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物温和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穴位隔药灸治疗96例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观察

穴位隔药灸治疗96例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观察目的:观察穴位隔药灸对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白芷、五灵脂、延胡索粉末用鲜姜汁调膏制成药饼下沾冰片放置在神阙穴、中极、关元、气海、子宫穴(双侧)等穴位上进行艾柱施灸。
每月经前一周开始,每天艾灸一次,至月经来停止,三次为一疗程。
随访一年统计疗效。
结果:痊愈87例,占90.6%,其中1个疗程痊愈者79例,2个疗程痊愈者8例;好转7例,占7.2%;无效2例,占2.1%,总有效率达97.9%。
结论:穴位隔药灸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明确,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痛经;穴位;隔药灸痛经是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者会影响其生活质量。
西医临床上把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类。
原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痛经;继发性痛经是指由盆腔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痛经。
笔者自2012~2015年采用穴位隔药灸治疗原发性痛经96例,临床治疗效果明确。
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96例患者来自本科门诊或其他科转诊患者,年龄最小14岁,最大38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5年。
所有病例均经各医疗卫生单位采用中西药物治疗,疗效欠佳,其中有36例患者用药后疼痛减轻,并于停药后经至腹痛如故。
其中平素伴有月经量少色淡、气短乏力者为气血亏虚型计25例;平素伴有月经量少色暗、夹有暗紫血块、烦躁易怒者为气滞血瘀型计43例;平素月经量少色暗、小腹冷痛、手足不温、遇寒加重者为寒湿凝滞型计28例。
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采取其他治疗方法。
1.2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制定诊断标准:1)经期或经行前后小腹疼痛,痛及腰骶,甚至晕厥,呈周期性发作;2)好发于未婚青年女性;3)排除盆腔器质性疾病所致的腹痛。
2治疗方法方药组成:白芷、五灵脂、延胡索各等量,研末储瓶备用;冰片适量备用;鲜姜适量备用。
取穴:神阙穴、中极、关元、气海、子宫穴(双侧)。
隔物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孙立虹)

观察对象209例,均为未婚女性,来自河北省中 医院、石家庄市中医院、石家庄市第四医院三家三级 甲等医院门诊。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 治疗组105例,采用隔物灸神阙、关元穴治疗;对照组 104例,口服月月舒冲剂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项 指标变化,并对其安全性和疗效进行评价。
研究结果: 1、规范了隔物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灸量、
西医认为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与人
体的神经内分泌、代谢因素、遗传、免疫 以及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目前认为主要 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合成和释放前列腺素 (PG)增加关系密切。PG在体内合成中 有多种代谢物,其中主要与疼痛有关的是 前列腺素F2α,前列腺素E2等。针对上述 理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药物有非甾体抗 炎药、性激素类药及镇痛镇静解痉药等, 但这些药物均有一定的副作用。
患者在治疗中
(2)对照组
口服月月舒冲剂,每次 10g,每日2次,共治疗3个疗 程(月经周期)。疗程与随 访同治疗组。
5、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治愈: 治疗后腹痛及其他症状消失,随访3个月经周期未复发, 疼痛程度为积分恢复至“0”分;显效:治疗后腹痛明 显减轻,其余症状好转,不服止痛药能坚持工作,疼 痛程度为治疗后积分降低至治疗前积分的1/2以下;有 效:治疗后腹痛减轻,其余症状好转,服止痛药能坚 持工作,疼痛程度为治疗后积分降低至治疗前积分的 1/2~3/4;无效:治疗后腹痛及其他症状无改变者。
