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医院门急诊静脉输液处方点评细则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

2.处方点评数据的分析和利用
(1)对处方点评数据进行定期分析,发现不合理用药的规律和趋势;
(2)根据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3)将分析报告提交给医院管理层,为决策提供依据。
十四、处方点评与患者安全
2.将处方点评结果纳入医师绩效考核,对不合理用药的医师进行约谈、通报批评等处理。
3.对处方点评中发现的优秀处方,给予表彰和奖励。
4.定期开展合理用药培训,提高医师合理用药水平。
六、附则
1.本处方点评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本处方点评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订。
3.本处方点评制度最终解释权归医院所有。
(1)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用于处方点评工作的人员培训、设备购置等;
(2)加强处方点评工作的人力资源配置,确保工作队伍的稳定性和专业性;
(3)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为处方点评工作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二十六、监督与评价
1.建立监督与评价机制,对处方点评工作进行定期评估。
(1)设立监督小组,对处方点评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
一、总则
为加强医院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处方点评制度。
二、处方点评范围与内容
1.处方点评范围:包括门急诊处方、住院医嘱及药历。
2.处方点评内容:
(1)处方合法性:处方开具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诊疗规范;
(2)定期发布处方点评评价报告,公开评价结果;
(3)根据评价结果,调整处方点评策略,优化工作流程。
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

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
标题: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
引言概述:
处方点评制度是医疗行业中的一项重要管理措施,旨在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处方行为、减少药品滥用和误用。
本文将从制度的背景、目的、内容、实施细则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制度背景
1.1 医疗行业存在的问题
1.2 国家政策导向
1.3 制度出台的必要性
二、制度目的
2.1 提高医疗质量
2.2 规范处方行为
2.3 减少药品滥用和误用
三、制度内容
3.1 处方点评标准
3.2 点评流程
3.3 点评结果反馈
四、实施细则
4.1 角色明确
4.2 数据共享
4.3 处方点评机制
五、效果评估
5.1 医疗质量改善情况
5.2 药品使用情况
5.3 病患满意度调查
结语: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的建立对于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减少药品滥用和误用具有重要意义。
各医疗机构应严格按照制度要求执行,不断完善和优化,以实现更好的医疗服务效果。
门急诊静脉输液医嘱点评

2015年8月份门、急诊静脉用药专项点评(初评)总结点评(初评)日期:9月16日~18日科别:北院门、急诊一、处方(医嘱单)时间:2015年8月15日至25日二、抽样数量及抽样标准抽取医嘱用药100例,静脉用抗菌药物、其他静脉用药各50例,整群抽样以“静脉滴注”或同等含义符号为标识。
三、点评依据为:1、《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 28号);2、安徽省医疗机构门急诊静脉输液处方点评细则(试行);3、药品说明书、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新编药物学(17版)》。
四、点评结果分为合理处方与不合理处方,不合理处方分为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见下表。
1、合理处方为87 例,合格率为87%,不合理处方13 例,不合理率为13 %。
其中用药不适宜处方10例,占不合理处方的76.92 %,超常用药处方2例,占不合理处方的15.38 %。
3、静脉用抗菌药物处方不合理4 例,占不合理处方的30.77%;其他静脉用药处方不合理9例,占不合理处方的69.23%;门急诊静脉输液类药物不合理处方专项统计表点评日期:2015年9月16日~18日五、典型不合理处方举例1、患者,女年龄:23岁,诊断:盐酸苯海索中毒、晚孕住院2天,病案号:015048402甘草酸二胺注射液30ml+5%GNS500ml+氯化钾注射液10ml用法:gtt qd不合理原因:(1)、AST/ALT2.0 没有必要使用甘草酸二胺注射液(2)、药品说明书标注,孕妇不宜使用甘草酸二胺注射液2、患者,男,36岁,住院五天,病案号:015048403入院诊断:泌尿系感染病程记录中未提及该病相关内容,且尿培养未见细菌感染,给予甲环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静滴,属无指征用药。
3、患者,女,48岁,病案号:015052033 诊断:锥底供血不足患者因“头晕、视物模糊、恶心呕吐三天余”入院,分别给予奥美拉唑钠注射液、格拉司琼注射液,格拉司琼用于放射治疗,细胞毒类药物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属用药不适宜。
静脉输液处方点评要点

