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洞施工组织设计

合集下载

块泽河水电站隧洞及调压井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块泽河水电站隧洞及调压井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块泽河水电站隧洞及调压井工程KZH/C2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一编制说明(一)编制依据1.富源县块泽河水电站隧洞及调压井工程的招标文件。

2.招标图纸。

3.电力工业标准合订本水电卷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施工验收规范。

4.施工现场踏勘的实际情况。

5.我集团公司关于隧洞施工工法、科技成果等技术资料。

(二)编制原则1.必须满足业主招标文件中各项要求。

2.选择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统筹安排,合理配置资源,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严格控制工程成本。

3.严格遵守国家、行业及当地在施工安全,工地工人健康,保护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及规定标准,必须遵守当地人民的风俗习惯。

二工程概况云南省富源县块泽河水电站位于云南省富源县富村镇,工程区位于块泽河干流中游三岔河至块泽河大桥河段内,本工程对外交通运输可采用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相结合的方式。

块泽河水电站厂址距昆明公路里程281km,距富源县城公路里程为85km,距富村镇公路里程为19km,距罗平县富乐镇公路里程为8km。

现有公路从昆明至富源县公路里程为196km,为高速公路,富源至厂址85km,厂址至大坝5km。

昆明经曲靖至富源有准轨铁路可供利用,并通过成昆铁路、贵昆铁路、南昆铁路与全国铁路联网。

块泽河电站为混合式电站,总库容1397万m3,设计装机为2×18000kw,设计引用流量45.7 m3/s, 坝址选在火石沟(天生桥下游约600m处)。

工程由拦河坝、冲砂闸、冲砂洞、进水口、压力隧洞、调压井、压力钢管道(埋管)、地面厂房及升压站等工程组成。

根据部颁《水利水电枢纽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SDJ12-78)及(90)水规水字第5号文的补充规定:该工程规模为中型工程,工程等别为三等,永久性建筑物为3级,临时建筑物为4级。

(一) 工程主要特性1拦河坝形式:混凝土单曲拱坝;地基岩性:灰岩;地震基本烈度/设防烈度:7度/7度;最大坝高:94.00m;坝顶长度:88.139 m;溢流坝段净宽:24 m;泄洪闸型式/数量:8×8m/3弧形钢闸门;冲砂孔尺寸/数量:4.0×4.0 m /1平板弧形钢闸门+4.0×4.0 m /1弧形钢闸门;2引水系统形式:有压引水隧洞;引水系统总长度:4020m;引水隧洞标准断面:直径4.0m。

水电站发电隧洞及堰坝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水电站发电隧洞及堰坝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水电站发电隧洞及堰坝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引言水电站作为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发电方式,在现代社会得到广泛应用。

而水电站的建设离不开水电站发电隧洞及堰坝的施工工作。

本文将围绕水电站发电隧洞及堰坝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展开论述。

二、施工组织设计的意义施工组织设计是水电站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能够有效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安全风险,并最终实现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发电隧洞施工组织设计1.施工前准备在进行发电隧洞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工程勘察和设计,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对周边环境和水电站运行产生不良影响。

同时,还需制定相关的施工计划,明确施工任务和工期安排。

2.施工方法选择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选择合适的发电隧洞施工方法。

常见的施工方法包括爆破法、掘进法和盾构法等。

选用合适的施工方法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同时降低对周边环境和工人安全的风险。

3.施工工艺设计针对发电隧洞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详细的工艺设计。

包括发电洞开挖、衬砌施工、排水系统建设等。

工艺设计旨在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并保证工程质量。

四、堰坝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施工前准备在进行堰坝工程施工前,同样需要进行详细的工程勘察和设计,以及制定完善的施工计划。

此外,还需要根据工程特点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和工艺。

2.施工方法选择堰坝工程的施工方法有很多种,如混凝土浇筑法、挡水板施工法等。

在选择施工方法时,需要考虑施工效率、工程质量和安全风险等因素,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3.施工工艺设计堰坝工程的施工工艺设计包括基坑开挖、混凝土浇筑、加固处理等。

在进行工艺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土质条件、施工要求和安全性,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五、施工组织设计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水电站发电隧洞及堰坝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确保施工安全。

