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糖皮质激素应用

合集下载

治疗肾病综合征,激素使用应规范

治疗肾病综合征,激素使用应规范
是 生理 需 要 量 ,很 少 有 不 良反应 ,约 J ] E 4 个 月 或 更 长一 些 时 间 , 然后 极 缓 慢 地 减 量 而终 至 停 服 。
期激素要 分三餐后服 用 ,是 因为三餐后
服 用 作 用更 强 ,还是 剂量 大不 宜 顿服 ?
量激素 8 周后便需减量 ,减药期要逐渐减 【 专家指导】

肾病 综合 征使 用 激素 治疗 的 原则 : 首始量足 ,减量要慢 ,维持要长。 阶段一 :初始治疗 阶段( 也称诱导 阶
后再 用原 剂 量巩 固2 周 ,便 可进 行减 量 。
●不可随意加 、减 、停 药 长期使
用激 素 ,可导致 肾上 腺皮质萎缩 ,如果
●如为微 小病 变型 肾病 ,9 o %/ ML
患者于 4周后完全缓解 ,故通 常服用 4 周 后 ,再服 用 2 周 ,便 可进 入减 量 阶段 。
继续医学教育
编 辑 : 牛 静E - m a i l : n i u x i n y u a n l @ 1 6 3 . c o m
治疗肾病综合征 , 激素使用应规范
14 3 8 0 0 0 湖北省黄冈市中心 医院药剂科 王树平
【 读者来信】
肾 病 综 合 征 的 治疗 涉及 到 糖 皮 质 激
智者 见智 ,至 目前也 没有循证 医学 的证 据 。笔 者认 为应该 因人而 异 ,如果 1 天 服用 激素 剂 量 >6 0 m g 时 ,可 以分 次 口 服 ,如 果 <6 0 m g 时 ,可 以考 虑早晨 顿 服 ,以减 少激素 的不 良反应 。儿童激素 使用 剂量 大 ,初始 治疗 阶段也应 该 1 天 剂量分次服用 。
5 0 %,水肿 等症 状有所减轻) ,则激素撤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方案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方案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方案肾病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其特征为肾小球滤过膜的病变,导致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等症状。

针对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个方面。

本文将针对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方案进行详细论述。

一、药物治疗1. 糖皮质激素治疗糖皮质激素是目前肾病综合征最常用的治疗药物。

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肾小球滤过膜的病变,从而达到减少蛋白尿、降低水肿和控制血压的效果。

常用的糖皮质激素药物包括泼尼松、甲泼尼龙等。

2. 免疫抑制剂治疗对于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者副作用较大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

免疫抑制剂能够抑制免疫系统的异常活跃,减少炎症反应,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

免疫抑制剂的常用药物包括环孢素、多辛酸等。

3. 抗凝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常伴有高凝状态,容易形成血栓。

因此,抗凝治疗可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保护肾脏功能。

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

4. 降压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常伴有高血压,因此降压治疗是治疗方案中重要的一环。

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二、非药物治疗1. 饮食控制对于肾病综合征患者,合理的饮食控制可以有效地帮助控制病情。

应避免高盐、高脂、高糖的饮食,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保持适当的蛋白质摄入量。

此外,患者还要注意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保持营养均衡。

2. 心理支持肾病综合征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了很大影响。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和家人的关怀和支持尤为重要。

患者可以通过参加心理咨询、加入支持性群体等方式,舒缓焦虑和恐惧,保持乐观的心态。

3. 运动治疗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肾脏的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康复十分有益。

患者可以选择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疲劳。

综上所述,针对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个方面。

药物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凝药物和降压药物。

非药物治疗包括饮食控制、心理支持和运动治疗。

糖皮质激素在肾脏病的应用

糖皮质激素在肾脏病的应用

糖皮质激素在肾脏疾病的应用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合成和分泌的一类激素的总称,其代表是皮质醇(氢化可的松)。

正常人体每天皮质醇的分泌量约10-20mg,由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通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控制,具有昼夜节律,其血液浓度在凌晨时最低,入睡后3~5h开始上升,清晨醒后(上午8点左右)达到高峰,此后有趋于下降。

