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疾病预防和控制
社区卫生工作者的常见病与多发病防治

社区卫生工作者的常见病与多发病防治社区卫生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面对各种常见病与多发病。
了解和掌握这些疾病的防治措施对于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社区卫生工作者与常见病与多发病的防治进行探讨,并提供一些建议。
一、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是社区居民中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
包括感冒、流感、肺炎等。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卫生教育,宣传正确的咳嗽和打喷嚏的姿势,勤洗手,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等。
对于高风险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提供疫苗接种服务。
二、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胃溃疡、胆囊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在社区居民中较为常见。
预防措施包括:提倡健康饮食习惯,减少高脂肪、高糖、高盐的摄入,增加蔬果和纤维素的摄入。
卫生工作者可以与居民开展定期的健康教育活动,向大家普及与消化系统健康相关的知识。
三、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预防措施包括: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和肥胖等。
卫生工作者可以利用健康体检、回访等方式,对高风险人群进行积极的宣传教育和干预。
四、传染病社区中的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等对于居民健康造成威胁。
卫生工作者可以组织疫苗接种活动,推广正确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常通风、避免接触病原体等。
五、慢性病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肺癌等给社区居民带来了沉重的病痛和经济负担。
卫生工作者需要加强对慢性病的早期筛查和管理,开展定期随访服务,帮助患者有效控制病情。
六、精神疾病社区居民中的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等也影响着大家的生活质量。
卫生工作者可以组织心理咨询小组,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疏导服务。
七、健康管理社区卫生工作者应加强居民的健康管理,包括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健康监测等。
通过各种健康管理服务,卫生工作者可以及时了解居民的健康状况,并进行相应的干预。
结语:社区卫生工作者在常见病与多发病的防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只有通过健康教育、疫苗接种和定期随访等措施,才能有效遏制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蔓延。
社区卫生工作者如何进行传染病预防与控制

社区卫生工作者如何进行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社区卫生工作者作为基层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维护社区公共健康的重要责任。
在面临各类传染病的威胁时,社区卫生工作者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确保社区居民的健康与安全。
本文将介绍社区卫生工作者如何进行传染病预防与控制,以提高社区疾病防控水平。
1. 加强传染病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社区卫生工作者应当加强对社区居民的卫生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特别是与传染病相关的知识。
他们可以通过举办健康讲座、发放宣传材料、定期发布健康信息等方式,向社区居民传达传染病预防的重要性和方法。
同时,应建立健全的卫生宣传网络,利用社交媒体等平台,广泛传播传染病防控的相关知识,提高居民的防病意识和行为习惯。
2. 加强传染病监测和报告社区卫生工作者应当加强对传染病的监测和报告工作,及时发现和报告疑似或确诊病例。
他们需要与当地卫生部门保持紧密合作,建立健全的传染病监测和报告体系。
通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追踪病例的传播路径和扩散范围,早期发现和控制传染源,防止传染病的蔓延。
同时,社区卫生工作者还应当积极参与传染病防控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整理工作,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3. 加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社区卫生工作者应当加强对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建立完善的个人健康信息系统。
他们可以通过居民健康体检、疫苗接种、健康评估等方式,对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并及时储存和更新相关数据。
