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门急诊处方点评与分析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

2.处方点评数据的分析和利用
(1)对处方点评数据进行定期分析,发现不合理用药的规律和趋势;
(2)根据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3)将分析报告提交给医院管理层,为决策提供依据。
十四、处方点评与患者安全
2.将处方点评结果纳入医师绩效考核,对不合理用药的医师进行约谈、通报批评等处理。
3.对处方点评中发现的优秀处方,给予表彰和奖励。
4.定期开展合理用药培训,提高医师合理用药水平。
六、附则
1.本处方点评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本处方点评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订。
3.本处方点评制度最终解释权归医院所有。
(1)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用于处方点评工作的人员培训、设备购置等;
(2)加强处方点评工作的人力资源配置,确保工作队伍的稳定性和专业性;
(3)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为处方点评工作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二十六、监督与评价
1.建立监督与评价机制,对处方点评工作进行定期评估。
(1)设立监督小组,对处方点评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
一、总则
为加强医院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处方点评制度。
二、处方点评范围与内容
1.处方点评范围:包括门急诊处方、住院医嘱及药历。
2.处方点评内容:
(1)处方合法性:处方开具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诊疗规范;
(2)定期发布处方点评评价报告,公开评价结果;
(3)根据评价结果,调整处方点评策略,优化工作流程。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随着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门诊中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随之而来的是处方滥开和用药不当的问题。
因此,门诊处方点评和合理用药的改进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
门诊处方点评的目的是对医生开出的处方进行审核,发现和纠正处方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这不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药物滥用,还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和效果不佳的情况。
因此,在门诊处方点评方面的改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建立完善的审核体系医院应该建立门诊处方审核工作体系,并根据各门诊科室的特点确定审核标准和审核流程,制定严格的审核程序和操作规范。
同时,应配备专业的药学人员,对处方的开立和审核进行全面的监管和指导。
2、加强医生的教育培训门诊医生是处方写作的第一责任人,因此需要提高医生对药物使用的认识和理解,加强对常见病和多发病药物治疗的指导和培训,提高医生开药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3、增强患者意识患者应意识到自己对于用药安全的责任,并遵循医嘱规定,正确使用药物,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同时,药师应提示患者注意用药方法和药品副作用。
加强患者安全用药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可以有效地减少用药不当的风险。
二、合理用药的改进门诊合理用药是指适宜药物的使用,包括药物的种类、剂量、使用时机、疗程、疗效与安全性等方面的合理选择。
门诊合理用药的改进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用药的不良反应,还可以提高药效的显著性,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因此,合理用药的改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药品质量监管门诊合理用药的前提是药品的品质稳定可靠。
因此,药品质量监管应该得到重视,并建立统一的药品质量控制体系,对药品的生产、质量、储存、运输和销售进行全面监管,确保药品符合标准和规范。
2、建立药品使用观察系统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来说,药品使用观察系统可以帮助医生及时了解病情的变化,可以根据患者使用病历形成的详细行为数据,建议医生更改治疗方案。
我院门诊处方点评中出现的问题及分析

我院门诊处方点评中出现的问题及分析背景信息我所在的医院是一家大型综合性医院,提供多个科室的门诊服务,其中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
作为门诊医生,我们需要开具处方,以帮助患者治疗疾病。
在门诊结束后,我们需要对所开具的处方进行点评,以确保处方合理、规范。
问题描述然而,在门诊处方点评的过程中,我院出现了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如下:1. 处方用药不规范在点评处方时,我们发现一些医生的处方用药不规范。
考虑到个体差异等因素,每个患者的处方不可能完全相同,但是医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选择适当的药物。
然而,一些处方中出现了不合理的药物搭配,或者是选择了不适合患者病情的药物。
这会增加患者的治疗难度,甚至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
2. 处方开药数量过多除了药物选择不当外,一些处方还出现了开药数量过多的情况。
一方面,这会增加患者的治疗成本;另一方面,过量、过长地服用药物也可能导致身体问题,例如对肝肾等器官的损伤。
因此,我们需要特别注意避免处方开药数量过多。
