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化学》教学课件—04配位键和配位化合物

合集下载

《高二化学配位键》课件

《高二化学配位键》课件
电子传递反应
配位键参与电子传递反应,实现电子的转移和传递。
学习小结
1 配位键的基本知识点
理解配位键的定义、特点和种类。
2 配位键的实验方法和应用
掌握晶体结构分析和热力学测定方法,了解配位键的应用领域。
3 配位键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望配位键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促进科学研究和应用创新。 注:本PPT课件参考了多种资料,如有引起侵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本人解决。
两个配位原子共享一对电子, 与中心金属离子形成两个配 位键。
两个或更多配位原子共享多 对电子,与中心金属离子形 成多个配位键。
配位键的形成
1
配位作用的基本原理
配位作用是由于配位原子和中心金属离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力。
2
配位键的形成过程
1. 配位原子提供一对电子。
2. 配位原子的轨道与金属离子的轨道重叠形成配位键。
配位键的实验方法
1 晶体结构分析
2 热力学测定方法
通过晶体结构分析技术,观察和确定配位键的构 型和性质。
利用热力学测定方法,测量配位反应的热力学参 数。
配位键的应用
金属催化反应
配位键在金属催化反应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加速反应速率。
光催化反应
通过配位键的形成和断裂,产生光催化剂,实现光催化反应的进行。
《高二化学配位键》PPT 课件
# 高二化学配位键 PPT课件
配位键的概念
1 定义
配位键是指在配位化合物中,配位原子通过共用一对电子与中心金属离子形成的化学键。
2 特点
配位键具有定向性和极性,可以形成稳定的配位化合物。
配位键的种类
1 一配位键
2 二配位键
3 多配位键
一对电子由一个配位原子提 供,与中心金属离子形成一 个配位键。

3 配位键和配位化合物

3 配位键和配位化合物
278cfse???dmdndndm36222zxydd?dq06dq4dqxzyzzxdddegdt2gdd6d4d2cfse44dq26dq4dqd6d0cfse64dq24dq3733331?cn???fe?血红色?????23scnfescnfe???????????????????腾氏蓝深蓝色普鲁士蓝深蓝色????????263362364463cnfefecnfefefecnfefe332????????24332hncunh4cu3833333433533639337
四氯合金( Ⅲ )酸 六氰合铁(Ⅲ)酸钾 氯化二氨合银(Ⅰ)
[ Zn(NH3)4 ](OH)2
氢氧化四氨合锌(Ⅱ)
练习
[ Co(NH3)6 ]Cl2
[ CoCl(NH3)5 ]Cl
K2[ Co(SCN)4 ]
Na2[ SiF6 ]
K2[ Zn(OH)4 ]
[PtCl2(NH3)2 ]
10
3.1.4 配合物的类型
27
正四面体Td场
自由离子 d轨道
1.78Dq de
2 5
Dt
3 5
Dt
Es -2.67Dq
dg
dxz , d yz , dzx
Dt=
4 9
D0
d , d z2 x2 y2
E dg
4 4Dq 1.78Dq 9
Ede
4 9
6 Dq
2.67Dq
Td场
28
② 配位体的影响 1. 中心离子固定, D值随配位体而改变
4) 若外界为OH-离子则称为氢氧化某。
8
2. 配合物的内界命名顺序
配位体数 配位体名称 合 中心离子(氧化数)
1) 负配离子命名顺序:负离子配体 中性分子配体 合 中心离子 酸;

