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粉的制备与应用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药物超微粉体制备中的应用

可 以达到高的过饱和速 率,固体溶质 可从超临界溶液 中结晶出来 。 这种过程在准均匀 中进行, 能够 更准确地
在 药 物 制 剂 领 域 得 到 迅 速 发 展 和 广 泛 应 用 , 引 起 了药 控 制 结 晶 过程 , 产 出 平 均 粒 径 , 4 的 细 微 粒 子 , 且 生 I , E 而
受 温 度 、 力 的影 响 也 很 大 , 压 因此 仅 改 变 流 体 的温 度 或 压 力 就 可 改 变 流 体 的 性 质 ,这 在 许 多 化 工 过 程 中都 可 以得 到广 泛 的应 用 [。 3 ]
常将 l 5 目( 0z 以下 的粉体称为“ 0 即1 m) 2 I 超微粉 体” Ⅲ。
l 备 用 研 ◆hn eno Yj 装 应 与 究 z ab i nY ai ug ig gu n yY u
超 临界流体 技术在药物超微 粉体制备 中的应用
程 诚
( 苏联 合职 业 技 术学 院连 云 港 中医药 分 院 , 苏 连 云港 220 ) 江 江 20 6
摘
要 : 绍 了超 临界流 体 的特性 , 介 阐述超 临界流 体沉 降技术 的种 类和 特 点 , 着重 介绍 了超 临界 流体 沉 降技术 在药
传 统制 备 超 微 粉 体 的方 法 主 要 有 喷 雾 干 燥 、冷 冻 2 S 技 术 制 备 超 微 粉体 原 理及 特 点 CF
真空干燥 、 超微粉碎 、 研磨等 。但这些方法存在粒径分
布 范 围大 、 品 中 有 溶 剂 残 留 、 产 成 本 高 、 产 生 生产 时 间 长 或 机 械粉 碎 所 造 成 的损 害 等缺 陷 。 年来 , 临界 流 近 超 体 (C ) 降技 术 作 为 一 种 新 型 的微 粒 制 备 方 法 , SF沉 已经 在 超 临界 情 况 下 , 降低 压 力 可 以 导致 过 饱 和 , 且 而
超细粉体技术及应用现状

超细粉体技术及应用现状超细粉体不仅本身是一种功能材料,而且为新的功能材料的复合与开发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超细粉体由于粒度细、分布窄、质量均匀,因而具有比表面积大、表面活性高、化学反应速度快、溶解速度快、烧结体强度大以及独特的电性、磁性、光学性等,因而广泛应用于许多技术领域。
1、材料领域在电子信息行业中,将γ-F2O3超微粉用于磁性材料,可使得开发的录音带、录像带等磁记录产品具有稳定性好、图像清晰、信噪比高、失真小等优点。
在磁记录元件的涂层中用LaF3超细粉作为固体润滑剂,可使涂层及磁头寿命提高100多倍。
2、轻工、化工领域由氮化硅超细粉为原料制造的复合材料材,抗裂系数、抗折强度、耐压强度和硬度都都较好,在各工业行业中制造滑动轴承、滚动轴承用滚珠、俄罗斯产离心泵用端部密封件、切削工具、耐磨喷嘴、透平的叶片及耐火制品等。
钛酸四丁酯制备二氧化钛胶体,利用旋涂法形成透明的二氧化钛薄膜,并研究了影响成膜的因素。
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能够改善膜的均匀度和增大薄膜的表面粗糙度。
光电性能测试发现薄膜厚度、薄膜表面粗糙度、烧结温度以及烧结时间等是影响二氧化钛薄膜光电性能的重要因素。
利用份菁作敏化剂,敏化后二氧化钛薄膜的光电性能得到很大的改善。
利用电泳法制备出大范围内均匀度好的TiO2超微粒薄膜。
用于新型太阳能电池,不仅能满足薄膜电极要有一定的厚度、大面积平整度好以及粗糙度因子高等要求,而且所需实验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3、中医药领域目前中药的超微粉碎以单味中药的粉碎研究较多,研究结果表明超微粉碎技术能够增加中药的溶出量,溶出率,有效成分的溶出和生物利用度。
而中药复方的超微粉碎主要是就其有效成分的溶出量,制剂稳定性以及是否提高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研究,另外,还有对超细粉在仁术健胃颗粒中的应用的研究,结果表明超微粉碎有利于制剂的成型,改善颗粒剂的稳定性和口感。
4、食品工业领域果蔬超微粉可作为食品原料添加到糖果、糕点、果冻、果酱、冰淇淋、奶制品、方便食品等多种食品中,增加食品的营养,增进食品的色香味,改善食品的品质,增添食品的品种。
中药超微粉技术应用及前景

中药超微粉技术应用及前景摘要中药现代化技术基础的研究热点之一是中药饮片的超细粉。