根据工程特点和安全要求,制定完善的施工安全措施,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2.保证工程质量。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标准,并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引汉济渭秦岭隧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引汉济渭秦岭隧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1 施工组织设计..................................................................................................................... 1-1 1.1施工条件....................................................................................................................... 1-11.1.1工程条件................................................................................................................. 1-11.1.2自然条件................................................................................................................. 1-4 1.2料场选择与开采 ......................................................................................................... 1-131.2.1可研审查意见....................................................................................................... 1-131.2.2料场选择............................................................................................................... 1-131.2.3料场开采............................................................................................................... 1-19 1.3施工导流..................................................................................................................... 1-191.3.1水文特性............................................................................................................... 1-191.3.2导流标准............................................................................................................... 1-20 1.4主体工程施工............................................................................................................. 1-201.4.1概述....................................................................................................................... 1-201.4.2施工支洞............................................................................................................... 1-211.4.3主隧洞工程施工................................................................................................... 1-331.4.4 控制闸工程.......................................................................................................... 1-431.4.5控制闸交通洞....................................................................................................... 1-441.4.6 金属结构安装...................................................................................................... 1-44 1.5施工交通运输............................................................................................................. 1-451.5.1 对外交通运输...................................................................................................... 1-451.5.2 场内交通运输...................................................................................................... 1-47 1.6施工工厂设施............................................................................................................. 1-481.6.1砂石加工系统....................................................................................................... 1-481.6.2混凝土拌和站....................................................................................................... 1-501.6.3综合加工厂........................................................................................................... 1-501.6.4 机械保养厂.......................................................................................................... 1-501.6.5 炸药库.................................................................................................................. 1-511.6.6 施工供风、供水.................................................................................................. 1-51 1.6.1 施工供电.............................................................................................................. 1-51 1.6.8 施工通信.............................................................................................................. 1-52 1.1施工总体布置 ............................................................................................................. 1-52 1.1.1布置原则............................................................................................................... 1-52 1.1.2分区规划............................................................................................................... 1-53 1.1.3土石方平衡及堆渣规划....................................................................................... 1-54 1.1.4工程占地............................................................................................................... 1-55 1.8施工总进度................................................................................................................. 1-56 1.8.1编制依据和原则................................................................................................... 1-56 1.8.2 施工分期.............................................................................................................. 1-57 1.8.3 施工总进度.......................................................................................................... 1-57 1.9主要技术供应 ............................................................................................................. 1-59 1.9.1 主要建筑材料...................................................................................................... 1-59 1.9.2 劳动力供应.......................................................................................................... 1-60 1.9.3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1-601 施工组织设计1.1 施工条件1.1.1工程条件1.1.1.1工程地理位置秦岭隧洞工程黄三段为引汉济渭秦岭隧洞工程的组成部分,该工程南起黃金峡枢纽左岸坝后泵站压力管道出水闸,北至三河口枢纽右岸坝下游300m附近的控制闸,全长16.48km。

宁波白溪水库引水工程隧洞3+4标施工组织设计

宁波白溪水库引水工程隧洞3+4标施工组织设计

宁波白溪水库引水工程隧洞3+4标施工组织设计1.工程概况宁波白溪水库引水工程是以白溪水库为水源,经隧洞、管道输水至宁波市。

3+4标段位于宁海县,为白溪水库进水口~分水点线路田前~黄坛隧洞梁黄段和东溪段。

3标梁黄段起点里程为6+624.696,终点里程为9+141.696,全长2517m,平坡,洞中心线高程为50.000m. 梁皇支洞与输水隧洞交点里程为8+435.888,上游1811.192m,下游705.808m, 支洞洞口高程为82.5m,洞底高程为48m,斜井180水平投影长106.768m,平洞长112.397m,支洞总长219.165m。

4标东溪段起点里程为9+141.696,终点里程为11+920.696,全长2779m,平坡,洞中心线高程为50.000m. 东溪支洞与输水隧洞交点里程为10+120.930,上游979.234m,下游1799.766m, 支洞洞口高程为87m,洞底高程为48m,斜井180水平投影长117.38m,平洞长50.59m,支洞总长167.974m。