提示:两组各疗程治疗结束后腹痛开始减轻时间均有 不同程度缩短,尤以第三疗程结束后明显;各疗程结束 后腹痛开始减轻时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本研究证实,隔物灸对寒 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有明显的 止痛作用,可有效改善痛经症 状,临床疗效显著,远期疗效 好。
隔物灸治疗痛经

+
医院整体外观图片
肆 隔物灸治疗原发性痛经
4.其他
隔药饼灸 雷海燕等将120例确诊为寒湿凝滞型的痛经患者随机平均
+
医院整体外观图片
叁 隔物灸的概述
4.隔物灸的特点
4.1隔物灸的温热感患者易于接受; 4.2隔物灸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无副作用,容易普及; 4.3隔物灸作用于机体的生物传热过程; 4.4隔物灸对机体温度有一定的影响; 4.5某些隔物灸的红外辐射光与人体穴位辐射光谱具有一致性。
+
医院整体外观图片
叁 隔物灸的概述
禁忌:胃肠道溃疡、阿司匹林或相似药品过敏者忌用
+
医院整体外观图片
贰 痛经的药物治疗
2.西医治疗
2.2药物治疗
2.2.2解痉、镇静和镇痛非甾体抗炎药——抑制子宫收缩,降低宫腔内压力 发作期可用阿托品、颠茄合剂等解痉药物对症治疗
2.2.3避孕药——抑制排卵,降低经血中PGF2α水平——避孕/NSAIDs无 反应者可作为首选
1.4气血虚弱证
·证候及分析:气血不足,冲任亦虚,经行之后,血海更虚,胞宫、冲任失于
濡养,故经期、经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揉按;气虚下陷,故小腹空坠;气血亏虚,
经血不荣,故经量少而色淡质薄;不能上荣头面,故面色萎黄不华,头晕;血虚
心神失养,故心悸气血虚弱,脾阳不振,故神疲乏力;舌淡,脉细弱为气血两
虚之象。 ·治法:益气养血,调经止痛
+
医院整体外观图片
贰 痛经的药物治疗
1.中医辨证论治:
1.1气滞血瘀证 ·加减变化:痛甚+血竭末或另冲服田七粉;
温针灸配合中药热敷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临床观察

温针灸配合中药热敷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中药热敷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抽选2012年9月~2014年9月来我院诊疗的62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1例,对照组予以温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灸配合中药热敷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比较。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治疗结束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6.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2.4%,且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仅为3.9%,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复发率31.4%,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灸配合中药热敷治疗可达到最终治疗的目的,患者耐受性较好,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温针灸;中药热敷;原发性痛经痛经是指女性月经前后或者在行经期下腹及腰部出现疼痛、坠胀感,严重时伴有恶心、呕吐、四肢冰冷甚至晕厥,临床上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大类。
原发性痛经是指妇女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的下腹疼痛、坠胀伴腰酸或其他不适,程度较重以致影响正常生活与工作质量而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一般在初潮时会发生[1],尤其女中学生中发病率较高。