糖皮质激素分子结构的微小改变会对其作用产生很大影响。

糖皮质激素的基本结构是由21个碳原子组成的固醇结构,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地塞米松的C1=C2为双键结构,使糖皮质激素作用增强而盐皮质激素作用下降,抗炎作用增加。

氢化可的松则无C1=C2结构。

C6位甲基化(如甲泼尼龙),可使亲脂性增加,组织渗透性提高,从而使药物能够快速到达作用靶位,起效迅速、抗炎活性增加。

另外,C位羟基化(泼尼松龙、甲泼尼龙和11氢化可的松等)则为活性形式,无需肝脏转化,肝脏疾病时使用一方面不会增加肝脏负担,另一方面也不会因肝脏转化减少而影响药物的作用;泼位尚未羟基化,必须通过肝脏转化,在尼松则C11肝功能损害时应避免使用。

地塞米松C位氟化,9虽然抗炎活性增强,但对HPA轴抑制增加,肌肉毒性增加,而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则无氟化。

糖皮质激素的种类和特点(四)目前,在肾脏病临床治疗上最为常用的是中效糖皮质激素制剂,即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

其中甲泼尼龙具有以下药理学特性和优点,是较为理想的糖皮质激素制剂之一。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肾小球疾病,尤其是伴有肾病综合症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最常用和有效的药物,激素不仅提高患者缓解率,能长期维持肾功能稳定提高患者生存率。

治疗肾小球疾病的机理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炎症部位白细胞聚集抑制促炎症因子1L-1、2L-8、淋巴毒素β上调抑制炎症因子TGF-β、IL-10降低血管通透性。

抑制炎症因子的生成免疫抑制与激素治疗反应有关的概念1.缓解尿蛋白转阴或微量(<0.3g/d)保持3天以上。

糖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观察及护理

糖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观察及护理

糖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观察及护理肾病综合征(NS)是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和水肿为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首选药物,但副作用比较多,因此,在激素使用过程中应该加强观察药物反应,做好基础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现收集自2007年1~6月应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126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6例患者中,男69例,女57例;年龄2~69岁,均为住院患者。

1.2治疗方法常规口服强的松,强的松1 mg/(kg·d)口服8周,必要时可延长12周开始减量,足量治疗后每1~2周减原用量的10%,当减至20 mg/d左右时,症状易反复,应更加缓慢减量,最后以小剂量(10 mg/d)持续半年左右。

1.3结果126例患者中,症状完全缓解78例,部分缓解43例,无效5例。

2护理2.1饮食护理肾病综合征患者每日都从尿中丢失大量蛋白,导致蛋白越来越缺乏,因此除给予营养配餐外,我们还向患者讲解适量补充蛋白质,特别是含有丰富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鸡、鱼等。

但也不能无限制的摄入,应控制在每千克体重1.2~1.5 g,出现水肿的患者,应限制盐的摄入,摄入量一般为每日小于3 g,同时也应限制水的摄入,以免加重水肿,这种宣教对患者出院后的饮食有较重要的作用。

2.2副作用的观察及护理2.2.1向心性肥胖向心性肥胖是副作用中最明显的一个,长期大量服用激素会引起脂肪重新分布,导致脂肪堆积,表现为满月脸、水牛背,有些患者觉得从形象上很难接受,特别是一些年轻人,我们要向患者做好心理安慰,并告知患者这种肥胖会随药物的减量而慢慢恢复。

2.2.2代谢紊乱表现为类固醇性糖尿病。

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糖尿病症状,如:多饮、多食、多尿、易口渴等表现,并定期复查,如发现血糖或尿糖升高时应及时治疗并作好饮食调整,控制糖的摄入。

2.2.3血压升高长期服用激素会导致机体组织液内水、钠潴留,不能排出体外从而造成血压升高,应2次/d或4次/d测血压,以便有效控制。

糖皮质激素在各种肾脏疾病中的应用

糖皮质激素在各种肾脏疾病中的应用

糖皮质激素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免疫性肾脏疾病的主要药物,具有强大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在肾脏病临床治疗中应用甚广。

但其种类繁多,使用不当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有必要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并规范糖皮质激素的临床使用。

一、糖皮质激素在肾脏疾病中的适应症二、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方法糖皮质激素的种类繁多,可根据半衰期不同分成短效、中效和长效三种。

