HSV-2的单克隆抗体、HSV型特异性核酸探针等可用于鉴 定和分型。
3.特异性抗体检测
对临床诊断意义不大。
8
第二节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一、病毒特性
水痘和带状疱疹的区别

水痘和带状疱疹的区别在生活当中很多人将水痘和带状孢疹混为一谈,但实际上这两者虽然说症状类似,可是性质却是不一样的,而且引起的原因也各不相同,所以说面对这种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学会去区别,这样子才可以更好的帮助自己治疗,降低更多不必要的伤害,下面就一起去了解一下水都还要带状孢疹的区别。
很多的疾病和他们的症状表现是非常类似的,所以在生活当中人们很容易将它们混为一谈,所以说治疗的解决方法也可能会相同,这样就会影响疗效,因此希望大家能够更加关注这些疾病的区别保健,这样子才可以针对性的去治疗。
水痘传染性很强,是儿童时期发生的一种普遍的传染病。
临床特征是皮肤和粘膜相继出现丘疹水疱和结痂。
可有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开始身上先见红点,以后变为疱疹,光亮如小水珠,周围有红晕,出疹多者常很快遍布前胸后背,甚至遍及四肢。
疱疹慢慢结痂,至数日或2—3周才完全脱落,脱落后一般不留瘢痕。
在同一时期,全身皮肤可见丘疹、疱、结痂,俗称“三代同堂”。
该病可引起许多并发症,最常见的是皮肤感染。
带状疱疹是潜伏VZV再激活感染,多见于成人,表现为成簇的疱疹,沿身体一侧的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
预防:(1)长期应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病人,尽可能依原有疾患情况减低用量或停用。
(2)在水痘流行期间可对这类病人“应急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
(3)对高危易感儿接触水痘后还可应用水痘一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肌肉注射2~5毫升,可减低发病率,并可使发病者病情明显减轻。
发病期间饮食宜清淡。
能为您提供健康服务,我们感到非常荣幸。
但这些内容仅供参考,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就诊医生的指导,谢谢合作,欢迎您再次提问。
有问必答网为全民公益网站,医师团全体成员竭诚为您服务,我们将尽快回复您的提问,欢迎您经常光顾有问必答。
以上就是关于水痘和带状孢疹的区别介绍,相信通过这些介绍之后,大家对于这个问题应该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了吧?想要更好的保障自己的身体健康解决这种疾病,那么一定要注重他们之间存在的区别问题。
水痘和带状疱疹诊疗方案

经典型带状疱疹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二)特殊类型带状疱疹
1.眼带状疱疹 (1)侵犯三叉神经眼支。 (2)可累及角膜形成溃疡性角膜炎, 波及眼底引起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3)老年人好发。 (4)疼痛剧烈。
眼带状疱疹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二)特殊类型带状疱疹
2.耳带状疱疹 (1)侵犯面神经及听神经。 (2)Ramsay-Hunt综合征:膝状神 经节受累,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 疹三联征。
第二节
水痘和带状疱疹
皮肤性病学(第9版)
水痘
水痘(varicella)指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 对于皮肤的原发感染表现,出疹特点具有特征性的顺序,损害向心性分布, 同一时期存在多种皮疹类型:如丘疹、丘疱疹、水疱、脓疱,如无继发感 染等,愈后不留痕迹。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三)其他治疗
紫外线、频谱治疗仪、红外线等局部照射,可促进水疱干涸结痂,缓 解疼痛。
水痘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三、带状疱疹临床表现
(一)经典型带状疱疹
(二)特殊类型带状疱疹
眼带状疱疹 耳带状疱疹 播散性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一)经典型带状疱疹
1.好发人群 任何年龄。 2.特征 (1)好发部位:肋间神经或三叉神经第一分支。 (2)出疹前局部皮肤感觉过敏。 (3)单侧,不超过躯干中线。 (4)红斑 丘疹 丘疱疹 水疱或大疱。
皮肤性病学(第9版)
六、预防和治疗
治疗原则:抗病毒、止痛、消炎、防治并发症。
(一)局部治疗 (二)系统药物治疗 (三)其他治疗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一)局部治疗
【传染病】第2章 第6节水痘