3+4标输水隧洞全长5.296km。

工程包括引水隧洞的开挖、锚喷支护、砼浇筑、砌体砌筑、回填灌浆以及其它临建工程等。

它的建成对加强和促进宁波的发展,加快浙江省的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工程地质工程区位于浙东沿海低山丘陵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山地高程100~200m,山坡坡度20~40°,山坡基本稳定。

河谷较开阔,有河漫滩和一级阶梯分布,河漫滩高出河水位0.5~1.0m,一级阶梯高出河水位2.0~4.0m,河床较不稳定且冲刷变化大。

本标段隧洞沿线地形波状起伏,隧洞埋深一般 150~280m,并穿越梅树坪冲沟、梁皇溪、石枫水库水游等低洼地段,隧洞埋深20~50m,冲沟与隧洞线呈大角度相交。

隧洞围岩以流纹质熔结凝灰岩为主,岩体以微风化-新鲜为主,饱和极限抗压强度90~120MPa,局部过冲沟段和断层破碎带处以弱风化-强风化为主。

尾水隧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尾水隧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尾水隧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尾水隧洞工程是水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将发电后的尾水安全、有效地排放出去。

本工程位于XXX水电站,尾水隧洞全长XX米,采用圆形断面,直径为XX米,衬砌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工程主要包括隧洞开挖、衬砌施工、排水系统施工等。

二、施工特点及难点1. 施工场地狭窄,交通不便,给材料运输和设备搬运带来一定困难。

2. 隧洞内地质条件复杂,存在涌水、围岩稳定性差等问题,施工安全风险较高。

3. 隧洞长度长,施工周期较长,需合理组织施工进度,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4. 衬砌施工要求高,质量控制难度大。

三、施工组织设计1. 施工顺序(1)首先进行隧洞进出口的开拓,形成施工通道;(2)然后进行隧洞开挖,同时进行排水、通风等临时设施施工;(3)接着进行衬砌施工,包括初期支护、二次衬砌等;(4)最后进行排水系统施工,包括排水沟、排水井等。

2. 施工资源配置(1)人工: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人员,确保施工顺利进行;(2)材料:提前策划材料采购,保证材料质量,满足施工需求;(3)设备:合理配置施工设备,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4)资金:合理安排施工资金,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3. 施工质量控制(1)严格遵循施工工艺流程,确保施工质量;(2)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执行质量检验制度;(3)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施工技能;(4)加强质量监督,对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及时整改。

4. 施工安全措施(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2)制定施工安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3)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4)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四、施工进度控制1. 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明确各阶段施工目标;2. 加强施工现场调度,确保施工资源合理分配;3. 定期对施工进度进行监控,及时调整施工计划;4. 加强与业主、设计、监理等单位的沟通,确保施工进度与工程要求相符。

小断面引水隧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小断面引水隧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第一章工程简况及说明1.1 工程简况1.2 水文气象和工程地质1.3 控制性工期要求1.4 现场施工条件第二章工程施工总规划2.1 编制依据2.2 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目标2.3 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及主要措施2.4 施工段划分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2.1 组织机构设置2.2 管理原则及制度2.3 施工平面布置2.4 施工准备第四章引水埋管工程4.1 简述4.2 管道基坑开挖4.3 管道安装4.4 埋管填土4.5 护坡砌筑第五章引水隧洞工程5.1 简述5.2 隧洞开挖5.3 隧洞支护施工5.4 隧洞洞身衬砌施工5.5 灌浆与排水孔施工5.6 进人孔施工第六章箱涵及通气管工程6.1 简述6.2 出口箱涵施工6.3 通气管施工6.4 出口箱涵及通气管填土第七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7.1 总工期7.2 确保计划工期的总体措施第八章资源配置计划8.1 机械设备的安排计划8.2 人员的安排计划8.3 材料组织及供应计划第九章施工质量保证措施9.1 工程质量目标9.2 施工质量管理体系9.3 施工质量控制体系9.4 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9.5 各施工要素的质量控制措施9.6 技术保证措施第十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0.1 安全管理体系10.2 施工安全措施第十一章文明施工及环保施工措施11.1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1.2 环境保护措施第十二章季节性施工措施12.1 冬季施工措施12.2 雨季施工技术措施第十三章其他管理措施13.1 地下设施及管线等保护措施13.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13.3 民工工资支付保证措施附表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横道图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附表六临时用地表第一章工程简况及说明1.1 工程简况1.1.1 工程简况xx街区水文化景观光彩展示项目(西街xx街区引水工程)位于四川省xx 市西北部xx境内,距xx约50km,距xx州xx县约90km,距xx市城区5公里,交通较为便利。