社区卫生工作者还应定期对居民进行健康宣教,提醒居民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合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资源,进行常规的传染病检测和筛查,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病风险。
4. 强化个人防护措施和环境卫生管理社区卫生工作者在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个人防护措施,包括佩戴口罩、戴手套、穿隔离衣等。
在与疑似或确诊病例接触时,要注意洗手消毒、正确佩戴和处理防护装备等。
此外,社区卫生工作者还应当加强对社区环境的卫生管理,及时清除污染源、消毒公共场所、指导居民正确处理垃圾等。
社区卫生工作者如何开展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社区卫生工作者如何开展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社区卫生工作者在社区居民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负责预防和控制常见疾病,保障人民健康。
为了更好地开展预防和控制工作,社区卫生工作者需要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同时与居民密切合作,提供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控制策略。
本文将讨论社区卫生工作者在开展常见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中的方法和策略。
一、常见疾病的预防工作1. 疫苗接种:社区卫生工作者应密切关注疫苗接种情况,及时提醒居民按照预防接种计划接种疫苗。
他们可以组织疫苗接种活动,提供接种信息和指导,保障社区居民的免疫力。
2. 健康教育:社区卫生工作者可以利用多种媒介(如宣传栏、社区广播等)开展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工作,促使居民提高对疾病预防的认知。
通过健康教育,社区居民可以了解疾病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和早期识别症状等有关知识。
3. 健康体检:社区卫生工作者可以组织健康体检活动,提供免费或优惠的体检服务,以发现并及早干预潜在的健康问题。
通过定期体检,社区居民可以更好地掌握自身健康状况,并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二、常见疾病的控制工作1. 早期筛查:社区卫生工作者可以通过组织常见疾病的早期筛查活动,发现高危人群并及早干预。
例如,定期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筛查,可以帮助居民及时发现疾病,并提供适当的治疗与管理。
2. 病例登记与报告:社区卫生工作者应建立完善的病例登记与报告制度,及时掌握社区内常见疾病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
通过病例监测和报告,可以帮助卫生工作者及时了解疫情,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 协助调查与隔离:当社区中出现疫情时,社区卫生工作者需要及时与卫生部门合作,协助开展疫情调查和隔离工作。
他们需要提供疫情的详细信息、参与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控措施的制定,以保障社区居民的安全。
三、居民参与与合作社区卫生工作者无法独自完成预防与控制工作,他们需要与居民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1. 社区居民培训:社区卫生工作者可以开展常见疾病预防和控制的培训课程,向居民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
社区疾病预防与控制

关系。
社区疾病监测—统计表
– 用表格的形式将统计数据和分析结果表达出来。
– 1. 统计表的一般格式
– 2.绘制统计表的基本要求 (1)标题:简明扼要说明表的内容。写在表的上端正中,如有
两个以上表格,在标题前应该写上表序。 (2)标目:分为横标目和纵标目,分别说明表内同一横行和同
– 3.病死率(fatality rate) 病死率是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种疾病的人群中因该病而死亡 的频率,是主要用来衡量疾病严重程度和考核治疗效果的指 标,主要用于急性病。
社区疾病监测—常用的疾病监测指标
– 4.生存率(survival rate) 生存率又称存活率,是指经过一定时间(N年)的观察, 某病患者(或接受某种治疗措施者)中存活人数所占的 比例。
2. 传染病疫情报告时限
(二)中毒事件报告
1. 食物中毒事件报告 2. 职业中毒事件报告 (1)一般职业中毒事件 (2)重大职业中毒事件 3. 环境卫生突发事件报告 (1)饮用水突发事件 (2)公共场所突发事件 (3)大气环境突发事件 (4)化妆品突发事件
重大疫情与中毒事件的处理—传染病疫情与中毒事件的报告
– 1. 减毒活疫苗 – 2. 灭活疫苗 – 3. 基因工程疫苗 – 4. 亚单位疫苗 – 5. 合成疫苗
(二)免疫程序
– 实施计划免疫首先应制订切实可行的免疫程序,即给 什么人、什么时候接种什么疫苗,以充分激发机体免 疫功能,达到最佳效果。
免疫预防—计划免疫
(三)社区计划免疫实施
– 1. 宣传组织工作 《全国计划免疫工作条例》 – 2. 接种前准备 包括接种环境、接种者、接种用物和受
社区健康管理的工作内容

