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课件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课件

《宏观经济》课件
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和就业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例如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可 以刺激总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 手段来影响和调节总需求,以达到稳定物价、促进经
济增长等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
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 开市场操作等,这些工具可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
总结词
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是宏观经 济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指标。
详细描述
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规模,是 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通过分析GDP的变化,可 以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和发展趋势。
失业率
2023
REPORTING
《宏观经济》ppt课 件 (2)
2023
目录
• 宏观经济概述 • 宏观经济指标 • 宏观经济政策 • 宏观经济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宏观经济的未来发展
2023
PART 01
宏观经济概述
REPORTING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宏观经济是指整个国民经济或其 整体活动,研究经济总体或总体 经济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特点
宏观经济具有整体性、综合性、 系统性和复杂性,它关注的是整 个经济体系的总量关系和总需求 与总供给的均衡。
宏观经济的重要性
宏观经济政策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 控的重要手段,它对于保持经济稳定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平衡国 际收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 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促进社会进步和繁荣。
2023
REPORTING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完整版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

定义:在某一既定时期一国之内生
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市场价值总
和。

上述定义包括以下几方面规定:

第一,“一国之内…”。GDP按国
土原则计算

GDP以领土为统计范围,强调无
论劳动力和其它生产要素是属于本
国、还是外国,只要是在本国领土
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都计入本
国的GDP。,
企业家愿意提供的产品越多。

—— 供给定理
34
(2)经济理论的图形表达
P
S
O
Q
35
(3)经济理论的数学表达




用函数的形式表达供给定理,该理
论可以表示为:
Q
= f(P)
供给量
价格
函数
上式表示供给量是价格的函数。
36
(4)著名的经济学模型 :供求模型

例如,猪肉的需求函数:

Qd = D(P、Y)
流量而不是存量,通常以年度或季
度为单位度量。
存量 VS .流量

存量:
在某一时点上存在的数量。
(洗脸盆中的水,你书架上的书和
你储蓄账户上的货币量也是存量。)

流量:
在一定时期发生的量。
(打开的水龙头流到洗脸盆中的水。
我们在一个月里买的书和我们在一个
月里赚到的收入也是流量。)
存量 VS .流量

化等。
26
值得研究的问题:

(1)为什么会有经济增长?决定因
素是什么?

(2)如何准确测量经济增长的速度
和成本,经济增长如何维持?如何实

宏观经济学全集PPT课件

宏观经济学全集PPT课件

02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与方法
01
02
03
GDP核算体系
以国内生产总值(GDP) 为核心的核算体系,包括 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三种核算方法。
GNP核算体系
以国民生产总值(GNP) 为核心的核算体系,注重 国民经济总体规模和结构。
国民经济核算账户
通过一系列账户体系全面 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 包括生产账户、收入分配 账户、消费账户等。
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效应分析
财政政策效应
指财政政策实施过程中对经济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效 应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变动、国际贸易等。
财政政策与国际贸易
财政政策可以通过调整关税、出口退税等措施来影响国际贸易,进而对国内经济产生影响 。例如,提高关税可以保护国内产业,但同时也可能导致贸易伙伴采取报复措施,影响国 际贸易环境。
• 总供给曲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与总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总供给曲线通常向右上方倾斜,表明随着价格水平的提高,总供给量也会增 加。
• 总需求曲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与总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总需求曲线通常向右下方倾斜,表明随着价格水平的提高,总需求量会减少 。
• 模型分析:当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曲线相交时,经济达到均衡状态。此时的价 格水平和产出水平分别为均衡价格和均衡产出。当经济受到外部冲击时,如财 政政策变动、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等,总供给曲线或总需求曲线会发生移动,导 致均衡价格和均衡产出发生变化。通过对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的分析,可以预 测和解释这些变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工具选择考虑因素
经济形势、政策目标、工具特点 等。

第十三章 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学》PPT课件

第十三章 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学》PPT课件

• 国际经济政策是对国际经济关 系的调节。现实中一般国家的 经济都是开放的,各国经济之 间存在着日益密切的往来与相 互影响。一国的宏观经济政策 目标中有国际经济关系的内容 (即国际收支平衡),其他目 标的实现不仅有赖于国内经济 政策,而且也有赖于国际经济 政策。因此,在宏观经济政策 中也应该包括国际经济政策。
上和政策主张方面,强调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引起经济活动和物价水
平发生变动的根本的和起支配作用的原因。人们的财富具有多种形式
:货币、债券、股票、住宅、珠宝、耐用消费品等。货币学派理论主
要由现代货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量论和自然率假说构成。

