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酶反应工程
生物酶法制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生物酶法制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生物酶法制药技术是指以生物酶为主要催化剂,利用生物合成和转化的特殊性质,在药物研发和制备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技术。
这种技术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在保证药品质量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和药品残留的安全隐患。
本文将对生物酶法制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行探讨。
一、生物酶在药物研发中的作用生物酶是催化生物反应的一种重要催化剂,它能够使反应速率显著加快,在药物研发和制备中,酶催化反应不仅能够提高产量和纯度,还可以避免细胞毒性和应激反应等不良反应,保证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例如,生物酶可以催化氨基酸合成,将普通基础化合物转化为各种具有药理活性的化合物,可通过对基础化合物、生物酶和反应条件进行研究和优化,得到各种不同的药物。
二、生物酶法制药技术的研究1、生物酶的筛选和酶工程技术生物酶筛选是生物酶法制药技术的基础,通过发掘天然酶和改造酶等手段,筛选和优化各类有用的生物催化剂。
酶工程技术也是生物酶法制药技术的重要研究之一。
这些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以通过改变酶的构象和特性,实现酶的改造和定向进化,为药物研发和制备提供更为精确和有效的手段。
2、生物酶反应的研究和优化生物酶反应是生物酶法制药技术的核心,能够直接影响到药物研发和生产的效果和质量。
因此,如何对生物酶反应进行研究和优化,是生物酶法制药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其中,酶反应条件的研究和优化是影响反应效果和产量的重要因素,包括反应时间、温度、pH 值、底物浓度、酶浓度、反应器体积等。
相应的,通过优化这些因素,可以实现酶反应的控制和调控,提高反应效果和产量,从而获得更好的药物。
三、生物酶法制药技术的应用生物酶法制药技术的应用广泛,涉及到许多领域,如化学药品、生物制药、食品添加剂等。
以化学药品为例,生物酶法制药技术可以解决许多瓶颈问题,如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物纯度和药物安全性等。
例如,目前广泛应用的头孢菌素、地塞米松等药物,都是利用生物酶法制药技术获得的。
酶工程技术在制药中的应用研究

酶工程技术在制药中的应用研究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药物的研制也日益提高了人类的健康水平,其中酶工程技术在制药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酶工程技术在制药中的应用展开论述。
一、酶工程技术简介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能够在体内促进反应的进行。
而酶工程技术则是指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的方法,对酶进行设计、改造、合成和利用的技术。
酶工程技术的出现,为制药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酶工程技术在制药中的应用1. 酶制药酶制药是利用酶在体外合成药物或对药物进行标记的一种方法。
由于酶具有高效、选择性强、对环境友好等特点,因此在制药中被广泛应用。
举例来说,酶可以在体外合成抗癌药物、维生素、抗生素等有效成分,也可以对药物进行放射性标记,在体内追踪药物的分布和代谢过程。
2. 酶工程技术在酶药物研制中的应用酶药物是指利用特定酶来治疗疾病的药物,在制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酶工程技术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酶药物被开发出来。
例如,利用酶切割蛋白质能够治疗关节炎和癌症等疾病,在新药研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3. 酶反应过程中的控制与优化在酶反应过程中,酶的性质和反应条件等都会对反应过程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反应过程进行控制和优化。
酶工程技术可以通过改变酶的性质或设计特殊的反应条件,来优化酶反应过程,提高反应效率和质量。
例如,利用反应工程学方法,可以对pH、温度、底物浓度等因素进行优化,从而提高酶反应的产率和效率。
4. 酶工程技术在纯化和分离过程中的应用在药物的制备过程中,纯化和分离是非常关键的步骤,影响着药物的质量和产率。
酶工程技术可以将药物在分离过程中与特定酶结合,通过酶的特异性去除其他无关成分,从而达到提高药物纯度和分离效率的目的。
三、酶工程技术在制药中的应用前景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药物的精细化和个性化成为制药行业的重要趋势。
