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功能康复训练
手部功能康复训练

第六节手部一、手的解剖生理特点手有五指,即拇指、示指、中指、环指与小指。
拇指无论就是解剖结构还就是运动轨迹,与其它四指都有明显不同,就是一个独立的功能单位。
示、中、环、小指通称为手指。
手指就是由掌骨与近、中、远三节指骨所组成。
掌指关节就是一个多轴关节,可行屈伸、内收外展与回旋运动。
其关节囊松弛,两侧由侧副韧带与副侧副韧带加强。
远、近指间关节的软组织结构与掌指关节相似,也有关节囊、掌板、侧副韧带与副侧副韧带,但它们都就是单轴关节,只具有单一的屈伸运动。
二、手部关节的功能位及活动范围1.手部关节的正常体位(1)手部关节的功能位:手指自然屈曲65°。
(2)手部关节的中立位:手指完全伸直。
2.手部关节的活动范围(1) 拇指掌腕关节活动范围:拇指掌侧外展60°,内收0°。
拇指桡侧外展60°,内收0°(图1-6-1)。
图1-6-1(1) 图1-6-1(2)图1-6-1拇指掌腕关节活动范围(2)拇指掌指关节活动范围:拇指掌指关节屈曲30°~40°。
拇指掌指关节伸展0°(图1-6-2)。
图1-6-2(1) 图1-6-2(2)图1-6-2拇指掌指关节活动范围(2) 拇指指间关节活动范围:拇指指间关节屈曲80°~90°。
拇指指间关节伸展0°(可过伸10~20°)(图1-6-3)。
图1-6-3(1) 图1-6-3(2)图1-6-3拇指指间关节活动范围(3) 手指的活动范围:掌指关节屈曲90°,伸展0°(图1-6-4)。
图1-6-4手指的活动范围(4) 远侧指间关节屈曲110°,伸展0°(图1-6-5)。
图1-6-5远侧指间关节活动范围(5) 近侧指间关节屈曲80~90°,伸展0°(图1-6-6)。
图1-6-6近侧指间关节三、手部关节的锻炼方法1.手部关节的主动锻炼方法:(1)腕关节的背伸、掌屈。
康复训练手部动作训练教案

康复训练手部动作训练教案一. 教学目标:1. 训练学生的手部肌肉协调能力;2. 帮助学生恢复手部功能;3. 培养学生的专注能力。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手部肌肉协调能力。
2. 难点:手部各种动作的协调。
三. 教学准备:1. 手套、压缩球等训练器材;2. 教学PPT。
四. 教学内容和方法:1. 加热准备运动2分钟2. 展示手部运动范例并讲解(5分钟)3. 手部动作训练(50分钟)4. 放松活动(3分钟)五. 课程设计:1. 加热准备运动(2分钟):老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手部加热运动,例如:转动手腕、伸直手臂等运动,以达到热身活动的目的。
2. 展示手部动作范例并讲解(5分钟):老师通过PPT或手术模型展示各种手部动作,例如:握拳、抓住物体、拉拽等,然后详细介绍每个动作的目的和训练要点。
3. 手部动作训练(50分钟):(1)握拳训练:老师让学生在手套中不断握拳,练习握力和手部肌肉的协调能力。
(2)抓住物体训练:老师给学生提供不同大小的压缩球、小球类物品等,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抓取训练。
(3)拉拽训练:老师给学生提供拉伸绳、橡胶带等材料,让学生通过拉伸训练手臂和手部肌肉的协调能力。
(4)手部绕圈训练:老师让学生绕圈做手部运动,锻炼手腕和手部肌肉的协调能力。
4. 放松活动(3分钟):每次训练结束后,老师进行简单放松活动,如:轻抖手臂,松开握拳等活动,以达到锻炼后的放松效果。
六.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的手部肌肉协调能力有所提高,学生对手部各种动作的协调性有了更加丰富的了解。
同时,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在训练中加入一些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手部功能康复训练方法

手部功能康复训练方法介绍手部功能康复训练是一种通过针对手部肌肉和神经系统的训练方法,以恢复和改善手部功能的能力。
这是一项重要的康复措施,适用于各种手部功能受损的情况,如中风、手部创伤、神经损伤等。
本文将探讨手部功能康复训练的方法和技巧。
康复训练方法1. 力量训练•使用物理治疗器械或手部抓握器进行力量训练,逐渐增加手部肌肉的负荷,以增加肌肉力量和耐力。
•可以使用重物(如哑铃)进行手部力量训练,按照专业人士的指导,选择适合的重量和动作。
•练习手指张力和灵活性,通过针对不同手指的运动和训练,可以加强手指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 运动训练•手部灵活性训练:通过手指的屈伸和旋转动作,增加手部关节的灵活性。
可以使用轻量的抓握球或海绵球进行手部运动训练。