3. 处方关键信息缺失不少医生在处方中缺少一些关键信息,例如药品用法用量、药品品牌等。
这样会给药房人员带来诸多麻烦,同时也会影响患者的用药效果。
因此,在开具处方时,必须确保关键信息齐全且准确。
问题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医生可能缺乏足够的医学知识,无法选择合适的药品;另一方面,医生也可能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开药量多一些可以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
此外,医生还可能受到一些外部压力的影响,例如医保政策等,这些压力可能会影响医生开具处方的行为。
解决方案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提高医学素养首先,我们需要提高医生的医学素养。
医院可以开设相关的培训课程,加强医生的药学知识、药理学知识等方面的学习,让医生了解更多的药物信息,提高开药的水平。
2. 严格控制用药数量其次,我们需要严格控制用药数量。
通过医疗信息化系统等技术手段,可以监控医生开药的情况,并及时对处方进行点评,以避免过度用药的情况发生。
门急诊处方点评与分析

门急诊处方点评与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对处方点评结果分析,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6月门急诊处方11243张进行点评分析。
结果:在11243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数为221张,占全部抽查处方的1.97%,处方合格率为98.03%。
结论:本院门急诊用药基本合理,但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药师调剂处方时必须认真审核,与医生多交流,促进合理用药,提高处方合格率。
【关键词】处方点评;处方分析;不合理处方【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1-0374-02处方点评是医院持续性医疗质量改进和药品临床应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学水平的重要手段。
处方点评是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包括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的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实现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
1.资料与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3年1~6月门急诊处方11243张进行分类统计,平均每月抽查一天处方量2000张左右,按照卫生部2010年3月4日公布的《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根据《处方管理办法》(2007年5月1日施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以及药品说明书等,对处方进行点评分析。
2.结果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将不合理处方分为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
11243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221张,占抽查总数的1.97%。
其中不规范处方175张,不适宜处方46张,无超常处方。
3.分析根据以上结果可以看出,不合理处方主要是不规范处方,比例占79.18%,其次就是用药不适宜处方占20.81%。
现针对以上结果对本院的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讨论。
某院门急诊处方点评结果分析

新的《 处方 管理办法 》( 以下简 称 《 办法 》 , )笔者 所在 医院院依
据新 的《 办法 》 实行 的每 月 1 的 门诊 处 方点评 , 次 旨在发 现药
物 的不合 理应 用 , 在 院 内宣 讲 和普及合 理用药 知识 , 并 以提高 全院合理用药水 平 。
1 资料 与方 法
药 师 要 掌握更 多 的业务 相关 知识 , 能加 强处 方审核 , 才 对不 合 理 处 方 进行 总结分 析 , 能促进 药师 掌握 合理 用药 知识 , 着 也 随 处 方点 评的深入发展 , 它必将成为促进合 理用药 的有 效手段 [。 6 1 【 参考文献】
[ 石 壬伟 .30张 门 急诊 处 方 质量 点 评 结果 及 不 合 理 处 方评 析 I. 国药 1 ] 12 J中 J
添清 洗消 毒所需 的费用 , 也提 高 了各 科室特别 是手 术室环境 质
5 体 会
医疗 器 械集 中处 理后 , 以解 决基 层 医院各 科 室消 毒 物 可 品 不规 范 的难 题 , 降低 医疗 成 本 , 到 资源 共 享 , 分发 挥 中 达 充 心供 应 室 的 职能 , 高 工作 效 率 , 提 降低 管理 成 本 , 到全 院 调 做 节 灭菌 物 品 , 免 了 物资 和人 力 的浪 费 。实 现 了消 毒灭 菌 基 避 础 环节 质 量 的全 面监 控 , 临床科 室 提供 安 全合 格 的无 菌 物 为 品 , 效 预防 和控制 医 院感染 , 正体 现优 质服 务 的内涵一 一 有 真
正确 的清洗 方法 和处 理过程 可 延 长器械 的使 用 寿命 。人
工 清洗时 , 特别 是 时间紧迫 , 清洗 时难免 有器械 间的碰撞 , 器 机 清洗 避免 了人 为 的器 械碰撞 , 而保 护 了器 械 1。如 以往手 术 从 5 ]
处方点评与案例分析

正确的用药适应症、选择 正确的药品、正确的用药 剂量、正确的给药途径、 正确的给药时机。
三、处方的缺陷项目
依据卫生部医管发(2010)28号文件《医院处方点评管理 规范(试行)》规定的27个明确项目+1个非明确项目(其
他用药不适宜情况),应尽可能地套用。
1、不规范处方(15个项目)
处方点评与案例分析
XXX
添加副标题
一、临床诊断的概念
临床诊断: 就是由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理化
检查等临床资料,通过分析综合、推理 判断,得出的一类符合逻辑的疾病结论。 没有正确的诊断,就没有正确的治疗。 治疗有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之分。
二、合理用药的 概念
合理用药:
就是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 系统知识和理论(药学+医 学)为基础,安全、有效、 经济地使用药物。
添加标题
8修改处未签名或 注明日期,超剂 量未注原因和再 次签名
0 1 1.9 单张门急症处大于5种药品 0 3 11药师未审核处方适宜性 0 5 13抗菌药物未按照临床应用管理
规定开具 0 7 15中药饮片未按要求开具
0 2 10处方用量:门诊大于7日,急诊 大于3日,延长未注明理由
0 4 12麻、精、毒、放等特殊药品未 执行国家有关规定
八.急性咽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少数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一般首选青霉素类 抗菌药物,如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可选一代头孢菌素,不宜选用三代头孢菌 素。2、用药疗程不足:抗溶血性链球菌的药物疗程应为10天。
THANKS
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添加副标题
三.1无适应症用药 四.2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 五.3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 六.4无正当理由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和治疗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是医疗服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医生在门诊处方中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用药的现象,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可能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对于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进行分析。
一、门诊处方点评的现状当前,门诊处方点评工作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医生在门诊处方中存在过度开药、滥用抗生素等问题。
有的医生为了迎合患者的需求或者是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会不顾患者的实际情况,盲目地开具药品。
一些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存在着不合理用药、药不到病不治等问题。
有的患者只注重药品的名称和价格,而忽略了药品的作用和适应症,导致用药不当,甚至是产生药物滥用的情况。
目前门诊处方点评工作的监管力度不够,一些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纠正,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治疗效果。
二、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方案为了提高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水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方案。
完善门诊处方点评制度,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评价制度和激励惩罚机制,对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存在的不合理用药现象进行监管和点评,通过点评结果来考核医生的绩效,促使医生规范用药,提高处方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加强患者用药指导,提高患者的用药自觉性和合理用药能力,通过对患者进行用药知识的宣传教育和用药指导,帮助患者正确理解和使用药品,提高用药的效果和安全性。
加强门诊处方点评的监管力度,定期对处方的合理性和规范性进行点评,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合理用药的现象,促使医务人员加强用药规范,提高就医的质量和效果。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环节,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通过不断地改进和完善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工作,我们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服务。
处方点评规范及处方分析

医师签章不规范或与签章留样不一致
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
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
不规范处方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
06
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
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
用药不适宜处方
08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
超常处方
无适应证用药
开具高价药
超说明书用药
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
无正当理由
09
性别:女 年龄:22岁临床诊断:睡眠障碍处方:右佐匹克隆片(3mg*7片)*28片sig 3mg po qn
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
不规范处方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
07
1
3
2
7
5
6
用药不适宜处方
4
适应证不适宜的
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
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