本文通过介绍中药传统剂型与超微粉碎相关名称与概念对二者进行对比,阐述了超微粉碎技术在单味中药、复方中药的应用研究进展,概述了常用超微粉碎设备和工作原理,以及中药超微粉碎的特点,以这些对中药超微粉碎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中药;超微粉;应用前景II目录中文摘要 (I)英文摘要 (Ⅱ)1. 前言 (1)2. 中药超微粉相关概念及讨论 (2)2.1 中药超微粉的概念 (2)2.2 中药材的超微粉碎 (2)3. 中药超微粉碎的优势 (4)3.1 提高生物利用率 (4)3.2 提高疗效 (4)3.3 微细粉碎的匀化作用 (4)3.4 提高中药的质量管理 (4)3.5 节省药材 (4)3.6 便于携带 (5)3.7 易于服用 (5)3.8 丰富和完善中药炮制技术 (5)3.9 改进中药制剂工艺 (5)3.10 开发中药新剂型 (5)4. 中药超微粉碎的前景 (6)3.3 市场的需要 (6)3.1 消费者与养殖者共赢的需要 (6)3.2 兽用中药现代化的需要 (6)5. 结论 (8)参考文献 (9)I1.前言超微粉碎技术是近20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跨学科、跨行业的高新技术,它在中药领域的应用,对提高中药疗效、药品质量、生物利用度和降低中药资源的浪费与损耗,以及提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中药超微粉碎技术又称中药细胞级微粉碎技术或中药细胞破壁技术。
所谓中药细胞级微粉碎,是指以中药材细胞破壁为目的的粉碎作业,粉碎后粒子的中心粒径为10~75μm,经细胞级微粉碎作业所获得的中药微粉,称为“细胞级中药微粉”,以细胞级中药微粉为基础生产的中药制剂,称为“细胞级微粉中药”,简称“微粉中药”。
中药绝大多数的品种是来源于动植物的生物体,其基本组成单元是细胞,药效成分通常分布于细胞内或细胞间质中,且以细胞内为主。
纳米Mn2O3粉末的制备及应用

纳米Mn2O3粉末的制备及应用摘要:Mn2O3是两性氧化物之一,应用广泛。
本文主要介绍了Mn2O3纳米粉末的制备方法,对纳米Mn2O3粉末的应用作了简单描述,并对其发展前景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Mn2O3;纳米材料;方铁锰矿;应用引言锰元素的氧化物,以其多样的电学、磁学及催化等方面的特性而倍受人们的关注,其中方铁锰矿型Mn2O3纳米粉体用作电极材料和催化剂时,其性能明显优于其它锰氧化物。
Mn2O3作为催化剂被广泛应用于CO和有机污染物的氧化催化以及氮氧化物的还原反应中,同时也是固相法合成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的最佳原料之一。
我国锰原料储备丰富,因此Mn2O3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纳米Mn2O3简介1.1 纳米材料纳米材料是近代科学上的一个重大发现,已成为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热点领域,受到广泛重视。
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或由它们组成基本单元构成的晶体、非晶体、准晶体以及界面层结构的材料。
这大约相当于10—100个原子紧密排列在一起的尺度。
通常材料的性能与其颗粒尺寸的关系极为密切,当小颗粒尺寸进入纳米量级时,其本身具有体积效应、表明效应、量子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
从而使其具有奇异的力学、电学、光学、热血、化学活性、催化和超导特性,使纳米材料在各种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纳米材料大致可分为纳米粉末、纳米纤维、纳米膜、纳米块体四类。
其中纳米粉末开发时间最长、技术最为成熟,是生产其它三类产品的基础。
纳米粉末又称为超微粉或超细粉,一般指粒度在100纳米以下的粉末或颗粒,是一种介于原子、分子与宏观物体之间处于中间态的固体颗粒材料。
纳米纤维指直径为纳米尺度而长度较大的线状材料。
纳米膜分为颗粒膜与致密膜。
颗粒膜是纳米颗粒粘在一起,中间有极为细小的间隙的薄膜。
致密膜指膜层致密但晶粒尺寸为纳米级的薄膜。
纳米块体是将纳米粉末高压成型或控制金属液体结晶而得到的纳米晶粒材料。
超微粉的制备与应用-黄翔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_、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超微粉体技术是材料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包括超微粉体的基本特性、超微粉体的物理法制备技术、超微粉体的化学法制备技术、超微粉体的分散与调控、超微粉体在陶瓷材料中的应用、超微粉体在气墩材料中的应用等。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将了解超微粉体制备与应用的常用设备、工艺流程,掌握超微粉体制备与应用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并能够利用这些原理和技术,对超微粉体制备与应用的科研及生产进行设计、指导和控制。