本文就以62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温针灸配合中药热敷的治疗方法,探究其临床疗效,现做如下总结: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抽选2012年9月~2014年9月来我院检查的62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符合妇产科学痛经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①存在针灸与药物过敏、禁忌症者;②由于盆腔器质性疾病所致痛经者;③伴有肝、肾及造血系统等威胁到生命的原发性疾病者;将其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14~24岁,平均年龄19.6±2.2岁,患者病程7个月~4年,平均病程1.6±0.3年;对照组患者15~22岁,平均年龄18.1±2.0岁,患者病程4个月~3年,平均病程1.2±0.1年;两组患者各项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极具可比性。
隔物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技术【34页】

瘀,润肠通便。
原理
隔药灸可使患者感觉温暖舒适易于接受和 坚持治疗,而且辩证施药与传统灸法结合, 发挥药与灸双重疗效。
该疗法可温经散寒、活血祛瘀止痛,通过 发挥内病外治优势,不仅止痛快,而且远 期疗效好。
神阙穴:
位置:脐窝正中。 经属:任脉。
等)。
技术操作方法
器械及材料准备
➢电子天平
➢器械:治疗盘、大弯盘、大号镊子、艾绒、火 柴、酒精灯、线香、姜、切姜板、毫针、刀、 小勺、针等。
➢药物选择:根据不同类型选择不同的药物打碎 成粉。
➢气滞血瘀型:乳香、没药各1份,白芍、 当归、吴茱萸各5份
➢寒湿凝滞型:肉桂、吴茱萸、小茴香、赤 芍各2份,炮姜、桃仁各1份。
疾病简介
痛经
妇女凡在经期或行经前后(1周以内),出 现周期性小腹疼痛为主症,伴有其他不 适,影响生活和工作者。
以月经初潮后2~3年的青年妇女多见。 有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之分。
原发性痛经
指生殖器官没有器质性病变的痛经。
继发性痛经
指由于盆腔器质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 盆腔 炎或宫颈狭窄等所引起的痛经。
生姜:为姜属植物姜的新鲜根茎。秋、冬二 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有嫩生姜与老生 姜,隔姜灸应用新鲜的老姜。
➢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脾、胃经。 ➢ 功效: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 姜片的厚薄,宜根椐部位和病证而定。一般而言,
面部等较为敏感的部位,姜片可厚些;而急性或 疼痛性病证,姜片可切得薄一些。
评分 1分 1分 0.5分 1分 1分 0.5分 1分 0.5分 0.5分 0.5分 0.5分 1分 1分 2分 0.5分+
腹部隔物灸治疗痛经的护理体会

腹部隔物灸治疗痛经的护理体会对通过腹部神阙、关元隔物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相关中医护理技术进行初步探讨标签:腹部神阙;关元穴;隔物灸;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中医护理原发性痛经,是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疼痛,而女性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改变的一种疾病。
在临床观察中发现寒湿凝滞型痛经患者居多。
对寒湿凝滞型痛经以温经散寒、祛瘀止痛为原则,中医可采用腹部神阙、关元隔物灸治疗。
神阙、关元为任脉腧穴,具有温阳补肾、培元固本、通调冲任的作用。
施灸材料艾属温性,善通十二经脉,可理气血、逐寒湿、温经络、暖胞宫。
故采用隔物灸神阙、关元可共奏温经散寒、活血祛瘀、通经止痛之功效。
现代研究发现,子宫和关元的传人投射在第3腰椎到第6腰椎之间的脊神经节内有汇聚与重叠,这可能是子宫与关元联系的神经基础[1],这为关元治疗妇科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神阙穴所处脐下无脂肪组织,皮肤筋膜与腹膜直接相连,脐下腹膜有丰富的静脉网,脐下动脉分支也通过脐部,在此处施灸具有穿透力强、弥散快的特点。
此外,艾灸施于穴位,其燃烧时所产生的近红外辐射有较高的穿透能力[2],从而发挥其药物和火热的温通作用,通过经络的传热和神经的传递对盆腔脏器产生热效应,以改善微循环,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从而达到止痛之目的。
1.中医诊断标准及轻重分级1.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①经期或经行前后小腹疼痛,痛及腰骶,甚至昏厥,呈周期性发作;②好发于青年未婚女子;③排除盆腔器质性疾病所致腹痛。
1.2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l994年國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诊断标准:经行小腹冷痛,得热则舒,经量少,色紫黯有块;伴形寒肢冷,小便清长;苔白,脉细或沉紧。