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
用法、用量不适宜的
联合用药不适宜的
重复给药的
9
8
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
甲状腺功能亢进是因多种病因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以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消化系统症状表现为:食欲亢进、恶心呕吐、腹泻等。
13
性别:男 年龄:54岁临床诊断:高脂血症,慢性肾脏病4期处方: 1、瑞舒伐他汀钙片 10mg*7片 sig:10mg po q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门急诊处方点评与分析发表时间:2013-01-17T14:42:12.9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6期供稿作者:杨运琳许春宏权利刘艳[导读] 目的:分析某院门急诊病人的用药基本情况,提高处方书写质量,规范处方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杨运琳许春宏权利刘艳(四川省什邡市人民医院药剂科四川什邡 618400)【摘要】目的:分析某院门急诊病人的用药基本情况,提高处方书写质量,规范处方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随机抽取某院2012年1月-2012年9月900张门急诊处方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2012年1月-2012年9月共抽查处方900张,处方平均药品种数2.13种,抗菌药物应用率28.39%,注射剂应用率18.22%,基本药物应用率58.69%,药品通用名应用率100%,处方平均药费65.88元,不合理用药处方53张.占5.89%。
结论:通过《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实施,可监控临床用药,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保障用药安全。
某院门急诊处方用药情况基本合理,但仍需要进一步改进。
【关键词】处方点评合理用药【中图分类号】R9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6-0140-02 【Abstract】 0bjective: To advance prescription quality and standardize prescription by analyzing the use of drugs at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so as to accommodate the clinic treatment. Methods:900 prescription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 between January and September 2012. Result: A total sample of 900 prescriptions from January 2012 to September 2012,prescription drugs an average of 2.13 species kinds and antimicrobial agents was 28.39%,18.22% injection application rate,application rate of 58.69% of essential drugs,generic drugs application rate was 100%,prescription drugs an average of 65.88,irrational prescriptions 53,accounting for 5.89%Conclusion: Through implementing《Prescription Comments hospital management practices (for Trial Implementation)》,Clinical prescription could be monitored,rational drug use could be improved and patient safety could be guaranteed.The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 drug use is rational on the whole,but the nonstandard prescriptions remain to be further improved.【Key words】Prescription analysis Rational drug use处方是医生为预防、治疗、诊断疾病而给患者的取药凭证,也是医、护、药人员共同对患者健康负责的医疗文件,具有法律、技术和经济的意义,其书写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卫生部2010年3月4日制定印发了(医疗机构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 (以下简称《规范》)),明确了处方点评人员资质、点评处方数量、不合理处方判定标准及点评结果和处罚。
某院按要求建立了门急诊处方点评制度,每月由专人抽取门急诊处方,对处方的各项基本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点评,现将2012年1月-9月点评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某院2012年1月~9月的门急诊处方每月100张,总计900张。
1.2 方法依据《规范》、《处方管理办法》、本院处方点评制度结合《中国药典》及药品说明书等进行点评、统计和分析。