2.设计思路:本课程以超微粉体的制备与应用为主线,结合大量图片与视频,讲述超微粉体制备与应用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技术路线、机械设备、工艺流程等,学生们将掌握超微粉体制备与应用中的方法与技能。
课程内容包括四个模块:超微粉体的特性、超微粉体的制备、超微粉体的分散与调控、超微粉体的应用。
超微粉体的特性:讲述比表面积、比表面能的概念及其常用测试技术与表示方法、粉体超微化后的特性,重点讲解纳米材料的小尺寸效应、表面与界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的含义与具体表现。
引导思考超微粉体微观结构特点与宏观具体表现之间的联系。
超微粉体的制备:讲述輕压法、轨碾法、高速旋转撞击、球磨法、搅拌磨、气流粉碎、超临界法、气体中蒸发法等物理方法,同时,也讲授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微乳液法、溶剂蒸发法等化学方法。
其中的球磨法、搅拌磨、共沉淀法、溶胶- 凝胶法、水热法等内容重点讲解与展示。
在课堂教学期间,重点强调基本概念与原理的学习,引导注重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设计及其关键技术的理解与掌握。
超微粉体的分散与调控:从表面能对于润湿性的影响入手,并重点讲解颗粒间的范德华力、静电作用力、空间位阻作用力等,从以上两方面展示液相中超微粉体的分散与调控影响因素、调控技术,引导注重基本原理的理解,掌握超微粉体分散、调控的核心技术:介质选择、pH值调控、分散剂的使用。
超微粉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纳 米 材 料 研 究 的一 个 重 要 阶 段 是 纳 米 粉 体 的 制 备 。 纳米粉体泛 指粒 径在 1 o m 范围内的粉末 。 ~1 o
由 于 纳 米 粉 体 的 晶 粒 小 , 表 面 曲 率 大 或 表 面 积 大 ,所
以它 的磁性 、催 化性 、光 吸收 、热 阻和熔 点 等 方面 与 常 规 材 料 相 比显 示 出 奇 特 的性 能 , 因 此 得 到 人 们 的
碎 ,使 花 粉破 壁 ,有 效成 分 得 以完 全 释放 , 由此开 发
的 花 粉 系 列 产 品 ,可 直 接 被 人 体所 吸 收 。
器 ;利用 纳 米粉 体粒 子 内 电子 能 级离 散 ,可 以用 作 超
低 温 与 远 红 外 材 料 ,纳 米 粉 体 在 冶 金 、 化 工 、 电 子 、
体 有 优 良 的 保 健 作 用 , 但 花 粉 的 单 体 都 具 有 坚 硬 的 外 壳 , 直 接 服 用 则 无 法 被 人 体 吸 收 。 而 经 过 超 微 粉
界 温度 所 有 的粒 子 瞬 间发 生 反 应 ) ;利用 纳 米 粉 体 可
均 匀 分 布 在 气 体 、 液 体 或 固 体 物 质 中 , 可 以 用 作 气 溶 胶 ( 雾剂 ) 烟 ,利 用 纳 米 粉 体 的 链 状 超 细 粒 孑 , 可 以 用 作 磁 记 录 材 料 、 分 子 过 滤 器 、 电磁 波 吸 收 体 和 过 滤
应 、介 电 限域 效应 等各 种效 应 ,所 以纳 米 粉体 表 现 出
7 0~8 。 由此 可知 ,超 微粉 体 的粒 径要 比人的发 um 0
丝直径还要纤细得 多。 固 形 物 质 经 过 超 微 粉 碎 后 , 使 其 处 于 微 米 甚 至 纳
中药超微粉的优势及应用前景

物活性成分及各种营养成分 ,从而提高药效 。如珍珠 ,用传统 方法加工会破坏其部分成分 ,而在一6 ℃左右的低温和严格的 7
第第・月 20总刊 0l下期 89第 18 半 0期 9 卷月 8 年
和长期实践中创制 了针刺 、点穴、艾灸 、烫熨、蒸浴 、董鼻、
外 敷 、 内服等 多种 多 样 的 治疗 方 法 并 发挥 了重 要 作用 。现 在 的
中医急救从理论到实践都没有加足够重视加以研究运用。如十
宣放 血 治 高 热 、晕 厥 、 昏迷 等 ,在 大 量 的 中医 文 献 中没 有 具 体 的运 用 指 针 ,这 些应 该 深 入 的 研 究 ,制 定 出具 体 的行 之 有 效 的
的方 向应传统 的急救方法 中发掘和提高。其实中医药在千百年
中药超微粉 的优势 及应用前景
方邦江 陈 浩 郭
关键 词 :中药超 微粉 ;应用 前景 d i 1 . 6 0i n1 7 —7 9 0 01 .5 o: 0 9 9 . s . 2 2 7 . 1 812 3 s 6 2 ‘ 文章 编号 :1 7 —7 9 ( 0 0 1 .2 80 6 22 7 2 1 )一80 0 . 2
一