1.3轻重分级参照1993年卫生部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的痛经症状评分标准分别对症评分后可确定痛经轻重分级,根据标准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级。
隔物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技术

痛经的分型(西医)
原发性痛经: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者。 又称为“功能性痛经” 继发性痛经:因生殖器官的器质性病变 所引起的痛经。引起继发性痛经的常见 有子宫内膜异位症、急性盆腔炎或子宫 颈狭窄阻塞等。
二、病因病机
病机:值经期前后子宫、冲任二脉气血的 生理变化急骤,易受致病因素干扰,导致 胞宫的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 或 精血素亏,胞宫失于濡养,“不荣而痛”。
七、分型论治
气滞血瘀型:痛在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 按,经行不畅,经色黯夹血块;伴肝郁气滞, 血瘀的表现。行气活血,祛瘀止痛。膈下逐 瘀汤。
寒凝血瘀型:痛在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 按,得热痛减,经血量少,色黯有块;伴寒 证的表现。温经散寒,祛瘀止痛。少腹逐瘀 汤或温经汤。
七、分型论治
湿热蕴结型:痛在经前或经期,小腹灼痛拒 按,痛连腰骶,经量多或经期长,经色紫红, 质稠或有血块,平时带下量多,黄稠臭秽; 伴湿热的表现。清热除湿,化瘀止痛。清热 调血汤加车前子、米仁、败酱草 。
2.取穴:关元穴、神阙穴
操作方法
陕西中医学院
(1)神阙穴艾炷隔盐姜灸,关元穴艾炷隔 姜灸。
(2)灸量;先用大号艾炷(底直径约2cm, 高约2.5cm,重约1.5g),盐料选用纯净干 燥精细食盐,鲜姜片统一切制成直径约为3 cm,厚约0.3cm的薄片,中间用针刺10个 小孔。
陕西中医学院
(3)操作:病人仰卧,神阙穴位于腹中部脐中央,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正中脐下三寸,将食盐填于神 阙穴中使之与脐平,上置姜片与大艾炷点燃施灸。 当艾炷燃尽后,可易炷再燃直至规定壮数。然后 再制备好的姜片置关元穴处,放置大艾炷点燃施 灸,艾炷燃尽后,可易炷再燃直至规定壮数。在 施灸时,若患者感灼热,可用摄子上下移动姜片, 以减轻灼热感,以灸至局部皮肤潮红,不起泡为 度,切忽烫伤。施灸时,若灸壮数较多时,姜片 会变干、变薄,应更换姜片。
隔物灸治疗原发性痛经46例针对性护理

隔物灸治疗原发性痛经46例针对性护理周晓燕【摘要】To investigate the corresponding nursing methods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dysmenorrhea by using sandwiched moxibnstion. Methods:91 patients with primary dysmenorrhe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treatment group ( n =46 } and a control group ( ii=45 }.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oral Ibnprofen sustained release capsules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sandwiched moxibnstion ( taking Shenqne and Gnanyiian acnpoints } combined with corresponding nursing car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3 courses of treatment. Resn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higher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 ( P < 0. 05 }. Conclusion: The sandwiched moxibnstion has an exact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the corresponding nursing care can improve the curative effect.%目的:探讨隔物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的针对性护理方法.