《无机化学》第8章.配位化合物PPT课件

《无机化学》第8章.配位化合物PPT课件

配位化合物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新材料与新能源
随着人类对新材料和新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配位化合物有望在太 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生物医药领域
配位化合物在药物设计和治疗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有望为人类疾 病的治疗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环境科学领域
配位化合物在处理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未来有望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螯合物
由两个或更多的配位体与同一 中心原子结合而成的配合物,
形成环状结构,如: Fe(SCN)3。
命名
一般命名法
根据配位体和中心原子的名称,加上 “合”字和数字表示配位数的顺序来 命名,如:Co(NH3)5Cl。
系统命名法
采用系统命名法,将配位体名称按照 一定的顺序列出,加上“合”字和数 字表示配位数的顺序,最后加上中心 原子名称,如: (NH4)2[Co(CO3)2(NH3)4]·2H2O。
配位化合物的种类繁多,其组成和结 构取决于中心原子或离子和配位体的 性质。
配位化合物的形成条件
01
存在可用的空轨道 和孤对电子
中心原子或离子必须有可用的空 轨道,而配位体则需提供孤对电 子来形成配位键。
02
能量匹配
中心原子或离子和配位体的能量 状态需要匹配,以便形成稳定的 配位化合物。
03
空间和电子构型适 应性
中心原子或离子和配位体的空间 和电子构型需相互适应,以形成 合适的几何构型和电子排布。
02
配位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
组成
配位体
提供孤电子对与中心原子形成配位键的分子或离子。常见的配位 体有:氨、羧酸、酰胺、酸酐、醛、酮、醇、醚等。
中心原子
接受配位体提供的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的原子。常见的中心原子有: 过渡金属元素的离子。

配位键和配合物精编课件

配位键和配合物精编课件

中1心.配离合子物为[TTiiC3+l配(离H[T子2iOC为)l(5H]C2Ol12)·mH5]o22Ol+该的配配合体物C为l与- 足H2量O配的位数是 AgNO3作用最多生成2 molAgCl
2.物质的量为1mol的配合物CoCl3·4NH3溶于水,加入足 量的AgNO3,生成沉淀AgCl为1mol,已知该配合物配离 子的配位数为6,则该配合物的化学式为?
[Co(NH3)4Cl2]Cl
三、配合物的命名
四、配合物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①溶解性
Cu(OH)2沉淀,[Cu(NH3)4]2+可溶。 ②颜色
根据颜色变化就可以判断是否有配离子生成, 如Fe3+为黄色,与SCN-形成硫氰化铁配离子, 其溶液显红色
③稳定性
人体内血红蛋白中的Fe2+与CO形成的配位键比 Fe2+与O2形成的配位键强。
①SO42- NH3 ②NH3 Br 追问 :加入AgNO3溶液的现象 ①有淡黄色沉淀产生, ②有白色沉淀产生; 2、1mol配合物[Zn(NH3)4]Cl2中含有的σ键的数 目为?
16NA
3、用“→”标出下列物质中的配位键
C≡O


一、配合物 1.定义 配合物一定有配位键,含配位键的不一定为配合 物。通常把接受孤电子对的金属离子(或原子) 与某些提供孤电子对的分子或离子以配位键结合 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配位化合物。 注意:①配合物与复盐的区分
AgNO3 + NH3·H2O = AgOH↓+ NH4NO3
2.继续滴加氨水,至沉淀恰好溶解。
AgOH + 2NH3·H2O = Ag(NH3)2OH + 2H2O
得到Ag(NH3)2OH 就是一种配合物

第七章配位化合物优秀课件

第七章配位化合物优秀课件

组成中心离子的元素:
(1)能充当中心离子的元素几乎遍及元 素周期表的各个区域,但常见的是金属离 子,特别是一些过渡金属离子 。
(2)某些非金属元素:例如:B、Si等, 形成[ BF4]-、[SiF6]2-、[I3]--------- 。 (3)某些中性原子也能作中心原子 。 例如:[ Ni(CO)4]、[ Fe(CO)5] ------ 。
第七章配位化合物
要求 :
一 掌握配合物的基本概念:(定义、组成、 类型、与简单化合物的差别-----); 二 掌握配合物的命名;
三 掌握价键理论判断配合物类型的方法 ;
第七章 配位化合物
配位化合物是一类由中心金属原子
(离子)和配位体组成的化合物。第一
个配合物是1704年普鲁士人在染料作坊
中为寻找蓝色染料,而将兽皮、兽血同
3,配位化合物的命名
对于整个配合物的命名,与一般 无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相同,如配
K2[Co(SO4)2] 二硫酸根合钴(II)酸钾
合物外界酸根为简单离子,命名为 [Ag(NH3)2]Cl
某化某;如配合物外界酸根为复杂 氯化二氨合银(I)
阴离子,命名为某酸某;如配合物 [CrCl2(NH3)4]·Cl·2H2O 外界为OH-,则命名为氢氧化某。 二水合一氯化二氯四氨合铬(III)
3 可以作为配位原子的元素
外界: K+ 、SO42- ------例如:[Cu(NH3)4].SO4 、[Ag(NH3)2]、
K4[Fe(CN)6] --------
配合物有关术语和概念
1 中心离子(也有称中心原子) ——指配合物中能接受孤电子对的离子或 原子,通常为金属原子或离子。因为能接 受孤电子对形成配合物,所以又称为“配 合物形成体”。 特征:具有空轨道,还称为电子对接受体。