社区健康管理的工作内容1. 疾病预防与控制社区健康管理的首要任务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工作内容包括:- 提供基本的传染病防控知识和教育,宣传正确的卫生惯和生活方式,加强居民的卫生意识;- 制定和实施疫苗接种计划,确保社区居民及时完成疫苗接种;- 组织开展疫情监测与报告,及时发现和防范突发传染病;- 落实疫情溯源和流行病学调查,掌握疫情动态,制定应对措施;-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疾病预防。
2. 健康体检和健康档案管理社区健康管理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健康体检和健康档案管理。
具体工作内容包括:- 组织居民进行定期健康体检,包括身体检查、生活惯评估、疾病筛查等;- 建立和完善居民的健康档案,记录个人基本信息、健康状况、疾病史等;- 分析和解读健康体检结果,及时发现健康问题,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干预建议;- 组织健康咨询和宣教活动,提供健康管理的指导和支持。
3. 慢性病管理和康复随着社区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慢性病的发病和管理成为社区健康管理的重点。
工作内容包括:- 组织慢性病筛查和评估,提供个性化的慢性病管理方案;- 开展慢性病健康教育,帮助居民理解和掌握慢性病的知识和自我管理技能;- 协助居民建立慢性病用药计划,提供用药指导和监测;- 协调社区医疗资源,推进慢性病康复服务的开展;- 组织康复辅助设施和服务的供给,改善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4. 健康宣传和教育社区健康管理工作还包括健康宣传和教育,旨在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能力。
具体工作内容包括:- 制定和传播健康宣传计划,包括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用药安全等方面的宣传活动;- 组织健康教育讲座和培训,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 开展健康知识竞赛和活动,提高居民对健康问题的认知和关注度;- 制作和发布健康教育资料,提供科学、可靠的健康信息;- 协助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推动个性化健康管理的开展。
社区健康管理是保障居民健康的重要举措,通过开展以上工作内容,能够提升居民的健康水平,减少疾病发生和传播风险,促进社区的健康发展。
(完整版)社区卫生防疫制度

(完整版)社区卫生防疫制度社区卫生防疫制度
社区卫生防疫制度是为了保护社区居民的健康,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以下是社区卫生防疫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实施方法。
1. 社区健康宣传
社区应定期组织健康宣传活动,宣传有关卫生知识、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等内容。
可以通过举办健康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海报等方式,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
2.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社区应建立完善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记录居民的基本信息、健康状况和疫苗接种情况等内容。
定期更新档案,并根据需要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和服务。
3. 疫情监测与报告
社区应设立疫情监测和报告机制,及时掌握社区内的疫情情况,并向上级卫生部门报告。
监测包括定期进行居民健康调查和疫情监测,及时发现疾病疫情的异常情况。
4. 健康教育和培训
社区应定期组织健康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和
卫生意识。
可以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培训居民正确的卫生惯和
疾病预防措施,增强居民的自我防护能力。
5. 环境卫生管理
社区应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确保社区内的公共场所和生活
区域的清洁与卫生。
定期进行环境卫生检查,清理垃圾、消杀病媒
生物等,预防疾病传播。
6. 社区疫苗接种
社区应组织疫苗接种工作,提供相关疫苗并宣传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根据疫情和疫苗接种计划,组织居民进行疫苗接种,提高社区居民的免疫力。
社区卫生防疫制度的实施需要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和配合,通过共同努力,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保障社区居民的健康安全。
参考资料:。
卫生保健 第十章 社区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十大恶性肿瘤发病率排序
男性发病前十位(占86%) :肺癌、胃癌、肝癌、 结肠/直肠癌、食管癌、膀胱癌、胰腺癌、白血病、 淋巴癌、脑肿瘤
女性发病前十位(占82%) :乳腺癌、肺癌、结 肠/直肠癌、胃癌、肝癌、卵巢癌、胰腺癌、食管 癌、子宫癌、脑肿瘤
肺癌
胃癌
肝癌
乳腺癌
WHO指出,恶性肿瘤80%-90%是由环境因素 引起,此外,行为生活方式、心理因素也是导致 恶性肿瘤发生的危险因素。
传染病:指由病原体所引起的,能在人间、动物 间或人与动物间相互传播的疾病。
你知道的传染病有哪些?