•手指独立性训练:训练手指间的独立控制能力,通过各种手指的运动组合和练习,提高手指的独立性。
•手部协调性训练:通过各种手部动作的协调练习,如捏取、抓握、握拿等,提高手部肌肉的协调性。
3. 平衡训练•平衡训练是手部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平衡球、摇晃板等器械进行训练。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恢复手部的平衡能力,提高手部的稳定性和动作的准确性。
4. 手部按摩和热敷•手部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手部肌肉的疼痛和僵硬,帮助恢复手部功能。
按摩可以使用手部按摩搓揉器或按摩球进行。
•手部热敷可以放松手部肌肉和软组织,缓解手部的疼痛和不适感。
可以使用热毛巾或热袋进行手部热敷,每次持续15-20分钟。
训练技巧和注意事项1. 渐进式训练•手部功能康复训练应该从简单到复杂,从低强度到高强度逐渐增加训练的难度。
渐进式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训练效果,并避免训练过程中的不适感和损伤。
2. 注意姿势和姿态•进行手部功能康复训练时,应注意正确的姿势和姿态,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性。
特别是对于手部力量训练和平衡训练,正确的姿势可以确保训练的安全和有效性。
3. 频率和持续性•手部功能康复训练应该具有一定的频率和持续性,建议每天进行一到两次训练,每次持续15-30分钟。
手部功能康复训练方法

手部功能康复训练方法手部功能康复训练是指通过一系列的训练方法,帮助手部受损患者恢复手部的正常功能。
手部功能康复训练方法包括物理治疗、手部功能训练、手部按摩、手部牵引等多种方法。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些方法。
一、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指通过物理手段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在手部功能康复训练中,物理治疗主要包括热敷、冷敷、电疗、超声波等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减轻肌肉疲劳,促进手部的恢复。
1.热敷热敷是指用热水袋、热毛巾等物品敷在患处,以达到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松弛肌肉的效果。
热敷的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
2.冷敷冷敷是指用冰袋、冰毛巾等物品敷在患处,以达到减轻肌肉疲劳、缓解疼痛、消肿的效果。
冷敷的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
3.电疗电疗是指通过电流刺激手部肌肉,以达到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增强肌肉力量的效果。
电疗的时间和强度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4.超声波超声波是指通过超声波的作用,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消肿、增强肌肉力量的效果。
超声波的时间和强度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二、手部功能训练手部功能训练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手部运动,以达到恢复手部正常功能的效果。
手部功能训练主要包括手指灵活性训练、手腕力量训练、手臂协调性训练等。
1.手指灵活性训练手指灵活性训练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手指运动,以达到增强手指灵活性、恢复手指正常功能的效果。
手指灵活性训练包括握力训练、手指伸展训练、手指屈曲训练等。
2.手腕力量训练手腕力量训练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手腕运动,以达到增强手腕力量、恢复手腕正常功能的效果。
手腕力量训练包括手腕屈曲训练、手腕伸展训练、手腕旋转训练等。
3.手臂协调性训练手臂协调性训练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手臂运动,以达到增强手臂协调性、恢复手臂正常功能的效果。
手臂协调性训练包括手臂伸展训练、手臂屈曲训练、手臂旋转训练等。