酶作为一种天然催化剂,具有高效、安全、环保等优势,可以满足药物制备的高效性和精细化的要求,在药物研究和制备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酶工程技术的研究及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酶工程技术的研究及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一、本文概述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酶工程技术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医药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酶,作为生物体内的一类特殊蛋白质,具有高效、专一和温和的催化特性,因此被广泛用于医药、化工、食品等多个领域。
本文旨在探讨酶工程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重点分析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本文将对酶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简要介绍,包括酶的来源、分离纯化、固定化以及酶反应器的设计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重点论述酶工程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多个应用方面,如药物合成、药物转化、药物分析和疾病诊断等。
通过具体案例和数据分析,展示酶工程技术在提高药物生产效率、降低药物成本、改善药物质量和提高疾病诊疗准确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本文还将对酶工程技术在医药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深入探讨。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酶工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将更加深入和广泛。
例如,新型酶的发现与改造、酶固定化技术的创新、酶反应器的优化以及酶工程技术在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等新兴领域的应用等,都将成为未来研究的热点和方向。
酶工程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并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全面分析酶工程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酶工程技术的基础理论酶工程技术,作为一门应用生物技术的分支,其基础理论主要涵盖酶学基本原理、酶反应动力学、酶分子设计和改造以及酶固定化技术等方面。
酶学基本原理是酶工程技术的基石。
酶是生物体内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具有高度专一性和高效性。
酶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加速生物化学反应,使得原本难以进行的反应在温和条件下也能迅速进行。
了解酶的结构、催化机制以及影响因素,对于酶工程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
酶反应动力学是研究酶催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关系的科学。
通过对酶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可以了解酶催化反应的速度控制步骤、反应速率常数以及反应机制等,为酶工程技术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简述酶工程的主要应用

简述酶工程的主要应用
酶工程是利用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手段对酶进行基因工程和蛋白工程的研究,目的是改良酶的性质和功能,以满足特定的工业生产需求。
酶工程的主要应用如下:
1. 生物催化剂:酶工程可以通过改变酶的结构和活性,将其应用于各种化学反应中,提高反应的速度和选择性,减少副产物的生成,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2. 食品工业:酶工程可以应用于食品加工中,比如利用蛋白酶降解蛋白质以改善食品质量,或者利用淀粉酶和糖化酶来提高糖化效率和改善食品口感。
3. 制药工业:酶工程可以用于制药行业的药物合成、分解和修饰等方面。
通过改变酶的特性,可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活性,改变药物代谢途径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4. 生物燃料工业:酶工程可以用于生物质能源的转化和生物燃料的合成,通过改变酶的特性和效率,提高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生物燃料的产量。
5. 环境工程:酶工程可以用于环境治理和资源回收方面。
比如利用酶降解有机废弃物、去除水污染物,或者利用酶提取珍贵金属和重要化合物等。
综上所述,酶工程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生物催化剂、食品工业、制药工业、生物燃料工业和环境工程等。
通过改变酶的性质和
功能,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产品质量,同时也能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酶工程与生物催化