一、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
一、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传染源: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 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 染的动物 1. 病人作为传染源
新发传染病 1.AIDS:1980年发现,在全球迅速蔓延,非洲和亚洲最为严重。 2.疯牛病(新型克雅氏病):1986年英国首发。我国尚无报道。 3.SARS:2002年在我国广东首次报道。 4.人感染禽流感:由甲型流感病毒的某些亚型引起。
1997年香港首发。 5.其他:如埃博拉出血热、莱姆病、西尼罗热等
特别推荐具有抗癌作用的食物:
胡萝卜、红薯(马铃薯)、菠菜、杏、甜瓜 番茄 花椰菜、甘蓝(卷心菜)、莴笋; 大蒜、洋葱、大葱; 大枣、猕猴桃、香菇(菌类)、芦笋 全麦、糙米、燕麦
特别提醒:
水果有助于预防口腔癌、咽喉癌、食道 癌、胃癌、肺癌等多种癌症,吃的时候 要尽量完整进食。
膳食纤维:吸水和膨胀;防扩散,可抑 制其他成分扩散;吸附和刺激肠蠕动。 可降低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和胰腺 癌的危险性
社区卫生工作者的疾病预防和控制策略

社区卫生工作者的疾病预防和控制策略社区卫生工作者在保障社区居民健康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致力于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采取各种策略来保护社区居民免受疾病的侵害。
本文将讨论几种常见的疾病预防和控制策略,包括推广健康教育、加强免疫接种、提供健康巡回服务和建立应急响应机制。
健康教育是社区卫生工作者进行疾病预防和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和健康教育讲座,卫生工作者能够向社区居民介绍常见疾病的预防方法和注意事项。
比如,在流感季节,社区卫生工作者可以向居民宣传正确的洗手方法、咳嗽和打喷嚏的礼仪以及定期通风等方法,以减少流感的传播。
免疫接种在疾病预防和控制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社区卫生工作者负责推广和组织免疫接种活动,确保社区居民接种疫苗以获得免疫保护。
他们会定期检查居民的免疫状况,并提供相应的疫苗接种计划。
此外,他们还会通过口头宣传和宣传资料向居民解释疫苗的重要性和安全性。
除了提供健康教育和免疫接种外,社区卫生工作者还通过提供健康巡回服务来预防和控制疾病。
他们定期在社区内设立巡回诊所,并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和健康咨询。
这些诊所通常会安排专业医护人员进行常见疾病的初步筛查和诊断,以及为居民提供适当的治疗和建议。
这种巡回服务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的医疗需求,促进疾病的早期发现和干预。
此外,在疫情爆发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社区卫生工作者需要迅速行动,建立应急响应机制。
他们要与相关部门合作,制定应对措施,组织疫苗接种和病例追踪工作,并及时向社区居民提供准确的信息和建议。
这种积极的应急响应可以帮助尽早控制疾病的传播,保护社区居民的健康和安全。
综上所述,社区卫生工作者在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推广健康教育、加强免疫接种、提供健康巡回服务和建立应急响应机制,他们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全面的保障。
我们要高度重视社区卫生工作者的工作,并积极支持他们在疾病预防和控制中的努力,以保护社区居民的健康与幸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例病人是否由于共同的病原因子而致病?
需进一步了解疾病的性质,评估对人群的影响 尽快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来减少新病例的发生。
参考答案(2)
本起事件原因未明、后果严重,为了明确本起事件性质, 防止事态扩大,尚需开展进一步的流行病学调查