输水隧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输水隧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输水隧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述输水隧洞工程是水资源配置、水电站、城市供水等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组织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控制具有重大影响。

本文以某输水隧洞工程为背景,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从施工准备、施工工艺、施工进度计划、质量控制、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进行施工组织设计。

二、施工准备1. 施工现场调查:对隧洞工程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了解施工现场的交通、供电、供水等情况。

2. 施工方案制定: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施工组织、施工进度、质量控制、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

3. 施工资源配置:根据施工方案,合理配置施工机械、劳动力、材料、资金等资源。

4. 施工现场布置:合理规划施工现场,设置施工临时设施,包括临时道路、临时营地、临时仓库等。

三、施工工艺1. 隧洞开挖:采用钻爆法或TBM法进行隧洞开挖,严格控制开挖质量和进度。

2. 初期支护:根据地质条件,及时进行初期支护,包括锚喷、钢拱架、超前锚杆等,确保隧洞稳定。

3. 二次衬砌:在初期支护的基础上,进行二次衬砌施工,提高隧洞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4. 输水管道安装:在隧洞内安装输水管道,包括管道选型、管道连接、管道焊接等,确保输水管道安全、可靠、耐用。

四、施工进度计划1. 制定施工总进度计划:根据工程目标和施工条件,制定施工总进度计划,明确各阶段施工任务和完成时间。

2. 制定年度施工计划: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制定年度施工计划,明确年度施工任务和完成时间。

3. 制定季度、月度、周施工计划:根据年度施工计划,制定季度、月度、周施工计划,明确各阶段施工任务和完成时间。

五、质量控制1.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职责和制度,确保工程质量。

2. 严格执行施工标准: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3. 施工过程控制: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做好施工记录,确保工程质量。

隧洞

隧洞

五、施工组织设计5.1项目概况某水电站工程位于重庆市最北段的某干流上,坝址位于巴山镇上游1km。

该电站由拦河坝,溢洪道,饮水系统,发电厂房和排沙放空洞等建筑物组成。

拦河坝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II级建筑物,最大的坝高155.0m,坝顶长465.0m。

本次施工组织的1#、2#施工支洞为临时建筑物,位于厂房附近,断面均为城门洞型。

1#施工支洞断面尺寸为4.5m×5.0m(宽×高),进口底高程586.0m,与引水洞交点处底高程586.54m,隧洞总长385.4m,纵坡为0.140%;2#施工支洞断面尺寸 5.0m×6.0m(宽×高),进口高程为523.0m,与引水洞交点处底高程506.30m,隧洞总长为267.9m,纵坡为-6.234%。