酶工程与生物催化酶工程是一门利用生物催化技术对酶进行研究、应用和开发的科学。
生物催化是利用酶作为催化剂来促进和加速化学反应的过程。
在现代生物技术的推动下,酶工程和生物催化已经成为生物制药、食品加工、环境保护等领域中重要的研究和应用方向。
一、酶工程的基本概念与原理酶是生物催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大分子催化剂,能够在温和的条件下加速化学反应的速率,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效率。
酶工程的基本概念是指通过改变酶的结构和性质,使其在特定条件下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酶工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变酶的基因序列,使其具有更好的性能;二是对酶进行物理化学性质的调控,提高酶的稳定性和催化效率。
酶工程的原理是通过对酶进行定向进化和有针对性的改造,提高酶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定向进化是利用自然选择的原理,在实验室中对酶进行多次重复的遗传突变和筛选过程,筛选出表现出更高活性和稳定性的突变酶。
有针对性改造是通过改变酶的结构和特性,使其适应特定反应条件,提高催化效率和产物选择性。
二、酶工程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1. 酶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酶催化合成药物的方法相对传统化学合成方法更加温和、高效和环保。
通过酶工程技术可以改变酶的催化性能,使其适应特定反应条件,提高反应产物的选择性和纯度。
同时,酶工程还可以提高酶的稳定性和催化活性,延长酶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2. 酶在生物催化合成药物中的应用利用酶催化合成药物可以降低合成工艺的复杂性和成本,提高产物的纯度和选择性。
在生物催化合成药物中,酶通过催化底物的转化,生成所需的目标产物。
酶工程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酶的催化效率和选择性,降低反应副产物的生成,从而提高合成药物的产量和质量。
三、酶工程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1. 酶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应用酶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面包、啤酒、乳制品、果汁等的生产中都涉及到酶的应用。
酶可以促进面团发酵、提高啤酒的醇味、改善乳质口感和提高果汁的澄清度。
酶工程生物技术

酶工程生物技术引言酶工程生物技术是一门综合了生物学、化学、工程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学科。
通过对酶的研究、应用和工程化放大生产,酶工程生物技术在产业界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制药、食品、能源等众多领域。
本文将重点介绍酶工程生物技术的应用领域、关键技术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应用领域制药在制药领域,酶工程生物技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通过利用酶的特异性催化性质,可以合成特定的有机化合物,从而加快新药研发的速度。
同时,酶工程生物技术也可以用于制备药物中间体,提高药物合成的效率和纯度。
此外,酶工程还用于制药过程中的废物处理,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食品在食品行业,酶工程生物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面包、啤酒、乳制品等食品的生产过程中。
例如,通过添加适当的酶制剂,可以改善面包的质地和口感;在啤酒酿造中,酶工程技术可以提高酒花中苦味物质的提取效率,改善啤酒的质量;在乳制品生产中,酶工程技术可以用于乳化和分离蛋白质,改进乳制品的质地和保存性能。
能源酶工程生物技术在能源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通过利用酶的催化作用,可以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生物燃料,实现可再生能源的生产。
此外,酶工程技术还可以用于生物柴油的合成、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等领域,为能源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酶的筛选和改造在酶工程生物技术中,酶的筛选和改造是关键的技术环节。
通过高通量筛选技术,可以从大量的菌株或基因库中筛选出具有特定催化活性的酶。
此外,利用蛋白工程技术,可以对酶的结构进行改造,从而提高酶的催化活性、热稳定性和抗蛋白酶性等性质。
反应工程反应工程是酶工程生物技术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设计反应体系、选择合适的底物和酶剂,以及优化反应条件,可以实现酶催化反应的高效进行。
此外,还可以通过反应工程的手段,实现酶的固定化,提高酶催化反应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