静脉输液处方点评要点静脉输液处方点评在处方规范性点评的基础上,对静脉输液按照以下点评标准进行专项点评。
专项点评需要重点关注输液的必要性,是否存在滥用输液的问题;审核每组输液的配伍、溶媒剂量、输注浓度及输注速度等。
此外,还要注意点评输液的安全性,如多组输液之间的顺序、多组输液之间的间隔输液是否合理等。
【点评标准】1.适应证不适宜的;2.遴选药品不适宜的;3.药品给药途径不适宜的;4.用法用量不适宜的;5.注射剂溶媒不适宜的;6.液体或电解质输入量不适宜的;7.联合用药不适宜的;8.重复给药的;9.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10.静脉用药缺乏必要性的;11.静脉用药的给药顺序不适宜的;12.多组用药未应用间隔液的;13.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
【点评细则】1 .适应证不适宜的;【点评要点】•处方药品与临床诊断不符。
>举例:复方氨基酸(3AA)适应证为各种原因引起的肝性脑病、重症肝炎以及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亦可用于肝胆外科手术前后。
严重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复方氨基酸(9AA)适应证为用于急性和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肠道外支持;大手术、外伤或脓毒血症引起的严重肾功能衰竭以及急性和慢性肾功能衰羯。
氨基酸代谢紊乱、严重肝功能损害、心功能不全、水肿、低血钾、低血钠患者禁用。
【点评细则】2 .遴选药品不适宜的;【点评要点】•药品适应证适宜,但特殊人群禁用的;■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妊娠期不宜使用氨基糖苔类、喳诺酮类、磺胺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抗真菌药、抗结核药等。
另外抗菌药物乳汁浓度大于母体血清浓度50%者有阿米卡星、氨节西林、克林霉素、红霉素、氟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异烟册、链霉素、磺胺、四环素、妥布霉素,其中经乳汁排泄且能对婴儿产生损害的抗菌药物有四环素、磺胺、氯霉素、味喃类、甲硝喳、喳诺酮类、红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
■儿童或婴幼儿;>举例:盐酸左氧氯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适应于泌尿生殖系感染、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等。
处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

处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标题:处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引言概述:处方点评制度是医疗机构为了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保障患者安全而建立的一种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制度的背景、目的、内容、实施细则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制度背景1.1 医疗事故频发:近年来,医疗事故频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1.2 医疗质量提升需求:提高医疗质量已成为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共同责任。
1.3 法律法规要求:《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规对医疗机构提出了相关要求。
二、制度目的2.1 规范医疗行为:强化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规范处方行为。
2.2 保障患者安全:通过点评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医疗错误,保障患者安全。
2.3 提高医疗质量:通过点评制度,促进医疗机构的内部管理和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升。
三、制度内容3.1 处方点评标准:明确处方点评的标准和依据,如药品选择是否合理、用药剂量是否准确等。
3.2 点评流程:规定处方点评的流程和责任主体,包括点评人员、点评时限等。
3.3 点评结果处理:对点评结果进行分类处理,包括合格、需改进、不合格等,对不合格处方进行整改和追踪。
四、实施细则4.1 建立点评小组:医疗机构应建立专门的点评小组,负责处方点评工作。
4.2 制定点评标准:制定详细的处方点评标准和流程,确保点评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4.3 定期评估与改进:定期对点评制度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保证制度的有效实施。
五、结论处方点评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点评制度,不断完善和改进,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范本(二篇)

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药事管理,规范医生开药行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所有门诊、住院和急诊患者的处方点评。
第三条处方点评分为内审和外审,内审由医院内部专业人员进行,外审由医院外部药师进行。
第四条处方点评主要内容包括药品是否合理、是否符合规范用药原则、是否有不当联合用药等。
第五条处方点评结果将以书面形式通知医生,医生可根据点评结果进行处方修改。
第六条处方点评结果将作为医生考核的参考依据之一。
第七条处方点评结果将作为医院开展药学教育和培训的重要依据。
第八条患者有权要求查阅医生处方点评结果,医院应当予以配合。
第二章内审细则第九条内审由内部药师组成的专门小组进行,小组成员应具备相应的药学专业知识和经验。
第十条内审小组应定期召开会议,对近期的处方进行点评和讨论。
第十一条内审小组将根据医院制定的临床路径、诊疗指南、药物处方规定等,对处方进行点评。
第十二条内审小组将根据处方点评结果,给予医生相应的反馈和建议。
第十三条医生收到内部点评结果后,应及时修改处方并向内审小组反馈。
第十四条内审小组应将处方点评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汇报,并上报医院药事管理部门。
第三章外审细则第十五条外审由医院与外部药师签订合作协议的方式进行。
第十六条外审药师应具备独立、客观、专业的能力。
第十七条医院应为外审药师提供相应的处方点评工具和软件。
第十八条外审药师应按时按量对医院指定范围的处方进行点评。
第十九条外审药师应将点评结果及时反馈给医院。
第二十条外审药师应对药品的合理使用提供专业建议和意见。
第四章处方点评管理第二十一条医院药事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修订处方点评制度,并对其进行实施和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医院药事管理部门应向医院领导层报告处方点评结果,及时处理相关问题。
第二十三条医院应建立药事管理数据库,对处方点评结果进行存档和归档。
第二十四条医院应定期对处方点评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和完善。
《安徽省医疗机构静脉输液处方点评细则》