——货币学派把货币作为影响经济的最重要因素
,认为物价水平或名义收入水平是货币需求与货币供应均衡的结果,
政策。究竟什么时候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什么时候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
应由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形势加以分析权衡,斟酌使用。它是凯恩斯主义的需
求管理的内容。凯恩斯分析的是需求不足型的萧条经济,因此他认为调节经
济的重点应放在总需求的管理方面,使总需求适应总供给。当总需求小于总
供给、出现经济衰退和失业时,政府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措施以刺激经济;当
13.1 宏观经济政策概述
13.1.1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 • 以上四大目标相互之间既存在互补关系,也有交替关系。互补关系是指一个目标的实现对另
一个目标的实现有促进作用。如为了实现充分就业水平,就要维持必要的经济增长。交替关 系是指一个目标的实现对另一个目标有排斥作用。首先,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就存在两 难选择。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必须刺激总需求,扩大就业量,这一般要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 策和货币政策,由此就会引起物价水平的上升。而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就必须实施紧缩性财 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由此又会引起失业率的上升。其次,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之间也存在着 相互排斥的关系。因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通货膨胀是难以避免的。最后,国内均衡与国际 均衡之间存在着交替关系。这里的国内均衡是指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而国际均衡是指国际 收支平衡。为了实现国内均衡,就可能降低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不利于实 现国际收支平衡。为了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又可能不利于实现充分就业和稳定物价的目标。 • 由此,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必须对经济政策目标进行价值判断,权衡轻重缓急和利弊得失, 确定目标的实现顺序和目标指数高低,同时使各个目标能有最佳的匹配组合,使所选择和确 定的目标体系成为一个和谐的、有机的整体。

宏观经济学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课件

宏观经济学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课件
➢ 累进收入税制
➢ 失业补偿
宏观经济学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 策和理论
7
二、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
由于时滞的存在,宏观经济政策要到实施后很久 才会起效,这就要求政策制定者能精确地预测将 来的经济情况。
为了提高对经济活动的预测能力,经济学家们想 了很多办法,如运用领先指标和大型经济模型等。
➢ 所谓领先指标就是一系列领先于经济活动的起伏 而波动的数据,领先指标的大幅升降有可能是经 济启动或降温的先兆。
宏观经济学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 策和理论
11
以货币政策为例
P
AS1
E2
P1
AS0
E1
P0
E0
AD1
AD0
0
Y0
Y1
Y
图11.2 经济政策无效
宏观经济学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 策和理论
12
卢卡斯认为,在经济活动中,每个家庭和每个厂 商都会有意识地收集一切与自己的经济活动有关 的信息并会对之做出恰如其分的反应。
13
卢卡斯批判的重点
这种理论对凯恩斯主义者所主张的积极干预政策提 出了有力的批判。
凯恩斯理论完全将公众视为政策的被动接收者。而 卢卡斯认为,在经济活动中,每个家庭和每个厂商 都会有意识地收集一切与自己的经济活动有关的信 息并会对之做出恰如其分的反应。当人们了解了政 府的经济政策后,也会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
宏观经济学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 策和理论
9
11
10.5
10
9.5
9
8.5
8
7.5
7
6.5
1981
1982
实际失业率 预测失业率4
1983
预测失业率1 预测失业率5

宏观经济学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ppt课件

宏观经济学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ppt课件
➢ 累进收入税制
➢ 失业补偿
二、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
由于时滞的存在,宏观经济政策要到实施后很久 才会起效,这就要求政策制定者能精确地预测将 来的经济情况。
为了提高对经济活动的预测能力,经济学家们想 了很多办法,如运用领先指标和大型经济模型等。
➢ 所谓领先指标就是一系列领先于经济活动的起伏 而波动的数据,领先指标的大幅升降有可能是经 济启动或降温的先兆。
➢ 3、普通的政治机制根本无法将这些经济“庸医” 从真正称职的经济学家中剔除出去。
机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 政策制定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主要来源于政策制定 者的目标与公众福利的冲突。
二、时间不一致性
在特定时点上做出的相机抉择尽管在当时可能是 理性选择,但从长期来看却往往适得其反。经济 学上用“时间不一致性”(Time inconsistency) 来描述这种状况。这个概念最初是由美国卡内 基—梅隆大学的基德兰德(Finn Kydland)教授 和明尼苏达大学的普雷斯科特(Edward Prescott)教授提出来的。
麦卡伦姆规则在强调货币供应量稳定增长的同时,兼顾到 长期经济趋势的变化而赋予货币政策在适当范围内进行调 整的余地,因而被认为较之“以不变应万变”的货币主义 政策更有助于经济的稳定,也称为“新货币主义规则” (New monetarist rule)。
➢ “泰勒规则”(Taylor rule)
泰勒规则认为,货币当局应该在目标通货膨胀率基础上确 定一个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水平,并按照经济活动的波动 情况不断调整这一利率水平。
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第一节 主动性和被动性政策
➢一、政策效果滞后 ➢二、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 ➢三、卢卡斯批判
一、政策效果滞后