支洞内每100m设一个回车道。

本工程的主要施工内容包括1#、2#施工支洞进口土石方明挖、洞挖、边坡及洞内支护和其他临时配套等项目。

根据工程进度计划,本合同承包人应于2006年2月20日开工,完成日期为2006年6月20日。

本工程1#洞明挖土方为110m3,石方590m3,洞挖8600m3石方;2#洞土方330m3,石方1860m3,洞挖7980m3石方。

土石方开挖采用1 m3挖掘机配8t自卸汽车,洞挖采用钻爆法,施工工艺为全断面开挖。

5.2施工方法5.2.1开挖施工隧洞施工由下游向上游掘进。

采用全断面钻爆开挖,手风钻钻孔,人工装药,周边光面爆破。

人工装渣,手推车运至洞口。

正常施工每一开挖循环进尺2.0m,1天2个循环。

据开挖中不断揭露的地质情况,及时准确预测地质情况,如遇到大的张开节理、裂隙甚至断层等不连续地质构造时,采取分期开挖、适时浆砌石砌筑等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5.2.1施工工艺及循环时间:测量放线→布孔→钻孔→装药起爆→排烟→安全检查→出渣→掌子面清底→进入下一循环开挖作业工序时间表(分钟)一个循环10小时(1)测量放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石窝一级电站隧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四川大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黑水县德石窝一级电站项目部目录一、工程概况二、施工条件三、施工机具的投入四、管理体系五、砂石生产系统与流程六、施工方案七、隧洞施工进度计划表八、隧洞施工中的难点九、工程质量的检查与计算十、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十一、保证施工安全的技术及组织措施十二、环境保护方案十三、附图一、工程概况德石窝一级水电站位于黑水县境内芦花镇德石窝村,平均海拔高度2400---2600M,电站装机8000kw,由底栏栅坝、引水隧洞、压力管道、厂房四部分组成。

本工程引水隧洞工程开挖标准断面为门形宽3.0米,直墙高2.4米,拱顶高0.612米,断面面积为8.48平方米,隧洞4#支洞到隧末点为反溢流,直墙高按1/1000的坡比增加。

隧洞总长为4469米。

主要工程统计表如下:混凝土浇筑边墙、拱顶、底板厚度均为0.2米。

二、施工条件1、自然条件本工程施工区域属于川西北高原地带,海拔2400—2600M左右,从德石窝村至黑水县县城施工区域内,山高坡陡,台地较少,冲沟较发育。

每年5---9月份雨水较多,时常会出现雷雨、冰雹、大风等天气,山洪、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易发生。

10月份开始,气候变得干燥,应加强护林防火工作。

12月份至次年3月份进入冰冻时期,对施工用水相当不便,恶劣的条件给隧洞工程带来不利影响。

由于隧洞支洞所处的地势条件,考虑到材料、机械设备的进场因素,从支洞至公路间架设运输索道。

索道的建设必须符合工程的需要。

2、交通条件施工区域内有德石窝乡村公路,最远施工点进水口至县城相距11公里,整段路况较差,需经整治才能满足工程交通运输的需要。

3、通讯条件为了保障正常的施工,已建立一个信息平台,项目部与各施工点(6个工作面)之间采用手机联络,能满足施工通讯需要。

三、施工机具的投入和人员的安排各类施工机械设备必须按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进行购置,并按时进场。

附机械设备统计表。

各施工点得人员配置应符合施工进度计划的需求,现场有各工段施工负责人一名、各工作面隧洞开挖民工15人、炮工2人、混凝土浇筑35人、电工1人,队伍由项目部统一管理。

(混凝土浇筑设备和施工人员后期投入)三、管理体系1、项目经理职责(1)领导本工程施工工作,对工程质量和生产全面负责。

(2)检查、督促、保证体系稳定,正常进行。

2、总工职责负责工程的全面技术工作,熟悉施工组织措施。

3、工程部职责熟悉施工图纸、负责技术,加强与监理、业主方得联系,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对工程资料统一归档。

4、安全部职责对生产进行安全监督工作,定期对各施工工段进行全面检查,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

5、后勤部职责负责工程的全面后勤工作,保证工地上的材料能够及时供应。

6、财务部职责保证项目部的资金能够正常周转,合理的支配资金,做到财务结算,报表及时、发票准确,严格遵守项目部财务制度。

7、质检部职责负责全工段的工程质量工作,定期检查各工段的工程质量。

四、砂石生产系统与流程1、料场布置:应布置在设计规范的范围内。

2、主要机械:挖掘机1台、装载机1台、网筛1套、洗选分筛设备1套、水泵2—3套。

3、网筛分筛出的毛石,人头石等冲洗干净后单独堆放。

洗选分筛出得砂子、石人工清理杂物,并冲洗干净,制成符合级配的各级粗细骨料。

五、施工方案1、施工顺序:场地平整---测量---支洞开挖---主隧洞开挖---隧洞衬砌2、施工平面布置图(附一)(1)、进水口有简易公路可直接通项目部,1#支洞(新增支洞)需新修进场公路约250米,其它各工段需架设施工索道,工4根,共约1400米。