实施标准和细微 的实施操作方法 。清代赵学敏 《 串雅 》中不泛 些急救简便廉效的好方法 。应该加 以发掘整理 ,形成能具体
指导临床 的治疗方法。有了这些具体操作的规范,应建立培训
实施系统 ,让广大的临床 一线人员掌握实施 。只有这样才 能传
承 中 医急 症 精 髓 。
( 收稿 日期:2 1 .73 ) 0 O0 .0
陈长洲等【研 究后指出超细粉碎使沉香的细度提高 ,促进挥发 1 7 】 性成分释放 ,若粉碎细度达 30 目以上挥发油释放量与 6 0 o目
超微粉碎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_向智男

456789:9;< 9= >?@5A=B85 ;AB8CB8; D8C B4> D@@:B6D4B98 B8 =99C B8C?>4A< 8B8; FGKIL0MHJIL EBD8; FGH0IJI, (6NOOKLK NP :HLGQ BIRSTQUV JIR =NNR >.HKI.K, >NSQG 6GHIJ ?IHWKUTHQV NP 4K.GINONLV, ;SJILXGNS (&"3-", 6GHIJ) "#$%&’(%: >SYKUPHIK LUHIRHIL, JT J IKZ QVYK NP PNNRTQSPP YUNRS.HIL QK.GINONLV , HT LHWKI %NUK JQQKIQHNI INZJRJVT+ 4GK [JTH. YUHI.HYOK JIR .GJUJ.QKUHTQH.T NP TSYKUPHIK LUHIRHIL JUK HIQUNRS.KR HI QGHT JUQH.OK\ ZGHOK QGK JYYOH.JQHNI NP QGHT QK.GINONLV HI QGK PNNR HIRSTQUV HT TS%%JUHTKR QNN+ )*+ ,-&.$: TSYKUPHIK LUHIRHIL] PNNR YUN.KTTHIL] JYYOH.JQHNI
$"# 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 软饮料加工
目前,利用气流微粉碎技术已开发出的软饮料 有粉茶、 豆类固体饮料和超微骨粉配制富钙饮料等。 茶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传统的饮茶是 用开水冲泡茶叶, 但是人体并没有大量吸收茶的营 养成分, 大部分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及部分矿物质、 维生素等都存留于茶渣中。若将茶叶在常温、 干燥 状态下制成粉茶 (粒径小于 * !+) , 可提高人体对其 营养成分的吸收率。将茶粉加到其他食品中, 还可 开发出新的茶制品。 植物蛋白饮料是以富含蛋白质的植物种子和果 核为原料, 经浸泡、 磨浆、 均质等操作制成的乳状制 品。 磨浆时, 可用胶磨机磨至粒径 * !+,- !+, 再均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超微粉体技术是材料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包括超微粉体的基本特性、超微粉体的物理法制备技术、超微粉体的化学法制备技术、超微粉体的分散与调控、超微粉体在陶瓷材料中的应用、超微粉体在气敏材料中的应用等。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将了解超微粉体制备与应用的常用设备、工艺流程,掌握超微粉体制备与应用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并能够利用这些原理和技术,对超微粉体制备与应用的科研及生产进行设计、指导和控制。
2.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超微粉体的制备与应用为主线,结合大量图片与视频,讲述超微粉体制备与应用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技术路线、机械设备、工艺流程等,学生们将掌握超微粉体制备与应用中的方法与技能。
课程内容包括四个模块:超微粉体的特性、超微粉体的制备、超微粉体的分散与调控、超微粉体的应用。
超微粉体的特性:讲述比表面积、比表面能的概念及其常用测试技术与表示方法、粉体超微化后的特性,重点讲解纳米材料的小尺寸效应、表面与界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的含义与具体表现。
引导思考超微粉体微观结构特点与宏观具体表现之间的联系。
- 6 -
超微粉体的制备:讲述辊压法、辊碾法、高速旋转撞击、球磨法、搅拌磨、气流粉碎、超临界法、气体中蒸发法等物理方法,同时,也讲授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微乳液法、溶剂蒸发法等化学方法。