在肾脏病临床治疗上最为常用的是中效糖皮质激素制剂,即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

口服用药:成人口服剂量一般不超过1mg/kg泼尼松(龙)(最大剂量不超过80mg/d)或甲泼尼龙0.8mg/kg/d。

建议清晨一次顿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HPA轴的抑制作用。

逐步减量,减量时也可采取隔日清晨顿服。

静脉用药:严重水肿时,因胃肠道水肿影响糖皮质激素的吸收,可采用静脉用药。

病情严重时也可应用甲泼尼龙静脉冲击治疗,剂量0.5-1.0g/d×3天,必要时重复1-2个疗程。

三、糖皮质激素在常见肾脏疾病中的应用原则——“足量,慢减,长期维持”起始剂量足首选药物泼尼松为1.0 mg/(kg.d)做为起始剂量,口服8周,必要时延长至l2周。

减量缓慢通常大剂量激素使用8周后,便须减量,每周减量为原先每日剂量的5%~10%。

至0.4~0.5 mg/(kg·d)时,2日药量相加,改为隔日凌晨顿服,以减轻激素不良反应。

当剂量减至20 m~/d左右时症状易复发,则减药更应缓慢,剂量越小,减量宜越慢。

维持时间长最后以最小有效剂量(10 m d)作为维持量再服6个月至1年或更长,也采用隔日凌晨顿服法。

四、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的判断在肾病综合征时,根据应用激素后患者蛋白尿量的变化判断治疗反应。

●激素敏感:足量泼尼松(龙)1mg/kg/d或甲泼尼龙0.8mg/kg/d治疗8周内连续三天尿蛋白<0.3g/24h。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者对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反应较慢,判断激素疗效的时间可延长到16周。

糖皮质激素在儿童肾病综合征应用

糖皮质激素在儿童肾病综合征应用

甲泼龙
HO
11
21 20 CH3 16
CH2OH
C=O
OH
17
C1=C2双键结构: - 糖皮质激素作用 - 盐皮质激素作用 加强抗炎活性
CH3
19
9
O
3 6
甲泼龙
CH3
C11位羟基化: - 才具有抗炎作用 - 若为酮基则需在肝脏内转化 - 肝功能不全时则不能转化 无需经肝脏转化直接起效
南京总医院儿科
不出现撤药综合征。
激素撤药综合征是因为长期使用激素替代疗法,机体产生对
激素的依赖,包括生理和心理依赖两种情况。生理性依赖的主要 表现为厌食、恶心、呕吐、体重减轻、肌肉疼痛、关节疼痛、发 热等。
南京总医院儿科
概 述
糖皮质激素的分类和特性 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 糖皮质激素的基本结构 糖皮质激素在NS应用原则
概 述
糖皮质激素的分类和特性 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 糖皮质激素的基本结构
糖皮质激素在NS应用原则
初治的肾病综合征激素使用流程 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南京总医院儿科
糖皮质激素在NS应用原则(1)
糖皮质激素使用不是新的话题,而是一个值得讨论的
话题,每位医生均非常熟悉,它象一把双刃剑,在医 疗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糖皮质激素在儿童肾病综合征应用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儿科 夏正坤
概 述
糖皮质激素的分类和特性 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 糖皮质激素的基本结构 糖皮质激素在NS应用原则 初治的肾病综合征激素使用流程 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南京总医院儿科
概 述
糖皮质激素的分类和特性
南京总医院儿科
糖皮质激素来自何方?

肾病综合征患者如何正确使用糖皮质激素?

肾病综合征患者如何正确使用糖皮质激素?