《安徽省医疗机构门急诊静脉输液处方点评细则》解读淮北矿工总医院董艳输液定义与应用输液:系指静脉滴注用的大体积(除另有规定外◆补充营养,供给能量◆输入药物,治疗疾病◆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改善微循环等常用输液的种类及作用☐肠外营养液☐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相对平衡☐纠正体内电解质失调☐增加血容量,改善微循环 ☐提高血压肠外营养(PN)◆加速创伤愈合/恢复健康☐是不能应用胃肠道的病人唯一供给营养途径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徽省医疗机构输液管理的通知理督导检查表☐附件3-安徽省医疗机构门急诊静脉输液管理督导检查结果统计表安徽省医疗机构门急诊静脉输液处方点评点评细则(试行)☐附录1个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我省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的管理,规范处方点(依据和目的)是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液在大气压◆输入药物,治疗疾病;◆增加循环血量,维持血压。
☐常用输液:包括晶体溶液、胶体溶液和静脉高营养液。
◆其他静脉用药专项点评:每月随机抽查门、急诊非抗菌药物静脉用药处方各100例(数量不足者以实际例数为准)进行点评。
共400例◆指定病种不足者以其它病种代替;所有指定病种总和不足者以实际病种数为准;◆处方例数不足者以实际例数为准。
共750例(2)53种疾病外其他疾病静脉用药专项点评:(3)静脉用抗菌药物的专项点评:◆各医疗机构每月随机抽查一周门、急诊抗菌药物静脉用药的处方各100例(不足者以实际例数为准)进行点评。
Design Inspiration Premium Design Subtle Touch 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Perfect Look Trendy Design Dynamic Look Supreme Design Premium Design Subtle Touch Supreme Design Perfect Look Trendy Design Design Inspiration Dynamic Look Subtle TouchVisual Impact Stylish Design处方点评组织医秘〔2014〕255号);☐药品说明书、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临床路径、临床诊疗指南、临床用药须知等。
静脉输液处方点评指南

静脉输液处方点评指南概述静脉输液是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液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的作用下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
目的是为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补充营养,供给能量;输入药物,治疗疾病;增加循环血量,维持血压。
常用输液包括晶体溶液、胶体溶液和静脉高营养液。
其中晶体溶液的作用包括:(1)补充水分和热量,也常用作静脉给药的载体和稀释剂,如:5%葡萄糖注射液。
(2)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体液容量和渗透压平衡,如:0.9%氯化钠注射液。
(3)纠正酸中毒,维持酸碱平衡,如:5%碳酸氢钠注射液。
(4)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回收组织水分进入血管内,消除水肿,用于利尿脱水;同时可降低颅内压,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如:20%甘露醇注射液。
胶体溶液有右旋糖酐、代血浆和血液制品。
其作用包括:(1)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有扩充血容量,如:中分子右旋糖酐、代血浆。
(2)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和防止血栓的形成,如:低分子右旋糖酐。
(3)补充蛋白质和抗体,修复组织和增强机体免疫力,如白蛋白、血浆蛋白。
静脉高营养液主要用于供给患者热能,维持正氮平衡,补充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其主要成分由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高浓度葡萄糖或右旋糖酐以及水分构成。
如:复方氨基酸、脂肪乳剂等。
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常随着联合用药的种类及数量的增加而增高。
两种以上药物配伍时,药物的相互作用可使效应增强、减弱、丧失,甚至产生毒性反应。
由于临床上普遍在输液中加入数种注射剂进行混合滴注,由此产生输液配伍问题。
2011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指出:2011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占55.8%;2011年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给药途径,静脉注射占73.4%。
提示静脉注射给药途径风险较高,选择合理的给药剂型、给药途径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方法。
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使患者得到更安全、有效的治疗,进行静脉输液类药物处方点评指南的制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机构医院门急诊静脉输液处方点评细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我省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的管理,规范门急诊静脉输液处方点评工作,根据《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管理的通知》和有关要求,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静脉输液是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液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的作用下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
目的是为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补充营养,供给能量;输入药物,治疗疾病;增加循环血量,维持血压。
常用输液包括晶体溶液、胶体溶液和静脉高营养液。
第三条点评内容包括:
1.静脉用抗菌药物专项点评:每月随机抽查门、急诊抗菌药物静脉用药处方各100例(数量不足者以实际例数为准)进行点评;
2.其他静脉用药专项点评:每月随机抽查门、急诊非抗菌药物静脉用药处方各100例(数量不足者以实际例数为准)进行点评。
第四条点评依据:
1.《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 28号);
2.《处方管理办法》(部长令53 号);
3.《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管理的通知》(卫医秘〔2014〕255号);
4. 药品说明书、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临床路径、临床诊
疗指南、临床用药须知等。
第五条抽样方案:
1.抽样标准:以“静脉滴注”或同等含义符号为标识,抽取门诊、急诊处方;
2.抽样日:每月1日-月末;
3.抽样频率:1次/月;
4.抽样方法:随机(等间隔)抽样或整群抽样。
第六条点评结果:按照以上点评依据,点评所抽取的处方。
点评的结果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和不适宜处方,具体分类如下:。