了解既往同期、相同区域范围内的类似疫情或疾病发生情况; 在病例居住地以及同一地区不同医院或其他医疗机构开展类似病例 的主动搜索,必要时,了解居民发病未就诊情况; 在疾病早期,采集病人血、大便、尿液、鼻咽拭子等标本备查,排 除已知传染病的可能性,采样同时应注意加强自身安全防护; 鉴于初步调查认为病例有不明原因死亡病死猪、羊接触史,应了解 当地动物疫情状况,尽可能采集可疑动物标本; 了解病人病前活动史,重点了解发病前与动物接触方式及程度等
7例病人的发病时间为6月24日、6月26日、 7月5日、7月9日、7月10日、7月16日、 7月17日 分布于资阳市的2个区(市)、4个乡镇、 6个村、7个社 男性6例,女性1例,均为农民 5例死亡病例从发病到死亡的病程最短4 小时,最长21小时,平均11.6小时
病例发生前,当地农村即有病(死)猪的情况发生 5例发病前宰杀过病(死)猪、羊,2例发病前参与了病死猪(羊)的加 工处理 患者发病时间距最近一次宰杀或接触病死猪(羊)时间,最短<1天,最 长达5天 个别病例手、臂部见皮肤破损,伤口发黑,化脓少 另有6名参与宰杀者未发病;参与烹煮食用病、死猪肉的140名村民也无 发病 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包括家人、邻居、亲属、医务人员、同病房病人等 均未出现类似病例 7例病例中,除彭××和吴××共同接触同一只死羊外,其他病例都有接 触病(死)猪史
资阳市发生不明原因疾病,共计发病5人,4人死亡;病人急性起病、 高热、头痛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出现中毒性休克症状并死亡
事件进展
7.15四川省组织CDC、省级医院临床专家 赴资阳调查 调查会诊后专家意见不一致: ——出血热 ——与病死猪羊有关,排除出血热
7月15日晚,四川省卫生厅将该起疫情传真报 告卫生部应急办 7月16日0:45,资阳市YJ区CDC通过“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以“不明原因 疾病疫情”上报 7月16日,四川省CDC使用免疫荧光法,用羊 抗人IgG标记病人血清后和病死猪肉进行反应, 结果为阳性,提示病人的发病与病死的猪有关 系
问题 4
请根据现有资料,制定上述搜索病例的 标准—病例定义
参考答案
“病例定义”的作用,主要是确定发现病例的统一标 准,使发现的病例具有同质可比性,并符合疫情调查 或其它工作的要求 根据工作目的不同,对同一事件可有敏感性与特异性 各不相同的多种“病例定义” 制定病例定义时可考虑以下几点
事件进展
YJ区CDC当日派员到医院调查并采集血样 7月12日送血样至省CDC检测流行性出血热抗 体 7月12日下午,YJ区CDC接到资阳市第三人民 医院报告“再次收治1例疑似流行性出血热病 人,病危” 区CDC再次前往调查,实施调查过程中第2例 病人死亡
7月12日:医院回顾调查
时间:
近半月来,该院共收治4例类似病例,其中2例死亡,1例不详(自动离 院),1例尚在治疗中 3例病人发生于YJ区,1例发生于邻近的县 均有进食或接触不明原因死亡病死猪、羊肉史 病例的分布较散在,病例之间无任何接触史
地点:
危险因素:
分布:
临床表现:
突发高热、乏力,伴恶心、呕吐,进而出现低血压、晕厥、休克症状,以 及面部、上臂、胸部淤斑等 白细胞进行性增加、血小板进行性减少、尿蛋白增高
问题 2
你是否认为这是一起疾病暴发?是否需 要作进一步调查?
参考答案(1)
“暴发”概念:
短期内在1家医院发现4例症状相似的严重病人,诊断 不明确并已死亡2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 例,可以认为是一起异常疾病事件
指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
有较多相同的病人出现, 认定本起事件是否为疾病暴发,尚有以下问题待明确 这些病人多有相同的病 上述病例是否在时间、空间上呈聚集性特征? 因(传染源)或致病因 需通过进一步调查才能确定是否为疾病暴发 素(传播途径等)
4. 传染病的社区预防与控制
• • • • • 加强社区的卫生管理 做好预防接种和药物预防 及早发现和处理病人 普及卫生知识 加强社区对流行因素的控制和管理
案例分析
目的:
掌握社区传染病的调查方法 培养社区传染病控制的能力 熟悉社区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了解调查与控制过程中,与政府及其它 相关部门沟通、协作的重要性
事件进展
7月12日19:00,YJ区CDC向资阳市CDC报告了上述情况,资阳市CDC 专业人员至医院调查,情况基本相同
此后两日内,就诊新病例和死亡人数增多 7月14日四川省CDC检测病例血清出血热抗体 IgG、IgM阴性
7月15日12:00,鉴于血清学检查结果不支持出血热,资阳市卫生局向 省卫生厅电话报告
是否为了诊断与治疗 当前工作处于流行病学调查的哪个阶段 是否为了确定病因 是否为了常规监测与报告 是为了内部工作目的,还是需对外公布信息等