《宏观经济政策》PPT课件

《宏观经济政策》PPT课件

• 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消除经济周期。其他目标有:快速 的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均等、最大的经济福利。这些目标 在一定程度上重迭着,有的彼此对抗,有的则互为补充。 为了避免应付多目标的复杂性,通常只把经济活动在充分 就业水平上的稳定作为财政政策的目标。
编辑ppt
11
(二)财政政策手段
• 收入政策手段:改变税率、公债制度;
• 第二个阶段: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阶段,经济的运行完 全由市场机制来调节,政府的作用主要在于通过立法手段 来维护市场竞争的秩序,让市场机制充分地发挥作用。
• 第三个阶段: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开始的现代市场经济 阶段。这时,国家已进入市场,成为经济主体之一,政府 的职能已经渗透到市场经济运行的内部。政府的职能包括 三个方面:一是直接参入微观经济活动;二是调控宏观经 济活动;三是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14
第二个模型:
• 包括税收、政府购买、政府转移支付的模型。
税收净额 税收总额 政府转移支付, 即:T TD R
CS T Y CI G
Y 1 (a bT bR I G)
1b
从上式可以看出: 1 G b R
1b
1b
这是因为: 政府购买全部变成总支出,
而转移支付只有一部分变成消费支出, 另一部分
• 货币政策有助于实现充分就业、价格稳 定、经济增长,它主要是通过对总需求 从而对货币收入水平的影响而发挥作用。
编辑ppt
27
二、货币政策的目标
• 1、货币政策目标
• 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最终实现经济增长。
• 2、各种目标之间的关系
编辑ppt
传统的观点认为:
通货膨胀与失业
之间是负向的:
低失业伴随伴而
• 支出政策手段:改变政府购买水平、改变 政府转移支付水平。