肾病综合征患者如何正确使用糖皮质激素?作者:孟德辉;安阳市人民医院一、什么是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GCS)是由肾上腺皮质中束状带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主要为皮质醇,具有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的作用,还具有抑制免疫应答、抗炎、抗毒、抗休克作用。

称其为“糖皮质激素”是因为其调节糖类代谢的活性最早为人们所认识。

糖皮质激素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抑制免疫反应、抑制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影响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等综合作用而发挥其利尿、消除尿蛋白的疗效。

常用药物有泼尼松、甲泼尼龙等。

二、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

一般认为蛋白尿是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电荷屏障(带负电荷)及分子屏障(基底膜起主要作用)的破坏所致。

免疫机制:机体通过免疫反应激活补体及凝血、纤溶系统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等因素损伤基底膜,分子屏障破坏导致非选择性蛋白尿。

细胞免疫紊乱特别是T 细胞免疫紊乱,T 细胞数降低,CD4+/CD8+ 比例失衡,破坏基底膜电荷屏障可导致蛋白尿。

非免疫机制:如高血压、高血糖或由于基底膜结构缺陷等导致屏障破坏,出现蛋白尿。

三、肾病综合征治疗方案肾病综合征是各种肾小球疾病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定义为:大量蛋白尿3.5 g/d ;低白蛋白血症1. 微小病变性肾病综合征(MCD )MCD 典型临床表现是肾病综合征,仅15%左右伴镜下血尿,一般无持续性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发展到终末期肾病(ESRD )不多见。

因为糖皮质激素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早期达到完全缓解的比例,为治疗首选。

泼尼松1 mg/kg/d (最大不超过80 mg/d),晨顿服,约76% 患者在治疗8 周达到完全缓解,最长可观察到1 6周。

治疗期间要注意糖皮质激素剂量调整,之后每2〜4周减少原使用量的10% ,15 mg/d 以下时减量应更加缓慢,以减少复发。

对肝功能损害患者,宜用等剂量泼尼松龙和甲泼尼龙治疗。

2.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FSGS 患者中,100% 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60%以上为肾病综合征,约50%存在不同程度血尿,1/3 起病时伴有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常有肾小管功能受损表现。

糖皮质激素在肾脏疾病中的合理应用赵明辉PPT课件

糖皮质激素在肾脏疾病中的合理应用赵明辉PPT课件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治疗流程
单纯性肾病综合征
伴血尿、高血压的肾病综合征
青、少年起病 先用糖皮质激素
中老年 起病
肾活检诊断 明确后用药
疾病诊断 决定是否 加用细胞 毒性药物
有效(激素敏感) (2-3月内 尿蛋白↓)
无效(时间) (激素抵抗)
逐渐撤药
巩固
尿蛋白↑ (激素依赖)
SUCCESS
THANK YOU
糖皮质激素在肾脏疾病中 的合理应用
糖皮质激素治疗肾脏病的机理
• 抑制炎症反应
• 抑制促炎症因子 • 减少炎症部位白细胞聚集 • 抑制NF-B • 抑制烷酸产物 • 降低血管通透性
• 免疫抑制
临床常用各种糖皮质激素的特点
剂型 考的松 氢可的松 泼尼松 泼尼松龙 甲泼尼龙 阿塞松 地塞米松
半效期* 8-12h 8-12h 12-36h 12-36h 12-36h 12-36h 36-54h
激素敏感型
• 单次发病---迅速缓解 • 复发
• 不常复发 • 头6个月内1次,1年内<3次
• 经常复发 • 6个月内≥2次,1年内≥3次
激素依赖型
• 激素有效 • 减量中复发 • 停用激素2周内复发
激素抵抗型
• 激素治疗无效 • 儿童:8周 • 成人:12周 • FSGS:16-24周
• 根据病理类型决定进一步治疗
需要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肾脏疾病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 继发性肾脏疾病 • 急进性肾炎
肾病综合征的分类和常见病因
分类 原发 性
继发 性
儿童
青少年
中老年
MCD
MsPGN MPGN FSGS
过敏性紫癜肾炎 SLE肾炎 乙肝病毒相关肾炎 过敏性紫癜肾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病综合症激素治疗:
使用原则和方案是:①起始足量常用药物为泼尼松1mg/(kg·d)(60kg封顶),口服8周必要时延长至12周,②缓慢减药足量治疗后每2~3周减原始用量的10%,当减至20mg/g 时病情易复发,应更加缓慢减量(半片半片减),③长期维持最后以最小有效剂量10mg/d 维持半年左右。