(2)、弃渣场、生活区应按设计规划统一布置。

3、施工技术(1)测量测量仪器:BTS—6028C、DS3水准仪、ET—02经纬仪。

测量是隧洞工程尤为非常重要的工作,测量的精度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测量仪器必须经过检验合格才能使用。

我部有3名测量技术人员负责隧洞的测量工作,根据提供的数据先把导线复核,然后把控制点引到各支洞洞口,用全站仪在洞内每相隔10米定一个轴线坐标点,在测量过程中数据必须精确,反复复测并做好记录。

(2)隧洞爆破施工工艺:布孔---钻孔---吹孔---装药---堵塞---引爆---检查一、布孔说明:表示周边眼,共12个表示掏槽眼,共7个进水口现场布孔炮眼的布置及个数需要根据现场围岩的等级来确定,并且要满足隧洞的开挖断面设计形状、平整,布置炮眼应有较高的利用率,爆破后断面和轮廓复核设计要求、壁面平整,并保持围岩的稳定性和强度。

根据我部实际情况,布孔个数均在15---20个之间。

二、钻孔钻孔直径¢32,钻孔深度控制在1.5---2米之间。

三、吹孔对已经钻好的孔用风把孔内积水吹干,提高装药的质量和放炮的效果。

四、装药进水口装药量与单耗在洞内装药时根据围岩类别、岩层硬度、渗水情况来选择炸药类别、数量。

炸药分乳化和硝铵两种,同时在装药时要装密室。

五、堵塞把已经装好的炸药用黏土、沙或混合材料封闭起来,保证炸药的充分反应,使之放出最大能量。

(六) 引爆、检查为了提高安全系数,我部在今后的施工中全部采用电雷管引爆。

引爆时必须使用防暴器,不得使用其它线路来代替,同时切断电源保证安全。

在引爆30分钟后,施工人员应到现场检查安全隐患,若发现哑炮、瞎炮要及时处理并做好安全工作。

(3)隧洞开挖施工方案(一)、作业流程图循环作业(二)、隧洞标准断面(附二单位:米)(三)、出渣运输主要采用扒渣机出渣拖拉机运输,在洞孔外布置一各弃渣场地。

(四)、隧洞的开挖方式隧洞采取一次性成形开挖,开挖过程中符合标准断面,测量技术按设计规定的控制高程、比降、轴线。

(4)隧洞的浇筑为了方便砼的浇筑,可以在洞内划分区域分段浇筑。

(一)、施工工艺流程料场骨料加工---配合比计算---原材料计算---砼搅拌(试验块取样、试验)---砼运输---砼浇筑、振捣---养护a、料场加工砂石骨料由砂石系统提供,在随洞口部设一个料场加工点,方便砼的加工工艺。

同时隧洞开挖的块石可以堆放在此,符合要求的块石通过机械设备的破碎,分筛冲洗等加工过程,制成符合级配,除去杂质的各级粗细集料。

b、砼配合比砼的施工配合比应根据设计的砼的强度等级来计算,并符合合理使用材料的经济原则。

C、砼的搅拌搅拌顺序:砂---水泥---石子---水搅拌时应严格控制时间,保证砼的均匀性和水灰比。

砼的试验块取样在出机口进行,试件的配合比必须要符合设计要求的强度。

试块取样的个数要符合水工规范要求,每组试件应取同一盘砼来进行试验检测。

试验结果要做好记录并做好保存上交给监理工程师。

d、砼的运输砼的运输应保持共均匀性,做到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

无大的温度变化时,混凝土的运输时间不宜超过下面表中规定的数值。

由于洞内工作面狭窄,砼运输采取拖拉机运输混凝土。

e、砼的浇筑浇筑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基础面处理、施工缝处理、模板及预埋件的检查等。