化学教学教案:配位化学与配位化合物

化学教学教案:配位化学与配位化合物
配位化学的发展阶段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发展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配位化学得到迅速发展,络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起始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配位化学的萌芽期,主要研究络合物结构和性质。
深化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配位化学进入深化发展阶段,研究领域不断扩大,与其它学科交叉融合,形成新的研究领域和应用领域。
配位化合物在药物研发中可以发挥多种作用,如抗癌、抗炎、抗菌等,为新药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配位化合物在药物研发中还可以作为药物释放的载体,实现药物的定时、定位、定量释放,提高药物的疗效和使用方便性。
06
未来配位化学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新型配位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
展望:未来,新型配位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农业: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虫剂等农用化学品中常含有配位基团。
03
配位化合物的合成与制备
配位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配位化合物的合成:利用配位体与中心原子或离子结合生成配位键的过程。
合成方法分类:根据反应机理和条件,配位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可分为均相法、多相法和固相法等。
合成实例:以硫酸铜和氨水反应制备硫酸四氨合铜为例,说明配位化合物的合成过程。
配位化合物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探索
配位化合物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配位化合物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配位化合物在储能电池中的应用
配位化合物在绿色合成方面的应用
配位化合物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前景
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
降低工业废气中的有害物质
土壤修复和治理
新型绿色催化剂的开发与应用
汇报人:XX

配位化学基础 ppt课件

配位化学基础 ppt课件
硫配位单齿配体 S2- (硫) , SSO32- (硫代硫酸根), SCN- (硫氰酸根), SC(NH2 )2 (硫 脲) ·····
氮配位单齿配体 NH2- (氨基), NH3 (氨) , NO2-(硝基), N3- (氮) CH3NH2(甲胺), NO(亚硝酰), C5H5N(吡啶,Py), NCS- (异硫氰酸根), N2 (双氮) , N3- (叠氮)······
在述配体中,例如 SCN- , NO2- 它们虽然含 有两个不同的配位原子, 但每次只能以单齿方 式配 位,这些配体称为两可配体.
②.多齿配体 /多基配体
在一个配体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配位原 子同时与一个中心原子(或离子)相联结,形成两 个或两个以上的配位键,这类配体称为多齿配体.
乙二胺( en )
配位化学基础
M
CO
内容提要
1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2 配位化合物的价键理论 3 配位化合物的晶体场理论 4 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
一、配位化合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基本概念
1. 配位化合物的组成
中心原子
结晶水分子
K3 [Fe (CN)6 ] ·nH2O
抗衡阳离子 配体
中心原子 抗衡阴离子
[Co (NH3 )6 ]Cl3
而配位单元 即内界较稳定,解
离程度小,存在配
外界
内界
位解离平衡.
[ Cu ( NH2CH2COO)2 ]
[Ni(CO)4 ]
内界
中性配合物, 配位单元不带电荷,不存在外界.
配离子与异号配离子结合 [ Co ( NH3 ) 6 ][ Cr( CN ) 6 ]
互为内外界或均为内界
配合物组成确定的方法 元素分析 摩尔电导率 离子交换树脂 凝固点降低 不破坏内界,化学分析 破坏内界,化学分析