其中的球磨法、搅拌磨、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等内容重点讲解与展示。
在课堂教学期间,重点强调基本概念与原理的学习,引导注重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设计及其关键技术的理解与掌握。
超微粉体的分散与调控:从表面能对于润湿性的影响入手,并重点讲解颗粒间的范德华力、静电作用力、空间位阻作用力等,从以上两方面展示液相中超微粉体的分散与调控影响因素、调控技术,引导注重基本原理的理解,掌握超微粉体分散、调控的核心技术:介质选择、pH值调控、分散剂的使用。
超微粉体的应用:选取超微粉体在陶瓷材料中的应用、超微粉体在气敏材料中的应用两个最典型的领域,从粉体超微化对于陶瓷烧结动力、传质速率、扩散及团聚体的影响、粉体超微化对于陶瓷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陶瓷显微结构超微化的途径、气敏器件工作原理、半导体气敏材料的半导化与导电性质等方面展开,充分讲解超微粉体在结构、功能材料与器件中的重要地位,引导注重其中基本原理的学习,并掌握其中超微粉体的关键应用技术。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材料合成与制备工艺学、纳米材料概论、纳米材料概论实验。
本课程与这五门课程密切相关,超微粉的制备与应用是这五门课程中诸多内容的具体而生动的实际应用,只有在前五门课程的基础上,超微粉的制备与应用的教学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本专业工作技能层面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在超微粉体制备与应用领域的基本技能和工程设计能力。
- 6 -
(1)了解超微粉体在材料研究和生产领域的重要意义,理解超微粉体的特性及其具体的表现、超微粉特性与应用之间的内在联系等;
(2)了解超微粉体制备常用的机械设备、生产工艺流程,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使用手册等,能自行提出常见超微粉体的制备技术方案,并能明确其中的技术关键。
(3)了解超微粉体分散与调控的重要意义,理解超微粉体的润湿、粉体间作用力,掌握最常用分散与调控的技术方法。
(4)理解与掌握超微粉体在结构与功能陶瓷、气敏材料方面的应用关键技术。
(5)面对具体的超微粉制备与应用项目,具备查阅文献、分析归纳、制定技术方案、实施技术方案等工程师的基本能力。
三、学习要求
超微粉的制备与应用是一门涉及到材料制备、表征、应用的综合性课程,要求学生们对于材料成分、结构、形貌与性能之间的联系有较深入的理解,而且理解超微粉的制备方法与途径对于最终性能所具有的重要影响,因此必须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专业技能。
要达到以上学习任务,学生必须:
(1)按时上课,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典型案例分析。
(2)本课程将包含较多的课下拓展作业。
学生们需要在课后作较为广泛的文献检索、读书笔记,保质保量的按时提交课下作业,并且在课堂简要讲解,从而掌握与拓展课堂所学内容。
(3)在完成前期各阶段课堂学习、课外作业的基础上,学期末布置3-5个超微粉的制备与应用课题,请同学们分成小组,自己查阅文献、设计技术路线,写出详细的实验步骤,并且做好多媒体课件,在课堂讲解展示,做到学以致用。
- 6 -
四、教学进度
五、参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 林志东. 纳米材料基础与应用.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1日(ISBN: 9787301175804)。
2. 曹国忠 (作者), 王颖 (作者), 董星龙 (译者). 纳米结构和纳米材料:合成、性能及应用.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1月1日(ISBN: 9787040326246)。
- 6 -
六、成绩评定
(一)考核方式 E :A.闭卷考试 B.开卷考试 C.论文 D.考查 E.其他(二)成绩综合评分体系:
附:作业和平时表现评分标准
1)作业的评分标准
2)课堂讨论及平时表现评分标准
- 6 -
附2:课程论文与答辩评分标准:
七、学术诚信
学习成果不能造假,如考试作弊、盗取他人学习成果、一份报告用于不同的课程等,均属造假行为。
他人的想法、说法和意见如不注明出处按盗用论处。
本课程如有发现上述不良行为,将按学校有关规定取消本课程的学习成绩。
八、大纲审核
教学院长:院学术委员会签章: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