在酶工程生物技术的实际应用中,过程控制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通过合理设计反应过程和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可以保证酶催化反应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生物制药工艺技术》 酶工程制药技术

酶工程研究
有机相中酶反应的研究
5
酶工程研究
在工业、农业、医药和 食品等方面发挥着极其
重要的作用。
酶的抑制剂、激活剂的开发及 应用研究
6
抗体酶、核酸 酶的研究
7
模拟酶、合成酶及酶分子的人工设计、 合成的研究
8
一、酶工程制备氨基酸类 药物
利用化学合成、生物合成或天 然存在的氨基酸前体为原料,同 时培养具有相 应酶的微生物、 植物或动物细胞,然后将酶或细 胞进行固定化处理,再将固定化 酶或细胞装填于适当反应器中制 成所谓 “生物反应堆”,加入 相应底物合成特定氨 基酸,反 应液经分离纯化即得相应氨基酸 成品。
③清洗和更换部分固定化酶比较麻烦。床内有 自压缩倾向,易堵塞,且床内的压力降相当大 ,底物必须在加压下才能加入。
①需保持一定的流速,运转成本高,难于放大。
②由于流化床的空隙体积大,酶的浓度不高。
③能处理粉末状底物。 ④即使应用细粒子的催化剂,压力降也不会很高。
③由于底物高速流动使酶冲出,降低了转化率。
固定化细胞的制备
无需进行酶的分离纯化
01
细胞保持酶的原始状态,
02
固定化过程中酶的回收
率高
抗污染能力强
06
固定化细胞 的特点
细胞内酶比固定化酶稳
03
定性更高
细胞本身含多酶体系, 05
可催化一系列反应
04
细胞内酶的辅因子可以
自动再生
固定化细胞的 制备技术
固定化细胞的制备
载体结合法
载体结合法是将细胞悬浮液直接与水不溶性的载体相结合 的 固定化方法。
pH的影响
溶液的pH对酶活性影响很大。 在一定的pH范围内酶表现催化 活性。在某一pH时酶的催化活 性最大,此pH称为酶作用的最 适pH。偏离酶的最适pH愈远, 酶的活性愈小,过酸或过碱则可 使酶完全失去活性。
生物酶催化技术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

生物酶催化技术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引言生物制药作为现代医药领域的重要分支,通过利用生物酶催化技术来合成和改造药物分子,为人类带来了许多重要的药物。
与传统的化学合成相比,生物酶催化技术具有选择性高、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因此在药物的研发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催化机制、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章催化机制生物酶催化技术是利用生物酶对底物进行选择性催化转化的一种方法。
生物酶作为天然的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反应速度快等特点。
生物酶的催化机制主要包括底物与酶结合、酶底物复合物的形成、催化反应发生以及产物生成等步骤。
生物酶通过与底物的特定结合位点形成酶底物复合物,将底物分子的反应活化能降低,从而加速反应的进行。
这种基于酶催化的生物制药技术能够高效地合成特定的化合物,以满足药物开发和生产的需求。
第二章应用领域生物酶催化技术在生物制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方面,它可以用于合成复杂有机化合物,如抗生素、激素、酶制剂等。
这些化合物是人体正常生理过程中必需的物质,通过生物酶催化技术可以高效、经济地合成。
另一方面,生物酶催化技术还可以用来改造药物分子结构,提高药物的活性和选择性,从而改善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例如,通过酶催化技术,可以将药物分子中的特定官能团进行修饰,从而增强药物与靶标的相互作用能力。
第三章发展趋势生物酶催化技术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正日益扩展和深入。
随着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酶类和酶工程药物被应用于生物制药领域。
一方面,酶工程技术可以通过改造酶的结构和功能,使其具有更好的催化效率和稳定性。
另一方面,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越来越多的酶类分子被合成,为药物的合成和改造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此外,生物酶催化技术还可以与其他生物技术手段相结合,如细胞培养技术、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技术,进一步提高药物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结论生物酶催化技术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为药物的合成和改造提供了一条高效、经济和环保的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酶的来源与固定化酶
酶可直接从生物体中分离得到,是特殊的蛋白质制备。 早期的酶产品直接从生物体中提取分离,现在市场上的酶 制剂多采用发酵法生产。 酶反应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属于均相反应。 固定化酶,是指限制或固定于特定空间位置的酶、不易随 水流失、又能发挥催化作用的酶制剂。分泌产生酶的生物细胞 也可以固定化。 制备固定化酶的过程称为酶的固定化。 固定化的酶,可以是经提取分离后得到的有一定纯度的酶, 也可以是结合在菌体(死细胞)或细胞碎片上的酶或酶系。