带状疱疹
鉴别诊断
2.脓疱疹 儿童常见的细菌感染性疾病,鼻唇周围或 四肢暴露部位,疱疹-脓疱-结痂,无分批出 现,无全身症状。
3.丘疹样荨麻疹 婴幼儿,过敏性疾病。四肢躯干分批出现 的红色丘疹,顶端有水疱。壁较坚实,痒 感显著,周围无红晕,不结痂。不累及头 部和口腔。
鉴别诊断
疹融合形成大疱。 ④妊娠期感染水痘症状重,早孕致畸。晚孕
易发生新生儿水痘,病情较危重。
当存在免疫功能缺陷、凝血机制障碍及继 感染等原因时,常形成非典型水痘。 1.出血型水痘—症状重、皮肤黏膜瘀点瘀斑 和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或DIC所致) 2.坏疽型水痘—继发细菌感染所致,皮肤大 片坏死,可因败血症死亡。
治疗
(二)抗病毒治疗 早期应用阿昔洛韦,首选,2岁以上儿童按 体重一次20mg/kg,一日4次,共5天,成 人常用量一次0.8g,一日5次,共7-10天。 如皮疹出现24小时内进行治疗,则能控制 皮疹发展,加速病情恢复。
治疗
(三)防治并发症 1.继发细菌感染:及早选用敏感抗生素。 2.脑炎:用20%甘露醇脱水。 3.皮质激素对水痘病程有不利影响,可导致 病毒播散,一般不宜应用,但病程后期水 痘已结痂,若并发重症肺炎或脑炎,中毒 症状重,病情危重者可酌情使用。
小结
1.病因: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 2.好发年龄:主要好发于儿童。 3.潜伏期:2周左右。 4.前驱症状:发热等不适,1~2日内出皮疹。 5.皮疹特征:向心性分布,斑疹、丘疹、疱
疹、结痂同时存在。 6.自觉症状:微痒(成人会十分痒,很难忍
受)。 7.愈后:有自限性,一般不留疤痕,潜伏的
病毒再激活,表现为带状疱疹。
➢水痘皮疹分批出现。病毒间歇性入血有关。 斑疹—丘疹—疱疹—结痂 同一部位有不同 时期的皮疹同时存在是特征之一。
水痘与带状疱疹本是同根生

水痘与带状疱疹本是同根生作者:罗勤来源:《家庭医学》2022年第05期水痘和带状疱疹实为一种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两种疾病。
出过水痘可获得终生免疫不再得水痘,但以后却可能会得带状疱疹。
水痘和带状疱疹虽然是同根生,但它们仍有不同之处,即易感人群和临床表现不同。
水痘是好发于儿童的一种急性、高传染性的呼吸道传染病。
病毒通过呼吸道黏膜进入体内,在肝脏和脾中进行复制,11~13天后就会播散到全身的皮肤;再经过2~3周的潜伏期,皮肤就会出现斑丘疹、水疱疹,并且能发展为脓疱疹。
疹子呈向心性分布,通常有发热症状。
值得欣慰的是几天后结痂,没有激发感染的患者结痂脱落后不会留下瘢痕。
我国水痘的流行高峰主要为4月~6月及11月~次年1月。
学生及学龄前儿童为水痘的主要发病人群,约占病例总数的80%,其中以5~6岁儿童最为常见。
儿童水痘一般是自限性的(除了免疫缺陷儿童),症状比较轻。
但是成人的水痘症状是很严重的,20%~30%可以并发病毒性肺炎,病死率较高。
孕妇的水痘临床症状更重,还可以导致胎儿畸形、流产或死胎。
新生儿水痘呈现播散性,病死率也很高,水痘性脑炎可以导致永久的后遗症。
儿童得过水痘后,病毒并没有消失,而是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脑神经的感觉神经节里面。
成年以后,当熬夜、烟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潜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就会被激活,激活的病毒沿着感觉神经到达所支配的皮肤细胞,在细胞内增殖引起疱疹。
因为疱疹沿着感觉神经支配的皮肤分布,串联成带状,所以叫带状疱疹。
大部分疱疹没有瘙痒,但疼痛剧烈。
如治疗及时,1~3个月后疼痛会消失。
带状疱疹最常见好发部位在胸、腹或头颈部,有时会侵犯眼睛、口腔、耳朵及阴部黏膜处。
若带状疱疹发生在额部和眼睛周围,可能会引起眼部感染和永久性视力减退。
若发生在耳部会出现听力减退。
一般带状疱疹持续7~10天,2~4周能完全消除,几乎不留下任何疤痕、疼痛及瘙痒。
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水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继发感染全身症状严重时,可用抗生素。
早期隔离至皮疹完全结痂干燥为止。
治疗
对症为主,加强护理,防止继发感染。 应积极隔离病人,防止传染。
治疗
局部治疗
以止痒和防止感染为主,可外搽炉甘石 洗剂或龙胆紫液。
继发感染者在炉甘石洗剂内加入氯霉素 (0.5g/100ml)或洁霉素(0.6g/100ml), 也可外用抗生素软膏
治疗
全身治疗
抗病毒药物 在病变早期,可给以抗病 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泛洛昔韦、肌注干 扰素。
外耳疱疹三联征
泛发性带状疱疹 右股部簇集性血疱,周围有红晕,头部出现血性疹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沿神经走向、呈带状分布的群集性 小水疱伴有显著神经痛,即可作出诊断。 出疹前或无皮损的患者应注意与胸膜炎、 胆囊炎、阑尾炎、肋软骨炎、流行性肌 痛等进行鉴别。
治疗
抗病毒:阿昔洛韦、万乃洛韦、利巴韦 林
治疗
止痛 口服止痛药去痛片、颅痛定、布洛芬、
散利痛等 局部封闭:
治疗
营养神经 常用维生素B1及B12,口服或肌注。维
生素B1 100mg肌注,每日一次,维生素 B12 250ug肌注,每日一次。
治疗
增强免疫 干扰素:100万U,肌注每日一次,连用6
天。 人脾转移因子:隔日1U上臂内侧皮下注
射。 胸腺素:每日肌肉注射1支,直至痊愈。
治疗
皮质类固醇激素 强的松每日30-60mg,5-7日后减量,根
据病情数日内减完。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
口服药物 物理治疗 针灸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
口服药物 多虑平25mg,每日3次。 左旋多巴50mg每日3次,每2周连用3天,
【儿科学文献知识】传染病——水 痘