《宏观经济》课件

《宏观经济》课件

宏观经济的重要性
01
02
03
保持经济稳定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 是保持经济稳定,避免经 济波动对社会发展造成负 面影响。
促进经济增长
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刺激需 求,促进经济增长,提高 就业率和收入水平。
平衡供需关系
宏观经济政策通过调节总 需求和总供给,平衡供求 关系,保持市场稳定和经 济的可持续发展。
非关税壁垒
指除关税以外的其他限制进口的措 施,如配额、进口许可证、技术壁 垒等。
05
宏观经济的挑战与政策选择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的两 大调控工具,二者的协调配合对于稳 定经济、促进增长至关重要。
在经济衰退时,财政政策应加大支出 ,增加公共投资和福利支出,而货币 政策应降低利率,刺激贷款和消费。
THANKS
感谢观看
经济周期的阶段与特征
总结词
经济周期通常包括扩张、高峰、衰退和谷底 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
详细描述
在扩张阶段,经济增长加速,企业盈利增加 ,消费者信心高涨;在高峰阶段,经济增长 达到顶峰,但物价开始上涨,通货膨胀压力 加大;在衰退阶段,经济增长放缓,企业盈 利下滑,失业率上升,消费者信心下降;在 谷底阶段,经济活动处于最低水平,政府和 央行采取措施刺激经济复苏。
在经济过热时,财政政策应适当收紧 ,控制支出和减税,而货币政策应提 高利率,控制货币供应量。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需要综合 考虑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就业和国 际收支等因素,制定出合适的政策组 合。
失业与就业问题
失业和就业问题是宏观经济的 重要挑战之一,政府需要采取
措施促进就业、减少失业。
政府可以通过鼓励创业、发展 服务业、加强职业培训等措施 增加就业岗位,同时完善社会 保障制度,保障失业人员的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1/21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 财政政策的有效性 两种极端的情况:
——财政政策的自动工具:内在稳定器(built-in stabilizers or automatic stabilizers)
2020/11/21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 自动稳定器:不使用人为的经济政策就可以减 轻经济波动幅度的政策。这些政策主要有:
——比例所得税:当经济萧条时,由于收入减少, 税收会自动减少,从而就抑制了消费与投资的 减少,有助于减轻萧条的程度,反之亦然。
• 本章内容:介绍两种观点的基本理由,由同学 们自己去做出结论。
2020/11/21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和主要内容
宏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一 定的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的运行,以 达到一定政策目标的措施()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
• 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
流动性陷阱(Liquidity trap)
货币供给增加,但不能使利率降低,从而货币政策不起 作用的情况。亦称凯恩斯陷阱(Keynesian trap)。
2020/11/21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第二节:IS-LM模型与宏观经济政策
一、财政政策的影响 • IS-LM模型分析 财政政策→总支出增 加→收入上升→由于 “挤出效应”,财政政 策的效果受影响(收 入未达到预期水平)。
原因:A 垄断(monopoly) B 外差因素(externalities)
C 公共物品(public goods) D 不对称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
• 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或紧缩缺口
2020/11/21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二、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 充分就业——消除非自愿失业 • 经济增长——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 • 物价稳定——保持币值稳定 • 国际收支平衡——外汇收入和支出大体相等 三、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 • 财政政策是指一个国家的政府为达到既定目标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restrictive fiscal policy)
——财政政策运用的原则:逆经济风向行事,即: 在经济萧条时用“松”的政策,在经济繁荣时用 “紧”的政策。
• 财政政策的工具及其运用
——财政政策工具分为自动工具(automatic tools)和相机抉择工具(discretionary tools)。
对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公债做出的决策。
——财政收入包括:财产税、所得税、货物税。 ——财政支出包括:政府购买、政府转移支付。 ——公债:运用信用形式筹集财政资金,包括中央和地
方政府债务。
2020/11/21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 财政政策的种类和运用原则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expansionary fiscal policy)
2020/11/21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2020/11/21
三大政策工具的运用: ——在经济萧条时期,中央银行降低贴现率和法
定准备比率,在金融市场买进政府债券; ——在经济繁荣时期,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和法
定准备比率,在金融市场卖出政府债券。 其他政策工具: ——选择性信贷控制(selective credit control)
——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经济处于萧条时期,这时 政府应该采用减税(如免税、退税等)的税收政策和增 加财政支出(如公共工程开支、政府购买、政府转移支 付等)的支出政策。
——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经济处于过度繁荣时期,这 时政府应该采用增税的税收政策和减少财政支出的财政 政策。
• 财政政策问题
——财政拖累(fiscal drag):由于税收跟财政支出同方 向变动,使得AS=AD难以实现。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2020/11/21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问题的提出:宏观经济政策是否必要?
• 赞成意见:经济经常经历总需求和总供给冲击, 除非决策者用货币和财政政策稳定经济,否则 这些冲击会引起产出、失业和通货膨胀不必要 以及无效率的波动。
• 反对意见:经济本来是稳定的,经济波动应该 归罪于错误的经济政策。经济决策者只要不伤 害经济,经济也就稳定了。
垫头规定(margin requirements):购买股票时必 须支付的现金。
分期付款信贷控制(installment-credit control): 对发放分期付款的条件的控制。
抵押信贷(mortgage control):对以住宅为抵押 品所获得的信贷的控制。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道义劝告(moral suasion)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发出口头谈话或 书面声明来劝说它们自动放宽或紧缩信贷。
• 货币政策的效果
时滞(Time lag)问题
——时滞:货币政策从制定到发生作用的时间间隔。包 括:识别时滞、行动时滞和生效时滞。
——时滞对货币政策作用的影响:当货币政策发生作用 时,经济形势或许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货币政策可 能成为增大经济周期波动幅度的政策。
——失业补助与其他福利支出:当经济萧条时, 由于失业人数增加,补助会自动增加,从而就 抑制了消费与投资的减少,有助于减轻萧条的 程度,反之亦然。
•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政府根据对经济形势的 判断而主动采取增加或减少政府支出、减少或 增加政府收入的政策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0/11/21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 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运用
——挤出效应(crowding out effect):政府支出的增加 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作用。
2020/11/21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四、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
• 货币政策是指运用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 控制,去实现一定的经济政策目标的手段。
• 货币政策工具及其运用
中央银行的三大政策工具(tools):
——再贴现率(rediscount-rate):中央银行对 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
——法定准备比率(legal reserve ratio):中央 银行规定准备金在存款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公开市场业务(open-market operations): 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