可全日亮顿服或两日量隔一日顿服,以减轻副作用。

疗效判定:激素敏感型(8-12周内水肿消退,尿蛋白减少)、激素依赖型(激素治疗后尿蛋白转阴,但停药或减量后又出现“+”以上,再次用药或恢复用量后尿蛋白转阴两次以上者)、激素抵抗型(激素治疗无效)
激素副作用:(1)加重感染(2)引起血糖高要定期复查尿常规(3)诱发高血压测血压bid (4)类似肾上腺糖皮质功能亢进症:满月脸、水牛背、呈向心型肥胖,四肢相对瘦小,全身出现多毛、痤疮样皮疹、四肢乏力、消肿、低血钾、尿糖等症状。

一般在停药后上述症状可逐渐恢复。

降糖或补钾疗法(5)诱发或加重溃疡:予保护胃黏膜药物如兰索拉唑(6)精神亢奋、失眠(7)青光眼
联合用药:1.细胞毒药物:环磷酰胺2mg/(kg·d),服药3个月后看效果,累积量达到6-8g 后停药,主要副作用是骨髓抑制和中毒性肝损害,并可出现性腺抑制、脱发、胃肠道反映、出血性膀胱炎。

2.环孢素属钙调神经蛋白抑制剂,用于治疗激素及细胞毒药物无效的难治型肾病综合症。

常用剂量3-5mg/(kg·d),服药期间检测血浓度谷值为100-200ng/ml,服药2-3个月缓慢减量,疗程至少1年。

副作用肝肾毒性、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多毛、牙龈增生。

停药后易复发。

3.他克莫司同属钙调神经蛋白抑制剂,但肾毒性小于环孢素A,起始剂量
0.05mg/(kg·d),血药浓度保持在5-8ng/ml,疗程为半年至1年。

4.麦考酚吗乙酯常用剂量
1.5-2g/d,分2次口服,共3-6个月,减量维持半年,广泛用于肾移植后排斥反映,副作用相对较小。

根据病理类型制订免疫治疗方案:
(1)微小病变性肾病(MCD) 又称为脂性肾病,糖皮质激素对微小病变性肾病治疗效果较好。

但随着患者年龄增加,糖皮质激素的疗效有下降趋势。

对儿童,推荐泼尼松(龙)口服60mg/㎡/d(不超过80 mg/d)或甲泼尼龙48 mg/㎡/d,治疗4 ~ 6周后(90%的患者尿蛋白可以转阴),剂量调整为隔日泼尼松(龙)40mg/㎡,或甲泼尼龙32 mg/㎡,标准疗程是8周,但停药后易复发,可适当延长维持治疗用药时间。

隔日疗法治疗4周后,每月减少隔日治疗剂量的25%,总疗程6个月以上,可降低复发率。

成人近25%的肾病综合征(NS)患者为MCD,糖皮质激素疗效较儿童略差,常需要更长时间的糖皮质激素治疗。

治疗起始剂量以泼尼松(龙)1mg/kg/d(最大剂量不超过80mg/d)或甲泼尼龙0.8mg/kg/d。

多数患者于足量激素治疗8周获得缓解,如足量激素治疗8周未获得完全缓解时,排除可逆因素和合并症后,可适当延长足量激素治疗至12 ~ 16周,但需注意防治副作用。

完全缓解2周后开始减量,每2周减去原剂量的5%~ 10%。

并以每日或隔日5 ~ 10mg或甲泼尼龙4 ~ 8mg,维持相当长时间后再停药,根据病情选择疗程,一般总疗程不短于4-6个月。

(2)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对于表现为FSG-NS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可参照微小病变性肾病,但维持治疗时间需酌情延长。

单纯激素治疗疗效常有限,且起效较慢,部分和完全缓解率不高,成人中位完全缓解时间为3-4个月。

对于激素依赖或反复复发的患者,需加用免疫抑制剂治疗。

(3)膜性肾病(MN)
MN多发生于成年人。

单用激素治疗常常无效或疗效不好,应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

一般主张表现为严重肾病综合征、肾功能减退时使用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剂量为泼尼松(龙)0.5 ~ 1mg/kg/d或甲泼尼龙0.4 ~ 0.8mg/kg/d,如治疗获得完全或部分缓解,则激素酌情减量并维持,总疗程至少6 ~ 12月。

4)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又常称为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原发性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不肯定,目前也无较为统一的治疗方案。