参考答案
“病例定义”可分为以下几类:
疑似病例(possible/suspect case) 临床诊断病例(可能病例,probable case) 实验室确诊病例(confirmed case)
根据已发现病例的临床表现与接触史, 可能的疾病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与动物相关、症状与本病类似的传染病,可考虑下列 疾病 炭疽 耶尔森氏菌感染 李氏杆菌病 钩体病 出血热 猪丹毒 猪链球菌感染 猪巴氏杆菌病
事情进展
卫生部接到报告后,非常重视 7月19日,卫生部派出专家组(包括流行病学、微生物 学、临床专家)至四川省资阳市,与四川省卫生厅、 CDC联合调查处置本起“不明原因”疾病暴发 回顾前期调查工作,经讨论认为,该起疫情与1998年 在江苏省发生的一起猪链球菌感染疫情极为类似 7月20日,专家组结合临床表现主要以中毒休克为主, 临时将该病命名为“中毒性休克综合症” 同时流行病学调查全面展开 临床专家积极投入医院,协助和指导当地医务人员开 展病例救治
参考答案
“病例定义”内容可包括如下信息 流行病学信息:疫情时间、地点、人群 三要素,危险因素或流行病学接触史等 临床信息:临床征状、体征,临床检验、 体格检查和特殊检查,治疗效果等 针对病因的实验室检查信息等
参考答案
目前情况不是很清楚,发现的病例都相对较重,有无 轻型病例不得而知,况且农村养猪的较多,接触机会 较多,应该注意敏感性,建议的搜索病例定义: 近期在YJ区和邻近地区,急起发热并伴有皮肤淤点、 淤斑等感染性休克症状病例,或发热并与病(死)猪 有过接触的病例。 病例搜索:在YJ区和邻近地区的各级医院、卫生院以 及病人所在村搜索未被发现的病例或新发生的病例 目前未提示有大规模的疫情发生,参与疫情搜索的人 员不必太多,可视情况再予以增加
调查早期,为了尽可能多地发现病例,病例定义宜 “敏感”,可选择“疑似病例”定义标准 调查中期,对病例信息的掌握更加丰富,病例定义可 趋于“特异” 资料分析阶段要求剔除非病例,因此在分析流行病学 研究中,提倡使用“实验室确诊病例”及“临床诊断 病例”,以避免包括太多的其他原因引起的疾病,降 低研究的效率
第二部分:现场的调查
7月17日,四川省疾控中心第二次派出流调人 员赴现场进行调查 与市、区CDC共同讨论制定病例定义 开展主动搜索病例和个案调查 根据当时的情况,拟定搜索病例的标准为: 近期在YJ区或邻近农村地区,与病(死)猪 (羊)有过接触,急起发热并伴有皮肤淤点、 淤斑等感染性休克症状的病例。
问题 5
以上述资料初步描述疫情特征能为下一 步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什么线索?
参考答案
疾病特点: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较重,病死率高,病程 较短,病例间互不关联,流行病学证据不支持人与人之间 的传播 发病时间相对集中,但病例在地理上相对散发 发病者均为当地农民 病例均与病(死)动物有接触史,加上前期病人血清和病 死猪标本的特异性反应阳性,提示有动物疫情存在,极有 可能是人畜共患病 发病者多有宰杀病、死动物史,参与食用肉品者及周围人 群无发病,故不支持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的假设,感染途 径极有可能为密切接触 根据以上信息,我们可以在下一步的深入调查中,重点关 注当地动物疫情,以及病人与动物的接触方式、程度等
1. 传染病
• 人与人、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 • 病原体: ——微生物:细菌、病毒、衣原体等 ——寄生虫:螨、蠕虫、昆虫等
2. 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 • • • • 分类 社区的时空特点 人群特征 传播途径 散发、爆发、流行、大流行
3. 影响传染病流行的因素
• • • • 社区的地理环境 社区经济状况 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 人口的流动
事件进展
7月18日,工作组于收治病例的资阳市第三人 民医院及病家周围邻居中了解是否有符合以上 病例定义的病例存在 经搜索共发现了7例病例(死亡5人) 并对上述病例进行了个案调查,了解到本次疫 情的基本特点 首例病人:吴××,男,52岁。6月24日上午 11时50分出现发热(38.2℃)、寒战、恶心、 呕吐、全身疼痛、淤斑等症状,下午19时在送 往医院途中死亡。6月22日上午11时接触彭 ××(另一病例)家的病死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