传染病——水痘水痘是由水痘时邪(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强的出疹性疾病,以发热,皮肤黏膜分批出现皮疹,丘疹、疱疹、结痂同时存在为主要特征。
因其疱疹内含水液,形态椭圆,状如豆粒,故中西医均称为水痘。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二季发病率高。
任何年龄小儿皆可发病,90%为10岁以下小儿,以6~9岁儿童最为多见。
本病一般预后良好,一次感染水痘大多可获终生免疫,当机体免疫功能受损时或已接种过水痘疫苗者,也可有第二次感染,但症状轻微。
水痘潜伏期为10~21天。
水痘结痂后病毒消失,故传染期自发疹前24小时至病损结痂,约7~8天。
[病因病机]小儿水痘的发生为感受水痘时邪所致。
在气候变化,水痘流行期间易被感染。
当小儿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外邪乘虚侵入而成水痘。
水痘病在肺脾两经。
肺主皮毛,脾主肌肉,水痘时邪由口鼻而入,蕴郁于肺脾,时邪袭肺,且与内湿相搏,而出现发热,流涕,水痘布露等症。
1.邪伤肺卫水痘时邪从口鼻而入,蕴郁于肺。
肺司宣肃,外邪袭肺,肺卫为邪所伤,宣降失常,则致发热,流涕,咳嗽;病邪深入,郁于肺脾,肺主皮毛,脾主肌肉,正气抗邪外出,时邪夹湿透于肌表,正盛邪轻,则致水痘稀疏,疹色红润,疱浆清亮,随后湿毒清解,疱疹结痂向愈。
2.毒炽气营若小儿素体虚弱,加之感邪较重,调护不当,邪盛正衰,邪毒炽盛,则内传气营。
气分热盛,致壮热,烦躁,口渴,面红目赤;毒传营分,与内湿相搏外透肌表,则致水痘密集,疹色暗紫,疱浆混浊。
小儿感受水痘时邪后,若邪毒炽盛,易毒热化火。
加之小儿肝常有余,心火易炎,邪毒易于内陷,可出现壮热不退,神志模糊,甚至昏迷、抽搐等证,此为邪毒内陷心肝之变证。
小儿肺脏娇嫩,感邪之后,若邪毒内犯,闭阻于肺,肺失宣肃,出现高热,咳嗽不爽,气喘,鼻煽,口唇青紫等证,此为邪毒闭肺之变证。
[临床诊断]1.诊断要点(1)起病2~3周前有水痘接触史。
(2)周身可见疱疹,以躯干部为主。
疱疹呈椭圆形,大小不一,内含水液,周围红晕,常伴有瘙痒,结痂后不留疤痕。
传染病学水痘与带状疱疹

病原学
•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 传染源
– 水痘和带状疱疹患者
• 传播途径
– 呼吸道或直接接触
• 易感人群
– 普遍易感,可复发
发病机制
• 初次感染病毒后,病毒沿神经纤维进入感 觉神经节,呈潜伏性感染
• 当免疫功能下降时,如恶性肿瘤、使用免 疫抑制剂、艾滋病等时,潜伏的病毒被激 活而复制,使受侵犯的神经节发生炎症, 引起相应节段的皮肤出现疱疹,同时使受 累神经分布区域产生疼痛
诊断
• 单侧性、呈带状排列的疱疹和伴有神经痛
治疗
• 止痛 • 抗病毒:阿昔洛韦 • 预防继发感染• 主要病来自部位:神经和皮肤皮疹特点
• 先出现神经节段分布的局部皮肤灼痒、疼 痛、感觉异常
• 1-3天后沿周围神经分布区域出现成簇的红 色斑丘疹,快速发展为疱疹
• 疱疹从米粒大至绿豆大不等,分批出现, 沿神经支配的皮肤呈带状排列
• 伴有显著的神经疼痛 • 常见于胸部,其次为腰部、面部,多为一
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