糖皮质激素治疗可能对改善I型MPGN患者的肾功能有效,尤其对儿童。

(5)IgA肾病原发性IgA肾病的临床和病理表现多样,应根据肾脏病理检查和临床情况选择适当治疗方法,强调糖皮质激素联合其它药物(免疫及非免疫药物)的综合治疗。

24h尿蛋白定量小于1.0g的患者,尚无足够证据表明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24 h尿蛋白定量介于1.0g ~ 3.5 g,如肾功能正常时,可应用糖皮质激素;如肾功能减退,肾活检病理为活动性的、增殖性病变为主,可以考虑糖皮质激素治疗或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

糖皮质激素用法为:泼尼松(龙) 0.5 ~ 1.0mg/kg/d或甲泼尼龙0.4 ~ 0.8mg/kg/d,持续给药6 ~ 8周后逐渐减量,减至每日或隔日5 ~ 10mg时维持。

总疗程为6个月或根据患者情况适当延长。

尿蛋白定量≥3.5g/24h,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病理表现轻微者,治疗同MCD。

若病理提示严重的肾小球硬化及间质纤维化,则糖皮质激素疗效常较差,如用药后尿蛋白无明显减少,则
根据病情及时减量并停药。

临床表现为急进性肾炎,肾脏病理提示为IgA肾病-新月体肾炎类型的,治疗同急进性肾炎,需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

甲泼尼龙0.5 ~ 1g/d冲击3天,根据病情可重复l ~ 2个疗程,然后予泼尼松(龙)0.6 ~ 1.0mg/kg或甲泼尼龙0.5 ~ 0.8mg/kg口服治疗,疗程同上。

临床表现为单纯性镜下血尿,不建议激素治疗。

肾功能检查明显减退,病理表现为重度慢性硬化性病变,不建议激素治疗。

1.糖皮质激素主要用于抗炎、抗毒、抗休克和免疫抑制。

糖皮质激素有抑制自身免疫的药理作用,但并不适用于所有自身免疫病治疗如慢性淋巴细胞浸润性甲状腺炎(桥本病)、1型糖尿病、寻常型银屑病等。

2.分类:可分为短效、中效与长效三类。

短效药物如氢化可的松和可的松,作用时间多在8~12小时;中效药物如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作用时间多在12~36小时;长效药物如地塞米松、倍他米松,作用时间多在36~54小时。

3.给药剂量:生理剂量和药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具有不同的作用,应按不同治疗目的选择剂量。

一般认为给药剂量(以泼尼松为例)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长期服用维持剂量:2.5~15.0 mg/d;(2)小剂量:<0.5mg·kg-1·d-1;(3)中等剂量:0.5~1.0 mg·kg-1·d-1;(4)大剂量:大于1.0 mg·kg-1·d-1;(5)冲击剂量:(以甲泼尼龙为例)7.5~30.0 mg·kg-1·d-1。

4.疗程:不同的疾病糖皮质激素疗程不同,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①冲击治疗:疗程多小于5天。

适用于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如暴发型感染、过敏性休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过敏性喉头水肿、狼疮性脑病、重症大疱性皮肤病、重症药疹、急进性肾炎等。

冲击治疗须配合其他有效治疗措施,可迅速停药,若无效大部分情况下不可在短时间内重复冲击治疗。

②短程治疗:疗程小于1个月,包括应激性治疗。

适用于感染或变态反应类疾病,如结核性脑膜炎及胸膜炎、剥脱性皮炎或器官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等。

短程治疗须配合其他有效治疗措施,停药时需逐渐减量至停药。

③中程治疗:疗程3个月以内。

适用于病程较长且多器官受累性疾病,如风湿热等。

生效后减至维持剂量,停药时需要逐渐递减。

④长程治疗:疗程大于3个月。

适用于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的预防和治疗及反复发作、多器官受累的慢性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溶血性贫血、系统性血管炎、结节病、大疱性皮肤病等。

维持治疗可采用每日或隔日给药,停药前亦应逐步过渡到隔日疗法后逐渐停药。

⑤终身替代治疗:适用于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并于各种应激情况下适当增加剂量。

4.给药途径:包括口服、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等全身用药,以及吸入、局部注射、点滴和涂抹等局部用药。

5.不良反应:
其严重程度与用药剂量及用药时间成正比,主要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