三、手部按摩手部按摩是指通过按摩手部肌肉和穴位,以达到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松弛肌肉的效果。
手功能康复训练的方法

手功能康复训练的方法
1、应用感知和认知技能训练法。
利用视觉、听觉和触觉的敏感度训练患者的感知和认知能力,帮助患者提高识别、分析等能力,从而增强空间定位能力;
2、应用分段任务训练法。
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先简单再复杂,训练患者抓物、抛物、拿取物、把物放置特定位置等运动技能;
3、应用功能动作或技巧的训练法。
例如,让患者模仿拆拉链、按扣子等行为,增强每日生活中常用动作的熟练度;
4、应用社会融入训练法。
通过训练患者的社会技能,如礼貌问候、自我介绍、与他人对话等,帮助患者恢复社交能力;
5、应用交互训练法。
尤其是实物或虚拟环境中的手部交互,可以帮助患者进一步获得空间定向能力,达到蚁合作、协作的目的。
手功能康复训练的方法

手功能康复训练的方法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手功能康复训练方法:1. 主动活动训练(Active exercise):患者通过自己的力量进行手部运动,以增强肌肉力量和手指的灵活性。
例如,握拳、伸展手指、捏合物体等。
2. 被动活动训练(Passive exercise):康复师或者护理人员通过外力帮助患者进行手部运动。
这种方法适用于手部力量丧失或者灵活性极差的患者。
3. 抗阻训练(Resistance exercise):在进行手部运动时,增加外力的阻力,以增强患者的肌肉力量和耐力。
例如,使用弹簧手指夹板进行手指伸展运动。
4. 连接练习(Connective exercise):通过同时活动多个手指和手部肌肉群,以综合提高手部运动能力。
例如,使用轻松可操作的手指伸展器进行练习。
5. 平衡训练(Balance exercise):通过练习支撑物体的平衡能力,以提高手指和手腕的稳定性。
例如,使用握力球或者平衡板。
6. 精细动作训练(Fine motor training):通过进行需要较小手部肌肉群控制的动作训练,如拧开瓶盖、剪纸等,以提高手指的精细动作能力。
7. 协调性训练(Coordination exercise):通过进行需要协调手眼运动的练习,如抛接球、操作乐高积木等,以提高手指和手部肌肉的协调性。
8. 疗法器具辅助训练(Training with assistive devices):使用辅助器具,如手部外固定装置、手指支撑器等,以辅助手部运动,并逐渐恢复手部功能。
9. 热疗和冷疗(Heat and cold therapy):通过热敷或者冰敷手部,以减轻疼痛、消肿和促进血液循环。
此外,康复师还可以结合其他方法,如按摩、腔式治疗、电疗等,以进一步促进手功能康复。
总之,手功能康复训练的关键是坚持,并配合专业康复师的指导和监护。
通过科学、系统地进行康复训练,患者可以逐渐恢复手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手外科康复训练的方法

手外科康复训练的方法手外科康复训练是一项综合性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手部功能,提高手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
手外科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动作,如握物、拧瓶盖等。
手外科康复训练还可以降低手部受伤后出现的并发症风险,如手部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等。
本文探讨10条关于手外科康复训练的方法,并对每种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1. 伸展运动:伸展运动可以帮助患者增加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范围。
这种运动可以缓解手部肌肉的紧张和僵硬,减轻手部疼痛。
患者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如放松手掌,让手指自然地弯曲和伸展。
2. 握力训练:握力训练是手外科康复训练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握力训练可以帮助增加手指和手掌的力量,促进手部肌肉的恢复和增长。
患者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进行握力训练,如手指弹簧或握力球等。
3. 握物训练:握物训练是一种可行的康复方法,可以帮助恢复患手握物能力。
这种训练可以通过握住不同重量和大小的物品进行。
患者可以使用一些家庭用品进行握物训练,如易拉罐、饮料瓶等。