后退 前进 目录 返回
常用的产酶微生物
菌种
工业酶品种
菌种
工业酶品种
谷氨酸脱羧酶、天冬氨 大肠杆菌 酸酶、青霉素酰化酶、
β-半乳糖甘酶
葡萄糖氧化酶、青
青霉菌
霉素酰化酶、5’磷酸二酯酶、脂肪
酶
枯草杆菌
α-淀粉酶、β-葡萄糖氧 化酶、碱性磷酸酯酶
木霉菌 纤维素酶
啤酒酵母
转化酶、丙酮酸脱羧酶 、乙醇脱羧酶
后退 前进 目录 返回
固定化载体
酶固定化所用的水不溶性固体支持物称为载体或基质。 固定化载体需符合如下条件:不引起菌体变性,有酸碱耐 受性,有机械强度,有亲水性及良好的稳定性,有疏松、均匀 的网状结构,具有耐受酶和微生物细胞能力,廉价易得。
物理吸附法
矾土
淀粉
膨润土 皂土
胶棉
多孔玻璃
碳酸钙 二氧化硅
活性炭 煤渣
氧化铝 磷酸钙凝胶
纤维素 羟基磷灰石
石英粉
离子吸附法
包埋法
共价结合法
DETE-纤维素 TEAT-纤维素 羟甲基纤维素
卡拉胶
葡聚糖凝胶
海藻胶
琼脂
聚丙烯酰胺凝胶 琼脂糖
DEAE-葡聚糖凝胶 甲壳素 阳离子交换树脂 硅胶
苯胺多孔玻璃 对氨基苯纤维素
阴离子交换树脂 丙烯酸高聚物 聚丙烯酰胺
琼脂
胶原
后退 前进 目录 返回
酶固定化方法
后退 前进 目录 返回
固定化酶的载体结合法制备
通过载体表面和酶分子表面间的次级键作用达到固定目的。 又可分为物理吸附法、离子结合法和共价结合法。
①物理吸附法 利用水不溶性的固相载体表面直接吸附酶而 使酶固定化。固相载体有活性炭、氧化铝、高岭土、多孔玻璃、 等无机载体,也有如纤维素、胶原、淀粉等有机载体。
后退 前进 目录 返回
固定化酶的交联法制备
交联法是使用双功能或多功能试剂,使酶分子之间相互交联, 呈网状结构。常用的交联剂有戊二醛、双重氮联苯胺-2,2-二磺 酸、1,5-二氟-2,4-二硝基苯及己二酰亚胺二甲酯等。参与交联 反应的酶蛋白功能团有N-末端的α-氨基、赖氨酸的ε-氨基、酪 氨酸的酚基、半胱氨酸的巯基,以及组氨酸的咪唑基等。
交联法的反应条件比较强烈,固定化酶的酶活回收一般较低, 降低交联剂的浓度、缩短反应时间可提高固定化酶的比活。
交联法常与吸附法或包埋法联合使用。在被交联的酶溶液中 添加辅助蛋白如牛血清白蛋白,可提高固定化酶的稳定性。
后退 前进 目录 返回
固定化酶的包埋法制备
包埋法可分为网格型和微囊型两种。 网格型包埋即凝胶包埋,是将酶或细胞包埋在高分子化合 物形成的细微网格中,凝胶材料有卡拉胶、海藻胶、琼脂及明 胶等;也可使用聚丙烯酰胺的进行包埋法固定化。 微囊型包埋是将酶定位于具有半透性膜的微小囊内,酶存 在于类似细胞内的环境中,增加了稳定性。用于制造微胶囊的 材料有聚酰胺、火棉胶、醋酸纤维素等。 包埋法适用于多种酶制剂的固定化,但包埋的固定化酶只 适用于小分子底物及小分子产物的转化反应,不适用于催化大 分子底物或产物的反应,而且因扩散阻力会导致酶的动力学行 为发生改变,降低酶活力。
②离子吸附法 利用离子键使酶与载体结合而将酶固定。载 体是不溶于水的离子交换剂。常用的有DEAE-纤维素、DEAE葡聚糖凝胶、CM-纤维素、纤维素柠檬酸盐等。
③共价结合法 酶功能团和载体表面的反应基团之间以共价 键结合。先活化载体,使载体获得能与酶分子的某一特定基团 发生特异反应的活泼基团;还要考虑到酶蛋白上提供共价结合 的功能团不能影响酶的催化活性;反应条件尽可能温和。
根霉菌
淀粉酶、蛋白酶、 纤维素酶
黑(黄)曲 霉
糖化酶、蛋白酶、淀粉 酶、果胶酶、葡萄糖氧 化酶、氨基酰化酶、脂 肪酶
链霉菌 葡萄糖异构酶
后退 前进 目录 返回
固定化酶的特点
酶类可粗分为天然酶和修饰酶。固定化酶属于修饰酶,具有 下列优点:
①可以多次使用,提高了酶的稳定性。 ②酶反应产物易分离、易纯化,产品质量高。 ③反应条件易于控制,可实现连续化和自动控制。 ④酶利用效率高,催化底物量增加,酶用量减少。 ⑤比水溶性酶更适合于多酶反应。 应根据酶的应用目的和特性,来选择固定化方法。 酶固定化方法可分为载体结合法、包埋法及交联法3类,此 外细胞固定化还有选择性热变性(热处理)。
酶工程又称为酶技术,指将酶或者包含酶的微生物细胞、动 植物细胞、细胞器等装载于生物反应装置中,利用酶所具有的 生物催化功能,借助工程手段将原料转化成相应的有用物质, 是酶学与工程学相互结合渗透的一门技术。
酶工程主要包括酶的制备、分离纯化、酶固定化、酶及固定 化酶反应器、酶修饰与改造、酶与固定化酶的应用等。
琼脂糖
多聚氨基酸
明胶
金属氧化物
后退 前进 目录 返回
固定化细胞
细胞固定化是利用细胞内酶和酶系,称为第二代固定化酶。 固定化细胞既有细胞特性,也有生物催化剂功能,又具有固 相催化剂待点。其优点在于: 无需进行酶的分离纯化; 细胞保持酶的原始状态,固定化过程中酶的回收率高; 细胞内酶比固定化酶稳定性更高; 细胞内酶的辅因子可以自动再生; 细胞本身含多酶体系,可催化一系列反应; 抗污染能力强。
酶工程技术
一 固定化酶的概念 二 固定化酶制备方法 三 固定化细胞的制备 四 固定化应用实例
后退 前进 目录 返回
酶的特性与酶工程
酶是具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又称为生物催化剂,其化学本 质是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酶的催化特性为:效率更高;反应专一性更强;反应条件温 和;催化活性可以受到调节和控制。
后退 前进 目录 返回
固定化细胞的制备
细胞固定化是酶固定定化技术的延伸,主要适用于胞内酶, 要求底物和产物容易透过细胞膜,细胞内不存在产物分解系统 及其他副反应;若存在副反应,应具有相应的消除措施。
固定化方法有载体结合法、包埋法、交联法及无载体法等。 ①载体结合法 将细胞悬浮液直接与水不溶性的载体相结合, 所用的载体主要为阴离子交换树脂、阴离子交换纤维素、多扎 砖及聚氯乙烯等。 ②包埋法 将细胞定位于凝胶网格内,常用的载体有卡拉胶、 聚乙烯醇、琼脂、明胶及海藻胶等。 ③交联法 用多功能试剂对细胞进行交联。 ④无载体法 靠细胞自身的絮凝作用制备固定化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