方法:将91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组采用隔物灸关元、神阙穴治疗并给予针对性护理,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隔物灸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确切,针对性护理是提高疗效的保证.【期刊名称】《齐鲁护理杂志》【年(卷),期】2012(018)028【总页数】2页(P22-23)【关键词】隔物灸;原发性痛经;护理【作者】周晓燕【作者单位】日照市人民医院,山东日照27682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1原发性痛经指女性生殖系统无明显器官性病变,而伴随月经周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系青年未婚女性常见病、多发病,影响青少年的正常生活、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研究病人治愈 2 2例 , 占5 5 ; 好转 1 4 例 , 占3 5 ; 无效 4
例, 占1 O ; 总有效率 9 O 。
3 讨 论
中 医学 认 为 痛 经 病 位 在 子 宫 、 冲任 , 变化在气血 , 故 治 疗 以 调理子宫 、 冲 任 气 血 为 主 。次 鼹 穴 属 足 太 阳 膀 胱 经 , 位 于 腰 骶
护 理研 究 2 0 1 3 年 1 月第 2 7卷 第 1期 下 旬 版 ( 总第 4 1 9期 ) 通 十二之经 , 走 三 阴, 理 血气 , 逐寒 湿 , 暖 子宫 , 止诸血, 温 中 开 郁 , 调 经 安 胎 … … 以之 灸 火 , 能 透 诸 经 而 除百 病 ” 。 由于 “ 艾 叶 苦 平 , 生温熟热 , 纯 阳之 性 ” ( 《 名 医别 录》 ) , 作 为施 灸材料 , 有 理 气 散寒 、 回 阳救 逆 、 通经活络 、 活 血逐痹 、 消瘀 散结 、 拔 毒 泄 热 等 作
C l T I 、 长 4 c m 艾 条 悬 置距 附 子 饼 1 c m 上方 点燃 , 灸 治 过 程 中 不
三 阴交 穴 等 , 将药 饼 置 于穴 区 , 用 自制 艾 灸 器 将 直 径 约 2 Cl i n i c aI o b s er v a t i on a n d n u r s i n g c ar e o f 里、
1 . 2 . 3 治疗 方 法
药饼制作 : 将等量红花 、 藿香等研磨成细 粉 ,
以黄 酒 调 和 成 0 . 3 c m~ O . 5 c m 的 圆形 药 饼 , 中间 均 匀 戳 直 径 约 2 mm 左 右 小 孔 5个 后 备 用 。 隔 物 温 和 灸 : 准确 取关 元 、 足 三
隔物温和灸法为我科根据临床经验 , 逐 渐 摸 索 出 一
种 改 良的 隔 物 灸 法 , 尤其在治疗原发性痛经方面疗效较好 , 我 科 运用该法治疗 原发性痛经 4 O例 , 通过加 强护理管理 , 使 得 临 床
疗效提高 , 并 减 少 了操 作 过 程 中烫 伤 的发 生 率 , 现报告如下。
①心理护理 : 不 少病 人 反 复 的 痛 经 会 使
其 出现焦虑 、 恐惧 、 抑郁 甚 至 易 怒 等 情 绪 , 在 临 床 中要 加 强 心 理
护理 , 让 病 人 接 受 更 多 关 于 痛 经 的 知识 意力 , 从 而 减 轻 其 情 绪 反 应 。② 饮 食 指 导 : 月 经来潮前 3
以上 , 以 病 人 不 觉 寒 冷 为 度 。病 人 开 始 隔 物 温 和灸 后 , 尽 量 减 少
痛 经 为伴 随 月 经 的 疼 痛 , 可 在 月 经 前 后 或 行 经 期 出现 腹 痛 、
腰酸 、 下 腹 坠痛 或 其 他 不 适 , 影 响 生 活 和 工 作 。 属 中 医学 “ 经 行
・ 2 6 O・
CHI NE S E NURS I NG RES EARCH J a n u a r y , 2 0 1 3 Vo 1 . 2 7 No . 1 C
隔物 温 和 灸 治 疗 原 发 性 痛 经 的 临 床 观察 与护理
s e p ar at e d m- l d mo x i bu s t i o n t r e a t men t o f p r i mar y dy s men or r h ea l pa t i en t s 黎鄂 兰 , 宁 媛
1 对 象 与 方 法
与 人体 的距 离 时 , 根据个体情况及对热耐受能力进行调整 , 调 整
距 离 时 应特 别仔 细 , 以 免 烫 伤 。音 乐 播 放 , 治 疗 时 根 据 病 人 的不 同年龄、 喜好 , 选 择 不 同 的乐 曲 , 让 音 乐 带 病 人 进 入 一 个 轻 松 愉 快的环境 , 进 行 治 疗 。心 理 护 理 , 隔物 温 和灸 过 程 中护 士 不 停 的 巡视 , 询 问病 人 有 何 不 适 , 使 其 感 到 被关 怀 , 以 及 消 除 不 良情 绪 , 让 病 人 以 良好 的 心 态 , 愉快的心情配合治疗 。
d ~5 d以清 淡 易 消 化 饮 食 为 主 , 戒生 冷油 腻 , 如辣椒 、 生葱 、 生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9 —6 4 9 3 . 2 0 1 3 . 0 3 . 0 4 1