4. 功能性训练:功能性训练是手外科康复训练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训练方式是通过模拟日常生活中的活动来提高手部肌肉的功能性。
患者可以绕着家里走一圈,握个儿童玩具等。
5. 肌肉电刺激训练:肌肉电刺激训练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手外科康复方法,可以降低手部肌肉紧张和疼痛。
这种训练方式使用低电流刺激手部肌肉,促进肌肉的活动和血液循环。
患者可以使用肌肉电刺激器进行这种训练。
6. 热敷法:热敷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手外科康复方法,可以缓解手部肌肉的紧张和疼痛。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在受伤部位敷上热湿毛巾或热水袋等。
这会使局部肌肉放松,促进血液循环和细胞再生。
7. 冷敷法:冷敷法是一种用于减轻手部疼痛和肿胀的简单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在受伤或疼痛的部位敷上冰袋或冷冻蔬菜等。
这能够消除肌肉炎症,减少肿胀,缓解疼痛。
8. 手术后康复训练:手术后康复训练是手外科康复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偏瘫患者手部康复方法

偏瘫患者手部康复方法对于偏瘫患者来说,手部功能的恢复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手部功能的恢复不仅可以提高生活质量,还可以增加患者的自理能力。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偏瘫患者手部康复的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首先,对于偏瘫患者来说,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康复训练可以通过各种物理疗法、功能训练和日常生活技能训练来进行。
物理疗法包括按摩、理疗、热敷等,可以有效地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增强肌肉力量。
功能训练主要是针对手部功能进行的训练,包括握力训练、握物训练、灵巧性训练等,可以有效地提高手部的功能。
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则是通过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其次,对于偏瘫患者来说,心理康复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偏瘫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会导致抑郁和焦虑。
因此,患者在进行手部康复训练的同时,也需要进行心理康复训练。
心理康复训练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心理疗法等方式来进行,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
最后,对于偏瘫患者来说,家庭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
家庭支持可以通过家庭成员的关心和照顾来进行,可以有效地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因此,家庭成员在患者进行手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应该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度过康复的艰难时期。
总之,对于偏瘫患者来说,手部康复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但只要患者坚持进行康复训练,积极进行心理康复训练,得到家庭成员的支持,就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希望以上介绍的方法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早日康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节手部
一、手的解剖生理特点
手有五指,即拇指、示指、中指、环指和小指。
拇指无论是解剖结构还是运动轨迹,与其它四指都有明显不同,是一个独立的功能单位。
示、中、环、小指通称为手指。
手指是由掌骨和近、中、远三节指骨所组成。