大学无机化学--配位化合物ppt课件

大学无机化学--配位化合物ppt课件
12
二、配键和配位化合物分类
1. 外轨型配合物
中心原子是用最外层的ns、np或ns、np、nd组成的
杂化空轨道接受电子,与配体形成配位键.
例:[FeF6]3--中Fe3+:3d5
↑↑↑↑↑ _ _ _ _ _ _ __ _
3d
4s 4p
4d
sp3d2杂化,八面体构型
13
2.内轨型配合物:
配合物中心原子原有的电子层结构发生电子重排, 提供(n-1)d轨道和ns、np组成的杂化空轨道与配体 结合成配键 .
杂化类型 配位数
sp
2
sp2
3
sp3
4
dsp2
4
dsp3
5
d4s
5
Sp3d2
6
d2sp3
6
空间构型 直线形
平面三角形 正四面体
四方形 三角双锥
四方锥 八面体
实例
Ag(NH3)2+ Ag(CN)2– Cu(CN)32 – ,HgI3– Zn(NH3)42+, Cd(CN)42– Ni(CN)42–
Ni(CN)53– Fe(CO)5 TiF52–
总原则:先阴离子后阳离子,先简单后复杂
(1) 先无机配体,后有机配体。 Cis-[PtCl2(Ph3P)2] 顺-二氯 . 二(三苯基膦)合铂(II)
(2) 先阴离子,后阳离子和中性分子的名称。 K[PtCl3NH3] 三氯 . 氨合铂(II)酸钾
(3) 同类配体,按配位原子元素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K
, sp,Cu(OH)2
有Cu(OH
)沉淀 2



29
【例2】欲完全溶解0.01mmol AgCl在1.0mL的氨 水中,则所需氨水的最低浓度是多少? (已知AgCl的Ksp=1.56×10-10, [Ag(NH3)2+]的K稳 =1.7× 107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合物中NH3含量很高,但其水溶液却呈中性或弱酸性。在室 温下加入强碱NaOH也无氨气放出;用碳酸根或磷酸根检验,也检 验不出钴离子的存在。
2021/1/23
4
•结论:
在这两种化合物中,Cl-离子是全部或部分自由的,但几乎没有 游离的Co3+和NH3分子,它们已经相互结合,从而丧失了Co3+和 NH3各自独立存在的化学性质,形成含有复杂结构的离子,即 [CoCl(NH3)5]2+和[Co(NH3)6]3+。
2021/1/23
5
内界具有稳定的复杂结构单元,表示在方括号内。
在配离子内,金属离子处于中心 位置,通常称为中心离子或配离子的 形成体。
配合物在形成过程中,中心 离子与配位体之间的结合不符合 经典的共价键理论,而是一种特 殊的共价键——配位键。
1、配位键及其形成条件
•配位键:成键两原子间共用电子对不是由两个原子提供,而只由
其中一方提供所形成的共价键。
A +∶B → A∶B(表示为A←B)
2021/1/23
6
•配位键形成条件:
(1)成键原子中的一个原子的价电子层有孤对电子; (2)原子的价电子层有可接受孤对电子的空轨道。
2、中心离子
只有价电子层具有可以接受孤对电子的空轨道的离子(或原子)才 能成为中心离子。
3、配位体
2021/1/23
3
• 引入:
最早(1704)报导的配合物:普鲁士蓝Fe[Fe(CN)6];普鲁士人 迪士巴赫(Diesbach)。
提出配位理论: 19世纪90年代瑞士的青年化学家维尔纳(A. Werner)。
1789年塔赫特发现CoCl3·5NH3和CoCl3·6NH3的性质不同
两种晶体的水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均有白色AgCl沉淀。只是 CoCl3·6NH3中的Cl-全部沉淀,而CoCl3·5NH3溶液中仅有2/3的Cl- 生成AgCl;
•螯合物:环状的配合物。
4、配位数 配体中直接与中心离子(或原子)相结合的配位原子
的数目。
2021/1/23
9
•注意:1、对于单齿配位体,配位数即为配位体总数。
(即:配位数=配体数)
2、对于多齿配位体,配位数仍然为配位原子的总数,但
不等于配位体总数(即:配位数≠配体数)。
一般中心离子都具有特征的配位数,其大小受很多因 素的影响。一般有以下规律:
•配位体:处于中心离子周围并与中心离子(或原子)以配位键结合
的含有孤对电子的负离子或分子,(简称配体)。
•配位原子:配体中直接同中心离子(或原子)结合的原子。如表
2021/1/23
7