2 结果2.1 2012年1月~9月处方用药统计结果见表1表1 2012年1月~9月处方用药统计结果时间平均药品种数抗菌药物百分率(%)注射剂百分率(%)基本药物百分率(%)通用名百分率(%) 平均处方金额(元) 1月 2.16 34.5 21 57.6 100 61.452月 2.1 32.5 19 53.5 100 73.93月 2.07 31.5 20 55 100 67.84月 2.26 23.5 17 53.2 100 64.715月 1.9 27 18 57.7 100 54.56月 2.2 29 17 58.6 100 71.57月 2.1 26 19 63.9 100 65.438月 2.2 27.5 12 64.9 100 72.689月 2.15 24 21 63.8 100 60.95总计 19.14 255.5 164 528.2 900 592.92平均 2.13 28.39 18.22 58.69 100 65.882.2 处方不合格情况见表2表2 不合格处方统计表存在问题处方数占不合格处方比例(%)占抽查处方比例(%)不规范处方 14 26.41 1.56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 9 16.98 1处方修改或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修改日期和签名 5 9.43 0.55 用药不适宜 37 69.81 4.11适应症不适宜 6 11.32 0.67遴选的药品不适宜 5 9.43 0.56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 6 11.32 0.67用法、用量不适宜 14 26.42 1.56联合用药不适宜 5 9.43 0.55重复给药 1 1.89 0.11超常处方 2 3.78 0.22无适应症用药 2 3.78 0.22合计 53 100 5.893 讨论3.1 不规范处方3.1.1 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
从表2可以看出,此项问题比例较高,占不合格处方的16.98%。
主要表现在未写临床诊断、诊断不全和笔误,如“ ”,“体检”,“待诊”不能作为临床诊断,应写明具体病症;如诊断为“慢性胃炎”处方药品为“兰索拉唑+黄豆苷元+酒石酸美托洛尔”,可能由于患者本来看某种疾病,医生开处方时,患者又要求加入自己需要的其他药品;如诊断为“a”,“2”,可能由于使用电子处方,一些医生不太熟练或粗心。
而医生的临床诊断是药师审核处方合理性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依。
所以,每位医生都要正确对待,严格按规定填写。
3.1.2 处方修改或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修改日期和签名由于某院门急诊患者较多,就诊时间有限,医生修改处方后有时忘记在修改处签名,或签名后未注明修改日期。
而处方的药物是医生根据患者当时的病情开出来的,如果没有在涂改处签名或未注明修改日期就难以保证处方的真实性和时效性[1]。
3.2 用药不适宜3.2.1 适应症不适宜临床诊断为“上感”,使用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头孢曲松钠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指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社区获得性感染,大多病毒所致。
病程有自限性,不需使用抗菌药物,予以对症治疗即可痊愈,但少数患者可在细菌性感染或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细菌性感染,方有指针使用抗菌药,所以应该明确诊断,如诊断为急性细菌性咽炎等。
3.2.2 遴选的药品不适宜临床诊断为“胃炎”,医生所选用的抗菌药物为“头孢克肟分散片”,该药为头孢三代抗菌药,宜选用针对HP感染的药物,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呋喃唑酮、甲硝唑、四环素类等药物,与PPI制剂联用根除胃、十二指肠幽门螺杆菌,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
3.2.3 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临床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炎”,选用“甲硝唑片”、“制菌霉素片”等片剂外用,按说明书此药用于口服。
虽外用于阴道有一定疗效,但普通片剂与阴道栓剂在配方、制备工艺、给药方式、释药方式上均不同。
因此阴道使用口服药就达不到阴道栓剂的效果,且片剂有一定的硬度和棱角,会损伤粘膜,增加刺激,建议选用相应的栓剂[2]。
3.2.4 用法、用量不适宜从表2可以看出,此项问题比例最高,占不合格处方的26.42%,应引起重视。
如“阿奇霉素肠溶片”医生处方为“0.125g Bid p.o”,该药为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半衰期(t1/2)为35-48h,按说明书“一般感染的治疗:总剂量1.5g,分三次服用,一日一次服0.5g;或总剂量相同,仍为1.5g,首日服用0.5g,然后第二日至第五日一日一次服用0.25g[3]。
医生处方“Bid”给药,不符合抗菌药物PK/PD原理,应当“Qd”给药。
而β内酰胺类药物属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其杀菌效果取决于血药浓度超过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应一日多次给药[4],医生一般采用1天的总用量采用1日1次的用法,给药的时问间隔太长,无法满足抗菌要求。
如“ 氯化钾缓释片”(0.5g/片)医生的处方为“0.25g Bid”,氯化钾缓释片掰开吃,破坏了缓释剂型的骨架结构和释放系统,从而降低疗效,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另外,青霉素、头孢菌素等属于时间依赖性药物,其杀菌效果取决于血药浓度超过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应一日多次给药[5]。
而有的医生采用1天的总用量1日1次的用法,给药的时间间隔太长,不能满足抗菌要求[6]。
3.2.5 联合用药不适宜如临床诊断为“腰椎骨质增生”,处方药品包括“洛索洛芬钠胶囊 60mg Tid”和“美洛昔康分散片 7.5mg Tid”,两药均为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两药合用会增加胃肠道等不良反应(胃肠道溃疡、消化道出血或穿孔等)发生的危险,且美洛昔康分散片说明书示该药1日最大剂量不超过15mg,而医生处方量1日为22.5mg,超过说明书用量,两药合用更增加了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故不宜联合应用。
如临床诊断为“荨麻疹”,处方药品包括“马来酸氯苯那敏”和“氯雷他定片”,两药均为H1受体拮抗剂,联用易导致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报道称当氯雷他定抗组胺效果不满意时,可考虑合用“富马酸酮体芬片”,而并未提到“马来酸氯苯那敏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