掌指关节是一个多轴关节,可行屈伸、内收外展和回旋运动。
其关节囊松弛,两侧由侧副韧带和副侧副韧带加强。
远、近指间关节的软组织结构与掌指关节相似,也有关节囊、掌板、侧副韧带和副侧副韧带,但它们都是单轴关节,只具有单一的屈伸运动。
二、手部关节的功能位及活动范围
1.手部关节的正常体位
(1)手部关节的功能位:手指自然屈曲65°。
(2)手部关节的中立位:手指完全伸直。
2.手部关节的活动范围
(1)拇指掌腕关节活动范围:拇指掌侧外展60°,内收0°。
拇指桡侧外展60°,内收0°(图1-6-1)。
图1-6-1(1) 图1-6-1(2)
图1-6-1拇指掌腕关节活动范围
(2)拇指掌指关节活动范围:拇指掌指关节屈曲30°~40°。
拇指掌指关节伸展0°(图1-6-2)。
图1-6-2(1) 图1-6-2(2)
图1-6-2拇指掌指关节活动范围
(2)拇指指间关节活动范围:拇指指间关节屈曲80°~90°。
拇指指间关节伸展0°(可过伸10~20°)(图1-6-3)。
图1-6-3(1)图1-6-3(2)
图1-6-3拇指指间关节活动范围
(3)手指的活动范围:掌指关节屈曲90°,伸展0°(图1-6-4)。
图1-6-4手指的活动范围
(4)远侧指间关节屈曲110°,伸展0°(图1-6-5)。
图1-6-5远侧指间关节活动范围
(5)近侧指间关节屈曲80~90°,伸展0°(图1-6-6)。
图1-6-6近侧指间关节
三、手部关节的锻炼方法
1.手部关节的主动锻炼方法:(1)腕关节的背伸、掌屈。
(2)桡偏、尺偏。
(3)前臂旋前、旋后。
(4)掌指和指间关节的屈伸。
(5)掌指和指间关节同时伸直、同时屈曲。
(6)手指内收和外展。
(7)拇指外展和内收。
(8)拇指与其它指的对指。
(9)拇指屈伸。
2.应达到的功能:(1)拇指腕掌关节为一鞍状关节,有一定的屈、伸、内收、外展及旋转
活动度。
(2)示、中、环、小指掌指关节可屈曲90°,并有内收及外展运动。
(3)近侧及远侧指间关节分别可屈曲120°及60°。
四、手的康复治疗:
手是运动器官,在生活和劳动中最易遭受创伤。
手外伤后的功能障碍是因瘢痕挛缩、肌腱粘连、肿胀、关节僵直、肌肉萎缩、组织缺损、伤口长期不愈等造成的运动和感觉障碍,康复治疗的早期介入,使手外伤病人的手术效果和功能恢复有了明显的提高。
1.手内部肌力练习:采用皮球及橡皮筋练习,可对指屈、伸肌进行训练,也可对所有手内部肌进行训练,练习时,尽量用力捏皮球或挑动橡皮筋网,维持10s。
(1)捏皮球练习(图1-6-7)。
图1-6-7捏皮球练习
(2)橡皮筋练习(图1-6-8)。
图1-6-8橡皮筋练习
1.保持关节活动度的练习
(1)治疗泥手锻炼(图1-6-9)。
①粗大手对指锻炼:将治疗泥捏成一锥体形粘在平面上,将手指、拇指放入治疗泥,使手指在锥体上靠近。
图1-6-9(1)粗大手对指锻炼
②粗大手指屈曲锻炼:将治疗泥放在手掌,屈曲手指成握拳状,使劲捏治疗泥。
图1-6-9(2)粗大手指屈曲锻炼
③单独手指屈曲锻炼。
图1-6-9(3)单独手指屈曲锻炼
④单独分指对指锻炼。
图1-6-9(4)单独分指对指锻炼
⑤指外展锻炼:将治疗泥环放在近端和远端指间关节之间,将手指伸展分开泥环。
图1-6-9(5)指外展锻炼
⑥粗大手指伸展锻炼:将手指和拇指放在对指位,将泥环放在掌指关节和近端指间关节之间,向外伸展手指(伸展和外展)。
将治疗泥扁盘按在桌上,保持手指伸展,并将治疗泥按薄。
图1-6-9(6)粗大手指伸展锻炼
⑦保持手指呈伸展位,将治疗泥揉成一条卷。
手指内收锻炼,将一片治疗泥置于两手指之间,将两手指靠拢。
图1-6-9(7)手指伸展图1-6-9(8)手指内收
⑧拇指屈伸锻炼:将治疗泥做成一圆柱状,放在一平面上,手呈中间位,将拇指向圆柱体深深按压,然后拿出。
(2)弹力治疗带锻炼(图1-6-10)
①伸指及指外展的锻炼。
图1-6-10(1)伸指及指外展
②拇外展的锻炼。
图1-6-10(2)拇外展
③伸指屈掌指关节的锻炼。
图1-6-10(3)伸指屈掌指关节
(3)杯中取物:从杯子中捡小物件锻炼,锻炼掌指关节屈曲和对指练习(图1-6-11)。
图1-6-11杯中取物
(4)杯中夹物:利用筷子或镊子从杯子里夹取小物进行对指、夹捏和手的灵巧、协调性的练习(图1-6-12)。
图1-6-12杯中夹物
(5)插孔板游戏。
(6)串珠子游戏(图1-6-13)。
图1-6-13串珠子游戏
3.肌腱修复术后训练
(1)单独指屈浅肌腱的练习方法:维持掌指关节伸直位,固定指间关节的近端,嘱病人主动屈曲指间关节,同时保持远指关节功能位。
(2)单独指屈深肌腱的练习方法:维持掌指关节、指间关节伸直位,固定远指关节的近端,嘱病人主动屈曲远指关节。
四、注意事项
保持关节活动度的练习,广泛应用于能引起关节挛缩僵硬的疾病。
如骨折固定术后、关节脱位复位后、肌腱修复术后、关节炎等,均可采用以上方法锻炼。
禁忌症:严重损伤(3~4天);神经和肌腱损伤修复术后3周;急性关节炎;不稳定骨折;手术后需要严格制动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