配位体实例
位配位体实例位原原子子
NH3、RNH2、
N
-NCS、-NO2
H2S、SCN-、 S2O32-等
S
H2O、OH-、RCOO-
2021/1/23
1
主要内容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配合物的应用
2021/1/23
2
本章要求
1.掌握简单配合物的组成、命名和基本性质。 2.理解配合物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并能用其解释 配合物的磁性、空间构型、稳定性等性质;了解晶体场理 论的基本内容。 3.了解配合物的一些实际应用。
(1)对于同一配体,中心离子的电荷越高,吸引配体孤对电子 的能力越强,配位数就大,如([Cu(NH3)2]+,[Cu(NH3)4]2+);中心离 子的半径越大,周围可容纳的配体数目越多,配位数越大,如 ([AlF6]3-,[BF4]-) 。
(2)对于同一中心离子,配体的半径越大,则中心离子周围 可容纳的配体数目越少,配位数越小,如([AlF6]3-,[AlCl4]-) 。
O
、NO2-、ROH、 ROR
F-、Cl-、 Br-、I-等
X
CN-、CO等
C
2021/1/23
8
(1)单齿配位体
只含一个配位原子的配位体
(2)多齿配位体
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配位原子并能与中心离子形成多个配位键 的配位体。多齿配位体又称为螯合剂
多齿配体一般是一些有机分子(或离子),如乙二胺 (en)或草酸根C2O42-(-ÖOC—COÖ-)都有两个配位原子。
2021/1/23
12
(4)配体的个数用倍数词头一、二、三……表示,中心离子的 氧化数用罗马数字I、II、III……表示。
•例如 :
H2[SiF6] K4[Fe(CN)6]
六氟合硅(Ⅳ)酸 六氰合铁(Ⅱ)酸钾
[PtCl(NO2)(NH3)4]CO3 碳酸一氯·一硝基·四氨合铂(Ⅳ)
[CrCl2(NH3)4]Cl·2H2O 二水合一氯化二氯·四氨合铬(Ⅲ) Cr(NH3)6][Co(CN)6] 六氰合钴(Ⅲ)酸六氨合铬(Ⅲ)
当有多种配体同时存在时,按以下顺序命名配体:
(1)先列负离子配体,后列中性分子配体,不同配体名称之间 以“· ”分开;
(2)先列无机配体,后列有机配体。如全是无机或有机配体其 顺序仍按先负离子后中性分子列出;
(3)同类配体的名称按配位原子元素符号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同类配体的配位原子相同,则将含原子个数少的配体排在前 面;若配位原子相同,配体中原子数目也相同,则按与配位原子相 连的原子的元素符号的字母顺序排列。
三、配合物的命名 1、 外界离子的命名
(1)外界离子是简单负离子(如Cl-,OH-等),称为“某化某”;
(2)外界离子是复杂负离子(如SO42-、CO32-等包括配负离子), 则称为“某酸某”;
(3)外界离子是H+离子,则在配负离子后加酸。
2021/1/23
11
2、内界配离子的命名
内界配离子命名按下列顺序:配体数→配体→合→中心离子 (氧化数)
若配体的负电荷越高,则在增加中心离子与配体之间引力的同 时,也使配体之间的排斥力增强,总的结果使配位数减小。
2021/1/23
10
(3)增大配体的浓度,有利于形成高配位数的配合物,如 ([Fe(SCN)1~6]+2~-4;而温度升高,常会使配位数减小。
5、 配离子的电荷
配离子的电荷数等于中心离子所带电荷和配体总电荷的代数和
§4.1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一、配合物的定义
由可以给出孤对电子或多个不定域电子的一定数目的离子或分 子(称为配体)和具有接受孤对电子或多个不定域电子的空位的原子 或离子(统称中心离子),按一定的组成和空间构型形成的化合物。
简而言之,配合物是以配位键结合而成的复杂化合物。
二、配合物的组成
配合物通常由被称为内界和外界的两部分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