文章编号 : 1 0 0 9—6 4 9 3 ( 2 0 1 3 ) 0 1 C~0 2 6 0—0 2
断将 艾 灰 去 掉 , 并保 持艾灸 与附子饼 间距及 火候 , 每穴灸 约 3 o
ai r n , 以穴 位 皮 肤 泛 红 而 不 灼 伤 为 度 。 治 疗 7 d为 1 个 疗程 , 均 于 月 经前 4 d开 始 治 疗 , 共 观 察 治 疗 3个 疗 程 。
I . 2 . 4 治 疗 期 间 护理
5 . o 需 卧 床 休 息 1 . 0 影 响 工 作 学 习
腹 痛 明显
坐卧 不 宁 休 克 面 色苍 白 冷 汗 淋 漓
四肢 厥 冷
0 . 5 用 一 般 止 痛 措 施 不 缓 解
I . 0 用 一 般 止 痛 措 施 暂 缓 解 2 . o 伴 腰 部 酸 痛 o . 5 伴 恶 心 呕吐 1 . o 伴肛 门 坠胀
[ 1 3 邱桐. 原 发性 痛 经发 病 机制 与 治疗 新 进展 [ J 3 . 继 续 医 学教 育 ,
i . 2 . 5 疗效观察 持 续 治 疗 3个 月 经 周 期后 进行 疗效 判 定 , 观 察 第 i个疗 程 中 腹痛 最严 重 的 i d ( 一 般 为 月 经 经 期 第 1天 ) , 两
1 . 1 对象
选择 2 0 1 0年 6月一 2 O 1 1 年 6月 在 我 院 针 灸 科 门 诊
Li El a n。 Ni ng Yu a n( Tr a di t i o na l Chi n e s e Me d i c a l HO S — pi t a l of Wu ha n Ci t y, Hu be i 4 3 0 01 4 Ch i na ) 关键词 : 痛经; 隔物温和灸 ; 艾 灸 中图分类号 : R 4 7 3 . 7 1 文 献标 识 码 : C
1 . 2 方法
组 实 验 对 象 治疗 后疼 痛 消 失 起 效 时 间 , 及 治 疗 后 3个 月 内 复 发 情 况 。 疗效 标 准按 照 国家 中 医 药 管 理 局 发 布 的 《 中 医 病 症 诊 断 疗效标准》 并 结 合 症 状 评 分 制 订 疗 效 标 准 。治 愈 : 症 状 积 分 恢 复
・ 2 6 1 ・
的 首 选 疗 法 。原 发 性 痛 经 大 多 见 于 青 少 年 或 育 龄 期 妇 女 , 在 临
床 工作 中 笔 者 发 现 绝 大 多 数 痛 经 病 人 不 愿 接 受 西 药 治 疗 , 以 避 免 药 物 介 入 对 身 体 的不 良影 响 。
参考文献 :
1 . o 疼痛 在 I d以 内
i . 0
o . 5 o . 5 o . 5 o . 5
0 . 5
肝 肾, 肝 脾 肾精 血 充 盈 , 胞脉 得养 , 冲 任 自调 ; 足 三里补 益气血 ;
地机属足太阴脾经的郄穴 , 为治 疗 血 证 的常 用 穴 位 ; 太 冲 为 足 厥 阴肝 经 的原 穴 可 疏 肝 理 气 , 行气 止痛 ; 中脘 、 关 元 均 隶 属 于任 脉 , 可起到调理冲任之功 。隔物 温 和灸治 疗 痛经 的依 据 , 《 本 草 纲 目》 载“ 艾叶能灸百病” , 《 本草从 新》 “ 艾 叶苦 辛 , 能 回垂 绝 之 阳 ,
蒜、 胡 椒 等 。酸 菜 、 食 醋 等 有 助 缓 解 疼 痛 。蜂 蜜 、 白薯 、 芹菜 、 香 蕉 等有 通 便 作 用 , 少量饮酒 有扩血管 , 通经活络 的作用 , 可 减 轻 痛经 的症 状 。③ 健 康 教育 . 力 日 强 经期 卫 生 宣传 教 育 , 注 意 经 期 卫 生, 避免在经 期进行性 生活, 预 防感 冒, 注 意 合 理 休 息 和 充 足 睡 眠, 加 强 营 养 。④ 治 疗 中 的 护 理 : 根 据天气 变化 , 要 做 好 保 暖 措 施, 当天 气 较 寒 冷 时 , 应 提前 打 开 空 调 , 将室内温度提高到 2 5℃
评 分 I . o 1 . o
症 状 体 征 经 期 及 其 前 后 小 腹 疼 痛 疼 痛 难 忍
评 分
症 状 体 征
部, 与肾、 督 脉 关 系 密 切 。 督 脉 与任 脉 、 冲脉同起于胞中 , 一 源 三
岐, 肾 主藏 精 , 因此 , 次髂穴可强腰壮 肾, 调补 充任 , 调经理气 , 行 血散瘀 , 是 治 疗 妇 科 疾 病 的 常用 效 穴 , 对 于 痛 经 的 治 疗 次髂 穴 属 局部取穴 ; 三 阴交 为 肝 脾 。 肾三 经 之 交 会 穴 , 可 以健 脾 益 气 , 调 补
及 妇 科 门诊 就 诊 的 病 人 4 O例 , 其中 l 4岁 ~ 1 8岁 2 1例 , 1 9岁 ~
2 3岁 1 O例 , 2 4岁 ~ 2 8 岁 9例 ; 病程< 1 年 1 7例 , 1年 ~ 3 年 1 O 例, 4年 ~6年 7例 , 7年 ~ 1 o年 6例 。 纳 入 标 准 : ① 符 合 西 医 诊 断标准 ; ② 签署 知情 同 意 书 , 同意纳 入本研 究。排除标 准 : ① 合 并心脑 血管 、 肝、 肾、 造血 系统 等严重威 胁生 命 的原发疾 病 , 精 神、 神 经疾 病 者 及 其 他严 重疾 病者 ; ②哺乳期妇女 。
先排除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 , 主要 通 过 超 声 检 查 , 已 婚 者 采 用 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