Ⅰ、基础面的处理对于岩层用高压冲洗基坑,直到岩面清洁为止,然后用风吹至岩面无积水,经检验合格才能开仓浇筑,清理后的基坑在混凝土浇筑前应保持洁净和温润。

Ⅱ、施工缝的处理为了保证建筑物的整体性,在新混凝土浇筑之前必须将老混凝土表面的水泥膜清除干净成麻面,以利于紧密结合,处理的方法采用凿毛、刷毛和冲毛。

Ⅲ、模板、钢筋及预埋件检查开仓浇筑前,必须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要求,对模板、钢筋及预埋件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分项发合格证,应做到规格、数量无误、定位准确、连接可靠。

Ⅳ、浇筑仓面布置浇筑仓面检查准备就绪,水、电及照明布置妥当后,经工程部全面检查发给准浇证后,方可开仓浇筑。

①砼的浇筑Ⅰ、入仓辅料。

Ⅱ、平仓,把卸入得混凝土铺平,要求均匀厚度Ⅲ、振捣。

振捣是砼施工中最关键的工序,应在砼平仓后立即进行,使砼与模板、钢筋紧密结合,保证迷实性。

a、砼的养护砼的养护从浇筑完毕后12---18H开始,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由于取水枢纽施工温度低用蓄热法养护,用保温材料加以覆盖(如稻草、口袋、锯木面等).H、砼冬季作业措施①、施工组织上合理安排,将砼浇筑安排在有利的时期进行。

②、调整配合比加掺外加剂,采用较低的水灰比,加速凝剂和塑化剂,以提高砼的早期强度。

③、原材料的加热拌和。

④、增加砼的搅拌时间。

(二)、钢筋制作和安装a 每批进场钢筋应附用产品质量证明书及出厂检验单,并及时取样做钢筋机械性能试验,试验合格后才能用于工程施工。

b 用得钢筋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漆污染和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

C 用得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

d 钢筋采用现场制作加工,制作加工的尺寸应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

制作加工后钢筋的允许便差应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e 钢筋接头采用焊接,接头长度应符合有关规范要求,钢筋骨架应绑扎结实,并有足够的刚度,保证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部发生任何松动,不能变更混凝土保护层的规定厚度。

七、隧洞施工进度计划安排表(附三)说明:1、受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时,工期顺延。

2、黑水县气温低于0℃砼施工将停止,大大影响工期。

3、每年11月份至次年3月份施工区域内位冰冻期,施工和生活用水无法保证。

施工将面临较大困难。

八、隧洞施工中的难点与措施1、根据地质资料提供隧洞围岩类别分析,在隧洞开挖后,围岩形成的新的压力状态,在围岩稳定性较差的地段,容易发生垮塌或松动岩石的跌落,且出现渗水,容易引发事故,会给施工造成一定的困难。

为了保证工程的进度和安全性,需要进行必要的临时支护工作。

方法可采用混凝土,钢结构、锚杆、喷浆等适用的方案进行实施,同时具体支护方案报送业主和监理部。

围岩类别与支护2、1#支洞(新增)施工点明洞开挖覆盖层厚,开挖方量较大,自然坡度较大,开挖安全性低,采用挖掘机进洞口开挖。

并且在洞口上方挖明沟把雨水、积水排到山下,同时在洞口边坡进行喷浆,洞口用混凝土进行临时支护,确保洞内安全。

3、由于地势条件原因,出水口隧洞施工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相当困难,无法满足正常的施工。

我部准备利用水管从4#支洞把水源引到出水口,保证工程的正常进行。

九、工程质量的检查与计量(1)水泥的检验每批水泥均应有厂家的品质试验报告,对每批水泥进行抽检。

(2)外加剂的检测配制混凝土所使用的各种外加剂,应有厂家的合格证书,对质量按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试验鉴定。

(3)骨料质量检测骨料的质量检验应分别按规定在筛分场和拌合场进行。

在筛分场每班检查一次,内容包括各级骨料的直径、含泥量和砂的细度模数。

在拌和场每班至少应检查两次砂子和小石的含水量。

其含水量的变化应分别控制在正负0.5℅(砂)和正负0.2℅(石)范围内。

(4)、混凝土质量检测(1)混凝土拌和均匀检测。

定时在出机口对一盘混凝土按出料先后哥取一个试验,以测砂浆容重,其差值不大于30kg/m³(2)坍落度的检测按施工图纸的规定,我部每班应进行现场坍落度的检测,坍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